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生产理论习题
生产理论

第四章生产理论一、选择题:1.生产函数表示( )。
A.一定数量的投入、至少能生产多少产品B.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最多要投入多少生产要素C.投入与产出的关系D.以上都对。
2.如果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在总产量达到最大值时,边际产量与( )相交。
A.平均产量曲线B.纵轴C.横轴D.总产量曲线3.在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变化过程中,下列何者首先发生( )。
A.边际产量下降B.平均产量下降C.总产量下降D.B和C。
4.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发生作用的前提条件是( )。
A.连续地投入某种生产要素而保持其他生产要素不变B.生产技术不变C.按比例同时增加各种生产要素D.A和B5.当总产量下降时( )。
A.AP为零B.AP为负C.MP小于或等于零D.AP递减6.等产量线( )。
A.说明了为生产一个给定的产量而可能的各种投入要素的组合B.除非得到了所有要素的价格,否则不能画出该曲线C.表明了投入与产出的关系D.表示了无论投入数量怎样变化,产量都是一定的7.生产的第二阶段( )开始于AP L开始下降处。
A.总是B.决不是C.经常是D.有时是8.等产量线上某一点的切线的斜率等于( )。
A.预算线的斜率B.等成本线的斜率C.边际技术替代率D.边际报酬9.若厂商增加使用一个单位劳动,减少两个单位的资本,仍能生产相同产量,则MRTS Lk是( )。
A.1/2B.2C.1D.410.在生产有效区域里,等产量线( )。
A.凸向原点B.不能相交C.负向倾斜D.以上都对11.等成本线向外平行移动表明( )。
A.产量提高了B.成本增加了C.生产要素价格按相同的比例上升了D.以上都正确12.等成本曲线绕着它与纵轴(Y)的交点向外移动意味着( )。
A.生产要素Y的价格下降了B.生产素X的价格上升了C.生产要素X的价格下降了D.上述说法都不正确13.在以横轴表示生产要素X,纵轴表示生产要素Y的坐标系中,等成本曲线的斜率等于2,这表明( )。
第四章生产理论

第四章⽣产理论第四章⽣产理论习题⼀、概念题:1.⼚商2.交易成本3.⽣产函数4.短期和长期5.总产量6.平均产量7.边际产量8.边际产量递减规律9.等产量线10.等成本线11.边际技术替代率12.规模报酬⼆、单项选择题:1、如果连续的增加某种⽣产要素,在总产量达到最⼤时,边际产量()A. ⼤于零B. 等于零C. ⼩于零D. 不确定2、当AP L为正但递减时,MP L是()A.递减B.负的C.零D.上述任何⼀种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种是()。
A.只要总产量增加,边际产量⼀定是正的;B.只要边际产量减少,总产量⼀定也减少C.随着某种⽣产要素投⼊量的增加,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增加到⼀定程度将趋于下将,其中边际产量的下降⼀定先于平均产量;D.边际产量曲线⼀定在平均产量曲线的最⾼点与之相交。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规模报酬递减是由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引起的;B.⽣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是由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引起的。
C.⽣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是由规模报酬递减引起的;D.边际收益递减是由规模报酬递减规律引起的。
5、如果以横轴代表劳动L,纵轴代表资本K,则等成本线的斜率是()A. P L/P KB. -P L/P KC. P K/P LD. -P K/P L6、在⽣产的经济区域中,等产量曲线()A.凸向原点B. 斜率为负C. 不能相交D. 上述都正确7、等产量线是指在这条曲线上的各点代表()。
A.为⽣产相同产量⽽投⼊要素的各种组合⽐例是不能变化的;B.为⽣产相同产量投⼊要素的价格是不变的;C.不管投⼊各种要素量如何,产量总是相等的;D.投⼊要素的各种组合所能⽣产的产量都是相等的。
8、如果等成本线与等产量曲线相交,那么要⽣产等产量曲线代表的产量⽔平()。
A.应增加成本⽀出B. 不能增加成本⽀出C. 应减少成本⽀出D. 不能减少成本⽀出、9、如果等成本线与等产量曲线没有交点,那么要⽣产等产量曲线所表⽰的产量,应该()。
