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

合集下载

红色文化的基本含义

红色文化的基本含义

红色文化的基本含义
红色文化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它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
为主题,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理论基础,以中国革命先驱者的英勇斗争和辉煌成就为核心内容。

红色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精神内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红色文化承载着英雄主义精神。

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
队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经历了艰苦卓越的斗争。

红色文化通过宣传先烈和英雄们的事迹,弘扬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革命精神和牺牲精神,以此教育和激励人民。

其次,红色文化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指导
方针,红色文化通过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宣传和展示,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这些价值观包括爱国、集体主义、奉献精神、诚信等,通过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使人们在思想上坚定对社会主义的认同和信仰。

此外,红色文化还强调人民群众的力量和作用。

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来自于人民,革命的胜利也是人民的胜利。

红色文化通过展示普通劳动者和农民在革命斗争中的拼搏和贡献,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这种观念也倡导全社会尊重劳动、尊重人民群众,实现社会公平和国家富强。

综上所述,红色文化的基本含义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为主题,弘扬
英雄主义精神、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凸显人民群众的力量和作用。

红色文化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

它的传承与发扬,对于加强民族凝聚力、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红色文化有哪些内容

红色文化有哪些内容

红色文化有哪些内容红色文化是指以革命斗争、革命历史、革命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形态。

它是中国特有的文化形态,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革命历史和革命精神,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红色文化内容丰富多样,包括红色地标、红色旅游、红色教育、红色艺术等多个方面。

首先,红色文化的内容之一是红色地标。

红色地标是指那些与革命斗争、革命历史密切相关的地点,如中央革命根据地、革命纪念馆、革命纪念碑等。

这些地标承载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是红色文化的具体体现,也是人们缅怀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场所。

其次,红色文化的内容还包括红色旅游。

红色旅游是指以革命历史、革命纪念地为主要旅游内容的旅游形式。

通过参观革命历史遗迹、了解革命历史故事,游客可以感受到红色文化的魅力,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激发爱国热情,也是一种对革命先烈的敬意和纪念。

另外,红色文化的内容还涵盖红色教育。

红色教育是指通过传承和弘扬革命历史、革命精神,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形式。

在学校、社区、军营等各个领域,开展红色教育活动,让人们从小就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植根于心,成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继承者和弘扬者。

此外,红色文化的内容还包括红色艺术。

红色艺术是以革命题材和革命精神为主题内容的艺术形式,包括红色电影、红色音乐、红色舞蹈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

这些艺术作品通过生动的艺术形式,展现了革命英雄的形象,激励人们为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

综上所述,红色文化的内容丰富多样,不仅包括红色地标、红色旅游、红色教育、红色艺术等方面,还包括了对革命历史、革命精神的传承和弘扬。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和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要继承和发扬红色文化,传承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激励全体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这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责任和使命。

红色文化是什么意思

红色文化是什么意思

红色文化是什么意思
红色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革命和建设进程中形成发展的,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指向的,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兼收并蓄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成果而形成的文明总和。

从文化的形态和形式来看,中国红色文化又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中国红色文化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等各种文明形态。

狭义的则是特指以文化形态表现出来的,体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方向和目标的文明形态。

红色文化最根本的特征是“红色”,它具有革命性和先进性相统一、科学性与实践性相统一、本土化与创新性相统一以及兼收并蓄和与时俱进相统一等特征。

关于红色文化的内容

关于红色文化的内容

关于红色文化的内容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一种独特文化现象,代表着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和无数先烈的奋斗精神。

红色文化以红色为主色调,代表着革命斗争的热血和火热的革命情感。

红色文化深入人心,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红色文化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的先进理论。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都是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理论代表着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激励着人民为实现共产主义而不断奋斗。

红色文化以这些理论为基石,传承着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精神风貌。

红色文化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的主心骨。

红色文化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包括坚定的理想信念、艰苦奋斗的精神、无私奉献的品质等。

这些精神品质在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斗争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也激励着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前进。

红色文化还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优秀传统和作风。

中国共产党历经困难和风雨,始终保持着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作风,这成为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红色文化弘扬了中国共产党的优秀传统,如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实事求是、民主集中制等,这些传统在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红色文化还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艺术和文学创作。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通过文学、艺术等形式表达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红色文化以红色艺术和红色文学为主要表现形式,通过歌曲、诗歌、小说、电影等艺术形式,传播着中国共产党的理念和精神。

这些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革命情感,深深打动了人民群众的心灵。

红色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民族精神。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主心骨,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象征,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红色文化通过各种形式,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精神传承下来,激励着人民不断前进。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财富。

红色文化概述

红色文化概述

红色文化概述
红色文化是指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革命历史和社会主义理念
为主题的文化现象和价值观体系。

