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云南省为例概要
简析当前我国城乡统筹发展规划存在的问题与应对举措

简析当前我国城乡统筹发展规划存在的问题与应对举措作者:秦永来源:《丝路视野》2017年第04期【摘要】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是实现新型城镇化,在政策支持下,各地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通过不同的路径选择总结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针对诸多启示、问题及挑战,城乡规划需要在合理的内涵指引下,避免规划误区,掌控规划要点,有效引导城乡各类资源要素配置,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关键词】城乡;统筹发展;规划一、背景解读以城市为核心、以增长为导向的中国传统城市化模式导致了工业化、城市化和“四农”(农业、农村、农民、农民工)问题的恶性循环。
因此,改变城乡二元发展的模式,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成为城镇化发展的必然。
十六届三中全会将“统筹发展”放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五大统筹战略的首要地位;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十八届三中全会则系统提出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产业格局、利益格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管理体系的战略部署。
二、城乡统筹发展的系统架构1.城乡统筹发展是针对以城市为核心,以增长为导向的传统发展模式的弊病,坚持以人为本,将乡村的发展纳入区域发展的框架下统筹安排,建立城市与乡村之间开放融通的发展机制,面向全体国民构建发展机会和公共服务趋于均等的城乡一体化管理制度,联动解决城市化过程中的城市问题与乡村问题,解决双重二元结构问题,推进城乡一体化,建立中国现代社会结构。
2.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在于实现城乡一体化,这其中包含了对市场运作和政府治理模式转型的现实要求。
政府治理理念应向人本、协调、创新、可持续方向转变,一方面统筹制度架构,一方面统筹城乡规划,以推进以新型城镇化为核心的三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
3.新型城镇化包含复杂的经济、社会与文化内涵。
从职能与作用的角度来讲,需要优化发展规划与布局、提升城乡综合承载力、促进城乡要素有序流动。
统筹城乡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分类指导研究

统筹城乡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分类指导研究作者:陈辞刘小龙来源:《中国集体经济·中》2014年第02期摘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新形势下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
文章选取相关的指标把云南省按经济发展度划分为三类地区,深入探讨了三类地区在统筹城乡中存在的共性和个性问题,针对三类地区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共性和个性对策建议。
关键词:统筹城乡;分类指导;云南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新形势下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
由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相对落后且极不平衡,统筹城乡发展应根据中央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在明确思路、找准问题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型的地区具体研究、分类指导。
本文以云南省为例,分析并探讨了欠发达地区统筹城乡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分类指导建议。
一、云南省统筹城乡发展的地区分类(一)划分经济发展阶段的标准本文根据总量水平和经济社会结构并结合云南的具体情况,粗略构建衡量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标准,见表1。
(二)指标值的标准化处理经济发展水平是在无量纲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加权综合评价,需要采用一定的数学方法将指标统计值的量纲去掉,使得不同量纲之间的值可以互相比较,一般采用下式进行无量纲化处理xi=若Xi为逆指标,则Xi=其中城乡收入差距为逆指标,其余为正常指标。
(三)发展度的计算设第i个指标的无量纲化指标值为Xi,对应的权重为μi,则第t年经济主体的发展度为:Dt=μ1xt1+μ2xt2+μ3xt3+x4x t4。
(四)状态层权重的确定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各指标的相对权重,在对各层指标综合评价时采用分项确定权重,然后综合求和计算,最后确定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见表2。
(五)云南省三类地区的划分最优分割法是对有序样本进行分类的一种统计方法,其分类依据是样本的总离差平方和最小,进行分割的原则是使得各类内部样本间差异最小,而各类之间的差异大。
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云南省为例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国家经济飞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水平都有所提高。
但是,农民的总体生活水平明显低于城镇居民的总体生活水平,农村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也明显滞后,工农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还存在扩大的趋势。
这说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工业化、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但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城乡发展不协调。
解决好城市化进程中城乡之间各方面矛盾和差距已成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本文以云南省为例,运用理论分析法、比较分析法以及数据搜集和统计等方法,首先通过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的描述,发现了云南省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城乡收入差距过大及城乡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等问题;接着从制度层面、劳动要素流动和金融政策等层面分析了原因;最后提出了改进对策。