第四章 生产理论习题

第四章生产者行为理论[学习提要]生产者行为理论是研究生产者如何把有限的生产资源在各种可供选择的用途之间进行最有效的配置,以求得最大的产出和利润。
1.生产函数生产函数(Production function)表示一定技术条件下,各种可行的要素投入组合与可能达到的最大产量之间的技术联系,记为Q= ƒ (L,K,…,T)。
它表示厂商生产某种产品的产量(Q)取决于劳动(L)、资本(K)等要素的投入量和技术水平(T)。
在生产函数中,各个生产要素间的比例称为技术系数。
技术系数可变动的称为可变技术系数,不可变动的称为固定技术系数。
相应的生产函数也可分为可变技术系数的生产函数和固定技术系数的生产函数。
假定生产者只使用劳动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则生产函数可表示为Q=ƒ(L,K)。
有两种特殊的生产函数,一种是固定投入比例的生产函数,一种是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是指每一个产量水平上任何一对要素投入量之间的比例都是固定的。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形式为Q=A LαKβ,0<α<1,0<β<1,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有如下性质:①α+β<1,规模报酬递减。
②α+β=1,规模报酬不变。
α和β分别表示劳动和资本在生产过程的相对重要性,α表示劳动在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β表示资本在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
③α+β>1,规模报酬递增。
2.短期生产函数⑴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根据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是否能改变全部要素投入,可将生产时期划分为短期和长期。
短期是指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是固定不变的一个生产时期。
短期生产函数研究的是可变投入的不同数量与固定投入两者的和所能带来最大的产出。
在假定其他要素投入数量不变的条件下,可以定义一种要素的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如果假定短期中资本不变,Q=ƒ(L,K),则总产量 (Total Product, TP L)TP L=f(L,K)平均产量(Average Product, AP L)AP L=TP L/L边际产量(Marginal Product,MP L)MPL=d TP L/d L如果假定劳动不变,同样可得出关于资本的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生产论(试题含答案)

第四章生产理论(试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生产函数的斜率是()。
A、总产量B、平均产量C、边际产量D、以上都不是2、当TP L下降时,()。
A、AP L递减B、AP L为零C、MP L为零D、MP L为负3、当AP L为正且递减时,MP L是()。
A、递减B、负的C、零D、以上任何一种4、生产过程中某一可变要素的收益递减,这意味着()。
A、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长和产量的增长等幅变化B、产量的增长幅度小于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长幅度C、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长幅度小于产量的增长幅度D、产量以增长幅度大于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长幅度5、在生产过程中一种要素的收益递增发生在()。
A、在其他要素保持不变时,多使用这种要素,产量增加B、在其他要素保持不变时,多使用这种要素,这种要素的平均产量增加C、在其他要素保持不变时,多使用这种要素,这种要素的边际产量增加D、在其他要素也相应增加时,多使用这种要素,这种要素的边际产量增加6、生产的第Ⅱ阶段始于()止于()。
A、AP L=0,MP L=0B、AP L=MP L,MP L=0C、AP L=MP L,MP L<0D、AP L>0,MP L=07、等产量线上某一点的切线的斜率表示()。
