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元素系列知识详解
氯的知识点汇总

氯的知识点汇总氯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元素,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对氯的知识点进行一个全面的汇总。
氯的基本性质氯的原子序数是 17,原子量约为 355。
它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黄绿色的气体,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氯的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并且易液化。
氯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具有很强的氧化性。
它能与大多数金属和非金属直接化合。
例如,氯气与钠反应生成氯化钠,与铁反应生成氯化铁。
在与氢气的反应中,氯气和氢气在光照或点燃的条件下会剧烈反应,生成氯化氢。
氯的存在形式在自然界中,氯主要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比如在海水和盐矿中,以氯化钠的形式存在。
此外,在许多矿物质中也含有氯元素。
氯的制备方法工业上制取氯气主要采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也就是氯碱工业。
在电解槽中,通电后氯化钠溶液发生电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
其化学方程式为:2NaCl + 2H₂O 电解 2NaOH + H₂↑ +Cl₂↑ 。
实验室中制取氯气通常使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化学方程式为:MnO₂+ 4HCl(浓)加热 MnCl₂+ Cl₂↑ + 2H₂O 。
氯的用途氯气在工业和生活中有众多用途。
在工业上,氯气用于制造塑料(如聚氯乙烯)、橡胶、农药、染料、药品等。
聚氯乙烯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塑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绝缘性。
在水处理方面,氯气被用于消毒杀菌。
氯气溶于水后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毒,保障饮用水的安全。
在农业上,含氯的农药可以防治病虫害,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然而,氯气是一种有毒气体,在使用和储存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安全规定,防止泄漏造成危害。
氯的化合物除了氯气本身,氯还形成了许多重要的化合物。
氯化氢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称为盐酸,是一种重要的强酸,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实验室中。
氯化钠,也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食盐,是人体必需的物质之一,同时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氯知识点总结

氯知识点总结
氯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的一种非金属元素,符号为Cl,原子序数为17。
它是
地壳中第21丰度的元素,广泛存在于海水、地下水和盐湖中。
氯具有强烈的腐蚀
性和毒性,被广泛应用于消毒、漂白和制备化学品等方面。
以下是对氯的一些关键知识点的总结:
1.氯的基本性质
–氯是一种黄绿色气体,在常温下是二原子分子形式存在。
–它有刺激性气味和腐蚀性,可以迅速与其他元素反应。
2.氯的化学反应
–氯是一种高度活泼的元素,容易与其他元素形成化合物。
–氯与金属反应时通常会失去电子,形成氯离子(Cl-)。
–氯与非金属反应时通常会共享电子,形成共价化合物。
3.氯的应用
–氯广泛应用于消毒和净化水源。
氯化物可以杀死细菌和病毒,保证饮用水的安全。
–氯也用于漂白剂的制备。
氯可以去除物质表面的颜色,常用于纸张、衣物等的漂白。
–氯化物在制备化学品中也扮演重要角色。
例如,氯化钠(食盐)被广泛用于食品加工、药品制备等行业。
4.环境影响与安全注意事项
–氯具有毒性,长期接触会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在使用氯化合物时,应注意避免直接接触。
–氯化物的过量排放会导致水体和土壤的污染,破坏生态平衡。
因此,氯化物的使用和排放应受到严格的控制和监管。
总结:氯是一种常见的非金属元素,具有强腐蚀性和毒性。
它在消毒、漂白和化学制品制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在使用氯化合物时,应注意安全,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我们应当正确理解和应用氯的知识,以确保其在各个领域的有效使用。
氯元素单元知识点