本文从多角度多方面讨论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对策分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统筹城乡发展收入差距公共服务均等化一、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及意义 (2)(一)统筹城乡发展的来源 (2)(二)统筹城乡发展的意义 (2)二、云南省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的现状分析 (2)(一)云南省财政收支在城乡之间的分布与人口分布状况极不对称 (2)(二)云南省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现状极不均衡 (3)(三)云南省城乡之间收入差距总量大,消费支出结构不平衡 (4)三、云南省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分析 (5)(一)长期存在的二元分治格局 (5)(二)各级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责不明确及基层财政困难 (5)(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及农业产业化程度低 (6)(四)金融体系融资作用在农村的缺失 (6)四、促进云南省城乡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分析 (6)(一)逐步弱化城乡二元分治管理制度 (6)(二)明晰各级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责及给予地方政府与其支出责任相匹配的财力支持 (7)(三)鼓励乡镇企业及中小企业的发展及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城乡劳动力的流动性 (8)(四)改变金融政策,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便利条件 (8)一、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及意义(一)统筹城乡发展的来源我国已经进入人均收入超过一千美元的社会发展阶段,经验表明,这个阶段的社会处于相对的不稳定状态。
云南新农村建设的困境及化解途径

云南新农村建设的困境及化解途径[摘要]新农化村建设是社会主义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衔接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举措,这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解决农民增收问题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村容村貌的改善依赖于村民生活的改善和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城乡发展;增收一、新农村建设的背景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工作重心放在了经济建设,重点发展工业和城市。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的农业发展存在滞后,与经济发展速度不匹配。
不能有效地为工业发展提供动力。
新的历史时期为了解决“三农”问题,在《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建议中出台了一项重要的战略举措,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改变农村面貌,建立起“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十七届三中全会文件《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让新农村建设站立在风口浪尖。
据20__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总人口13.6亿,其中城镇人口7.3亿,农村人口6.3亿,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46.3%,而同期美国农村地区人口仅占其人口总数的2%,从事农业生产的更是不足1%。
由此可以看出我国是生产水平落后的农业大国。
民以食为天,农业与每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只有农业高效稳定,民心才能稳定,要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农业的现代化是必须的。
国家的繁荣昌盛和人民全面小康都要在农村繁荣稳定和农民小康的基础上实现。
中国地域广阔,各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农村建设和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也各不相同,只有根据各地农村的实际情况提出建设思路、方法、才能真正收到实效。
在党中央和国务院大政方针的指导下,全国各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积极探索中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问题依然存在。
在新的社会背景下,各地新农村建设如何继续前进,真正取得实效是至关重要的。
二、云南新农村建设的现状云南地处我国西南地区,地形以山地为主占省域的94%,耕地资源稀少,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尤其是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更是极为落后。
村庄规划的反思与对策——以云南省村庄规划为例

村庄规划的反思与对策——以云南省村庄规划为例杨君杰;代大胜【摘要】近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工作的有关决策部署和要求,云南省委、省政府统筹城乡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省农村经济社会始终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2010年至今,云南省村庄规划编制任务的全面开展,为很多村庄带来了社会及经济效益.但是随着村庄规划编制的不断深入,由于时间紧迫,研究深度不够,村庄规划的编制落后以及规划实施管理的缺失引发无序建设和盲目发展的问题日益呈现.该文试图从中找出现行的村庄规划编制中存在的问题,以期能为云南省村庄规划提供对策.%Recently, according to the Party Central Committee and the State Council on strengthening the rural work of the relevant decision-making arrangements and requirements. Provincial Party committee and provincial government in Yunnan push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of ne w socialist countryside, the province's rural economy and society has always maintained a good momentum of development. Since 2010, Full im plementation of the village planning of Yunnan province has brought soci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for villages. But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vil lage planning, due to time constraints and lack of depth, the establishment of village planning getting behind and short of management proble ms appear more and more. This paper tries to find out the current issue of the preparation of village planning in order to provide a solution for vill age planning of Yunnan.【期刊名称】《华中建筑》【年(卷),期】2012(030)006【总页数】3页(P113-115)【关键词】村庄规划;云南省;规划管理;公众参与【作者】杨君杰;代大胜【作者单位】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650051;武汉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65005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2.29云南是一个集边疆、民族、山区、贫困“四位一体”,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突出的欠发达省份,由于历史、自然和经济社会发展等原因,全省村庄规划编制工作严重滞后,村民无规划建房现象普遍。
