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实验指导书-山东建筑大学-计算机

合集下载

数据库实验指导书1

数据库实验指导书1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指导书湖南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通信学院2011年9月实验一一、实验目的:掌握建立一个数据库表结构的方法和步骤,了解数据库表的基本组成。

二、实验内容:基本表的创建和修改。

三、实验要求:(必做)硬件:Intel Pentium 120或以上级别的CPU,大于16MB的内存。

软件:Windows 95/98/2000操作系统,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SQL SERVER 2000。

学时:2学时四、实验步骤:1、用create建立教学数据库的五个基本表:(1)学生表(学号,姓名,性别,年龄),student((Sno,sname,ssex,sage) ;(2)课程表(课程号,课程名,学分),Course (Cno, Cname, credit) ;(3)选课表(学号,课程号,成绩),SC (Sno,, Cno, grade ) ;(4) 教师表(教师号,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系部,职称,地址),T(Tno,Tname,ssex,birthday,dept,title,address) ;(5) 工资表(教师号,基本工资,职务工资,合计),Salary(Tno,jbgz,zwgz,hj);2、用alter修改基本表(1)在已存在的学生表student中增加一个sdept(系)的新的属性列;(2)将学生表student中sname属性列的数据类型修改为变长字符串varchar(10)。

3、建立一个临时表,然后将其删除数据库原理实验报告实验名称评分实验日期2011 年10 月9 日指导教师姓名朱旭稀专业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903班学号 2一、实验目的1.掌握建立一个数据库表结构的方法和步骤;2.了解数据库表的基本组成。

二、实验内容与步骤1.建立5个表create table student(Sno int not null primary key,sname varchar(20),ssex varchar(10),sage int)create table Course(Cno int not null primary key,Cname varchar(20),credit varchar(40))create table SC(Sno int not null,Cno int not null,grade float not null,primary key (Sno,Cno),foreign key (Sno) references student(Sno), foreign key (Cno) references Course(Cno),)create table T(Tno int not null primary key,Tname varchar(20),Tsex varchar(10),brithday smalldatetime,dept varchar(20),title varchar(50),adress varchar(100))create table Salay(Tno int not null primary key,jbgz float,zwgz float,hj float,foreign key (Tno) references T(Tno))2.修改基本表alter table student add dept varchar(10)alter table student alter column sname varchar(10)3.建立一个临时表,然后将其删除create table Test(id int not null primary key,name varchar(20))drop table Test三、实验结果四、程序调试及问题分析六、实验收获及体会实验二一、实验目的:了解建立索引的目的,掌握建立索引与删除索引,掌握创建、修改、删除约束。

数据处理与数据库实验指导书(1)

数据处理与数据库实验指导书(1)

西安邮电大学《数据处理与数据库》课程实验指导书物流与电子商务系编制目录实验一MSSQL SERVER 2000 环境及主要工具 (1)实验二数据定义 (2)实验三数据更新 (5)实验四数据完整性 (10)实验五索引与视图 (13)实验六数据查询 (16)实验七数据库安全性 (21)实验八数据库设计 (34)实验九存储过程与用户定义函数 (38)附录一MSSQL-SERVER 2000操作简介 (46)附录二MSSQL-SERVER数据库的管理 (57)实验一MSSQL SERVER 2000 环境及主要工具一、实验目的1.了解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MSSQL-SERVER 2000。

2.了解MSSQL SERVER 2000 提供的各种工具及其功能。

3.掌握企业管理器(Enterprise Manager)、服务管理器(Service Manager)、查询分析器(Query Analyzer)及联机文档(Books Online)的基本操作。

4.掌握通过企业管理器启动、关闭、注册和配置服务管理。

二、实验内容及步骤1.认识了解SQL Server 2000,参见附录。

2.从开始菜单打开MSSQL SERVER 2000的服务管理器,设置其服务器为本机服务器,服务为SQL Server,并启动该服务器。

练习SQL Server 2000服务的开始、暂停、继续、停止等操作。

3.从开始菜单打开MSSQL SERVER 2000企业管理器,并将企业管理器与上述启动的服务器连接。

4.对企业服务器进行配置,将其在操作系统启动时自动启动SQL Server 的功能去掉;先将其身份验证修改为Windows和SQL Server 共同验证,再修改为Windows验证。

5.观察企业管理器的各个组成部分,练习有关的操作。

6.打开查询分析器,观察查询分析器的组成部分,练习有关的操作。

7.练习SQL Server 2000的联机丛书的使用,并使用联机丛书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