氯元素单元知识点一、氯元素的基本信息氯元素的符号是 Cl,原子序数为 17,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第ⅦA 族。
氯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为 2、8、7,最外层有 7 个电子,因此氯元素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氯元素在自然界中主要以氯离子的形式存在于海水、盐湖、盐矿中。
氯元素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元素,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氯气的性质1、物理性质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易液化。
在常温常压下,1 体积水约能溶解 2 体积氯气。
2、化学性质(1)与金属的反应氯气能与大多数金属发生反应,生成金属氯化物。
例如,钠在氯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氯化钠:2Na + Cl₂= 2NaCl;铁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棕褐色的烟,生成氯化铁:2Fe + 3Cl₂= 2FeCl₃(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氯气的氧化性很强,铁与氯气反应时生成的是高价态的氯化铁,而不是氯化亚铁。
)(2)与非金属的反应氯气能与氢气、磷等非金属发生反应。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生成氯化氢:H₂+ Cl₂= 2HCl;磷在氯气中燃烧,根据氯气的量不同,产物有所不同。
当氯气不足时,生成三氯化磷:2P +3Cl₂= 2PCl₃;当氯气充足时,生成五氯化磷:2P + 5Cl₂= 2PCl₅(3)与水的反应氯气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Cl₂+ H₂O = HCl +HClO。
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也是漂白剂的有效成分。
(4)与碱的反应氯气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Cl₂+2NaOH = NaCl + NaClO + H₂O;氯气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次氯酸钙和水:2Cl₂+ 2Ca(OH)₂= CaCl₂+ Ca(ClO)₂+ 2H₂O,次氯酸钙是漂白粉的主要成分。
三、氯离子的检验氯离子的检验通常使用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
向待测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如果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则证明溶液中含有氯离子。
有关Cl的知识点总结

有关Cl的知识点总结1. 基本信息氯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7,原子量为35.453。
氯是位于第17族的一种卤素元素,它在自然界中以Cl2的形式存在,是一种具有剧毒和腐蚀性的绿黄色气体。
氯的密度为0.0032克/立方厘米,在常温下为液体状态。
2. 物理性质氯是一种具有辛辣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它可以溶解在水中形成盐酸,因此具有强腐蚀性。
氯气在阳光下具有强氧化性,可以与许多有机物和金属发生化学反应。
由于其具有剧毒性,氯气不能直接被吸入,否则会引起严重的呼吸道和眼部问题。
3. 化学性质氯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它具有强氧化性和还原性,在化学反应中可以与许多其他元素发生反应。
与氢气发生化学反应时生成盐酸气体,与氧气发生反应时可以生成氧化物。
氯可以与许多金属形成盐类,如氯化钠、氯化钾等。
4. 应用领域氯在工业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它被用于生产盐酸、氯仿、氯化物等化工产品。
此外,氯也被用于消毒水和污水处理,可以有效杀灭细菌和微生物。
氯化物也常被用于制备其他化工产品,如氯化钠用于食品加工和调味等。
5. 环境影响氯在环境中的大量排放会导致严重的污染和生态问题,因为它具有强腐蚀性和剧毒性。
氯化物在水中溶解会导致水体污染,对水生生物和环境造成危害。
此外,氯释放到大气中也会对大气层和生态系统造成影响。
6. 毒性氯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腐蚀性,在高浓度下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危害。
氯气的毒性主要表现在其对呼吸道和眼部的损害,吸入高浓度的氯气会引起咳嗽、呼吸困难、眼睛灼热等症状。
氯气还具有高度的致癌性和突变性,长期接触或暴露于氯气环境下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
