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青霉烯类药物对比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比较与选用-文献报告

流感嗜血杆菌
大肠埃希菌 克雷伯菌 大肠杆菌/克雷伯菌ESBL+
+
+ + +
+
+ + +
+
+ + +
+
+ + +
大肠杆菌/克雷伯菌KPC+
肠杆菌 沙雷菌 沙门菌 志贺菌
0
+ + +
0
+ + +
0
+ + +
0
+ + + +
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的抗菌谱比较 + + +
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的抗菌谱比较
革兰阴性菌(热病)
+
± 0 +
+
0 0 +
+
+ ± +
+
± 0 +
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MRSA
社区获得性甲氧西林耐药金 葡菌CA-MRSA 表皮葡萄球菌 杰克棒状杆菌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0 0
+ +
0 0
+ 0 ±
0 0
+ 0 +
0 0
+ +
革兰阴性菌(热病)
微生物 淋病奈瑟菌 脑膜炎球菌 卡他莫拉菌 多尼培南 + + + 厄他培南 + + + 亚胺培南 + + + 美罗培南 + + +
其结构与青霉素类的青霉环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噻唑环上的硫原子为碳所
四种碳青霉烯类药物的比较

碱性基团—抗革兰阴性菌活性。
(G-,G+菌的平衡)
结构区别
C4,C2无取代基团,对DHP-1
不稳定。
C2位有(乙酰亚胺吡咯—3 —基)硫健取代,增加了对肾脱氢肽酶的稳定性。但由于其单独使用时会在肾皮质蓄积,并导致肾小管坏死
C4位有β-甲基,增加对DHP-1的稳定性,第1个不需配用酶抑制剂
适合刚入院感染患者的早期经验性治疗,可部分替代第三代头孢菌素,对HAP细菌较其他同类差。不引起产ESBLs菌株增加;不引起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增加;每日1次给药,不良反应轻。
C-4有β-甲基,对DHP-1稳定,
C-4有β-甲基,对DHP-1稳定
中枢毒性反应率
较高(0.3-1.0%)不适用于脑膜炎的治疗,且不得与阿昔洛韦联用。
机制:抑制脑内
GABA与其受体结合,导致肌颤、肢体抽动、惊厥、癫痫等中枢毒性反应。
发生率与剂量和速度相关,用量大(>4 g/d),滴速快,特别是老年人、有中枢神经系统疾患基础、肾功能不全或有癫痫史者更易发生。
给药量为0.5g ,每日2次,静滴。重症及难治性感染增至每次1g ,每日2次,静滴。每日最高剂量2g ,每次静滴需30min以上。儿童10~20mg·kg - 1 ,每日2~4次,静滴。
每次0.5g~1g ,每6h~8h 1次,静滴。儿童为每6h~8h 1次,每次10-20
mg·kg- 1
该药不仅可静脉滴注,还可以肌注给药
每次1.0g ,每日1次,静滴。肾功能损伤者为每日0.5g,输注时间为30min。
不能用含葡萄糖溶液稀释
耐药机制
1.产生碳青霉烯酶,水解碳青霉烯类药物;
2.外膜孔蛋白减少或丢失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之间的区别!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之间的区别!2022-09-11李鸿政来源:医学界呼吸频道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由青霉素结构改造而成的一类β内酰胺类抗生素,20世纪80年代开始应用于临床。
它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一种,其结构与青霉素类的青霉环相似。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包括亚胺培南、帕尼培南、美罗培南、比阿培南、和厄他培南等等。
一、碳青霉烯类的特点一般总结它们的特点为三个词语:高效、广谱、耐酶。
对需氧、厌氧菌均有很强大抗菌作用,几乎通杀G+、G-菌,抗菌谱几乎包括所有临床常见的病原菌。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它们具有特别显着的抗铜绿假单胞菌活性(具体药物有差别)。
这点在呼吸科、ICU来说非常重要。
但也有不足,比如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缺乏活性,单用它们治疗肠球菌也不可靠,且也开始面临细菌耐药的问题。
其他抗菌特征包括:1)容易进入细胞外膜,有特殊通透性;2)与细菌中所有PBPs具有强大亲和力;3)有极强的β内酰胺酶稳定性;4)有明显抗生素后效应(PAE);5)具有快速杀菌作用。
在抗菌界中,碳青霉烯类已经成为治疗严重医院内获得性肺炎、混合感染以及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有效药物。
二、常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之间的区别1.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第一个上市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算是鼻祖吧,所以后面陆续出来的帕尼培南、美罗培南、比阿培南、厄他培南等都是以亚胺培南做参考和对比。
亚胺培南对肾去氢肽酶不稳定,必须与酶抑制剂(西司他丁)合用才能避免在肾脏的代谢,从而稳定发挥疗效。
亚胺培南/西司他汀的抗菌谱极广,抗菌活性甚强,对G+、G-需氧菌和厌氧菌,以及多重耐药或产生β-内酰胺酶的细菌皆有良好的抗菌活性。
临床显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对败血症、尿路感染和妇产科感染的临床疗效在95%以上,对下呼吸道感染疗效为85%。
碳青霉烯类是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所以每天应多次给药。
根据病情,一次0.25-1g,1日2-4次。
中度感染一般可按1次1 g,1日2次给药。
(推荐)四种碳青霉烯类药物的比较

