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育种
黄瓜种植育种方法

黄瓜种植育种方法流程如下:
1.播种前1~3天进行晒种。
2.晒种后将种子用55℃的温水进行烫种10~15分钟,并不断搅
拌到水温降至30~35℃。
3.将种子反复搓洗,并用清水洗净粘液,浸泡3~4小时。
4.将浸泡好的种子用洁净的湿布包好,放在28~32℃的条件下催
芽1~2天,待种子70%“露白”时播种。
5.营养土和药土的配制:营养土应用近3~5年内没有种过瓜类蔬
菜的园土或大田土与优质腐熟有机肥混合,有机肥占30%,土和有机肥混匀过筛。
将过筛后的营养土按照每1立方米土加入100g多菌灵混匀配成药土。
6.育苗:用直径10cm、高10cm的营养钵,内装营养土8cm,浇
透水,水透后在每个营养钵内播发芽种子1粒,上覆药土1cm 厚,平盖地膜,以利保墒。
7.作畦以畦面宽1.2米为宜,高畦整地,平整好喷除草剂后盖地
膜,3天后定植。
第三章 黄瓜育种

美容有间接的作用。
治糖尿病:所含的葡萄糖苷、甘露醇、果糖、木糖不参与 通常糖代谢。 激发人体免疫功能,减轻肝癌病痛:葫芦素C
第一节 黄瓜种质资源
一 、起源与传播
黄瓜又称胡瓜、王瓜,是葫芦科甜瓜属一年生草本蔓生攀 缘植物。黄瓜起源于印度北部喜马拉雅山地带的热带雨林地 区和中国云南西双版纳。我国黄瓜栽培历史悠久,早在2000 年前,在我国黄河流域就开始栽培黄瓜。古代分两路传入我 国,即一路由源产地传入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形成了华南系 统黄瓜;一路沿丝绸之路传入我国北方地区,形成了华北型
三 、杂种优势利用
黄瓜连续自交3-5代不引起明显的生活力衰退现象。
目前采用的黄瓜育种系统大多遗传基础狭窄,已被证 明是一种遗传变异有限的作物。由适应当地的育种材料得 来的群体所含有关产量的遗传变异很少。对数量性状选择 适用具有广泛遗传基础的原始群体,才会更有效。在现有 群体中引入未被利用或外来种质资源,首先要对产量进行 几个周期的轮回选择,然后对果实品质、抗病性及其他性 状的改良。
四、生态育种
黄瓜周年栽培要求的需要,且有地区生态条件的差役。
生态育种是以后育种的主要目标之一。 理想的保护地黄瓜品种: 1. 对低温或高温的适应性 2. 耐弱光性 3. 抗病性 4. 单性结实性 5. 株型结构:紧凑、叶量节间长度适中、分枝性弱、适于 密植 6. 早熟性:应是节瓜早,做瓜部位低,节成性强,雌花多
霜霉病
白粉病
枯萎病
灰霉病
菌核病
根腐病
蔓枯病
黑斑病
黄瓜的主要害虫有蚜虫、茶黄螨、红蜘蛛、白粉 虱等,近几年流行的美洲斑潜蝇及以为害黄瓜果实为
主的鳞翅目害虫有严重发生之势,黄瓜的抗虫育种工
作亟待开展。
霜霉病
分子标记技术在黄瓜遗传育种中的研究应用

为 80b 多态性 片段,经 F 代群体 15 5 p 3 个单 株验 证 , 片段稳定 出现 , 单J 该 在 I 生结实植株 中表现 为无带,
在 非 单性结 实植 株 中表 现 为有 带,可 以作为 鉴 别单
普 遍 。分 子 标 记 技 术 的 出现 ,很 大 程 度 提 高 了遗 传 育 种 的 有 效 性 。 因而分 子标 记 技 术 在黄 瓜 的遗
性结实与非单陛结实的标记引物。潘俊松等 将黄 瓜 始 花 节位 性 状 控 制 基 因定位 在 第 9条连 锁 群 上 , 与两侧标记的距离分别为 1.c 2 M。王全等 03 M、.c 1 J 对 黄瓜叶 色突变 的遗 传规律 进行 研究 ,并利用 分子
标 记技 术筛选 与叶色突变基 因紧密连 锁的分 子标 记 , 结 果表 明: 叶片 绿 色对 黄 色 为完 全显性 ,叶片 黄 色 由 1 隐 陛基因控制 。杜辉 对黄 瓜果实光泽 D 性 对
状与果 刺大 小 S 性状 进行 了定位 分析 ,结 果表 明 D S
传育种领域备受 重视。文章综述了分子标记技术 在 黄 瓜 育 种 中的应 用 研 究 现 状 , 旨在 为 今后 的 黄
瓜 育种 提 供 理论 指导 。
1 利 用 分子标 记 进行基 因定 位
在植 物 遗 传育 种 的研 究 中,重要 基 因的准 确 定