A、边际替代率B、边际技术替代率C、等成本线的斜率D、边际报酬率8、如果某厂商增加一单位劳动使用量能够减少三单位资本,而仍生产同样的产量,则RTS LK为()。
A、1/3B、3C、1D、6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是规模报酬递减造成的B 、边际收益递减是规模报酬递减造成的C 、规模报酬递减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造成的D 、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造成的10、等成本曲线向右平移表明( )。
A 、产量提高了B 、成本增加了C 、生产要素的价格同比例提高了D 、生产要素的价格同比例下降了11、如果等成本曲线在坐标平面上与等产量曲线相交,那么要生产等产量曲线所表示的产量水平,就应该( )。
4 生产理论练习题答案

第四章 生产理论一、名词解释 1.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等量地把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使递减的。
2. 等产量曲线:是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所有不同组合的轨迹。
3.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当生产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
4. 等成本线:是在既定的成本和既定生产要素价格条件下生产者可以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各种不同数量组合的轨迹。
二、选择题 1.C 2.C 3.A 4.D 5.CD 6.A 7.A 8.C 9.B 10.D 11.B 12.C 13.A 14.A 15.A 16.B 17.C 18.C 19.B 20.D 21.C 22.A 23.D 24.A三、是非判断1.T2.T3.F4.T5.F6.T7.F8.F9.T 10.F 11.F 12.T13.T 14.F 15.F 16.T 17.T 18.F 19.T 20.T21. 分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生产函数中,只有一种要素可变,是短期生产函数。
22.分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随着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均趋于下降,其中边际产量的下降一定先于平均产量。
23.分析: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短期成本曲线上的平均变动成本最低点对应短期生产曲线上的平均产量最高点,而边际成本曲线穿过平均变动成本最低点,边际产量曲线穿过平均产量曲线最高点,因此,在平均变动成本等于边际成本的点所对应的生产函数上,平均产量等于边际产量。
24.分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当平均产量最高时,平均变动成本最低。
第四章 生产理论习题

第四章生产理论一、简答题1.解释下列概念:边际产量、边际产量递减、固定成本、可变成本、平均成本、平均固定成本、平均可变成本、边际成本、利润、总成本、总收益。
2.规模收益与可变收益在性质上有什么区别?3.分别陈述规模收益递增、不变、递减的原因。
4.何谓U型成本?二、选择题1.生产函数是指()A.企业不断进行投入的活动B.企业将投入转化为产出的过程C.企业从生产到销售的全过程D.企业研究和开展的活动2.不变投入是指()A.在生产过程中不变的投入B.在短期内数量不会发生变化的投入C.与产出没有关系的投入D.其物质运动处于静止状态的投入3.可变投入是指()A.企业采购数量经常变动的投入B.在短期内企业的产出数量随之变化的投入C.企业生产中不稳定的投入D.企业生产中容易被消耗的投入4.从长期来说,投入()A.可分为不变投入和可变投入B.只有不变投入C.只有可变投入D.基本上是可变投入5.从经济学的意义上看,长期与短期的划分()A.要视企业的生产特点来确定B.以企业实现赢利的时间来确定C.以一年为界限,一年之内为短期,一年之上为长期D.一年之内为短期,五年以上为长期6.一个企业的规模的大小()A.决定了企业在短期中生产产出的下限B.决定了企业在长期中生产产出的下限C.决定了企业在短期中生产产出的上限D.决定了企业在长期中生产产出的上限7.全部产品与边际产品的关系是()A.边际产品为极大值,全部产品为极大值B.边际产品为零,全部产品为极大值C.