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第30课诗词五首关于《行路难》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素材语文版
行路难水调歌头古诗赏析

由心中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作达观之想的心理变化。最后两句表 达宽慰之语,抒发了词人对亲人美好的祝愿和乐观旷达的情怀。
哲理:“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将人世的聚合离 散看作明月的阴晴圆缺,表明人生不会完美无憾,要有豁达的胸襟, 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Βιβλιοθήκη 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点明了作词的时间及缘由。丙辰年,中秋对月,心情抑郁怅惘,怀念手足 兄弟。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天。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运用设问,向⻘天提出问题“明月什么时候出现的”表现了词人孤独一人的 落寞处境又显露出词人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 年”两句对宇宙和人生的哲理思考更深刻了,对去往天上也更加向往了。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不应有恨 ,何事⻓向别时圆?”
炼字:“转和低”是动词,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无 眠”有“不能入眠”的意思,准确地表现了词人与亲人不能团圆而难以入睡的 情景,暗示了词人的忧伤。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久, 千里共 婵娟。” 内容理解:“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表现了词人
仍怀有希望。诗人以浪漫的笔法抒写了自己的人生感慨和精神追求,虽然 情感大起大落,但基调豪放乐观、充满昂扬向上的精神,表现了诗人对前 途充满信心的豪迈气概。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凄凉地”三个字举重若轻,一语带过无数心酸与艰辛;“弃置身”三个字写 出了被贬谪的诗人被朝廷所抛弃的;这六个字把诗人⻓年被贬偏远之地的 苦楚,委婉地表现出来,表达了诗人无限的辛酸和悲凄。
“⻓⻛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唐诗《行路难》赏析

唐诗《行路难》赏析唐诗《行路难》赏析1作品简介《行路难·其二》由李白创作,《行路难》是乐府旧题。
很多诗人均用过此题,其中最著名的是李白的《行路难》之一。
这三首诗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后的感慨,诗中跌宕起伏的感情,跳跃式的思维,以及高昂的气势,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后人称颂的千古名篇。
作品原文行路难·其二作者:李白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雉赌梨栗。
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
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篲折节无嫌猜。
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
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行路难,归去来!作品注释1、社:古二十五家为一社。
2、弹剑:战国时齐公子孟尝君门下食客冯谖曾屡次弹剑作歌怨己不如意。
3、贾生:洛阳贾谊,曾上书汉文帝,劝其改制兴礼,受时大臣反对。
4、拥篲:燕昭王亲自扫路,恐灰尘飞扬,用衣袖挡帚以礼迎贤士邹衍。
5、归去来:指隐居。
作品翻译人生道路如此宽广,唯独我没有出路。
我不愿意追随长安城中的富家子弟,去搞斗鸡走狗一类的赌博游戏。
像冯谖那样弹剑作歌发牢骚,在权贵之门卑躬屈节是不合我心意的。
当年淮阴市人讥笑韩信怯懦无能,汉朝公卿大臣嫉妒贾谊。
你看,古时燕昭王重用郭隗,拥彗折节、谦恭下士,毫不嫌疑猜忌。
剧辛乐毅感激知遇的恩情,竭忠尽智以自己的才能来报效君主。
然而燕昭王早就死了,还有谁能像他那样重用贤士呢?世路艰难,我只得归去啦!作品讲解“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这个开头与第一首不同。
第一首用赋的手法,从筵席上的美酒佳肴写起,起得比较平。
这一首,一开头就陡起壁立,让久久郁积在内心里的感受,一下子喷发出来。
亦赋亦比,使读者感到它的思想感情内容十分深广。
后来孟郊写了“出门如有碍,谁谓天地宽”的诗句,可能受了此诗的启发,但气局比李白差多了。
能够和它相比的,还是李白自己的诗:“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类诗句,大概只有李白那种胸襟才能写得出。
《行路难》ppt课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 彻骨之寒、窒息之痛、悲慨之情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渡黄河”“登太行”之难,象征着“仕途之难”。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姜太公受重用前在 河边垂钓”
“伊尹受重用前梦见乘舟经 过太阳旁边”
用典(事典), 对历史人物的羡慕,希望被重新任用,对未来仍抱有期望。
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3.诗人以“行路难”比喻 世路艰难
,诗中具体体现“行路
难”( 照应题目 )的诗句: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名句赏析
这首诗表现诗人远大抱负和坚定自信的千古名句是哪两句? 请赏析这两句。
千古名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赏析: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的信念和追求,表达了诗人积极进取、 乐观自信的人生抱负。现在常用这两句诗表达自己有宏大的理想抱负 和实现理想抱负的坚定的信念。
无论身处什么境地,永不降低身份,永不安于现状,永不停止 追求的自信、狂傲、率真的“诗仙”“酒仙”“谪仙”,一个真实 而高贵的灵魂,是中国古典文学史上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验标促学
1.生活中难免经历痛苦与挫折,请你用本诗中的句子对身处逆境的朋
友进行激励或劝勉 :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本诗使用典故古人能有此机遇,自己也不见得没有的句子:
景 越
差
夸张的奢豪的气氛欢乐的宴饮
乐
极 大
,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情
“停” “投” “不能”“拔”“顾”“茫然”
越 悲
内心极度悲苦、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七单元 第30课 诗词五首 关于《咏煤炭》作者作品素材 语文版

