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雾润滑说明

合集下载

油雾润滑原理范文

油雾润滑原理范文

油雾润滑原理范文油雾润滑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润滑方式,适用于大多数机械设备和工业系统。

它使用气体载体将润滑油雾化并输送到要润滑的部件上,以形成细小的润滑膜。

油雾润滑具有许多优点,如提供可靠的润滑、减少能量损失、防止磨损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等。

以下是油雾润滑的原理及其工作过程的详细说明。

油雾润滑的原理:油雾润滑的基本原理是将润滑油通过压缩空气或其他气体的喷射产生雾化,形成微小润滑油颗粒的混合物,并以气流的形式输送到摩擦部位。

当润滑油颗粒着陆在摩擦表面时,它们在摩擦表面形成了一个连续的润滑膜,以减少摩擦和磨损。

油雾润滑的工作过程:油雾润滑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生成阶段、输送阶段和质量恢复阶段。

1.生成阶段:在生成阶段,润滑油首先被雾化装置雾化成微细颗粒。

雾化装置通常由喷射器、喷嘴或分配器组成,其中润滑油与压缩空气或其他气体混合,形成油雾。

雾化装置不仅可以调整润滑油颗粒的大小和数量,还可以控制油雾的流量和方向。

2.输送阶段:在输送阶段,雾化的润滑油颗粒通过气流输送到摩擦表面。

这些微小润滑油颗粒通过气流呈扇形分布,并在到达摩擦表面之前与其他气体颗粒和空气混合。

当润滑油颗粒着陆在摩擦表面时,它们在摩擦表面形成了一个连续且均匀的润滑膜。

3.质量恢复阶段:在质量恢复阶段,未着陆在摩擦表面的润滑油颗粒会由于重力、惯性和内聚力而返回润滑系统。

为了避免润滑油在系统内积聚和形成油凝块,油雾润滑系统通常配备油雾分离器和排油装置。

油雾分离器可以过滤和清除空气中的润滑油颗粒,然后将其重新注入润滑系统。

排油装置可将油雾系统中积聚的润滑油排除,保证系统的正常工作。

油雾润滑的优点:油雾润滑具有许多优点,使其成为许多应用场景的首选润滑方式。

1.高效润滑:油雾润滑可确保润滑油颗粒均匀分布在摩擦表面上,并形成一个连续的润滑膜。

这种润滑方式能够减少峰值摩擦力和磨损,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

2.减少能量损失:油雾润滑不需要大量的润滑油,相比于滴注润滑或油浴润滑而言,能够在减少摩擦和损耗的同时降低能量消耗。

油雾润滑介绍

油雾润滑介绍

纯油雾润滑与吹扫型油雾润滑
• 纯油雾润滑适用于泵功率小于1000Kw,转速 大于600转/分、小于3000转/分,轴承为非轴瓦 、非圆锥滚子轴承的悬臂(包括卧式泵和立式 泵)、双支撑离心泵。 • 泵轴承带有滑动轴承、圆锥滚子轴承时采用吹 扫型(Wet Sump)油雾润滑。
油雾润滑系统操作
• IVT型油雾发生系统由油雾发生器、油雾输送管道网络两大部分组成。其 中油雾发生器是油雾润滑系统的核心部分。 油雾发生器由动力供给单元(仪表风)、润滑油供给单元、油雾发生单 元(旋动器、漩涡射流器)、操作控制单元4部分组成。 动力供给单元是生成油雾并把油雾带到各个润滑部位的动力来源,其动 力是仪表净化风。润滑油供给单元向油雾发生器提供润滑油,由大量油 储罐、主油雾发生器储罐、辅助油雾发生器储罐三部分组成,主油雾发 生器储罐用油是通过一个自动供给系统从大量油储罐补给,辅助油雾发 生器则需手动操作从大量油储罐供给(现场切换至辅助油雾发生器后提 上供油泵手动阀和辅助油雾发生器注油入口阀拨片)。油雾发生单元是 把净化空气和润滑油混合生成油雾。操作控制单元则是把空气、油、油 雾、各部件及其运行数据与微型控制面板总装在一起,以便提供精确、 可靠的控制和监测。
分开雾流 收集凝结油 油位可视 带管接头的按钮式 排放阀 • 节流器到润滑点之 间用不 锈钢管连接 • 可安装各种节流器 (凝缩嘴)
节流器/喷嘴
• 孔板计量仪 • 控制到各润滑点的油雾量 • 尺寸取决于设备的: - 每分钟转数 - 轴径 - 轴承列数 - 载荷 • 每个润滑点对应一个节流器
选择合适的节流器 可提供适量的润滑油雾
油雾润滑系统的组成
• 油雾节流器:它能测量并调配输送到润滑点的雾化油量,也能将 干性雾化油转变成湿性雾化油。除“雾化”的类型外,还可选择 喷射式、压缩式或定向式。每个润滑点各要求有一个节流器。油 雾正常情况下成烟雾状,粒度在 2µm 以下。发生器产生的烟雾状 油雾不容易凝结,这种油雾没有润滑效果,被称作干雾。但它的 好处在于,它在管道中传送时不会凝结在管道壁上,随着油雾弥 散到摩擦副附近,经过凝缩嘴,使油雾成为油、气两相流体射流 • 雾化油收集容器:这个装置用于收集从轴承箱排出的凝结油。它 一般也是另外一套油回收系统的油收集器的一部分,可用于安排 对回收油的重复利用(位于泵带末端,有看窗,巡检时看到看窗 油满之后应进行排油)

