小学六年级讲评课教案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上册《我喜爱的植物》作文指导课与作文讲评课教案

六年级上册《我喜爱的植物》作文指导课与作文讲评课教案

六年级上册《我喜爱的植物》作文指导课与作文讲评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培养对植物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对自然环境的认识。

2. 引导学生运用写作表达自己对喜爱植物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1. 作文指导课:引导学生观察喜爱的植物,了解植物的特点、生长环境和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作文讲评课:分析优秀作文的特点,让学生从中得到启示,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培养对植物的兴趣和热爱;指导学生运用写作表达自己对喜爱植物的情感。

2. 教学难点:如何将观察和思考成果有效地转化为文字,表达出自己对喜爱植物的情感。

四、教学方法1. 作文指导课:采用观察、讨论、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作文讲评课:采用分析、比较、讨论法,让学生从优秀作文中得到启示,提高写作水平。

五、教学过程1. 作文指导课:(1)导入:教师展示自己喜欢的植物,分享喜爱植物的原因,激发学生的兴趣。

(2)观察植物:学生分组观察喜爱的植物,了解植物的特点、生长环境和文化内涵。

(3)讨论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观察心得,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4)启发引导: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观察和思考成果转化为文字。

(5)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写作任务。

2. 作文讲评课:(1)展示优秀作文:教师展示优秀作文,让学生欣赏并分析其优点。

(2)比较讨论:学生对比自己的作文,找出差距,讨论如何改进。

(3)教师点评:教师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

(4)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自己的作文进行自我评价,分析自己在写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 同伴评价:学生互相交换作文,进行同伴评价,给出建议和意见。

六年级数学试卷讲评课教学设计

六年级数学试卷讲评课教学设计

六年级数学试卷讲评课教学设计背景介绍本文档是一篇关于六年级数学试卷讲评课的教学设计。

数学试卷讲评课是一种重要的教学形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本次讲评课的试卷来自于一个真实的六年级数学考试,考试时间为90分钟,共计100分。

本次讲评将分为数学知识、数学能力和应用题三个部分进行深入讲解。

目标和目的本课程旨在通过数学试卷的讲评,让学生掌握六年级数学知识和解题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中考。

同时,本课程将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教学内容和方法学习目标•掌握六年级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解题能力;•培养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教学内容本课程的试卷主要包括数学知识、数学能力和应用题三个部分。

讲评将围绕这三个部分展开,重点讲解难点和易错点,同时提供备考建议和解题思路。

教学方法本次讲评采用讲解、示范和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师将针对试卷内容进行解析和讲解,提供解题思路和备考建议。

同时,教师将对一些典型的题目进行示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应的解题方法。

在讨论环节,学生可以就试卷中的问题进行提问和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教学计划第一步:数学知识1.讲解数学知识点,例如:有理数概念及运算、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等。

2.常见易错题解析及解题思路讲解,例如:对称图形的判定、不等式的理解、直方图的读取、分数的应用等。

3.难点题解析及解题思路讲解,例如:平面直角坐标系基本概念和画图方法、初中数学函数概念、初中数学函数的性质等。

第二步:数学能力1.常见易错题解析及解题思路讲解,例如:简单线性方程组的解,正比例函数的应用等。

2.难点题解析及解题思路讲解,例如:选修部分函数概念、初中数学立方根的应用、初中数学勾股定理的应用等。

第三步:应用题1.引导学生根据信息,列方程解决问题。

2.常见易错题解析及解题思路讲解,例如:运用比例、百分数、倍数关系等应用题。

六年级数学讲评课教案

六年级数学讲评课教案

六年级数学讲评课教案六年级数学讲评课教案(精选11篇)六年级数学讲评课教案篇1知识与能力1、分析学生在做题中存在的共性问题,错误的原因,及时指正,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2、加强各类题型的解题方法指导,提高解题能力,提高数学综合应运能力。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更正考试中的错误题型。

通过分析错题,把握解题的思路和方法,提高常见题型的答题技巧,达到查漏补缺的目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讲评,培养学生认真分析题意的情感态度,理性看待平时的考试分数,以良好的心态面对考试,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1、查漏补缺,发现不足。

