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雾润滑原理

合集下载

油雾润滑原理范文

油雾润滑原理范文

油雾润滑原理范文油雾润滑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润滑方式,适用于大多数机械设备和工业系统。

它使用气体载体将润滑油雾化并输送到要润滑的部件上,以形成细小的润滑膜。

油雾润滑具有许多优点,如提供可靠的润滑、减少能量损失、防止磨损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等。

以下是油雾润滑的原理及其工作过程的详细说明。

油雾润滑的原理:油雾润滑的基本原理是将润滑油通过压缩空气或其他气体的喷射产生雾化,形成微小润滑油颗粒的混合物,并以气流的形式输送到摩擦部位。

当润滑油颗粒着陆在摩擦表面时,它们在摩擦表面形成了一个连续的润滑膜,以减少摩擦和磨损。

油雾润滑的工作过程:油雾润滑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生成阶段、输送阶段和质量恢复阶段。

1.生成阶段:在生成阶段,润滑油首先被雾化装置雾化成微细颗粒。

雾化装置通常由喷射器、喷嘴或分配器组成,其中润滑油与压缩空气或其他气体混合,形成油雾。

雾化装置不仅可以调整润滑油颗粒的大小和数量,还可以控制油雾的流量和方向。

2.输送阶段:在输送阶段,雾化的润滑油颗粒通过气流输送到摩擦表面。

这些微小润滑油颗粒通过气流呈扇形分布,并在到达摩擦表面之前与其他气体颗粒和空气混合。

当润滑油颗粒着陆在摩擦表面时,它们在摩擦表面形成了一个连续且均匀的润滑膜。

3.质量恢复阶段:在质量恢复阶段,未着陆在摩擦表面的润滑油颗粒会由于重力、惯性和内聚力而返回润滑系统。

为了避免润滑油在系统内积聚和形成油凝块,油雾润滑系统通常配备油雾分离器和排油装置。

油雾分离器可以过滤和清除空气中的润滑油颗粒,然后将其重新注入润滑系统。

排油装置可将油雾系统中积聚的润滑油排除,保证系统的正常工作。

油雾润滑的优点:油雾润滑具有许多优点,使其成为许多应用场景的首选润滑方式。

1.高效润滑:油雾润滑可确保润滑油颗粒均匀分布在摩擦表面上,并形成一个连续的润滑膜。

这种润滑方式能够减少峰值摩擦力和磨损,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

2.减少能量损失:油雾润滑不需要大量的润滑油,相比于滴注润滑或油浴润滑而言,能够在减少摩擦和损耗的同时降低能量消耗。

油雾器的结构原理及使用注意事项

油雾器的结构原理及使用注意事项

油雾器的结构原理及使用注意事项一、油雾器的结构原理:气动元件内部有许多相对滑动部分,有些相对滑动部分靠密封圈来密封,为了减少相对运动件之间的摩擦力,减少密封材料的磨损,防止泄露及管道、金属零部件的腐蚀,延长元件的使用寿命,必须保证良好的润滑,我公司CGA生产线的的油雾器基本上都是使用396、QIU系列普通型油雾器来实现给油润滑的。

结构图如下所示:该油雾器是通过压力差将油杯中的油吸起,经节流阀流入视油窗,从滴油器上方的小孔滴下后被高速气流雾化后随气流流入气动元件内,实现对气动元件的润滑。

二、使用注意事项:1.油雾器应选用对合成橡胶密封材料的变形、硬化、软化等影响很小的清洁润滑油,粘度不宜过大或太小,我公司规定所有油雾器统一使用46#液压油,严禁添加机油或锭子油,以免损坏密封件。

2.油雾器安装在空气过滤器和减压阀之后,进出口方向不得反向以免失去油雾功能,安装不能倾斜,以免油粘附在滴油器上,看不见油滴。

3.油雾器必须及时补油,确保油面位于油雾器所规定的上下限之间(YSS上下限为存油杯容积的80%,20%)。

补油时一定要将进气口阀门关闭,通过动作过滤器或者换向阀将管道压力卸到0MPa(气动三联件减压阀压力表压力为0MPa)。

油杯拆卸前工作步骤用皮带扳手(链条扳手也好,但易损坏油雾器油杯)将油雾器存油杯拧下,添加润滑油,再安装旋紧。

注意:油雾器存油杯和油雾器之间有密封垫,拆装时一定要将密封圈安装好,否则会漏气。

396油雾器高低油位参考值4.油雾器可以调节节流阀(顺时针滴油量减小,逆时针滴油量增多),使滴油速度控制在每分钟7-12滴,注意调节滴油量时必须在供气状态下调节。