山大数据库实验四:复制表、修改表结构、修改数据

山大数据库实验四:复制表、修改表结构、修改数据
update test4_03 set sum_credit = (select sum_credit from a where test4_03.sid=a.sid)
drop table a
4.
create table test4_04 as select * from pub.student_41
update test4_07 set sex=replace(sex,' ','')
8.
create table test4_08 as select * from pub.student_42
update test4_08 set class=substr(class,1,4)
9.
update test4_06 set name = replace(name,' ','')
7.
create table test4_07 as select * from pub.student_42
update test4_07 set sex=substr(sex,1,1) where sex like '_性'
create table a as select * from pub.department union select * from pub.department_41
update test4_04 set did=(select did from a where a.dname=test4_04.dname)
update test4_05 set sum_credit = (select sum_credit from a where test4_05.sid=a.sid)

山东建筑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山东建筑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山东建筑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赫夫曼树的建立校园导航系统学生搭配问题课程:数据结构院(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级:计科063学生姓名:唐凝学号: 2006111083指导教师:张冬梅完成日期: 2008-07-6目录课程设计任务书一 (I)课程设计任务书二............................................... I I 课程设计任务书三.............................................. I II 赫夫曼树的建立.. (1)一、问题描述 (1)二、基本要求 (1)三、算法思想 (1)四、数据结构 (1)五、模块划分 (2)六、源程序 (2)七、测试数据 (4)八、测试情况 (5)校园导航系统 (6)一、问题描述 (6)二、基本要求 (6)三、算法思想 (6)四、数据结构 (6)五、模块划分 (6)六、源程序 (7)七、测试数据 (11)八、测试情况 (11)学生搭配问题 (12)一、问题描述 (12)二、基本要求 (12)三、算法思想 (12)四、数据结构 (12)五、模块划分 (12)六、源程序 (13)七、测试数据 (16)八、测试情况 (16)结论 (17)参考文献 (18)课程设计指导教师评语 (19)山东建筑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任务书二课程设计任务书三指导教师(签字):教研室主任(签字)赫夫曼树的建立一、问题描述建立最优二叉树函数二、基本要求可以建立函数输入二叉树,并输出其赫夫曼树三、算法思想(1)初始化:由给定的n 个权值{w1,w2,…,wn}构造n 棵只有一个根结点的二叉树,从而得到一个二叉树集合F={T1,T2,…,Tn};(2)选取与合并:在F 中选取根结点的权值最小的两棵二叉树分别作为左右子树构造一棵新的二叉树,这棵新二叉树的根结点的权值为其左右子树根结点的权值之和;(3)删除与加入:在F 中删除作为左右子树的两棵二叉树,并将新建立的二叉树加入到E 中;(4)重复(2)、(3)两步,当集合F 中只剩下一棵二叉树时,这棵二叉树便是赫夫曼。

数据库上机实验指导

数据库上机实验指导

数据库原理实验指导书实验1 数据库模式设计及建立一、实验目的:(1)掌握数据库模式设计,依据实际要求设计表结构,建立表的关系; 比较SQL命令方式和可视化环境管理器方式设计的异同点。

(2)掌握SQL Server查询分析器的使用方法,加深对SQL和SQL语言的查询语句的理解。

熟练掌握简单表的数据查询、数据排序和数据连接查询的操作方法。

二、实验内容:1、分别用sql查询分析器和企业管理器创建表,并设定相应的约束。

要求:在学生管理数据库XSGL中创建如下三个表。

创建名为student(学生信息)的表,表中的各列要求如下:2、创建score –>student表,以及score –>course表的外部键。

3、增加、修改和删除字段,要求:1) 给student表增加一个memo(备注)字段,类型为varchar(200)。

2) 将memo字段的类型修改为varchar(300)。

3) 删除memo 字段。

4、简单查询操作。

该实验包括投影、选择条件表达,数据排序,使用临时表等。

具体完成以下题目,将它们转换为SQL语句表示,在学生选课数据库中实现其数据查询操作。

1)求数学系学生的学号和姓名2)求选修了课程的学生学号3)求选修课程号为‘C1’的学生号和成绩,并要求对查询结果按成绩的降序排列,如果成绩相同按学号的升序排列。

4)求选修课程号为‘C1’且成绩在80~90之间的学生学号和成绩,并成绩乘以0.8输出。

5)求数学系或计算机系姓张的学生的信息。

6)求缺少了成绩的学生的学号和课程号5、连接查询操作。

该实验包括等值连接、自然连接、求笛卡儿积、一般连接、外连接、内连接、左连接、右连接和自连接等。

1)查询每个学生的情况以及他所选修的课程2)求学生的学号、姓名、选修的课程及成绩3)求选修课程号为‘C1’且成绩在90以上的学生学号、姓名和成绩4)查询每一门课程的间接先行课(即先行课的先行课)三、实验方法将查询需求用SQL语言表示;在SQL Server查询分析器的输入区中输入SQL查询语句;设置查询分析器的结果区为Standard Execute(标准执行)或Execute to Grid(网格执行)方式;发布执行命令,并在结果区中查看查询结果;如果结果不正确,要进行修改,直到正确为止。