7. 安全措施在工业生产和实验室操作中,需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保障工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需要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如穿戴防护服、戴护目镜等,确保不会直接接触到氯气。
此外,在使用氯化物产品时也需要注意防护措施,避免其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8. 氯气曾经被用于制成毒气,4月22日喀秋莎计划袭击美国指定用气所管理的地区。
氯元素化学知识点总结

氯元素化学知识点总结氯元素的化学性质氯元素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具有强烈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它在常温下是一种黄绿色的气体,具有刺激性的气味。
在标准状态下,氯元素是二原子分子(Cl2),具有共价键。
氯分子中的两个氯原子通过共用一对电子形成了共价键。
因为氯分子中的氯原子具有7个电子,在形成共价键的过程中,每个氯原子都可以获得共享的电子,从而形成稳定的分子结构。
氯元素在化学反应中通常会失去一个电子,形成氯离子(Cl-)。
这使得氯元素具有强烈的氧化性,它可以氧化许多其他元素,如氢气、氢气和其他非金属元素。
氯元素和水反应氯元素和水反应会产生氢氯酸(HCl)和次氯酸钠(NaClO)。
氯气直接和水反应,会生成次氯酸。
Cl2 + H2O → HCl + HClO此外,氯气也会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氧气。
2Cl2 + 2H2O → 4HCl + O2在这两个反应中,氯元素都表现出了强烈的氧化性。
氯元素和金属的反应氯元素在与金属反应时会形成金属氯化物。
这是氯元素的一种常见化学性质。
氯元素可以与多种金属反应,如铁、铝、镁等,形成相应的金属氯化物。
2Fe + 3Cl2 → 2FeCl32Al + 3Cl2 → 2AlCl32Mg + Cl2 → 2MgCl2在这些反应中,氯元素表现出了强烈的氧化性,它会夺取金属原子的电子,从而形成金属氯化物。
氯元素的应用氯元素在工业和日常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氯化物是氯元素的重要应用之一。
氯化钠(NaCl)是一种常见的氯化物,它被用于食盐生产、水处理和化工生产等方面。
此外,氯元素还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如生产塑料和合成橡胶等。
氯化铵、氯化钾、氯化钙等氯化物也在医药和化工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除此之外,氯元素的化合物还被用于消毒和杀菌。
氯含有的化合物,如次氯酸钠(NaClO),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可以有效地杀灭细菌和病毒,因此广泛应用于饮用水处理、游泳池消毒和医疗器械消毒等领域。
氯元素的环境影响氯元素及其化合物在环境中的释放会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影响。
高三化学氯的知识点

高三化学氯的知识点氯(化学符号Cl)是周期表中第17号元素,原子序数为17。
它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常见于自然界中的盐酸、氯化物等化合物中。
在本文中,我将介绍一些关于氯的基本知识点,包括其性质、化合物以及应用等方面。
一、氯的性质1. 物理性质:氯是一种黄绿色的气体,在常温常压下具有刺激性的气味。
它的密度大约为3.2 g/L,比空气重约2.5倍。
氯气在低温下可液化,并在-101.5℃时转变为液态。
在-34.6℃时,氯会固化为白色结晶。
2. 化学性质:氯是一种高度活泼的元素,易于与其他元素反应形成化合物。
它具有强氧化性,能与大多数金属产生反应,形成相应的氯化物。
氯还可与氢反应生成盐酸,与氧反应产生氯气。
此外,氯还参与了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如水的电解和氯碱工业生产等。
二、氯的化合物1. 氯化物:氯化物是氯与其他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其离子式通常为Cl-。
氯化物广泛存在于大自然中,如盐湖和海水中的氯化钠(NaCl)、氯化钾(KCl)等。
氯化物在化学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可以作为催化剂、脱水剂、防腐剂等。
2. 氯酸盐:氯酸盐是含有氯元素与氧元素形成键的化合物。
常见的氯酸盐包括氯酸钠(NaClO3)、氯酸钡(Ba(ClO3)2)等。
氯酸盐在消毒剂、火药和烟花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
三、氯的应用1. 水处理:氯在水处理中被广泛使用,主要用于消毒。
由于其强氧化性和杀菌能力,氯能够有效地消除水中的细菌和病毒,确保水的卫生安全。
2. 化学工业:氯在化学工业中有广泛的用途。
它被用作溶剂、消毒剂、漂白剂等。
氯还是许多重要化学品的原材料,如氯乙烯用于生产PVC等塑料。
3. 医疗应用:氯化物在医疗领域中被用作盐水注射液和洗伤口的消毒用品。
氯化银则被用于皮肤病患者的治疗。
