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层气浮设计

浅层气浮设计
浅层气浮设计

~浅层气浮池的主要设计参数

1.气浮池有效水深0.5~0.6m,圆形

2.接触室上升流速下端取20mm/s,上端取5~10mm/s。水量接触时间1~

1.5min。

3.分离区表面负荷3~5m3/(m2·h),水力停留时间12~16min。

4.布水机构的出水处应设整流器,原水与溶气水德配水量按分离区单位面积布

水量均有的原则设计计算。

5.布水机构的旋转速度应满足微气泡浮升时间的要求,通常按8~12mim选转

一周计算

6.溶气水回流比应计算确定,一般应大于30%。溶气罐通常可设计成立式。溶

气水水力停留时间应计算确定,一般应大于3min。设计工作压力0.4~0.5MPa。

7.浅层气浮的其它设计方法基本同压力溶气气浮法。

主要工艺设备与材料

1.溶气泵应选用压力较高的多级泵,其工作压力为0.4~0.6MPa。

2.溶气罐为压力溶气设备,设计工作压力一般为0.6MPa,溶气罐定都应设安全

阀。溶气底部应设排污阀,溶气罐进水管应设除污器,溶气罐应具压力容器试验合格证方可使用。

3.溶气罐供气采用空压机,其工作压力为0.6~0.7MPa,供气量应满足溶气罐最

大溶气量的要求。

4.溶气罐的压力与水位均应自动控制,并与溶气水泵联动。

5.释放器应满足水流量的要求,其与溶气罐连接管道应安装快开阀,释放管支

管应安装快速拆卸管件,以利清洗。

6. 气浮池应设刮渣机,并设可调节行程开关及调速仪表自动控制。 设计计算:

1. 气浮池所需空气量g Q

1.1释放的空气量的计算,根据设计资料的数据知:Q =49003m /d ,

a S =15003g /m ,a =0.006

A

a S

=

a S QS =

00064900150044100a A as aQS .g /d ===??=

式中:S ——为悬浮物固体干重g /d ; Q ——气浮处理的废水量3m /d ;

a S ——废水中的悬浮固体浓度3g /m ;

A ——减压至101.325KPa 是释放的空气量,g /d ;

a ——为气固比,无试验资料时一般取值0.005~0.006。

1.2加压溶气水的流量的计算,取平均温度T=12℃,则空气密度ρ=1.200 g/L ,Q=204.173m /h ,P =0.5MPa ,f =0.85, s C =2

2.5 mL/(L ·atm )

()1S r A C fp /p Q ρΘ=-? ()()3344100

1222508205100010011526882195r S A Q ..../C fp /p .m /d .m /h

ρΘ=

=

???--==

式中:

ρ——空气密度,g/L ,见表3;

s C ——在一定温度下,一个大气压时的空气溶解度,mL/(L ·atm ),见表3

P ——溶气压力,绝对压力,atm ;

f ——加压溶气系统的溶气效率,f=0.8~0.9见表

表1空气的密度及在水中的溶解度

表2 阶梯环填料罐(层高1m )的水温、压力与溶气效率关系

1.3所需空气量g Q ,查表得T K =0.027

736736219508205002717884g r T Q Q fPK .....==????=3m /h

式中:

g Q ——气浮池所需空气量,3m /h ;

T K ——溶解度系数,可根据水温表4 而得。

表4 不同温度下得T K 值

气浮池本体 1. 气浮接触室

1)接触室表面积c A ,可按公式计算:

23

178842195

558360036001010

r c c Q Q ..A .m v -++=

==?? 式中:

c A ——接触室表面积,2m ;

c v ——水流平均速度,通常取10~20mm/s

2)接触室长度L ,可按公式计算:取接触室宽度c B =1.2m

55846512

c c A .L .m B .=

== 式中:

L ——接触室长度,m ;

c B ——接触室宽度,m 。

3)接触室堰上水深2H ,可按公式计算:

212c H B .==

式中:

2H ——接触室堰上水深,m 。

4)接触室气水接触时间c t ,可按公式计算:取1H =2.0m

123

212

801010c c H H .t s v ---=

==? 式中:

c t ——接触室气水接触时间,要求c t >60s 1H ——气浮池分离室水深,通常为1.8~2.2m 。

2. 气浮分离室

1) 分离室表面积s A ,可按公式计算:

3600r s s Q Q A v +=

23

178842195557836003600110

r s s Q Q ..A .m v -++===??(取整562m ) 式中:

s A ——分离室表面积,2m

s v ——分离室水流向下平均速度,通常为1~1.5mm/s.

2) 分离室长度s L ,可按公式计算:

561125

s s s A L .m B =

== 式中:

s L ——分离室长度,m ;

s B ——分离室宽度,m ,设计中取5s B m =。

对于矩形池,长宽比一般取2:1~3:1

3)气浮池水深H ,可按公式计算:取t =10min=600s

1600600s H v t mm ==?=

式中:

H ——气浮池水深,m ;

t 气浮池分离室停留时间,一般取10~20min 。

4)气浮池容积W ,可按公式计算:

()()355856063695s c s W A A H ...m =+=+?=(取整337s W m =) 式中:

s W ——气浮池容积,3m 。

5)总停留时间T 校核,可按公式计算:

606037

110178842195

r W T .min Q Q ..??=

==++ 式中:

T ——总停留时间,min 。 3.溶气设备

溶气罐应设安全阀,顶部最高点应装排气阀。溶气水泵进入溶气罐的入口管道应设除污过滤器。溶气罐底部应装快速排污阀。 溶气罐应设水位、压力仪表及自控装置。 1)压力溶气罐直径d D ,可按公式计算:

053d D .m =

==

式中:

d D ——压力溶气罐直径,m ;

I ——单位罐截面积的水力负荷,一般为80~150()32m /m h ?,填料罐选用100~200()32m /m h ?。

2)溶气罐高度Z ,可按公式计算:

12342201021124Z Z Z Z Z ...=+++=?+++=

式中:

Z ——溶气罐高度,m ;

1Z 灌顶、底封头高度,m (根据罐直径而定); 2Z ——布水区高度,一般去0.2~0.3m ; 3Z ——贮水区高度,一般取1.0m ;

4Z ——填料层高度,当采用阶梯环时,可取1.0~1.3m 。

3)溶气罐体积d V 复核,可按公式计算:

2

230532405344d d D .V Z ..m ππ=?=?=

3219515055d r d V Q t ...m =?=?=

式中:

d V ——溶气罐体积,3m ;

d t ——溶气水在溶气罐内停留时间,min 。

当无填料时d t =3~3.5min ;当有填料时d t =1~2min 。 4)溶气罐高径比2405345d Z /D ./..==

d Z /D 宜为2.5~4

4.气浮池集水管、集渣槽 1)气浮池集水管

气浮池集水采用16根集水管,每根支管流量q 为:

3178842195

12553486516

r Q Q ..q .m /h .l /s ++=

=== 查管渠水力计算表,可得支管直径d g 为75mm ,管中流速为1.287m/s 。 支管内水头损失为:

g

v d h g 2)L (2

出变进支=ξξλξ++?+

2

51287050020301018900752981

.h (....).m ..+?++=?支=

出水总管直径D g 取200mm ,管中流速为2.34m/s 。总管上端装水位调节器。反应池进水采用顶部溢流堰进水,管径100mm ,流速1.64m/s 。

2)集渣槽

集渣槽断面设计可按单位时间的排泥量(包括抬高水位所带出的水量)进行选择。一般不小于200mm ,当浮渣浓度较高时,集渣槽需有足够的坡度倾向排泥口,一般应大于0.03~0.05.当集渣槽长度超过5m 时,应由两端向中间排泥。必要时可铺以冲洗水管。

型号

溶气水

进水口 抽真空

管接口(mm) 不同压力下流量(m 3/h )

作用直径(mm)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GTV-I DN15 Φ10 0.95 1.04 1.13 1.22 1.31 1.4 1.48 1.51 400 GTV-II DN25 Φ10 2 2.16 2.32 2.48 2.64 2.8 2.96 3.12 600 GTV-III DN40 Φ10

4.08 4.45 4.81

5.18 5.54 5.91

6.18 6.64

800

空压机额定空气量Q g '

min /016.01000

6039

.6874.11000

603m Q Q g g =??