[指导]油雾润滑操作规程

[指导]油雾润滑操作规程

机泵集中喷雾润滑系统操作法1概述:机泵采用美国LSC的油雾润滑技术。

油雾润滑系统是一种能够产生、传输、并自动为工业机械和设备中的轴承、齿轮箱等提供润滑油的集中润滑系统。

油雾润滑系统的核心部件是其油雾发生器,它利用压缩空气作为动力源,使润滑油成为(1~3微米)的小油滴。

产生的小油滴悬浮在空气中通过分配管道网络到达机泵要求润滑的部位。

2机泵油雾润滑系统的基本组成:此系统由油雾发生系统、油雾分配管道网络两大部分组成。

其中油雾发生系统是油雾润滑系统的核心部分。

油雾发生系统由动力供给系统、润滑油供给系统、油雾发生器系统、操作控制系统4部分组成。

动力供给系统是生成油雾并把油雾带到各个润滑部位的动力来源,其动力是净化风。

润滑油供给系统是向油雾发生系统提供润滑油,由大量油储罐、主油雾发生器储罐、辅助油雾发生器储罐三部分组成。

主油雾发生器储罐用油是通过一个自动供给系统从大量油储罐补给,辅助油雾发生器则需手动操作从大量油储罐供给。

油雾发生系统是把净化风和润滑油混合生成油雾。

操作控制系统则是把空气、油、油雾、各部件及其运行数据与微型控制面板总装在一起,以便提供精确、可靠的控制和监测。

3操作说明:3.1 加油:LubriMist®IVT油雾发生器有一个整体的75加仑(美制)(3.785*75=283.9升)供油油箱。

在调试系统之前,大油箱必须用新鲜清洁的油加满。

油可以直接通过供油软管从桶中或另一个油源泵入。

在往大油箱加油时应使用一个清洁的10微米油过滤器过滤。

3.1.1大油箱装油1)打开操作员隔间门。

确认大油箱、主油雾发生器油箱和辅助油雾发生器油箱的排放阀处于关闭位置。

阀在其手柄顺时针旋转到底时关闭。

阀的排放塞应安装并上紧。

2)找出大油箱加油盖。

盖位于旋转安装的滤油器的右边。

松开并卸下加油盖并放在一边。

注意盖用一根链条联接至储罐以防放错地方。

3)检查加油软管的端部有无污染。

清除掉可能会在软管端管嘴中或上的灰尘和沙粒。

油雾润滑操作手册

油雾润滑操作手册

第二催化车间机泵群油雾润滑系统操作手册第二催化车间2011年12月目录1产品用途2工作原理3机泵群油雾润滑系统外形图4运行4.1运行前的准备4.2 运行油雾发生装置5辅油雾发生器5.1一般说明和应用5.2辅油雾发生器起动6维护检查6.1日常检查6.2每周检查6.3半年检查7故障原因及处理预案21产品用途机泵群油雾润滑系统是一个产生、传送并自动向各种工业机械设备中的轴承、齿轮箱、链条和滑动表面提供润滑剂的集中润滑系统。

