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人体骨骼以及青蛙骨骼标本制作

合集下载

解剖研究骨的实验报告(3篇)

解剖研究骨的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人体骨骼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2. 掌握骨骼的解剖学基本知识,包括骨的形态、结构特点和分类。

3. 通过显微镜观察骨骼组织的微观结构,理解骨的生长、修复和代谢过程。

二、实验原理骨骼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主要由骨组织构成,具有支撑、保护、运动和造血等功能。

骨组织由骨细胞、骨基质和血管等组成。

骨细胞是骨组织的主体,骨基质是骨细胞分泌的有机和无机物质,血管负责骨的营养供应。

三、实验材料与器材1. 实验材料:人体骨骼标本、显微镜、切片、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染色液等。

2. 实验器材:解剖刀、解剖剪、解剖镊、解剖盘、解剖显微镜等。

四、实验步骤1. 观察骨骼标本:观察骨骼的整体形态、大小、位置和连接方式。

2. 切片制作:将骨骼标本切成薄片,进行染色处理。

3. 显微镜观察:a. 骨组织结构观察:观察骨细胞、骨基质和血管的微观结构。

b. 骨生长和修复观察:观察骨生长板、骨膜和骨折修复等结构。

c. 骨代谢观察:观察骨细胞的代谢活动和骨基质的矿化过程。

4. 结果记录:记录观察到的骨骼结构和功能特点。

五、实验结果1. 骨骼形态和结构:a. 骨骼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b. 长骨具有骨干、骨端和骨膜。

c. 短骨具有圆柱形、立方形和锥形等形态。

d. 扁骨具有扁平和板状等特点。

e. 不规则骨具有复杂形态,如脊椎骨、肋骨等。

2. 骨组织结构:a. 骨细胞:包括骨原细胞、骨母细胞和骨细胞。

b. 骨基质:包括有机质和无机质。

c. 血管:骨膜内含有丰富的血管,负责骨的营养供应。

3. 骨生长和修复:a. 骨生长板:位于骨干两端,负责骨的生长。

b. 骨膜:位于骨干表面,负责骨的生长、修复和营养供应。

c. 骨折修复:骨折后,骨膜中的成骨细胞分泌骨基质,形成骨痂,修复骨折。

4. 骨代谢:a. 骨细胞分泌有机质和无机质,参与骨的生长和修复。

b. 骨基质的矿化过程,使骨具有坚硬的特性。

六、实验讨论1. 骨骼在人体中具有重要作用,如支撑、保护、运动和造血等。

蛙骨骼系统实验报告(3篇)

蛙骨骼系统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蛙的骨骼系统结构及其特点。

2. 掌握蛙骨骼系统的解剖方法。

3. 通过观察蛙的骨骼系统,了解脊椎动物骨骼系统的基本结构。

二、实验原理蛙的骨骼系统由头骨、躯干骨和四肢骨组成,是蛙运动、支持和保护内脏器官的重要结构。

通过解剖蛙的骨骼系统,可以了解其结构特点,为研究脊椎动物骨骼系统提供基础。

三、实验材料与用具1. 实验材料:活蛙一只。

2. 实验用具:解剖盘、解剖剪、解剖镊、解剖针、放大镜、解剖镜、解剖显微镜、蜡盘、生理盐水、酒精、消毒棉签等。

四、实验步骤1. 将蛙置于解剖盘中,用消毒棉签擦净蛙体表面的污物。

2. 用解剖剪剪开蛙的腹部,暴露内脏器官。

3. 用解剖剪剪断蛙的头部,暴露头骨。

4. 用解剖镊取出蛙的脑、眼睛和咽部器官,观察头骨的形状和结构。

5. 沿着脊柱剪开蛙的背部,暴露脊柱和肋骨。

6. 观察脊柱的形状、椎骨的数量和排列特点。

7. 剪断蛙的四肢,分别观察前肢和后肢的骨骼结构。

8. 比较前肢和后肢骨骼的差异,分析其适应特点。

9. 用生理盐水清洗蛙的骨骼,去除血迹和污物。

10. 将蛙的骨骼置于蜡盘中,用酒精固定。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头骨:蛙的头骨由顶骨、额骨、鼻骨、颞骨、下颌骨等组成。

