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e教案

合集下载

proe机械课程设计

proe机械课程设计

proe机械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Proe软件的基本操作,包括界面认识、文件管理等。

2.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Proe进行机械零件的三维建模、装配和运动仿真。

3. 学生能够运用Proe绘制机械图纸,包括三视图、剖面图等。

4. 学生了解Proe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及其在工程实践中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独立进行Proe软件的安装、设置和使用。

2. 学生能够运用Proe软件完成简单的机械零件设计,如齿轮、轴等。

3. 学生能够运用Proe软件进行机械装配,并分析其运动性能。

4. 学生能够运用Proe软件绘制符合国家标准的机械图纸。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机械设计的兴趣,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 学生树立正确的工程观念,认识到机械设计在工程领域的重要性。

3. 学生培养团队协作意识,能够在项目中进行有效的沟通与协作。

4. 学生养成严谨、细致、负责任的工作态度,注重工程质量和安全。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机械设计课程,以Proe软件为工具,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机械设计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对机械设计有一定了解,但Proe 软件操作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采用讲授、示范、练习和项目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确保学生能够掌握Proe软件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工程素养。

通过课程目标的分解,使学生在完成具体学习成果的同时,达到课程的整体目标。

二、教学内容1. Proe软件基础知识:- Proe软件的安装与配置- Proe界面认识与基本操作- Proe草绘与建模环境设置2. Proe三维建模:- 基本几何体的创建与编辑- 高级特征建模:扫描、混合、旋转等- 机械零件的细节设计:倒角、孔、筋等3. Proe装配设计:- 装配约束与连接- 装配爆炸图与动画制作- 装配干涉检查与分析4. Proe运动仿真:- 机构运动原理与仿真设置- 运动副与驱动器的添加- 运动分析与结果输出5. Proe工程图绘制:- 三视图、剖面图、局部视图的绘制- 尺寸标注与公差标注- 工程图样式的设置与调整6. 机械设计实例分析与项目实践:- 齿轮、轴、支架等机械零件的设计- 机械装置的装配与运动仿真- 完整的机械设计项目实施与总结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 第一周:Proe软件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 第二周:三维建模与细节设计- 第三周:装配设计与运动仿真- 第四周:工程图绘制与机械设计实例分析- 第五周:项目实践与总结教学内容与教材关联性:本教学内容与教材《Proe机械设计》章节内容相对应,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结合教材深入理解和掌握Proe软件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proe教案

proe教案

第二篇PRO/Engineer第一章proe简介一、proe工作界面介绍标题栏、菜单栏、模型树、绘图区、信息提示栏第二章草绘一、工作目录设定二、草绘1、打开文件、试除文件2直线画法及标注3、移动、放大、缩小屏幕4、中心线、镜像的做法5矩形、圆的画法及标注6、圆弧及其标注方法7、倒圆角及椭圆形圆角8、样条曲线、点9、线性标注、对齐标注、角度标注10、修改尺寸值、锁定尺寸11、草绘约束12、文本工具13、修剪工具14、缩放并旋转图元15、草绘综合练习:以上内容共四课时,重点:草绘部分。