红色文化承载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传统和历史经验,弘扬了共产主义理想和革命精神,是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重要文化力量。

红色文化具有以下特点:
1. 革命纪念性:红色文化强调革命历史的纪念和传承,包括中国共产党的创建、革命斗争的历程、革命领袖和烈士的事迹等。

通过对革命历史的回顾和纪念,激励人们坚定信仰和奋斗目标。

2. 社会主义价值观:红色文化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强调公平、正义、友爱和共同富裕等核心价值观念。

它鼓励人们关注社会公益,倡导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并反对剥削和压迫。

3. 革命精神: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包括坚定的信念、无私的奉献、勇于斗争、团结协作等。

这些革命精神对于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4. 高尚品质的培养:红色文化强调道德和品德的培养,倡导真诚、纯洁、友善和勤奋等优秀品质。

它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保持高尚的行为和道德标准。

红色文化在中国社会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和地位,它不仅在教育、媒体、文艺等领域广泛传播,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弘扬红色文化,可以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红色文化的概念界定

红色文化的概念界定

红色文化的概念界定【原创版】目录1.红色文化的定义2.红色文化的起源和发展3.红色文化的核心价值观4.红色文化的意义和影响正文【红色文化的定义】红色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先进模范事迹、优秀传统作风、宝贵经验教训的总和。

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独特文化现象。

【红色文化的起源和发展】红色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在反抗封建统治和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中,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伟大革命精神。

这些精神成为了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中国成立后,红色文化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传承。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广大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发扬红色文化,创造了新的伟大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红色文化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全体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

【红色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红色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包括:信仰坚定、党的领导、人民至上、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

这些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和广大人民长期奋斗的伟大事业的精神支柱,对于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意义。

【红色文化的意义和影响】红色文化对于中国人民来说,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它既是中国共产党和广大人民长期奋斗的伟大成果,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红色文化对于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具有重要作用。

同时,红色文化对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在反抗封建统治和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中,坚定的信仰和伟大的奋斗精神。

红色文化呈现形式

红色文化呈现形式

红色文化呈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 物质形态:包括革命战争年代遗留下来的革命旧址旧居,以及诗歌、歌曲、戏剧、标语、出版物和革
命文献等历史遗存。

这些物质形态的红色文化,是革命历史和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重要的文化价值。

2. 精神形态:红色文化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过程中,形成了具
有中国风格、中国语言、中国气派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

这种精神形态的红色文化,是中国革命历史和红色文化的重要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

3. 文化活动:通过各种文化活动,如红色旅游、红色文艺演出、红色文化展览等,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
解和体验红色文化,感受其内涵和价值。

总之,红色文化的呈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包括物质形态、精神形态和文化活动等。

这些形式共同构成了红色文化的完整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红色文化文字内容

红色文化文字内容

红色文化文字内容
红色文化,是指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特别是红军长征和抗日战
争胜利的历史时期所形成的一种思想文化现象。

它深深地影响了中国
人民,塑造了他们的精神面貌。

红色文化代表了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信念,以及对人民群众的关怀
和支持。

它强调革命英雄主义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激励了无数人去
建立一个公正、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

红色文化的核心是对革命先辈们的崇敬和敬仰,他们为了追求平
等和正义,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他们的奉献精神和牢不可破的信念,是红色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红色文化通过各种形式传递着真理、艺术和人民的力量。

红色歌曲、红色电影、红色书籍等等,都成为人们传颂的经典。

红色文化让
人们意识到他们的历史责任和社会使命,激励他们为国家的繁荣和进
步努力奋斗。

红色文化体现了中国人民毅力和抗争的精神,它代表了中国人民
的创造力和智慧。

它将一代代人激励成为追求真理和正义的先锋,为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不仅仅是过去的记忆,
更是指引我们前进的灯塔。

我们要传承和发扬红色文化,让它继续照
亮我们前行的道路,为实现中国梦不断努力奋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赣南地区红色文化的研究一红色文化的内涵、特点1 红色文化的内涵红色文化,主要指的是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与自由,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一系列的革命文物、革命文献、文艺作品、革命纪念地、战争遗址、革命领袖人物故居、革命根据地以及凝结在其中的革命精神和革命道德传统。

红色文化经过特定历史时代和特定生活的磨砺,至今仍然润物无声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

其表现形式集中体现为两种文化形态:物态文化形式和精神文化形式。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文化的象征,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成长发展壮大的见证者、参与者。

红色文化的精髓就是“红色革命精神”,这些宝贵的精神资源,主要包括苏区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精神形态。