=??

ψ'='

式中 ψ'——安全系数,一般取1.2~1.5。 选Z -0.05/6型空气压缩机。 5.3.8 气浮池前反应区容积V

取废水在气浮池前反应区内停留时间t 为10min ,则:

V = Qt = (204.17×10)/60 =34.03 m3

反应池长L取4m,高度H为3m,则池宽B为:

B=V/(L×H)=34.03/(4×3)=2.83m,取整为3m。

气浮池排渣管直径取150mm。

选用TQ-1型桥式刮渣机一台,驱动减速机型号为SJWD型,减速器附带电机电机功率为0.75KW。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高效浅层气浮系统技术说明书

高效浅层气浮系统技术说明 气浮净水技术在国内外应 用广泛。国内应用的气浮装置 有分散空气气浮法、电解气浮 法、压力溶气气浮法等(以下简 称传统气浮法),目前压力溶气 气浮法应用最广。但是近年来 刚刚进入中国市场的浅层气浮装置后来居上,该装置由美国克拉福达(Krofta) 公司经过几十年研究开发,我公司在该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改造、研制的新产品。 1、工作原理 浅层气浮装置的结构如图1所示。 原水通过泵1进入气浮装置2的中心管3,通过可旋转的水力接头4和可旋转的分配管5均匀地配入气浮池底部,溶气水经过中心管7进入可旋转的分配管8,与原水同步进入气浮池底部。9亦为一个可旋转的水力接头。饱含微气泡的 溶气水与原水在气浮装置的底部充分碰撞、粘附,使原水中的微粒形成比重<1

的浮渣上升到水面而被除去。原水的分配管5和溶气水的分配管8被固定在同一旋转装置10上,其旋转方向与原水进入气浮池底部的水流方向相反,但速度相等。本装置的关键部分是成功地利用“零速度”原理,使进水对原水不产生扰动,固液分离在一种静态下进行。 表面形成的浮渣层由螺旋撇渣装置11收集,然后经过排渣管12将其排到池外。澄清后的水由旋转集水管13收集后排到池外,集水管13与中央旋转部分1 4连在一起,这样原水在气浮池中的停留时间就是中央旋转部分的回转周期。 连在旋转行走装置上的刮板将池底和池壁上的沉泥刮到泥斗6中,定期排放。 另外一项重要的改进就是固定在旋转行走架10上相互之间有一定间距的一组同心锥形板装置15,与配水部分一起沿气浮池同步旋转。每相邻两块锥形板 组成一个倾斜的环行气浮区域16,该区域内水时刻处于层流状态,加速了颗粒 杂质随微气泡的上升速度。 浅层气浮装置还包括一对并联运行的溶气管20(简称ADT’S),进水泵17的压力较低,只需202.6 kPa。进水首先通过与两个ADT’S连接的三通阀18,A DT’S的另一端布置溶气出水口。压缩空气也经过一个三通阀19与压力水在同一端进入ADT’S,压缩空气的压力一般为707.8 kPa。所有的三通阀靠一只调节器联动,正常运行时,一只ADT的进、出水口均被打开释放溶气水,而进气口被 关闭;同时另一只ADT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被关闭,压缩空气通过20~40 μm的微孔不锈钢板进入ADT,靠压缩空气的压力将空气溶于水中,而不是靠水的压力。水沿着切线方向高速进入ADT中,流速可达10 m/s,压力水在ADT中呈螺旋状前进,达995 r/min,进水口可以调节,以便控制流量和流速。

1万吨造纸废水(白水)处理浅层气浮方案

10000M3/d白水(废水)处理项目 技 术 方 案

一、基本概况 中国水资源短缺且污染十分严重,日趋严重的水质污染问题已经引起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为了有效竭制水质恶化趋势,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所有工业污染源都做到达标排放。其中,造纸工业废水由于其有机污染物含量高,排放量大,环境污染严重,被列为国家重点污染源冶理项目之一。 为了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需要对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造纸白水进行处理。处理后回用于生产,减少生产成本,节约水资源。本工艺技术方案通过污水处理新技术的应用,在少量资金投入下,使其达到规定的白水回用要求。 二、水质、水量及回用标准 1、设计规模Q=10000 M3/d 2、设计白水水质SS:2000mg/L PH:6-9 3、设计回用水水质 选用超效浅层气浮净水器一台 经超效浅层气净水器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如下: SS:5-20mg/L PH:6-9 三、编制原则 1、严格遵守国家及地方有关环保法律法规和技术政策; 2、在厂方总体规划指导下,结合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工艺优势,尽量减少投资和占地; 3、在污水处理站的设计中要贯彻世通的原则,最大限度的降低污水处理成本; 4、将污水处理与利用相结合,实现污水资源化; 四、工艺流程选择 造纸白水是目前较难处理的行业废水之一,一般投资和运行费用较高。投

资与征地是目前困扰造纸厂废水处理的难题,希望投资省、占地小,运行费用低的条件下能够有效处理造纸白水,达到回用要求。依照水质资料来看,SS:2000mg/L,PH:6-9。通过造纸白水工程的实践经验,采用超效浅层气浮净水器,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可靠,操作方便,可大幅度降低投资费用,最大限度地降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综上所述,确定如下工艺技术流程: 混凝剂加药装置助凝剂加药装置→泵→排往压滤机 车间白水→斜网→集水池→污水泵→新型均衡消能装置→超效浅层气浮→清水池→清水回用 高效强溶溶气管回流泵 贮气罐 空压机 五、工艺流程说明 1、车间白水经过粗细格栅拦截杂质。 2、白水通过斜网拦截较粗大悬浮物(纸浆)这部份纸浆可回收。 3、经过集水池使水质、水量均衡。 4、再由水泵提升(加药)至超效浅层气浮净水器固液分离,溶气水采用 自身处理后的清水回流,回流水依靠泵加压至0.5~0.6Mpa左右与压缩空气一起进入强溶溶气管。采用专门技术使空气在3~6秒内迅速均匀溶解于水中,并通过新型均衡消能装置,使微小气泡稳定释放,并与水中杂质颗粒及絮粒相粘附而一起浮至水面,浮渣由不停回转的螺旋状刮渣器舀起,靠刮渣器的斜度利用重力自流至纸浆池,再由泵送至压滤机脱水后干泥外运,清水由气浮中自流至清水池,清水回用。