第三章:零件模块--实体拉抻特征(四课时)1、Proe2零件建模的创建步骤2、Proe2实体拉伸3、去除实体材料4、基准的显示与隐藏、再生模型5、拉伸实体实例6、通过边创建图元7、Proe2筋工具8、创建基准平面工具9、拉伸到指定参照平面第四章Pro/E4.0旋转特征(二课时)1、介绍旋转实体工具2、修改旋转(编辑定义)3、旋转特征绘制实例--------螺母,球体等第五章PROE扫描特征及混合特征(四课时)1、扫描特征介绍2、增加内部因素和无内部因素3、扫描实例4、混合特征及修改介绍5、混合特征实例第六章扫描混合(2课时)1、扫描混合特征及修改2、扫描混合实例第七章螺旋扫描(2课时)1、螺旋扫描及修改的介绍(以弹簧为例)2、可变螺距及修改3、螺钉螺纹的绘制第八课:模型编辑(2课时)1、镜像特征2、尺寸阵列3、尺寸阵列中的可变阵列4、方向阵列5、轴阵列6、轴阵列的可变阵列7、复制粘贴8、选择性粘贴(平移复制、旋转复制)9、缩放模型10、参照阵列第九章:孔特征与拔模(2课时)1、孔工具2、拔模3、根据拔模枢轴分割4、可变拔模第十课基准特征(2课时)1、基准平面的创建(长方体为实例讲解)(1)通过两条直线创建基准平面(2)通过三个点创建基准平面(3)通过一个平面和平面外的一点(4)通过一个平面和一条直线或者基准轴(5)通过对指定平面的偏移量(6)通过与两圆弧相切2、基准轴的创建(1)通过平面创建基准轴(a、两相交平面的交线,b、到指定面或者轴的距离。

proe电子教案(9-10学时)

proe电子教案(9-10学时)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过程教学
实施
截面的草绘是进行实体建模的基础。

通过对草绘截面的拉伸、旋转等特征操作,我们可以很方便地创建实体模型。

案例引入。

一、认识Pro/E草绘环境
单击工具栏的打开如图所示的“新建”对话框。

在【类型】选项中选择【草绘】,在【名称】后的文本框键入草绘名,便可进入草绘环境。

草绘界面如图:
二、草绘工具
通过”草绘器工具”工具栏进行草绘图形的绘制、编辑、约束添加、文本创建、尺寸标注等。


三、草绘过程
1、设置工作目录:单击文件|设置工作目录…
2、建立新文件:单击【文件】→【新建】,或单击工具
栏中的新建图标
3、整个过程含绘图、添加约束、标注尺寸三个有机环节,可相互交叉进行
4、保存文件:单击【文件】→【保存】,或单击文件工具栏中的图标,点击“确定”,按默认的文件名和路径保存文件。

四、案例训练
布置作业
完成案例设计。

Proewildfire教学教案

Proewildfire教学教案

Pro-ewildfire教学教案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通过Pro-ewildfire软件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并掌握该软件的基本功能及其在野火管理中的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有效地评估和管理野火风险,提高野火应对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Pro-ewildfire软件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2. 学会使用Pro-ewildfire进行野火风险评估。

3. 掌握Pro-ewildfire在野火管理中的应用。

三、教学内容1. Pro-ewildfire软件的安装与启动。

2. 野火风险评估的基本原理。

3. Pro-ewildfire的用户界面及操作流程。

4. 输入数据和设置参数。

5. 进行野火风险模拟和分析。

四、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Pro-ewildfire软件的基本概念、功能及操作流程。

2. 演示:展示野火风险评估的过程和结果。

3. 练习:学生动手操作,进行实际案例的分析。

4. 讨论: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

五、教学安排1. 第1-2课时:Pro-ewildfire软件的安装与启动,用户界面及操作流程。

2. 第3-4课时:野火风险评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第5-6课时:输入数据和设置参数。

4. 第7-8课时:进行野火风险模拟和分析。

5. 第9-10课时:实际案例分析,总结与讨论。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和讨论。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评估学生对Pro-ewildfire软件的操作熟练程度。

3.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际案例分析中的表现,包括分析的深度和广度。

七、教学资源1. Pro-ewildfire软件:为学生提供软件安装包和学习资料。

2. 野火案例数据:提供实际野火案例的数据,用于学生练习和分析。

3. 教学视频:制作教学视频,演示野火风险评估的全过程。

八、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学生具备一定的地理信息系统(GIS)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野火风险评估的原理和方法。

proe教案

proe教案

第一章实体特征的简介教学课题: 1.1、PRO/ENGINEER的简介1.2 绘制草图教学目的:通过本节的学习,了解PRO/ENGINEER 软件的一些常规工作界面及草绘图形中各命令的具体意义。