浅谈我国城乡规划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对策

浅谈我国城乡规划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对策发表时间:2016-01-13T10:22:34.263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14期供稿作者:杨晓磊[导读] 云南省保山市规划局云南省保山城乡规划最根本的目的就是通过促进城乡之间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来全面提升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与生活水平。
杨晓磊云南省保山市规划局云南省保山 678000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与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也不断加深,这就使得我国的城乡建设也取得了有效的发展与进步。
然而,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作用,使得我国的城乡建设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与缺陷。
在新时代的环境背景下,如何才能更加充分的了解我国城乡规划中所产生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对其进行全面的解决,是我国城乡规划设计的每一个工作人员所必须重视与关注的重要问题。
本文中主要对我国城乡规划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地分析,并进一步对城乡规划中问题的改进对策进行深入的探索与总结。
关键词:我国城乡规划;存在的问题;改进对策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为我国的城乡建设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与合理的保障。
合理的城乡规划设计,不仅能够给有效的推动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的城市化建设,并进一步推动我国的社会经济能够实现快速而又持续的增长与提升。
随着我国城乡经济的不断发展,城乡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这就使得城乡规划工作的重要性也越来越高。
然而,在实际的城乡规划过程中,城乡规划的相关工作人员往往会过分注重城市化的发展与进步,而对于部分城镇的发展建设则缺乏相应的关注与重视,使得我国的城乡规划缺乏合理的统筹,并进一步导致其出现明显的发展不平衡现象。
一、我国城乡规划中存在的问题(一)城乡规划的可操作性不高通常情况下,我们所说的城乡规划工作,指的是通过对城乡建设工作的各项内容进行全面的编制,并为建设活动制定一个明确的可行性目标,来为我国的城乡建设工作提供基础支撑与有力的保障。
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困境与对策

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困境与对策——基于社会法理念的分析饶艾张俊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正式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的思想,并把统筹城乡发展放在五个统筹之首。
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统筹城乡发展是党和国家在新时期提出的解决城乡发展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
然而,任何战略的实施都需要在明确内涵的基础上,依靠配套制度的支撑。
因此,我们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过程中,必须首先明晰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及目标。
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把城市和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整体统一规划,通盘考虑;把城市和农村存在的问题及相互关系综合起来研究,重点解决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统筹发展不是平均用力,而是根据不同时期和不同情况,抓住主要矛盾,选择重点,加以倾斜和解决。
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过程中,统筹是关键,发展是目的,重点是农村。
在具体实践中,城乡统筹实质就是充分发挥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把挖掘农业自身潜力与工业反哺农业结合起来,把扩大农村就业与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结合起来,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稳步推进城镇化结合起来,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强调城乡统一谋划,建立制度统一、地位平等、关系协调、良性互动、互补互促、共同进步的城乡经济、社会、生态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新格局。
根据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应当是城乡制度统一、地位平等和关系协调。
(1)城乡制度的统一。
多年来,我国在城乡设计了两套不同的制度,也可称二元结构制度,如城乡不同的财政、金融、就业、公共服务等制度,这种二元结构制度固化了城乡二元结构,扩大了城乡差异,严重抑制我国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成为城乡统筹的最大障碍。
云南城乡收入差距及制度原因分析

云南城乡收入差距及制度原因分析作者:张榆琴,李学坤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第08期摘要:云南省社会经济发展自改革开放后非常迅速,但是由于云南边疆多民族地区的现实情况,两级发展矛盾突出,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差距也在日益拉大。
城乡二元结构十分突出,城乡之间二元分割严重,城乡差别持续扩大,已经造成云南城乡关系的紧张和失衡。
就此,通过对云南城乡收入差距的分析,从制度层面剖析云南城乡收入失衡的原因。
关键词:云南省;城乡收入差距;二元结构;制度原因中图分类号:F01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8-0054-03一、概述云南省社会经济发展自改革开放后非常迅速,但是由于云南边疆多民族地区的现实情况,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经济基础差,贫困面大,两级发展矛盾突出,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差距也在日益拉大。
城乡二元结构十分突出,城乡之间二元分割严重,城乡差别持续扩大,已经造成云南城乡关系的紧张和失衡。
