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索寓言四则(后两则)

合集下载

《 寓言四则》教学案

《 寓言四则》教学案

《寓言四则》教学案《寓言四则》教学案(一)伊索寓言两则教学目标1.了解并掌握有关寓言的基本知识,了解伊索及《伊索寓言》。

2.学会分析寓言的故事情节。

3.能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4.学习改写、编写寓言,进一步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学会分析寓言的故事情节;2.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意。

教学过程:一、布置预习导学1.注音赫拉hè 宙斯zhòu 庇护bì 粘住zhān 释义:庇护:包庇;袒护。

庇:遮蔽,掩护。

爱慕虚荣:喜欢表面上的光彩。

2.查阅资料与工具书,了解作者及寓言这一文学体裁的特点。

3. 了解与本文有关的一些古希腊神话人物。

4.朗读课文,复述故事二、指导学习、研讨(一)导入由人们对寓言的说法导入:①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够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东西。

②寓言是一个怪物,当它朝你走过来的时候,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而当它转身要走开的时候,却突然变成了一个哲理,严肃认真。

③寓言是一座奇特的桥梁,通过它,可以从复杂走向简单,又可以从单纯走向丰富。

在这座桥梁上来回走几遍,我们既看到五光十色的生活现象,又发现了生活的内在意义。

④寓言是一把钥匙,用巧妙的比喻做成。

这把钥匙可以打开心灵之门,启发智慧,让思维活跃。

(二)、简介与本文有关的知识指名说,教师补充并明确:1.寓言及其特点寓言,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

大多篇幅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或拟人化的生物、非生物。

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

在创作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2.简介伊索伊索,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

奴隶出身,他善于讲寓言故事,用这些来讽刺权贵,最后遭到杀害。

他的寓言经过加工,成为《伊索寓言》,流传于世。

《伊索寓言》故事短小精悍,描写形象生动,语言简洁朴素,富有幽默的特点。

伊索寓言续写

伊索寓言续写

伊索寓言续写徒劳的寒鸦(伊索寓言)续写宙斯想要为鸟类立一个王,指定一个日期,要求众鸟全都按时出席,以便选他们之中最美丽的为王。

众鸟都跑到河里去梳洗打扮。

寒鸦知道自己没一处漂亮,便来到河边,捡起众鸟脱落下的羽毛,小心翼翼地全插在自己身上,再用胶粘住。

指定的日期到了,所有的鸟都一齐来到宙斯面前。

宙斯一眼就看见花花绿绿的寒鸦,在众鸟之中显得格外漂亮,准备立他为王。

众鸟十分气愤,纷纷从寒鸦身上拔下本属于自己的羽毛。

于是,寒鸦身上美丽的羽毛一下全没了,又变成了一只丑陋的寒鸦了。

一、请一个同学朗读这个寓言。

二、安排学生表演人物:宙斯寒鸦孔雀百灵鸟喜鹊鹦鹉场景:河边森林宫殿剧情:画外音:我是宇宙之神宙斯,现在兽类之王已选出,马上准备选鸟类之王,请各种鸟们做好充分的准备,下月初一都到森林宫殿参加选举。

第一幕众鸟备选河边河水清澈,河岸百花盛开。

孔雀:姐妹们,快过来看呀,河水多清澈啊。

(边喊边把美丽的大尾巴舒展开,用嘴认真地梳理羽毛。

充满了自信。

)百灵鸟:(一边唱着,一边来到河边),孔雀姐姐,真羡慕你,有那么漂亮的尾巴,这次你一定当选鸟王了。

帮我梳梳羽毛吧,到时帮你拉选票。

喜鹊:(欢天喜地地从树上落到河边。

)孔雀姐姐、百灵鸟姐姐,你们真漂亮啊!不过我仍有信心参加鸟王的竞选,因为我的羽毛刚染了最时髦的颜色了,你们看啊,漂亮吧?鹦鹉:(看着那三位信心十足的在打扮,也打了一个旋,轻快地站到河边) 看来你们都胸有成竹了啊!但是别忘了,我的羽毛可是新近涂了蜡的,没看见这么光亮吗?河水都不好意思照我了。

鸟王一定是我!寒鸦:(旁白)别看你们神气十足,我把你们美丽的羽毛集于一身,看谁能比得上我。

(等那三只鸟走后,连忙来到河边,对着河水说“再见了,丑陋的寒鸦”说着不停地捡起那三只鸟梳掉的羽毛全插在自己身上,再用胶粘住。

然后又到河水里照一照,连她自己都快任不出自己了。

)旁白:简直太漂亮了!鸟王非我莫属了。

(说完美滋滋地离开了)第二幕寒鸦落选森林宫殿今天装饰一新,灯火通明。

寓言四则简介

寓言四则简介

寓言四则简介
《寓言四则》的由来是:《伊索寓言》,相传为公元前六世纪古希腊奴隶伊索所编,共350余篇,大多以各种动物为主要角色,运用拟人手法,故事单纯,比喻适当,形象生动,寓意深刻,对后来欧洲和世界文学产生了广泛影响。