头骨呈椭圆形,具有保护脑和感官的作用。

2. 脊柱:蛙的脊柱由颈椎、胸椎、腰椎、荐椎和尾椎组成。

颈椎短小,胸椎较长,腰椎和荐椎连接紧密,尾椎较短。

3. 肋骨:蛙的肋骨与胸椎相连,形成胸腔,保护内脏器官。

4. 四肢骨:蛙的前肢由肱骨、桡骨、尺骨、腕骨、掌骨和指骨组成;后肢由股骨、胫骨、腓骨、跗骨、跖骨和趾骨组成。

前肢较短,后肢较长,适应蛙跳跃的生活习性。

六、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解剖蛙的骨骼系统,掌握了蛙骨骼系统的结构特点,了解了脊椎动物骨骼系统的基本结构。

实验过程中,我们学会了蛙骨骼系统的解剖方法,为以后学习脊椎动物骨骼系统打下了基础。

七、实验反思1. 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蛙骨骼系统的结构特点,与教材知识相结合,加深对脊椎动物骨骼系统的认识。

动物骨骼标本制作

动物骨骼标本制作

动物骨骼标本制作骨骼是指支持动物和人的体形,保护内部器官,供肌肉附着,作为肌肉运动杠杆的支架。

骨骼标本是供研究骨骼系统用的。

一般将骨骼经过剔肉、脱脂、漂白,并按照动物的自然状态、位置串连安装成整体的骨骼标本。

(一)准备工作 1.使用工具解剖刀:用来剥皮和剔肉。

剪刀:用来剪除肌肉和软组织。

镊子:用来夹取细骨和串装骨骼。

钢丝钳、钻子:用来串装骨骼。

漂骨骼缸:用来浸泡骨骼。

小型动物的骨骼可用标本瓶或广口瓶替代。

镀铬的夹钳:用来捞取骨骼。

尼龙线:串装时用来缚扎骨骼。

骨骼玻璃盒:用来盛放骨骼。

2.化工用品氢氧化钠(烧碱):有强腐蚀性,用作腐蚀附在骨骼上的肌肉。

氢氧化钠有强腐蚀性,处理时要特别小心。

过氧化氢(双氧水)或漂白粉:作为漂白剂。

汽油:用作脱脂剂。

乳胶:用来粘连骨骼。

(二)制做制做骨骼标本前,应先熟悉此种动物的骨骼位置和形态,以免在制做时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此处,我们以家猫为例介绍制做方法。