调节时必须手动调节,严禁使用工具调节。

5.定期检查油雾器油杯的金属外壳是否完好,油杯、视油窗是否有裂纹、被污染。

油雾润滑介绍

油雾润滑介绍

纯油雾润滑与吹扫型油雾润滑
• 纯油雾润滑适用于泵功率小于1000Kw,转速 大于600转/分、小于3000转/分,轴承为非轴瓦 、非圆锥滚子轴承的悬臂(包括卧式泵和立式 泵)、双支撑离心泵。 • 泵轴承带有滑动轴承、圆锥滚子轴承时采用吹 扫型(Wet Sump)油雾润滑。
油雾润滑系统操作
• IVT型油雾发生系统由油雾发生器、油雾输送管道网络两大部分组成。其 中油雾发生器是油雾润滑系统的核心部分。 油雾发生器由动力供给单元(仪表风)、润滑油供给单元、油雾发生单 元(旋动器、漩涡射流器)、操作控制单元4部分组成。 动力供给单元是生成油雾并把油雾带到各个润滑部位的动力来源,其动 力是仪表净化风。润滑油供给单元向油雾发生器提供润滑油,由大量油 储罐、主油雾发生器储罐、辅助油雾发生器储罐三部分组成,主油雾发 生器储罐用油是通过一个自动供给系统从大量油储罐补给,辅助油雾发 生器则需手动操作从大量油储罐供给(现场切换至辅助油雾发生器后提 上供油泵手动阀和辅助油雾发生器注油入口阀拨片)。油雾发生单元是 把净化空气和润滑油混合生成油雾。操作控制单元则是把空气、油、油 雾、各部件及其运行数据与微型控制面板总装在一起,以便提供精确、 可靠的控制和监测。
分开雾流 收集凝结油 油位可视 带管接头的按钮式 排放阀 • 节流器到润滑点之 间用不 锈钢管连接 • 可安装各种节流器 (凝缩嘴)
节流器/喷嘴
• 孔板计量仪 • 控制到各润滑点的油雾量 • 尺寸取决于设备的: - 每分钟转数 - 轴径 - 轴承列数 - 载荷 • 每个润滑点对应一个节流器
选择合适的节流器 可提供适量的润滑油雾
油雾润滑系统的组成
• 油雾节流器:它能测量并调配输送到润滑点的雾化油量,也能将 干性雾化油转变成湿性雾化油。除“雾化”的类型外,还可选择 喷射式、压缩式或定向式。每个润滑点各要求有一个节流器。油 雾正常情况下成烟雾状,粒度在 2µm 以下。发生器产生的烟雾状 油雾不容易凝结,这种油雾没有润滑效果,被称作干雾。但它的 好处在于,它在管道中传送时不会凝结在管道壁上,随着油雾弥 散到摩擦副附近,经过凝缩嘴,使油雾成为油、气两相流体射流 • 雾化油收集容器:这个装置用于收集从轴承箱排出的凝结油。它 一般也是另外一套油回收系统的油收集器的一部分,可用于安排 对回收油的重复利用(位于泵带末端,有看窗,巡检时看到看窗 油满之后应进行排油)

油雾器工作原理

油雾器工作原理

油雾器工作原理
油雾器是一种常见的工业设备,主要用于将液体油脂转化成微小的油雾,然后通过管道输送到需要的地方。

它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油雾器内部通常有一个压力泵,用于将液体油脂加压。

当液体油脂被加压后,会形成高速流动的液体流,这时液体流会通过一个细小的喷嘴或者喷头,进入到一个空气流动的通道中。

其次,油雾器中的空气流动通道会产生高速的气流,这个气流会和液体流混合在一起,形成微小的油雾颗粒。

这些微小的油雾颗粒会随着气流一起被推送出去,形成一股油雾喷射流。

最后,这股油雾喷射流会被输送到需要的地方,例如机械设备的摩擦部位、润滑部位或者加热部位。

油雾颗粒会在这些地方沉积下来,起到润滑或者冷却的作用。

总的来说,油雾器的工作原理就是通过加压液体油脂,产生高速流动的液体流,然后和空气流动混合形成微小的油雾颗粒,最后将这些油雾颗粒输送到需要的地方,起到润滑或者冷却的作用。