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

他的著作收在《韩非子》一书,共20卷,55篇。

笔锋犀利,说理透辟,常用寓言故事阐明事理,富有说服力。

寓言四则,主要讲述了《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智子疑邻》《塞翁失马》四则故事,非常有教育意义。

寓言,用假托故事寄禺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2寓言四则 伊索寓言名篇原文及寓意素材 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2寓言四则 伊索寓言名篇原文及寓意素材 新人教版

伊索寓言名篇原文及寓意1、狐狸和葡萄在一个炎热的夏日,一只狐狸走过一个果园,它停在了一大串熟透而多汁的葡萄前。

它从早上到现在一点儿东西也没吃呢!狐狸想:“我正口渴呢。

”于是他后退了几步,向前一冲,跳起来,却无法够到葡萄。

狐狸后退了几步继续试着够葡萄。

一次,两次,三次,但是都没有得到葡萄。

狐狸试了又试,都没有成功。

最后,它决定放弃,它昂起头,边走边说:“我敢肯定它是酸的。

”正要摘葡萄的孔雀说:“既然是酸的那就不吃了。

”孔雀又告诉了准备摘葡萄的长颈鹿,长颈鹿没有摘,长颈鹿告诉了树上的猴子,猴子说:“我才不信呢,我种的葡萄我不知道吗?肯定是甜的。

”猴子说着便摘了一串吃了起来。

这就是说,有些人能力小,做不成事,就借口说时机未成熟。

2、狼与鹭鸶狼误吞下了一块骨头,十分难受,四处奔走,寻访医生。

他遇见了鹭鸶,谈定酬金请他取出骨头,鹭鸶把自己的头伸进狼的喉咙里,叼出了骨头,便向狼要定好的酬金。

狼回答说:“喂,朋友,你能从狼嘴里平安无事地收回头来,难道还不满足,怎么还要讲报酬?”寓意这寓言说明,帮助坏人,并向坏人索取应得的报酬,就是没有认识到坏人不讲信用的本质。

这故事说明,对坏人行善的报酬,就是认识坏人不讲信用的本质。

3、小男孩与蝎子有个小孩在城墙前捉蚱蜢,一会儿就捉了许多。

忽然看见一只蝎子,他以为也是蚱蜢,便着两手去捕捉他。

蝎子举起他的毒刺,说道:“来吧,如果你真敢这样做,就连你捉的蚱蜢也会统统失掉。

”小孩听罢就跑了,蝎子很得意。

过了一会儿小孩又回来了,拿出一个长长的夹子,轻佻的夹住蝎子的尾巴,小孩蹦蹦跳跳的跑回家给妈妈看他今天的收获,妈妈很高兴,中午弄了一盘油炸蝎子给孩子吃。

寓意:这故事本来是告诫人们,要分辨清好人和坏人,区别对待他们。

可也要看谁势力大,小蝎子跟人较劲这不是找死呢吗。

4、掉在井里的狐狸和公山羊一只狐狸失足掉到了井里,他如何挣扎仍没法爬上去,只好呆在那里。

公山羊觉得口渴极了,来到这井边,看见狐狸在井下,便问他井水好不好喝,狐狸觉得机会来了,心中暗喜,马上镇静下来,极力赞美井水好喝,说这水是天下第一泉,清甜爽口,并劝山羊赶快下来,与他痛饮。

寓言四则3[

寓言四则3[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 为福乎?” 人们都来安慰他,他却说:“这 难道不是福气吗?”
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过了几个月,他那匹马(竟然)带领 着一群胡人的骏马回来了。
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 能为祸乎?” 人们都去祝贺他,他却说:“这 难道不是祸害吗?” 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 其髀。 家里有的是好马,他儿子喜欢 骑着玩,(有一天)从马上摔下来, 摔断了大腿。
燕子与乌鸦 燕子与乌鸦争吵谁最美丽。乌鸦 对燕子说:“春天才能看到你美丽 的外貌,我的身体却可以抵御冬季 的严寒。” 这是说, 健康的身体是最漂亮的外貌。
苍蝇与蜜
房里有蜜漏流出来,许多苍蝇便飞去饱餐 起来。蜂蜜太甜美了,他们舍不得走。然而, 就在这时他们的脚被蜜粘住,再也飞不起来了。 他们后悔不已,嗡嗡乱叫:“我们真不幸,因 贪图一时的享受而丧了命。”
(提示:情节要合理具体,情节与寓意 要一致,寓意能揭示一种生活道理。) 嘴和眼睛的对话;
树和斧子;
作 业 根据下列漫画写一则寓言
朗读课文,翻译古文: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宋国有个富人,因下大雨,墙坍塌 下来。 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
他儿子说:“如果不(赶紧)修筑它, 一定有盗贼进来。”
其邻人之父亦云。
寓意 :
比喻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 以变为好事。
文言文重点字词归纳:
1.暮而果大亡其财 2.马无故亡而入胡 3.人皆吊之
亡:丢失 亡:逃跑。 吊:对其不幸表示安慰。 何遽:怎么就,表示反问。
4.此何遽不为福乎
5.居数月 6.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居:这里是经过的意思。
将:带领。
7.死者十九
十九:十分之九,意思是绝大部分。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 福乎?” 人们都来安慰他,他却说:“这 难道不是福气吗?”