教学重点:草图的绘制教学内容:一、PRO/ENGINEER工作界面的介绍1.标题栏:菜单栏、标准工具栏菜单栏(下拉菜单栏)位于画图的最上方,包含有多种类型的命令如:文件、编辑、视图、插入、分析、信息、应用程序、工具、窗口、帮助等。

标准工具栏位于下拉菜单栏的下方,将下拉菜单中常用的功能以小图标显示出来。

2.导航栏(浏览栏)或硬盘的文件夹用以显示零件的模型树零件的图层,以各个文件夹中的文件、个人常用的文件夹等。

3.零件显示区为PRO/ENGINEER的主画面,用以显示零件的三维几何形状4.特征图标区主画面的右侧有数个常用的特征的小图标,用以进行特征的创建。

5.仪表板(特征控制区)在创建特征时,特征的各种信息,各个选项及其图标会显示在主要画面左下方的仪表板中。

6.信息窗口当在进行零件设计时,在仪表板的下方会提示用户下步的操作步骤是什么,或要求用户输入必要的数据,并回馈命令执行的结果等信息。

二、二维草图一、绘图的基本命令的意义1、图元指截面几何的任何元素,包括直线、圆弧、样条线、点等2、参照图元指创建特征截面或轨迹时,所参照的图元3、尺寸图元之间关系的量度4、约束定义图元几何或图元关系的条件,约束定义的其约束符号会出现在被约束的图元旁边。

5、参数草绘是的辅助元素6、关系关联尺寸和/或参数的等式7、“弱”尺寸和“强”约束是指软件系统不能自动删除的尺寸和约束,在同户增加尺寸时,系统可以在没有任何确认的情况下自动删除多余的“弱”尺寸或“弱”约束,“弱”尺寸和“弱”约束显示为灰色。

8、“强”尺寸和“弱”约束是指软件系统不能自动删除的尺寸和约束,由用户创建的尺寸和约束总是“强”尺寸和“强”约束,如果几个“强”尺寸或“强”约束发生冲突,则系统会要求删除其中一个,“强”尺寸和“强”约束显示为较深的颜色。

PROE学习教案

PROE学习教案

PRO/E简介:讲课方式课题1、掌握 PRO/E软件特色。

教课2、认识 PRO/E软件的工作界面的特色。

讲解目的3、认识 PRO/E软件的基本功能。

实操教要点PRO/E软件特色。

学内难点理解参数化的软件意义容分教具多媒体教室课时2H 析教一、组织教课:考勤,保持教课次序。

二、教课回首:学过PRO/E软件是一款功能强盛的三维软件,集设计、加工、仿真、剖析等功能于一身,学好该软件,对我们此后工作大程有利处。

四、新课讲解:1、PRO/E软件特色。

1)3D实体模型2)单调数据库,全有关性3)以设计特色作为数据库存取单位4)参数式设计5)例子 : 杯的三维图与平面图尺寸互动。

2、PRO/E软件的基本功能。

1)部件三维设计。

2)工程图的自动生成。

教3)装置图的建立。

4)模具设计及 CNC刀路设计。

学5)运动仿真剖析等。

过6)例:瓶盖的模具图:程3、 PRO/E软件的工作界面。

1)菜单栏。

2)工具栏。

3)模型树。

4)画图区。

5)提示区。

6)提示信息区。

7)状态栏。

4、练习;绘制杯的三维图及工程图. 感觉 PRO/E的功能。

五、小结:1、PRO/E软件特色。

2、PRO/E软件的基本功能。

作预习:草图绘制业布置课学生开始绘制草图时老是简单与CAD的操捉弄混,慢慢才适应。

后分用这个草图开始教课生略难些,示范好多次才行。

析课题草图绘制:讲课方式4、掌握PRO/E软件视窗操作。

教课5、掌握草图绘制的基本步骤。

讲解6、掌握简单拉伸实体的建立方法。

目的实操教要点草图绘制的基本步骤。

学内难点理解参数化设计在草图绘制中应用。

容分教具多媒体教室课时2H 析教一、组织教课:考勤,保持教课秩序。

学二、教课回首: PRO/E软件特色。

过三、教课导入:草图绘制是三维建立的基础,因程此需仔细学习。

四、新课讲解:用一个三维部件建立过程,掌握本节的学习内容。

5、草图作用:三维建立的基础。

6、草图绘制的基本步骤。

1)进入部件模块。

2)进入草绘状态。

proe课程设计

proe课程设计

proe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ProE软件的基本操作和界面布局,理解各功能模块的作用。

