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3.2 青春有格 课件(共31张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3.2 青春有格 课件(共23张PPT)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3.2 青春有格 课件(共23张PPT)
知识回顾
1、为什么青春探索需要自信?
2、为什么青春探索需要自强? 3、如何拥有青春飞翔的力量?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第三课《青春的证明》
校园欺凌
青 春 不 应 该 这 样 度 过
耻的 行为
沉迷网络
暴力违法
吸食毒品
健康生活
青 春 应 该 这 样 度 过
善的 行为
认真学习
遵纪守法
孝敬父母
2.“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止于至善” ( A ) ①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 有我们的“至善”追求 ②是一种“虽不能至,心 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 的精神状态 ③要求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通 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 ④是说每个人都 能止于至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启示:见贤思齐,在生活中寻找 “贤”,将他们作为榜样。
心存爱心,敬老活动
赏析与思考
爸妈没在家,你 作业完成了吗?
杨震“四知”故事
你 慎 独 了 吗 ︖
没人发现你捡 了100元,还不 还?
启示: 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积 极调整自己,做到“至善”。
朗读与感悟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 进步则国进步”。
生活反思: *我们身边有那些是非不分,不明事理的现象?
例如:不理解老师的批评、父母长辈的教诲、同学 朋友的劝诫等
启示2: 我们要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 的能力。
赏析与思考
启示3:我们要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 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 做。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3.2 青春有格 课件(共30张PPT)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3.2 青春有格 课件(共30张PPT)

1.“止于至善”的内涵?
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 调,有我们的“至善”追求; 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
是每个人都可以从点 滴小事做起。“勿以 恶小而为之,勿以善 小而不为。”积少成 多,积善成德。
(2)在生活中寻找“贤”, 将他们作为榜样。善于寻 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 汲取榜样的力量,我们的社 会、我们的国家才会变得 更加美好。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卢梭的忏悔,知道“行己有耻”“止于至 善”的内涵和要求,懂得如何把握青春,提高辨别是 非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提升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提升法律意识和道德观 念,懂得每个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后果,学会对自己 的行为负责。 3.树立正确的是非善恶观念,自觉拒绝不良诱惑,追 求科学、健康、充实的初中生活。 学习重点:如何做到“行己有耻”。 学习难点:“止于至善”的重要性。
精神境界 , 4.“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 我们应该有自己的 追求 ,有我们的“至 善” 格调 。“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 实践过程 ,是一种 至,心向往之”的 向往美好、永不言弃 的 精神状态 。
5.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善于 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 量,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才会变 更加美好 得 。 自我省察 6.养成 的习惯。检视自身 调整自己 的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 , 通过 自省 和 慎独 , 端正 自己的行 为,“止于至善”。
1.青春并不意味着 肆意放纵 ,总有一 些 基本界限 不能违反,一些 基本规则 不能逾 越。孔子说:“行己有耻。”意思是说,一个人行 事,凡自己认为 可耻 的就不去做。
知耻之心 2. “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有 不断 提高 辨别“耻”的能力。

人教版道德和法治七年级下册 3.2 青春有格 课件(共31张PPT)

人教版道德和法治七年级下册 3.2 青春有格 课件(共31张PPT)
故君子三畏、四知,以慎其独。勿谓暗室可欺,屋漏可愧,一动一静,神明鉴察, 十目十手,理所必至,况报应昭昭,不爽毫发。——《关圣帝君觉世真经》
思考1:面对“中国式过马路”,有网友说:半夜回家,
即便在没有行人和车辆的路口遇到红灯,我也会耐心等待。对 此现象展开讨论。
一方观点:“遵守法律必须依靠强制力” 一方观点:“内心自觉是遵守法律的根本” 你怎么看?
“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 提高辨别“耻”的能力。孟子说:“羞恶之 心,义之端也。”“羞恶之心”引导我们 判断是非善恶,明确行为选择的理由。它 像威严的法官,端坐内心法庭。在行动之 前,审查愿望;在行动之中,监督调节;在 行动之后,反思效果与影响。
1 行动之前,审查愿望; 2 行动之中,监督调节; 3 行动之后,反思效果与影响。
思考2:君子“三畏”“四知”,到底在“畏”什么?
随堂演练
C 1.古人云“行己有耻”,要求我们( )
①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②有 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③树立 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能做,违反法 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④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 不断增强自控力 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拓展提升
“慎独”与“三畏”“四知”
诚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礼记·学记》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礼记·中庸》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论语·季氏》 《后汉书.杨震传》:"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 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 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又《传赞》:"震畏四知。"后多用为廉 洁自持,不受非义馈赠的典故。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3.2 青春有格 课件(共47张PPT)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3.2 青春有格 课件(共47张PPT)

