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训练

面瘫训练
面瘫训练

患侧面部表情肌出现运动后,进行有效的表情肌康复训练可明显地提高疗效。面瘫时主要累及的表情肌面瘫为枕额肌额腹、眼轮匝肌、提上唇肌、颧肌、提口角肌、口轮匝肌和下唇方肌。下面为大家介绍下面瘫的表情康复训练方法:

1、面瘫的表情康复训练方法-------抬眉训练

抬眉动作的完成主要依靠枕额肌额腹的运动。在失用型、轻、中度病变型面瘫中,枕额肌额腹的运动功能最容易恢复。可嘱患者上提健侧与患侧的眉目,有助于抬眉运动功能的恢复。

2、面瘫的表情康复训练方法-------闭眼训练

闭眼的功能主要依靠眼轮匝肌的运动收缩完成。训练闭眼时,嘱患者开始时轻轻地闭眼,两眼同时闭合10~20次,如不能完全闭合眼睑,露白时可用示指的指腹沿着眶下缘轻轻的按摩一下,然后再用力闭眼10次,有助于眼睑闭合功能的恢复。

3、面瘫的表情康复训练方法-------耸鼻训练

耸鼻运动主要靠提上唇肌及压鼻肌的运动收缩来完成。耸鼻训练可促进压鼻肌、提上唇肌的运动功能恢复。有少数患者不会耸鼻运动,在训练时应注意往鼻子方向用力。

4、面瘫的表情康复训练方法-------示齿训练

示齿动作主要靠颧大、小肌、提口角肌及笑肌的收缩来完成。而这四块肌肉的运动功能障碍是引起口角歪斜的主要原因。嘱患者口角向两侧同时运动,避免只向一侧用力练成一种习惯性的口角偏斜运动。

5、面瘫的表情康复训练方法-------努嘴训练

努嘴主要靠口轮匝肌收缩来完成。进行努嘴训练时,用力收缩口唇并向前努嘴,努嘴时要用力。口轮匝肌恢复后,患者能够鼓腮,刷牙漏水或进食流口水的症状随之消失。训练努嘴时同时训练了提上唇肌、下唇方肌及颏肌的运动功能。

6、面瘫的表情康复训练方法-------鼓腮训练

鼓腮训练有助于口轮匝肌及颊肌运动功能的恢复。鼓腮漏气时,用手上下捏住患侧口轮匝肌进行鼓腮训练。患者能够进行鼓腮运动,说明口轮匝肌及颊肌的运动功能可恢复正常,刷牙漏水、流口水及食滞症状消失。此方法有助于防治上唇方肌挛缩。

以上就是面瘫的表情康复训练的方法,希望患者要多多注意。如果不能有效的判断受累肌群时,可按上述程序进行运动功能训练,也能获得良好的康复效果。

面瘫的发病率呈一直高居不下的趋势。这种疾病使得患者的生活和心理严重受到伤害。由于疾病的困扰,使得患者受到了许多人的歧视,更是身心倍受伤害。了解面瘫的康复训练方法有利于面瘫患者的治疗,走向康复。接下来,专家为我们介绍有助于面瘫患者康复的治疗方法。

面瘫的康复训练方法:

1、全面部按摩:病人先将两掌心相互摩擦至掌心发热,贴于两侧面颊,自下而上推擦至眉间,然后分开向两眉梢,再经耳前向下至下颌。如此反复推擦数十次,至面颊部发热为度。

2、面瘫穴位按摩:用较轻的手法按揉患侧阳白、四白、太阳、迎香、下关、颊车、颧髎、牵正、地仓、承浆等穴,用较重的手法按揉颈部的风池穴,上肢的合谷及下肢的足三里、太冲等穴,每穴揉按0.5~l分钟。

3、捏拿面部肌肉:一手固定健侧面部,并稍向下用力使歪斜的口眼外观得以纠正,另

一手在患侧面部按三线一圈进行面肌的捏拿。对于面瘫的治疗,患者应邀持之以恒,不能松懈,要坚持。

4、表情肌康复训练,患侧面部表情肌出现运动后,进行有效的表情肌康复训练可明显地提高疗效。面瘫时主要累及的表情肌为枕额肌额腹、眼轮匝肌、提上唇肌、颧肌、提口角肌、口轮匝肌和下唇方肌。

帮助面瘫进行正确的护理

1、保护眼睛:由于眼睛无法紧闭,也没有眨眼等反射动作,所以为避免眼睛发炎,患者需要佩戴太阳眼睛外出,以防阳光或异物的伤害;眼睛若感干燥,可使用眼药水(必须请示医生);晚上睡觉时,应用消毒纱布盖眼睛或戴眼罩,以免受异物伤害。