在使用油雾器的时候,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要定期检查
油雾器的喷嘴或者喷头,确保其通畅无堵塞。

其次,要定期清洗油
雾器的管道和过滤网,防止堵塞影响油雾的喷射效果。

最后,要选
择适合的润滑油脂,以确保油雾的质量和效果。

总的来说,油雾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业设备,它的工作原理
简单而有效。

通过合理的使用和维护,可以确保油雾器的正常工作,为机械设备的运行提供良好的润滑和冷却条件。

油雾器工作原理

油雾器工作原理

油雾器工作原理油雾器是一种常见的家用电器,用于产生细小的油雾,可以用于烹饪、清洁等多种用途。

它的工作原理主要涉及到液体的雾化和喷射技术。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油雾器的工作原理,包括液体雾化的过程、喷射技术的原理以及常见的应用场景。

液体雾化的过程液体雾化是油雾器的核心技术之一。

它通过将液体转化为细小的颗粒,形成雾状的液体。

这个过程涉及到液体的分子结构和表面张力等物理化学性质。

当液体被加热或者受到高压的作用时,液体分子会变得更加活跃,从而形成细小的颗粒。

这些颗粒会随着气流扩散,形成雾状的液体。

在油雾器中,这个过程通常是通过加热或者超声波技术来实现的。

喷射技术的原理喷射技术是油雾器将雾化的液体喷射到目标表面的关键环节。

它涉及到气体和液体的混合、加速和喷射等过程。

在油雾器中,通常会使用压缩空气或者超声波来实现液体的喷射。

当压缩空气或者超声波作用在雾化的液体上时,会产生高速的气流,将雾化的液体带到目标表面。

在这个过程中,喷射的角度、速度和均匀性都会对喷射效果产生影响。

因此,油雾器通常会配备专门设计的喷嘴和气流控制系统,以确保喷射效果的稳定和均匀。

常见的应用场景油雾器在家庭和商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家庭中,油雾器通常用于烹饪和清洁。

在烹饪中,油雾器可以将橄榄油、食用油等涂抹在食材表面,使食材更加鲜嫩和美味。

在清洁中,油雾器可以将清洁剂雾化喷洒到目标表面,提高清洁效果和效率。

在商业领域,油雾器也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农业和工业等领域。

例如,在医疗领域,油雾器可以用于药物雾化治疗呼吸道疾病;在农业领域,油雾器可以用于喷洒农药和肥料;在工业领域,油雾器可以用于喷涂和润滑等工艺。

总结油雾器是一种利用液体雾化和喷射技术产生细小油雾的电器。

它的工作原理涉及到液体雾化的过程和喷射技术的原理。

液体雾化是通过加热或者超声波技术将液体转化为细小颗粒的过程,而喷射技术是通过压缩空气或者超声波将雾化的液体喷射到目标表面的过程。

油雾器在家庭和商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烹饪、清洁、医疗、农业和工业等领域。

油雾润滑操作说明

油雾润滑操作说明

首先我们介绍的是由北京郎瑞德油雾技术有限公 司生产的油雾润滑系统 ,此套系统应用于二催化及 常减压装置。
油路供给系统包含了泵、大油箱、主油箱和辅油 箱。油可以通过加油泵,经过滤器把大油箱的油送 到主油箱和辅油箱,也可通过手动加油完成人工注 入。

