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鉴赏》第十六单元第29节人民音乐家冼星海

合集下载

人音版高中音乐必修音乐鉴赏第16单元第29节 冼星海 课件(共16张PPT)

人音版高中音乐必修音乐鉴赏第16单元第29节  冼星海 课件(共16张PPT)

《黄河大合唱》第一乐章 《黄河船夫曲》(混声合唱)
A“乌云哪,遮满天……拼命哪,莫胆 寒” 展示了什么样的场景?
《黄河大合唱》第一乐章 《黄河船夫曲》(混声合唱)
B 想一想 :“我们看见了河岸,我们登 上了河岸,心哪安一安,气哪喘一喘!” 这几句的音乐情绪应该是什么样的?
《黄河大合唱》第八乐章 《怒吼吧!黄河》(混声合唱)
《黄河大合唱》第八乐章 《怒吼吧!黄河》(混声合唱)
第四部分: 尾声 ,号声震天、激流澎湃(同音重复)
《怒吼吧!黄河》作为《黄河大合唱》
的终曲,他给予了大合唱主题思想以总的更 高更深的概括,发出了强大无比的战斗号召。 觉醒了的中国人民已经团结成一个无比坚强 的整体,她要联合全世界革命人民,向法西 斯侵略者发起总的攻击,战斗的警号震天动 地!
第一乐章 第二乐章 第三乐章 第四乐章 第五乐章 第六乐章 第七乐章
第八乐章
黄河大合唱 作词:光未然
作曲:冼星海
黄河船夫曲(混声合唱) 黄河颂(男中音独唱) 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 黄水谣(女声、混声合唱) 河边对口曲(男声二重唱、混声合唱) 黄河怨(女高音独唱) 保卫黄河(齐唱、轮唱)
怒吼吧!黄河(混声合唱)
作业:课后 完整欣赏《黄河 大合唱》体会其 各个章节的表现 形式与创作手法。
冼星海共创作了数百部(首)音乐作品, 其中大合唱4部、歌剧1部、管弦乐组曲4部、 狂想曲1部,以及其他器乐独奏、重奏等大量 作品。
代表作品有:《救国军歌》、《在太行山 上》、《到敌人后方去》、《生产大合唱》、 《黄河大合唱》等。
创作特征
冼星海的音乐作品既富有时代特点又超越 了时代的局限,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和生命 力。他的音乐民族音乐语言鲜明,表现了中华 民族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被誉为“人民音乐 家”。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第十六单元《人民音乐家----聂耳、冼星海》第二十九节第一课《黄河大合唱》教学设计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第十六单元《人民音乐家----聂耳、冼星海》第二十九节第一课《黄河大合唱》教学设计

高中音乐欣赏课《黄河大合唱》一、教学目标通过欣赏《黄河大合唱》,使学生了解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英勇抗击侵略者,前赴后继的爱国主义精神,并通过《黄河大合唱》这部音乐作品的感染力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通过欣赏使学生了解什么是大合唱,并对大合唱《黄河大合唱》作品进行分析。

二、教学重点感受作品内涵,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欣赏分析《黄河大合唱》的情感发展。

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启发学生的想像,讲解精练并且通过谈话等交流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情景体验、探究讨论,视听结合。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教师播放视频《黄河颂》片段作为背景音乐,同时学生一边聆听音乐一边欣赏图面。

(设计意图主要让学生一进入教室就容入课堂)师:刚才我们欣赏到的是黄河的风光和音乐,有哪位同学能够来谈谈你听到的这部作品的名称及词曲作者?生:《黄河大合唱》光未然冼星海师: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声乐作品《黄河大合唱》来走近黄河,了解黄河。

(二)新课导入1、作品简介师:大家都知道了《黄河大合唱》的曲作者和词作者那么曲作者其他的代表作品还知道那些?(设计意图在这里提出这样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生:《生产大合唱》等师:很好,大家对这部作品还是有初步的了解的。