2、避免迎风:出外时,用头巾保护面部,免受风吹。尤其是发生过面瘫的人,在冬天时很容易复发,因此他们较一般人更注意面部的保暖工作。

3、护理皮肤:患者的面部较紧,因此应涂上面霜来保持皮肤湿润。

4、预防牙患:因咀嚼肌肉麻痹,食物容易留于齿缝间,所以患者应经常漱口及进食后刷牙,保持口腔清洁。

5、自我按摩:以温和的力度,用手轻按面部肌肉,有助于改善面部麻痹及紧张情况。

上述是专家介绍的治疗面瘫的方法,希望给您提供帮助。温馨提醒:生活中多多少少都会碰到这样或是那样的不愉快,但是我们一定要保持一颗乐观的心,积极的对疾病进行护理和治疗。用正确的康复治疗方法合理治愈面瘫,希望以上介绍的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身体,祝早日康复。

告诉你面瘫后期的面肌功能训练方法:

1

面部按摩,每日对面部肌进行按摩或牵拉锻炼,可以促进血液循环,

延缓肌肉萎缩,争取神经功能早日康复。每次进行功能训练之前的锻炼,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肌功能

的训练,额部:

a

尽力地皱眉,对其拮抗时,可以在眉的内侧处加一相反的力。

b

用力抬眉,做十分惊恐状。拮

抗时可以在眉毛上面的中部施力。眼部:

a

用力闭眼。如不能完全闭合,可以用手指力量帮助。拮抗时在眼睑处

施微力。

b

紧闭眼和轻闭眼交替进行。鼻部:

a

尽量扩大鼻孔,似不能呼吸样。

b

尽量缩小鼻孔,似遇到难闻气

息样。

c

双手交叉开,放在鼻的两侧,帮助皱鼻,在鼻根处形成皱纹。唇部:啊用手指压住嘴两边,前申嘴唇,

像是在发

u

音。

b

用手指压住嘴两边,后拉嘴唇,像在发

i

音。

c

运动上唇,做显漏上牙龈症状。力量不足时,

可以用手指轻轻地抬起上唇和鼻底之间的皮肤,协助运动。拮抗时,用手指从鼻底向唇方压粘膜。

d

运动下唇,

作先漏下牙龈状,此时可感觉到颈部的紧张。力量不足时,可以用手指轻轻地下压下颌区皮肤,协助运动。拮抗

时,用手指从颌部向唇方压皮肤。

e

两唇之间携一物,然后试着移动他。

面瘫后遗症也可以采用穴位药线神经激活疗法会有很好的疗效。

一、自我按摩

现介绍沿着肌肉方向按摩的方法如下:

1

枕额肌额腹

患者或他人用拇指或示指指腹沿着枕额肌额腹的方向从眉弓向头顶及从头顶向眉弓方向轻轻

地按摩。按摩时可以轻轻地从眉弓处向头顶发际处推拉,或缓慢地揉搓。

2

、眼轮匝肌

大部分患者表现为闭眼功能障碍及流泪。主要原因是眼轮匝肌不能有效地收缩,将眼轮匝肌从

凸出的眼球上方拉下闭合。先让患者闭眼后,再用指腹沿着上下眼睑或眶下缘间的凹陷处按摩。在上、下眼睑上

从内向外,再从外向内轻轻地推拉,有助于上眼睑功能恢复。这种方法亦有助于闭眼。一般周围性面瘫主要表现

为上眼睑闭合障碍。重度病变型面瘫,可以出现下眼睑上提障碍。个别患者出现下眼睑轻度外翻,主要由于面瘫

后下眼睑松弛所致。亦可采用上述手指推拉的方法治疗。嘱患者闭眼,用拇指及示指的指腹,分别沿着下眼睑皮

肤从内向外,再从外向内轻轻地推拉。个别的患者在面部表情肌大部分恢复后,遗留上眼睑闭合不全,采用此方

法按摩治疗,可避免或减轻恢复后的眼睑挛缩。

3

、提上唇肌

提上唇肌又称上唇方肌,起源于眶下孔上方、眶下缘的上颌部,此处位于眼轮匝肌的深部。提

上唇肌的一部分肌纤维向下进入上唇外侧皮肤,其他纤维与口轮匝肌纤维交织。因此,按摩时应在患侧的上口轮

匝肌向鼻翼旁及颧部按摩,然后沿着鼻唇沟或口角上向颧部按摩。用拇指或示指和中指指腹按揉颧部或沿着肌肉

方向推拉按摩治疗。

4

、颧肌

颧肌分为颧大、小肌,起于颧骨止于口角。主要上提及向外拉口角,可沿着肌纤维,由口角旁向颧

骨方向推拉或按揉。

5

、口轮匝肌

上口轮匝肌:用示指及拇指的指腹,沿着患侧口角向人中沟方向,然后沿着人中沟向口角方向

按摩。下口轮匝肌:用示指及拇指指腹,沿着患侧口角向中心方向,然后再向患侧口角方向按摩。

6

、下唇方肌

用拇指指腹从口角下方向内侧及向下轻轻按摩、推拉,有助于下唇方肌、颏肌、三角肌功能的

恢复。

二、表情肌康复训练

患侧面部表情肌出现运动后,进行有效的表情肌康复训练可明显地提高疗效。面瘫时主要累及的表情肌为

枕额肌额腹、眼轮匝肌、提上唇肌、颧肌、提口角肌、口轮匝肌和下唇方肌。进行这些主要肌肉的功能训练,可

促进整个面部表情肌运动功能恢复正常。

在训练时应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选择下述的治疗方法,

每日训练

2~3

次,

每个动作训练

10~20

次。具体训练方法如下:

1

、抬眉训练

抬眉动作的完成主要依靠枕额肌额腹的运动。在失用型、轻、中度病变型面瘫中,枕额肌额

的运动功能最容易恢复。可嘱患者上提健侧与患侧的眉目,有助于抬眉运动功能的恢复。

2

、闭眼训练

闭眼的功能主要依靠眼轮匝肌的运动收缩完成。训练闭眼时,嘱患者开始时轻轻地闭眼,两眼

同时闭合

10~20

次,如不能完全闭合眼睑,露白时可用示指的指腹沿着眶下缘轻轻的按摩一下,然后再用力闭眼

10

次,有助于眼睑闭合功能的恢复。

3

、耸鼻训练

耸鼻运动主要靠提上唇肌及压鼻肌的运动收缩来完成。耸鼻训练可促进压鼻肌、提上唇肌的运

动功能恢复。有少数患者不会耸鼻运动,在训练时应注意往鼻子方向用力。

4

、示齿训练

示齿动作主要靠颧大、小肌、提口角肌及笑肌的收缩来完成。而这四块肌肉的运动功能障碍是

引起口角歪斜的主要原因。嘱患者口角向两侧同时运动,避免只向一侧用力练成一种习惯性的口角偏斜运动。

5

努嘴训练

努嘴主要靠口轮匝肌收缩来完成。

进行努嘴训练时,

用力收缩口唇并向前努嘴,努嘴时要用力。

口轮匝肌恢复后,患者能够鼓腮,刷牙漏水或进食流口水的症状随之消失。训练努嘴时同时训练了提上唇肌、下

唇方肌及颏肌的运动功能。

6

、鼓腮训练

鼓腮训练有助于口轮匝肌及颊肌运动功能的恢复。鼓腮漏气时,用手上下捏住患侧口轮匝肌进

行鼓腮训练。患者能够进行鼓腮运动,说明口轮匝肌及颊肌的运动功能可恢复正常,刷牙漏水、流口水及食滞症

状消失。此方法有助于防治上唇方肌挛缩。

上述每个动作的训练是针对不同肌群的运动障碍设计的,因此在观察患者面部表情肌的运动障碍时,应针对

受累的肌群进行训练,如果不能有效的判断受累肌群时,可按上述程序进行运动功能训练,也能获得良好的康复

效果。

中枢性面瘫的表现,三大表现应重视

中枢性面瘫的表现,三大表现应重视 中枢性面瘫主要是面部肌肉出现了瘫痪,看着脸部出现畸形,最常见的就是受损处事内囊。治疗面瘫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越早发现越早进行治疗,最好是在病发一周之内进行治疗,效果是最好的。 一、介绍病因 1.面神经核上行通路任何部位受损都可以引起中枢性面瘫,最常见的受损处是内囊。可能的病因是:颈内动脉系统闭塞,尤以大脑中动脉主干及分支闭塞更为多见,也可因血管瘤或高血压性血管病变所致颅内出血以及颅内肿瘤所致。 2.中枢性面神经麻痹,于颜面上部的肌肉并不出现瘫痪,因之闭眼、扬眉、皱眉均正常。面额纹与对侧深度相等,眉毛高度与睑裂大小均与对侧无异。中枢性面神经麻痹时,面下部肌肉出现瘫痪,即颊肌、口开大肌、口轮匝肌等麻痹,故患者于静止位时该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示齿动作时口角歪向健侧。中构

性面神经麻痹时,颜面不对称并不明显,移行于面肌痉挛者极为罕见。中枢性面瘫往往伴有偏瘫之其他体征,如腱反射异常、Babinski氏征等。 二、临床特征 1、常伴有面瘫同侧肢体瘫痪、腱反射异常,babinski征等。 2、无味觉、泪液、唾液分泌障碍、听力无明显改变。 3..由一侧皮质延髓束损害引起的中枢性面瘫,主要表现为下半部面肌瘫痪,即只有鼻唇沟变浅和口角变低,露齿、鼓颊和吹哨时出现肌肉瘫痪,而皱额及闭眼仍属正常,或可较对侧稍无力。由皮质延髓束损害所致的中枢性面瘫,只有在随意运动时出