气源
辅路温度控制 辅电源 辅路气源开关 油泵气源开关 主路气源开关 辅路气源调节
值,立即停止投用,查找原因,排除故障后再按上述步 骤重新进行切换,若无异常,则切换完成;
1 .9 切换完毕后将电控箱西侧的回油阀门打开。
1.辅油雾发生器和主油雾发生器的切换
1.1将电控箱西侧的回油阀门关闭; 1.2将辅油箱加热开关(F2)打至“停止” 1.3将防爆电控箱面板上的“主油加热”转换开关(F1) 打至“加热,主油箱油温达到50℃ ; 1.4 打开主油箱与油雾管路间球阀 ; 1.5 打开主油箱压缩空气入口球阀 ; 1.6 关闭辅油箱的压缩空气入口球阀; 1.7 关闭辅油箱与油雾管路球阀 ; 1.8 确认雾压在正常范围,如果雾压低于正常状态最小
7)辅系统油箱油位应在2/3处,否则加油。
谢谢大家!
1.1将电控箱西侧的回油阀门关闭; 1.2将主油箱加热开关(F1)打至“停止” 1.3将防爆电控箱面板上的“辅助加热”转换开关(F2) 打至“加热,辅油箱油温达到50℃ ; 1.4 打开辅油箱与油雾管路间球阀 ; 1.5 打开辅油箱压缩空气入口球阀 ; 1.6 关闭主油箱的压缩空气入口球阀; 1.7 关闭主油箱与油雾管路球阀 ; 1.8 确认雾压在正常范围,如果雾压低于正常状态最小
复位按键后再观察;如还没有变化,应手动切换至辅 系统工作并报修;(切换见主辅系统切换) 4、检查主油箱中的油位,不应过高或过低; 检查室内显示盒绿灯,应亮(有的没有室内显示盒就不 需检查); 5、检查室内显示盒“止闹”按钮,应开启(有的没有 室内显示盒就不需检查);

油雾润滑在企业中运用及生成油雾方法浅析

油雾润滑在企业中运用及生成油雾方法浅析
管道 调节空气针 阀
图 L —l
3 油雾润滑在 国内企业的运用 _ 2 油雾润滑最早在 2 世纪 8 年代 已经 引入 0 O 我 国 ,1 纪时油雾润滑 大规模在 国内石化 企 2世 业开 始运用 , 如燕京石 化 、 齐鲁 石化 、 九江石 化 等, 并取得 良 效果。 好 3 3降低轴承温度 , 山石化抽样为 例 以燕 3 . 4降低润 滑油用量 例如一套装置九江石化分公 司对催 化裂化 装置 1 6台机泵 润滑油系统进行改造 , 成功应用 油雾润滑技术 , 取得了明显的节能效 果。 经过半 年 的应用后 , 不仅润滑 油用 量降低 了 8%, 0 而且 机泵达到 了最佳 润滑效果 , 备故障率大大减 设 少, 轴承使用寿命延长为以前的 36 。  ̄ 倍 齐鲁 石 化胜利炼油厂不久前新建 的原 油深加工装置一 10 口, 第三延 迟焦化装置 ,采用 了世界 先 4万 屯 年 进 的机泵油雾 润滑_ 。与普通 的机泵 油浴 润 T艺 滑相 比, 新工艺 和新 设备节能效果非常 明显 , 车 间 5 台机泵 每年可节约润滑油 2 0 千克。据 3 00 介绍 , 经开工对 比, 油雾润滑1艺明显优于 一 传 统 的油浴式 机泵润滑 。首先 , 油雾散 热 性 能好 , 经过近两个月持续高温 的考验 , 轴 承箱平均温 度下降 7 没有 1 ℃i 台机 泵 轴 承箱超温 。 泵安 全 I 机 生 能得 到保证 。 其次 , 节油 、 润滑效 果明显 。车 间采 用油雾 润滑 的 5 台泵平均每 天消耗润滑油 3 升 , 3 . 与 8 同 规模 机泵 群 相 比 ,润 滑 油耗 量 降 低 49 第三, 0 充分保护 了备用设备 。 油雾使



C iaNe e h oo isa d P o u t h n w T c n lge n rd cs

主轴油雾润滑系统 原理

主轴油雾润滑系统 原理

主轴油雾润滑系统原理主轴油雾润滑系统是一种常见的工业设备润滑方式,其原理是通过将润滑油以雾化形式喷洒到主轴表面,形成一层细小的油膜,以减少摩擦和磨损,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和寿命。

主轴油雾润滑系统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首先,润滑油被送入喷雾器,通过喷嘴进行雾化处理。