第三课
青春的证明
— 40 — 第一单元:青春时光
怎样认识榜样的力量? 1.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 2.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 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 3.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的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 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第三课
青春的证明
— 44 — 第一单元:青春时光
壹 是 皆 以 修 身 为 本 。
自 天 子 以 至 于 庶 人 ,
国 治 而 后 天 下 平 。
家 齐 而 后 国 治 ,
身 修 而 后 家 齐 ,
心 正 而 后 身 修 ,
意 诚 而 后 心 正 ,
知 至 而 后 意 诚 ,
物 格 而 后 知 至 ,
青春的证明
— 11 — 第一单元:青春时光
第三课
青春的证明
— 12 — 第一单元:青春时光
第三课
青春的证明
— 13 — 第一单元:青春时光
新闻播报
第三课
青春的证明
— 14 — 第一单元:青春时光
《论语》中有这样一段话: 子贡问孔子怎样才能成为一个 真正的“士”。孔子说“行己 有耻”是第一要。 “行己有耻”,就是要对自 己不良行为有羞耻心,在孔子 心目中知耻是第一位的。
— 1—
七年级 下册
LOGO
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 下册
悄悄变化的我
— 2—
第一课:青春的邀约
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 男生女生
第一单元 青春时光
第二课:青春的心弦 青春萌动 青春飞扬 第三课:青春的证明 青春有格
LOGO
— 2—
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 下册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3.2 青春有格 课件(共24张PPT)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3.2 青春有格 课件(共24张PPT)

第一单元 青春时光
第三课
青春的证明
名言欣赏
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解释: 孟子说:“人不可以没有羞耻之心,没有羞耻之心的那种羞耻, 是真正的不知羞耻!” 这要求我们做到(
行己有耻

孔子曰:“行己有耻”
1、什么是“行己有耻”?(括号) (P28正文第1段第3行最后1个字)①一个人行事, 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 (P28正文第1段最后1句)①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 有所为,有所不为。
P27 运用你的经验
张扬青春、放飞梦想,但做起事来要 遵守规矩,让青春有风格。 再思考: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
思考:这是我们熟悉的田字格,这个 在青春时代,我们可以追求自由、 “格”有什么用?
格降人才”“言有物而行有格也”“道之 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这些句子中的“格”字,是什么意思?
格是规矩、规则的意思。
D
3、“止于至善”是我们老祖宗给我们留下来的做人 守则,下列想法或做法符合“善”的是( ) ①我讨厌别人叫我“四眼”,也从不给别人起绰号 ②我喜欢别人以尊重友善的态度对我,我也以同样 的态度待人 C ③谁要是冒犯了我,我就再也不与他来往 ④数学是我的强项,我经常帮助数学成绩较差的同 学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我有问题:
从杨震身上可以看到 什么优秀品格?
慎独——不靠别人监督,自觉控制自己的欲 望。
5、怎样做到止于至善?止于至善的要求?(划线)
(抄在P30左侧空白处)①从小事做起,积 善成德。 (P30倒数第1行)②在生活中寻找“贤”, 并将他们作为榜样 (抄在P30下面空白处) ③养成自我反省的 习惯,通过自省和慎独来端正行为。
A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3.2 青春有格 课件(共39张PPT)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3.2 青春有格 课件(共39张PPT)