现肌肉瘫痪,而情感运动(如哭或笑)时的不随意收缩仍存在。当锥体外系的基底节、丘脑或丘脑下部损害时,则引起情感性面医学教育网原创瘫,表现在笑或哭等情感运动时有面肌麻痹,而随意运动时面肌仍能收缩。周围性面瘫时,随意运动及情感运动均发生肌肉瘫痪。意识不清和不合作的病人,可观察面部的表情动作或给予压眶等疼痛刺激,使其面肌收缩,比较两侧是否对称,借以决定是否有面瘫。在两眼闭合的昏迷病人,用手指扳开其睑,然后突然放松,此时两眼立即闭拢; 如有面瘫,则该侧上睑掉下较慢且闭合不完全;若扳开上睑遇有阻力,则提示病人尚非昏迷。

民间治理面瘫常用方法

民间治理面瘫常用方法 一、面瘫:由脑外伤、中风引起的后遗症。 二、偏方治面瘫 取活鳝鱼宰杀后取血涂抹瘫面皮肤,24小时后,或至少12小时后洗掉,一周左右可见效。 巴豆酒 [药物组成] 巴豆3—5粒 [功能主治] 温经、祛痰、通络。主治面神经麻痹。 [用法用量] 外熏面瘫之手掌心劳宫穴,每次1-2小时,重者可治疗4小时,每日一次,五次为一疗程。 [制备方法] 巴豆研细,放铝壶或玻璃瓶中,加入75%乙醇(酒精)或好烧酒500ml,炖热外用。 三、面瘫的护理方法 1、心理护理:患者多为突然起病,难免会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的情绪,有的担心面容改变而羞于见人及治疗效果不好而留下后遗症,这时要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特征,耐心做好解释和安慰疏导工作,缓解其紧张情绪,使病人情绪稳定,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接受治疗及护理,以提高治疗效果。

2、护眼:由于眼睑闭合不全或不能闭合,瞬目动作及角膜反射消失,角膜长期外露,易导致眼内感染,损害角膜,因此眼睛的保护的非常重要的,减少用眼,外出时戴墨镜保护,同时滴一些有润滑、消炎、营养作用的眼药水,睡觉时可戴眼罩或盖纱块保护。 3、局部护理:热敷祛风:以生姜末局部敷于面瘫侧,每日1/2小时;温湿毛巾热敷面部,每日2—3次,并于早晚自行按摩患侧,按摩时力度要适宜、部位准确;只要患侧面肌能运动就可自行对镜子做皱额、闭眼、吹口哨、示齿等动作,每个动作做2个八拍或4个八拍,每天2—3次,对于防止麻痹肌肉的萎缩及促进康复是非常重要的。此外,面瘫患者应注意不能用冷水洗脸,避免直接吹风,注意天气变化,及时添加衣物,防止感冒。 四、自我按摩治面瘫 本病治疗除根治原发病外,主要疗法为针灸、理疗、按摩、药物等。自我按 摩可提高疗效,缩短病程。现将具体操作方法介绍如下: 1.准备。取卧床位者枕好;若坐位者头靠墙壁。患者思想集中排除杂念。按摩前先做热敷或中药煎汤(桂枝9克,防风9克,苏叶9克)浸湿毛巾热敷。谨防药液误入眼内。

治疗面瘫的中药秘方

治疗面瘫的中药秘方 空调、风扇是最常见的面瘫的致病因素,因此不要图一时之快,直吹久吹。再有,在乘车、户外乘凉、洗浴、饮酒后也应注意不要让风直吹头面部,尤其是年老体弱、病后及患有高血压、关节炎等慢性疾病的人,更应该多加注意。这也是常见的面瘫的预防方法。 治疗面瘫的中药秘方 真实案例: 红尘一醉,愿得一人心。烟火夫妻,白首不相离红尘一醉,愿得一人心。烟火夫妻,白首不相离。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红颜易逝,伊不离君不弃。相濡以沫,执子之手偕老。青色烟雨,孤影等你归来。大风天气易引发面瘫年轻患者居多近日来,大风降温雾霾天气频频出现,生病的患者急剧增加,其中30至35岁的年轻人占到了30%—40%,而且他们的病症表现都是头痛,疑似感冒,实为面瘫。今年刚过30岁的小郑,平时身体素质很好,但前几日大风天气,出去跑业务后,就感到头后颈部酸痛,他以为是患上了感冒,过两天就会好。哪知越来越严重,最后影响了正常工作,他才来院就诊。医生却告知:他患的不是什么感冒,而是受风

引发的面瘫。由于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延长了治疗时间。【【乾正康】】治疗面瘫远离痛苦治疗面瘫,让患者远离面瘫困扰。采用新型优质高效皮肤渗透促进剂,具有载药量大、恒定释放治疗成份等特性,药物吸收快,效力持久;药物经深层磁化处理,其与病变细胞的亲和性大增,强力渗透直达病灶迅速起效,组方含有营养神经的特别因子,能在短期内滋养、修复、再生面部神经。三个疗程彻底康复!冬季是面瘫的高发期,之所以年轻人频发面瘫,除了天气原因,与不规律生活,精神压力大也有较大关系。由于年轻人身体素质较好,一般面瘫不像老年人一样嘴歪眼斜,症状以头痛为主,会与初期感冒症状混淆,由此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而且如果治疗不及时还可能留下面瘫后遗症:面部痉挛,眼角、嘴角会不由自主地抽动等。因此,专家建议一旦出现不适症状,请及时治疗,不要因为工作而拖延。 治疗面瘫的中药秘方 【小贴士】:要想预防面瘫就要从生活中着手,应为面瘫很大一部分情况就是在生活中引起的,所以如果开空调的话空调温度不易过低,而且一定不要对着空调风扇吹风,感觉不太热了就关掉空调,青年人的话在运动后如果特别人,也不要用冷水猛地刺激脸部,尽量的不要长时间的玩游戏、工作等。防止面瘫最好的办法是平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情,保