喷嘴的设计可以使润滑油形成细小的油雾颗粒,这些颗粒可以在空气中悬浮,并且可以覆盖到主轴表面。

其次,通过压缩空气的作用,将油雾送入主轴的润滑区域,形成一层均匀的油膜。

主轴油雾润滑系统的优点之一是能够提供更好的润滑效果。

由于雾化后的润滑油颗粒非常细小,可以更好地渗透到主轴表面的微小间隙中,形成均匀的润滑膜,从而减少了金属表面之间的直接接触,降低了摩擦和磨损。

此外,油雾润滑系统还能够在高速旋转的主轴上提供足够的润滑,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另一个优点是主轴油雾润滑系统具有良好的冷却效果。

润滑油的雾化过程需要消耗热量,因此在喷洒到主轴表面时会吸收部分热量,从而起到冷却的作用。

这对于高速旋转的主轴来说尤为重要,可以有效地控制主轴温度,避免因过热而导致设备故障。

主轴油雾润滑系统还能够防止污染和泄漏。

由于润滑油以雾化形式喷洒,不会像传统的润滑方式那样产生过多的油污,避免了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油雾润滑系统还可以有效地防止润滑油的泄漏,减少了维护和清洁的工作量。

然而,主轴油雾润滑系统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由于润滑油需要以雾化形式喷洒,需要一定的压缩空气供应。

因此,在安装和维护系统时需要额外考虑空气压缩机的配置和运行成本。

其次,油雾润滑系统对润滑油的选择要求较高,需要使用适合系统要求的润滑油,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主轴油雾润滑系统是一种有效的设备润滑方式,通过将润滑油以雾化形式喷洒到主轴表面,形成一层细小的油膜,以减少摩擦和磨损,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和寿命。

它具有润滑效果好、冷却效果佳、防止污染和泄漏等优点,但也需要考虑压缩空气供应和润滑油选择的问题。

在工业生产中,根据实际需求和设备特点,可以选择主轴油雾润滑系统作为设备的润滑方式,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提高生产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雾润滑
油雾润滑是一种新型的稀油集中润滑方式, 可以广泛应用于滚动轴承、齿轮、蜗轮、链轮及滑动导轨等各种摩擦副。

油雾润滑具有润滑效果优异、耗油量小、散热好、能提高滚动轴承极限转速、设备简单、重量轻、占地面积小、成本及维修费用低, 以及便于集中管理等特点。

第二章油雾润滑原理
一、工作原理
油雾润滑装置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当电磁阀5 通电接通后, 压缩空气经分水滤气器 2 过滤, 进入调压阀3减压,使压力达到工作气压,经减压后的压缩空气经电磁阀5、空气加热器7、进入油雾发生器,在发生器内,高速流动的气流产生涡流效应,将油吸入发生器雾化室进行雾化,油雾经油雾装置出口排出,通过系统管路凝缩嘴送至润滑点。

在油雾的形成、输送、凝缩、润滑过程中的较佳参数如下: 油雾颗粒的直径一般为1-3μm; 空气管线压力为0.3-0.5MPa;油雾浓度( 在标准状况下, 每立方米油雾中的含油量) 在3-12g/m3 ;油雾在管道中的输送速度为5-7 m/s;输送距离一般不超过150m; 凝缩嘴根据摩擦副的不同,与摩擦副保持5-25mm的距离。

二、油雾润滑技术特点
油雾可形成优质洁净的润滑油膜,极大改善润滑效果;可降低轴承运行温度10-15℃;润滑油总耗用量可降低40%以上;油雾使轴承腔内有微小正压,防止了潮气和外来污染物的进入,使轴承保持非常清洁,并得到充分保护;对于A/B 泵配置及季节性运转的的机泵,在其非运行期间整个轴承腔仍得到充分保护。