互 动
展 示 预 习
生 成
展示自我
检 测
--------------------------- -----------------------------
1.知耻之心 耻 2.审查愿望
监督调节
6.永不言弃 从点滴
小事做起
预 习 互 动 展 示 生 成 检 测
7.自我完善
向榜样学习
3.底线意识
4.磨砺意志 5.美德 精神境界
10+25+5
--------------------------- -----------------------------
行己有耻的含义:
预 习 互 动 展 示 生 成 检 测
1.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 去做。
2.青春并不意味着肆意放纵,总有一些基 本规则不能违反,一些基本界限不能逾越。
我们为什么要“勿忘国耻”?
10+25+5
--------------------------- -----------------------------
预 习 互 动 展 示 生 成 检 测
正视耻辱,有利于树立对国家和民族的道德责任 感,增强民族凝聚力,激励中国人自尊、自信、自立、 自强,从而促进民族复兴和祖国富强。
8.自我省察 自省
慎独
10+25+5
--------------------------- -----------------------------
这是我们熟悉的田字格。
预 习 互 动 展 示 生 成 检 测
由这个“格”你会联想到什么?
你如何理解这些语句中的“格”?
无 规矩 不成方圆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3.2 青春有格 课件(共39张PPT)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3.2 青春有格 课件(共39张PPT)
①每个人都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 积善成德。 ②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 ③ 我们要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日省其身,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修身齐家治国天下
源自《礼记·大学》
作为当代中学生应该如何做?
修炼青春
青春需要我们去经历,去体验。 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 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 中收获。这是对青春的最好证明!
(1)韩红做公益几乎做到破产说明了她是一个怎样的人?
(2)由她的事迹你如何理解止于至善?
3、“止于至善”的内涵?
①“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 ②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 践过程。 ③“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 状态。
生活中怎样才能做
到“止于至善”?
(“止于至善”的要求 )
出自蜀汉昭烈帝刘备遗诏,出自《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意思是不要因为是件较小的坏事就去做,不要因为是件较 小的善事就毫不关心。
①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Hale Waihona Puke ②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③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能做, 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④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3.“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止于至善”( A )
①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
2. 行己有耻的要求是什么?
(4)“行己有耻”更需要我们磨砺意志, 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如何增强自控力?
1
增强“我 不要”的
力量。
2
增强“我 想要”的
力量。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3.2《青春有格》课件(共30张PPT)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3.2《青春有格》课件(共30张PPT)

加强自我监控。认真记录一些
3
自己平时不关注的事。例如,日 常的零花钱支出。
小结
“行己有耻”要求有哪些?
“行己有耻”要求我们知廉耻,懂荣
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 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行己有耻”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 “行己有耻”更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
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独善其身,方能“止于至善”。 一个人以宽广的胸襟、坚定的信 念和高尚的品格行事处世,始终 对自己拥有信心、自我激励,无 论何种境遇都不弃善从恶,即使 他普普通通,我们能说他一事无 成吗?
你如何看待上述观点?
想一想:“止于至善”的人应该具备哪些品质?
Copyright 2004-2016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柳公权戒骄成名
杨震“四知”拒金
提问:他们为什么能成为一代名人?
Copyright 2004-2016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2. 青春有格高规格-自省慎独
我们要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
检查自身的不足,不盲目自责
,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和
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
Copyright 2004-2016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耳挠腮,害怕考不进前三名,还可能会被父母批评。
于是,小明偷偷的看了同桌的卷子……
1. 青春飞扬不张扬-行为有则
青春的我们,乐于实践,敢于尝
试,希望证明自己; 但青春并不意味着肆意放纵,不能 违反规则,不能逾越基本界限。
“行己有耻”
意思: 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 的就不去做。
“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童小勇每周都抽空儿去敬老院做志愿者,为几位老人读书读
报,陪老人聊天,坚持两年不间断。敬老院给学校发来一封感谢 信。学校号召大家向童小勇学习。对此,几位同学有如下讨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确选择?
行己有耻,需要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知廉耻、懂荣辱, A 有所为,有所不为。
C
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 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触 碰法律的事情更不能做。
需要磨砺意志,拒绝不良 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有羞耻之心,不断提 B 高辨别“耻”的能力。
D
观看视频《王娅的故事》
合作探究 二、止于至善
勾践也成为春秋霸主。这就是知耻而后
勇。 正如朱熹所说: “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这就告诉我 们人要知廉耻,懂荣辱,才知道什么事能做, 什么事不能做。
卧薪尝胆
负荆请罪
思考: 廉颇为什么负荆请罪? 我们青少年要向廉颇学习什么?
廉颇能真诚面对自我,闻过而知礼,
知耻而后勇。
行己有耻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
青春盾牌
姓名: 我的表现: 实际要求: 我的反思: 我需要改进之处:
足?抵御了哪些诱惑?在品行方面获得了哪
些改进?
归纳总结
知廉耻,懂荣辱 有知耻之心 树立底线意识 增强自控力
行己有耻 青 春 有 格 止于至善
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学习榜样,汲取力量 养成自我省察习惯 修身为本,学习成长
青春,需要我们去经历,去体验。以修身为本,行走在 “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是对青 春最好的证明。
01
02
03
启示: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检视自身的不足,不盲目自 责,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
慎独,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道德修养的一种方式、一种境界,是 指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能严守道德准则。
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 有我们的“至善”追求。
每个人都可以从点滴小事 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少 成多,积善成德。。 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 检视自身的不足,不盲目 自责,积极调整自己,通 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 的行为。
我知道
请同学们例举出青春出格、不知耻的事情
学校生活中 家庭生活中
社会生活中
合作探究
一、什么是行己有耻? 活动一:理解“行己有耻”的内涵
孔子曰:“行己有耻”,简单地说是 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 做。
春秋战国时期,吴越交兵,越国兵败。 越王勾践入了吴国,做了吴王夫差的奴 隶。勾践含羞忍辱,终于释放回国。他 卧薪尝胆,访问贫苦,任用贤才,发展 生产,十年养精蓄,最终一举灭掉吴国。
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是一种“虽不能至, 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 弃的精神状态。
观看视频《令人感动的流浪汉》


