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寓言四则
七上语文寓言四则寓意

七上语文寓言四则寓意
以下是四则高中语文寓言的寓意:
1. 《乌龟和兔子》:这个故事讲述了急于求成和骄傲自满的坏处。
乌龟和兔子赛跑,兔子自认为自己太聪明了,而乌龟则太慢了。
结果,兔子因为太骄傲而途中睡觉,让乌龟赶了过去,最终赢得了比赛。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骄傲自满,不要急于求成,要有耐心和恒心,才能取得成功。
2. 《乌鸦喝水》:这个故事讲述了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创造力解决问题的道理。
乌鸦找不到水喝,发现了瓶颈,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用石子把水瓶子里的水溅起来,从而使水涨高,乌鸦终于喝到水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遇到问题时,我们不能仅凭运气或别人的帮助,而是要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创造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3. 《乌龟和鹰》:这个故事讲述了信念和毅力的重要性。
乌龟和鹰一起比赛,鹰飞得更高更快,但乌龟坚持自己的步伐,最终赢得了比赛。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信念和毅力,就可以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4. 《蚂蚁和蝗虫》:这个故事讲述了团队合作和信任的重要性。
蚂蚁和蝗虫一起采摘食物,蚂蚁分工合作,各自运输不同的物品,而蝗虫则自私地独自搬运。
最终,蚂蚁们成功地把食物搬运到了洞里,而蝗虫则被孤立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团队合作和信任,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七年级上册语文寓言四则原文

七年级上册语文寓言四则原文
(一)蝉与桃树
一只蝉在一棵桃树上找到了一个舒适的窝,在每天受宠的状态下,它
对桃树以及周围的环境非常满意,于是决定一辈子都待在这里。
半个月后,可怜的蝉开始感到有点窝火,曾经的美好梦想已经开始变
得虚幻,它知道只有自己靠自己才能拥有一个空间,探索另一方天地。
于是它振翅而飞,不再回头。
(二)智慧老人与狐狸
曾经有位智慧老人,拥有一座山庄,夜间他会站在山头欣赏繁星点点,尤其是最闪亮的繁星,老人仿佛能听到它们沾沾自喜的歌声,他也开
心得像孩子一般。
这时,一只狐狸蹦了出来,问老人,“你为什么会如此开心?”老人抬
头看了狐狸一眼,微笑着对它说:“繁星之所以闪亮,全在于它们并不
在乎别人尊重它们多少,只要无论任何情况下,它们都能照耀另一边
的天空。
”
(三)老虎与狗
有一只老虎被困在一座深渊中,它无力地嚎叫天下,只希望有一个能
够解救它的人。
这时,一只小狗突然出现在渊边,它站在老虎面前,对它说:“别担心,你一定会有人来救你的,也许不是马上,但是别忘了,只要相信,你
最终会获得释放。
”老虎听了狗的话,眼中的绝望瞬间消失,它抬起头,
深吸一口气,决定坚持到有人来救它为止,最终被救了出去。
(四)蚂蚁与长颈鹿
有一群蚂蚁,他们正在寻找一种可以让他们看到远方景色的办法,他
们把长颈鹿当成他们的朋友,希望它可以把它们捆在自己的脖子上,
以便看清远处风景。
长颈鹿不仅答应了他们的要求,还很乐意帮助,它把蚂蚁们捆着脖子,慢慢地在旷野上行走,每次都可以让蚂蚁们看到不同的景色和景象,
蚂蚁们开心得就像站在山顶上一样,尽情欣赏风景。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2寓言四则 伊索寓言名篇原文及寓意素材 新人教版

伊索寓言名篇原文及寓意1、狐狸和葡萄在一个炎热的夏日,一只狐狸走过一个果园,它停在了一大串熟透而多汁的葡萄前。
它从早上到现在一点儿东西也没吃呢!狐狸想:“我正口渴呢。
”于是他后退了几步,向前一冲,跳起来,却无法够到葡萄。
狐狸后退了几步继续试着够葡萄。
一次,两次,三次,但是都没有得到葡萄。
狐狸试了又试,都没有成功。
最后,它决定放弃,它昂起头,边走边说:“我敢肯定它是酸的。
”正要摘葡萄的孔雀说:“既然是酸的那就不吃了。
”孔雀又告诉了准备摘葡萄的长颈鹿,长颈鹿没有摘,长颈鹿告诉了树上的猴子,猴子说:“我才不信呢,我种的葡萄我不知道吗?肯定是甜的。
”猴子说着便摘了一串吃了起来。
这就是说,有些人能力小,做不成事,就借口说时机未成熟。
2、狼与鹭鸶狼误吞下了一块骨头,十分难受,四处奔走,寻访医生。
他遇见了鹭鸶,谈定酬金请他取出骨头,鹭鸶把自己的头伸进狼的喉咙里,叼出了骨头,便向狼要定好的酬金。
狼回答说:“喂,朋友,你能从狼嘴里平安无事地收回头来,难道还不满足,怎么还要讲报酬?”寓意这寓言说明,帮助坏人,并向坏人索取应得的报酬,就是没有认识到坏人不讲信用的本质。