与 S 定位在 固定标记 连 锁 图的第 6连 锁群上 ,D与 S S R标记 C TN 1 S MC 7 的距离为 2 . c 58 M,S 和 D 间 S 距 l. c 1 M。李楠 将黄瓜对 3种病毒 Z 7 YMV C - H、
P S- R V W、wMV的 抗J 眭基因定位在 整合 遗传 图谱 的
黄 瓜 的第 6染色体上 。崔洪 宇等 将黄 瓜 白粉病 抗 性 相关 基因的一 个共显J AF 陛 LP标 记 成功 地转换 为
国内外黄瓜育种技术及发展趋势

国内外黄瓜育种技术及发展趋势一、引言黄瓜是我国主要的蔬菜之一,具有营养丰富、口感爽脆等特点,广受消费者喜爱。
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和对食品安全的关注,黄瓜育种技术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从国内外黄瓜育种技术及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二、国内黄瓜育种技术1. 传统育种技术传统育种技术主要包括选择优良品种、杂交选育和自交系选育等。
在选择优良品种方面,人们通过观察黄瓜的外形、口感等特点进行筛选;在杂交选育方面,人们将不同的优良品种进行杂交,并筛选出具有更好性状的后代;在自交系选育方面,则是通过连续自交来固定某些性状。
2.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是指利用分子标记来筛选具有优良性状基因组合的杂交后代或自交系。
这项技术可以提高育种效率和准确性,缩短育种周期,并且可以避免传统育种技术中的一些缺陷。
3. 基因编辑技术基因编辑技术是指利用CRISPR/Cas9等工具对黄瓜的基因进行精准编辑,以达到改良性状的目的。
这项技术可以实现快速、高效、精准地改良黄瓜品种,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和伦理问题。
三、国外黄瓜育种技术1. 遗传多样性保护国外黄瓜育种技术中注重保护遗传多样性,通过收集和保存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的黄瓜种质资源,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和评价,以保证育种过程中有足够的物质基础。
2. 基因组学与转录组学技术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国外黄瓜育种中。
通过对黄瓜基因组和转录组进行深入分析,可以发现更多有益于黄瓜生长发育和抗逆能力的基因信息,并为后续育种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
3. 遗传改良技术国外黄瓜育种中还采用了遗传改良技术,如基因工程技术和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技术。
这些技术可以实现对黄瓜基因的精准编辑,以达到改善性状的目的。
四、发展趋势1. 精准育种随着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和基因编辑技术的不断发展,精准育种将成为未来黄瓜育种的主流趋势。
通过对黄瓜基因组进行深入解析,并利用分子标记筛选出具有优良性状基因组合的后代或自交系,可以大大提高育种效率和准确性。
黄瓜育种

1979-1980年中国农科院蔬菜所和云南省农科 院园艺所组成蔬菜品种资源考察组,在西双版纳搜 集到一种新类型。称之为西双版纳黄瓜。该黄瓜具 有方圆形、大脐、果肉橙色类似甜瓜的特征。但经 鉴定属于是一种黄瓜变种。
西双版纳黄瓜
1.2 种质资源 (一)华北型 分布于中国黄河流域以北及朝鲜、日本等地。
(3)a+,a 纯合的aa基因型加强雄性趋势,但其作 用受F位点支配(下位于F位点),故雄性化的趋势 也受F+/F+的决定。基因型“m+/-、F+/F+、a/a”, “m/m、F+/F+、a/a”都是典型的雄性花类型。