2工作原理机泵群油雾润滑系统以压缩空气作为动力,通过油雾发生器加热后使油液雾化(即产生一种像烟雾一样的干燥油雾),然后通过管道再经凝缩嘴使油雾重新凝聚成较大的油滴,送到需润滑的摩擦副,起到润滑效果。

33机泵群油雾润滑系统外形图机泵群油雾润滑系统发生装置(去掉前门)4运行4.1运行前的准备4.1.1大油箱注油油雾发生器有一个大油箱。

在调试系统之前,大油箱必须用新鲜清洁的供油加满。

油可以直接通过供油软管从桶中或另一个4油源泵入。

a)打开前门。

核实大油箱、主油箱和辅油箱的排放阀处于关闭位置。

排放阀的堵塞应安装并上紧。

b)大油箱油盖位于旋转式管路过滤器的右边。

松开并卸下注油盖并放在一边。

检查注油软管的端部是否有污染。

清除掉可能会在软管端管嘴中或管上的灰尘和沙粒。

将软管插入注油接头并充注大油箱。

监视油位计,不要过分充注。

如果注油时大油箱内有压力,可打开放气阀,排放大油箱内的空气。

c)一旦注油完成,关闭放气阀,拿开注油软管并重新安装注油盖。

盖只需用手牢固上紧。

油软管应揩干净并存放好以防污染。

将来会需要它重新充注油箱。

! 不要使用钳子或其他工具来旋开和上紧注油盖。

用手拧紧注油盖。

4.1.2起动油雾发生器前的准备起动前重新检查所有联接并保证上紧所有接头,且电气联接正确完好。

保证油雾分配器放气和排放正确安装。

核实用来维持气源的设备和系统处于正确工作状态而这些气源在装置空气入口接头处已接通。

4.2运行油雾发生装置起动油雾发生器非常简单且只需要几个启动的动作。

油雾润滑操作说明

油雾润滑操作说明

首先我们介绍的是由北京郎瑞德油雾技术有限公 司生产的油雾润滑系统 ,此套系统应用于二催化及 常减压装置。
油路供给系统包含了泵、大油箱、主油箱和辅油 箱。油可以通过加油泵,经过滤器把大油箱的油送 到主油箱和辅油箱,也可通过手动加油完成人工注 入。

气源
辅路温度控制 辅电源 辅路气源开关 油泵气源开关 主路气源开关 辅路气源调节
值,立即停止投用,查找原因,排除故障后再按上述步 骤重新进行切换,若无异常,则切换完成;
1 .9 切换完毕后将电控箱西侧的回油阀门打开。
1.辅油雾发生器和主油雾发生器的切换
1.1将电控箱西侧的回油阀门关闭; 1.2将辅油箱加热开关(F2)打至“停止” 1.3将防爆电控箱面板上的“主油加热”转换开关(F1) 打至“加热,主油箱油温达到50℃ ; 1.4 打开主油箱与油雾管路间球阀 ; 1.5 打开主油箱压缩空气入口球阀 ; 1.6 关闭辅油箱的压缩空气入口球阀; 1.7 关闭辅油箱与油雾管路球阀 ; 1.8 确认雾压在正常范围,如果雾压低于正常状态最小
7)辅系统油箱油位应在2/3处,否则加油。
谢谢大家!
1.1将电控箱西侧的回油阀门关闭; 1.2将主油箱加热开关(F1)打至“停止” 1.3将防爆电控箱面板上的“辅助加热”转换开关(F2) 打至“加热,辅油箱油温达到50℃ ; 1.4 打开辅油箱与油雾管路间球阀 ; 1.5 打开辅油箱压缩空气入口球阀 ; 1.6 关闭主油箱的压缩空气入口球阀; 1.7 关闭主油箱与油雾管路球阀 ; 1.8 确认雾压在正常范围,如果雾压低于正常状态最小
复位按键后再观察;如还没有变化,应手动切换至辅 系统工作并报修;(切换见主辅系统切换) 4、检查主油箱中的油位,不应过高或过低; 检查室内显示盒绿灯,应亮(有的没有室内显示盒就不 需检查); 5、检查室内显示盒“止闹”按钮,应开启(有的没有 室内显示盒就不需检查);