这故事说明,对坏人行善的报酬,就是认识坏人不讲信用的本质。
3、小男孩与蝎子有个小孩在城墙前捉蚱蜢,一会儿就捉了许多。
忽然看见一只蝎子,他以为也是蚱蜢,便着两手去捕捉他。
蝎子举起他的毒刺,说道:“来吧,如果你真敢这样做,就连你捉的蚱蜢也会统统失掉。
”小孩听罢就跑了,蝎子很得意。
过了一会儿小孩又回来了,拿出一个长长的夹子,轻佻的夹住蝎子的尾巴,小孩蹦蹦跳跳的跑回家给妈妈看他今天的收获,妈妈很高兴,中午弄了一盘油炸蝎子给孩子吃。
寓意:这故事本来是告诫人们,要分辨清好人和坏人,区别对待他们。
可也要看谁势力大,小蝎子跟人较劲这不是找死呢吗。
4、掉在井里的狐狸和公山羊一只狐狸失足掉到了井里,他如何挣扎仍没法爬上去,只好呆在那里。
公山羊觉得口渴极了,来到这井边,看见狐狸在井下,便问他井水好不好喝,狐狸觉得机会来了,心中暗喜,马上镇静下来,极力赞美井水好喝,说这水是天下第一泉,清甜爽口,并劝山羊赶快下来,与他痛饮。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寓言四则》教案

-道德观念的内化:如何将寓言中的道德观念转化为学生的内在品质,引导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寓言故事中的智慧。
举例:《狐假虎威》中,学生可能难以理解狐狸借助虎威的深层含义,教师需要通过讲解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诚实与勇气的重要性,并联系实际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明白这一道理。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尝试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们在讨论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也使得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了思考和总结。但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在讨论中容易偏离主题,这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确保讨论内容紧扣教学目标。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寓言的基本概念。寓言是一种通过具体故事传达抽象道理的文学体裁,它具有虚构性、寓意性和教育性。寓言故事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世界,学会做人处事的道理。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愚公移山》这个案例。它展示了愚公坚持不懈的精神,以及这种精神如何帮助我们克服困难。
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的活动进行得非常顺利。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们不仅加深了对寓言故事的理解,还提高了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然而,我也注意到,在活动过程中,有些小组的讨论时间较长,导致课堂时间紧张。为了更有效地利用课堂时间,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活动时间的把控,确保每个环节都能顺利进行。
4.《刻舟求剑》:描述一个人在船上不小心将剑掉入水中,却试图在船舷上刻记号寻找剑的笑话。
本节课将围绕这四则寓言展开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寓言的含义,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思辨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寓言四则》教学的核心素养目标如下:
语文七年级上册22寓言四则

语文七年级上册22寓言四则
1.猴子偷桃
有一只猴子,它时常到树上摘桃子吃。
一天它看见桃子特别甜美,于
是把它们全都装进袋子里,就说:“今天我不想去摘了,我可以把它带
回家去了!”结果,它没等到走多远,就被林主发现了,林主便怒气冲
冲地惩罚它,把它的所有桃子全都拿过来划分给猴子们去品尝。
2.老鼠开会
有四只老鼠结伙把一大筐白豆带回家。
其中一只突然悬了个手指:“咱
们明天中午在这里开会,叫大家来分这些豆子!”于是,它们们都散去了,心想:明天就能吃到白豆了!结果,它们第二天早上来到现场,
就只剩下空空如也!原来,它们之前把筐子留在了那里,可是晚上里
就被别的老鼠给偷走了!