寓言四则

寓言四则

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
讽刺性。在创作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伊索(约公元前六世纪), 古希腊寓言作家。《伊索寓言》 是一部寓言故事集。其语言形 式短小精悍,比喻恰当,形象 生动;同时也是一部世界上最 早的寓言故事集。
字词积累
hè 赫拉 zhòu 宙斯 bì 庇护 zhān 粘住
你能在这则寓言中概括出 一个成语吗?
塞翁失马,焉知祸福
这两篇文章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有什么不同点? 道理深刻 故事简短
拟人、对比、夸张等手法运用
这就是寓言,你明白了吗?
失马得马
堕马而跛 因跛自保


后 悔
驴干活很辛苦。主人拿来一盆豆饼作为奖赏。驴 并不高兴:“就这点奖赏!”主人换来一小捆青草。 驴拉长脸: “早知如此,不如高高兴兴地把豆饼吃
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赫耳墨
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 “还要贵一点。”赫耳墨斯听后,默不作声,悄然离去。
蚊子径直朝狮子飞过 去,趁狮子没有准备,张 嘴就咬,而且专咬狮子鼻 子周围没毛的地方。狮子
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
抓破了,也没抓到蚊子。 蚊子战胜了狮子,就吹着 喇叭,唱着凯歌飞走了。
分析情节、概括寓意
第一则: 1.讽刺了那些妄自尊大,爱慕虚荣的人。 2.告诉人们要有自知之明,不能妄自尊大。
3. „ „
第二则: 1.讽刺了那些取得成绩得意忘形的人,由于忽
视自己的短处,势必要被小人物打败。
2.任何时候都要谦虚谨慎,保持清醒的头脑, 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3.„ „
受多大尊重
宙斯——一个银元 赫拉——还要贵一点 赫尔墨斯——饶头白送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寓言四则》教学实录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寓言四则》教学实录

当《寓言四则》遇见思维导图——《寓言四则》教学实录【教学目标】1.了解本课四则寓言的寓意。

2.学习蓄势陡转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疏通文意1.找出前两则的寓意师:前两篇的寓意是什么?请你在文中画出来。

生:《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这个故事适用于那些爱慕虚荣而不被人重视的人。

生:《蚊子和狮子》这个故事适用于那些打败过大人物,却被小人物打败的人。

师:另外两篇没有明确的寓意。

我们先来检查一下这两篇文章里重点语句的理解。

2.检查《穿井得一人》重点语句理解【屏显】《穿井得一人》重点语句(丁氏)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

”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生:第一句就是告诉大家,我穿井得到一个人。

师:什么是穿井呢?生:就是挖井。

这句话是说他挖井得到一个劳力。

第二句呢?生:第二句是说有人听到这件事,就开始传,说丁氏挖井挖到一个人。

师:大家看,这句话的意思悄悄地变了。

生:第三句是说得到了一个人的使唤,而不是挖井挖出一个人。

师:这三句话都说“得一人”,可是意思却不一样呢。

3.检查《杞人忧天》重点语句理解【屏显】《杞人忧天人》重点语句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无所寄,废寝忘食。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其人曰:“奈地坏何?”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生: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掉下来,地会陷下去,因此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师:有人来劝解他,天是积聚的气体。

这个杞国人就产生了新的问题。

他的问题是什么呢?生:他说:“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意思是天果然是积聚的气体,那么太阳、月亮和星星,不会掉下来吗?师:有人劝解他,太阳、月亮、星星不会掉下来的。