关于《咏煤炭》作者作品“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我国历史上的著名诗人,可谓“灿若繁星”、“照耀千古”,但是吟咏煤炭、石灰之类的诗篇,却很罕见。
如有,似自明人始。
请看: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于肃愍公集·咏煤炭》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肃愍公集拾遗·石灰吟》“诗言志”,这是我国写诗的优良传统。
因此,论其诗,还须知其人。
作者于谦,生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浙江钱塘人,字廷益。
他能诗,但并不以诗名。
大约还在少年时代,他就曾以这样的诗句抒发过自己的襟怀:“拔剑舞中庭,浩歌振林峦。
丈夫意如此,不学腐儒酸。
”当时,这个少年已被器重为“他日救时宰相”。
他于永乐十九年(1421年)举进士,被任命为监察御史。
宣德元年(1426年),汉王朱高煦发动叛乱,宣宗御驾亲征。
于谦在扈从中,以胆识过人,初露头角。
次年,以巡按御史出按江西。
三年后,升授兵部右侍郎兼都御史。
这一年(宣德五年),明朝设立“巡抚”,作为最高地方行政长官,其职权在都指挥使司、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三司之上。
三十三岁的于谦首批膺选,此后,巡抚河南、山西达十九年。
在巡抚任上,于谦先后平反冤狱数百起,倡议建尚义仓和平准仓多处,并督率官民增筑黄河堤障,以防水患。
正统十年(1445年),山东、山西、陕西的饥民成批流入河南,多达二十余万。
根据当时明朝的法令,地方官应当把没有“路引(通行证)”的饥民,按照“逃户周知册”遣返回乡,以追索税粮。
可是,对于流民,于谦竟然甘冒“有违国法”的罪名,奏请拨发河南官仓的存粮八十余万石进行赈济。
同时,他又在附近州县予以安置,或新编里甲;或散插乡都,新编民户共七万有余,并且拨给一批境内荒田及黄河退滩地,酌量散发种子、耕牛,使灾民得以生产自救。
于谦虽然在河南、山西地方任职,但当他得知“陕西诸处官校为民害”,就上疏参奏,使这些害民的官校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行路难诗歌赏析

行路难诗歌赏析行路难诗歌赏析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意思:金杯中的美酒一斗价十千,玉盘里的菜肴珍贵值万钱。
心中郁闷,我放下杯筷不愿进餐;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想登太行山,莽莽风雪早已封山。
像姜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又像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
人生道路多么艰难,多么艰难;歧路纷杂,如今又身在何处?相信乘风破浪的时机总会到来,到时定要扬起征帆,横渡沧海!赏析:该诗“行路难”比喻世道险阻,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产生的不可抑制的激愤情绪;但他并未因此而放弃远大的政治理想,仍盼着总有一天会施展自己的抱负,表现了他对人生前途乐观豪迈的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
诗的前四句描述了自己面对斟满美酒的金樽盒玉盘里摆满的真美佳肴却放下杯子,停下筷子不能下咽,拔出宝剑,举目四顾,心中一片茫然的情态。
接着,诗人用富于比兴意义的“冰塞川”、“雪满山”来象征自己任途受阻的艰难处境,展示内心痛苦;想渡过黄河,却被坚冰阻塞;想登上太行,却被满山的白雪阻挡。
这两句也解释了前面“心茫然”的原由,点名题目中世路多艰的本意。
诗人引用吕尚、伊尹的故事正是表明自己对前途仍然抱有希望,对朝廷尚存幻想,并未完全丧失信心。
然而,已往的经历和眼前的处境又使他陷入迷惘,不得不再三慨叹行路艰难,岔路这么多,今后不知将置身何处?“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这节奏短促的感叹与发问,真实地展现了诗人的苦闷与彷徨。
但李白毕竟是一位性格豪放、洒脱的人,所以诗的最后两句,又再一次挣脱精神的羁绊,从苦闷的彷徨中振作起来。
行路难诗歌赏析2古典诗词赏析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七单元 第30课 诗词五首 关于《行路难》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素材 语文版(通用)

