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肿护理常规
医院患者水肿护理常规

医院患者水肿护理常规一、评估与观察要点1.评估水肿发生的时间、最初出现的部位、诱因、发展速度及性质。
2.评估有无伴随症状和体征,如高血压、蛋白尿、血尿、心脏增大、心脏杂音、肝大等。
3.评估水肿与药物、饮食、月经、活动、体位等的关系。
4.测量患者的生命体征、体重、腹围等。
5.观察有无呼吸困难、头晕、乏力及尿量减少等。
二、护理措施1.按系统专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少量多餐,同时避免摄入产气食物。
营养不良性水肿患者,鼓励摄入优质蛋白、丰富维生素、高热量的食物。
3.限制钠盐及水份的摄入。
予以少盐饮食,每天以2-3g为宜。
肾性水肿患者尿量每天少于500ml或有严重水肿者需限制水的摄入,重者应量出为入。
心源性水肿患者液量限制在1.5~2.0L/d。
4.轻度水肿患者适当限制活动,重度水肿者应卧床休息,抬高水肿肢体,保持皮肤、口腔、会阴清洁。
5.注意衣着宽松柔软,经常更换体位,避免局部长期受压。
必要时用气垫床,防止压疮。
6.根据病情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监测尿量变化,定期测量体重,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7.遵医嘱使用利尿剂,观察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长期使用利尿剂时应监测血清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情况。
三、健康教育1.告知患者水肿的原因,水肿与水钠潴留的关系。
2.教会患者根据病情合理安排每天饮水量和食物的含盐量,避免进食腌制食品、面包等。
3.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4.坚持服药,定期复查。
5.教会患者通过正确测量每天出入液量,体重等评估水肿的变化。
水肿病人的护理措施

水肿病人的护理措施引言水肿是指在人体组织或器官中异常积聚液体,导致组织肿胀的病理现象。
水肿病人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帮助患者舒缓症状、减轻不适感,并有助于促进康复过程。
本文将介绍水肿病人的护理措施,以指导护理人员更好地提供护理服务。
1. 观察水肿病人的症状1.1 观察肿胀部位:水肿可出现在不同部位,如脚踝、腿部、手部等。
护理人员需要仔细观察患者的肿胀部位,并记录其程度和变化情况。
1.2 观察皮肤变化:水肿部位的皮肤可能有颜色变化、皮肤纹理改变等。
护理人员需要注意观察水肿区域的皮肤状态,并及时记录。
1.3 观察体重变化:水肿病人可能因液体潴留而导致体重增加。
护理人员应定期测量患者的体重,并记录变化情况。
2. 提供合适的休息环境2.1 舒适的床铺:为水肿病人提供舒适的床铺,使用柔软的床垫和枕头,以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2.2 控制室温:保持适宜的室温和湿度,创造舒适的休息环境,有助于促进水肿病人的休息和康复。
3. 饮食和液体控制3.1 限制钠的摄入:钠是导致水肿加重的主要因素之一。
护理人员应与营养师协商,制定低钠饮食计划,并确保患者在饮食中限制盐分的摄入。
3.2 增加蛋白质的摄入:蛋白质有助于维持正常的血浆胶体渗透压,减少液体潴留。
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肉类、乳制品和豆类。
3.3 控制饮水量:对于水肿病人,需要限制摄入过多的液体,以减少液体潴留的风险。
护理人员应与医生协商,确定适合患者的饮水量,并监控患者的液体摄入情况。
4. 定期进行体位改变和活动4.1 体位改变:水肿病人长时间保持同一体位可能导致液体潴留加重。
护理人员应定期帮助患者改变体位,促进血液和淋巴液循环,减少水肿。
4.2 适度活动:根据医生的建议,护理人员应引导患者进行适度的身体活动,如散步、伸展运动等。
适度的活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液排出,减轻水肿症状。
5. 提供情绪支持和心理关怀5.1 鼓励交流:护理人员应与水肿病人保持良好的沟通,鼓励其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求。
水肿护理常规

