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雾润滑和油气润滑的比较
油雾润滑

油雾润滑油雾润滑技术是利用压缩风的能量,将液态的润滑油雾化成1um-3um的小颗粒,悬浮在压缩风中形成一种混合体(油雾),在自身的压力能下,经过传输管线,输送到各个需要的部位,提供润滑的一种新的润滑方式。
目录1分类2特性3组成结构4工作原理5制备方法6影响因素7维护方法8故障解决9与其他润滑方式对比10油品选择11应用简述分类折叠油雾润滑方式分纯油雾润滑和清洗型油雾润滑两种。
(1)纯油雾润滑也称"干箱式"油雾润滑,轴承箱中没有油位,只有雾化油提供润滑,适用于滚动轴承,该雾化润滑优点在于:◆由清洁而新鲜的润滑油冲洗润滑轴承;◆排除污染杂质和磨损微粒返回轴承的可能性;◆不需要检查和维持恒定的油位;◆泵不存在敞口使润滑介质不污染,不需人工换油;◆无需排放或更换润滑油,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消除了因轴承和抛油环搅拌润滑油而产生热量,使轴承运转温度更低;◆润滑油不需要冷却,可以去消轴承箱的冷却水。
(2)清洗型雾化油润滑则称"湿箱式"油雾润滑,油位应保持一定水平,雾化油应充满并流过油位以上的空间,仍用传统的内设溅喷润滑装置的油腔来提供润滑油以润滑轴承表面。
在纯油雾润滑和清洗型油雾润滑技术中,轴承箱内都始终保持一定的压力,这样可以阻止外部污染杂质的进入,并使外露的轴承表面包裹上一层油膜。
清洗型雾化润滑适用于滑动轴承、变速箱以及其它一些设备,这些设备都需要维持油槽中的油位。
特性折叠油雾润滑属于气液两相流体冷却润滑技术,它作为一种较先进的微量的润滑方式,曾经成功地应用于滚动轴承、滑动轴承、齿轮、蜗轮、链轮等各种摩擦副。
在冶金机械中,如带钢轧机的支承辊轴承,四辊冷轧机的工作辊和支承辊轴承以及高速线材轧机的滚动导卫等也有采用油雾润滑的。
早在20 世纪30 年代,油雾润滑就已在欧洲出现,到了50年代才传到了美国。
油雾润滑系统是一种低成本,环保,安全的集中润滑系统,由润滑器、喷嘴、油雾传输管道和润滑附件组成。
油雾润滑与油气润滑参考资料

2~5m/s(润滑剂和空气紧密融合成油雾气,气流速=润滑剂流速)
2~5cm/s(润滑剂没有被雾化,气流速远远大于润滑剂流速)
加热与凝缩
对润滑剂进行加热与凝缩
不对润滑剂进行加热与凝缩
对润滑剂粘度的适应性
仅仅可适应于较低粘度(150cSt/40°C以下)的润滑剂,对高粘度的润滑剂雾化率相应降低
因润滑剂粘度大小的不同而雾化率不同,对润滑剂的利用率只有约60%或更低
润滑剂100%被利用
耗油量
是油气润滑的10~12倍
是油雾润滑的1/10~1/12
管道布置
管道必须布置成向下倾斜的坡度以使油雾顺利输送;油雾管的长度一般不大于20m
对管道的布置没有限制,油气可向下或克服重力向上输送,中间管道有弯折或呈盘状及中间连接接头的应用均不会影响油气正常输送;油气管可长达100m
油雾润滑与油气润滑
比较项目
油雾润滑
油气润滑
流体形式
一般型气液两相流体
典型气液两相流体
输送润滑剂的气压
0.04~0.06bar
2~10bar
气流速
2~5m/s(润滑剂和空气紧密融合成油雾气,气流速=润滑剂流速)
30~80m/s(润滑剂没有被雾化,气流速远远大于润滑剂流速),特殊情况下可高达150~200m/s
税后回报达50%以上
环保
雾化时有20~50%的润滑剂通过排气进入外界空气中成为可吸入油雾,对人体肺部极其有害并污染环境;油雾润滑在西方工业国家中不再使用