2. 赣南红色文化资源的特点赣南的红色文化资源具有历史文化价值高、数量大、精品多、地域性鲜明等特点,其深厚的革命文化底蕴,在全国实属罕见。

1。

1 数量多、历时长、分布广早在大革命时期,赣南就建立了中共党组织,掀起了波澜壮阔的工农运动。

单就土地革命时期来讲,从1928 年赣南各地农民武装暴动开始,到1937 年抗战爆发后赣粤边区三年游击战争的结束,赣南革命运动风雷激荡10 余年之久,期间留下的红色文化资源分布也极为广泛。

根据赣州市现行区划来看,现有的18个县市中,全红县就有13 个,面积达32923 平方公里,占赣州现有19 个县市区数的68.4%、面积的84%,有15 个县市被命名为“老区县”,红色文化资源广泛分布于赣南的瑞金、于都、会昌、寻乌等十余县(市),在空间上形成了瑞金市为中心、南部和北部为二翼、以瑞金、宁都、于都、兴国为基地的,东连闽西、南下粤北、西进湘南、北上井冈山的赣南红色文化富集区。

据不完全统计,赣南拥有的红色革命旧址(群)、纪念建筑等就有337 余处,487 余个点1.2 品位高,拥有许多国内知名红色文化资源赣南高品位的红色文化与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尤其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史性贡献是分不开。

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培育了赣南红色文化的高品位。

到2009 年3 月,赣南拥有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及教育基地位共计109 处153 个点,绝对数居江西省第一,全国前列。

目前,中央国家机关有40 多个部委办局在瑞金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部委旧址建立了本系统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寻找自己的精神之“根”。

赣南凭借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名列全国12 个“重点红色旅游区”、100 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30 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中,属“革命摇篮,领袖故里”这一主题,拥有人民共和国摇篮、五次反“围剿”纪念地、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纪念地、“苏区好作风”发源地和将帅文化等系列红色经典。

这些高品位的红色文化资源对加强党的建设,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赣南红色文化资源的基本类型赣南辉煌的革命历程积淀了厚重的红色文化,形成了内容广泛,种类众多的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革命历史进程的缩影与见证。

1 苏区精神赣南是人民共和国之根,又是苏区精神之源,红色文化资源内涵丰富。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转战赣南、闽西,创建了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建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开始了“我们党建立人民政权的探索和尝试”,“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根据地建设,以及后来新中国政权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培养了大批领导骨干和组织管理人才”,影响深远。

在中央革命根据地的艰苦卓绝斗争环境中,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苏区军民培育了苏区精神。

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阶段性成果,承前启后,以“坚定信念,求真务实,执政为民,艰苦奉献,廉洁奉公,争创第一”的科学内涵深化和发展了井冈山精神,成为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的先河和源头。

而苏区干部所践行的“调查研究,实事求是;艰苦奋斗,廉洁奉公;关心群众,执政为民;模范带头,争创一流”的好作风,是中国共产党光荣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的重要组成部分。

苏维埃运动孕育的伟大苏区精神和干部好作风是赣南红色文化资源的精髓,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可或缺的强大精神动力。

2 革命遗存、纪念场馆赣南革命遗存和纪念场馆数量众多,类型丰富,既有见证赣南红色革命发生的遗址遗迹、旧居旧址旧等,又有为缅怀革命先烈纪念革命事迹。

新民主主义革命前后,修建的烈士陵园、纪念馆、陈列馆、纪念园、纪念亭、纪念塔、纪念碑等纪念设施等,这些都是重要的红色文化资源。

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目前共有遗址旧居及纪念设施近500 余个点,其中有4 处53 余个点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33 处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40 余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有200 余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且还有为数众多尚待保护与开发的革命遗存。

[1]3 红色歌谣红色歌谣(包括民歌、小调、童谣),是根据地军民战斗生活的艺术结晶,是红色革命文化的珍品。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年代,被解放的人民以真挚、火热的情怀投身到伟大的革命洪流中,他们以行动支持革命,他们以歌声宣传革命,赣南客家山歌焕发新的活力。

“哎呀嘞——山歌来自兴国城,句句唱来感动人”,在当时中央苏区,兴国山歌是最为著名的。

在革命战争中兴国山歌得到升华,被赋予新的生命和新的内容,兴国山歌从“苦情歌”发展为红色歌谣。

红色歌谣扎根于客家文化土壤之上,又秉承革命主流意识的强烈愿望,很快就生根发芽,急遽成长壮大。

革命的需要极大地促进了红色歌谣的发展,特别是在《古田会议决议》提出“各政治部负责征集并编制表现各种群众情绪的革命歌谣”,“要把革命故事,歌谣作为材料,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1933 年,《红色中华》号召苏区军民“努力地把苏区工农群众的苏维埃生活的实际,为苏维埃政权英勇斗争的光荣历史事迹,以正确的政治观点与立场在文艺的形式中写出来”。