不稳定
适应症
腹腔内感染;下呼吸道感染;泌尿生殖道感染;生殖系统感染;脓毒血症(不宜用肌肉注射剂型);骨关节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心内膜炎
呼吸系统感,腹腔感染,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骨、关节感染,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等
肺炎及院内获得性肺炎,败血症、细菌性脑膜炎,尿路感染,腹腔内感染,妇科感染,皮肤及软组织感染。
G+
++++
(强于克倍宁)
+++
+
++
G+球菌(MSSA)
+++
++++
(强于泰能)
+
++
肠杆菌
+
++
++++
较强
+++
厌氧菌
(强于甲、克林、氯霉素)
+++
+++
+++
+++
肠球菌
耐药
铜绿
(AMP-c除外)
++
+
++++
无效
嗜麦芽
耐药
非典型病原体
无效
MRSA/MRSE
对酶不稳定,不敏感
ESBLs
稳定,为产ESBLs 菌株的首选药
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药产生耐药的主要是外膜孔蛋白的缺失,其次是β- 内酰胺酶的水解作用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比较

根据抗菌活性特点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分为三类
分类 第一类 第二类 第三类
抗菌活性特点
药物
对非发酵G-杆菌作用有限,适用于复 杂性或产ESBLs肠杆菌所致社区获得 性感染
厄他培南
对包括非发酵G-杆菌在内的绝大多数 致病菌均有效,适用于医院获得性感 染
功能减退患者未减量用药者,因此原有癫痫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避免应用本类药物。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患者有指征应用美罗培南或帕尼培南时,仍需严密观察抽搐等严重不 良反应。 • ⑷ 肾功能不全者及老年患者应用本类药物时应根据肾功能减退程度减量用药。
小结
几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各自有其优缺点: •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主要缺点是中枢神经系统毒性。 • 美罗培南:抗革兰阴性菌的活性增强,更好的耐受性。 • 美罗培南、帕尼培南-倍他米隆:可透过血脑屏障,可用于脑膜炎的治疗。 • 厄他培南:半衰期最长,每次1 g,一日一次;与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相比,厄他培南
大多数致病菌的MIC
g)
比阿培南
可渗透入各种组织(如肺部组织)和 体液中(如痰液,胸腔积液, 腹腔液 体中)
17.1(单 剂量0.3
g)
3.710.2
1
尿液30 %
1
尿液6070 %
抗生素后效应(PAE)
• 时间依赖性、抗菌活性持续时间较长的抗生素。对G+和G-菌均有较明显的抗生 素后效应(postantibiotic effects,PAE)。
化学结构
• 与β-内酰胺类的区别: • 在青霉素类化合物的母核骨架上4 位硫原子以碳代替,2 ,3 位以双键结合(二氢吡咯环较
杂环稳定,耐β-内酰胺酶) • 6 位羟乙基侧链为反式构象(空间位阻增大,耐β-内酰胺酶) • C-3:是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最重要的化学结构修饰部位,其氨基与抗绿脓杆菌活性相关,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比较与选用

9
i.v,ivtravenous infusion;I.m,intramuscular injec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cilastatin. In combimation with betampiron Unchanged compound.
已上市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
第二类碳青霉烯对肠杆菌科细菌具有强大的 抗菌活性,包括产ESBL和AMPC酶株、对 非发酵菌中的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属亦 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对MSSA、MSSE溶血 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包括PSSP、 PRSP),对脆弱类杆菌等厌氧菌具有强大 抗菌活性,但对MRSA、嗜麦芽寡养单胞菌、 多数黄杆菌属耐药,对肠球菌作用较差。主 要用于院内多重耐药,G-杆菌重症感染及免 疫缺陷患者感染,也用于需/厌氧菌混合感 染。
厄他培南特点
抗菌谱“到位而不越位” 抗菌谱广(G+,G-,有抗厌氧菌的作用),对酶稳定,包 括产ESBL和AmpC的肠杆菌科细菌 适合刚入院感染病人的早期经验治疗 适用于老年CPA感染,轻中度腹腔感染的经验性治疗、无 骨髓炎的糖尿病患者中重度复杂足感染和成人结直肠手术 后预防感染 可靠的疗效和极好的安全性 部分替代第三代头孢菌素,降低耐药选择压力及附加损害 不引起产ESBL菌株 对非发酵菌活性有限,不引起铜绿假单胸菌耐药性 半衰期长,每天一次、一克。
比阿培南对DHP酶以及β内酰胺酶 稳定性更高
动物实验:与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相比,比阿 培南对DHP-I酶以及β内酰胺酶更稳定。
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 Dec. 1999, p. 2904–2909
抗菌活性分类与比较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分类
碳青霉烯类药物的比较ppt课件