(四)开花与授粉 雌雄同株的植株通常是先
发生雄花。植株在早期具有从雄性向雌性转 变的趋势。早熟品种这种趋势开始的早,往 往第三或第四节就出现雌花;晚熟品种较晚, 有些在十几节才出现第一雌花。性别转变的 早晚是一种遗传性状,同时也受环境的影响。 但环境只能影响性型转变的迟早,不能影响 性型趋向的顺序. 由于雌花率是随着植株进 入壮年期而逐渐提高的,因而性态转变开始 早的早熟品种大多雌花率高。
黄瓜育种

4、亲本的选择
实践表明,亲缘关系较远的品种之间相配,如 东方系品种配西方系品种、华北系品种配华南系品 种、主蔓结果型品种配支蔓结果型品种、早熟品种 配中晚熟品种、春黄瓜配秋黄瓜、鲜食黄瓜配加工 黄瓜等,大多在产量上表现出较明显的高配合力。
但是,亲本选配还须同时考虑抗病性、熟性和瓜条 性状等性状的遗传规律,即充分考虑双亲的相对性状在 F1代的显隐性表现,以求在F1代能够充分表现出综合的 优良性状。因此,对于一些优良的隐性性状(如对霜霉 病的抗性等),双亲必须同时具备,才能配出真正优良 的组合。
专供全条卤瓜用。
★两者兼用品种的育种目标
(1)果细长,青绿色,心室小近似实心,初期幼瓜 可供鲜食,后期成熟嫩瓜可供加工之用。
(2)含水分少,果皮稍硬不脆,耐贮运。
但是,从当前我国黄瓜育种的现状而言,仍在将 某些单一性状的选育作为育种目标之一。
目前我国黄瓜育种主要目标之一是抗病育种。黄 瓜主要病害有霜霉病、枯萎病、疫病、白粉病、 细菌性角斑病、炭疽病和病毒病等,对这些病害 最积极、最根本和最有效的手段是培育抗病品种。 20世纪80年代以前,抗病品种的选育以单抗某个 病害为多,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总趋势是以兼抗 多种病害为目标。
目前国内外黄瓜 的种质资源主要分 为华北型、华南型 和北欧型三大类型。
(一)华北型
俗称“水黄瓜”,分 布于中国黄河流域以北及 朝鲜、日本等地。植株生 长势中等,喜土壤湿润、 天气晴朗的气候条件,对 日照长短要求不严。该类 型黄瓜茎节和叶柄较长, 叶片大而薄,果实细长, 绿色,刺瘤密,白刺。
(二)华南型
① 雌性系 通常所称的雌性系包含全部为纯雌株 的纯雌系、全部或大部分为强雌株而小部分为 纯雌株的强雌株系。
② 雌全异株系 部分植株为纯雌株或强雌株,部分 植株为纯全株或雌全同株。
黄瓜- 杂交育种的程序和方法共27页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黄瓜- 杂交育种的程序和方法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END
第三章、黄瓜育种幻灯片PPT

第一节、黄瓜资源与分类:
黄瓜又名王瓜、胡瓜、原产印 度,传入我国的主要途径有两 条,一是:由张骞出使西域引 进;二是:云南靠近印度地区 的民间交流。加之与欧洲的交 流和我国各地长期栽培形成的 类型。黄瓜为葫芦科、黄瓜属 、黄瓜种, 2n=14,同株异花 受粉一年生蔓性植物。
1、野生黄瓜:分枝力强,茎叶细小 ,果苦不可食,抗病性强,分布于 喜马拉雅山脉热带雨林地区。
2、每次进展的株系比较,应人工创造性 状出现的条件。如抗病性,应人工接种 等。
3、不同生态类型的品种在选育自交系时,应 安排在相应季节。
4、花期隔离常采用人工扎花法,这是由于黄 瓜的花朵大,单株留果较少决定的。
5、自交留种除早熟选育时,应以第一节雌花 留种外,而其它选育那么可在2~4位留种。
6、对原始材料 较纯品种,可边选自交系边 进展配合力测定,可节省工作量。
〔3〕株系比较
每个入选单株后代种一小区30株,10小区 设一对照〔目前生产上最早熟的品种〕 ,淘汰不良株系,按上年工程在优系中 选优株,第一雌花自交,单株留种。
〔4〕系内株间一致性比较
上年入选单株后代种一小区50株,系内株 间早熟一致性好的小区入选且系内混合 授粉混合留种,参加区域试验。
三、杂优育种
种瓜脱粒方法:后熟完毕,用刀纵切 取瓤,在非金属容器内,30℃左右下 发酵24小时,冲洗凉干。也可用1升 瓜瓤,参加35%的盐取50毫升,30分 钟后冲洗凉干。
思考题
1、大白菜、番茄、黄瓜的原产地和开花生 物学特性是什么?