大学计算机实验指导手册

大学计算机实验指导手册

大学计算机实验指导手册引言计算机科学和技术是当今世界中最重要的领域之一。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学计算机实验成为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重要环节。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计算机实验,在此我们提供一份全面而详细的大学计算机实验指导手册。

实验准备1.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任何实验之前,学生们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包括:1.熟悉实验目的和要求。

2.阅读相关实验指导手册和参考资料。

3.检查实验所需的软件和硬件设备是否齐全。

4.安装和配置必要的软件和工具。

5.准备实验所需的数据和材料。

注意:在进行实验之前,学生们应该确保已经理解实验的原理和流程,并且准备好所有需要的材料和工具。

2. 实验环境搭建在进行计算机实验之前,学生们需要搭建好适合的实验环境。

这可能包括:1.安装适当版本的操作系统。

2.配置网络和安全设置。

3.安装和配置软件开发工具和集成开发环境。

4.设置实验所需的实验室设备,如计算机、显示器、键盘和鼠标等。

注意:学生们应该确保实验环境的安全和稳定。

如果有任何问题,请及时向指导老师寻求帮助。

3. 编写实验报告模板实验报告是标书实验过程和结果的重要文档。

在进行实验之前,建议学生们先编写一个实验报告模板,以便在实验结束后更方便地填写实验数据和结果。

实验报告模板应包括以下内容:1.实验的标题和日期。

2.实验的目的和背景。

3.实验的设备和材料。

4.实验的步骤和流程。

5.实验的结果和数据。

6.实验的分析和结论。

注意:学生们应该根据实验的要求和指导手册,合理设计和编写实验报告模板。

实验流程在进行计算机实验时,学生们应遵循一定的实验流程。

下面是一个通用的实验流程示例:1. 实验目标和背景在开始实验之前,学生们需要了解实验的目标和背景。

他们应该理解实验的目的是什么,以及这个实验与前面学习的知识有什么关系。

2. 实验设备和材料学生们应检查实验所需的设备和材料是否齐全,并确保它们在实验开始之前处于工作状态。

3. 实验步骤和流程学生们应按照实验指导手册提供的步骤和流程进行实验。

数据库系统实验指导书

数据库系统实验指导书

数据库系统实验指导书《数据库系统原理》实验指导书⽬录实验⼀数据库的定义、建⽴和维护 (3)实验⼆数据库的简单查询和连接查询 (11)实验三数据库的组合查询和统计查询 (14)实验四视图的定义和使⽤ (16)实验五触发器和存储过程的定义和使⽤ (19)实验六嵌⼊式SQL的使⽤ (24)实验七数据库设计 (30)实验⼋数据完整性和安全性 (31)实验⼀数据库的定义、建⽴和维护⼀、实验⽬的1、掌握使⽤SQL Server 企业管理器、SQL 创建数据库、基本表和修改基本表的结构;2、掌握使⽤SQL Server 企业管理器、SQL 向数据库表输⼊数据、修改数据和删除数据的操作。

⼆、实验内容1、创建数据库和查看数据库属性;2、创建学⽣表、课程表和选课表,为主键创建索引;3、查看和修改表结构;4、通过企业管理器,在学⽣选课数据库中的学⽣、课程和选课3 个表中,各输⼊10条以上记录;5、通过企业管理器对学⽣选课数据库的学⽣、课程和选课3 个表中的数据进⾏插⼊、删除和修改操作;三、实验步骤1、创建数据库(1)使⽤企业管理器建⽴数据库的步骤1)从“开始”菜单中依次选取“所有程序”、“Microsoft SQL Server”、“企业管理器”。

2)选中需要在其上创建数据库的服务器,点击前⾯的“+”号,使其展⽰为树形⽬录。

3)选中“数据库”⽂件夹,单击⿏标右键,在弹出菜单上选择“新建数据库”,如图1-1 所⽰:图1-1 创建数据库(1)随后在数据库属性对话框的常规页⾯中,输⼊数据库名“学⽣选课”,如图1-2 所⽰:数据库属性对话框有3 个页⾯:常规页码、数据⽂件页⾯和事务⽇志页码。