油不被雾化,也不和空气真正融合,对人体健康无害,也不污染环境
用于轴承时轴承座内的正压
≤0.02bar;不足以阻止外界脏物、水或有化学危害性的流体侵入轴承座并危害轴承
油气润滑的优点

图 1 油气润滑的优点和传统的润滑方式如干油、稀油、油雾等相比,油气润滑具有多方面的无可比拟的优点:1. 润滑效率高,可大幅提高传动件的寿命以轴承为例,供油量Q 、轴承温度t 和摩擦NR三者之间的关系见图1曲线所示,可以看出,当供油量增大到一定程度时,轴承温度呈下降趋势,在这条温度曲线中部,温度值是最高的,因为此时供油量还没有大到足以降低轴承温度的地步,相反,由于多余的液体摩擦而产生了热量。
而随着供油量的增大,轴承摩擦也增大。
而两条曲线的最低点恰好是供油量最小的时候,这也是油气润滑的最佳区域。
因此,油气润滑用最小的供油量却能达到降低轴承温度和减少轴承摩擦的良好效果,实现了润滑剂100%被利用。
无数的实例已经表明,采用油气润滑的轴承的寿命要比采用其它润滑方式高至少3倍以上。
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賃軔朧。
2. 耗油量极低采用油气润滑的耗油量只相当于其它润滑方式的十分之一或几十分之一。
冷轧轧机每套工作辊轴承采用油气润滑的耗油量为5毫升/小时,连铸机辊道每个轴承的耗油量仅为1.5~2毫升/小时,即便是大型的传动件如冷轧平整机支承辊(滚动)轴承,耗油量也不过几十毫升/小时。
在现实中,油气润滑的耗油量甚至比稀油循环润滑系统的泄漏量还低得多。
这一显著的优点为用户节约了大笔费用并降低了生产成本。
图2是有关油气润滑和油雾润滑的比较,两者相比油气润滑的耗油量只有油雾润滑的十分之一,和干油系统相比,其耗油量小。
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祸測樅。
3. 大幅降低设备的运行和维护费用正因为油气润滑大幅提高传动件的寿命,因此受润滑设备的运行和维护费用相应大幅降低,如油脂采购费用、传动件更换及修理费用、备件采购及储备费用、因设备故障导致停机带来的损失等等。
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婭骒東。
4. 适用于高速(或极低速)、高温、重载及受(化学)流体侵蚀的场合钢厂线材轧机的滚动导卫轴承由于处在高速高温的工况条件下,同时还要受到大量冷却水和图 2图 3 脏物的影响,因而故障频频;冷轧轧机工作辊轴承处于重载高速及受乳化液侵蚀危害的场合;连铸机辊组轴承由于受重载、高温及极低转速,还有水侵蚀等工况的制约,也频繁损毁。
油雾润滑

从主控器至各注油点的连接为油雾输送管至分配器,经过喷嘴接 到注油点。管件由经过洁净材料制作的主管和分支管线构成,油 雾分配器的上连支管下接一台泵的注油点,将雾化油分配到润滑 点。每个分配器可以供应六个润滑点
8
• 三、油雾润滑系统的组成 COMPONENTS OF OIL MIST LUBRICATION
21
三、油雾润滑系统的组成 COMPONENTS OF OIL MIST LUBRICATION
7.油雾浓度传感器
LubriMist油雾浓度监视器是一个油雾润滑系统公司制造的专利传感器。油雾监视器 是一个检测油雾浓度波动的半导体装置。LubriMist油雾监视器的可选择不同灵敏度 而对供应管路中油雾浓度进行连续在线监视,是油雾用户优化油的消耗,从而不会 使机械润滑过度或不足。连续监视通过IVT控制器完成。一旦油雾达到油雾检测器 ,LubriMist油雾浓度监视器将自动对油雾中的油/空气比率的变化作出响应。