4. 环境保护:氯化物被用于污水处理厂中,能够去除污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和有机化合物。
综上所述,氯是一种重要的元素,具有丰富的化学性质和应用。
了解氯的知识点对于理解化学原理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氯知识点总结[参考]
![氯知识点总结[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22f96213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0c.png)
氯知识点总结[参考]
氯(化学符号:Cl)是一个非金属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17族。
氯的原子序数为17,原子量为35.5。
1. 氯的性质:
- 物理性质:氯是一种黄绿色的气体,在常温下为二原子分子
(Cl2)。
它具有高度腐蚀性,能够形成盐酸。
- 化学性质:氯是一种高度反应性的元素,容易和大多数金属和非
金属反应。
它可以与氢气反应生成盐酸,可以与氧气形成氯气,
也可以与许多有机化合物发生取代反应。
2. 氯的用途:
- 消毒剂:氯被广泛用作消毒剂,可以杀灭病菌和微生物,常见的
使用方式是将氯添加到水中,生成漂白水或消毒液。
- 化学工业:氯是许多化学产品的重要原料,包括塑料、溶剂、清
洁剂、火药、染料等。
- 制药工业:氯还用于合成药物和制造医药中间体。
- 食品工业:氯可以用于食品加工和保存,如漂白面粉、保存罐头
食品等。
3. 氯的存在形式:
- 氯气:常见的氯元素形式是氯气,它是一种有毒气体,具有刺激
性气味和黄绿色。
- 盐:氯离子(Cl-)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于水中和盐矿中,如氯
化钠(食盐)。
4. 氯和健康:
- 氯在适量使用下是安全的,但过量或长期接触氯可能对健康有害。
氯气具有刺激性,并且可导致呼吸道和眼睛的损伤。
过量摄入氯
离子也可能对肾脏和消化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5. 氯的环境影响:
- 氯的广泛使用和排放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特别是当氯与其他物
质反应时,形成有毒物质。
氯气也是温室气体之一,能够导致全球变暖。
关于氯的知识点总结

关于氯的知识点总结1. 氯的性质氯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和呈现黄绿色的气体。
它是一种高度活泼的元素,在常温常压下以二原子分子(Cl2)的形式存在。
而在化合物中,氯离子以Cl-的形式存在。
氯的密度比空气大约2.5倍,但是它几乎无溶解性。
气态氯具有很强的氧化性,能够与绝大多数金属和非金属发生反应,有些反应还很剧烈。
此外,氯具有很强的毒性,长期接触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2. 氯的用途氯的用途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工业生产:氯广泛应用于化工行业,作为制取氯化物、各种有机氯化物、氯胺类杀菌剂、医药中间体等的原料。
(2)水处理:氯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水处理,用于消毒和杀菌。
氯气或次氯酸盐是目前最常见的水处理消毒剂。
(3)医疗卫生:氯化合物被应用于制备药物、诊断试剂和消毒杀菌用品。
氯也是一种重要的医疗用途消毒剂。
(4)制冷剂:氯气被用作一种重要的工业制冷剂,在制冷技术中发挥重要作用。
3. 氯的历史氯元素最早由瑞典化学家卡尔·威廉·舍勒于1774年在氢氯酸钠中发现。
1807年,英国化学家亨利·戈德发现了氯气,并将其命名为“氯”,来自于古希腊单词“chloros”,意为“黄绿色”。
在19世纪中叶,法国化学家雅克·路易斯·盖伊-吕萨克首次工业生产氯气。
20世纪上半叶,氯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医疗卫生和日常生活中,并成为工业化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4. 氯的环境影响氯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也对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氯的工业生产和使用会产生大量废气、废水和废渣,其中含有氯化物、有机氯化合物、氯酸盐等。
这些废物对环境和生物系统造成毒性和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环境保护产生危害。
此外,氯化合物在自然界中难以降解,对土壤和水体的持久性污染也是一个严重问题。
因此,科学家和环保人士一直致力于研究氯的环境影响,并提出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措施,以减少氯污染对环境和生物系统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氯元素系列知识详解一.氯气的性质与用途1.氯的原子结构及氯元素的存在氯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氯原子易得到一个电子→表现出典型的非金属性→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