2、大白菜是怎样分类的? 3、大白菜通过春化和抽薹开花的条件是什
么? 4、大白菜自交不亲和系是怎样选育的? 5、大白菜小株采种法生产一代杂交种的程
广州二青、上海扬行、杭州青皮等。 5、华北黄瓜:茎节细长,根系弱,抗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蔬菜育种专题
农业与生物技术系蔬菜科学研究所
2010.4
专题三:葫芦科蔬菜育种
第一节 第二节
概论 黄瓜育种
第一节 概论
1.1 种类及名称
葫芦科约有90属,作为蔬菜栽培的约为15属。 我国有南瓜属、丝瓜属、冬瓜属、瓠瓜属、甜瓜 属、佛手瓜属和苦瓜属等8属。在我国,葫芦科 蔬菜栽培甚广。近几年,选育成的西瓜、黄瓜、 甜瓜、瓠瓜、丝瓜、冬瓜、南瓜等新品种达500 余个。
俗称“旱黄瓜”, 分布于中国长江以南及 日本各地。该类型黄瓜 茎叶繁茂,茎粗,节间 短,叶片肥大,耐湿热, 要求短日照。果实短粗, 果皮硬,果皮绿、绿白、 黄白色,刺瘤稀,黑刺。
(三)北欧温室型
分布于英国、荷兰。 植株茎叶繁茂,耐低温弱 光,对日照长短要求不严。 果面光滑无刺,绿色,种 子少或单性结果。
2.3.2杂交育种
1、开花授粉习性
黄瓜通常是一种雌雄同株的一年生蔓性或攀缘 性异花授粉植物。花一般为单性花,但有的除雌、 雄花外,还有完全花(两性花),因此其植株的 性别表达较为复杂。
2、植株的性型 黄瓜植株的性型表达可分为下 列8种类型:
① 纯雌株 株上着生的全部是雌花。 ② 强雌株 株上大多数是雌花,有少数雄花。 ③ 纯雄株 株上着生的全部是雄花。 ④ 雌雄同株 这就是普通的黄瓜植株,株上雌花和雄
花都有,但雄多雌少,因此也可以称为强雄株。 ⑤ 纯全株 株上着生的全部是完全花。 ⑥ 雌全同株 株上有雌花和完全花两种花。 ⑦ 雄全同株 株上有雄花和完全花两种花。 ⑧ 雌雄全同株 株上雌花、雄花和完全花三种都有。
就一个品种来讲,可能有一种或一种以上性型株, 因此除最普通的雌雄同株外,可能有下列性型的系统。
瓜类蔬菜大家庭
苦
瓜
南瓜属
属
西瓜属
栝
楼
丝 瓜 属
冬 瓜 属
属
佛手 瓜属
甜瓜属
黄瓜 甜瓜
中国南瓜
南瓜属
印度南瓜
美洲南瓜
苦 瓜 属
西瓜属
葫芦属
瓠瓜 葫芦
丝瓜属
普通丝瓜 有棱丝瓜
冬瓜属
节瓜 冬瓜
蛇瓜
栝楼属 佛手瓜属
佛手瓜
第二节 黄瓜育种
黄瓜(Cucumis sativus L.)(英文名cucumber), 又名胡瓜、王瓜,属葫芦科一年生蔓生植物属温季 作物,不耐寒或耐寒性弱,其生长和发育的适宜温 度通常高于20℃,温度低于12℃和高于35℃其生长 发育即不正常。以往黄瓜曾是一种季节性很强的作 物,但随着保护地裁培技术的普及推广,其栽培季
▪ 栽培品种间在抗性上有相当大的差异。一般来
说,晚熟品种比早熟品种抗病力较强。我国幅员 辽阔,黄瓜品种类型丰富,除上述抗性较强的品 种外,还应注意发掘其他品种作为抗霜霉病育种 的亲本材料。
2.3育种方法
2.3.1 选种
经2 000多年的栽培驯化、环境适应,又加以自然 杂交,各种类型的品种层出不穷,黄瓜品种有长日 照和短日照之分,有早、中、晚熟品种之分。近些 年,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多,相互间引种的增加,品 种间的混杂较为严重,可以从混杂的群体中对优良 的植株进行选择,可采用单株混合选择法等方法进 行选择。
目前国内外黄瓜 的种质资源主要分 为华北型、华南型 和北欧型三大类型。