3.狐狸和鸡
一只狐狸对一只母鸡发出了诱惑,说:“这里有一片青草地,有没有兴
趣一起去看看?”母鸡想了一会儿,觉得这种机会也不多,也没有害怕,就答应了去。
可是,当它们到达青草地的时候,狐狸仓皇地跳入大草
丛里,把那只母鸡叼到嘴里!
4.麻雀抢食
有一群麻雀,每天都去寻找食物。
他们在田野里发现了一大簇玉米,
都忙着想抢占优先拥有它。
结果,结果一只比较叼的麻雀抢了,其他的也一股脑儿地追了上去,结果整个簇的玉米全都给抢光了!。
七年级上册语文《寓言四则》教案设计精选8篇

七年级上册语文《寓言四则》教案设计精选8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这里作者为大家分享了8篇七年级上册语文《寓言四则》教案设计,希望在寓言四则教案的写作这方面对您有一定的启发与帮助。
七年级上册语文《寓言四则》教案设计篇一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并掌握有关寓言的基本知识。
2.了解伊索及《伊索寓言》。
3.学会分析寓言的故事情节,概括寓意。
教学重难点学会分析寓言的故事情节,概括寓意。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设计意图:用具体形象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选讲《伊索寓言》中的故事--《驴与愚蠢的狼》导入。
同学们,这个饶有趣味的寓言故事的出处大家知道吗?学生回答,教师明确:《伊索寓言》。
那么,谁还能讲出这部古希腊寓言汇编中的故事呢?(学生讲述)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伊索寓言》中的两则:《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和《蚊子和狮子》。
请同学们从阅读提示中圈点出有关寓言和《伊索寓言》的知识要点。
课堂实录一、文学常识简介。
【设计意图:了解《伊索寓言》的特点,养成阅读名著的习惯。
】1.寓言。
寓言是以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为内容的文学样式。
篇幅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拟人化的生物或非生物。
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
寓言在创作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2.伊索和《伊索寓言》。
相传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善于讲动物故事。
公元前5世纪末,希腊寓言开始归于他的名下。
《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寓言的汇编。
其中大多是动物故事,反映了平民或奴隶的思想感情。
耶稣会传教士在明代把伊索寓言传入中国。
二、学习《赫尔墨斯和雕像者》。
【设计意图:理解寓意,引导学生明白爱慕虚荣的危害。
】1.查阅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1)正确朗读下列生字。
赫拉( ) 宙斯( ) 庇护( ) 粘住( )(2)掌握词义:庇护:袒护,保护。
初中语文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24课《寓言四则》教学课件(共2课时)(2024秋)

结
抓住关键词 句,分析人 物心理。
分析 寓意
善用对比, 分析原因。
发
散 思
续写
维
改写
自编
《赫耳墨斯》续写 赫耳墨斯听了以后又气又羞,他再也不想管人间的商业了。宙斯说: “我的孩子,难道你就没有错吗?你身为商人的庇护神,却没有为他们做 几件有益的事情;每一个神使都应该虚怀若谷,你却爱慕虚荣……要想得 到尊重,每一个人应该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赫耳墨斯默默低下了头, 暗自下定决心认真做好商人的庇护神。 这个故事适用于一些循循善诱、谆谆教诲的家长和知错就改、发愤图 强的孩子。
联系生活实
方
句,分析人
际与生活体
法
物心理。
验。
分析 寓意
抓
住
关
键
词 句
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
个雕像者的店里。
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 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
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 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 于是问道:“这个值多少钱?”
)
今义:诬蔑别人使受损害
◆一词多义 闻 之 于
有闻而传之者( 动词,听到 ) 闻之于宋君(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听到 ) 求闻之若此( 名词,传闻、消息 )
得一人之使( 助词,的 ) 闻之于宋君( 代词,这件事 )
问之于丁氏(介词,向) 闻之于宋君(介词,在被动句中引出动作的主动者 ) 非得一人于井中( 介词,从 )
七年级语文上册
24 寓言四则
第一课时
你 知 道 哪 些 寓 言 故 事 呢 ?