全部产品与边际产品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D.全部产品为零,边际产品为零8.平均产品与全部产品之间的关系是()A.平均产品的为极大值,全部产品也是极大值B.平均产品是零,全部产品也是零C.平均产品是零,全部产品是极大值D.平均产品与全部产品没有必然的联系9.平均产品与边际产品之间的关系是()A.边际产品上升,平均产品上升B.边际产品下降,平均产品上升C.边际产品大于平均产品,平均产品上升D.边际产品小于平均产品,平均产品上升10.可变投入常数收益是指()A.可变投入始终保持常数B.可变投入所产生的产出始终保持常数C.可变投入的边际产品保持常数D.可变投入的平均产品达到极大值11.可变投入递增收益是指()A.后一个投入单位所产生的产出比前一个单位投入所产生的产出来得大B.前一个投入单位所产生的产出比后一个单位投入所产生的产出来得大C.后一个投入单位所产生的产出比前一个单位投入所产生的产出一样大D.每一个投入单位所产生的产出都是正数12.可变投入递减收益是指()A.可变投入的数量变得越来越少B.产出数量变得越来越少C.后一个投入单位所产生的产出比前一个单位投入所产生的产出来得大D.后一个投入单位所产生的产出比前一个单位投入所产生的产出来得少13.边际产品为极大值,说明()A.该点是全部产品从正值到负数的拐点B.该点是平均产品从正值到负数的拐点C.该点是边际产品从正值到负数的拐点D.该点是边际产品从上升到下降的拐点14.当可变投入的收益性质为常数时,说明()A.企业生产处于阶段ⅠB.企业生产处于阶段ⅡC.企业生产处于阶段Ⅲ D企业生产处于阶段Ⅰ与Ⅱ之间15.当可变投入的收益性质为递减时,说明()A.企业生产有可能处于阶段ⅠB.企业生产一定处于阶段ⅡC.企业生产一定处于阶段ⅢD.企业生产一定处于阶段Ⅰ与Ⅱ之间16.当企业可变投入平均产品下降,但是正值时()A.企业生产处于阶段ⅠB.企业生产处于阶段ⅡC.企业生产处于阶段ⅢD.企业生产处于阶段Ⅰ与Ⅱ之间17.最佳生产阶段是()A.阶段ⅠB.阶段ⅡC.阶段ⅢD.各阶段都有可能18.所谓企业生产最佳阶段是指()A.在现有的生产规模上企业的生产效率达到的最佳水平的产出范围B.在现有的生产规模上企业要实现最大利润的产出范围C.企业为追求最佳的产出效率而寻求的最佳规模范围D.企业为实现最大利润而寻求的最佳规模范围19.规模收益递减说明()A.企业生产的结果必然是没有利润的B.企业生产的结果必然是有利润的C.企业生产的结果必然是亏损的D.企业生产仍有可能赢利20.规模收益与可变投入收益两者是()A.一回事B.基本上是一回事C.分别说明企业长期和短期生产的收益性质D.分别说明不变投入和可变投入的收益性质21.机会成本是指()A.生产过程中的消耗记录B.经营过程中的消耗记录C.生产和经营过程中的消耗记录D.因从事某项业务而放弃别的业务的最高代价22.机会成本的数额大小()A.是可以通过历史成本资料估算的B.是可以通过与别的收益情况作比较加以推算的C.是可以通过审计而获得的D.是可以通过数理统计方法对历史资料计算而得23.所谓成本函数是指()A.成本是购买各种投入的开支B.成本是产出的函数C.成本是消耗料工费的记录D.成本是直接开支与间接开支之和24.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的区别()A.以一年为界限,一年之内为短期,一年之上为长期B.是以五年为界,五年之内为短期,五年以上为长期C.与生产函数的短期与长期划分的原则一样D.与生产函数的短期与长期划分的原则不一样25.可变投入递增收益,反映在短期成本函数上()A.必然是递减成本B.必然是常数成本C.必然是递增成本D.要视具体情况而定26.不变成本与产出数量的关系是()A.没有直接关系B.随产出数量的增加而增加C.与产出数量成正比D.与产出数量成反比27.单位不变成本与产出的关系的()A.没有直接关系B.随产出数量的增加而增加C.与产出数量成正比D.与产出数量成反比28.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的关系是()A.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边际成本上升B.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边际成本下降C.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平均成本上升D.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平均成本上升29.如果一个企业有两个生产相同产品的工厂,一个规模大,一个规模小,企业安排生产的原则是()A.先安排规模大的工厂生产,后安排生产规模小的工厂生产B.先安排规模小的工厂生产,后安排生产规模大的工厂生产C.主要安排在规模大的工厂生产,少部分安排在规模小的工厂生产D.