1.处死制做骨骼标本,要挑选口齿完整、新鲜的成猫。

猫性较凶猛,不容易接近,可以将盛猫的捕笼放入密闭容器内,用乙醚或氯仿麻醉致死。

也可将猫用水淹死。

2.剥皮将刚杀死约5分钟左右的猫,切断颈动脉放血,然后用水冲洗身上的污物和血渍,再进行剥皮。

从胸部中线剖开皮,直剖到肛门前为止,再切开口腔上下颌粘膜。

剥时,先从腹剖渐向背部剥离,剥到后肢,切断股关节,在尾骨处切断尾部。

剥到前肢切断肩关节。

剥皮后,再沿腹部正中线剪开体壁,挖去全部内脏,然后用水冲洗干净。

3.剔肉天热时如果剔肉工作当天不能完成,需要冷藏。

如果没有冷藏设备,最好在上午就开始剔肉,先剔去骨骼上大块肌肉,然后浸入配好的0.4~0.8%氢氧化钠溶液内过夜。

第二天洗去烧碱残液后再剔碎肉。

先剔躯干肉。

用解剖刀尖先从背部脊椎开始,顺着从颈椎到尾椎,将背部肌肉翻起,露出脊椎骨,然后用左手拉着背部翻起的肌肉,右手握解剖刀,刀口贴着脊椎骨将肌肉和骨骼分离。

以连着整块肌肉从背面向着腹面割离比较顺利,而且留附在骨骼上的碎肉也少。

青蛙骨骼标本制作

青蛙骨骼标本制作

(1)处死:选择体形而完整的青蛙放入标本缸中用乙醚或三氯甲烷深度麻醉致死。

(2)剔除肌肉:用剪刀剪开腹部皮肤,注意不要剪坏剑胸软骨。

然后向两侧剪开,分别向前后四肢各方向拉下皮肤,要小心不要拉断指、趾骨。

剪开体壁,取出全部内脏。

把左右上肩胛骨的肌肉从第二、三脊椎骨横突上剥离,左右前肢与肩带之间不要分开,仍借助韧带保持相连。

剔除前肢肌肉时,用镊子夹住前肢并放入开水中煮烫,使肌肉发紧变硬,利于剔除。

但时间要短,避免骨连接处分离。

尤其是指、趾骨部位,只需在开水中蘸一下就可以,否则韧带收缩,指、趾骨变弯曲,给整形带来困难。

去除指骨肌肉时,也可先将指骨摆放在载玻片上,用细线缠紧再放入开水中,以防卷曲或脱落。

后肢在股骨与腰带连接处取下来,按前肢处理方法剔除肌肉。

头部和脊柱先在开水中稍微煮下,然后剔除其肌肉。

去掉眼球,从枕骨大孔处用镊子清除脑髓,并用清水冲洗。

在骨骼上,不易剔除的碎小肌肉,可用刷子刷洗,直到清除干净为止。

对薄小的舌骨,应该仔细清除肌肉,然后夹在二片载玻片之间,用线缠紧,自然干燥。

(3)脱脂:把骨骼浸泡在0.5%~0.8%氢氧化钠溶液中1~3天,去除一些难以除去的肌肉,脱去骨骼中的油脂。

在浸泡过程中应经常检查,以防骨骼脱散。

然后取出在清水中漂洗干净。

(4)漂白:用0.5%~1%的过氧化氢漂白30分钟,或者用1%~3%的漂白粉水溶液浸泡1~3天。

浸泡时间应灵活掌握,主要看骨骼是否已经变白,变白后马上捞出,否则,骨面会被腐蚀而变得粗糙,失去骨骼的光泽。

捞出的骨骼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晾干。

(5)整形和装架:取一块泡沫塑料板,将骨骼放在上面。

整形时,把躯体和四肢的姿态整理好并按骨骼相应的位置用大头针固定,以免在干燥过程中变形。

离散的骨骼可以用乳胶将其粘连起来。

两块上肩胛骨就附着在第二、三椎骨横突的两侧,状况略微抬起呈倾斜状,前肢的腕骨和后肢的趾骨可用乳胶粘在泡沫板上。

骨骼标本制成后,最好装入标本盒中保存。

————刘凌云,郑光美.1998.《普通动物学实验指导》(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143-144。

人体骨头解剖实验报告(3篇)

人体骨头解剖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人体骨骼的组成和结构。

2. 观察骨骼的形态和功能。

3. 掌握骨骼解剖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二、实验时间2023年X月X日三、实验地点解剖实验室四、实验材料1. 人体骨骼标本2. 解剖器械:解剖刀、剪刀、镊子、解剖针等3. 实验图谱和教材五、实验方法1. 观察骨骼标本的整体结构。

2. 分别对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进行解剖观察。

3. 记录骨骼的名称、形态、位置和功能。

六、实验内容(一)颅骨1. 观察整体结构:颅骨由23块骨头组成,分为颅盖和颅底两部分。

颅盖主要由额骨、顶骨、颞骨和枕骨组成,颅底由蝶骨、筛骨、颞骨和额骨等组成。

2. 解剖观察:- 额骨:位于颅前部,呈三角形,保护大脑。

- 顶骨:位于颅顶部,呈扁平形,保护大脑。

- 颞骨:位于颅侧部,呈三角形,保护大脑和听觉系统。

- 枕骨:位于颅后部,呈扁平形,保护大脑。

3. 功能:颅骨主要起到保护大脑和感觉器官的作用。

(二)躯干骨1. 观察整体结构:躯干骨由51块骨头组成,分为脊柱、胸骨和肋骨三部分。

2. 解剖观察:- 脊柱:由33块椎骨(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骨1块、尾骨1块)组成,保护脊髓。