水肿护理常规
一、概述
水肿是组织细胞间限体液潴留过多的结果,正常细胞外液主要依靠毛细血管内与组织间隙的压力差、血液内血浆蛋白胶体渗透压以及毛细血管的正常通透性的相互关系来维持平衡,其中任何一个因素异常均可引起水肿。
二、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观察水肿的部位及变化,血压及尿量情况,记录出入量,及时了解心、肺、肾功能。
利尿期应观察有无精神萎靡、无力、心音低钝、腹胀、肠鸣音减弱等低钾表现。
水肿期每天或隔天测量体重1次,并记录(清晨空腹时测量为宜)。
2、营养支持根据不同原发病确定饮食,水肿明显者限制水及钠盐的摄入,水肿减轻后可给低盐饮食。
在大量利尿期可给普通饮食,并可吃少量咸菜,补充钠盐的不足,防低钠血症。
3、活动与休息水肿期应绝对卧床休息,水肿严重、呼吸困难者取半坐卧位,待水肿逐渐消退后按病情可适当活动,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4、加强皮肤护理水肿患儿皮肤血液循环发生障碍,营养及抵抗力低下,易引起皮肤损害和感染,要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防止受压及损伤,受压部位每天按摩2次,动作轻柔。
阴囊水肿用吊带托起,女孩每天用1:5000高锰酸钾清洗会阴1~2次。
严重水肿患儿尽量避免肌肉注射,因水肿可致药物滞留,吸收不佳或针孔处药物渗出,易造成感染。
水肿患者护理常规

1
2
3
4
水肿患者的健康教育
疾病知识教育
水肿的原因:介绍
1
水肿产生的原因,
如肾脏疾病、心脏
疾病、肝脏疾病等。
水肿的症状:介绍
2
水肿的典型症状,
如肢体肿胀、体重
增加、呼吸困难等。
水肿的诊断:介绍
3
水肿的诊断方法,
如血液检查、尿液
检查、影像学检查
等。
水肿的治疗:介绍
4
水肿的治疗方法,
如药物治疗、饮食
调整、生活方式调
检查肝功能:评 估水肿患者肝功 能,了解病情原 因
辅助检查
血液检查:血 常规、生化、
电解质等
心电图检查: 心电图、动态
心电图等
尿液检查:尿 常规、尿蛋白、
尿糖等
内分泌检查: 甲状腺功能、 肾上腺功能等
影像学检查: X光、B超、
CT等
病理检查:组 织活检、细胞
学检查等
水肿患者的护理措施
饮食护理
饮食原则:低盐、低脂、 高蛋白
A
避免食物:腌制食品、高 糖食品、油腻食品等
C
B
食物选择:新鲜蔬菜、水 果、瘦肉、豆类等
D
饮水量:适量饮水,避免 过多饮水,以免加重水肿
药物护理
01
药物选择: 根据患者病 情和医生建 议选择合适 的药物
02
药物剂量: 根据患者病 情和医生建 议确定药物 剂量
03
药物用法: 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医生 建议的用 法和频率 使用药物
整等。
水肿的预防:介绍
5
水肿的预防措施,
如保持良好的生活
习惯、定期体检、
避免过度劳累等。
水肿患者的护理措施

水肿患者的护理措施概述水肿是一种普遍的症状,常见于很多疾病,特别是心脏、肾脏和肝脏疾病患者。
水肿可导致不适和疼痛,同时增加了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风险。
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于水肿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本文档将介绍水肿患者的护理措施,包括减轻水肿、保持适当的体位、限制液体摄入以及帮助患者管理不适症状。
护理措施1. 减轻水肿减轻水肿是水肿患者护理的首要目标。
以下措施可帮助减轻水肿:•监测体重变化:定期测量和记录患者的体重,水肿患者每天可能会有明显的体重波动。
体重的增加可能表明水肿加重,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推荐限制盐摄入:过多的盐摄入可导致体内水分潴留。
建议患者限制盐摄入,避免摄入高盐食物,如加工食品和咸菜。
•推荐适量运动:适量的运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流动,帮助减轻水肿。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医生可以制定相应的运动计划。
•使用压缩袜:有研究表明,穿戴压缩袜可改善水肿症状。
医生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推荐使用适当的压缩袜。
2. 保持适当的体位保持适当的体位有助于减轻水肿并改善患者的舒适度。
以下措施可帮助患者保持适当的体位:•抬高患肢:对于四肢水肿的患者,可建议他们抬高患肢,以促进淋巴液的流动。
建议患者在躺下或坐下时,将患肢抬高至心脏水平或以上。
•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着:长时间保持同一体位可能会加重水肿,因此,建议患者定期改变体位,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着。
3. 限制液体摄入限制液体摄入有助于减轻水肿和减少体内液体潴留。
以下措施可帮助患者限制液体摄入:•推荐戒除或限制饮用含咖啡因和酒精的饮料:咖啡因和酒精可增加尿量并导致脱水,这可能加重水肿。
•推荐饮用适量的水:水肿患者不应过量饮水,但也不应完全戒水。
建议患者饮用适量的水,以满足身体的基本需求。
4. 管理不适症状水肿患者可能会经历一些不适症状,如肿胀、疼痛和紧绷感。
以下措施可帮助患者管理这些不适症状:•提供舒适的环境:保持室温适宜,散发出令人放松的气味,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环境。
水肿护理常规