三、朗润德机泵群油雾润滑系统
该系统可以产生由1-3微米的油雾颗粒组成的含油量仅为5 PPM 的油雾流,再通过管道将油雾送到每台机泵需要润滑的部位。

油雾可远距离输送,只要油雾输送管道的水平累计长度不超过100米的机泵都可得到同一主机提供的油雾。

颗粒极小的油雾能够在金属表面形成润滑效果更好的一层油膜,减小了摩擦及发热,使轴承温度明显下降。

由于充满油雾的轴承腔对外有微小的正压,从而使外来的潮气和污染物不易进入轴承腔,使轴承腔内即清洁又能得到充分的保护。

油雾的生成由装备微电脑的主机控制。

由于采用了浓度极稀的油雾,每个润滑部位的油雾可精确计量,润滑油的总耗用量可大大降低。

双路设计,主、辅助油雾发生器半自动启动。

设备的金属部件全部由不锈钢制造,无碳钢件。

操作者控制的面板即全数字型电子显示经过简化和改进,改善了操作和使用。

油雾发生及输送为纯机械结构,整个系统运行涉及极少活动部件,系统运行可靠性极高。

油雾发生原理:油雾主机使用压缩空气在油雾发生器中将油箱中的润滑油雾化;润滑油被雾化成1~2
个微米的粒子,油雾被喷入油箱,然后经输出阀选择自油雾输出口输出。

油雾在轴承箱内作用示意图 2. BRA 油雾主机应用范围悬臂泵、双支泵、离心泵、蒸汽透平、齿轮箱、鼓风机/通风机、立式泵、一般电动机、立式电动机、真空泵、压轧机、连续浇铸机、造纸机械、筛式传送机、振荡筛、链式传动装置、纺织机械
四、机泵群油雾润滑系统主要结构
机泵群油雾润滑系统包含了空气供给系统、油料供给系统、与空气供给系统和油料供给系统相联的油雾发生器、输送油雾的管道、凝缩嘴、油雾回收箱和控制系统。

4.1 空气供给系统:空气供给系统用于供给可控流量的压缩空气。

它包括分水滤气器、压力表、调压阀、压力变送器、气缸。

分水滤气器用来过滤压缩空气中的杂质和分离其中的水分,以得到纯净、干燥的气源;压力表显示进入气泵的压缩空气的压力;电磁阀控制气路的通断;气路有三个分支,每个分支上都有球阀和调压阀,分别控制主油雾发生器的空气通断和压力、辅助油雾发生器的空气通断和压力、供油泵的空气通断和压力;调压阀和压力变送器用来控制稳定压缩空气的压力,使供给油雾发生器的空气压力不受压缩空气网路上压力波动的影响。

当主路空气向相应的主油雾发生器供气时,辅路空气关闭,以防进入主油雾发生器的空气进入辅油雾发生器。

空气供给系统还包含两个气缸,两个气缸控制主、辅油箱的油雾输出口的通、断。

4.2 油料供给系统:油料供给系统包含了泵、大油箱、主油箱和辅油箱。

大油箱、主油箱和辅油箱分别有注油口、油位计、排污口,油可以通过注油口注入,也可用泵经过滤器把大油箱的油送到主油箱和辅油箱。

4.3 油雾发生器:油雾发生器是油雾润滑系统的主要部分,润滑油就是在这里被压缩空气雾化。

油雾发生器包含主油雾发生器和辅油雾发生器,它们分别包含了一个雾化头和一个加热器。

雾化头装于相应主、辅油箱上面,加热器自雾化头延伸至油箱的油料中。

加热器包含了一个垂直腔体,腔体内设有加热元件用以加热进入雾化头的油和空气。

雾化头包含一个向下收敛的涡流室和一个截头圆锥体室。

被加热的油和空气在此处混合变成油雾,喷入相应的油箱。

产生的油雾通过机柜的顶部进入输出管路。

4.4 凝缩嘴:凝缩嘴有多种型式。

根据不同类型的摩擦副、油雾压力以及所需的油雾量,需安装不同的凝缩嘴。

凝缩嘴使油雾重新凝聚成较大的油滴,这样才能保证摩擦副表面形成良好的油膜,起到润滑效果。

需润滑的设备与凝缩嘴的连接处只需做微小的改动即可。

4.5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由控制显示板、状态灯、雾压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油位传感器、油雾浓度传感器组成。

油雾润滑系统控制台上有两个显示板,其中一个为主路液晶显示板,另一个为辅路控制显示板。

油雾系统机柜上方有两盏灯,油雾发生器处于正常状态绿灯亮,油雾发生器处于不正常状态红灯亮。

雾压传感器控制油箱内油雾的压力,当油雾低于调定值时,雾压控制器发出信号,向油箱补气。

温度传感器用于空气加热器的通断。

空气温度有一设定范围值,当温度达到设定上限值时,自动切断加热器;当油温降至设定下限值时,加热器接通;若控制失灵,空气温度达到设定值上限继续上升时,温度报警控制器发出信号,切断电源。