超效浅层气浮技术

超效浅层气浮技术 一、工作原理 气浮法净化水是当前国际较新的水处理技术。 其原理是在污水引入大量微小气泡,气泡通过表面张力粘附于细小悬浮物上,形成整体比重小于1的状况,根据浮力原理浮至水面,实现固液分离,污水得以净化。 传统气浮由于设计结构上的致命缺陷,处理能力很低,污水在气浮内滞留时间需30~40分钟,设备体积极为庞大,且净化率很低,现已淘汰。 超效浅层气浮净水器的出现是气浮净水技术的一个重大突破。它改传统气浮的静态进水动态出水,为动态进水静态出水,应用“零速原理”,使浮选体在相对静止的环境中垂直浮上水面,实现固-液分离的。“零速原理”使上浮路程减至最小,且不受出水流速的影响,上浮速度达到或接近理论最大值,污水在净化池中的停留时间由传统气浮的30~40分钟减至仅需3~5分钟,极大地提高了处理效率,设备体积随之大幅减小,且可架空、叠装、设置于建筑物上,少占地或不占地。随着布水装置的旋转,将事先与污水均匀混合的气泡能十分均匀地充满整个净化池,不存在气浮死区和气泡不均匀区,从而大大提超了净化效率。 超效浅层离子气浮净水器是将进水口、出水口和气浮刮渣斗安装在绕气浮池中央回转的回转机上。回转机架和刮渣斗均由电机带动并可无级调速。用同进水流速一致的速度旋转。废水从池中心的旋转进水器进水,通过进水配水器布水,进水配水器的移动速度可以和进水流速相同。使原水进入池内产生零速度,按此“零速原理”进水不会对池内水流产生扰乱。使池内颗粒的沉浮在一种超静的状态下进行,从而大大提超了气浮池的效率。螺旋状的刮泥装置对水体的扰动极小,且刮起的仅为已充分分离的浮渣,含固率低。 二、超效浅层离子气浮净水器特点: ⑴采用“浅池理论”、“零速原理”、“新溶气机理”设计; ⑵水力停留时间短,只有3-5分钟,池深不超过700mm; ⑶微气泡极小,密度极超,不需事先将它们凝聚为很大矾花,故可大大减少加药量,极大的降低运行成本; ⑷微细气泡与絮粒的沾附发生于包括接触区在内的整个气浮分离过程; ⑸强制布水,进出水都是静态的; ⑹清水的排出是在固液分离以后进行的,浮渣瞬时隔离排除,水体扰动小; ⑺出渣含固率超达3%-5%,悬浮物去除率达99.5%,池底设有刮泥板,自动刮除沉降污泥; ⑻采用的溶气管设计独特,体积小,溶气效率超,操作方便,占地面积小; ⑼设备运行效率超,稳定性好,处理量大,一次性投资少; ⑽溶气水和药剂加入点的合理选用,保证实现共聚气浮; ⑾具有多项调节功能,能随处理水质水量的变化而变化。 三、适用范围 浅层离子气浮净水器是工业废水物化处理中新型超效气浮处理设备,广泛适用于造纸白水回收、制革、纺织、制皂、食品、碳黑、纤维制品、采油、啤酒、市政污水回用等领域。和加药设备、溶气设备、泵等辅助设备合理配置可使废水中的悬浮物总量降低99.8%左右。而气浮水力停留时间只有3~5min。采用本设备能大幅度降低投资和运行费用,节约大量的耕地,当用于处理大规模污水时尤为显著。 四、国内外加压溶气气浮处理设备性能比较和浅层气浮设备在造纸工业的应用情况分别见表 3、表4。 表3 国内外加压溶气气浮设备性能比较

超效浅层气浮应用设计方案

超效浅层气浮应用设计方案 1、超效浅层气浮的工作原理 超效浅层气浮系统是一个先进的快速气浮系统,改传统气浮的静态进水、动态出水为动态进水、静态出水,即把含有附有微气泡悬浮颗粒的混合污水进入气浮池内的时候,使出流装置移动,混合废水的水平流速相对出流装置为零,从而抑制了槽内的紊流,因而能进行平稳的气浮分离(即所谓的“零速度原理”),浮选体上升速度达到或接近理论升速,极大地提高了处理效率,使废水在浅层气浮槽中的停留时间由传统的30~60 min 减至3 min,并且集凝聚、撇渣、排水、排泥为一体,是一种高效的废水处理装置。原水从整流区被放入浮选区的气浮槽时,整流区自身以原水的出流速度并与其相反的方向周转,此时,就创造了水流速为零的零流速状态,浮渣靠浮力作用垂直向上,直至浮出水面。 2、超效浅层气浮工艺的特点 (1)待处理水停留时间较短,仅为3-5min。 (2)处理效率高,对处理高、低浊度水效果好。 (3)单位面积的处理量可达250 m3/(m2·d),处理能力大。 (4)可以设置为多层,并可以直接设置在地面上或架空设置,占地面积小。 (5)有效水深约0.5m,且与处理能力基本无关,构筑物总高度降低。 (6)超效浅层气浮装置操作弹性大抗冲击力强,出水稳定,SS去除率可达90%,水的回收率可达95%。

(1)造纸白水的处理和纤维回收,回收率达90%,COD去除率在85%以上,处理后经过滤可循环利用。 (2)印染废水、漂水、毛纺废水的处理COD去除率在60-70%,BOD5去除率在50%左右,对硫化、士林直接染料的色度去除率可达70-90%。 (3)电镀废水的各种重金属离子的去除,Cr4+、Cu2+、Fe3+、Zn2+、Ni 2+等能达到排放标准。 (4)肥皂废水处理COD去除率在70%以上,油脂去除率在90%以上,与其他工艺配套后经处理水可回收利用水达80%以上。 (5)炼油废水油脂及悬浮物的去除,油脂可降至10mg/l以下,废水能达到澄清程度。 (6)制革废水废水的有机物去除率为70%,悬浮物去除率为90%。 (7)化工废水的染料溶剂、油漆等杂质的去除,COD去除率可达70%以上。 (8)各类生物处理设备的生物絮体与水的分离。 (9)生产冷却水及大池浴水的重复利用,处理后浊度小于10。 4、设计选用原则 4.1采用的处理工艺及设备,应技术先进成熟可靠,处理效果好,能保证长期安全可靠的稳定运行。 4.2要节省建设投资和降低运行费用。 4.3自动化程度高,劳动强度低方便运行和维修管理。 4.4减少占地对环境无二次污染影响。

浅层气浮技术

浅层气浮技术 气浮净水技术在国内外应用广泛。国内应用的气浮装置有分散空气气浮法、电解气浮法、压力溶气气浮法等(以下简称传统气浮法),目前压力溶气气浮法应用最广。但是近年来刚刚进入中国市场的浅层气浮装置后来居上,该装置由美国克拉福达(Krofta)公司经过几十年研究开发,本文对该装置的结构作一介绍。 1 工作原理 浅层气浮装置的结构如图1所示。 原水通过泵1进入气浮装置2的中心管3,通过可旋转的水力接头4和可旋转的分配管5均匀地配入气浮池底部,溶气水经过中心管7进入可旋转的分配管8,与原水同步进入气浮池底部。9亦为一个可旋转的水力接头。饱含微气泡的溶气水与原水在气浮装置的底部充分碰撞、粘附,使原水中的微粒形成比重<1的浮渣上升到水面而被除去。原水的分配管5和溶气水的分配管8被固定在同一旋转装置