根据每增加一个单位的产出,哪个工厂的边际成本低,就安排哪个工厂生产30.单位成本与企业规模的关系是()A.两者成正比B.两者成反比C.两者的关系是不确定的D.无论企业规模如何变化,单位成本不变31.企业最佳规模的选择的标准是()A.根据市场的需求量选择能达到较低单位成本的规模B.选择能达到最低单位成本的规模C.选择能达到最大产出的规模D.根据市场的需求量选择能达到最低边际成本的规模32.如果规模过大,反映在单位生产成本上()A.必然是单位不变成本过大B.必然是单位可变成本过大C.必然是单位不变成本过小D.必然是单位可变成本过小33.投入品的价格与单位成本的关系是()A.两者成正比B.两者成反比C.两者保持常数D.两者无相关关系34.长期成本曲线表现为U型,说明()A.与规模收益性质有关B.与企业生产的外部性有关C.与投入品的价格先下降后上升有关D.与可变投入的收益性质有关二、判断题1.可变投入是价格和数量都可以发生变化的投入()2.不变投入是指在短期内不会随产出数量变化的投入()3.只有当边际产品下降时,总产出才会下降()4.可变收入递减规律说明要增加相同数量的产出可变投入应以递减比例增加()5.生产阶段Ⅱ开始于边际产品递减点()6.如果各种投入增加的比例是10%,产出增加的比例是8%,说明这是可变投入递减收益()7.边际产出是指增加一个产出单位所要增加的投入的数量()8.如果可变投入出现递减收益,说明总产出一定是下降的()9.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报酬递减规律的不适用的()10.随着生产技术的变化,生产函数也发生变化()11.生产函数与投入的价格变化没有直接的关系()12.由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边际产品总是会小于平均产品()13.边际产品曲线总是与平均产品曲线的极大值点相交()14.只要总产出是下降的,那么边际产品必然是负数()15.边际产品下降,总产出必然下降()16.生产函数是表示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可能达到的最大产出()17、如果规模收益递减,说明可变投入收益也一定递减()18.只要边际产品上升,平均产品也一定上升()19.如果总产出达到了极大值,那么边际产品曲线就会与平均产品曲线相交()20.经济学中的长期与短期的划分的标准是时间()21.如果一块农田既可以种蔬菜,也可以种粮食,结果种了粮食,所以,它的机会成本是与种粮食有关的各种花费()22.有企业中,工人是不可以随意解雇的,即使没有任务,也只能下岗,领取下岗工资,下岗工资可以理解为可变成本()23.在长期中所有成本都是可变成本()24.如果“鱼和熊掌不能兼得”那么,要了鱼,它的机会成本就是熊掌()25.如果一台机器可用来生产两种产品:甲产品和乙产品。
微观经济学生产论练习题

4.已知某企业的生产函数为Q=L2/3K1/3,劳动
的价格ω=2,资本的价格r=1。求: (1)当成本C=3 000时,企业实现最大产 量时的L、K和Q的均衡值。 (2)当产量Q=800时,企业实现最小成本 时的L、K和C的均衡值。
在成本C=3 000时,厂商以L*=1 000,K*= 1 000进行生产所达到的最大产量为Q*= 1 000。 :在Q=800时,厂商以L*=800,K*=800进 行生产的最小成本为C*=2 400。
第四章 生产论
练习题
判断题
1、在生产函数中,只要有一种投入不变,便 是短期生产函数。
√(短期指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 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是固定不变的时间周期)
2、如果劳动的边际产量递减,其平均产量也 递减。
×(随着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边际产量和 平均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均趋于下降,其中边际 产量的下降一定先于平均产量)
所以,生产函数Q=AL1/3K2/3属于规模报酬不变的生产函数。 (2)假定在短期生产中,资本投入量不变,以K表示;而 劳动投入量可变,以L表示。 对于生产函数Q=AL1/3K2/3,有:MPL=1/3AL-2/3K2/3 且dMPL/dL=-2/9AL-2/3K2/3<0。 这表明:在短期资本投入量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可变 要素劳动投入量的增加,劳动的边际产量MPL是递减的。 相类似地,假定在短期生产中,劳动投入量不变,以L表 示;而资本投入量可变,以K表示(略 … …)。