水肿护理常规
1.休息与活动轻度水肿者限制活动,严重水肿时卧床休息,下肢明显水肿者抬高患肢并进行踝泵运动,每日3~4次,每次20分钟;阴囊水肿者用阴囊吊带托起。
水肿减轻可起床活动,但避免劳累。
2.饮食护理给予低盐、充足热量、丰富维生素饮食。
3.病情观察观察水肿消长情况及有无胸腔、腹腔、心包积液。
记录尿量、体重、腰围、腹围变化,监测生命体征,尤其是血压情况。
观察有无急性左心衰竭和高血压脑病的表现。
监测实验室检查结果;尿常规、肾功能、血浆蛋白及血清电解质等。
4.用药护理使用利尿剂期间监测尿量、血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情况。
观察有无低钾血症、低钠血症、低氯性碱中毒。
大剂量使用利尿剂时观察有无恶心、直立性眩晕、口干、心悸等血容量不足症状。
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时,注意按时、按量使用,观察疗效及有无感染等并发症。
5.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观察有无高血压及心力衰竭等。
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定时翻身,防止皮肤受损。
1。
双下肢水肿的护理措施

双下肢水肿的护理措施关键信息项:1、护理目标:缓解双下肢水肿症状,预防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护理评估频率:每天至少一次。
3、饮食调整原则:低盐、高蛋白、高维生素。
4、体位要求:抬高下肢,高于心脏水平。
5、按摩频率:每天两次。
6、皮肤护理要点:保持清洁、干燥,预防压疮。
7、观察水肿变化指标:包括水肿程度、皮肤颜色、温度等。
8、患者教育内容:水肿原因、护理方法、自我管理要点。
1、护理目标11 短期目标111 在护理后的X天内,患者双下肢水肿程度减轻,测量周径缩小X厘米。
112 患者皮肤保持完整,无破损、发红等异常。
12 长期目标121 患者掌握自我护理方法,能够在家中进行有效的护理,减少水肿复发。
122 预防因双下肢水肿导致的深静脉血栓、感染等并发症。
2、护理评估21 评估内容211 每天测量双下肢周径,对比水肿变化情况。
212 观察皮肤颜色、温度、湿度,有无破损、压疮等。
213 询问患者自觉症状,如疼痛、麻木、沉重感等。
214 评估患者的活动能力和自理能力。
22 记录与报告221 将评估结果详细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
222 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医生报告并配合处理。
3、饮食护理31 低盐饮食311 限制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X克。
312 避免食用高盐食物,如咸菜、腌制品等。
32 高蛋白饮食321 保证每日摄入足够的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
322 根据患者的肾功能情况,调整蛋白质的摄入量。
33 高维生素饮食331 鼓励患者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补充维生素 C、维生素 E 等。
332 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4、体位护理41 抬高下肢411 指导患者卧床时将下肢抬高,高于心脏水平X度。
412 使用枕头或气垫等辅助抬高工具。
42 活动与休息421 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着,定时改变体位。
422 病情允许时,鼓励患者适量活动,如散步等。
5、按摩护理51 按摩方法511 由下往上轻轻按摩双下肢,促进血液循环。
水肿中医护理常规课件