(一)华北型
俗称“水黄瓜”,分 布于中国黄河流域以北及 朝鲜、日本等地。植株生 长势中等,喜土壤湿润、 天气晴朗的气候条件,对 日照长短要求不严。该类 型黄瓜茎节和叶柄较长, 叶片大而薄,果实细长, 绿色,刺瘤密,白刺。
(二)华南型
节的限制性已大大缩小。
嫩果可生食或熟食,成熟果实也可食用,还可腌渍。 每100g鲜果含水分94~97g,碳水化合物16~4.1g,蛋 白质0.4~1.2g,维生素C 7~25mg及钙、磷、铁等矿物 质。还有保健作用。中医认为,性凉味甘,能生津止渴, 除烦解暑,消肿利尿,能治咽喉肿痛、四肢浮肿、熟痢 便血等。
此外,黄瓜育种目标一般还包括有:丰产性选育、 早熟性选育、品质选育和适于保护地栽培品种选育等。
黄瓜丰产性选育的总趋势是利用杂交优势选育杂种 一代。杂交优势显著的F1杂交种,能表现出较强的产 量优势。
早熟性选育的关键是在于降低第一朵雌花出现的节 位,同时,要求幼瓜在低温下膨大发育快。
适于保护地栽培品种的选育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 育种目标。理想的保护地黄瓜品种,应是结瓜早、坐 瓜部位低、节成性强、雌花多、分枝性弱、抗病力强 且适于密植的品种。
黄瓜的控制授粉技术简单。只要能排除蜜蜂及其 他传粉者,就不必再考虑防止其他花粉污染的措施。 因为黄瓜是雌雄异花作物,其花粉在花朵上有较强的 附着性,风不会传播。研究表明,黄瓜果实发育与授 粉的顺序有关,先授粉的果实对后受精的果实发育有 抑制作用。因此,开花后尽快实行控制授粉,最易获 得成功。同时,除去先前有可能自然受精的雌花,可 以明显增强控制授粉的效果。
黄瓜的大部分重要经济性状直到瓜条达到商品 成熟期才能充分表现出来,这时植株上大部分雌花 都已开过,不能供杂交之用。为了防止植株过早衰 老病死而收不到种子,通常对于作为亲本用的植株 是在最初的雌花开放前进行初选,根据当时能够观 察到的经济性状,如第一雌花节位、前期若干节内 的雌花节率和子房形态等,选取约为计划数2倍以 上的植株,在这些植株上用第一雌花(早熟育种)或 第二雌花、第三雌花作为母本花,用选定父本株上 的雄花作为父本花进行杂交。
2.3.3 抗病育种
黄瓜的病害较多,各种病害的发病条件、侵 染途径均不同,选择兼抗几种病害的品种难度较 大,现以选育抗霜霉病的品种为例加以说明。
霜霉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是全国范围内为害 严重的黄瓜病害。病菌喜冷凉潮湿的环境条件, 昼暖夜凉,多雨潮湿,大雾重露天气最有利于本 病发生。侵染的温度范围为10~28 ℃,适温为 16~22 ℃,主要侵害叶片,下部老叶先受害。起 病初时,病斑呈淡黄色,扩大后为叶脉所限制, 呈四方形或多角形黄褐色病斑。后期病斑彼此联 合成大斑,使全叶呈黄褐色干枯,使产量大幅度 下降。
★以鲜食为主的黄瓜育种目标
(1)色泽青绿,刺瘤少,果实中型,肉质嫩脆,品 质佳。
(2)心室小,皮薄,瓜把短,生食、煮食均适宜。 (3)早熟,丰产,种子多。 (4)耐贮运,抗病力强。
★以供加工、贮运为主的黄瓜育种目标
(1)果中大,含水量少,肉质稍硬。 (2)中晚熟,产量高,肉厚,心室小。 (3)耐贮运,抗病。 (4)特种品种,果细小,长棒形,
1.2 染色体及主要性状遗传
1.2.1 染色体