1.解答:劳动的总产量函数TPL=20L-0.5L2 -50 劳动的平均产量函数APL=TPL / L=20- 0.5L-50 / L 劳动的边际产量函数MPL=dTPL / dL=20-L L=10时,劳动的平均产量APL达极大值 L=0时,劳动的边际产量MPL达极大值。
(完整版)第四章生产者行为理论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 生产者行为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可变要素的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之间的关系,可将生产划分为三个阶段,任何理性的生产者都会将生产选择在( )。
A.第Ⅰ阶段;B.第Ⅱ阶段;C.第Ⅲ阶段。
2.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如果企业增加二个单位的劳动投入量就可以减少四个单位的资本投入量,则有( )。
A.RTS LK =2,且2=LK MP MP ; B.RTS LK =21,且2=L K MP MP ; C.RTS LK =2,且21=L K MP MP ; D .RTS LK =21,且21=L K MP MP 。
3.在以横坐标表示劳动数量,纵坐标表示资本数量的平面坐标中所绘出的等成本线的斜率为( )。
A.γω;B.- γω;C.ωγ;D.- ωγ。
4.当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 )。
A.平均产量递减;B.平均产量递增;C.平均产量不变;D.总产量递减。
5.如图所示,厂商的理性决策应在( ) A .0<L <7;B.4.5<L <7;C .3<L <4.5;D.0<L <4.5。
6.已知某企业的生产函数Q=10K L (Q 为产量,L 和K 分别为劳动和资本),则( )。
A .生产函数是规模报酬不变;B .生产函数是规模报酬递增;C .生产函数是规模报酬递减;D .无法判断7.等成本曲线绕着它与纵轴Y的交点向外移动表明( )。
A.生产要素Y的价格下降了;B.生产要素x的价格上升了;C. 生产要素x的价格下降了;D. 生产要素Y的价格上升了。
8.总成本曲线与可变成本曲线之间的垂直距离()。
A.随产量减少而减少;B.等于平均固定成本;C.等于固定成本;D.等于边际成本。
9.随着产量的增加,短期固定成本()。
A.增加;B.减少;C.不变;D.先增后减。
10.已知产量为8个单位时,总成本为80元,当产量增加到9个单位时,平均成本为11元,那么,此时的边际成本为()。
A.1元;B.19元;C.88元;D.20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生产理论习题第四章生产理论一、简答题 1.解释下列概念:边际产量、边际产量递减、固定成本、可变成本、平均成本、平均固定成本、平均可变成本、边际成本、利润、总成本、总收益。
2.规模收益与可变收益在性质上有什么区别? 3.分别陈述规模收益递增、不变、递减的原因。
4.何谓U 型成本?二、选择题 1.生产函数是指 A.企业不断进行投入的活动B.企业将投入转化为产出的过程 C.企业从生产到销售的全过程 D.企业研究和开展的活动 2.不变投入是指A.在生产过程中不变的投入 B.在短期内数量不会发生变化的投入 C.与产出没有关系的投入 D.其物质运动处于静止状态的投入 3.可变投入是指A.企业采购数量经常变动的投入 B.在短期内企业的产出数量随之变化的投入 C.企业生产中不稳定的投入 D.企业生产中容易被消耗的投入 4.从长期来说,投入 A.可分为不变投入和可变投入 B.只有不变投入 C.只有可变投入 D.基本上是可变投入 5.从经济学的意义上看,长期与短期的划分A.要视企业的生产特点来确定 B.以企业实现赢利的时间来确定 C.以一年为界限,一年之内为短期,一年之上为长期 D.一年之内为短期,五年以上为长期 6.一个企业的规模的大小A.决定了企业在短期中生产产出的下限B.决定了企业在长期中生产产出的下限C.决定了企业在短期中生产产出的上限D.决定了企业在长期中生产产出的上限7.全部产品与边际产品的关系是 A.边际产品为极大值,全部产品为极大值B.边际产品为零,全部产品为极大值C.全部产品与边际产品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D.全部产品为零,边际产品为零8.平均产品与全部产品之间的关系是A.平均产品的为极大值,全部产品也是极大值 B.平均产品是零,全部产品也是零C.平均产品是零,全部产品是极大值 D.平均产品与全部产品没有必然的联系9.平均产品与边际产品之间的关系是 A.边际产品上升,平均产品上升 B.边际产品下降,平均产品上升 C.边际产品大于平均产品,平均产品上升 D.边际产品小于平均产品,平均产品上升10.可变投入常数收益是指 A.可变投入始终保持常数 B.可变投入所产生的产出始终保持常数1 C.