油雾润滑系统操作手册

油雾润滑系统操作手册

油雾润滑系统操作与维护手册油雾润滑系统操作手册一、简述:LSC油雾润滑系统是一种能够产生、传输、并自动为工业机械和设备中的轴承、齿轮箱等提供润滑油的集中润滑系统。

油雾润滑系统的核心部件是其油雾发生器,它利用仪表风作为动力源,将润滑油雾化成直径为1~3微米的小油滴,产生的小油滴随仪表风通过分配管道网络到达各个润滑点,在摩擦副表面形成一层良好的油膜。

二、机泵油雾润滑系统的基本组成。

整套机泵油雾润滑系统由IVT型油雾润滑主机、油雾输送及分配系统、被润滑机泵、残油收集系统组成。

IVT油雾润滑主机主要由主油雾发生器、辅助油雾发生器、自动补油系统、控制系统组成。

各部件及其运行数据与微型控制面板总装在一起,以便提供精确、可靠的控制和监测。

三、主油雾发生器启动:(一)接通入口气源1、打开控制柜背面的仪表风入口闸阀(此阀在设备投入使用后,不再调整);2、打开主油雾发生器的空气闭锁阀和油泵的空气闭锁阀;3、调整主油雾发生器和供油泵的空气压力调节旋钮。

(顺时针压力升高,反之降低。

)(二)接通主油雾发生器电源(三)接通电源后,控制系统会对主机各项运行参数进行自检。

自检结束后,如果控制面板上没有显示报警信号,说明系统各项参数正常。

一般情况下,如果主机在停用一段时间案之后重新启动,自检结束后AIR TEMP(空气温度)和MIST DENSITY(油雾浓度)会显示报警,但通常在几分钟之后报警信号就会自动解除。

如果控制面板报警信号长时间不消除,参照“控制面板运行参数显示和报警及报警信号消除”部分。

四、控制面板运行参数显示和报警信号消除1、 AIR TEMP(空气温度)按此键时显示进入油雾发生器的空气温度。

此参数由系统内部自动控制在设定值120℉/49℃。

(一般此报警信号在主机通电几分钟后会自动消除)2、 OIL LEVEL(大油箱液位)按此键时显示大量油储罐中的油储量,高油位报警出现是因为大油箱加油过多,此时需把排放阀打开放出一部分油,直到报警消除;低油位报警时,说明大油箱油量不够,需及时加油。

机泵油雾润滑及其操作说明

机泵油雾润滑及其操作说明

机泵油雾润滑及其操作说明一、润滑油雾的制备出胃1.确保机泵油雾润滑系统中的润滑油处于正常工作温度范围内。

2.打开机泵油雾润滑系统中的润滑油雾发生器,使其开始工作。

3.调整润滑油雾发生器的工作压力,一般建议将其设置为0.8-1.2MPa。

4.根据所需的润滑油雾浓度,在润滑油雾发生器上调整比例调节器,确保润滑油雾的浓度更稳定。

二、机泵油雾润滑系统的操作步骤1.启动机械设备之前,确保机泵油雾润滑系统工作正常。

检查系统中的润滑油雾发生器、润滑油雾输送管道等设备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确保机械设备的润滑部位已经安装好润滑油雾喷嘴,并且喷嘴的位置能够覆盖到所需润滑部位。