2.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毒性溶解性黄绿色气体刺激性气味有毒1体积水溶解约2体积氯气3.化学性质(1)与金属反应(与变价金属反应生成高价金属氯化物)Cl 2+2Na =====点燃2NaCl(产生白烟)3Cl 2+2Fe =====点燃2FeCl 3(产生棕褐色烟)Cl 2+Cu =====点燃CuCl 2(产生棕黄色烟)(2)与非金属反应氯气与氢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爆炸;纯净的氢气在氯气中安静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瓶口上方出现白雾。
Cl 2+H 2=====点燃2HCl氯气与白磷反应产生烟雾2P+3Cl 2=====点燃2PCl 32P+5Cl 2=====点燃2PCl 5(3)与H 2O 反应①氯气的水溶液称为氯水。
②溶于水的部分Cl 2与水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l2+H 2(4)与碱反应制漂白粉2Cl 2+2Ca(OH)2===CaCl 2+Ca(ClO)2+2H 2O 有效成分:Ca(ClO)2制漂白液Cl 2+2NaOH===NaCl+NaClO+H 2O 有效成分:NaClO漂白粉在空气中长期放置易失效,其原因为Ca(ClO)2+CO 2+H 2O===CaCO 3 +2HClO;2HClO=====光照2HCl+O 2↑4.用途(1)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工业物质。
氯的化合物可作为制取高纯硅、锗(半导体)和金属钛的重要中间物质。
(2)在有机化工中,氯气是合成塑料、橡胶、人造纤维农药、染料和药品的重要原料。
二.氯水的成分与性质1.氯水的成分(1)氯水中的化学反应及物质的电离Cl2+H 2H2++OH -,++ClO -,2HClO=====光照2HCl+O 2↑。
(2)氯水的成分——“三分子、四离子”2.氯水的性质氯水成分的多样性决定了其性质的多样性。
涉及的重要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2Fe 2++Cl 2===2Fe 3++2Cl -Cl -+Ag +===AgCl↓2HClO=====光照2HCl+O 2↑Zn+2H +===Zn 2++H 2↑CO 2-3+2H +===H 2O+CO 2↑液氯、新制氯水、久置氯水的比较液氯新制氯水久置氯水成分Cl2HClO、H2O、Cl2、H+、Cl-、ClO-、OH-H+、Cl-、H2O、OH-分类纯净物混合物混合物颜色黄绿色浅黄绿色无色性质强氧化性酸性、强氧化性(漂白性)酸性保存特制钢瓶棕色瓶盛装,放于阴凉处,一般现用现配例题讲解某学习小组设计以下四个实验探究氯水的成分,请根据下表回答问题:实验序号实验方法实验现象结论①将氯水滴加到AgNO3溶液中生成白色沉淀②将氯水滴加到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③淀粉KI试纸变蓝色氯水中含有Cl2④将足量的氯水滴加到Na 2CO 3溶液中氯水中含有H+(1)实验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2)指出实验②和实验④中的实验现象:②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
(3)实验③中实验方法的具体操作过程是___________。
[解析](1)氯水中存在Cl 2+H 2O===H ++Cl -+HClO 的反应,可用AgNO 3溶液检验Cl -的存在。
(2)氯水中含有Cl 2、HCl 、HClO ,HClO 的漂白性和HCl 的酸性可使含有酚酞的NaOH 溶液褪色,HCl 可以和Na 2CO 3反应生成CO 2。
(3)氯水中的Cl 2能将KI 中的I -氧化成I 2,I 2遇淀粉变蓝色。
[答案](1)氯水中含有Cl -(2)溶液褪色有气泡冒出(3)取一片淀粉KI 试纸,置于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氯水,滴在试纸上三.次氯酸1.弱酸性:次氯酸是很弱的酸,比碳酸酸性弱,如NaClO +CO 2+H 2O===NaHCO 3+HClO 。
2.不稳定性:次氯酸不稳定,见光易分解,化学方程式为2HClO=====光照2HCl +O 2↑。
3.强氧化性(1)漂白性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有色布条不褪色干燥的Cl2无漂白作用有色布条褪色氯水有漂白作用,起漂白作用的是HClO(2)可用于杀菌、消毒。
注意与过氧化钠.臭氧.二氧化硫等物质的漂白作用对比学习。
四.氯气的实验室制法(1)原理MnO2+4HCl(浓)△————MnCl2+2H2O+Cl2↑。
(2)装置(3)收集方法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4)净化装置用饱和食盐水除掉混在氯气中的HCl,用浓硫酸干燥氯气。
(5)尾气吸收装置用碱液(如NaOH 溶液)吸收。
尾气吸收原理离子方程式:Cl 2+2OH -===Cl -+ClO -+H 2O。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详解1.发生装置(Ⅰ)(1)特点:固体+液体△─→气体。