我们现在通过一段视频短片来详细地了解《黄河大合唱》这部作品的创作背景与产生过程。

(播放视频短片)生:欣赏视频短片。

2、师:看完了这段视频短片,我们对《黄河大合唱》这部作品有了一定的了解。

这部作品共分8个乐章,大家一起来说下它们分别是哪些呢?(学生一边回答,教师一边在将其显示在幻灯片上)生:《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水谣》《河边对口曲》《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师:大家现在最想先听到第几乐章?生:不定。

(三)新课讲授1 欣赏《河边对口曲》(设计意图通过演唱让学生真正走进音乐,感受作品内涵)师:很好!接下来我们就来欣赏《河边对口曲》。

第二十九节冼星海课件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

第二十九节冼星海课件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
我们看见了河岸, 我们登上了河岸。 心啊,安一安, 气啊,喘一喘。 回过头,再和那黄河怒涛 决一死战!决一死战!决一死战! 决一死战! 咳哟!划哟!咳!划哟!咳,咳,……
第二乐章《黄河颂》
• (朗诵)朋友!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出现在亚洲的原野,它表 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伟大而崇高!这里,我们向着黄河,唱出 我们的赞歌。
1874-1931年的57年间,日本数十次的侵略我国,奸淫烧杀,无恶不作!。 1937年,日制造卢沟桥事件,实施全面侵华。
从此,我泱泱中华大地沦为了人间地狱,日军实行灭绝人性的“三光政 策”,烧光!杀光!抢光!无所不用其极的、疯狂的、恶魔野兽般的蹂躏着 落后的、软弱的、善良的中国人民。。。。。。
轰炸:
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表现了黄河船夫与惊涛骇浪搏斗的情景。 第二乐章《黄河颂》:一首中华民族的颂歌。 第三乐章《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哭诉了我们民族的灾难。 第四乐章《黄水谣》:河东民众痛苦的呻吟。 第五乐章《河边对口曲》:黄河边上两个流浪的老乡的对话。 第六乐章《黄河怨》:黄河边上一个妇人悲惨的歌声。 第七乐章《保卫黄河》:表现了中国人民保卫黄河、坚决斗争的决心! 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向着全世界被压迫的人民,发出的战斗的警号。
人 间

地 狱 ?
这是一个战士,当他活着的时候,左腿肌肉被活生生的割掉了。
一个三岁的孩子就这样被残忍的用刺刀挑在半空,魔鬼!!
1937年12月底的 《东京日日新闻》, 向井敏明与野田毅二 人在南京杀人比赛, 被日本记者从新闻角 度加以褒扬,而日本 国民则把他们作为民 族英雄加以崇敬!
这个可 怜的女人用双 臂紧紧的搂着 自己的孩子?
第三乐章《黄河之水天上来》
• 啊,黄河! 你记载着我们民族的年代; 古往今来,在你的身边 兴起了多少英雄豪杰!

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第十六单元《第二十九节:冼星海》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面试试讲教案

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第十六单元《第二十九节:冼星海》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面试试讲教案

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第十六单元《第二十九节:冼星海》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
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1、知识:①介绍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的大型声乐套曲《黄河大合唱》
②作品创作的年代、背景
③“人民音乐家”冼星海
2、能力:培养学生感受、体验、理解音乐的能力,朗诵及语言表达情感的能力。

3、情感:感受作品情感内涵,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为中华之崛起而发奋学习的信念。

2教学构思
《黄河大合唱》是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著名诗人光未然创作的大型声乐套曲。

它旋律激昂,
气势磅礴,充满了强烈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展示了黄河桀骜不驯的血性和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

因此,调动学生情感是上好本课的首要条件。

在教学中,可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通过视觉的画面和音乐来激发学生心中彭湃激昂的民族感情。