B药浓度降低,增加癫痫 发作风险
亚胺培南
美罗培南 厄他培南 比阿培南
MRSA、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军团菌、少数脆弱拟杆菌 机制:天然产耐碳青霉烯的金属酶
—
—
—
—
﹢
﹢
﹢
﹢
﹢
﹢
+
ND
﹢
﹢
+
ND
—
﹢
+
—?
鲍曼不动杆菌:碳青霉烯酶、PBP亲和力降低、外膜蛋白缺失 铜绿假单胞菌:碳青霉烯酶、PBP亲和力降低、外排泵机制
临床应用
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 Mohnarin)2011 - 2012 年革兰阳 性菌耐药监测报告
童(<40kg)单次
每日不超过1g。 单胞菌感染:
剂量,12.5mg/Kg
300mg q6h,或q8h;
一日最大给药量不
得超过1.2g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亚胺培南 美罗培南 厄他培南
比阿培南
过敏反应(皮疹、发热、红斑、瘙痒) +
1.8%
2.5%
1.0%
胃肠道反应(腹泻、腹痛、恶心、呕吐 2%
+
9%
、便秘、食欲减退、假膜性结肠炎)
4种碳青霉烯类药物 差异比较
1. 简介 2. 结构差异 3. 药动学差异 4. 药效学差异 5. 临床应用
非典型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高效、广谱、耐酶
亚胺培南 Imipenem
泰能
1985
1994
美罗培南 Meropene
m 美平
1995
2002
多尼培南 2005
碳青霉烯类药物比较讲义