13
三、油雾润滑系统的组成 COMPONENTS OF OIL MIST LUBRICATION
B-B视图
14
三、油雾润滑系统的组成 COMPONENTS OF OIL MIST LUBRICATION
(四)油雾出口阀组件 油雾发生头使用压缩空气以产生小油滴(1~3微米),小油滴悬浮在空气 中并被排放到分配管路,然后管道系统将油雾供应给用户机械提供轴承润 还。一个特殊设计的出口切换阀控制油雾流出IVT,切换阀是气动控制的 。当有关的雾发生头――主或辅助――供应空气打开时,切换自动关闭未 用的发生器的出口并打开产生油雾的发生器的出口。产生的油雾通过一个 2”管输出IVT柜的顶部,油雾出口管与IVT柜顶层是密封的。
18
油气润滑

一.序言西方工业革命造就了现代工业的雏形。
随着工业技术的飞速发展,制造厂商对提高生产率和降低制造成本的要求越来越高。
因此润滑技术作为有效解决设备磨损故障,延长设备无故障运行时间,大幅度降低设备备品备件消耗量的有效手段,在欧美发达工业国家得以迅速发展。
在二十世纪前叶,先后出现了单线式润滑系统,双线式润滑系统,递进式润滑系统等不同工作原理的干油、稀油集中润滑系统。
涌现出包括德国WOERNER公司等一批专业设计制造润滑元件和研究适应各行各业主机设备特点的润滑系统的专业厂家。
油气润滑最初出现在十九世纪末期,当时正值瓦特发明蒸汽机不久,蒸汽机被迅速应用到各种场合。
但是因为在活塞和缸体之间存在蒸汽等因素,严重影响蒸汽机的使用寿命。
因此有人想到在输入气缸的蒸汽中加入少量润滑油,依靠高速蒸汽将润滑油输送到摩擦表面来改善设备的摩擦状况,事实上取得非常满意的效果。
这就是最早意义上的油气润滑系统。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国外技术人员在传统的递进式、单线式、双线式润滑系统的基础上改进开发出了油气润滑装置,并将其成功应用到钢铁冶金、造纸和大型压力机行业上。
在这以后,人们做出大量的努力来研究油气润滑装置,并在混合块结构、油路控制、过滤精度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使油气润滑技术成为一项成熟的润滑技术。
由于油气润滑在其原理上的固有优势,已经在冶金行业等诸多领域有逐步取代原有的传统干油和稀油润滑系统的趋势。
二.油气润滑的原理如上所述,油气润滑是基于利用气流将润滑剂输送到润滑点处的技术。
与以往的油雾润滑所不同的是:油气润滑是利用润滑剂在管路中的“附壁效应”;我们知道润滑剂是有粘度的,当气流以一定的速度在管路中流动时,润滑剂下层附着在管壁上,上层被气流吹动向前输送,因此,滴状润滑剂就会被吹成线状油流向前输送。
经过一段距离的管路输送后,间断供应的润滑剂就会形成连续的油流进入润滑点,对润滑点形成连续润滑。
从油气混合块到润滑点的管路距离最短为500mm,最长可达100米。
伺服系统的分类

伺服系统的分类主轴驱动系统→主轴的旋转运动进给驱动系统→进给轴直线运动直流驱动系统交流驱动系统伺服系统(组成)伺服电机(M)驱动信号控制转换电路电力电子驱动放大模块电流调解单元,速度调解单元检测装置数控机床的伺服系统是指以机床移动部件的位移和速度作为控制系统,它是执行CNC装置所发出命令的执行机构。
因为电动机拖着一个重量很重的工作台,而且摩擦力随着季节、新旧程度、润滑状态等因素而变化,控制了一个稳定速度,精确定位,可以想象其难度之大位置环也称为外环,其输入信号是计算机给出的指令和位置检测器反馈的位置信号。