分别⽤来义数据库名、数据⽂件属性和⽇志⽂件属性。

请结合帮助⽂档,了解这些页⾯中选项的含义。

4)单击“确定”按钮,关闭对话框。

在企业管理器窗⼝中出现“学⽣选课”数据库标志,表明已经成功创建数据库。

5) SQL Server 企业管理器中,右键单击“学⽣选课”数据库,在弹出菜单中选择“属性”,将弹出⼀个对话框,显⽰“学⽣选课”数据库的属性。

数据库原理实验指导书(含触发器及存储过程)范文

数据库原理实验指导书(含触发器及存储过程)范文

数据库原理实验指导实验 1 SQL Server2000管理工具的使用一、目的与要求1.掌握SQL Server服务器的安装2.掌握企业管理器的基本使用方法3.掌握查询分析器的基本使用方法4.掌握服务管理器的基本使用方法5.对数据库及其对象有一个基本了解6.掌握用企业管理器和查询分析器创建数据库,修改数据库和删除数据库的方法。

二、实验准备1.了解SQL Server各种版本安装的软、硬件要求2.了解SQL Server支持的身份验证模式3.了解SQL Server各组件的主要功能4.对数据库、表和数据库对象有一个基本了解5.了解在查询分析器中执行SQL语句的方法三、实验内容1.安装SQL Server 2000 根据软硬件环境,选择一个合适版本的SQL Server 2000。

2.利用企业管理器访问系统自带的pubs数据库。

(1)启动SQL Server服务管理器。

通过“开始=>程序=>Microsoft SQL Server=>服务管理器”打开“SQL Server服务管理器”,启动“SQL Server服务管理器”,并记录当前运行的服务器名。

图1.1 启动SQL Server服务管理器(2)启动企业管理器。

通过“开始=>程序=>Microsoft SQL Server=>企业管理器”打开“SQL Server Enterprise Manager”图1.2 启动企业管理器(3)在企业管理器的树形目录中展开数据库,找到pubs并展开,则列出该数据库的所有对象,如表、视图、存储过程、默认和规则等。

(4)选中“表”,将列出pubs数据库的所有表(包括系统表和用户表),在此以用户表publishers为例,选中该表,单击鼠标右键,弹出快捷菜单,执行“打开表—返回所有行”菜单项,打开该表,查看其内容。

(5)在表的尾部插入记录(9943,zhang,Beijing,null,china)和记录(1408,li,shanghai,null,chin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5存储过程和触发器(2学时)
实验目的
1.加深对存储过程和触发器的理解
2.掌握存储过程和触发器的创建和使用,理解它们的执行方式的不同
3.理解并体会存储过程和触发器的区别和联系
实验内容
在已建好的各表基础上,根据需要创建相关的存储过程或触发器,完成一定的功能。

1.创建一个InsertS的存储过程,向S中插入一条记录,新记录的值由参数提供。

如果未提供所在城市的值,由参数的默认值‘济南’代替。

并验证该存储过程的执行情况。

1.
create procedure InsertS
@Sno char(4),@Sname char(8),@Status int,@City char(8)='济南'
as
insert into S1
values(@Sno,@Sname,@Status,@City)
return@@error
declare @code int
execute @code=InsertS 'Sa','马路',40,'临沂';
print @code
2.创建一个QuerySPJ的存储过程,根据用户提供的工程项目代码查询该工程项目的使用零件情况,并返回使用零件的总数量。

create procedure QuerySPJ
@Jno1 char(4),@Sum_Qty int Output
as
select*
from spj
where jno=@Jno1
select @Sum_Qty=sum(Qty)
from spj where jno=@Jno1
declare @Sum_Qty1 int
exec QuerySPJ 'J1',@Sum_Qty1 output
print @Sum_Qty1
3.创建一个触发器,使得在S表中删除某条记录时,SPJ表中的数据也进行相应的删除操作。

(创建触发器之前先去掉表的外键联系,这个触发器只是模拟一下级联删除操作)create trigger del_s on S
after delete
as
delete from SPJ
where sno in(
select sno
from deleted
);
4.在S表中增加一列属性,属性名为AvgQty,表示供应商的平均供应数量,创建一个触发器,使得当向SPJ表中插入数据时,AvgQty也做相应修改。

alter table S
add AvgQty int;
update S
set AvgQty=(select avg(Qty)
from SPJ
where s.sno=spj.sno)
create trigger ins_spj on SPJ
after insert
as
update S
set AvgQty=(select avg(Qty)
from SPJ
where spj.sno=S.sno)
where S.Sno =(select sno
from inserted)
5.创建一个供应历史表hspj(sno,pno,jno,qty,username,modifydate),记录供应变化情况。

实现这样的约束控制:如果spj表中的某条供应记录的qty发生改变,就在hspj表中插入一行历史记录,其中username为操作的用户名,modifydate为操作的时间。

create table hspj( sno char(4)references s(sno),
pno char(4)references p(pno),
jno char(4)references j(jno),
qty int,
username char(10),
modifydate datetime
)
create trigger Update_spj on spj
after update
as
insert into hspj
select*,current_user,getdate() from inserted
where exists(select*from deleted
where deleted.qty<>inserted.qt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