中风面瘫的治疗方法

中风面瘫的治疗方法 面瘫的治疗方法可谓是多种多样,五花八门,很多的患者还会因患上面瘫后感到一筹莫展,其实不用那么担心害怕,面瘫是能治好的,有效的治疗面瘫的方法是有的,患者再结合自我按摩方法就可以使面瘫很好的治疗,患者可以适当的对面部进行按摩,可以有效的缓解面| 中风面瘫的治疗方法 的哥王先生受一位朋友的委托,送一位客人回湖南,出价挺高的,王先生心想跑一趟挣的钱可以顶上平时一周跑的钱了,就答应了,谁知回来的路上竟患面瘫。 在从湖南回来的路上,遇到强降温,广东出来了35年最低气温,粤北地区路面都结了厚厚的冰,在京珠高速上车流已塞得水泄不通。王先生自幼生长在深圳,从来没遇到过这么冷的天气,也是第一次看路面结冰,虽然已有10几年的驾龄,在这冰面上驾车还是心里没底。停在冰面路上等了几个小时后,王先生感觉车内的温度越来越底,随着夜色的临近,越来越冷,感觉面、臂部位有点麻痹,添加衣服后继续在车里等待,谁知一觉醒来后,王先生在后视镜里了面自

己的嘴歪了,怎么弄都弄不正。 之前王先生听说面瘫就是嘴歪歪的,心想不会是得了面瘫了吧?车辆通行后,王先生驾车回到深圳,第一时间把车开到离家最近的医院,导诊带王先生来到中医康复科,中医康复科主任听王先生说明了一个原由,跟他说这是最典型的面瘫,建议他针灸治疗,但是治疗了一个月也没见什么效果,就放弃了治疗,后来上网时看到了乾正康,看着评价还不错,王先生心想着试试看吧,不能一直嘴歪着生活吧,于是就在网上订购了两个疗程 很快的王先生就收到了这个产品,当天就按照上面的说明贴了上去,没想到一个疗程用完,就已经恢复了,又咨询了一下专家,专家建议再使用一个疗程巩固下效果,之后王先生见人就说乾正康效果好 中风面瘫的治疗方法 面瘫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面瘫的饮食应多食新鲜蔬菜,粗粮如豆类,黄豆制品,南瓜,玉米,洋葱,瘦肉,山楂,紫匣,海带,大枣,苦瓜,丝瓜,冬瓜,黄瓜,甜瓜,香蕉,桑棋。忌食生冷油腻刺激性食物,不易消化,热性补药。