通过讲评,引导学生把握解题的思路和方法,提高常见题型的答题技巧。

2、培养学生认真分析题意的情感态度。

教学难点1、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

教学过程一、考试情况总体分析:1、公布全班的整体成绩,对成绩数据进行分析。

本次考试我班应测人数31人,实测人数31人,总分2774.5分,平均分89.5分。

整体来说成绩比较理想。

班级总体成绩划分:优秀学生20人,89--60分的学生有11人,不及格人数为0人,最低分数66.5分。

主要存在的问题:一些学生学习不自觉,经常不完成作业,上课听讲不认真,对待学习没有良好的态度。

针对这样的学生只能采取一对一指导才能有所长进。

2、表扬进步明显的学生:张静、高望、刘述贞、鲍国荣、李国栋。

3、指出本次考试中存在的问题:审题不认真、答题马虎、概念知识混淆、应运能力较弱。

二、典型题型分析:(一)、填空题1、学生交流填空题的题型,互述造成错误的原因。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使学生理解掌握并达到举一反三。

2、重点分析第6题,第10题,第11题。

(1)第6题:4:()=():40 ()分析原因:对比、分数、除法之间关系理解不清,部分学生答题时不能有效利用性质转化,正确答案是“4:(10 )=(16 ):40 ( 12)”。

六年级语文阅读讲评课教案

六年级语文阅读讲评课教案

六班级语文阅读讲评课教案六班级语文阅读讲评课教案1教学目标:生疏目标学会9个生字,把握“枯萎〞、“依靠〞、“一旦〞、“一番〞、“熬炼〞、“优雅〞等词语。

理解课文深刻的句子和课文内容。

力量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宠爱的局部。

体会种树人的认真,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见解。

情意目标懂得人应当经得起生活的考验,学会熬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不能养成依靠心理。

教学重、难点:通过理解蕴含意义深刻的句子,进而悟出课文是借种树喻育人,体会其中包含的深刻道理。

课时支配:两课时第一课时自同学字词,把握音、形、义。

理清课文的层次,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过程略)其次课时一、复习,用中积累。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种树的话都明白吗齐读。

2、情境,加深理解种树人的一番话。

现在我就是本文的,你们就是种树人,我有几个问题要问你们,你们能给我满足的答复吗A、我说你这个种树人可真是的,既不按时给树苗浇水,又不浇肯定量的水,瞧,树苗都枯萎,懊悔吗(不懊悔。

我之所以不按时给树苗浇水,不浇肯定量的水,是让它们自己学会在土里找水源,才能长成百年大树,自己不会找水源,枯萎了也没什么懊悔的。

)B、种树人,我有个问题要向你请教。

假如按时给树苗浇水,浇肯定量的水,结果会怎样二、主动探究,悟道理。

1、种树人看似漫不经心,实那么心中有数;好像懒懒散散,实那么从镇静容。

种树人的认真良苦没有白费,现在读课文最终三节。

2、探究:“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

〞桃花心木为什么不会枯萎“我〞从种树的一番话中悟出了一个什么道理3、着重理解:“不止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拟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熬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1)“不确定〞是指什么(2)同学们知道哪些在艰苦环境中自主自强的人的事例吗或者生活在温室里,经不起风雨的人的故事吗请你联系知道的人、事、物,谈一谈。

(3)“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拟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熬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统编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讲评课《围绕中心意思写》教学设计

统编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讲评课《围绕中心意思写》教学设计

《围绕中心意思写》习作讲评课【教学目标】1、明确评价标准,通过师生共评习作、学生自主修改习作,进一步掌握习作方法。

2、在合作评改过程中,激发学生大胆与他人沟通、交流、分享的欲望,提高表达能力和修改习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对照评价标准,师生会诊“问题作文”,进一步掌握习作方法。

难点:自主修改习作,提高表达能力和修改习作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小结情况,明确方向。

同学们,课后我认真看完了大家的习作,现就习作情况小结如下:严重的现象,这样能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习作情况,有利于后面的习作评改。

)二、佳作赏析,师生共评。

虽是初写此文,还是有少部分同学能紧扣习作要求行文,且注重语言表达,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篇文章。

点作者读文,明确读文、听文要求,让学生方向清晰、目标明确。

师生根据习作要求共同赏析佳作,教师进行有效引导。

(设计意图:师生共赏佳作,能有效渗透习作修改方法,有利于学生修改习作。

)三、明确标准,师生共评。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不要急于写作,不要讨厌修改,而要把同一篇东西改写十遍,二十遍。