3.打开机泵油雾润滑系统的润滑油雾发生器,使其开始工作。

4.根据机械设备的运行情况,调整机泵油雾润滑系统的润滑油雾浓度。

一般来说,轻型设备可以使用较低的润滑油雾浓度,而重型设备则需要更高的润滑油雾浓度。

5.检查机泵油雾润滑系统的润滑油雾输送管道是否疏通,没有堵塞情况。

6.启动机械设备,开始运行。

在机械设备运行的过程中,不断观察润滑油雾喷嘴的工作情况,确保润滑油雾能够正常地喷洒到润滑部位。

7.定期检查机泵油雾润滑系统的润滑效果。

可以通过观察润滑部位的润滑情况、测量润滑部位的温度等方式来判断润滑效果。

三、机泵油雾润滑系统的维护与保养1.定期检查机泵油雾润滑系统的润滑油雾发生器、润滑油雾输送管道等设备是否正常工作,如果发现故障或异常情况,及时修理或更换。

2.定期清洗润滑油雾喷嘴,以确保其喷嘴正常工作。

喷嘴堵塞会严重影响机泵油雾润滑的效果。

3.定期更换机泵油雾润滑系统中的润滑油。

润滑油的使用时间过长会导致其质量下降,影响润滑效果。

4.注意机泵油雾润滑系统的运行环境。

避免系统受到水、杂质、灰尘等污染物的侵入。

油雾润滑系统操作手册2010.01.10

油雾润滑系统操作手册2010.01.10

LubriMist ○R 油雾发生器JD 型—220VAC 使用说明1. 简介及基本操作 大储油罐:向主油雾发生器储油罐补油补油泵主空气供应阀:给主油雾发生器供风辅助油雾发生系统主油雾供应阀辅助油雾供应阀辅助油雾发生器电源开关排凝阀:检查润滑油油质情况润滑油过滤器辅助空气供应阀图1 油雾发生系统部件图位远传空气压力调节器:调节风逆时针减小雾发生器油储罐补油电磁阀量,带水的话就应打开油罐底排空排水油雾主管压力表油箱加热器主油雾发生器电源开关隔膜按钮键台液晶显示屏:显示状态和报警图2 油雾发生系统部件图图3 油雾头:油雾发生器部件图分配器凝液收集罐分配器中存凝液时,往上按该按钮,排放凝液至凝液收集罐这些孔可接管至其它机泵轴承图4 油雾发生系统部件图 润滑油颜色,如果发黑,则轴承有磨损,应停泵检查备用泵轴承箱侧有油雾冒出,表示油雾润滑系统运行正常,没有则联系钳工检查图5 日常检查部位空气温度:通过空气加热器加热后的空气进入油雾发生器时的温度(0F或℃)高报:1400F(60℃)低报:1000F(38℃)正常:1200F(49℃)到1500F(65℃)便切断空气加热器油储罐液位:与玻璃板检查对照;玻璃液面计中的低液位标记下方1"处会低报警油雾压力:输出和分布到各机泵的油雾压力高报:30英寸水柱(75mbar)低报:10英寸水柱(25mbar)正常:20英寸水柱(50mbar)调节空气压力:显示供应到主油雾发生头的调节空气压力高报:65PSI(4.48bar)低报:10PSI(0.69bar)空气压力低于该值时,将不能产生油雾增加时间:显示减少清除:用来清除一个报警状态或在编程模式下返回到运行模式。

在纠正一个报警状态后按这个钮,按一次清除一个报警。

再次按清除键头顶状态灯由红色变为绿色。

确认或编辑日期油雾浓度:高报:90%低报:10%正常:50%设置各值的方法:按SET----按要设置的值按钮----按INC或DEC调节----ENTER确认----按CLEAR返回图5 油雾发生系统部件图2. 投用(1)引进净化风,先排空以保证清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雾润滑
系统介绍:
润滑是保证旋转设备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润滑系统是维持机器运转最重要的系统,随着对旋转设备运行性能要求的提高,其润滑油系统的设计、制造、加工以及使用的可靠性也必须与之相适应。

油雾润滑技术理论的提出丰富了润滑理论,油雾润滑技术的实践、应用改善了设备润滑的效果。

在国内外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从而被列为润滑系统改造的一项首选技术。

油雾润滑是一种新型的稀油集中润滑方式,已成功地应用于滚动轴承、滑动轴承、齿轮、链轮、涡轮、导轨等各种摩擦副。

它以压缩空气为动力,润滑油经过油雾发生器,周期性、脉冲式交替地输送干油雾,并通过凝缩嘴形成饱和湿雾态的油雾,喷射至轴承表面形成润滑油膜。

气液两相的油雾既能起到润滑作用,又能带走大量的热量。

现代润滑理论认为,轴承处保持适量的新鲜的油膜,才是最佳的润滑方式,降低轴承的温度是延长轴承寿命的主要手段之一。

因此,油雾润滑具有润滑效果好,耗油量少,散热性好,能提高滚动轴承极限转速,成本及维修费用低,以及便于集中管理等特点。

此外,油雾润滑系统还具有安全性高,使用寿命长,减员增效,提高企业的设备管理水平等优点。

油雾润滑装置工作原理:
当电磁阀通电接通后,压缩空气(可用仪表净化风)经分水滤气器过滤,进入调压阀减压,使工作压力达到工作气压,经减压后的压缩
空气经空气加热器进入油雾发生器,在发生器内高速流动的气流通过产生射流效应的雾化工艺,将油吸入发生器雾化室进行雾化,产生微米级的油雾颗粒组成的油雾流,再通过系统管路、凝缩嘴输送至需要润滑的部位。