- 胸骨:位于胸前部,呈长方形,保护心脏和肺部。

- 肋骨:12对,保护胸腔器官。

3. 功能:躯干骨主要起到保护内脏器官、支持身体和参与呼吸运动的作用。

(三)四肢骨1. 观察整体结构:四肢骨由126块骨头组成,分为上肢骨和下肢骨两部分。

2. 解剖观察:- 上肢骨:包括肩胛骨、锁骨、肱骨、桡骨、尺骨、腕骨、掌骨和指骨。

- 下肢骨:包括髋骨、股骨、胫骨、腓骨、跗骨、跖骨和趾骨。

3. 功能:四肢骨主要起到支持身体、参与运动和平衡身体的作用。

七、实验结果1. 人体骨骼共有206块,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三大部分。

2. 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具有不同的形态和功能,共同构成人体的骨架。

3. 通过解剖观察,掌握了骨骼的名称、形态、位置和功能。

八、实验心得1. 人体骨骼是人体的支架,对人体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骨头标本制作的方法

骨头标本制作的方法

骨头标本制作的方法骨头标本是生物学研究、教学以及博物馆展品中常见的一种展示物。

制作骨头标本需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步骤,下面将详细介绍制作骨头标本的方法。

一、骨头采集制作骨头标本的第一步是采集骨头样本。

采集时需要注意保护好骨头,避免造成损伤。

可以选择已经死亡的动物尸体进行采集,也可以通过捕捉活体进行麻醉后采集。

采集时要注意保持骨头完整,并避免与其他物质混杂。

二、骨头处理采集到骨头样本后,需要对骨头进行处理。

首先,将骨头放入水中浸泡,去除骨头表面的软组织。

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通常需要几天到几个星期。

待软组织完全分解后,将骨头取出并清洗干净。

三、骨头脱脂骨头清洗干净后,需要进行骨头脱脂的步骤。

脱脂的目的是去除骨头中的脂肪和油脂,使骨头更加干燥。

可以将骨头放入稀释的酸性溶液中浸泡,也可以使用特殊的脱脂剂进行处理。

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通常需要几天到几个星期。

四、骨头漂白骨头脱脂后,需要进行骨头漂白的步骤。

漂白的目的是使骨头更加白净,去除骨头表面的污渍和色素。

可以使用过氧化氢等漂白剂进行处理,也可以将骨头暴露在阳光下进行自然漂白。

漂白的过程需要仔细控制时间和浓度,以免造成骨头的损伤。

五、骨头固定骨头漂白后,需要进行骨头固定的步骤。

固定的目的是使骨头更加坚硬和耐久,以便长期保存。

可以使用醋酸纤维素等固定剂进行处理,也可以将骨头浸泡在硬化剂中固定。

固定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通常需要几天到几个星期。

六、骨头组装骨头固定后,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骨头的组装。

组装的目的是将骨头的各个部分按照原来的结构重新组合起来。

可以使用特殊的胶水或者钢丝等材料进行组装,确保骨头的稳固和完整。

七、骨头保养制作完成的骨头标本需要进行保养,以保持其良好的状态。

可以使用特殊的保养液进行处理,也可以放置在恰当的环境中进行保存。

保养的过程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骨头标本的长期保存和展示效果。

通过以上的步骤,我们可以制作出精美的骨头标本。

制作骨头标本需要耐心和细致的操作,同时也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

人体骨骼标本实验报告

人体骨骼标本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人体骨骼的基本结构,掌握骨骼的形态、位置和相互关系。

2. 熟悉骨骼的命名规则,了解骨骼的功能和生理作用。

3. 通过观察骨骼标本,加深对人体骨骼系统的认识。

二、实验时间2023年X月X日三、实验地点人体解剖实验室四、实验材料1. 人体骨骼标本2. 解剖图谱3. 实验记录本4. 镜子5. 解剖镊6. 尺子五、实验方法1. 观察人体骨骼标本,记录骨骼的名称、形态、位置和相互关系。

2. 对照解剖图谱,加深对骨骼结构的理解。

3. 对比观察骨骼标本和人体,了解骨骼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六、实验内容1. 人体骨骼概述人体骨骼由206块骨骼组成,分为中轴骨和四肢骨两大部分。