”这句话告诉我们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

我相信大家都想精益求精吧,今天,请同学们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来修改文章,注意抓细节、环境等方面的描写把重要部分写具体。

1、明确标准,改有所依。

(1)自读自改:出示问题文章,学生先自读文章,之后对照评价标准,自行找出文章的问题。

(2)指生评改:点名汇报评改情况。

问题1:文章的结构是否完整?条理是否清楚?是否有明确的中心?你从哪里感受到了“暖”意?预设学生回答:文章结构完整,但是条理不是很清楚,有明确的中心,每个段落的句中都有“暖”意。

我从“我突然觉得身体暖暖的!”这个句子中体会到了“暖”意。

当学生这样回答时,教师要帮助学生理清条理,要相机引导学生抓关键句子体会文章的中心。

问题2:文章是否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选取的事例是否典型?是否能有效表达中心?预设学生回答:作者知道围绕中心选材,但是选择的事例不典型,不能有效表达中心。

六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讲评教案

六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讲评教案

六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讲评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讲评,使学生掌握期中试卷中的重点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讲评过程,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自我反思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数学学科的认同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对期中试卷的整体分析,包括试卷的难度、题型及学生答题情况。

2. 针对试卷中的重点知识点进行讲解,如分数应用题、几何图形、统计图表等。

3. 分析学生在答题中出现的问题,如审题不清、计算错误、解答不完整等,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4. 针对试卷中的易错题、难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突破思维瓶颈,提高解题能力。

5. 组织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自己在学习中的优点和不足,制定今后的学习计划。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简要回顾期中考试的情况,引导学生关注试卷中的重点知识点。

2. 试卷分析:对试卷的整体进行分析,让学生了解试卷的难度和题型。

3. 知识点讲解:针对试卷中的重点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4. 错题讲解:分析学生在答题中出现的问题,讲解易错题、难题,帮助学生突破思维瓶颈。

5. 自我反思:组织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自己在学习中的优点和不足。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试卷讲评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试卷中的重点知识掌握情况。

2. 学生在答题中出现的问题是否得到解决。

3. 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认同感是否有所提高。

4. 学生是否能够进行自我反思,制定学习计划。

五、教学资源1. 六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

2. 教学PPT或黑板。

3. 教学参考书或教案。

4. 学生学习档案。

六、教学实施步骤1. 课堂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回顾本次期中考试的整体情况,引导学生关注试卷中的重点知识点。

2. 试卷分析(10分钟):教师对试卷的整体进行分析,让学生了解试卷的难度和题型,为后续讲解做铺垫。

六年级上册认识比单元测试讲评课教案

六年级上册认识比单元测试讲评课教案

教案编辑专员:六年级上册认识比单元测试讲评课教案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背景通过对认识比单元的测试,帮助学生巩固对比例概念的理解,提高学生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 课程目标(1)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2)培养学生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测试讲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第二章:测试内容回顾2.1 测试题目解析回顾单元测试中的典型题目,引导学生分析题目考查的重点和难点,加深对比例知识的理解。

2.2 学生答题情况分析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找出学生在解答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和错误。

第三章:错误类型讲解3.1 概念理解错误讲解学生对比例概念理解不准确的原因,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比例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3.2 解题方法错误分析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使用的方法是否正确,给出正确的解题步骤和方法。

3.3 计算错误指出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强调计算法则和注意事项。

第四章:优秀答题技巧分享4.1 解题思路分享邀请表现优秀的学生分享他们的解题思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五章:课堂练习5.1 设计练习题目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题目,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2 学生自主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目,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5.3 讲解练习题目选取部分学生完成的练习题目进行讲解,分析学生的解题过程,指出优点和不足。

第六章:针对性辅导6.1 识别学生弱点根据单元测试结果,识别出学生在比例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如概念理解、运算技巧或应用能力。

6.2 制定辅导计划针对识别出的弱点,制定个性化的辅导计划,确保辅导内容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匹配。

第七章:巩固知识7.1 回顾重点内容通过PPT或板书,回顾本单元的重点知识点,包括比例的定义、比例尺的应用、比例的计算等。

7.2 互动问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通过问答形式巩固知识点,确保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和记忆比例相关概念。

六年级数学试卷讲评课教案

六年级数学试卷讲评课教案

六年级数学试卷讲评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帮助学生理解本次考试试卷中的重点知识点和难点,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讲解试卷中的基础知识点,巩固学生的基本概念。