这个反馈是负反馈,也就是说与指令信号相位相反。
指令信号是相位置环送去加数,而反馈信号是送去减数。
位置环的输出就是速度环的输入位置检测器可以是光电编码器、旋转变压器,也可能是光栅尺、感应同步器或磁栅尺等。
但是,它的作用就是检测位置的,有时可能是直接检测位置的,有时可能是直接检测位置,但也有时是间接检测位置机床进给伺服系统高精度快响应宽调速范围低速大转矩对主轴传动提出下述要求:1、主传动电动机应有(2.2~250)KW的功率范围;2、要有大的无级调速范围,如能在1:100~1000范围内进行恒转矩速度和1:10的恒功率调速3、要求主传动有四项限的驱动能力4、为了满足螺纹车削,要求主轴能与进给实行同步控制5、在加工中心上为了自动换刀,要求主轴能进行高精度定向停位控制,甚至要求主轴具有角度控制功能等。
主轴驱动变速目前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主轴电动机带齿轮换挡,目的在于降低主轴转速,增大传动比,放大主轴功率以适应切削的需要;二是主轴电动机通过同步齿形带或皮带驱动主轴,该类主轴电动机又称宽域电动机或强切削电动机,具有恒功率宽的特点FANUC公司主轴驱动系统主要采用交流主轴驱动系统S H P 三个系列(1.5~37、1.5~22、3.7~37KW)SIEMENS 公司主轴驱动系统直流主轴电机1GG5、1GF5交流主轴电机1PH5、1PH6主轴伺服系统的故障形式及诊断方法故障形式诊断方法速度调节器的输入作为电流调节器的给定信号来控制电动机的电流和转矩。
集中润滑系统介绍集中润滑定义应用

集中润滑系统介绍集中润滑定义应用目录1概念2集中润滑系统的分类3车辆集中润滑系统1. 3.1 相对于手工润滑的特点2. 3.2 相对于手工润滑的优点4四:集中润滑系统的应用1概念所谓集中润滑给油系统是指从一个润滑油供给源通过一些分配器分送管道和油量计量件,按照一定的时间把需要的润滑油、脂准确的供往多个润滑点的系统,包括输送、分配、调节、冷却、加热和净化润滑剂,以及指示和监测油压、油位、压差、流量和油温等参数和故障的整套系统。
集中润滑给油系统解决了传统人工润滑的不足之处,在机械运作时能定时、定点、定量的给予润滑,使机件的磨损降至最低,大大减少润滑油剂的使用量,在环保和节能的同时,降低机件的损耗和保养维修的时间,最终达到提高营运收益的最佳效果。
集中润滑给油系统按润滑泵供油方式分,可分为手动供油系统和自动电动供油系统;按润滑方式分,可分为间歇供油系统和连续供油系统;按运输介质分,可分干油集中润滑系统和稀油集中润滑系统;按润滑功能分,可分为抵抗式集中润滑系统和容积式集中润滑系统;按照自动化程度分,可分普通自动润滑系统和智能润滑系统。
[1]集中润滑系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润滑系统,包括全损耗与循环润滑方式的节流式、单线式、双线式、多线式及递进式等类型。
2集中润滑系统的分类集中润滑系统是在机械设备中应用最广泛的系统,类型很多,大致可分为以下7种类型:(1)节流式利用流体阻力分配润滑剂,所分配的润滑剂量与压力及流孔尺寸成正比,供油压力范围为0.2~1.5MPa,润滑点可多至300以上。
(2)单线式润滑剂在间歇压力(直接的或延迟的)下通过单线的主管路被送至喷油嘴,然后送至各润滑点.供油压力范围为0.3~21MPa,润滑点可多至此200以上。
(3)双线式润滑剂在压力作用下通过由一个方向控制阀交替变换流向的两条主管路送至定量分配器,依靠主管路中润滑剂压的交替升降操纵量分配器,领先主管路中润滑剂压力的交替升降操纵定量分配器,使定量润滑剂供送至润滑点.供油压力范围0.3~40MPa润滑点可多达2000个。