3教材分析
一、《黄河大合唱》是人民音乐家冼星海1939年3月创作的著名大型声乐作品,是我国近代音乐史上一部具有强大艺术生命力的壮阔无比的史诗。

作品痛诉了华夏摇篮——黄河遭受的苦难;揭示了黄河伟大坚强的气概;歌颂了中华民族反抗侵略、坚强必胜的英雄气概。

这部作品以其巨大的艺术魅力在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像战斗的号角、讨伐的文一样震撼。

人音版高中音乐必修音乐鉴赏第16单元第29节 冼星海 课件%28共30张PPT%29

人音版高中音乐必修音乐鉴赏第16单元第29节  冼星海 课件%28共30张PPT%29

仇恨的战火在蔓延。一 拍附点的节奏明快,富有 进行曲风格,有勇往直前, 催人奋进之感。
X. X 一拍附点节奏
击掌 跺脚 击掌 跺脚 2 X. X XX XX X0 X. X XX XX XX 4
河西山岗 万丈高 河东河北 高粱熟了
休止符的巧妙运用
轮唱:两个或两个以上声部先后
模仿演唱统一旋律,形成此起彼 落连续不断的模仿。
二部轮唱
学一学 唱一唱
家保罗杜卡。
1935年回国后,积极参加 抗日救亡运动。创作了大量战 斗性的群众歌曲。毛泽东同志 称他为“人民音乐家”。
代表作 : 《救国军歌》 《只怕不抵抗》 《在太行山上》 《生产大合唱》
张光年(1913—2002), 又名光未然。
人与自然
1.黄河船夫曲 2.黄河颂 3.黄河之水天上来
展示矛盾到 解决矛盾
旋律 情绪
波浪式起伏 抒情亲切
自从鬼子来, 百姓遭了殃。奸 淫烧杀,一片凄 凉,扶老携幼四 处逃亡。丢掉了 爹娘,回不了家 乡!
旋律
下行、音区低
情绪 沉重、悲痛、控诉
黄水奔流日夜忙,妻离子散,天各一方。 妻离子散,天各一方......
旋律 平稳的变化再现
情绪
凄凉、低沉
P 198
半音
2 4
5.#4 5 0 5 5 1 0
张 老 三 我问 你
# 升号的运用吸取了山西民歌的音调,富乡土气息
强弱
P 199
《保卫黄河》演唱形式有哪些?
齐唱 轮唱
齐唱:两人或两人以上同时演唱同
一曲调。
这几句道出了风的猛烈,黄河 的波涛汹涌,象征着对敌人深入骨 髓的仇恨。旋律中的重复显得气势 磅礴。
冼星海,广东番禺人,中源自国近现代著名音乐家,作曲家。

人音版高中音乐必修音乐鉴赏第16单元第29节 冼星海 课件%28共18张PPT%29

人音版高中音乐必修音乐鉴赏第16单元第29节  冼星海 课件%28共18张PPT%29

赞颂 愤慨 反抗
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 第二乐章《黄河颂》 第三乐章《黄河之水天上来》 第四乐章《黄水谣》 第五乐章《河边对口曲》 第六乐章《黄河怨》 第七乐章《保卫黄河》 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
思考:歌曲速度与力度的变化让你联想到了什么 画面?
船夫与惊涛骇浪搏斗的情景。
请同学们酝酿感情,自由诵读《黄水谣》的朗诵词与 歌词,体会歌词情绪,欣赏并思考:《黄水谣》采用 了什么演唱方式?(女声合唱、男声合唱、男女混声 合唱)歌曲描绘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情感?(结 合歌词内容、歌曲情绪变化)
描绘了黄河两岸沃土千里,千百年来勤劳的人民在黄 河两岸劳动、生活;它借黄水的日夜奔流,倾诉了中 国人民所遭受的深重苦难,在敌寇的铁蹄践踏下,人 民群众悲愤填膺,燃烧起阶级仇、民族恨的怒火,发 出了悲愤有力的控诉。整首歌曲曲调深厚宽大,把作 者对劳动生活的热爱,对祖国大地的深情都尽情地歌 唱出来。
思考:歌曲采用了什么样的演唱形式?(齐唱、 轮唱、对唱、合唱)你听完有什么感受?
试跟随老师与歌曲伴奏学唱《保卫黄河》。
《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史诗性的大型声乐套 曲。主题思想是:抗日和爱国。作品歌颂了中国 人民坚强不屈的战斗意志,赞美了具有悠久历史 的伟大祖国,描述了抗日战争前后黄河两岸人民 生活的巨大变化,揭露了敌人的残暴,痛诉了人 民遭受的深重灾难,勾画了人民群众抗击敌人、 保卫祖国的壮丽形象,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如火 如荼的爱国热潮和坚定的革命信念。最终证明: 最后的胜利是属于中国人民的,中国人民是不可 战胜的!
1939年3月,冼星海听了 25岁的诗人光未然满怀 激情地朗诵了新近创作 的《黄河吟》,他立刻 被诗中那澎湃的心潮所 打动,冼星海一把捉过 诗稿说:“我能写好 它!”就一口气跑回自 己的窑洞。六天后,当 他揉着熬红的双眼走出 窑洞时,一部划时代的 音乐杰作《黄河大合唱》 诞生了。