加热器元件通过温度传感器与低空气压力报警连锁。

如果工作压力设定得低于低报警设定值,加热器就不会起作用。

这就保证了在加上电源前空气流过油雾发生器。

油位传感器用于控制油泵向油箱供油。

当油位低于设定的最低油位时,泵开始工作,把油从大油箱吸出,注入主油箱。

油雾发生器具有最大约300 立升的大量油储量。

根据需要,气动泵将油从大油箱传送到主或辅油雾发生器。

对主油雾发生器的注油是自动维持的。

当油雾产生并输出油雾发生器时,主或辅油箱内的油位下降。

当油位下降到一个确定的油位时,液位传感器收到来至油位的信号。

然后液位传感器就接通一个DC 电磁阀,然后起动泵。

泵注油至主油箱直到油位设定值,传感器将空气电磁阀断电。

通过传感器提供连锁使得在低油位报警时断开空气加热器。

辅油箱加油是手动维持的。

油雾浓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油雾浓度,当油雾浓度高于设定值时,调整油雾发生器上的针阀,降低油雾浓度至设定值。

五、油雾润滑对泵的结构要求
5.1机泵采用油雾润滑的界定原则
油雾润滑包含纯油雾润滑(Dry Sump)和吹扫型油雾润滑(Wet Sump),这两种润滑方式可以同时出现在同一个油雾系统中。

纯油雾润滑适用于泵功率小于1000Kw,转速大于600转/分、小于3000转/分,轴承为非轴瓦、非圆锥滚子轴承的悬臂(包括卧式泵和立式泵)、双支撑离心泵。

泵轴承带有滑动轴承、圆锥滚子轴承时采用吹扫型(Wet Sump)油雾润滑。

5.2油雾润滑对泵结构的要求
轴承箱顶部的排气应去掉,堵住接口。

带有外部冷却,如冷却水或轴上装有风扇,这些泵在使用纯油雾润滑时,应去掉外部冷却。

外部冷却在设计时是用来冷却轴承箱里的油的。

如果泵使用吹扫型油雾润滑,则需要保留。

使用闭环的油雾润滑系统时,轴承箱的轴封(油封)应使用磁力密封。

使用纯油雾润滑时,甩油环/甩油盘、恒位油杯都不再需要。

如果采用吹扫型油雾润滑,则需要保留甩油环/甩油盘,恒位油杯由油雾润滑厂家采用相应的组件替代。

泵供货商需要提供恒位油杯的安装孔,尺寸为1/4”NPT内螺纹。

使用纯油雾润滑时,轴承箱里不再需要设置油的回流道。

如果采用吹扫型油雾润滑,回流道应保留。

5.3油雾润滑对双支泵
双支泵有两个轴承箱,在叶轮的两侧各一个。

通常径向轴承为单列,推力轴承为双列。

某些大型的加料泵,带有滑动轴承,这时必须使用吹扫型油雾润滑(湿轴承箱)。

在每一个轴承箱上只需要使用一个油雾引入口,一个油雾排出口,油雾引入口应位于轴承箱的12点钟位置,排出口应位于轴承箱的6点钟位置,且油雾引入口和排出口应位于轴承的两侧(参见图三),这样将加强油雾流经滚动体。

油雾引入口和排出口尺寸均为1/4”NPT内螺纹。

使用纯油雾润滑时,轴承箱里不应设置油的回流道。

使用吹扫型油雾润滑时,回流道需要保留。

使用纯油雾润滑时,轴承箱上部的排气口应堵住。

使用纯油雾润滑时,甩油环/甩油盘、恒位油杯都不再需要。

如果采用吹扫型油雾润滑,则需要保留甩油环/甩油盘,恒位油杯由油雾润滑厂家采用相应的组件替代。

泵供货商需要提供恒位油杯的安装孔,尺寸为1/4”NPT内螺纹。

图一悬臂泵(卧式)的油雾接口二双支撑泵的油雾接口
五、朗润德机泵群油雾润滑系统安装图
1. 系统安装布置
2. 到泵的连接
泵的改动与连接实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