大肠埃希菌耐药率
100.0
80.0
71.9
60.0
40.0
20.0 4.0 0.4 0.3 0.3
0.0
AMCCZOPIP CXMCTXCFP CIP GENLVX SAMATMCAZFEP CSL AMKTZP ETP MEMIMPBIA
MOHNARIN 2010
肺炎克雷伯杆菌耐药率
100.0
注意事项
不宜用于治疗轻症感染,更不可作为预防用药; 所致的严重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多发生在原有癫痫史
等中枢神经系统疾患者及肾功能减退患者未减量用 药者,因此原有癫痫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避免 应用本类药物;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患者有指征应用美罗培南或帕 尼培南时,仍需严密观察抽搐等严重不良反应;
80.0
60.0
51.5
40.0
20.0
3.6 1.2 0.9 0.8 0.0
AMCCZOPIP CXMCTXSAMCFPGENATMCAZCIP LVXFEPCSL AMKTZPETPIMPBIA MEM
MOHNARIN 2010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
100.0
80.0
60.0
40.0
23.1
21.6
尿液76%,胆 汁24% 尿液60~70%
不良反应
主要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反应以 及血液学方面的嗜酸性细胞增多、白细胞减少、 中性粒细胞减少、粒细胞减少等,能为患者所耐 受;
超剂量使用时可出现神经系统毒性,如头痛、耳 鸣、听觉暂时丧失、肌肉痉挛、神经错乱、癫痫 等,尤其是肾功能不全伴癫痫者;所以一旦出现 震颤、肌肉痉挛或癫痫,应立即减量或停药。
注射剂
1g(亚胺培南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药学高级教程》
近来病历抽查发现头孢西丁和拉氧头孢这两种药,使用比例上升趋势增长较快。
随着该药品的使用增多,临床疗效反应有所下降,为防止耐药菌的产生,建议临床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并注意:
头孢西丁属头霉素类,抗菌谱类似第二代头孢菌素,对革兰阴性菌作用强,对厌氧菌有效及对β-内酰胺酶稳定,比较适用于需氧菌和厌氧菌的混合感染,但头霉素类药物对革兰阳性菌的作用不及第一代头孢菌素。
静脉给药可发生血栓性静脉炎、过敏性皮炎等不良反应,对于高血压患者症状加重等。
孕妇应该仅在必需的情况下才使用,对于哺乳期妇女头孢西丁可低浓度分泌进入乳汁,使用的时候应该给予警告。
(妇产科使用比例最高)拉氧头孢为半合成氧头孢烯类,其抗菌活性与头孢三代类似,对革兰阳性球菌和阴性球菌的作用与头孢他啶相同,对铜铝假单胞菌的作用不及头孢他啶,对厌氧菌的的抗菌作用明显强于第1,2,3代头孢菌素类,常见的不良反应有皮疹,药物热等过敏反应,青霉素过敏者、孕妇、哺乳期妇女慎用。
老年人缺乏维生素K,使用拉氧头孢增加出血倾向,用药期间可适当补充维生素B,维生素K预防。
(儿科使用比例最高)
头霉素、氧头孢烯类:相似抗菌,区别应用
基层医院 2013年7月15日D11版
文张永信(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传染病科教授)
β-内酰胺类抗生素除了青霉素类与头孢菌素类外,还有一大组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包括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剂)、头霉素类、氧头孢烯类、碳青霉烯类和单环类,其分子结构中均含有β-内酰胺环。
其中头霉素类与氧头孢烯类的抗菌谱和临床适应证有不少相似之处。
抗菌特点:性似头孢、同中存异
头霉素类和氧头孢烯类所含的品种,其药名中都有“头孢”两字,原因是该两类药分别具有第二代和第三代头孢菌素类似的分子结构和抗菌谱,但抗菌作用均较头孢菌素弱。
头霉素类对革兰阴性杆菌(包括大肠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奇异变形杆菌、沙门菌属、志贺菌属、肺炎克雷伯菌、产气杆菌等)、革兰阴性球菌(包括卡他莫拉菌、淋球菌、脑膜炎球菌等)和革兰阳性菌(包括甲氧西林敏感的葡萄球菌、链球菌、白喉杆菌等)均有良好的抗菌作用。
而氧头孢烯类对肠杆菌科细菌作用强,对绿脓杆菌、沙雷菌属等其他革兰阴性菌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革兰阳性球菌也有一定作用。
头霉素类与氧头孢烯类对包括脆弱类杆菌在内的各种厌氧菌均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后者的作用更优),这是与头孢菌素的不同点之一。
而且,这两类抗生素对细菌产的β-内酰胺酶,包括对部分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很稳定,其稳定性优于多数头孢菌素,因此可用于产酶菌、耐药菌感染。
1.头霉素类
国内主要应用的品种为头孢西丁和头孢美唑。
两者相比,头孢美唑除了对脆弱类杆菌的作用稍次于头孢西丁外,对需氧革兰阳性菌与阴性菌及其他厌氧菌的作用均优于头孢西丁,且对酶的稳定性也较头孢西丁强。
以相同的剂量给药后,头孢美唑的血药浓度明显高于头孢西丁。
总体上,头孢美唑效果较优,但难以透过血脑屏障。
(见附表)
头孢替坦的消除半衰期较长(3.5小时),血药浓度高;头孢拉宗对革兰阴性杆菌的作用较强。
但这两种品种临床应用较少。
2.氧头孢烯类
拉氧头孢对厌氧菌和需氧革兰阴性菌的抗菌作用与氟氧头孢相似,但对革兰阳性菌的作用弱于后者。
以相同剂量给药后,氟氧头孢的血药浓度是拉氧头孢的1.5倍,孢在脑脊液中的浓度可达有效水平。
然而,拉氧头孢分子含四氮唑基因,可抑制维生素K和凝血酶原合成,引起凝血功能障碍而出血,且在饮酒后可产生戒酒硫样反应;头孢并无凝血功能异常和戒酒硫样反应。
故临床上若须使用氧头孢烯类,通常选用氟氧头孢。
临床适应证:混合感染
头霉素类和氧头孢烯类对需氧菌和厌氧菌具双重抗菌作用,因此确定其临床适应证主要为混合感染,即有厌氧菌参与的混合感染。
1.厌氧菌与需氧菌的混合感染
主要指腹腔感染、盆腔感染、口腔感染、肺脓疡等混合感染。
其用药方案比以往惯用的联合用药方案(如甲硝唑、克林霉素或氯霉素与氟喹酮类或氨基糖苷类)更为除拉氧头孢外,其余各品种均可安全用于小儿、老人、孕妇等人群。
2.敏感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的各种感染
虽然头霉素类对产ESBLs菌株所致的各种感染(如败血症、肾盂肾炎、肺炎、脑膜炎等)的疗效一般次于碳青霉烯类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剂,但仍可作为
选用药。
3.有厌氧菌感染可能的手术预防用药
远端小肠、结肠、直肠手术、内脏穿孔后,经阴道子宫切除等妇产科手术,若发生感染,大多数有厌氧菌特别有脆弱类杆菌参与,故常规预防用药可选用头霉素类,如头孢西丁1~2g静滴,其方案比头孢唑啉加甲硝唑,或庆大霉素加克林霉素更为安全、方便。
复旦大学, 华山医院, 葡萄球菌, 头孢菌素, 青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