人音版高中音乐必修音乐鉴赏第16单元第29节 冼星海 课件%28共23张PPT%29

人音版高中音乐必修音乐鉴赏第16单元第29节  冼星海 课件%28共23张PPT%29

冼星海(1905——1945),伟大的人民作曲家,广东
番禺人。1905年出生于澳门。他在小学,中学时代就立志于音 乐的学习。1926年入北京艺专学习小提琴,1928年考入上海音 乐学院(结识田汉等进步文化工作者),1930年勤工俭学到巴 黎音乐学院学习作曲、指挥、小提琴。1935年回国后积极投入 抗日救亡运动,并写出了著名的《救国军歌》,1938年到延安 任鲁艺学院音乐系主任,1939年10月入党,1940年去苏联学习 工作,1945年病逝于莫斯科,毛泽东作了“为人民的音乐家致 哀的题词”。短暂的一生创作(现存)歌曲250余首《在太行 山上》,《到敌人后方去》、《二月里来》等,以及具有中华 民族音乐气质的代表性作品《黄河大合唱》。
拓展学习
钢琴协奏曲《黄河》
第四乐章《保卫黄河》
你听到了哪些熟悉的旋律? 说说看。
作为华夏儿女,我们应该了解中 华民族的艺术珍品,尤其是记载了中 华民族历史命运的作品,只有牢记历 史,才会为了祖国的伟大复兴,去努 力拼搏,使祖国不断强大,不容外来 势力侵扰,永远屹立在世界都东方。
祝愿伟大的祖国:欣欣向荣
过,了用 着人黄女 和民河声 平世两二
第二乐段是混声四部合 唱,揭露日寇侵略中国的罪 行,人们背井离乡四处逃亡 的悲惨生活。
第三乐段发出了令人悲伤的感叹, 黄河依然如故,黄水奔腾不息, 然而物在人去,天各一方,情绪 十分凄凉。
啸进
如 虎 狼 】 、 【 香 】 。
入 , 逐 渐 加 强 。 注 意 【 流 】 、 【 奔 腾 叫
《黄河大合唱》共分八个乐章。 一、《黄河船夫曲》 二、《黄河颂》 三、《黄河之水天上来》 四、《黄水谣》 五、《河边对口曲》 六、《黄河怨》 七、《保卫黄河》 八、《怒吼吧黄河》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教学设计方庆阳七中高沛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音乐鉴赏》教材第十六单元《人民音乐家——聂耳冼星海》第二十九节冼星海授课年级:高一授课人:高沛教材分析:这一单元以人民音乐家为中心,由聂耳和冼星海共两节组成,我选取的是第二节冼星海,这一节由欣赏、知识、拓展与探究三个固定板块相连接构成,欣赏的内容是冼星海的代表作《黄河大合唱》,知识是了解人民音乐家冼星海,拓展与探究是教师留的课后作业。