根据云南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总体规划(2009—2020年)的要求,到2012年,云南省城镇化率将达到40%,人均GDP达到13 400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为4.5(以乡为1),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比为1.13(以城为1);到2020年,全省城镇化率达到50%,人均GDP达到26 200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为3.0(以乡为1),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比为1.1(以城为1)。
在逐步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如何利用云南丰富的多样性资源,处理好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和发达地区的关系问题,实现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是一个不容回避也无法回避的问题。
二、云南城乡收入差距云南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收入自改革开放以来有了很大的提高。
1980—2010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由420.45元提高到16 065元,年平均增幅为124.03%,30年间增涨了37倍;农民收入从147.70元提高到3 952元,年平均增幅85.85%,30年间增涨了25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 国家经济飞速发展,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都有所提高。
但是, 农民的总体生活水平明显低于城镇居民的总体生活水平, 农村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也明显滞后,工农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还存在扩大的趋势。
这说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工业化、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但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 城乡发展不协调。
解决好城市化进程中城乡之间各方面矛盾和差距已成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 . 本文以云南省为例 , 运用理论分析法、比较分析法以及数据搜集和统计等方法,首先通过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的描述, 发现了云南省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城乡收入差距过大及城乡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等问题; 接着从制度层面、劳动要素流动和金融政策等层面分析了原因; 最后提出了改进对策。
本文从多角度多方面讨论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对策分析, 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统筹城乡发展收入差距公共服务均等化目录一、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及意义 (2)(一统筹城乡发展的来源 (2)(二统筹城乡发展的意义 ........................................................................... 2二、云南省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的现状分析 . (2)(一云南省财政收支在城乡之间的分布与人口分布状况极不对称 (2)(二云南省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现状极不均衡 (3)(三云南省城乡之间收入差距总量大,消费支出结构不平衡 ............... 4三、云南省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分析 .. (5)(一长期存在的二元分治格局 (5)(二各级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责不明确及基层财政困难 (5)(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及农业产业化程度低 (6)(四金融体系融资作用在农村的缺失 ....................................................... 6四、促进云南省城乡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分析 (6)(一逐步弱化城乡二元分治管理制度 (6)(二明晰各级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责及给予地方政府与其支出责任相匹配的财力支持 . .................................................................................................... 7 (三鼓励乡镇企业及中小企业的发展及农业产业化经营, 促进城乡劳动力的流动性 . ............................................................................................................ 8 (四改变金融政策,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便利条件 . (8)一、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及意义(一统筹城乡发展的来源我国已经进入人均收入超过一千美元的社会发展阶段, 经验表明, 这个阶段的社会处于相对的不稳定状态。
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我国城乡差距扩大的趋势还没有根本改变, 城乡发展的失衡不仅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而且还不利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政治的稳定。
统筹城乡发展对于化解社会矛盾和促进我国下一步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决定作用。
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大任务 " 。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在“五个统筹’ ’中首先强调了统筹城乡发展。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则明确提出城市支持农村, 城市工业反哺农业的战略思想, 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 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妥善处理城乡关系。
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 又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举措, 强调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十七大报告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强调了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二统筹城乡发展的意义所谓统筹城乡发展, 不在于城市像农村或者农村像城市, 而在于每个人拥有同样的权利, 享受同样的公共服务, 不因为农民或市民的身份而有所区别。
城乡二元结构状况导致我国目前城乡差异巨大。