2. 使学生能够运用ProE进行二维图形绘制,并掌握三维建模的基本方法。

3. 帮助学生掌握ProE的装配功能,能够对简单的机械零件进行组装和拆卸。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ProE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设计简单的机械零件和装配体。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工具进行设计。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能够在小组项目中共同完成设计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工业设计和机械制造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2. 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注重细节,遵循工程规范,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关注可持续发展,将绿色设计理念融入作品中。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结合理论知识,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对工业设计和机械制造有一定兴趣,但ProE软件操作能力较弱。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达到课程目标。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项目中,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ProE软件基础知识:介绍ProE软件的界面布局、基本操作和文件管理,使学生熟悉软件环境。

教材章节:第一章 ProE软件概述内容:软件安装与启动、界面布局、文件操作、基本设置。

2. 二维图形绘制:学习使用ProE进行二维图形的绘制,掌握基本绘图工具和编辑方法。

教材章节:第二章 二维图形绘制内容:基本绘图工具、编辑命令、尺寸标注、几何约束。

3. 三维建模:学习ProE三维建模的基本方法,包括基础特征、放置特征和高级特征。

教材章节:第三章 三维建模内容:拉伸、旋转、扫描、混合等基础特征;孔、倒角、圆角等放置特征;薄壳、阵列、镜像等高级特征。

ProE模具设计篇教案

ProE模具设计篇教案

ProE模具设计篇教案第一章:ProE模具设计基础1.1 教学目标了解ProE模具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流程熟悉ProE软件的操作界面和基本功能1.2 教学内容ProE模具设计简介ProE软件安装与启动ProE操作界面及基本功能介绍模具设计的基本流程1.3 教学方法讲授与演示相结合学生实际操作练习1.4 教学资源ProE软件安装包操作界面及功能介绍PPT练习文件第二章:ProE模具设计参数设置2.1 教学目标学习设置模具设计的相关参数,包括模架、模具组件、材料等2.2 教学内容模具设计参数概述设置模架参数设置模具组件参数设置材料参数2.3 教学方法讲授与演示相结合学生实际操作练习2.4 教学资源ProE软件操作界面及功能介绍PPT练习文件第三章:ProE模具设计工具与应用3.1 教学目标学习使用ProE模具设计工具,包括分模、开粗、精修等3.2 教学内容模具设计工具概述分模工具的使用开粗工具的使用精修工具的使用3.3 教学方法讲授与演示相结合学生实际操作练习3.4 教学资源ProE软件操作界面及功能介绍PPT练习文件第四章:ProE模具设计实例4.1 教学目标学习通过实际案例,掌握ProE模具设计的方法和技巧4.2 教学内容实例一:简单的模具设计实例二:复杂模具设计实例三:多腔模具设计4.3 教学方法讲授与演示相结合学生实际操作练习4.4 教学资源ProE软件操作界面及功能介绍PPT练习文件第五章:ProE模具设计高级应用5.1 教学目标学习ProE模具设计的高级应用,包括模流分析、模具模拟等5.2 教学内容高级应用概述模流分析的应用模具模拟的应用5.3 教学方法讲授与演示相结合学生实际操作练习5.4 教学资源ProE软件操作界面及功能介绍PPT练习文件第六章:ProE模具设计中的曲面处理6.1 教学目标掌握ProE中曲面的创建、编辑和优化方法。