告诉你面瘫后期的面肌功能训练方法

告诉你面瘫后期的面肌功能训练方法:1面部按摩,每日对面部肌进行按摩或牵拉锻炼,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延缓肌肉萎缩,争取神经功能早日康复。每次进行功能训练之前的锻炼,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肌功能的训练,额部:a 尽力地皱眉,对其拮抗时,可以在眉的内侧处加一相反的力。b 用力抬眉,做十分惊恐状。拮抗时可以在眉毛上面的中部施力。眼部:a 用力闭眼。如不能完全闭合,可以用手指力量帮助。拮抗时在眼睑处施微力。b 紧闭眼和轻闭眼交替进行。鼻部:a尽量扩大鼻孔,似不能呼吸样。b尽量缩小鼻孔,似遇到难闻气息样。c 双手交叉开,放在鼻的两侧,帮助皱鼻,在鼻根处形成皱纹。唇部:啊用手指压住嘴两边,前申嘴唇,像是在发u音。b用手指压住嘴两边,后拉嘴唇,像在发i音。c 运动上唇,做显漏上牙龈症状。力量不足时,可以用手指轻轻地抬起上唇和鼻底之间的皮肤,协助运动。拮抗时,用手指从鼻底向唇方压粘膜。d 运动下唇,作先漏下牙龈状,此时可感觉到颈部的紧张。力量不足时,可以用手指轻轻地下压下颌区皮肤,协助运动。拮抗时,用手指从颌部向唇方压皮肤。e 两唇之间携一物,然后试着移动他。 面瘫后遗症也可以采用穴位药线神经激活疗法会有很好的疗效。 一、自我按摩 现介绍沿着肌肉方向按摩的方法如下: 1、枕额肌额腹患者或他人用拇指或示指指腹沿着枕额肌额腹的方向从眉弓向头顶及从头顶向眉弓方向轻轻地按摩。按摩时可以轻轻地从眉弓处向头顶发际处推拉,或缓慢地揉搓。 2、眼轮匝肌大部分患者表现为闭眼功能障碍及流泪。主要原因是眼轮匝肌不能有效地收缩,将眼轮匝肌从凸出的眼球上方拉下闭合。先让患者闭眼后,再用指腹沿着上下眼睑或眶下缘间的凹陷处按摩。在上、下眼睑上从内向外,再从外向内轻轻地推拉,有助于上眼睑功能恢复。这种方法亦有助于闭眼。一般周围性面瘫主要表现为上眼睑闭合障碍。重度病变型面瘫,可以出现下眼睑上提障碍。个别患者出现下眼睑轻度外翻,主要由于面瘫后下眼睑松弛所致。亦可采用上述手指推拉的方法治疗。嘱患者闭眼,用拇指及示指的指腹,分别沿着下眼睑皮肤从内向外,再从外向内轻轻地推拉。个别的患者在面部表情肌大部分恢复后,遗留上眼睑闭合不全,采用此方法按摩治疗,可避免或减轻恢复后的眼睑挛缩。 3、提上唇肌提上唇肌又称上唇方肌,起源于眶下孔上方、眶下缘的上颌部,此处位于眼轮匝肌的深部。提上唇肌的一部分肌纤维向下进入上唇外侧皮肤,其他纤维与口轮匝肌纤维交织。因此,按摩时应在患侧的上口轮匝肌向鼻翼旁及颧部按摩,然后沿着鼻唇沟或口角上向颧部按摩。用拇指或示指和中指指腹按揉颧部或沿着肌肉方向推拉按摩治疗。 4、颧肌颧肌分为颧大、小肌,起于颧骨止于口角。主要上提及向外拉口角,可沿着肌纤维,由口角旁向颧骨方向推拉或按揉。 5、口轮匝肌上口轮匝肌:用示指及拇指的指腹,沿着患侧口角向人中沟方向,然后沿着人中沟向口角方向按摩。下口轮匝肌:用示指及拇指指腹,沿着患侧口角向中心方向,然后再向患侧口角方向按摩。 6、下唇方肌用拇指指腹从口角下方向内侧及向下轻轻按摩、推拉,有助于下唇方肌、颏肌、三角肌功能的恢复。 二、表情肌康复训练 患侧面部表情肌出现运动后,进行有效的表情肌康复训练可明显地提高疗效。面瘫时主要累及的表情肌为枕额肌额腹、眼轮匝肌、提上唇肌、颧肌、提口角肌、口轮匝肌和下唇方肌。进行这些主要肌肉的功能训练,可促进整个面部表情肌运动功能恢复正常。在训练时应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选择下述的治疗方法,每日训练2~3次,每个动作训练10~20次。具体训练方法如下: 1、抬眉训练抬眉动作的完成主要依靠枕额肌额腹的运动。在失用型、轻、中度病变型面瘫中,枕额肌额腹的运动功能最容易恢复。可嘱患者上提健侧与患侧的眉目,有助于抬眉运动功能的恢复。 2、闭眼训练闭眼的功能主要依靠眼轮匝肌的运动收缩完成。训练闭眼时,嘱患者开始时轻轻地闭眼,两眼同时闭合10~20次,如不能完全闭合眼睑,露白时可用示指的指腹沿着眶下缘轻轻的按摩一下,然后再用力闭眼10次,有助于眼睑闭合功能的恢复。 3、耸鼻训练耸鼻运动主要靠提上唇肌及压鼻肌的运动收缩来完成。耸鼻训练可促进压鼻肌、提上唇肌的运动功能恢复。有少数患者不会耸鼻运动,在训练时应注意往鼻子方向用力。

面瘫的自我治疗方法 老中医教你怎么治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面瘫的自我治疗方法老中医教你怎么治 导语:生活中,我们如果形容一个人经常面无表情,可能会用面瘫这个词。其实在医学中,面瘫是一种疾病,它是一种面部神经疾病,面瘫患者常常面部肌 生活中,我们如果形容一个人经常面无表情,可能会用面瘫这个词。其实在医学中,面瘫是一种疾病,它是一种面部神经疾病,面瘫患者常常面部肌肉不受控制,眼歪口斜,对于患者的外在形象是一个巨大的影响。那么面瘫可以怎么自我治疗呢? 一:不同阶段面瘫的疗法 1:初起风邪客络,治宜祛风解毒。面瘫多发生在春秋之季,可见口眼歪斜、耳鸣、头晕、面肌不收,部分欢呼着还可出现典型的剧烈疼痛、皮损红赤、耳后疱疹。面瘫的发生因为感受风寒邪毒,上犯头面,致使气血郁滞、经络阻痹。面瘫发生较快,符合“风善行而数变”的特性,所以在起病初期,应当祛风解毒,佐以通络牵正。选荆芥、蔓荆子、防风、海风藤、丝瓜络、地龙、蜈蚣、白芥子、伸筋草、全蝎、野菊。若伴耳后疱疹疼痛,则可加板细辛、蓝根、白芷、连翘。 2:中期活血通络、气血瘀滞。当面瘫发生半月后,病机常转归为气滞血瘀、经脉痹阻,病人面肌萎缩无力、面部麻木不仁;甲皱微循环弯曲度增加,血液粘稠度增高,部分管腔痉挛或狭小。舌紫暗、瘀点,脉细涩。所以治疗宜侧重活血祛瘀,佐以通络牵正。选红花、当归、蜈蚣、地龙、赤芍、白芥子、川芎、片姜黄、全蝎、桃仁。如果瘀血症状明显,还可酌用丹参注射液16ml加入5%葡萄糖500ml静脉滴注,1次/天,1疗程为7天,配合治疗,以改善微循环、增强活血化瘀的作用。 3:病久虚中挟实,重在养血通络面瘫发生在2个月以上,属于正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面瘫的针灸治疗方法