中轴骨包括颅骨、脊柱、胸骨、肋骨等;四肢骨包括上肢骨和下肢骨。

2. 骨骼的命名规则骨骼的命名规则通常以骨骼的形态、位置和功能为基础。

例如,颅骨以“颅”字开头,表示位于头部;脊柱以“脊”字开头,表示位于脊柱;肋骨以“肋”字开头,表示位于肋部。

3. 骨骼的形态和功能(1)颅骨:颅骨包括颅盖和颅底两部分,保护大脑和神经系统。

(2)脊柱:脊柱由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和尾椎组成,支撑身体,保护脊髓。

(3)胸骨:胸骨位于胸前,与肋骨相连,保护心脏和肺部。

(4)肋骨:肋骨呈弓形,与胸骨相连,保护胸腔内的器官。

(5)上肢骨:上肢骨包括肱骨、桡骨、尺骨、腕骨、掌骨和指骨,负责手臂的运动。

(6)下肢骨:下肢骨包括股骨、胫骨、腓骨、髌骨、跗骨、跖骨和趾骨,负责下肢的运动。

4. 观察骨骼标本(1)观察颅骨标本,记录颅骨的形态、位置和相互关系。

(2)观察脊柱标本,记录脊柱的形态、位置和相互关系。

(3)观察胸骨和肋骨标本,记录胸骨和肋骨的形态、位置和相互关系。

(4)观察上肢骨和下肢骨标本,记录各骨骼的形态、位置和相互关系。

七、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观察骨骼标本,掌握了人体骨骼的基本结构,了解了骨骼的形态、位置和相互关系。

2. 通过对照解剖图谱,加深了对骨骼结构的理解。

人体骨骼结构实验报告(3篇)

人体骨骼结构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人体骨骼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2. 熟悉骨骼的主要功能,如支撑、保护、运动等。

3. 掌握骨骼的形态和命名。

4. 通过解剖和观察,加深对人体骨骼系统的认识。

二、实验时间2023年10月26日三、实验地点人体解剖实验室四、实验材料1. 人体骨骼标本2. 解剖图谱3. 解剖工具(解剖镊、解剖刀等)4. 实验记录本五、实验步骤1. 观察颅骨- 识别颅骨的各个部分:额骨、顶骨、颞骨、蝶骨、筛骨、枕骨。

- 观察颅骨的连接方式,如颅骨间的缝和关节。

- 分析颅骨的保护功能。

2. 观察躯干骨- 识别脊柱的各个部分: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尾椎。

- 观察椎骨的形态特征,如椎体、椎弓、椎间盘等。

- 分析脊柱的生理弯曲及其意义。

- 识别肋骨和胸骨,观察它们的连接方式。

- 分析胸廓的保护功能。

3. 观察四肢骨- 识别上肢骨:肱骨、桡骨、尺骨、腕骨、掌骨、指骨。

- 识别下肢骨:股骨、胫骨、腓骨、跗骨、跖骨、趾骨。

- 观察四肢骨的连接方式,如关节、韧带等。

- 分析四肢骨的运动功能。

4. 观察骨骼肌- 识别骨骼肌的起点和止点。

- 观察骨骼肌的形态和分布。

- 分析骨骼肌的收缩和运动机制。

六、实验结果1. 人体骨骼系统由206块骨头组成,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三大部分。

2. 颅骨保护大脑,躯干骨支撑和保护内脏,四肢骨参与运动。

3. 骨骼肌与骨骼相连,通过收缩产生运动。

4. 脊柱的生理弯曲有助于减轻体重和分散压力。

七、实验讨论1. 骨骼系统对人体的重要性:骨骼是人体的支架,支撑和保护内脏器官,参与运动和维持姿势。

2. 骨骼生长和发育:儿童和青少年的骨骼生长速度快,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骼逐渐成熟。

3. 骨骼疾病:骨质疏松、骨折等疾病会影响骨骼的健康和功能。

八、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人体骨骼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骨骼系统是人体的基础,对人体健康和运动至关重要。

了解骨骼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助于预防和治疗骨骼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骨: 腕骨( 8块) 掌骨( 5块) 指骨(14块)
腕骨: 近侧列(桡侧→尺侧): 舟、月、三角、豆; 远侧列(桡侧→尺侧): 大、小、头状、钩。
下肢带骨(髋骨 ):髂骨、耻骨、坐骨
下 肢 骨
自由
下肢骨
•股骨(femur): 人体最长、最粗的骨 •髌骨(patella) :人体最大的籽骨 •胫骨(tibia)和腓骨(fibula) 内胫外腓
•颅底外面观 有枕骨大孔
附肢骨骼
上肢带骨

•锁骨(clavicle) • 肩胛骨(scapula)