(1)假如你是身无分文的流浪汉捡到巨款的 时候会怎么做呢? (2)从流浪汉的身上,你看到了什么?
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有我们的“至善”追求。
想一想:小小的我们能做什么?
善于寻找榜样、向他们 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
拓展空间
盾牌,有保护自己、应对外界之意。歌德说:“谁若游戏人生,他就一
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永远是一个奴隶。”要主宰自己,需要我们为自 己打造一个 “青春盾牌”,每天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 每晚睡觉之前,回忆一天的所作所为, 填写“青春盾牌”:哪一件应该做的事 情 没有完成?哪一件事情本应该做得更好?哪 一本该读的书没有读?发现自己有什么 不
你如何看待上述同学的议论? 看到这封感谢信,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石墨烯超导的发现者——曹原
TFBOYS成员之一——王源 善于寻找榜样、向他们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
榜样的作用
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
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生 道路和人生理想的而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 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我们 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才会变得更好。
(1)你认为还有哪些规则需要遵守?
纪律、规章、法律、道德。 (2)有人认为,只要不被发现,说谎、欺骗也是可以的。 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为什么?
行己有耻,要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 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观看视频《危险的“沉迷”》


(1)毛毛做出伤害自己行为的原如何做出正
主动让座
帮助同学
拾金不昧
每个人都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榜 样 的 力 量
小勇每周都抽空到敬老院做志愿者,陪老人聊聊天, 读读报纸,并且一做就坚持了两年时间,敬老院给 学校发来一封感谢信,学校号召向小勇学习,对此, 几位同学有如下议论: 同学甲:他能坚持一辈子,我才不信呢! 同学乙:虽然我没做过,但是小勇做了,我也想试 试。 同学丙:我也当过志愿者,而且去过好多次呢! 同学丁:小勇真棒,换做是我,不一定能做到。
为、有所不为。
小明错在了哪里?为什么错了?
作弊,偷看..... 以不正当的方法“赢得”了比赛
他应该感到......
羞耻
行己有耻,要有羞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在行动之前,审查愿望;在行动之中,监督调节;在行 动之后,反思效果与影响。
在社会生活中存在许多规则,这些规则让我们的生活 安全而富有意义。例如:不伤害别人;不说谎,不欺骗; 遵纪守法;相互尊重;信守承诺……
笑话一则 我批评我的学霸同桌:“你看看你,上课不闹,下课 不吵,作业不抄,考试自考,回家复习完就睡觉,你 就不能做一点出格的事情?” 同桌说:“能” 我惊奇道:“是什么?” 同桌淡淡地回答:“写作文。” 思考并交流: (1)这个笑话的笑点在什么地方? (2)对于“格”你是如何认识的? 点拨:同桌眼中的“格”是划分成的空栏和框子,而笑 话中我眼中的“格”则是规则、纪律、品格的意思。
第二框 青春有格
学习目标:
• 了解行己有耻的内涵;止于至善的含义。 • 增强自控能力,提升自身道德修养。
• 学习榜样的精神和行为,努力成为别人的榜样。
• 有羞耻之心,反思之意,不断省查自己。
自主学习(P27-32)
1. 行己有耻的要求
2. 增强自控力的方法 3. 榜样的作用 4. 止于至善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