可是这个杞国人又提出了第三个问题:“奈地坏何?”生:他又问:地会塌下去吗?师:这个人一共问了三个问题。

天会掉下来吗?太阳、月亮、星星不会掉下来吗?地会塌下去吗?有人热心的劝解他,最后他终于放下心来了。

谁来说说最后一句的意思?生:那个人解除忧虑,非常高兴。

伊索寓言四则文言文

伊索寓言四则文言文

伊索寓言四则文言文
以下是四则伊索寓言的文言文:
1. 《龟与兔赛跑》
龟与兔竞走,兔行速,中道而眠。

龟行迟,努力不息。

及兔醒,则龟已先至矣。

2. 《蚊子和狮子》
蚊嚬于狮子,狮子弗得止。

蚊又嚬于蜘蛛,蜘蛛弗得止。

蚊因喜曰:“吾今乃知所以制之矣。

”以其言告人,其理亦通于天下矣。

3. 《朋友与熊》
两个人相与言曰:“若一人说:‘我将往南山行。

’则彼必起而随之。

若一人说:‘我将往北山行。

’则彼必不起而随之。

”问其故,答曰:“以我言南山,则彼必以为可得而获也;以我言北山,则彼必以为难得而获也。

此之谓信之不笃。


4. 《农夫与蛇》
农夫见蛇冻僵,怜而收之入怀。

蛇得暖气苏醒,咬破农夫之喉。

农夫临终痛苦曰:“我真该死!怜恶人,善不终!”
以上四则寓言都是通过简短的故事来揭示深刻的道理,引人深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宙斯
赫拉
赫尔墨斯
读 一 读 写 一 写
He
zhou
bi
zhan
赫拉
宙 斯
庇护
粘住
庇护:包庇,袒护 爱慕虚荣:喜欢表面上的光彩
合作研讨练习
1、赫尔墨斯为什么来到人间? 2、他为什么挑宙斯、赫拉像问价钱?此 刻他是怎样的心理? 3、赫尔墨斯三次问话的神态、语气一样 吗?为什么要“笑着问道”这“笑”有什 么含义? 4、你认为赫尔墨斯是个怎样的人?
பைடு நூலகம் 拓展思维:
①赫耳墨斯听到自己的雕像作为添头 “白送”之后,他的心情如何?他说了 什么? ②蚊子战胜狮子,吹着喇叭、吹着凯歌 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以后还会发 生什么 故事?
你 从 这 则 寓 言 中 懂 得 什 么 道 理 ?
讽刺和批评了那些 妄自尊大、爱慕虚 荣的人。
《蚊子和狮子》
思 蚊子为什么能战胜狮子又会败给蜘蛛? 考:
蚊子为什么会败给蜘蛛?
蚊子 冲 咬
狮子 扬长避短 抓
蚊子 吹唱
狮子 骄兵必败 粘
《蚊子和狮子》的寓意是什么?
看似偶然往往有其必然性的原因,偶然性存 在于必然性之中。蚊子“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 过”,为什么反会被“小小的蜘蛛消灭掉”,因 为骄兵必败,这就是这则寓言的寓意。由此让我 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取得一点成绩决不能骄傲自 满。
两则寓言故事有哪些异同点?
相同点: ①结构相同。都是第一段讲故事。 ②第二段议论并得出道理。
①情节不同。 《赫》采用三问三答,把情节推向高潮。 《蚊》写了两件事。第一是蚊子和狮子的战斗,战胜了狮子;第 二件是蚊子得意忘形, 被蜘蛛粘住。 ②寓意不同。 《赫》讽刺了那些爱慕虚荣、自命不凡的人。《蚊》是讽刺那些 取得一点成绩而得意忘形 的人。 ③表现方法不同。 《赫》把神当作人来写。《蚊》则用拟人手法,赋予动物以人的 情感和性格。 ④表达方式不同。 《赫》主要运用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表现赫耳墨斯爱慕虚荣、 自命不凡的性格特 征。《蚊》主要运用语言描写,表现蚊子勇敢机智,藐视强大的 敌人。描写蚊子两次吹喇 叭的动作。
《伊索寓言两则》
• 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够从里 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 得多的东西。 • 寓言是一把钥匙,用巧妙的比喻做成。这 把钥匙可以打开心灵之门,启发智慧,让 思维活跃。
寓言及其特点
是以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为内容的文学样 式。其篇幅短小,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 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主题多是借 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 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 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 寓言在创作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手法。 寓言最突出的特点是用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 味深长的道理。

伊索,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 家。他原是萨摩斯岛雅德蒙家的奴 隶,后来被德尔斐人杀害。他死后 德尔斐流行瘟疫,德尔斐人出钱赔 偿他的生命。传说雅德蒙给他自由 以后,他经常出入吕底亚国王克洛 伊索斯的宫廷。 • 13世纪发现的一部《伊索传》 的抄本中,他被描绘得丑陋不堪, 从这部传记产生了很多有关他的流 行故事。公元前5世纪末,“伊索” 这个名字已为希腊人所熟知,希腊 寓言开始都归在他的名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