油气润滑

1⏹ 油气润滑◆ 概述油气润滑是将单独供送的润滑剂和压缩空气进行进行混和并形成紊流状的油气混和流后再供送到润滑点的这个过程。
润滑油在摩擦副表面形成油膜,起到润滑作用。
同时压缩空气将摩擦副产生的热经排出口排出,而且空气在轴承座内形成正压起到轴承密封作用。
当然微量的润滑油是经过精确计量过的。
◆ 应用油气润滑适用于各种滚动轴承,尤其是高速回转的滚动轴承。
目前油气润滑已在冶金机械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如:热轧和冷轧、带钢轧机、连铸机和高速线材轧机等。
◆ 油气润滑的特点● 在轴承内保持正压。
这样会延长轴承寿命减少设备维护量,外界杂物和水无法侵入轴承座危害轴承,改善了轴承密封性能。
油气润滑润滑剂的消耗量极其微小。
一般来说只相当于油雾润滑的1/10干油润滑的1/20。
下面的公式可用于计算轴承采用油气润滑时油的消耗量:QD x B x AQ耗油量ml/hD轴承外径mmB轴承列宽mmA润滑系数一般取0.00003●减少污染。
即便是轴承座内集聚的极少量油都可以集流回油箱。
●维护费用大幅降低,换轴承时也不用清洗轴承座,更不用象干油润滑要对使用过的干油进行处理。
●油气润滑系统的管道布置及安装简便。
管径小,并且不象油雾润滑系统那样对管道走向的要求和限制。
◆油气润滑的原理油气润滑的原理如下图所示:经过计量的润滑油按一定的频率和流速间歇性地供给并在压缩空气的作用下形成油气混合物后沿管壁进行分配。
空气和油并非真正地融合因而不会出现油的雾化现象。
油气混合物通过油气混合器被分配到各个润滑点。
油气混合处的压缩空气压力为 2.8~3.5kg/cm2。
每个润滑点的空气消耗量为0.014~0.028Nm3/min。
润滑油可以采用天然矿物油或合成油。
输送给每个润滑点的油量一般为1mL/小时。
同时油气混合物的流动情况可以进行监视。
◆油气润滑的优点●润滑效能高大幅提高传动件的寿命。
●介质消耗量低。
●适用于恶劣工况:处于高速或极低速重载、高温及受水或其它有化学危害性流体侵蚀的传动件运行的场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邮务润滑和油气润滑的比较
油雾润滑和油气润滑的比较
油雾润滑是一种较先进的微量的润滑方式,已成功地用用于滚动轴承、滑动轴承、齿轮、蜗轮、链轮等各种摩擦副。
在冶金机械中,也有多种轧机的轴承采用了油雾润滑,如带钢轧机的支承辊轴承,四辊冷轧机的工作辊和支承辊轴承以及高速线材轧机的滚动导卫等。
虽然油雾润滑具有良好的润滑效果、耗油量小、有较好的散热作用,能提高滚动轴承的极限转速,但与油气润滑相比就相形见绌。
油雾必须用大口径的管道输送,一般为2 1/2”,而且输送距离通常为30米,最大也不能超过80米;油的粘度变化对油的雾化能力影响较大,因此必须严格控制油温。
在油雾润滑排出的气体中,含有部分悬浮的微小油粒,对人体的健康有害,因此对于大量采用油雾润滑的场所,还必须增设通风设施。
油雾是怎样形成的呢?如右图所示。
压缩空气通过进气口进入阀体1后,沿喷嘴3的进气孔进入喷嘴内腔,并从文氏管4喷出进入雾化室5,这时,真空室2内产生负压,并使润滑油经滤油器8、喷油管7上升到真空室2,然后滴入文氏管4中,油滴被气流喷碎成不均匀的油粒,再从喷雾罩6的排雾孔进入贮油器9的上部,大的油粒在重力作用下落回到贮油器9下部的油中,只有小于3μm的微粒留在气体中形成油雾,随压缩空气经管道输送到润滑点。