面瘫的针灸治疗方法 地仓穴 位于人体的面部,口角外侧,上直对瞳孔。 颊车穴 人体颊车穴位于面颊部,下颌角前上方约1横指(中指),当咀嚼时咬肌隆起,按之凹陷处。治疗面瘫一般向地仓穴透刺。 印堂穴 阳白穴 位于面部,瞳孔直上方,离眉毛上缘约二厘米处。一般配太阳穴、睛明穴、鱼腰穴治目赤肿痛、视物昏花、上睑下垂等。 太阳穴 四白穴 位于人体面部,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找这个穴位时,可以先将双手食指和中指并拢,放在紧靠鼻子两侧处,中指尖位于鼻 子中部即鼻长二分之一处,拇指支撑在下颌骨的凹陷处,然后放下 中指,食指尖所指的地方就是四白穴。常配阳白穴,地仓穴,颊车穴,合谷穴治口眼歪斜;配攒竹穴治眼睑(目闰)动。 迎香穴 承浆穴 位于人体的面部,当颏唇沟的正中凹陷处。 颧髎穴 10翳风穴

耳垂后耳根部,颞骨乳突与下颌骨下颌支后缘间凹陷处。治面瘫时可向下颌骨前面的上下方透刺。 11合谷穴 一手的拇指第一个关节横纹正对另一手的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就是合谷穴。合谷穴属于手阳明大肠经的穴道,是一个很 重要又好用的穴位,凡是颜面上的病,项牙痛、头痛、发热、口干、流鼻血、脖子痛、咽喉痛以及其它五官疾病等都有疗效。但要注意 的是体质较差的病人,不宜给予较强的刺激,孕妇一般都不要按摩 合谷穴。 1、参芪乌鸡汤 备党参15克、北芪15克、田七10克、竹丝鸡四分之一只撤除 皮脂,生姜2片,煲汤饮食。本汤可以补虚扶正、祛痰纠中医彩信偏,适宜规复期气血较弱的患者利用。 2、防风粥 防风10—15克,葱白口茎,粳米30—60克,前两味水煎取汁,去渣,粳米煮粥,待粥将熟时参加药汁,煮成稀粥,温服。本方功 可祛风解表散寒,实用于风寒袭络引起的面瘫,肌体肌肉辛酸等。 3、姜糖苏叶饮 紫苏叶3—6克,生姜3克,红糖15克,以滚水浸泡5—10分钟。本方具有流风散寒,常浸解表的效用。实用于外感风邪引起的诸症。 4、川芎白芷水炖鱼头 川芎3—9克,白芷3—9克,鳙鱼头500克,葱、胡椒、姜、盐适量。武火烧沸,再以文火炖半小时,分早、晚食鱼喝汤。本方功 效祛风散寒、活血通络,实用于外感风邪引起的面瘫。 5、大枣粥 大枣30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煮至熟烂成粥,本方功效 补气养血,实用于气病弱之口眼歪斜,气短乏力者。

面瘫诊疗方案优化、评估

面瘫2014—2016年

目录 2014年 (3) 诊断 (3) 治疗 (3) 难点及解决措施 (4) 中医药特色 (4) 分析评估 (5) 2015年 (6) 诊断 (6) 治疗 (6) 难点及解决措施 (9) 中医药特色 (9) 分析评估 (9) 2016年 (11) 诊断 (11) 治疗 (13) 中医药特色 (17) 优化总结 (18)

面瘫(2014年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石学敏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针灸学》。 (1)起病突然,春秋为多,常有受寒史或有一侧面颊、耳内、耳后完骨处的疼痛或发热。 (2)一侧面部板滞,麻木,流泪,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眼不能闭合,口角向健侧牵拉。 (3)一侧不能作闭眼,鼓腮,露齿等动作。 (4)肌电图可表现为异常。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王维治主编的第五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神经病学》。 (1)病史:起病急,常有受凉吹风史,或有病毒感染史。(2)表现:一侧面部表情肌突然瘫痪、病侧额纹消失,眼裂不能闭合,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鼓腮,吹口哨时漏气,食物易滞留于病侧齿颊间,可伴病侧舌前2/3味觉丧失,听觉过敏,多泪等。 (3)脑CT、MRI检查正常。 (二)分期诊断