2. 分析试卷中的重点题型,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

3. 针对试卷中的错误,找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指导。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本次考试的整体情况,引导学生回顾考试过程,为新课的讲评做好铺垫。

2. 试卷分析(15分钟)教师对试卷进行逐题分析,讲解题目要求、解题思路和答案。

重点关注学生掌握不牢固的知识点和易错题型。

3. 错题讲解(20分钟)针对学生在试卷中出现的错误,教师进行详细的讲解,帮助学生找出错误原因,并提供正确的解题方法。

4. 课堂练习(15分钟)教师设计一些与讲评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后作业1. 完成教师布置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练习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讲评内容的掌握程度。

3. 学生考试成绩:关注下次考试中学生对本次讲评内容的掌握情况,分析讲评效果。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教师选取本次考试中的典型错题,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错误原因和正确的解题方法。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解题心得和经验,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 实践操作:教师设计一些具有实践性的题目,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七、教学资源1. 试卷:本次考试的试卷,用于讲评和分析。

2. PPT:教师提前准备的教学课件,内容包括试卷分析、错题讲解、教学策略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六年级讲评课教案【篇一:六年级上册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六年级上册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教学目标:1、交流自己的读书体会,在交流中丰富自己的知识。

2、让学生会运用阅读的方法读,读《中华上下五年》,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达到课内向课外延伸的目的。

3、让学好真切感受到读书的快乐,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交流中体会读书的快乐,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

教学准备:生:仔细阅读《上下五千年》并做好读书笔记。

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读书标语,读一读。

(长成须读五车书)师:这是诗人写给他孙辈们的一首诗中的诗句,我们一起来看这首诗。

赠外孙(王安石)南山新长凤凰雏,眉目分明画不如。

年少从他爱梨栗,长成须读五车书。

师:这首诗就是鼓励他的孙辈们要(多读书),对,多读书,爱学习,长大成为学富五车的有用人才,我们再一起读读这条标语。

(齐读)师:我们班的读书口号是?? (我读书,我快乐)师:在这条标语的引领下,我们读了很多书。

《中上下五千年》大家已读了一段时间,都读完了吗?这本书向我们介绍了什么?(指名说)二、精彩回放——我来描述你来猜1、(要求)你可以概括一个人的形象特征或概括一个故事的大概内容,猜人名或故事名。

2、学生出题,学生猜。

3、教师根据回答总结进入第二环节:三、畅所欲言——点击人物论英雄1、上下五千年,英雄万万千,他们为民族的历史画卷增添了光彩,请欣赏一组人物图片(出示图片)2、在这组图片中,一定有你印象深刻的人物,说说你对他的了解,并适当评价一下。

3、2分钟作准备。

4、汇报交流:(孔子)请介绍孔子,你对他有多少了解。

(诸葛亮)对他大家应该不陌生吧,在三国演义中他是一位重要人物,你了解它的哪些故事?你来评价一下,指名说。

(郑和)还记得前不久我们学习了一篇有关郑和的课文,谁来介绍有关郑和的事,他对我国有哪些贡献?(郑成功)他最典型的事例就是收复了台湾,假如你是台湾的老百姓,你们会说些什么?(文成公主)谁来简单介绍她。

经你们介绍,这些人物就变得栩栩如生,在老师头脑中越发清晰,还有自己崇拜的人吗?(指名说)师:你们表现很好,为了鼓励大家,我送大家一首歌《向天在借五百年》,边看边思考,你知道这首歌出自哪部电视剧?(欣赏歌曲)教师小结后进入第三环节:四、童言无忌——功过是非我评说1、在5000年的历史进程中,有多少个朝代,就有多少个帝王,你比较欣赏谁?2、请你用这样的句式来说说你心目中的皇帝。

出示:我知道皇帝是(什么样的皇帝),因为,我想对他说。

3、学生准备。

4、针对交流,教师作适当点评。

小结后进入第四环节:五、反思回味——三言两语说收获1、拿出自己的读书卡。

2、填写读书收获(简单些,真实些)3、汇报交流,分享收获。

六、总结作为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国,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

在这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经历了挫折和坎坷,更创造无数的辉煌成就。

五千年的历史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宝库,我们从中汲取营养和智慧。

最后老师送你们两句话,出示两句话: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时光换成巨大的享受的时刻。