此油雾因粒径极小,只有1~3μm,其特性是不会粘附在管壁上,故称为干油雾;空气管线压力为0.3-0.5MPa,油雾浓度(在标准状况下,每立方米油雾中的含量)在3-12g/m3,油雾在管道中的输送速度为5-7m/s,可以远距离输送;每个受润滑部位均安装有凝缩嘴,干油雾经凝缩后,经过程序控制的固定间隔,从油雾发生系统引入高压空气,将凝缩嘴处积攒下来的液态纯净润滑油喷射至轴承处,此时形成的油雾粒径在100微米左右,具有粘附力,也称为湿油雾。

湿油雾能在金属表面形成润滑效果更好的一层油膜,并能精确计量,大大减少了润滑油的消耗量。

并且能够克服轴承在高速旋转所形成的气障,同时可以带走摩擦产生热量,使轴承的温度明显降低,从而大大增加了使用寿命。

无需对机泵轴承腔重新设计或加工,油雾可以通过原有的轴承注油孔直接喷射到润滑部位,集油管线可以利用轴承腔放油孔。

输送油雾流仅需维持很小的正压。

油雾的生成由配备微电脑的主机控制,并通过通讯电缆将系统状态远传至操作室进行监控,系统启动后无需人为调整即可达到工艺要求。

每台油雾发生装置可为23-100米半径内的润滑点进行润滑,适用介质为粘度值22-680mm2/s 的润滑油。

KROMJ新润系列
油雾润滑系统结构:
油雾润滑系统是一种集中供油润滑系统,它能产生、传输并自动分配润滑油,组成包括:上位监控计算机、主机、管路、凝缩嘴、油雾捕集器等,如下图所示:
油雾润滑系统组成
上位监控计算机安装在控制室内,通
过PROFIBUS总线,经现场数据传输
至操作室内,及时准确的监控系统工
作状态。

油雾发生器主要部件有油雾喷头、空
气加速器、油加热器、空气加热器、润滑油加油系统、减压阀等,能够使润滑油雾化成一种像烟雾一样的,粒度在2μm以下的干燥油雾。

电控系统由压力传感器、液位传感器、温度传感器、PLC、电控箱等组成。

对油雾发生量、油加热器、空气加热器工作状态、油雾压力,压缩空气压力、温度、润滑油温度等技术参量,通过PLC控制,使设备随时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并实现及时报警。

油雾化发生装置以及电控系统部分和连接附件共同组成主机,安装在现场的不锈钢机柜内。

油雾输送系统,包括主油雾管道、分支管道、油雾分配器等。

油雾凝缩嘴是把干油雾凝缩为纯净液态润滑油,并在压缩空气的作用下,形成饱和湿油雾,喷射到轴承表面,形成润滑油膜,起到润滑作用。

不同类型的轴承,安装配备不同规格的凝缩嘴元件。

集油盒主要接受轴承腔中多余的陈旧
的润滑油以及轴承产生的碎屑以及杂质,同时保持压力平衡。

系统参数
KROMJ系列油雾润滑系统由于采用了自己的独特技术,比其它油雾润滑系统安全性更高,功能更强大,更符合大型石油化工装置的生产要求。

此外,还具有部分油气润滑特点,是目前国内最为先进的油雾润滑系统。

完全相同的A/B双路系统,全自动切换以及手动切换,保证系统始终正常工作。

特有的气障克服技术,能够使润滑油有效的弥散至轴承,同时可以带走轴承处的大量热量,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