10上,其旋转方向与原水进入气浮池底部的水流方向相反,但速度相等。本装置的关键部分是成功地利用“零速度”原理,使进水对原水不产生扰动,固液分离在一种静态下进行。 表面形成的浮渣层由螺旋撇渣装置11收集,然后经过排渣管12将其排到池外。澄清后的水由旋转集水管13收集后排到池外,集水管13与中央旋转部分14连在一起,这样原水在气浮池中的停留时间就是中央旋转部分的回转周期。 连在旋转行走装置上的刮板将池底和池壁上的沉泥刮到泥斗6中,定期排放。 另外一项重要的改进就是固定在旋转行走架10上相互之间有一定间距的一组同心锥形板装置15,与配水部分一起沿气浮池同步旋转。每相邻两块锥形板组成一个倾斜的环行气浮区域16,该区域内水时刻处于层流状态,加速了颗粒杂质随微气泡的上升速度。 浅层气浮装置还包括一对并联运行的溶气管20(简称ADT’S),进水泵17的压力较低,只需202.6 kPa。进水首先通过与两个ADT’S连接的三通阀18,ADT’S的另一端布置溶气出水口。压缩空气也经过一个三通阀19与压力水在同一端进入ADT’S,压缩空气的压力一般为707.8 kPa。所有的三通阀靠一只调节器联动,正常运行时,一只ADT的进、出水口均被打开释放溶气水,而进气口被关闭;同时另一只ADT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被关闭,压缩空气通过20~40 μm的微孔不锈钢板进入ADT,靠压缩空气的压力将空气溶于水中,而不是靠水的压力。水沿着切线方向高速进入ADT中,流速可达10 m/s,

东华大学水污染控制第六次作业答案以及总结

1.气泡与颗粒的黏附条件是什么?如何提高气浮效果?目前有哪些手段? (1)液体表面分子所受的分子引力与液体内部分子所受的分子引力不同 表面分子所受的作用力是不平衡的,这种不平衡的力有把表面分子拉向液体内部、缩小液体表面积的趋势,这种力称为液体的表面张力。要使表面分子不被拉向液体内部,就需要克服液体内部分子的吸引力而做功,可见液体表面分子具有更多的能量,这种能量称为表面能。 在气浮过程中存在着气、水、颗粒三相介质,在各个不同介质的表面也都因受力不平衡而具有表面能。当气泡与悬浮颗粒黏附后,界面能缩小,这部分能量差即为挤开气泡和颗粒之间的水膜所做的功,此值越大,气泡与颗粒黏附越牢固。 气泡与颗粒黏附与该物质的接触角有关,当θ→0时,cosθ→1,ΔE→0,这类物质亲水性强,无力排开水膜,不易与气泡黏附,当θ→180°时,cosθ→-1,ΔE→2σ水-气,这类物质疏水性强,易与气泡黏附。 (2)疏水性很强的物质(如植物纤维、油滴以及碳粉末等),不投加化学药剂即可获得满意的固液、液液分离效果。一般的疏水性或亲水性的悬浮物质,均需投加化学药剂,以改变颗粒的表面性质,增加气泡与颗粒的吸附。 (3) ①投加化学药剂提高气浮效果,如混凝剂、浮选剂、助凝剂、抑制剂、调节 剂等; ②在黏附絮凝过程中,合适的搅拌速度和接触时间有利于加速絮凝过程和提 高絮凝效果; ③控制好气泡尺寸; ④保持适当的溶气压力,一般选择0.25Mpa-0.44Mpa; ⑤选择合适的空气量; ⑥合理控制回流量。 2.请画出回流加压溶气气浮工艺的流程图。

部分回流加压溶气流程示意图 ① 废水进入;②加压水泵;③空气注入;④压力溶气罐;⑤减压释放阀;⑥气浮池;⑦泄气阀;⑧刮渣机;⑨集水管及回流清水管 部分回流溶气气浮法是取一部分出水回流进行加压和溶气,减压后直接进入气浮池,与来自絮凝池的含油废水混合和气浮。回流量一般为含油废水的25%-100%。其特点为:①加压的水量少,动力消耗少;②气浮过程中不促进乳化;③矾花形成好,出水中絮凝也少;④气浮池的容积较前两种流程大。为了提高气浮的处理效果,往往向废水中加入混凝剂或气浮剂,投加量因水质不同而异。 3. 某工业废水,处理水量q v =1200m 3/d ,Sa=800mg/d 。采用回流加压溶气气浮法处理,选用经验气固比A/s=0.005,在最不利水温下,测得如下参数值,f=0.98,ρ=1.092g/l ,Cs=1 4.2ml/l ,计算溶气所需的最大回流量。 解:设采用常用压力P=3atm(表压). a=s A =QSa 1/fp ρCs θR Q p )( 其中A/s=0.005,Cs=14.2ml/l ,ρ=1.092g/l ,f=0.98,θ/p p ,q v =1200m3/d ,Sa=800mg/d 则有 Q R =s A ·QSa/[ρCs(f θ/p p -1)]=0.005×1200×800/[1.092×14.2×

气浮池

气浮设备 1.气浮原理 把空气通入被处理的水中,并使之以微小气泡形式析出而成为载体,从而使絮凝体黏附在载体气泡上,并随之浮升到水面,形成泡沫浮渣(气、水、颗粒三相混合体)从水中分离出去。 2.工艺设计 气浮处理主要工艺类型及其适用条件 污水处理常见气浮工艺特点及适用条件 气浮装置设计的一般规定 气浮池应设溶气水接触室完成溶气水与原水的接触反应。

气浮池应设水位控制室,并有调节阀门(或水位控制器)调节水位,防止出水带泥或浮渣层太厚。 穿孔集水管一般布置在分离室离池底20~40cm处,管内流速为~s。孔眼以向下与垂线成45°,交错排列,孔距为20~30cm,孔眼直径为10~20mm。 周期视浮渣量而定,周期不宜过短,一般为~2h。浮渣含水率在95%~97%左右,渣厚控制在10cm左右。 渣宜采用机械方法刮除。刮渣机的行车速度宜控制在5m/min以内。刮 渣方向应与水流流向相反,使可能下落的浮渣落在接触室。 工艺设计时应考虑水温的影响。 电解气浮工艺设计 电解气浮工艺设计要点 1)电解气浮采用正负相间的多组电极,通以稳定或脉冲电流,通电方式可为串连或并联。 2)电解气浮可用惰性电极或可溶性电极,产生的效应与产物有所不同。 3)电解气浮采用惰性电极如钛板、钛镀钌板、石墨板等电极,产生氢、氧或氯等细微气泡;当采用可溶性铁板、铝板作为电极时,也称为电絮凝气浮,其产物是Fe3+、Al3+及氢气泡等,此时产泥量较大。 4)电解气浮装置形式分竖流式及平流式,竖流式主要应用于较小水量的处理。 5)电解气浮池的结构包括整流栅、电极组、分离室、刮渣机、集水孔、水位调节器等。 6)电解气浮主要用于小水量工业废水处理,对含盐量大、电导率高、含有毒有害污染物废水的处理具有优势。 7)铁阳极电絮凝气浮用于含Cr(Ⅵ)废水处理时,Cr(Ⅵ)浓度不宜大于100mg/L。 8)电解气浮用于含氰废水的处理时宜采用石墨惰性电极。 解气浮设计参数 1)极板厚度6~10mm(可溶性阳极根据需要可加厚),极板净间距15~20mm; 2)电流密度一般应小于150~200A/m2。 3)澄清区高度1~,分离区停留时间20~30min; 4)渣层厚度10~20cm; 5)单池宽度不应大于3m。 叶轮气浮工艺设计 叶轮气浮工艺设计要点