这节课的选材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1、内容的安排紧扣课程标准。

使学生首先从聆听和感受音乐开始,获得音乐情绪的熏陶;之后将学生带领带广阔的知识海洋里,使他们了解与冼星海相关的理论知识;最后,围绕冼星海的音乐创作这一中心内容,设计可供学生深入探究的问题,让他们获得自己的感悟,积极拓宽探索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伟大作品,发现其作品的意义所在。

2、材料选材紧扣中心。

《黄河大合唱》是我国近代合唱音乐的一座光辉的里程碑,也是我国近代大型音乐作品的典范之作。

《黄河大合唱》创作于1939年3月,由光未然作词,洗星海作曲。

《黄河大合唱》气势磅礴,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全曲包括序曲和8个乐章,并由配乐诗朗诵和乐队演奏将各乐平连成一个整体。

各个乐章从内容到音乐形象又具打相对的独立性,乐章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作品以抗日和爱国两个主题为中心。

从深厚的情感和感人的艺术形象上一步步展开,直至宏伟的终曲,激荡的感情浪潮发展到了最高点。

教学分析:《黄河大合唱》是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著名诗人光未然创作的大型声乐作品。

他旋律寄啊昂,气势磅礴,充满了强烈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展示了黄河桀骜不驯的血性和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

因此,调动学生情感是上好本节课的首要条件。

高中学生的理解和感知能力已经基本成熟,在教学中,可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通过视觉的画面和音乐来激发学生心中澎湃激昂的民族情感。

教学方法:欣赏法、谈话法、表演法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
■教学内容分析
版本: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鉴赏模块
章节:第十六单元第29节
由于本节课教学内容容量大,所以本节课具体教学内容选择安排以下几个方面:
1、对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生平简介。

2、合唱套曲《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内容、结构。

3、对《黄河大合唱》的赏析,侧重于第一、四、七等章节的欣
赏。

4、《黄河大合唱》与钢琴协奏曲《黄河》的对比欣赏。

■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对于《黄河大合唱》作品的第七乐章《保卫黄河》并不陌生,在初中教材也有涉及,但是对于冼星海以及那段特殊的历史时期创作的这部里程碑式的巨作的更详尽的内容,学生是陌生的,所以在本课内容安排和教学方式上要有所创新和突破,力求通过本堂课使学生对《黄河大合唱》有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

■设计思想
音乐新课程目标指出:通过对我国优秀音乐作品的审美体验,增进学生对祖国音乐艺术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

本课的教学内容在这方面将凸显其功能。

所以,教师在教学内容环节的设置上应有意识的体现以上目标。

在教学活动中应坚持“以聆听为主”的原则,结合探究、实践(演唱),引导学生更深入的感受与理解音乐。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课前查阅资料,教师讲解,学生初步了解人
民音乐家冼星海生平、在中国近代音乐史上的贡献,及《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

2、能力目标: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和分析,学生进一步提升理解
音乐的能力;通过学唱第五乐章《黄水谣》和第七乐章《保卫黄河》,学生较深入的体会音乐情感;通过对比《黄河大合唱》和钢琴协奏曲《黄河》的不同音乐表现风格,初步分析两种音乐形式的特色。

3、情感目标:通过对冼星海生平的了解及其作品的赏析,初步
认识这部作品的艺术和社会价值,学生能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

■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和歌唱实践,学生对《黄河大合唱》第四乐章《黄水谣》、第七乐章《保卫黄河》有较深入的理解。

■教学难点
通过分析、挖掘作品的内涵,学生初步认识此作品艺术和社会价值。

■教学方法
聆听感受、启发讨论、实践参与
■教具
多媒体课件、钢琴
⏹(1)学唱《二月里来》后,体会作者其他风格的作品。

⏹(2)听《黄河大合唱》全曲,选你最喜欢的一曲,哼唱一下,
并谈谈你对音乐的体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