——孟德斯鸠人类智慧的结晶以及他们的研究成果,皆留存于书中。

时光无法消磨它们,它们能够得以再现,并给人以新的感觉。

——弗.培根请记住我们班的读书口号:我读书,我快乐。

5.《品味〈西游记〉》阅读交流课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西游记》的主要故事内容,培养阅读兴趣。

(2)结合作品生动的故事情节来理解主要人物形象,感悟作品的语言魅力教学重点:结合故事情节来理解作品的语言魅力,感受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理解人物形象。

课前学习:阅读青少版《西游记》,每人准备一个精彩的“西游记”故事。

准备汇报提纲。

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启发谈话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歌,让我们来听一听。

[听歌] 你们喜欢吗这首歌吗?这是动画片《西游记》中的插曲。

[板书西游记] 《西游记》是最受小朋友喜爱的一本书,它被拍成了电视剧,制成了卡通片,绘成了连环画,可以说男女老少无人不晓。

前段时间老师和你们一起认真阅读了这部青少版的《西游记》,今天就让我们再来好好地回味一下吧。

二、学生交流(一)整体感知,“考考你”:课件出示,各小组抢答。

填一填:1、《西游记》是一部小说,它的作者是。

2、〈西游记〉主要描述了唐僧师徒历时年,途经、、、等国家,经历了难,终于取得真经,“径回大土,五圣成真”。

3、《西游记》中,师徒一行经过千难万险,终于得正果,最后唐僧被如来佛封为________、孙悟空被封为______ 、猪八戒封为__________、沙僧封为_________和白龙马封为___________选一选:1、高喊“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是a猪八戒 b、孙悟空 c、哪吒d、牛魔王2、孙悟空在五庄观拿瞌睡虫让清风、明月酣睡赢得时间逃走,你知道那瞌睡虫是哪来的吗?a毫毛变的 b捉的 c与人赌来的 d观音给的3、金角大王、银角大王有哪几件宝贝?a七星剑b红葫芦 c铁扇 d芭蕉扇 e玉净瓶 f幌金绳猜一猜:1、老师这里有《西游记》中的一个片段,要请同学们来猜一猜,它描写的是其中哪个故事的哪个场面?2、《西游记》讲述了一个个惊险刺激、生动有趣的故事,你一定还记忆由新吧?(只要让学生说出故事即可)过渡导入:读后你认为《西游记》中哪个故事最吸引你?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说说为什么(板书:故事)同学们最好这么来谈:我认为??故事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因为??,也可结合故事片段来说。

(给学生一点思考的时间)(二)回味故事情节,赏析人物形象:1、回味故事:(1)小组内讲故事(2)全班交流:教师总结:刚才我们一起回味了〈西游记〉中的几个经典故事,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些故事中主要都是讲的谁呀!(孙悟空)你们喜欢孙悟空吗?说说看为什么喜欢他?(如有人不喜欢他,也让他们说说理由)2、人物赏析:孙悟空(1)我最喜欢孙悟空。

因为他武艺高强,神通广大。

腾云驾雾,变化无穷。

(2)能上天入地,呼风唤雨。

教师点拨:他本来就是天地灵化之物,后来又吃了(蟠桃),饮了(御酒),盗了太上老君的(仙丹)八卦炉内炼就了他的(火眼金睛),增强了他长生不死的本领。

(括号内文字学生说出)(2)他还聪明机智。

能识破机关,看清真面目。

比如:答应菩萨西天取经前他曾要了个条件:“叫天天应,叫地地灵”,还要了三根救命毫毛,这为后来遇难留了后路。

(3)我喜欢他,还因为他知恩图报,对师傅很忠诚。

(4)他非常勇敢,如果没有他力战妖魔,就不会取回真经,修成正果。

(5)也可能有学生会说:我虽然喜欢他,但孙悟空也是有缺点的。

比如,不愿让人提起“弼马温”那不光彩的过去。

有时还管不住自己。

比较容易冲动,好表现自己。

教师总结:孙悟空神通广大、变化无穷,天不怕地不怕,他有火眼睛晶,又明辨是非,疾恶如仇,降妖除魔,对有恩于自己的师傅忠心耿耿,他跟着唐僧一路西天取经,也变的越来越有人情味,我们也更喜欢他。

猪八戒:师:在〈西游记〉中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人物,我们只要一想起他的所作所为,就忍不住哈哈大笑。