可变投入的边际产品保持常数 D.可变投入的平均产品达到极大值11.可变投入递增收益是指 A.后一个投入单位所产生的产出比前一个单位投入所产生的产出来得大 B.前一个投入单位所产生的产出比后一个单位投入所产生的产出来得大 C.后一个投入单位所产生的产出比前一个单位投入所产生的产出一样大 D.每一个投入单位所产生的产出都是正数12.可变投入递减收益是指 A.可变投入的数量变得越来越少 B.产出数量变得越来越少 C.后一个投入单位所产生的产出比前一个单位投入所产生的产出来得大 D.后一个投入单位所产生的产出比前一个单位投入所产生的产出来得少13.边际产品为极大值,说明 A.该点是全部产品从正值到负数的拐点 B.该点是平均产品从正值到负数的拐点 C.该点是边际产品从正值到负数的拐点D.该点是边际产品从上升到下降的拐点14.当可变投入的收益性质为常数时,说明 A.企业生产处于阶段Ⅰ B.企业生产处于阶段Ⅱ C.企业生产处于阶段ⅢD企业生产处于阶段Ⅰ与Ⅱ之间15.当可变投入的收益性质为递减时,说明 A.企业生产有可能处于阶段ⅠB.企业生产一定处于阶段Ⅱ C.企业生产一定处于阶段Ⅲ D.企业生产一定处于阶段Ⅰ与Ⅱ之间16.当企业可变投入平均产品下降,但是正值时 A.企业生产处于阶段Ⅰ B.企业生产处于阶段Ⅱ C.企业生产处于阶段Ⅲ D.企业生产处于阶段Ⅰ与Ⅱ之间17.最佳生产阶段是 A.阶段Ⅰ B.阶段Ⅱ C.阶段Ⅲ D.各阶段都有可能18.所谓企业生产最佳阶段是指 A.在现有的生产规模上企业的生产效率达到的最佳水平的产出范围 B.在现有的生产规模上企业要实现最大利润的产出范围 C.企业为追求最佳的产出效率而寻求的最佳规模范围 D.企业为实现最大利润而寻求的最佳规模范围19.规模收益递减说明 A.企业生产的结果必然是没有利润的 B.企业生产的结果必然是有利润的 C.企业生产的结果必然是亏损的 D.企业生产仍有可能赢利20.规模收益与可变投入收益两者是 A.一回事 B.基本上是一回事 C.分别说明企业长期和短期生产的收益性质 D.分别说明不变投入和可变投入的收益性质21.机会成本是指 A.生产过程中的消耗记录 B.经营过程中的消耗记录 2 C.生产和经营过程中的消耗记录 D.因从事某项业务而放弃别的业务的最高代价22.机会成本的数额大小 A.是可以通过历史成本资料估算的 B.是可以通过与别的收益情况作比较加以推算的 C.是可以通过审计而获得的 D.是可以通过数理统计方法对历史资料计算而得23.所谓成本函数是指 A.成本是购买各种投入的开支 B.成本是产出的函数C.成本是消耗料工费的记录 D.成本是直接开支与间接开支之和24.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的区别 A.以一年为界限,一年之内为短期,一年之上为长期B.是以五年为界,五年之内为短期,五年以上为长期 C.与生产函数的短期与长期划分的原则一样 D.与生产函数的短期与长期划分的原则不一样25.可变投入递增收益,反映在短期成本函数上 A.必然是递减成本 B.必然是常数成本 C.必然是递增成本 D.要视具体情况而定26.不变成本与产出数量的关系是 A.没有直接关系 B.随产出数量的增加而增加 C.与产出数量成正比 D.与产出数量成反比27.单位不变成本与产出的关系的 A.没有直接关系 B.随产出数量的增加而增加 C.与产出数量成正比 D.与产出数量成反比28.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的关系是 A.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边际成本上升 B.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边际成本下降 C.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平均成本上升 D.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平均成本上升29.如果一个企业有两个生产相同产品的工厂,一个规模大,一个规模小,企业安排生产的原则是 A.先安排规模大的工厂生产,后安排生产规模小的工厂生产B.先安排规模小的工厂生产,后安排生产规模大的工厂生产 C.主要安排在规模大的工厂生产,少部分安排在规模小的工厂生产 D.根据每增加一个单位的产出,哪个工厂的边际成本低,就安排哪个工厂生产30.单位成本与企业规模的关系是 A.两者成正比 B.两者成反比 C.两者的关系是不确定的D.无论企业规模如何变化,单位成本不变31.企业最佳规模的选择的标准是A.根据市场的需求量选择能达到较低单位成本的规模 B.选择能达到最低单位成本的规模 C.选择能达到最大产出的规模 D.根据市场的需求量选择能达到最低边际成本的规模32.如果规模过大,反映在单位生产成本上 A.必然是单位不变成本过大 B.必然是单位可变成本过大 3 C.必然是单位不变成本过小 D.