葫芦科蔬菜,各种属间的染色体数差异较大,根 据研究,南瓜属2n=48为最多,甜瓜属2n=14为最少, 各属间染色体数目均在14~48之间。如甜瓜为2n=24、 西瓜2n=22、野生西瓜2n=24、美国南瓜2n=40、印度 南瓜2n=48、中国南瓜2n=48、葫芦2n=24、冬瓜2n=24 或44、苦瓜2n=24、普通丝瓜2n=26、佛手瓜2n=24。
4、亲本的选择
实践表明,亲缘关系较远的品种之间相配,如 东方系品种配西方系品种、华北系品种配华南系品 种、主蔓结果型品种配支蔓结果型品种、早熟品种 配中晚熟品种、春黄瓜配秋黄瓜、鲜食黄瓜配加工 黄瓜等,大多在产量上表现出较明显的高配合力。
但是,亲本选配还须同时考虑抗病性、熟性和瓜条 性状等性状的遗传规律,即充分考虑双亲的相对性状在 F1代的显隐性表现,以求在F1代能够充分表现出综合的 优良性状。因此,对于一些优良的隐性性状(如对霜霉 病的抗性等),双亲必须同时具备,才能配出真正优良 的组合。
1.1.4 杂种优势
过去许多人的试验结果均认为瓜类杂种优势不明显, 随着杂交材料的丰富,许多瓜类的杂交后代,具有极 强的杂种优势。如黄瓜杂种一代产量可较亲本增加30 %左右,南瓜的杂种一代的果数和产量可较亲本增加 近一倍。
瓜类的杂种优势,除增加产量外,可增加抗病力。不 同的品种杂交,有时可产生抗病的后代,如天津市黄 瓜研究所选育的‘津研1~4号’黄瓜就是利用‘天津 棒槌瓜’与‘唐山秋瓜’杂交,从后代中选育的抗病 品种。
✓ 花冠已呈黄色的大花蕾,次日早上即可开放。雄 花在开放前一天花粉已有一定的发芽能力,开花 当天花药开裂时花粉发芽率达到最高。
✓ 雌花的柱头在开花前2d到开花后2d都有受精能力, 但以开花当天受精能力最高。所以在进行人工杂 交时,在开花前一天下午就对雌花和雄花进行隔 离,开花当天上午选行授粉。
授粉过程
1.2.2 重要性状遗传
黄瓜 甜瓜 西瓜 南瓜
1.1.3 杂交的难易程度
葫芦科蔬菜各属间的自然杂交率极低,不同属间 串粉虽有少数结果,但果实不肥大而易凋落。同一 属不同品种间,由于具有相同的染色体数,极易杂 交,因此存在多个变种。同一属中各种瓜类,多具 有相同的染色体数,相互之间也可以杂交,如南瓜 属中因产地不同,可分为三种:中国南瓜、美洲南 瓜、印度南瓜,各种间染色体有异,故杂交也有难 易之分。
专供全条卤瓜用。
★两者兼用品种的育种目标
(1)果细长,青绿色,心室小近似实心,初期幼瓜 可供鲜食,后期成熟嫩瓜可供加工之用。
(2)含水分少,果皮稍硬不脆,耐贮运。
但是,从当前我国黄瓜育种的现状而言,仍在将 某些单一性状的选育作为育种目标之一。
目前我国黄瓜育种主要目标之一是抗病育种。黄 瓜主要病害有霜霉病、枯萎病、疫病、白粉病、 细菌性角斑病、炭疽病和病毒病等,对这些病害 最积极、最根本和最有效的手段是培育抗病品种。 20世纪80年代以前,抗病品种的选育以单抗某个 病害为多,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总趋势是以兼抗 多种病害为目标。
用第一雌花杂交,种瓜卧地容易腐烂,瓜条往 往发育不正常,应该采取措施避免。一般情况下, 每株可杂交多朵雌花,以后选留1~2个杂交果。 待杂交瓜达到商品成熟期时再按初选株的经济性 状,淘汰其中一部分不合要求的植株,到种瓜成 熟时再进行一次淘汰。
为选育杂种一代而进行自交以育成自交系时, 杂交技术和上述杂交一样。黄瓜虽经连续4~5代 自交,一般生活力没有明显的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