学习如何使用曲面功能解决模具设计中的常见问题。

6.2 教学内容曲面创建工具介绍(如:拉伸、旋转、扫描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篇PRO/Engineer第一章proe简介一、proe工作界面介绍标题栏、菜单栏、模型树、绘图区、信息提示栏第二章草绘一、工作目录设定二、草绘1、打开文件、试除文件2直线画法及标注3、移动、放大、缩小屏幕4、中心线、镜像的做法5矩形、圆的画法及标注6、圆弧及其标注方法7、倒圆角及椭圆形圆角8、样条曲线、点9、线性标注、对齐标注、角度标注10、修改尺寸值、锁定尺寸11、草绘约束12、文本工具13、修剪工具14、缩放并旋转图元15、草绘综合练习:以上内容共四课时,重点:草绘部分。

第三章:零件模块--实体拉抻特征(四课时)1、Proe2零件建模的创建步骤2、Proe2实体拉伸3、去除实体材料4、基准的显示与隐藏、再生模型5、拉伸实体实例6、通过边创建图元7、Proe2筋工具8、创建基准平面工具9、拉伸到指定参照平面第四章Pro/E4.0旋转特征(二课时)1、介绍旋转实体工具2、修改旋转(编辑定义)3、旋转特征绘制实例--------螺母,球体等第五章PROE扫描特征及混合特征(四课时)1、扫描特征介绍2、增加内部因素和无内部因素3、扫描实例4、混合特征及修改介绍5、混合特征实例第六章扫描混合(2课时)1、扫描混合特征及修改2、扫描混合实例第七章螺旋扫描(2课时)1、螺旋扫描及修改的介绍(以弹簧为例)2、可变螺距及修改3、螺钉螺纹的绘制第八课:模型编辑(2课时)1、镜像特征2、尺寸阵列3、尺寸阵列中的可变阵列4、方向阵列5、轴阵列6、轴阵列的可变阵列7、复制粘贴8、选择性粘贴(平移复制、旋转复制)9、缩放模型10、参照阵列第九章:孔特征与拔模(2课时)1、孔工具2、拔模3、根据拔模枢轴分割4、可变拔模第十课基准特征(2课时)1、基准平面的创建(长方体为实例讲解)(1)通过两条直线创建基准平面(2)通过三个点创建基准平面(3)通过一个平面和平面外的一点(4)通过一个平面和一条直线或者基准轴(5)通过对指定平面的偏移量(6)通过与两圆弧相切2、基准轴的创建(1)通过平面创建基准轴(a、两相交平面的交线,b、到指定面或者轴的距离。

具体操作是当平面上出现基准轴及三个控制柄,拖动控制柄到参照平面并修改尺寸值)(2)通过圆柱或直边(3)通过两点创建基准轴3、基准曲线创建(1)通过草绘方式创建基准曲线(2)通过多个空间点创建基准曲线4、基准点的创建(1)通过平面或曲面创建基准点平面上出现基准点及三个控制柄,拖动控制柄到参照平面并修改尺寸值(2)通过边线与特征面得交点创建基准点(3)通过三个相交平面的交点创建基准点(4)通过顶点创建基准点(5)在直线上创建基准点(6)在草绘窗口创建基准点(7)用笛卡尔坐标创建空间点实例第十一章:一般曲面建模(3课时)1、拉伸曲面(实例:a拉伸圆弧,b、拉伸圆柱面2、旋转曲面(实例:A圆锥面,B、样条曲线旋转)3、填充(填充圆锥底面为例)4、曲面相交(一段曲面和圆柱面相交为例)5、曲面合并(同上)6、修剪曲面(同上,a用曲面修剪,B基准平面修剪,c交线修剪)7、延伸曲面(a同向延伸,b切线方向延伸,c延伸到指定曲面用网上下载实例讲解)8、偏移曲面(拉伸曲面直接偏移,分四种情况:标准偏移。