浅层气浮设计

~浅层气浮池的主要设计参数 1.气浮池有效水深0.5~0.6m,圆形 2.接触室上升流速下端取20mm/s,上端取5~10mm/s。水量接触时间1~ 1.5min。 3.分离区表面负荷3~5m3/(m2·h),水力停留时间12~16min。 4.布水机构的出水处应设整流器,原水与溶气水德配水量按分离区单位面积布 水量均有的原则设计计算。 5.布水机构的旋转速度应满足微气泡浮升时间的要求,通常按8~12mim选转 一周计算 6.溶气水回流比应计算确定,一般应大于30%。溶气罐通常可设计成立式。溶 气水水力停留时间应计算确定,一般应大于3min。设计工作压力0.4~0.5MPa。 7.浅层气浮的其它设计方法基本同压力溶气气浮法。 主要工艺设备与材料 1.溶气泵应选用压力较高的多级泵,其工作压力为0.4~0.6MPa。 2.溶气罐为压力溶气设备,设计工作压力一般为0.6MPa,溶气罐定都应设安全 阀。溶气底部应设排污阀,溶气罐进水管应设除污器,溶气罐应具压力容器试验合格证方可使用。 3.溶气罐供气采用空压机,其工作压力为0.6~0.7MPa,供气量应满足溶气罐最 大溶气量的要求。 4.溶气罐的压力与水位均应自动控制,并与溶气水泵联动。 5.释放器应满足水流量的要求,其与溶气罐连接管道应安装快开阀,释放管支 管应安装快速拆卸管件,以利清洗。

6. 气浮池应设刮渣机,并设可调节行程开关及调速仪表自动控制。 设计计算: 1. 气浮池所需空气量g Q 1.1释放的空气量的计算,根据设计资料的数据知:Q =49003m /d , a S =15003g /m ,a =0.006 A a S = a S QS = 00064900150044100a A as aQS .g /d ===??= 式中:S ——为悬浮物固体干重g /d ; Q ——气浮处理的废水量3m /d ; a S ——废水中的悬浮固体浓度3g /m ; A ——减压至101.325KPa 是释放的空气量,g /d ; a ——为气固比,无试验资料时一般取值0.005~0.006。 1.2加压溶气水的流量的计算,取平均温度T=12℃,则空气密度ρ=1.200 g/L ,Q=204.173m /h ,P =0.5MPa ,f =0.85, s C =2 2.5 mL/(L ·atm ) ()1S r A C fp /p Q ρΘ=-? ()()3344100 1222508205100010011526882195r S A Q ..../C fp /p .m /d .m /h ρΘ= = ???--== 式中: ρ——空气密度,g/L ,见表3; s C ——在一定温度下,一个大气压时的空气溶解度,mL/(L ·atm ),见表3 P ——溶气压力,绝对压力,atm ;

高效双级共聚气浮装置

高效双级共聚气浮装置 一.概述 高效双级共聚气浮装置是我公司引进武汉理工大学的先进技术而开发的一套快速固液分离系统,它成功运用了微旋反应技术﹑高效溶汽机理﹑离心减压释放原理和气浮动力学原理,通过精心设计而成,它在一个池体内实现了“两次”浮选,是集微絮凝反应气浮分离撇渣刮泥为一体的理想固液分离水质净化设备。它广泛应用于造纸﹑啤酒﹑纺织﹑制革﹑食品﹑石油化工﹑市政污水的行业的水质净化处理。 二.原理 常规溶汽气浮就是通过往处理水中溶入大量空气,突然减压释放,使其产生大量微气泡,与处理水中的絮凝杂质相互粘附,形成密度小于水的介质而上浮,从而达到固液分离净化水质的目的。 我公司的高效共聚气浮装置就是在常规气浮的基础之上,采用多项技术和原理,精心设计而成,并可实现一个池体内的双级浮选。1. 共聚原理 通过对气浮动力学的各项参量研究显示:气浮过程中如果凝聚体和微气泡产生共聚作用(即微气泡参与絮凝剂的混合反应形成带电荷的细微气泡),则水处理的反应﹑停留时间会大幅度缩短,分离速度加快。加药量减少,水质效果更好。 2. 高效溶汽机理 气浮效率的高低,在溶气量一定的前提下,不仅应遵循亨利定律,还与溶解气体的利用率有关。溶气利用率同微气泡的物理性能有关,

通过扩大液相中的气液两相的动态接触面积,减小传质阻力,提高溶气利用率,从而大幅度提高气浮效率。 3. 离心减压释放原理 要从根本上提高气浮效率,需提供絮凝体的最小粒度值相适应的微气泡,约为0.1um。溶气产生的微气泡有个从小到大的过渡阶段,通过离心动态减压切割,产生的微气泡要小的多,粒径可达1-5um。而闸阀﹑TS型释放器被动减压,产生的气泡粒径为30-80um。 4. 微絮凝反应技术:根据水动力学原理,混合反应效果与GT值有直接关系,通过创造最佳水利条件,形成微漩涡,使GT值在最佳范围,从而提高絮凝效果,提高去除率。 三.适用条件及范围 一般来说,气浮法处理工艺要满足以下基本条件: 1) 必须向水中提供足够量的细微气泡 2) 必须使废水中的污染物质能形成悬浮状态 3) 必须使气泡与悬浮的物质产生黏附作用。 有了上述这三个基本条件,才能完成气浮处理过程,达到污染物质从水中去除的目的。 在污水、废水处理工程中,气浮法已经广泛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分离悬浮油和乳化油 2)可代替活性污泥法的二沉池对曝气池出流混合液进行固液分离3)可分离工业废水中的有用物质(如纸浆) 4)可分离以分子或离子状态存在的物质(如金属离子、表面活性

浅层气浮设计

~浅层气浮池的主要设计参数 1. 气浮池有效水深0.5~0.6m ,圆形 2. 接触室上升流速下端取20mm/s ,上端取5~10mm/s 。水量接触时间1~1.5min 。 3. 分离区表面负荷3~5m 3/(m 2·h ),水力停留时间12~16min 。 4. 布水机构的出水处应设整流器,原水与溶气水德配水量按分离区单位面积布水量均有的原则设计计算。 5. 布水机构的旋转速度应满足微气泡浮升时间的要求,通常按8~12mim 选转一周计算 6. 溶气水回流比应计算确定,一般应大于30%。溶气罐通常可设计成立式。溶气水水力停留时间应计算确定,一般应大于3min 。设计工作压力0.4~0.5MPa 。 7. 浅层气浮的其它设计方法基本同压力溶气气浮法。 主要工艺设备与材料 1. 溶气泵应选用压力较高的多级泵,其工作压力为0.4~0.6MPa 。 2. 溶气罐为压力溶气设备,设计工作压力一般为0.6MPa ,溶气罐定都应设安全阀。溶气底部应设排污阀,溶气罐进水管应设除污器,溶气罐应具压力容器试验合格证方可使用。 3. 溶气罐供气采用空压机,其工作压力为0.6~0.7MPa ,供气量应满足溶气罐最大溶气量的要求。 4. 溶气罐的压力与水位均应自动控制,并与溶气水泵联动。 5. 释放器应满足水流量的要求,其与溶气罐连接管道应安装快开阀,释放管支管应安装快速拆卸管件,以利清洗。 6. 气浮池应设刮渣机,并设可调节行程开关及调速仪表自动控制。 设计计算: 1. 气浮池所需空气量g Q 1.1释放的空气量的计算,根据设计资料的数据知:Q =49003m /d ,a S =15003g /m ,a =0.006 A a S = a S QS = 00064900150044100a A as aQS .g /d ===??= 式中:S ——为悬浮物固体干重g /d ; Q ——气浮处理的废水量3m /d ; a S ——废水中的悬浮固体浓度3g /m ; A ——减压至101.325KPa 是释放的空气量,g /d ;