当时出现了一大批像“苏区干部好作风”、“十送红军”、“分田歌”、“土地革命歌”、“当兵就要当红军”、“十劝我郎当红军”等红色经典,这些红色经典秉承革命主流文化,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融合了革命与地域文化,以崭新的内容宣传革命支持革命,曾产生了“一首山歌三个师”的惊人效应。

1934 年1 月6 日,《青年实话》发表评论文章,认为苏区歌谣“在格调上来说,是极其单纯的,然而它是大众所理解,为大众所传诵,它是广大民众所欣赏的艺术”。

红色歌谣就像一部革命史册,记载着苏区军民的英雄业绩,至今仍引为传唱。

4 革命诗词老一辈革命家在赣南创作的军旅诗词是中国文艺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毛泽东、董必武、叶剑英、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赣南生活战斗六年之多,书写了为数众多的壮美诗篇。

作为诗人的毛泽东,在中央苏区时期写的军旅诗词就有九首,在《菩萨蛮·大柏地》、《清平乐·会昌》中咏出了“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风景这边独好”的千古佳句。

1934 年10 月开始,陈毅转战赣南,坚持游击战争,经历了革命斗争中最艰苦最困难的时期。

作为诗人,他为我们留下了像《登大庾岭》、《油山埋伏》、《雪中野营闻警》、《赣南游击词》、《梅岭三章》等十多首等气壮山河的诗篇,生动地记录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历程,表现了共产党人崇高理想与顽强不屈的革命精神。

这些诗篇既是历史记忆,又是那个时代写照。

5 红色影视作品新中国成立以来,以赣南党史、军史题材为内容的文学艺术作品、影视剧作品层出不穷,不胜枚举。

《红孩子》、《闪闪的红星》、《党的女儿》、《冬梅》、《翠冈红旗》、《独立大队》、《赣水苍茫》、《梅岭星火》、《宁都兵暴》、《封锁线上的交易》、《邓小平在会昌》、《心动岁月》、《特殊连队》、《长征》、《浴血坚持》、《那时花开》等一大批文学、电影视剧作品不断涌现。

这些影视作品从不同的视角,再现了中央苏区时期的峥嵘岁月,讴歌了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不怕牺牲,勇于追求真理的革命精神,诠释和提升了新时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叫得响、留得住、传得开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

这些红色影视作品是成长于赣南的现代红色文化。

这一处处革命遗存、一首首红色歌谣、一幕幕红色戏曲、一份份红色报刊、一幅幅标语漫画、一部部红色影视不只是赣南苏区革命历史的缩影和见证,更为重要的是它们承载了伟大的苏区精神,成为了赣南人民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根基之一,是赣南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多得的政治资源、经济资源、文化资源。

三、赣南红色文化的价值1红色文化的政治价值政治价值在红色文化的社会价值中居于首位,是中国共产党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成功的重要法宝,具体表现为传播政治意识、引导政治行为、推动政治稳定、促进政治发展等作用。

1.1红色文化是中共执政文化的重要基础及内容。

执政文化是执政思想的重要精神载体,是关于执政思想、制度和心理的凝聚,它以主流意识形态为核心,包括民族精神、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大众心理等丰富内涵。

马克思指出:“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

”因此执政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资源,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总是一定阶级为维护和巩固其统治地位而服务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共执政文化的核心内容,所体现的共同理想、民族精神以及时代精神与红色精神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它所蕴涵的重要思想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思想、执政理念、价值取向,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主导的意识形态、民族价值观、思想素养,为构筑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借鉴,同时中共执政文化的形成又是对红色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1.2.红色文化教育有利于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

一个执政党执政能力与水平的高低不仅与执政队伍和民族的素质密切相关,而且与执政党执政理论也直接相关。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必须不断发展完善党的执政理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执政党执政理论的发展必须依赖于一定的文化资源。

中共执政理论的不断发展以及先进的执政方略的形成离不开对红色文化的传承,否则理论的创新与发展就会缺失传统根基。

红色文化的精华就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从其形成和发展过程看,它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是灵活应用、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的典范,是中国共产党不断从理论成熟到政治执政成熟的体现;就其内容而言,红色文化是党的宝贵的精神财富,红色文化的精神指向和物质象征是当代党员干部理论学习、思想道德塑造、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重要教材和典范,红色文化所包含的坚定的理想信念、敢闯新路的精神、依靠群众的工作作风等思想都是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重要内容。

利用红色文化的各种资源加强对各级党组织的教育培训,有利于使各级党组织树立执政为民、立党为公的科学的执政理念,从而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