为了将润滑介质输送到摩擦点,油雾润滑是众所周知的一种方法,在这种方法中首先要在一个集中的润滑油雾化装置中将润滑油雾化得非常细小。
雾化后的润滑油微粒的表面张力大于润滑油微粒的吸引力。
结果,使得精细地雾化的润滑油处在一种接近于气态的物态。
精细地雾化的润滑油能够在这种状态下由集中的雾化装置经过分配器输送到各个摩擦点去。
精细地雾化的润滑油在各个润滑点的前面在相应的喷嘴中重新受到压缩,以致在那里又形成滴状的润滑油液体。
这种油雾润滑系统的缺点之一是,不可能将油雾完全恢复成滴状,然后这些剩余的油雾就会使环境受到污染,或者说,会损害环境。
此外,油雾只能以较小的速度输送,因为润滑油精细地雾化的状态只能在层流流动的状况下才能保持住。
如果流动变成湍流的,那么润滑油的微粒就会聚集在一起,结合成较大的润滑油油滴,以致重又恢复到液体状态。
在这种液体状态下不可能发生分割,润滑油就会流回到容器中去。
由于流动速度必须小于与雷诺数相对应的临界流动速度,所以必须采用相对较大的管道截面积。
这一点也是众所周知的,就是,润滑介质是在紊流的空气流中输送给润滑点的。
然而,采用这种方法时,在将滴状的、通过空气流带入的润滑介质分割到各个润滑点去的过程中就会出现问题。
在分叉点,重力会起作用,使得较大部分的润滑油油滴沉积到分配器最下面的底部。
这样一来,润滑油的分布就与姿势有关了,这种情况对于例如用于车辆的润滑油系统会产生一种负面影响。
曾经做过这样的试验,将带有运动部件的分配器投入使用。
但是这些试验没有得出实际的结果。
后来又有人提出这样的建议,就是在分配器中产生特殊的空气涡流(类似于旋流装置)。
但是因为润滑介质的粘度在一个相当宽阔的范围内波动,所以这一建议最终也是一无所成。
考虑到润滑油由于它们的粘度各不相同而无法对它们进行流体力学的计算,而且空气量和润滑油量之比也是根据需要各不相同的,以致安装姿势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结果,在采用由紊流的空气流带入的油气混合物进行润滑的情况下,通常都要针对每一个摩擦点根据空气流量的大小专门配给润滑油量。
1,阀体 2,真空室3,喷嘴 4,文氏管 5,雾化室 6,喷雾罩 7,喷油管 8,滤油器 9,贮油器
序号比较项目油气润滑油雾润滑
1 适用场合适用于高温、重载、高速或极低速以
及轴承座有水和脏物侵入的场合。
对在重载和高速的场合,润滑效果欠
佳。
2 公称压力=空气压力0.16MPa
3 空气压力0.3~0.7MPa 0.25~0.5MPa
4 功率0.2KW 2.5KW
5 油速和气速的关系油速:2~5cm/s 气速:50~80m/s 油速=气速,油雾:3~6m/s
6 耗气量1.5Nm3/h/point 耗气量=油雾量,6~63 m3/h
7 耗油量(以外径
500,宽度350的四
列圆锥滚子轴承为
例)
Q=0.00005×D×B ml/h
Q=0.00005×500×350=8.75 ml/h
Q=0.0005×D×B ml/h
Q=0.0005×500×350=
87.5 ml/h
序号比较项目油气润滑油雾润滑
8 适用介质任何粘度的机械油以及半流动干油
(可以使用含有固体成分的添加
剂)
粘度≤1000cSt的机械油(不能使用
含有固体成分的添加剂,如石墨、铝
粉和二硫化钼)
9 主管道外径φ10,φ14,φ18G2 1/2”(φ82)
[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