气浮技术的新进展

气浮净水新工艺综述 一、气浮法的意义 气浮法是一种高效、快速的固液分离或液液分离技术,它是通过某种方式产生大量微气泡,使其与水中密度接近于水的固体或液体杂质微粒粘附,形成密度小于水的气浮聚合体,在浮力作用下上浮至水面形成浮渣而进行固液或液液分离。 与沉淀法比较,气浮法具有如下特点:(1)气浮法的表面负荷可高达40m3/ m2h,水在池中停留时间只需10-20min,并且池深在1.5-2.5m之间,故占地较小,节省基建投资;(2)气浮池具有预曝气作用,出水和浮渣都含有一定量的氧,有利于后续生化处理或再利用,泥渣不易腐化;(3)对那些很难用沉淀法去除的低温低浊含藻水,用气浮法处理的时间短、效率高,甚至还可去除原水中的浮游生物,并且出水水质好;(4)浮渣含水率比沉淀污泥含水率低,比沉淀池污泥体积少2-10倍,有利于污泥的后续处理,而且表面刮渣也比池底排泥方便;(5)通过加入不同的浮选剂可以回收利用有用物质,沉淀则很难实现;(6)气浮法所需药剂量比沉淀法节省;(7)对细小颗粒及飘轻絮体捕获效率高(对微小絮体颗粒去除率可达80%-90%,对藻类去除率可达50%-80%)。但是气浮法电耗较大,处理每吨废水比沉淀法多耗电约0.02-0.04kw/h。 二、气浮净水新工艺 1、传统的加压溶气气浮的改进 1.1溶气泵溶气气浮装置 溶气泵溶气气浮装置将气浮系统优化,不需另设循环泵、空压机、溶气罐,直接采用多相流体泵实现吸气、溶气过程。通过多相流混合泵所具有的特殊结构叶轮的高速旋转剪切作用,将吸入的空气剪切为直径微小的气泡,随后在泵的高压下溶于水,并在随后的减压阶段,溶解的气体以微气泡的形式释放出来。该装置气泡产生设备简单,运行稳定,管理方便,但一般仅适用于小规模净水工程,较大型净水工程仍采用DAF工艺。 1.2高效加压溶气气浮工艺 高效加压溶气气浮(SUPR- DAF)设施包括SUPRDAF主机、DR稳压器、引流器等。工艺流程如图。 高效加压溶气气浮工艺(SUPR-DAF)工作原理:污水通过一个简单的引流装置进入DAF 主机, 主机上有一吸气口(可调), 吸入一定量的空气, 气、水在主机内进行充分的混合, 进入到稳压器内, 通过稳压器连续稳定的产生微细气泡, 气泡上浮时与悬浮物碰撞、吸附, 一起浮出水面, 形成浮渣。SUPR-DAF溶气气浮系统特点: 高效加压溶气气浮工艺系统边吸水、边吸气, 设备内加压混合, 气液溶解效率高, 吸入的空气能100%溶解, 产生微细气泡的直径≤30μm。最关键的是该系统与现有的污水处理流程不发生直接的关系。它直接从浮选池的出水管上取水, 溶气后送到浮选池的入口, 不受污水处理厂水量波动的冲击影响, 保证了后续工艺的平稳运行, 提高了整个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水质。 1.3射流气浮工艺

浅层气浮设计

浅层气浮设计 案场各岗位服务流程 销售大厅服务岗: 1、销售大厅服务岗岗位职责: 1)为来访客户提供全程的休息区域及饮品; 2)保持销售区域台面整洁; 3)及时补足销售大厅物资,如糖果或杂志等; 4)收集客户意见、建议及现场问题点; 2、销售大厅服务岗工作及服务流程 阶段工作及服务流程 班前阶段1)自检仪容仪表以饱满的精神面貌进入工作区域 2)检查使用工具及销售大厅物资情况,异常情况及时登记并报告上级。 班中工作程序服务 流程 行为 规范 迎接 指引 递阅 资料 上饮品 (糕点) 添加茶水 工作 要求 1)眼神关注客人,当客人距3米距离 时,应主动跨出自己的位置迎宾,然后 侯客迎询问客户送客户

注意事项 15度鞠躬微笑问候:“您好!欢迎光临!”2)在客人前方1-2米距离领位,指引请客人向休息区,在客人入座后问客人对座位是否满意:“您好!请问坐这儿可以吗?”得到同意后为客人拉椅入座“好的,请入座!” 3)若客人无置业顾问陪同,可询问:请问您有专属的置业顾问吗?,为客人取阅项目资料,并礼貌的告知请客人稍等,置业顾问会很快过来介绍,同时请置业顾问关注该客人; 4)问候的起始语应为“先生-小姐-女士早上好,这里是XX销售中心,这边请”5)问候时间段为8:30-11:30 早上好11:30-14:30 中午好 14:30-18:00下午好 6)关注客人物品,如物品较多,则主动询问是否需要帮助(如拾到物品须两名人员在场方能打开,提示客人注意贵重物品); 7)在满座位的情况下,须先向客人致歉,在请其到沙盘区进行观摩稍作等

待; 阶段工作及服务流程 班中工作程序工作 要求 注意 事项 饮料(糕点服务) 1)在所有饮料(糕点)服务中必须使用 托盘; 2)所有饮料服务均已“对不起,打扰一 下,请问您需要什么饮品”为起始; 3)服务方向:从客人的右面服务; 4)当客人的饮料杯中只剩三分之一时, 必须询问客人是否需要再添一杯,在二 次服务中特别注意瓶口绝对不可以与 客人使用的杯子接触; 5)在客人再次需要饮料时必须更换杯 子; 下班程 序1)检查使用的工具及销售案场物资情况,异常情况及时记录并报告上级领导; 2)填写物资领用申请表并整理客户意见;3)参加班后总结会; 4)积极配合销售人员的接待工作,如果下班时间已经到,必须待客人离开后下班;

浅层气浮机

山东万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浅层气浮,具体内容如下: 气浮是一个传统的工艺手段,其工作主要由四大部分完成:1、溶气过程; 2、释气过程; 3、溶气水和原水接触和分离的过程; 4、原水水质调整的过程。气浮的发展也就是上述四个过程不断进步的结果。 气浮法是一种高效、快速的固液分离或液液分离技术,它是通过某种方式产生大量微气泡,使其与水中密度接近于水的固体或液体杂质微粒粘附,形成密度小于水的气浮聚合体,在浮力作用下上浮至水面形成浮渣而进行固液或液液分离。 浅层气浮是溶气气浮的一种主要方式。其装置集凝聚、气浮、撇渣、沉淀、刮泥为一体。整体呈圆柱形,结构紧凑,池子较浅。装置主体由五大部分组成:池体、旋转布水机构、溶气释放机构、框架机构、集水机构等。进水口、出水口与浮渣排出口全部集中在池体中央区域内,布水机构、集水机构、溶气释放机构都与框架紧密连接在一起,围绕池体中心转动。 据悉,在水处理领域中,早在1920年,C.L.PECK就考虑用气浮法处理污水,1930年瑞典某造纸厂曾试用一种将空气在压力下溶解于白水的水处理中,但上述实验结果均为公开发表和引起足够重视。