关于《行路难》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
在这首诗中,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得到了完美的结合。
全诗充满了变幻莫测、丰富奇特的想象,诗人展开他幻想的翅膀,自由地翱翔,一会儿飞到坚冰塞川的黄河,一会儿飞到大雪弥漫的太行,一会儿飞到碧溪垂钓,一会儿又乘轻舟经过太阳旁边,一会儿又回到四顾茫茫的现实,一会儿却又乘长风破浪,高挂云帆远渡在沧海之上。
它从现实到幻境,从上古到未来,从咫尺之间到天涯海角,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广阔无际、壮丽多变的宇宙恣意飞腾。
但这些浪漫主义的奇想,都植根于现实的土壤,表达了诗人对黑暗现实的坚决反抗和对美好理想的执著追求。
因此,幻想也是现实的折光,使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结合得十分完美。
九年级语文下册 《行路难》课件 语文版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诗人的思绪回到现实,久郁心中的不平压抑 不住而发出痛心的呼唤“多歧路,今安在?”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再次捆扰他的心。 此时诗句突然由七言转为三言,一语重出, 反复咏叹,节奏急切,适应诗情的迅速激化, 把思路推向一个豁然开朗的视野。
直 挂 云 帆 济 沧 海 。
长 风 破 浪 会 有 时 ,
李 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 斗十千,玉盘珍羞 直万钱。
停杯投箸 不能食,拔剑四顾雪满山。 闲来垂钓 碧溪上,忽复乘舟 梦日边。 行路难, 行路难, 多歧路, 今安在? 长风破浪 会有时,直挂云帆 济沧海。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 写器皿华贵 写酒馔佳美 “斗十千”、“值万钱”极言宴饮的奢华 。 如此高档的宴席,李白却难以下咽。
前句化用曹植《名都篇》“美酒斗十千”; 后句用《北史》“韩晋明好酒纵诞,招饮宾客 ,一席之费,动至万钱,犹恨俭率”的典故。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
停下酒杯,投开双 箸,猛地腾身而起 ,想舞剑助兴。可 拔出寒光闪闪的长 剑,四顾茫然,不 知所措。可见诗人 的内心是无限的寂 寥、怅惘。
• 欲渡黄河冰塞川, • 将登太行雪满山。 诗人想象离开长安后渡黄河 ,登泰山的情景,实际上是 以山川的险阻比喻世路的艰 难。
用典:南朝名将宗悫的 典故,《宋书》记载:宗悫 少时,叔父炳问其志。悫曰: “愿乘长风破 万里浪。”
结句却又使诗境豁然 开朗,尽管诗人无 法确定自己要走的 路,但他坚信,总 有一天会有乘风破 浪的时候。这是当 时诗人壮志未酬、 雄心不泯的自勉。 反映了诗人在仕途 受挫下的政治抱负 和强烈自信心。
《行路难》PPT课件5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长风:一直顺利的风。会:副词。“一 定、必然”的意思。直:径直,直截了 当,表示毫不犹豫。济:渡。
赏析:
用典:南朝名将宗悫的典故,《宋书》记载:宗 悫少时,叔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 浪。”
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诗人相信自己总会 有一天高挂云帆,乘风破浪,横渡沧海,到 达理想的彼岸,这是一种积极的追求,乐观 的自信。 现在常用这兩句诗表达自己有宏大 的理想抱负和实现理想抱负的坚定的信念。
闲 来 垂 钓 碧 溪 上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闲来:空闲的时候。忽复:忽然又;乘舟梦 日边:应是“梦乘舟日边”,因韵律句式需 要而颠倒。
赏析: 吕尚,九十岁在磣(chěn )溪上钓 鱼,得遇周文王,后被重用,助周灭商; 伊尹,受命于商汤助商灭夏之前,梦见自 己乘舟绕日月而过。这两个都是开始在政 治上并不顺利,而最终大有作为的人物。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用 典故,借古人的事例,表达自己的愿望: 相信自己终有一天会被朝廷任用,施展才 能。
将登太行雪满山
欲渡黄河冰塞川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析:这是诗人的想象。想想自己离开长安 渡过黄河与攀登太行山的情景。诗人用 “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 的艰难险阻,仕途的艰难。运用比喻的修 辞手法,说明自己的仕途道路受到阻塞, 济世安民的理想无法实现。抒写世路的艰 难。
忽 复 乘 舟 梦 日 边
写作背景:
“行路难”是乐府古题。李白以此为题的 诗有三首,大约写于天宝三年(744)。其时, 作者应召入长安已两年,未能受到重用,最 后被“赐金还乡”,诗人“济苍生”“安社 稷”的 愿望无法实现,在朋友为他践行的酒宴上愤 而写了这组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行路难》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
在这首诗中,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得到了完美的结合。
全诗充满了变幻莫测、丰富奇特的想象,诗人展开他幻想的翅膀,自由地翱翔,一会儿飞到坚冰塞川的黄河,一会儿飞到大雪弥漫的太行,一会儿飞到碧溪垂钓,一会儿又乘轻舟经过太阳旁边,一会儿又回到四顾茫茫的现实,一会儿却又乘长风破浪,高挂云帆远渡在沧海之上。
它从现实到幻境,从上古到未来,从咫尺之间到天涯海角,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广阔无际、壮丽多变的宇宙恣意飞腾。
但这些浪漫主义的奇想,都植根于现实的土壤,表达了诗人对黑暗现实的坚决反抗和对美好理想的执著追求。
因此,幻想也是现实的折光,使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结合得十分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