他就是——猪八戒。

喜欢他吗?为什么?猪八戒:(1)猪八戒长得肥头大耳的,样子很丑,我不喜欢。

(2)我反对!因为他好色、贪吃、懒惰。

在天宫调戏嫦娥被贬,高老庄又强抢民女。

(3)我也反对,不仅如此,他还爱贪小便宜,留有私房钱。

(4)猪八戒还很贪吃。

如:学生读片段举例说明一起品读师:既然大家都不喜欢猪八戒,那我们干脆就把他从我们的取经队伍中开除算了,行不行?(5)不行,在降妖时,他也常常与悟空协力合作。

有时在后方保护师傅。

要是没有他,唐僧会更危险。

(6)因为他也很强硬。

被妖魔捉后即使打不过对方也往往骂不绝口,不求饶。

(6)他有时说一些傻话,干一些丑事,很引人发笑的。

在艰苦的取经路上给大家带来欢乐。

教师总结:是啊,猪八戒的确很丑,不仅长得丑,还净做一些丑事,但正应为如此,我们才觉得他很有意思,他同样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正因为他的“丑”才增强了作品的幽默感和真实感,在艺术上才“美”起来。

唐僧(1)我喜欢唐僧的正派、意志坚定,能禁受住各种诱惑,他还有同情心。

一心向佛。

(2)我不喜欢他。

因为他好坏不分,软弱。

将悟空赶走,是不能原谅的。

教师点拨:所以作者也写了让他自食其果的情节。

哪位同学举个例子?教师点拨:其实,唐僧毕竟是肉眼凡胎,对妖魔鬼怪是无能为力的。

沙僧呢?有没有喜欢的?(1)不喜欢,他太老实了。

(2)喜欢,这就是他的特点,老实本份,任劳任怨。

教师总结:《西游记》中塑造的这四个人物形象各有特点,有优点也有不足。

其中以孙悟空和猪八戒的形象最为鲜活,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教师:当然除了师徒四人,书中还写到了各类神佛,大大小小的妖精,比如说——我们课后再一起交流,好吗?三、教师总结:同学们真不简单,不仅故事讲得生动有趣,对人物的分析也入木三分。

(并对学生优秀的发言进行表扬,指出不足)四、个性阅读汇报展示1、今天我们一起回味了〈西游记〉中最经典的几个故事,最主要的几个人物,本书还有那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学生用喜欢的方式和大家交流。

可以读文中的精彩片段,可以畅谈自己的读书感受,可以画画文中的人物。

总结:今天我们初步领略了经典名著的魅力,那就是精彩的故事,典型的人物,生动的语言。

《西游记》还有更广泛、更深刻的内涵等待我们去发掘。

一本好书是值得反复阅读的。

再过一年,两年,或更多年,我们再来读读这本书,再读读它的原著,相信同学们一定会有更多、更深的感受的!五、激发阅读兴趣,好书推荐:1、在我们的文学宝库中,还有许许多多像《西游记》一样优秀的作品,像:出示推荐书目:都值得大家好好阅读,当然读书的时候一定要边读边想,希望同学们从小:以好书为伴与经典同行2、当读书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你一定会收获更多的成功和快乐.7.走进奇妙的中国神话故事教学目标1、向学生推荐有关中国神话故事,通过阅读、了解、感受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的丰富多彩。

2、指导学生了解课外阅读方法,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通过阅读神话故事,让学生从中了解中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古老的文明,感受母语文化的璀璨与美好。

课前准备:1、学生阅读中国神话故事;2、要求同学带一本自己最喜欢的神话故事书,并准备向别人推荐自己喜欢的一个神话故事。

指导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专题。

1、同学们,还记得精卫填海这个词语吗?当时同学们对神话故事很感兴趣,并相约着走进了奇妙的神话故事天地,掀起了读神话故事的热潮,说说看,你们都读了哪些神话故事?2、学生简单说神话故事的题目。

3、这么多的神话故事,你们都在哪儿读到的?学生举带来的神话故事书4、师结:小时候我们听老人和父母讲神话故事,现在可以自己读神话故事了,多好。

二、专题阅读方法指导【篇二: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习作四(作文讲评课)教学设计】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习作四(作文讲评课)教学设计广东省东莞松山湖实验小学张新元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结合身边的事例、现象,通过写建议书,写漫画(环保)故事,表达自己的感受,加强学生对如何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