独有的凝缩嘴设计,凝缩率可达到99.99%,更节油,几乎没有油
雾弥散至大气中,不污染环境。

无转动部件,主要部件均为进口件,保证长周期安全运行。

系统可在线维护维修。

机柜采用全不锈钢制造。

实时监控计算机以及功能强大的软件可保证发生任何故障能及时、准确的被发现。

可实现系统升级,与轴承温度监测相结合,与变频控制或智能泵控制系统相结合,构成机泵群设备管理专家系统,提高设备管理的技术水平。

执行标准
以下标准涵盖了从现场安装,工程安装验收,管道防腐,防爆, 设计规范等范围,是设计施工验收的依据
JB/ZQ4710-1998 油雾润滑装置
JB/T3711.1-1999、3711.2-1999 集中润滑系统的分类和图形符号
GB/T3141-1994 工业液体润滑剂
GB2625-81 控制室设计规定
GB3100-93 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
ISA S7.3-81 管法兰钢制管法兰国家标准汇编
GB9112-88 法兰连接标准
GBJ93-86 工程自动化仪表工程及验收规范HGJ229-91 工业设备管道防腐工程施工及验收KROMJ系列油雾润滑系统由于采用了自己的独特技术,比其它油雾润滑系统安全性更高,功能更强大,更符合大型石油化工装置的生产要求。

此外,还具有部分油气润滑特点,是目前国内最为先进的油雾润滑系统。

完全相同的A/B双路系统,全自动切换以及手动切换,保证系统始终正常工作。

特有的气障克服技术,能够使润滑油有效的弥散至轴承,同时可以带走轴承处的大量热量,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

独有的凝缩嘴设计,凝缩率可达到99.99%,更节油,几乎没有油雾弥散至大气中,不污染环境。

无转动部件,主要部件均为进口件,保证长周期安全运行。

系统可在线维护维修。

机柜采用全不锈钢制造。

实时监控计算机以及功能强大的软件可保证发生任何故障能及时、准确的被发现。

可实现系统升级,与轴承温度监测相结合,与变频控制或智能泵控制系统相结合,构成机泵群设备管理专家系统,提高设备管理的技术水平。

功能强大的监控界面,可以及时准确实时显示系统的各种状态信息.
点击放大
经济效益分析
雾状润滑油能在轴承箱内维持适当的正压,外来污染物和腐蚀剂会被排除。

众所周知,引起过早的轴承故障的2个主要原因是轴承表面的腐蚀和磨损。

当水或其它腐蚀剂与轴承接触时,会发生腐蚀;当润滑油中所存在的固体颗粒(特别是直径接近于关键间隙尺寸的硬颗粒)被送到两个正滚动的部件表面时,则会产生磨损。

而KROMJ系列集中油雾润滑系统采用周期性交替输送方式,油雾不断被补充和更新,使轴承始终处于良好的动态润滑。

恰恰排除了上述两种起因:不断地更新带走了硬颗粒,正压保证腐蚀剂不能侵入轴承箱,并形成厚度适中效果更好的油膜。

此外,独有的气障克服技术可以明显降低轴承温度,独有的凝缩嘴设计还可以防止油雾粒子弥散到大气中,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避免二次污染。

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
润滑部位始终保持新鲜适量的润滑油降低油耗可节油30~80%之间。

明显降低轴承温度,延长轴承、轴封使用寿命。

可降低轴承温度4~
15℃,延长轴承使用寿命3~8倍,轴密封损坏可减少45~65%,机泵维修费用可降低60~80%,机泵的库存备品备件数量大幅减少。

最大限度地减少摩擦阻力、降低机械磨损能够节省动力5~15%,对某些机泵甚至可以关闭其轴成套的冷却水,进而降低能耗,节约电费及其它能源费用。

带来的间接经济效益
减少机泵的故障发生率,为装置的长周期安全运行提供了保证。

减少了工人的巡检、维护的工作强度,减员增效。

改变了过去的轴承箱液位观测、注油等繁琐工作,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员开支,实现减员增效。

提高了工厂的设备管理水平。

整个系统能够完全实现自动控制,并能在主控室实现集中管理多个机泵群,提高了自动化的生产和管理水平。

油雾润滑系统在化纤工业的应用
针对化纤行业涤纶长丝装置高速纺丝机上普遍存在的兔子头式导丝器易磨损特点,开发出的油雾润滑系统,有效克服了原有导丝器的润滑造成的导丝商品满卷率低,废丝量比较大的缺点。

使得喷射到槽筒辊的导槽里建立合适有效的摩擦油膜,同时把摩擦所产生的热量带走。

由于大而湿的油粒子具有一定的弥散性,所以导轨板表面也会积累一定量的润滑油,把兔子头与导丝板的润滑油膜建立起来。

该系统的油雾发生原理及独特优点与KROMJ系列相同。

但做了符合
化纤行业的专门设计,设备投资也进一步减少,但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分析表(实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