本课时目标
1.了解寓言,多角度理解寓意。(重点) 2.培养发散思维能力,续写或自编寓言。(难点)
七年级语文上册寓言四则笔记

七年级语文上册寓言四则笔记
第一则:寓言《带你去海边》
该故事讲述了一只蜜蜂带领一只小蚂蚁去海边分享美丽景色的故事,小蚂蚁坚持自己能够完成带领蜜蜂去海边的行程,最后极其艰难地把尾巴和蜜蜂系在一起,用自己的工夫,推着蜜蜂到达了海边。
让蜜蜂体会到了被美景所折服的感觉,这则寓言让我深深的体会到:就算是微小的力量,也能够发挥出惊人的效果。
一个刻苦努力,百折不挠的人,最终能够实现自己最初的梦想,去征服最美丽的景观,收获成功的喜悦。
第二则:寓言《耐心的螃蟹》
该故事讲述了一只大螃蟹和一只小鱼的故事,小鱼急着要过河,可惜身材太小,不能控制水流。
给了大螃蟹一个好主意,大螃蟹接受了小鱼的好意,让它钻到头和身子的缝隙中,搭乘大螃蟹的身上,最终小鱼乘坐大螃蟹游到了河对岸。
这则寓言提醒我们:要有耐心、团结合作,用心去倾听、学习,能够获得更大的成就。
互相配合,增强彼此信任,实现共同的梦想。
第三则:寓言《心服口服》
该故事讲述了一只鹰和一只熊的故事,鹰喉咙僵硬而无法说话,于是鹰把他的困境告诉了熊,熊建议使熊暗中跟随鹰,从而可以完成鹰要过的每一关,鹰照旧做了熊的想法,终于可以完成他的梦想。
这则寓言教会我们:任何困难的挑战都要求心服口服,行动和思想的团结,只有如此才能更快更有效的完成任务,避免耗费精力。
第四则:寓言《牛版拯救鸡》
该故事讲述了一只驼牛和一只鸡的故事,驼牛在拯救困鸡时,把它们放在自己的背上,用自身的力量把它们从深坑里带出来。
这则寓言教会我们:做人要有大气量和姿态,在任何时候都要维护正义,敢于做事,为他人着想,用实际行动诠释正义精神。
只有当我们不计个人代价地采取行动拯救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拓展延伸
2.蚊子战胜狮子,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 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以后还会发生什 么故事?
例文:蚊子正等待着那可怕的时刻来临时, 松树上滴下的一滴松脂,正好落在蜘蛛背 上,蜘蛛被松脂包住,网也被拉破,蚊子 因此而得救。
智子疑邻 塞翁失马
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请给下面的字注音。
塞( ) 遽( ) 髀( ) 弦( ) 跛( )
《蚊子和狮子》构思尤为精巧,短短的篇幅中,情节却大起 大落,写出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的转化。人们不常见蚊子 战胜狮子,听蚊子的“宣言”还以为是吹牛,再一看,还真不 假。人们常见蚊子被蜘蛛网粘住,但是蚊子刚刚战胜狮子,正 把自己看得无敌于天下时,它却被打败了,这反而让人觉得出 乎意料,再一想,却又毫不奇怪。作者巧妙地把二者联系联结 起来,构成大起大落的故事情节,寓意深刻,耐人寻味。
2.“智子疑邻”“塞翁失马”这些古代故事现在 都已成为我们非常熟悉的成语,由古代故事演化 为成语的还有很多,我们不妨积累一些。
【交流】守株待兔
甲生:相传在战国时代的宋国,有一个农民,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遇到好年景,也不过刚刚吃饱穿暖;一遇灾荒 ,就要忍饥挨饿。他想改善生活,但他太懒,胆子又特小 ,干什么都是又懒又怕,总想有送上门来的意外之财。奇 迹终于发生了,深秋的一天,他正在田里耕地,周围有人 在打猎。吆喝之声四处起伏,受惊的小野兽没命地奔跑。 突然,有一只兔子,不偏不倚,一头撞死在他天边的树墩 上。当天,他美美地饱餐了一顿。从此,他便不再种地。 一天到晚守着那神奇的树墩,等着奇迹的出现。这就是成 语“守株待兔”的由来。守株待兔现在比喻妄想不劳而获 ,或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
2.解释下面加点的文言字词。
(1)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
(2)不筑,必将有盗( )
(3)暮而果大亡其财( )
(4)其家甚智其子( )
(5)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 )
(6)马无故亡而入胡( )
(7)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 )
(8)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
(9)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
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整体感知
1.朗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概括这 两则寓言的寓意。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这则寓言通过天神赫尔墨斯自命 不凡、主观臆断而在事实面前碰壁的故事,以神喻人,讽 刺和批评了那些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人。 《蚊子和狮子》通过蚊子战胜狮子却成了蜘蛛的俘虏的故 事,尖锐地讽刺了那些取得成绩便得意忘形的人,由于忽 视自己的短处,势必要被小人物打败。
深层探究
1.好事坏事必然能转化吗?举例说说好事、坏事在 什么条件下转化?