气浮净水技术在国内外应用广泛。国内应用的气浮装置有分散空气气浮法、电解气浮法、压力溶气气浮法等(以下简称传统气浮法),目前压力溶气气浮法应用最广。 浅层气浮机的主要特点: 1、水流速度低——水相对池壁速度接近零速,对池中的水无搅动,使得水中的颗粒在静态下上浮或沉降,净化程度高,悬浮物去除率达91%以上; 2、溶气利用率高——采用压力较高的溶气管,单位溶气率高达90%,气浮效果好。 3、上浮无干扰——水深一般为650mm;上浮路径短、阻力小、速度快。 4、合理的撇渣斗——螺旋渣斗撇渣搅动小,效果好。 高效浅层气浮机的特点: 1、采用“浅池理论”与“零速理论”设计,高效、节能、体积小、安装方便。 2、停留时间短(3~5min)裹面负荷率高(9.6~12φm2˙h)。 3、采用高速电机拖动,适应性强,工艺条件好。 4、采用溶气水与原水完全分开的布水的方式,配专用释放器,处理效果好,ss去除率高达90%以上,出渣含固率可达3~4%。 5、自动化程度高,管理方便,运行可靠。 超效浅层气浮装置是一种先进气浮系统,成功地运用“浅池理论”和“零速”原理进行设计,集凝聚、气浮、撇渣、沉淀、刮泥于一体,是一种高效节能的水质净化设备.CQJ型超效浅层离子气浮是集絮凝、气浮、撇渣、刮泥以一体的气浮装置,运用了“浅池理论”及“零速原理”进行设计,停留时间仅需3-5分钟,强制布水,进出水都是静态的,微气泡与絮粒的粘附发生在包括接触区在内的整个气浮分离过程,浮渣瞬时排出,水体扰动小出水悬浮物低,出渣含固率高,悬

气浮调试详细步骤

气浮调试详细步骤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气浮调试详细步骤1)将清水注入气浮池,以检查池各部分有无渗漏情况。 2)对溶气水泵灌水排气,待启动后,逐渐打开出口水管阀门,直至全部开足。 3)待溶气罐内水位上升,压力达到水泵所能提供的最大值时,突然打开溶气罐出水阀门,以高压水冲洗溶气管,如此反复几次。接着启动空压机,待溶气罐内气压达490kPa时,同样,突然打开溶气罐出水阀门,以急速的气流再次冲洗溶气管道,并重复几次。最后,仍以高压水冲洗几次。这样多次操作,直至溶气管道冲静,然后关闭溶气水泵和空压机。 4)打开接触室及反应室的放空阀门,使水位下降至一定高度或放空。 5)逐个安装上释放器,并用手旋紧。(不必用扳手拧紧)6)重新开启溶气水泵和空压机,待空压机的压力超过水泵的压力时,稍稍打开闸阀,使气水同时进入溶气罐溶气,注意不能将气阀开的过大,以免空压机压力急剧下降而产生水倒灌的现象。 7)当观察到溶气罐水位指示管有一米左右水深时,应全部打开溶气罐出水阀门,并在接触室观察溶气水的释气情况及效果。 8)用闸阀调控空压机的供气量,直至溶气罐的水位基本稳定在米范围内(既不淹没填料,也不能过低),少量的水位升降可用微启溶气罐放气阀予以调整。将出水阀完全打开,防止出水阀门处截留,气泡提前释出。 9)待溶气与释气系统完全正常后,开启进水阀门,同时投入稍过量的混凝剂。

10)控制进水阀门,以限制进水量在设计水量范围之内。 11)控制气浮池出水阀门,将气浮池水位稳定在集渣槽口,待水位稳定后,用流量计、水表等设备测量处理水量,并用进出水阀门进行调节,直至达到设计流量为止。 12)在运转初期要不断检验主要水质指标。不合格的出水,应通过超越管道直接排入下水系统,或回至集水池。合格后,才进入后续处理构筑物。如处理水质过好,可逐渐减少药剂投加量,直到正常。 溶气罐参数的控制 本工程中溶气系统采用射流吸气原理,加气开关调到自动位置,水泵的工作压力~ MPa 左右,溶气压力控制在~ MPa 左右。一般情况下,压力越高,水量越大,微气泡密度越高;反之则越少。空气由空压机提供,由于溶气水不断将罐内空气带走,罐内空气逐渐减少,水位不断上升;当水位上升至一定位置时,浮球液位控制系统将空压机开启;相反则停止。本工程中将水位控制在罐内容积的1/3~2/3 处。通过运行可以看出,溶气水通过出水阀进入释放器,池中出现大量微气泡使水变为乳白色。 七、? ? ? ? 日常巡查及设备维护 1)定期检查空压机与水泵的填料及润滑系统,经常加油。 2)根据反应池的絮凝、气浮区浮渣及出水水质,注意调节混凝剂的投加量等参数,特别要防止加药管的堵塞。

高效浅层气浮系统技术经验说明

精心整理 高效浅层气浮系统技术说明 气浮净水技术在国内外应用广泛。国内应用的气浮装置有分散空气气浮法、电解气浮法、压力溶气气浮法等(以下简称传统气浮法),目前压力溶气气浮法应用最广。但是近年来刚刚1 5均匀9使原被固定 澄清后的水由旋转集水管13收集后排到池外,集水管13与中央旋转部分14连在一起,这样原水在气浮池中的停留时间就是中央旋转部分的回转周期。 连在旋转行走装置上的刮板将池底和池壁上的沉泥刮到泥斗6中,定期排放。

另外一项重要的改进就是固定在旋转行走架10上相互之间有一定间距的一组同心锥形板装置15,与配水部分一起沿气浮池同步旋转。每相邻两块锥形板组成一个倾斜的环行气浮区域16,该区域内水时刻处于层流状态,加速了颗粒杂质随微气泡的上升速度。 浅层气浮装置还包括一对并联运行的溶气管20(简称ADT’S),进水泵17的压力较低,只需202.6kPa。进水首先通过与两个ADT’S连接的三通阀18,ADT’S的另一端布置溶气出水口。压缩空气也经过一个三通阀19与压力水在同一端进入ADT’S,压缩空气的压力一般为707.8kPa。 而进 进入ADT ADT 2 ,这是 1.5 m 设备是运动的,水体是静止的,消除了由于水体的扰动对悬浮颗粒与水分离的影响,降低了对高度的要求;另外在传统气浮装置中,难免有泥砂或絮粒沉于池底,为防止带出池底的泥砂,出水管一般悬高300mm,而在浅层气浮装置中,由于池底设置了刮泥装置,因此不需设置悬高段。通过以上分析,浅层气浮装置的有效水深一般为400~500mm。 ②传统气浮装置中,水体的停留时间一般控制在10~20min;而浅层气浮装置中,停留时间只需2~3min