拔模偏移,展开偏移,曲面替代偏移。

第四种偏移用长方体上表面偏移到上方的曲面为例)9、加厚曲面(a曲面直接加厚,b曲面与长方体相交,用加厚去除实例)10、实体化曲面(利用曲面实例化命令修剪实体,用长方体和曲面相交为例)11、曲面的复制与填充孔12、曲面倒圆角13、投影(一条直线投影在圆锥面上)第十二章:可变剖面扫描及边界混合(3课时)1、垂直于原始轨迹的可变剖面扫描2、可变剖面扫描实例3、边界曲线的相切控制4、多边连接的边界曲面建立5、曲面混合实例实例第十三章装配设计(四课时)1、创建装配文件(选择组件-----设计----mmns.asm.dign2、对齐、匹配、自动、插入约束3、相切约束、坐标系约束4、剖切中配图5、分解装配图6、装配实例三,剖切装配图用拉伸命令将需要剖切的部分剖开。

其中不需要剖开的零件,可以打开相交,去除自动更新后,把相交的零件点右键移除即可。

需要修改时在设置中选择树过滤器,再勾选特征。

即可在模型树种找到拉伸命令。

四、分解装配图1、视图------分解----分解视图就可自动分解2、视图------分解----编辑位置,可以逐个自行分解,分解时,选择一条边作为方向,即可沿着指定方向逐一分解,需要改变方向时,可以点击箭头,重新选择方向。

第十四章工程图(四课时)1、工程图的创建(1)设置工作目录(2)新建-----绘图------在缺损模型中选中要编辑的文件。

指定模板默认为空,大小选择需要的图纸规格点确定2、创建一般视图(主视图)】实例(1)选工具栏上的创建一般视图图标,或者插入----绘图视图---一般(2)在绘图区单击左键,导入图形,模型视图名中选择视图方向,然后在类别中点选视图显示,显示线形中选择隐藏线,相切边显示试样中选择无,确定(3)如需要修改选项,双击视图即可。

如需移动视图,点工具栏上的解锁图标或者点右键选择锁定视图移动。

3、投影视图(1)选中主视图后,选插入------绘图视图-----投影,然后在绘图区拖动到相应的位置即可,在试图显示中修改线形。

(2)在俯视图中显示的是第三视角,需要进行设置修改,点击文件----属性,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绘图选项。

在第二项控制视图和注释中,找到projection,把third改成first.点添加更改,再点应用,保存。

4、调用立体图创建点击一般视图图标,在绘图区单击即可,在试图显示中修改线形。

5、局部视图(1)双击要剖开的视图,在打开的对话框中类别选择剖面,剖面选择中选择2D截面,再点击绿色+,弹出的菜单中点击完成,然后输入截面名称A,然后选择剖切截面,可选Front面,点左边的显示打开模型树,选择Front面,剖切区域中选局部,选取点,用样条曲面选择要剖切的范围,点确定。

(2)剖面线的调整选定剖面线,双击,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可调整间距和角度。

(3)双击要剖开的视图,在打开的对话框中类别选择剖面,剖面选择中选择2D截面,再点击绿色+,弹出的菜单中点击完成,然后输入截面名称b,然后选择产生基准,再选择偏距,然后选择一个基准平面,再选择输入值,17,然后点完成,后面操作与(1)相同。

6、尺寸标注(1)点选工具栏上的创建标准尺寸,就可标注尺寸,选择尺寸界线,按中轮显示尺寸(2)箭头的修改:点击文件----属性,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绘图选项。

找到控制方向指引中的draw-arrow-style,将closed改成filled,点添加更改,应用保存即可(3)如何标注直径符号:点选要修改的尺寸,点右键不放选属性再选尺寸文本,然后将光标移动到最前,再选文本符号,选择直径符号点确定即可。