福与祸的转化,需要一定的条件,其转化并不是 必然的。如,家庭突遭打击,变故,陷入困境, 这是祸,但如果能从容、镇静,在困境中拼搏、 奋起,那么,这又不失为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 当然,在困境中一蹶不振,丧失信心,甚至失去 生活勇气,那么,这祸就只能是祸了。所以,要 注意把握好转化的条件。
板书设计
赫 赫尔墨斯:宙斯雕像 赫拉雕像 自己的雕像
耳
墨 斯 和
↓↓ ↓
雕
像
者 雕像者: 一个银元 还要贵一点 白送
爱慕虚荣
蚊 冲、咬——扬长避短——胜——狮子:抓
子
和
狮 子
吹、唱——骄傲自满—— 败——蜘蛛:粘
骄兵必败
拓展延伸
续编寓言故事: 1.赫耳墨斯听到自己的雕像作为饶头“白送”之后,他的 心情如何?他说了什么? 例文:赫耳墨斯听了以后又气又羞。他回到天庭以后, 心里越想越有气,暗暗说:“好,既然你们不把我这个庇 护神放在眼里,那我以后也就不管你们的事了。”这时, 宙斯出现在他的面前,问道:“我的孩子,是谁惹你生这 么大的气呀?”赫耳墨斯就将他在雕像者店里的经过讲了 一遍。宙斯听完后若有所思地说:“我的孩子,原来我们 这些神灵在人间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尊重啊!看来我们要好 好反省了。我和你母亲的雕像只能贱卖,你的只能作为饶 头,可想而知,雕像店的生计多么难维持呀。我们,尤其 是你,这个商人的庇护神,必须为他们做几件有益的事情 了,否则,你和我,我们一家都会分文不值而遭人歧视。”
焉知非福
拓展延伸
1.根据开头续写寓言:一只狐狸看见葡萄园结满 了果实……;老虎回家之后……;树干对树叶 说:“……”。请你以任意一句话为开头,续写 一则寓言故事。 示例:一只狐狸发现一个结满果实的葡萄园, 可是它太胖了穿不进栅栏。于是它饿了三天让 自己瘦下来。终于进来了,狐狸尽情享受美味 的果实。可是,一顿饱餐之后,它发现自己又 出不去了。只好又三天三夜不饮不食。
深层探究 ——语言品析
仔细品味下列语句的表达效果。
1.赫尔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 赫尔墨斯听到宙斯的雕像才值一个银元,他骄矜的“笑”, 一个“笑”字,描写赫尔墨斯的表情,使他傲然的神情跃 然纸上,形象生动。
2.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 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蚊子战胜了狮子, 又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 这里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蚊子在与 狮子的较量中,毫不畏惧,打了胜仗得意洋洋的模样。
3.作者简介 韩非为韩国公子(即国君之子),汉族,战
国末期韩国人(今河南省新郑),是中国古代 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 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 子”,中国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韩 非子口吃(结巴),虽然不善言谈,但是善于 著述。著作有《韩非子》等。
刘安(前179—前122),刘邦之孙,博 学善文辞,才思敏捷。曾招募门客数千人, 编成《淮南子》。
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2.说说你是根据哪些具体情节概括出这些寓意的。
概括寓意不能脱离寓言的故事情节,一定要通过分析具体 的情节来理解寓意。如《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中描写到的 “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又“笑着问道: ‘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后来看到自己的雕像又想到 “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尊重些”。 而“白送”的回答却使他狠狠地摔到了底谷。这些情节生 动刻画出一个盲目白高自大者的形象,告诉人们要谦虚, 要有自知之明,不能妄自尊大。《蚊子和狮子》也可以照 此分析。
小结:寓言总是借一个故事寄寓一种意味深 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要读懂寓言,需要我们 密切联系现实生活体验,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
板书设计
智子疑邻