CQJ超效浅层气浮操作规程

CQJ超效浅层气浮操作规程 -、工作原理: 在污水中引入大量微小气泡,气泡通过表面张力作用粘附于细小悬浮物上,形成整体比重小于1的状态,根据浮力原理,浮至水面,实现固液分离,污水得以净化。 二、药剂配比: 1、聚丙稀酰胺(PAM)高分子,分子量1000-1500万,离子度50%以上分阴、非、阳离子三种,根据水质选配适合离子型号。配比浓度为0.2--0.3%,即1m3清水加2--3公斤,溶解池加1/2清水,启动搅拌器,边放清水边投药,与水慢慢均匀混合搅拌50-60分钟,储存超过24小时水解,效果差。 2、聚合硫酸铁配比浓度10%,既开加药泵时间在三十秒左右,使用气搅拌,与水慢慢均匀混合搅拌20-30分钟 三、开机顺序: 1、空压机压力保持0.60Mpa,减压阀0.60Mpa。 2、引入空气,开启溶气管进气小球阀,空气转子流量计。 3、开启进出口阀门,启动回流泵。 4、检查溶气管进出口压力表压力是否正常,进口压力0.50Mpa,出口压力0.40Mpa。 5、调整空气流量计1.0-1.5m3/h 6、启动PAC、PAM加药泵。 7、启动污水泵,控制水量阀门开启度。 8、启动气浮驱动.撇泥电机。 9、根据水质、水量调整PAC、PAM加药泵流量。 10、关机与开机顺序相反。 四、故障排除: 1、溶气管进出口压力表压力比原来升高0.10-0.20Mpa。 故障:混合消能装置(可调释放器)堵塞。 排除:运行时,可调释放器调节手轮顺时向内旋转,使回流水冲洗内部杂质,再调节手轮逆时向外旋转,使压力恢复正常。, 2﹑溶气管进出口压力表压力比原来降低0.10-0.20Mpa。 故障:回流泵进口管道过滤器堵塞。 排除:拆下管道过滤器(过滤网)清洗。 五、设备维护: 1、每月清洗气浮池一次,开机前需注满清水。 2、每班排一次空压机、储气罐内的水,每半月检查空压机油。 3、每月检查一次气浮驱动、撇泥变频电机专用油。 4、设备上的链条、各轮子油嘴每月加一次润滑油。 5、每班至少排一次气浮污泥排空阀,排空时间为30秒。 6、每月检查一次气浮池旋转桶底部密封橡胶板是否损坏。

超效浅层离子气浮机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 气浮法净化水是当前国际较新的水处理技术。 其原理是在污水中引入大量微小气泡,气泡通过表面张力作用粘附 于细小悬浮物上,形成整体比重小于1的状况,根据浮力原理浮至水面, 实现固液分离,污水得以净化。 传统气浮由于设计结构上的致命缺陷,处理能力很低,污水在气浮 内滞留时间需40—60分钟,设备体积极为庞大,且净化率很低,现已淘汰。 超效浅层气浮净水器的出现是气浮净水技术的一个重大突破。它改 静态进水,动态出水为动态进水, 静态出水,利用“零速度”原理, 使浮选体在相对静止的环境中垂 直浮至水面,上浮路程减至最小,且不受出水流速影响。理论池深仅需 约450mm,污水在气浮中的滞留时间仅需3-5分钟,设备体积大幅减小。加之气泡分布均匀,无气浮死区,刮泥装置对水体扰动小等优点。净化 率大幅提高。 CQJ型超效浅层离子气浮净水器的研制成功,是气浮净水技术的又 一次重大突破,并使之发生质的飞跃。本产品在超效浅层气浮的基础上 作了多种重大改进,主要是采用了本公司研制的专利产品:特殊结构的 高效溶气装置和高效均衡消能系统。 溶气率达到理论最大值且无浓度梯度。根据斯笃克斯公式测量计算, 微气泡平均直径仅约1μm,与目前国内外20—50μm的水平比较,至少 减小了20倍,即当溶气量相等时,微气泡总表面积至少增大了400余倍。 实际上,由于溶气率大幅提高,微气泡总表面积或气泡密度增加了上千 倍。国外学者研究表明:当微气泡直径小于一定值后,根据统计力学,其周边水分子热运动的撞击力将失去平衡,气泡将参与部分布朗运动,极为有利于气泡内氧分子向污水中的扩散,因而曝气效果将高出远不止上千倍!另一方面,溶解性污染物的电离,是一种处于动态平衡下的可逆反应,极性水分子和被双电层包围的有机悬浮物将促进电离,而高密度,微小直径的气泡,在一定程度上会促使可逆

气浮调试详细步骤

气浮调试详细步骤 1)将清水注入气浮池,以检查池各部分有无渗漏情况。 2)对溶气水泵灌水排气,待启动后,逐渐打开出口水管阀门,直至全部开足。 3)待溶气罐内水位上升,压力达到水泵所能提供的最大值时,突然打开溶气罐出水阀门,以高压水冲洗溶气管,如此反复几次。接着启动空压机,待溶气罐内气压达490kPa时,同样,突然打开溶气罐出水阀门,以急速的气流再次冲洗溶气管道,并重复几次。最后,仍以高压水冲洗几次。这样多次操作,直至溶气管道冲静,然后关闭溶气水泵和空压机。 4)打开接触室及反应室的放空阀门,使水位下降至一定高度或放空。 5)逐个安装上释放器,并用手旋紧。(不必用扳手拧紧) 6)重新开启溶气水泵和空压机,待空压机的压力超过水泵的压力时,稍稍打开闸阀,使气水同时进入溶气罐溶气,注意不能将气阀开的过大,以免空压机压力急剧下降而产生水倒灌的现象。 7)当观察到溶气罐水位指示管有一米左右水深时,应全部打开溶气罐出水阀门,并在接触室观察溶气水的释气情况及效果。 8)用闸阀调控空压机的供气量,直至溶气罐的水位基本稳定在0.6-1.0米范围内(既不淹没填料,也不能过低),少量的水位升降可用微启溶气罐放气阀予以调整。将出水阀完全打开,防止出水阀门处截留,气泡提前释出。 9)待溶气与释气系统完全正常后,开启进水阀门,同时投入稍过量的混凝剂。 10)控制进水阀门,以限制进水量在设计水量范围之内。 11)控制气浮池出水阀门,将气浮池水位稳定在集渣槽口,待水位稳定后,用流量计、水表等设备测量处理水量,并用进出水阀门进行调节,直至达到设计流量为止。 12)在运转初期要不断检验主要水质指标。不合格的出水,应通过超越管道直接排入下水系统,或回至集水池。合格后,才进入后续处理构筑物。如处理水质过好,可逐渐减少药剂投加量,直到正常。 溶气罐参数的控制 本工程中溶气系统采用射流吸气原理,加气开关调到自动位置,水泵的工作压力0.3~0.5 MPa 左右,溶气压力控制在0.50~0.55 MPa 左右。一般情况下,压力越高,水量越大,微气泡密度越高;反之则越少。空气由空压机提供,由于 溶气水不断将罐内空气带走,罐内空气逐渐减少,水位不断上升;当水位上升至 一定位置时,浮球液位控制系统将空压机开启;相反则停止。本工程中将水位控 制在罐内容积的1/3~2/3 处。通过运行可以看出,溶气水通过出水阀进入释放器,池中出现大量微气泡使水变为乳白色。 七、日常巡查及设备维护 1)定期检查空压机与水泵的填料及润滑系统,经常加油。 2)根据反应池的絮凝、气浮区浮渣及出水水质,注意调节混凝剂的投加量等参数,特别要防止加药管的堵塞。 3)经常观察气浮池面情况,如果发现接触区浮渣面不平,局部冒出大气泡或水流不稳,应取下释放器排除堵塞;如果分离区浮渣面不平,池面上经常有大气泡破裂,则表明气泡与絮粒黏附不好,应检查并对混凝系统进行调整或采取适当措施(如投加表面活性剂等);不合格出水返回集水池,合格出水进入后续处理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