水肿中医护理常规
8
谢谢您
Thank you
水肿中医护理常规
9
水肿中医护理常规
5
护理要点
• 给药护理 • 治疗期间应观察免疫抑制剂和激素的用药反应,观察血压变化。 • 中药汤剂浓煎温服,采用少量多次频服。 • 饮食护理 • 严格掌握饮食宜忌。忌生冷、油腻及海腥等发物。 • 浮肿尿少期,可给予无盐饮食;肿消后,给予低盐饮食;控制激素治疗期间的饭量。 • 脾虚湿困者,可给予健脾利湿类食物。
概
述
护理要点
护理评估 健康宣教
水肿中医护理常规
1
概述
• 因外感风邪或邪毒入侵,使肺、脾、肾功能失调,水湿溢于肌肤所致。以肌肤浮肿及小便 短少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肾,涉及肺、脾。肾病综合征、急慢性肾炎、心力衰竭等病 出现水肿时,可参照本病护理。
水肿中医护理常规
2
护理评估
• 水肿部位、性质,有无腹水、胸腔积液、阴囊水肿。 • 多尿、血尿、低蛋白血症、水肿。 • 血压、贫血、营养状态。 • 心理状况、生活自理能力。 • 辨证:风水相搏证、湿热内蕴证、脾虚湿困证、脾肾阳虚证、肺脾气虚证。
水肿中医护理常规
3
护理要点
• 一般护理 • 按中医儿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 高度浮肿时,应卧床休息。 • 阳虚水泛者,取半卧位,以改善呼吸困难。 • 记录24小时尿量,必要时记24小时出入量。 • 遵医嘱定期测量血压、体重和腹围。 • 高度浮肿者,可加海绵床垫;阴囊水肿者,可用棉垫托起阴囊,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预防
水肿中医护理常规
6
护理要点
• 情志护理 • 做好家长和年长儿的健康指导,使其树立信心,坚持治疗。 • 临证(症)施护 • 风水相搏者,在服解表剂时,需热服。药后盖被使其发汗,以助药效。 • 湿热内蕴者,应将下肢抬高,以减轻水肿。可给予中药煎水代茶饮,以助清热利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肿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有无水肿、水肿特点及其严重程度
判断水肿程度:
1)轻度,仅见于眼睑、眶下软组织,胫前、踝部皮下组织,指压后可见组织轻度凹陷,平得较快。
2)中度,全身组织均可见明显水肿,指压后可见明显或较深凹陷,平复缓慢。
3)重度,全身组织严重水肿,低部位皮肤紧张发亮,甚至有液体渗出,此外,胸腔、腹腔、鞘膜腔可有积液,外阴部也可见严重水肿。
2、水肿对身心的影响
检查有无皮肤破溃或继发感染;有无与容量负荷增高有关的呼吸、循环系统症状和体征,尤其注意有无急性肺水肿的症状和体征。
3、诊断、治疗与护理经过
水肿发生后就医情况,重点为有否使用利尿剂,以及药物的种类、剂量、用法、疗效和不良反应;有无饮食、饮水限制及其实施情况。
【护理措施】
1、休息
1)轻度水肿者必须限制活动,严禁剧烈活动。
2)严重水肿者发及心、肝、肾功能不全伴水肿者,宜卧床休息,以增加肝、肾血流量,有利于水肿的消退。
2、卧位
眼睑、面部水肿患者枕头应稍高;双下肢水肿者,应尽量平卧,休息时应抬高双下肢30~45。
,利于血液循环,以减轻水肿。
胸水、腹水者取坐位或半坐卧位,以改善肺扩张
受限及横膈抬高所致的呼吸困难。
适当床上活动,防止肢体静脉血栓形成。
阴囊水肿者用阴囊托带托起阴囊以利水肿消退。
急性肾炎和肾病综合征患者应卧床至水肿消退,慢性肾炎可视水肿的轻重及血压、尿常规的正常与否来决定患者的活动量,待病情缓解和恢复期,可室外活动,如散步,打太极拳,以促进血脉流通,有利于早日康复。
3、钠、水的摄入量
1)原则上予少盐饮食,每日2-3 g为宜,不在另加含盐食物。
每日入水量依水肿原因、程度及尿量而定。
2)心源性水肿:每天食盐摄入量在5克以下,入水量每日1500ml以内。
3)肝性水肿:入水量限制在每日1000ml以内,低血钠者每日500 ml。
4)肾性水肿:每日尿量达1000ml者一般不限,但不宜过多饮水,如每日尿量小于500ml应限制液体入量,重者量入为出(前一天尿量+500ml)。
4、皮肤护理
1)保护皮肤免受损伤衣着柔软、宽松,床单位整洁干燥无皱褶,翻身时避免拖、拉、拽以免水肿部位皮肤受摩擦和破损。
并发阴囊水肿,应绝对卧床休息,用棉垫或棉质毛巾托起阴囊,折叠大小应以阴囊水肿大小为准,高度以舒适无下坠感为宜。
2)预防皮肤感染:使用利尿剂尿频者注意会阴部清洁
3)静脉穿刺及输液治疗护理静脉穿刺前用手指压迫肿胀组织以暴露血管,推开皮下水分,易于进针。
输液过程中严密观察局部皮肤。
水肿患者皮肤菲薄易破损,输液结束揭除胶布时可用无菌生理盐水将胶布浸湿后缓慢揭去。
拔针时按压针眼时间应延长,至液体不外渗为止。
【健康教育】
1)告知患者出现水肿的原因,水肿与钠、水潴留的关系;
2)合理安排每天食物的含盐量和饮水量;
3)指导患者避免进食腌制食品、罐头食品、啤酒、汽水、味精、面包、豆腐干等含钠丰富的食物,并指导其使用无钠盐、醋和柠檬等增进食欲
4)正确测量每日出入液量、晨起餐前排尿后测量体重。
如出现严重全身性水、体重增加过快过多或在夜间及劳累后出现呼吸困难加重,可能是早期心力衰竭,应及时就医;
5)向患者详细介绍有关药物的名称、用法、剂量、作用和不良反应并告诉患者不可擅自加量、减量和停药。
参考资料
尤黎明吴瑛主编.内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第4版,2008年4月
戴宝珍主编实用症状护理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第二版,2005年4月,<<临床护理实践指南>> 北京人民
军医出版社第1版,2011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