自由 上肢骨
•肱骨 (humerus) 桡神经沟、尺神经沟 •桡骨(radius)和8块短骨) 近侧:舟月三角豆 ; 远侧:大小头状钩
掌骨(5块长骨) 指骨( 14节长骨)
•脑颅骨 (8)
•面颅骨 (15)
顶骨2、颞骨2、 额骨1、筛骨1、 枕骨1、蝶骨1
鼻骨2、泪骨2、颧骨2、 下鼻甲2、上颌骨2、腭骨2 下颌骨1、犁骨1、舌骨1
•颅前面观 一对眼眶, 一个骨性鼻腔, 一个骨性口腔
•颅侧面观
外耳门, 其下方有颞骨乳突, 前下方有下颌窝。 翼点: 额、顶、颞、蝶骨 会合处。
实验三
人体骨骼一般形态结构 的观察和功能的分析
实验目的
1、掌握人体骨的分类方法及其形态结构特征。 2、掌握人体骨膜、骨密质、骨松质、骨髓的分布与 结构特征。 3、了解人体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 4、掌握人体关节的基本结构和辅助结构。 5、掌握人体骨骼肌的分类、特征与分布。
• 实验材料:
1、新鲜材料: 猪的股骨和膝关节、猪的大腿肌肉。
•足骨
跗骨:7块短骨 距骨、跟骨、骰骨、 足舟骨和内侧、中间、 外侧楔骨。 跖骨:5块长骨 趾骨:14块长骨
足骨: 跗骨( 7块) 跖骨( 5块) 趾骨(14块)。 跗骨包括跟骨、距骨、 足舟骨、三块楔骨和骰骨。 跗骨 距上、跟下、舟前三楔、骰在外
青蛙骨骼标本的制作
• 实验器材: 青蛙(或蟾蜍)、解剖盘、解剖器械一套、锅炉、铅丝、 老虎钳、台板、锯条、牙刷、氢氧化钠、双氧水、四氯 化碳、50%-70%酒精、乙醚。
3.固定
经过浸渍的标本,放在 50%-70%的酒精中固定(1一7 天),使韧带固定硬化。
4.脱脂 将韧带已固定硬化的标本浸入四氯化碳中,6-8小
时,取出来再用热水(正沸的开水更好)冲洗(骨骼 全部浸入开水中),骨骼里的脂肪即可除去。
5.漂白 将标本浸入10%-15%双氧水中24小时或更长,取出 晒
干即可。
6.把漂白好的骨骼标本,放正姿势。若韧带变硬了,
可用酒精或热水浸洗,然后用适当大小的铝丝把骨骼 连接,支架起来,使现出原来的姿势,并固定在台板上, 或放置在标本盒中。
解剖青蛙
去肌肉
兔骨架标本
谢谢大家的合作!
再见!
• 制作原理: 所谓骨骼标本的制作,就是通过一系列的处理,除去动 物的皮肤、肌肉与内脏,保留骨骼,并经脱脂、漂白, 使骨骼洁白美观,然后把骨骼支架成它原站立的姿势, 供教学、研究或展览之用。
• 操作步骤 1.杀死和去皮肉
①青蛙毁髓,使全身麻醉。 ②剥去青蛙的全身皮肤。 ③剖开腹壁,去内脏。不要损坏胸骨和肋骨! ④去肌肉:先把脊椎背面及腹部的肌肉粗略除去后,
2、模型或挂图: 人体全身骨骼模型、人体各部骨的标本、 人体全身肌肉模型等。
3、幻灯片: 人体全身骨骼的图片等。
中轴骨骼
椎骨24:颈椎7、胸椎12、腰椎5
骶骨1:骶椎5

尾骨1:尾椎4-5


胸骨1:胸骨柄、胸骨体、剑突
肋12对:肋骨(真肋、假肋、 浮肋)和肋软骨
No Image
颅 (cranium)
放置锅内煮熟或成半熟,但不可煮得过度。
• 2.把附有残肉的骨骼放在6%-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 浸2-6小时(视肌肉变透明,用牙刷能除去为止),使 肌肉腐败,并能溶去脂肪。
• 但是对于附有韧带的骨骼,浸渍不宜过度,否则会导致 韧带腐败。所以在浸渍时,应时观察。
• 浸渍后用水清洗,洗去氢氧化钠,最后清除脑及脊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