天雨墙坏 果亡其财
富人子曰
“不筑将有盗”
邻父亦云
甚智其子
人不能有偏见
智子疑邻
疑邻之父
塞翁失马
失马(祸)——吊之——不为福乎——得胡俊马(福) 得马(福)——贺之——不为祸乎——其子折(祸) 堕马(祸)——吊之——不为福乎——父子相保(福)
4.作品链接 《韩非子》是收录战国时期哲学家韩非及
其弟子的作品集,是法家重要著作,其中保存 不少寓言故事,形象生动,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全书内容 庞杂,但主要倾向于道家,是研究黄老思想极 其宝贵的资料。
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尤其注意积累重点 字词的含义。 2.请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两个故事。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蚊子和狮子
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赫(hè)拉 宙(zhòu)斯 庇(b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
大多篇幅 简短 ,主人公可以是 人 ,或拟人化
的生物、非生物
。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
喻近,借古喻今,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
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3.下面两则是改动情节后的寓言,讨论思考这样改动情节 后寓意有没有变化?为什么? 改动后的寓言: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尊重,就化作凡人, 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 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赫耳墨斯又笑着问 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还要贵一 点。”赫耳墨斯听后,默不作声,悄然离去。
来,具哲有理鲜性明的 讽刺性 和
。在创作夸上张常
常运拟用人 和
等表现手法。
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作者简介
伊索,公元前6世纪的 希腊 寓言家。
奴隶出身,他善于讲寓言故事,来讽 权贵
刺
,最后遭到杀害。他的寓言经过加
工,《成伊为索寓言》
,流传于世。《伊索
寓言》故事短小精悍,描写形象生动,语言
简洁朴素,富有幽默感。
背景链接
与本文有关的一些古希腊神话人物: (1)宙斯是希腊神话中众神之王。希腊神话说他居住在奥林匹斯 山,以雷电为武器,维持着天地间的秩序,公牛和鹰是他的标志。 他的兄弟波塞东和哈迪斯分别掌管海洋和地狱;宙斯还和许多女神 生下了不少儿女,如火神赫费斯托,正义和艺术的保护者、太阳神 阿波罗,月神和狩猎之神阿尔迪美斯,旅行和商业神赫尔墨斯,美 神阿芙洛狄忒,战神阿雷斯,智慧之神雅典娜。 (2)赫拉是希腊神话中的天后,主神宙斯的妻子。罗马神话中称 为朱诺,掌管婚姻和生育,是妇女的保护神。 (3)赫尔墨斯,一译海尔梅斯,是希腊神话中众神的使者,亡灵 的接引神。罗马神话中称为墨丘利,掌管商业、交通、牧畜、竞技、 演说以及欺诈、盗窃。他行走如飞,多才多艺,传说首创字母、数 字、天文学、体育运动,发明古代的竖琴,并把种植橄榄树的技术 传给人类。
蚊子和狮子
蚊子径直朝狮子飞过去,趁狮子没有准备,张嘴就咬, 而且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 己的脸都抓破了,也没抓到蚊子。蚊子战胜了狮子,就吹
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了。
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寓言的寓意,是从故事情节中得来的,如果改动情节, 那寓意相应也有变化。如,改动后的《蚊子和狮子》去掉 了蚊子向狮子宣战和取胜后得意忘形,撞在蜘蛛网上被蜘 蛛吃掉这两个情节,那么原文中讽刺蚊子的骄傲之意便不 存在了。而《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中的赫耳墨斯打听到宙 斯和赫拉的雕像的价格后,为什么一言不发,悄然离去了? 他心里这时是怎么想的?显然,原文中讽刺缺少自知之明、 妄自尊大的人的寓意也要改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