(2)仪器:铁架台(带铁圈)、酒精灯、石棉网、圆底烧瓶、分液漏斗等。
(3)试剂:A 中盛放浓盐酸,B 中盛放二氧化锰。
2.净化装置(Ⅱ)装置盛放试剂试剂的作用C 饱和氯化钠溶液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D浓硫酸干燥氯气气体净化装置的设计必须同时考虑主要成分和杂质成分的性质,以便选择适当的装置除去杂质。
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制取氯气时,除去氯气中的水蒸气除可用浓硫酸外,也可用干燥的CaCl,装置如图所示。
23.收集装置(Ⅲ)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1)收集方法:用向上排空气法(Cl2在饱和度);不要求干燥时,也可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Cl2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很小,且用此法可除去实验过程中挥发产生的HCl气体)。
(2)验满方法: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
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在集气瓶口,若试纸先变红后褪色,则证明已收集满。
Cl24.尾气处理装置(Ⅳ)(1)导气管要伸入液面以下。
(2)F中盛放试剂:氢氧化钠溶液,作用:吸收过量的氯气,防止污染环境。
注意事项5.实验室制备Cl2与稀盐酸不反应。
(1)必须用浓盐酸,MnO2中HCl的含量,加热温度不宜过(2)为了减少制得的Cl2高,减少HCl的挥发。
,(3)实验结束后,先使反应停止并排出装置中残留的Cl2再拆卸装置,避免污染空气。
,因为溶液(4)尾气吸收时,不能用澄清石灰水吸收Cl2中Ca(OH)浓度小,吸收不完全。
26.MnO与浓盐酸反应特点2(1)浓盐酸中,部分Cl -的化合价升高,4mol HCl 参加反应,被还原的Cl -为2mol。
(2)随着反应的进行盐酸浓度变小,故无论MnO 2是否足量,盐酸均不能完全反应,反应后溶液为盐酸和MnCl 2的混合液。
五.氯离子的检验(1)实验原理:Ag ++Cl -===AgCl↓。
(2)操作及现象:先在被检测的溶液中加稀硝酸酸化,再加AgNO 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3)注意干扰①检验时要先加稀硝酸,以排除CO2-3等离子的干扰,不能用稀硫酸,因为Ag 2SO 4微溶,会干扰实验,更不能用盐酸,因为盐酸中含Cl -。
②若被检测的溶液中含有SO 2-4,需先用Ba(NO 3)2溶液除去SO 2-4,然后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 3溶液检验Cl -的存在。
例题讲解如图所示是某学生设计的实验室制备干燥Cl 2及吸收多余氯气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1)指出上述图中的各处错误: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
(2)制备实验开始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接下来的操作依次是________。
A.往烧瓶中加入MnO粉末2B.加热C.往烧瓶中加入浓盐酸(3)如果将过量二氧化锰与20mL12mol·L-1的盐酸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生成的氯气明显少于0.06mol。
其可能原因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提高浓盐酸的利用率,你对实验的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
(5)圆底烧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实验结束清洗仪器时,为了减少烧瓶中残留氯气对环境的污染,可以向烧瓶中加入的溶液是________,烧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1)从试剂、装置(制气、净化、收集、尾气吸收)角度考虑。
(2)检查装置气密性后的操作顺序为先加固体药品,然后加入液体药品,最后加热。
(3)题中所给盐酸中HCl的物质的量是0.24mol,但由于盐酸受热易挥发,且随反应的不断进行,盐酸浓度越来越小,变为稀盐酸后不再与MnO2反应,所以产生的Cl2的物质的量小于0.06mol。
(4)为减少盐酸的挥发,应慢慢滴加浓盐酸,用小火加热。
(5)利用Cl2和NaOH溶液反应除去多余的Cl2。
[答案](1)①不能用稀盐酸,而应用浓盐酸②未用酒精灯加热③盛浓硫酸和盛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位置颠倒④两洗气瓶里进气导管和出气导管的长短颠倒(2)ACB(3)①加热使HCl大量挥发②盐酸变稀后不再发生反应(4)将浓盐酸慢慢滴下;用小火加热(5)MnO2+4H++2Cl-△————Mn2++Cl2↑+2H2O NaOH溶液Cl2+2OH-===Cl-+ClO-+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