在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方面, 政府对农村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严重不足,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解决“三农 " 问题的基础和关键,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质是要解决“三农”问题,因此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状况严重影响了统筹城乡发展的过程, 也可以说统筹城乡发展是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过程。
二、云南省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的现状分析(一云南省财政收支在城乡之间的分布与人口分布状况极不对称云南省国土面积达 39.41万平方公里,县域内国土面积达 38.12 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 96.72%。
2005 年末,县域内人口为 3738.69 万人,占总人口的88.26%。
云南省县域内财政支出占全省支出比例从 1998 年到 2006 年始终维持在40%-50%之间,年均比例为 43.68%, 2006年达到 9 年来的最高值 49.27%,虽然这一比例也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 但与县域内土地面积、人口规模所占比例极不相称。
2006 年县域内财政收入 137 亿元, 财政支出 440.3 亿元, 财政缺口为 303.3亿元, 年均财政缺口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 68.67%。
县级政府缺乏充足的财力, 难以有效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对县域内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十分不利, 已成为推进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最大的一个问题。
①(二云南省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现状极不均衡1、涉及居民赖以生存的生产性公共产品供给不平衡。
这种生产性公共产品属于纯公共品,本应完全由政府提供,但由于长期存在的二元分治格局, 城市公共产品由政府提供, 农村公共产品由农民自己提供, 导致城乡之间公共产品提供存在巨大差距。
虽然,近年来政府已开始重视农村公共产品的提供, 并加大了投入力度,但城乡之间的投资差距还是未见缩小。
本文以 2008年的固定资产投资为例,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支出 3106.24亿元, 占固定资产总投资的 88.08﹪, 投资增长率为 27.1﹪;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支出 420.36亿元,站固定资产总投资的 11.92﹪, 投资增长率为 18.4﹪。
而世界银行认为, 正常的城市技术设施投资应占整个社会投资总额的 15%以下,显然我国财政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比重过大,在财力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必然使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总量不足,扩大了城乡差距, 不利于和谐农村和和谐社会的建设。
2、涉及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公共产品供给缺乏。
农村的社会保障、农村的教育及农村的环境保护等公共产品对提高农民素质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然而,我省政府对这些公共产品供给投入的资金严重短缺。
首先,农村社会保障缺位。
城市居民享受着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以及下岗职工再就业等各项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 虽然 2003年以来有陆续在全国推广开来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2009年全省农民参合率达 93.0%,比上年提高 3.23个百分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累计支出总额为 34.39亿元,累计受益 7582.56万人次,平均每人次受益 45.35元,受益程度非常低, 相当于农民自己“买单”。
原来的医疗体系已经瓦解,现在的医疗费和医药费普遍昂贵,很多农民看不起病,因病致贫的现象屡见不鲜。
其次, 城乡之间医疗卫生条件也存在很大差距, 2009年全省医疗机构拥有床位数 14.4万张,卫生技术人员 13.3万人; 而乡镇医疗机构仅有 3.16万张床位, 占到全省的 21.94﹪, 卫生技术人员 2.47万人, 占全省卫生技术人员的 18.57﹪。
这种医疗卫生资源分布结构完全与我省人口分布状况不均衡。
最后,农村的义务教育问题突出。
中央政府把农村的义务教育留给县乡政府, 特别是乡镇政府去办, 而实际上却是由农民承担。
教育经费的不足, 使得农村的教育设施简陋,师资力量薄弱,农村儿童失学、辍学现象严重。
如图所示城市与农村小学毕业生人数与高中毕业生人数之比的差距, 可以看出农村学生辍学率之高。
农村社会发展的公共产品尤其是涉及到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包括农村的义务教育、农村医疗卫生、农村环境保护等,这些公共产品的供给不足直接影响了农村社会长期健康、有序、稳定的发展。
这从根本上制约了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现代化的实现。
普通小学、高中毕业生统计表①李宝春,文勇:“云南县域经济发展的财政思考” , 《地方财政研究》 , 2009年3期(2009/03 :60-63城市普通高中毕业生数农村普通高中毕业生数普通高中毕业生数普通小学毕业生数城市普通小学毕业生数农村普通小学毕业生数农村小学毕业生人数比高中毕业生比例城市小学毕业生人数比高中毕业生比例普通小学毕业生数比普通高中毕业生数比例(人 (人 (人 (人 (人 (人1994 15297 7328 57296 551688 27746 73969 10.094 1.81382 9.628735 1995 15611 6552 55538 560295 28640 74164 11.3193 1.834604 10.0885 1996 15738 5724 52507 579797 27100 76094 13.2939 1.721947 11.04228 1997 16177 5356 54819 612460 28166 77951 14.554 1.741114 11.1724 1998 15698 5586 58248 618537 30183 80655 14.4388 1.922729 10.61903 1999 14428 4780 51543 656091 34795 86194 18.0322 2.41163 12.729 2000 16661 4728 56504 721486 35627 100337 21.2219 2.138347 12.76876 2001 17058 4374 59347 760392 35880 96238 22.0023 2.103412 12.81264 2002 18956 5316 71073 775185 35908 104134 19.5888 1.894281 10.90688 2003 21550 5841 84456 771499 33771 102811 17.6016 1.5671 9.134922(三云南省城乡之间收入差距总量大,消费支出结构不平衡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是解决“三农”问题,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使城乡协调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