(4)两孔中心距的标注:选两圆弧,点中轮,菜单管理器中选圆心,再选水平或者竖直即可。

7、工程图配置原来的默认设置时英制单位,需要将它修改。

点击文件----属性,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绘图选项。

在第一项的drawing-text-height中,将值改成3.5Text-width-factor中,将值改成0.6在控制方向指引中将箭头长度draw-arrow-langth改成3.5箭头宽度draw-arrow-width改成1在最后杂项选项中将绘图单位drawing-units改成mm即可。

8、插入页面实例:点击插入-----页面,即可插入一个新页面,双击左下角的大小,可以修改页面的大小。

选择浏览,可以将已经设置好的页面插图进来,工具栏上的上下翻页箭头可以回到前页。

点击编辑下的移除-----页面,再输入页面号数可以移除指定页面。

9、多模型绘图(1)在插入的第二个A3页面中点文件------属性,也可在绘图区直接点击右键选择属性。

选择绘图模型再选择增加模型,选定要增加的模型打开,完成返回。

然后在工具栏上点创建一般视图,其余操作和前面相同。

(2)比例修改:如需修改比例,可点击比例,选择定制比例进行修改,(3)方向修改,如没有需要的方向布置视图,可以再选定一个参照方向以后,再选取定向方法中选择角度,输入角度值,顺时针方向为负,应用确定即可。

10、破断视图双击要修改的视图,选可见区域中视图可见性里面的破断视图。

点击绿色+,选取两个破断线,点应用确定。

11、局部视图双击要绘制局部视图的视图,选可见区域中视图可见性里面的局部视图,点击局部视图的位置,用样条曲线圈选出来点确定。

12、装配图出工程图导入方式与零件图相同,在类别中选视图状态,勾选视图中分解元件,选择定制分解状态,分解元件到指定位置确定13、创建文字注释点击工具栏上的创建注释,按默认方式创建文字注释,也可作其他选择。

14、添加投影线在视图类别中勾选添加投影箭头,视图名中改成剖视图名。

其余操作不变。

15、局部放大图插入---绘图视图----详图。

点击要放大的部位,再用样条曲线圈选出来,在绘图区适当位子点一下即可。

双击视图可修改比例,视图名。

16、设置对齐方式双击需要改变位置的视图,在类别中选择对齐,去除将此视图与其他视图对齐的勾即可移动该视图。

实例:17、将工程图输出到CAD点击文件-----保存副本,类型中选择.dwg格式,18、在CAD中修饰图形中心线,字体,在工具-----选项中选择显示,把显示精度提高。

第十五章模具设计一、模具的设计流程:一般是先创建型腔,再根据型腔的特性来设计模座,型腔的元件包括动模,定模或型腔、浇道系统(包括注道,流道,流道滞料部,浇口等)滑块,斜导柱,砂芯等,而模座则包括固定侧模板(也称为下模座),移动侧模板(也称为上模座),顶出销、回位销、冷却水线、电热管、停止销,定位螺钉,导柱,导销等。

型腔设计的基本流程:1.创建模具模型-----导入参照零件---制作工件2.收缩率3.利用分型面工具设计分型面4.利用分型面,通过模具体积块命令将工作分割为凹模体积/凸模体积,砂芯体积,滑块体积。

5.使用模具元件,将凹模体积/凸模体积,砂芯体积,滑块体积,等转换为凹模元件/凸模元件/砂芯元件等.6.用特征设计浇道系统。

(特征--型腔组件)7.利用铸模进行材料填充,以创建成型件8.利用分析菜单内的各命令进行各种模具零件的检测。

9.利用模具进料孔,来模拟开模的操作,并在开模过程中进行干涉检测一个型腔设计后所产生的文件1.plastic_mold.mfg 型腔设计的文件2.plastic_mold.asm 型腔组件3.plastic.prt原始的设计件4.plastic_mold_ref.prt参考零件5.plastic_mold_wrk.prt工件6.plastic_cavity.prt凹模7.plastic_core.prt 凸模8.plastic_molding.prt 成型件具体步骤:1、设置工作目录(以名片盒为例)新建文件夹(mp)将mingpian.prt.1拷贝在文件夹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