必然是单位可变成本过小33.投入品的价格与单位成本的关系是 A.两者成正比B.两者成反比 C.两者保持常数D.两者无相关关系34.长期成本曲线表现为U型,说明 A.与规模收益性质有关 B.与企业生产的外部性有关C.与投入品的价格先下降后上升有关D.与可变投入的收益性质有关二、判断题 1.可变投入是价格和数量都可以发生变化的投入 2.不变投入是指在短期内不会随产出数量变化的投入 3.只有当边际产品下降时,总产出才会下降4.可变收入递减规律说明要增加相同数量的产出可变投入应以递减比例增加 5.生产阶段Ⅱ开始于边际产品递减点6.如果各种投入增加的比例是10%,产出增加的比例是8%,说明这是可变投入递减收益7.边际产出是指增加一个产出单位所要增加的投入的数量8.如果可变投入出现递减收益,说明总产出一定是下降的9.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报酬递减规律的不适用的10.随着生产技术的变化,生产函数也发生变化11.生产函数与投入的价格变化没有直接的关系12.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边际产品总是会小于平均产品13.边际产品曲线总是与平均产品曲线的极大值点相交14.只要总产出是下降的,那么边际产品必然是负数15.边际产品下降,总产出必然下降16.生产函数是表示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可能达到的最大产出17、如果规模收益递减,说明可变投入收益也一定递减18.只要边际产品上升,平均产品也一定上升19.如果总产出达到了极大值,那么边际产品曲线就会与平均产品曲线相交20.经济学中的长期与短期的划分的标准是时间21.如果一块农田既可以种蔬菜,也可以种粮食,结果种了粮食,所以,它的机会成本是与种粮食有关的各种花费22.有企业中,工人是不可以随意解雇的,即使没有任务,也只能下岗,领取下岗工资,下岗工资可以理解为可变成本23.在长期中所有成本都是可变成本24.如果“鱼和熊掌不能兼得”那么,要了鱼,它的机会成本就是熊掌25.如果一台机器可用来生产两种产品:甲产品和乙产品。
生产甲产品每单位的生产成本为500元,利润因价格未定,尚无法确定;生产乙产品的单位成本是600元,实现单位利润300元。
可以断言,生产甲产品的机会成本也不能确定26.因为企业厂房的折旧是按月提取的,不生产就不打入成本,所以,折旧是一种可变成本 4 27.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平均成本有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28.可变投入是常数收益,反映在平均总成本上也是常数成本29.从原点出发的与全部成本曲线相切的这一点的平均成本是最小的30.生产1000个单位的平均成本是20元,从1001—1010单位的平均是21元,那么从0—1010单位的平均成本有可能比20元大,也可能比20元小31.考虑到新设备刚刚买来,所以当生产任务下达后要尽可能多使用老设备32.边际成本可以理解为全部成本或全部可变成本的斜率33.企业应当选择单位生产成本最低的规模进行生产34.当企业产出增加会使平均成本下降,这是因为不变成本摊薄的缘故35.只要边际成本是上升的,说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在起作用36.只要产出数量持续上升,平均不变成本就会持续下降三、计算分析题 1.面对不断变化的环境,为什么厂商也会保持一些生产要素固定不变?要素是固定还是可变,衡量标准是什么? 2.如果总产量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说明并作出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
这样的总产量曲线是否有可能出现? 3.生产函数Q=f(L,K)的要素组合与产量的对应图如下。
这张图是以坐标平面的形式编制的。
其中,横轴和纵轴分别表示劳动和资本投入量,虚线交点上的数字表示与该点的要素投入组合相对应的产量。
图中是否存在规模报酬递增、不变和递减?图中是否存在编辑报酬递减?图中哪些要素处于同一条等产量曲线上? 4.在生产的三个阶段中,问:为什么厂商的理性决策可能会将可变要素安排在生产第二阶段的后期?厂商将使用什么样的要素组合? 5.规模报酬的递增、不变和递减这三种情况与可变比例生产函数的报酬递增、不变和递减的三种情况的区别何在?“规模报酬递增的厂商不可能也会面临要素报酬递减的现象”这个命题是否正确?为什么? 6.一个厂商使用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生产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