1.早期(急性期):发病开始至14天; 2.中期(恢复期):15天至6个月(发病半月---面肌连带运动出现); 3.后遗症期(联动期和痉挛期):发病6个月以后(面肌连带运动出现以后)。 二、治疗方案 (一)针灸治疗 (1)风寒证 治法:疏风散寒,舒筋通络。 针灸处方:①急性期:风池、翳风、太阳、阳白、颊车、合谷、太冲,面部浅刺,针用泻法,留针15分钟。 ②恢复期:阳白、四白、下关、人中、头维、地仓、颊车、风池、牵正、合谷、足三里、太冲,针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 ③联动期和痉挛期:阳白、四白、承浆、迎香、地仓、颊车、风池、合谷、足三里、三阴交、太冲,长针透刺,留针30分钟,针用平补平泻法。 (2)风热证 治法:疏风清热,舒筋通络。 针灸处方:①急性期:风池、太阳、颊车、阳白、曲池、外关、合谷、太冲,面部浅刺,留针15分钟,针用泻法。 ②恢复期:阳白、太阳、四白、头维、地仓、颊车、牵正、合谷、足三里、太冲,针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

面瘫中医特色康复和健康指导

面瘫(周围性面神经炎)的康复和健康指导 1.饮食指导 1.1在饮食上注意既可增强体质,又可增强抗病能力。饮食清淡但营养丰富,忌吃生冷硬及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主食尽量以半流食或软食为主。有味觉障碍的患者应注意食物的冷热度,以防烫伤口腔黏膜。患者应将食物放在健侧舌后方,细嚼慢咽,少食多餐。 1.2膳食调理补充钙及维生素B族元素,对面神经疾病都有帮助。如排骨、深绿色蔬菜、蛋黄、海带、芝麻、奶制品等都富含钙质。香菜、番茄、冬瓜、黄瓜、苹果、菠萝、梨、西瓜、葡萄等都富含维生素B 族元素。还可以多食优质蛋白食物及富含硫氨酸,赖氨酸,葡萄酸,牛磺酸的食物(比如鱼类和鸡、鸭肉,兔肉,鸽肉等)。 1.3面瘫的食疗,在进行医生定出的治疗方案下,我们配合科学的饮食方法,可以有效的辅助治疗面瘫。可选择如下食疗方法如:薄荷糖,川芎白芷水炖鱼头,姜糖苏叶饮,大枣粥,参枸莲蓉汤. 2.生活指导 2.1起居有常,不忘劳作,适当锻炼。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一些适宜的体育项目,如散步、打太极拳、跳舞等。长期坚持会使体质循序地得到提高,对风寒的易感性和抗御能力也会大大增强。 2.2注意休息。面瘫的预防和治疗期间都应该注意休息,保证睡眠充足,少看电视、电脑,避免各种精神刺激和过度疲劳,以利疾病的康复。

3.康复运动指导 1.抬眉训练:抬眉动作的完成主要依靠枕额肌额腹的运动。嘱患者上提健侧与患侧的眉目,有助于抬眉运动功能的恢复。用力抬眉,呈惊恐状。每次抬眉10~20次,每日2~3次。 2.闭眼训练:闭眼的功能主要依靠眼轮匝肌的运动收缩完成。训练闭眼时,嘱患者开始时轻轻地闭眼,两眼同时闭合10~20次,如不能完全闭合眼睑,露白时可用食指的指腹沿着眶下缘轻轻的按摩1次,然后再用力闭眼10次,有助于眼睑闭合功能的恢复。 3.耸鼻训练:耸鼻运动主要靠提上唇肌及压鼻肌的运动收缩来完成。耸鼻训练可促进压鼻肌、提上唇肌的运动功能恢复。 4.示齿训练:示齿动作主要靠颧大、小肌、提口角肌及笑肌的收缩来完成。嘱患者口角向两侧同时运动,避免只向一侧用力练成一种习惯性的口角偏斜运动。 5.努嘴训练: 努嘴主要靠口轮匝肌收缩来完成。进行努嘴训练时,用力收缩口唇并向前努嘴,努嘴时要用力。口轮匝肌恢复后,患者能够鼓腮,刷牙漏水或进食流口水的症状随之消失。训练努嘴时同时训练了提上唇肌、下唇方肌及颏肌的运动功能。 6.鼓腮训练: 鼓腮训练有助于口轮匝肌及颊肌运动功能的恢复。鼓腮漏气时,用手上下捏住患侧口轮匝肌进行鼓腮训练。患者能够进行鼓腮运动,说明口轮匝肌及颊肌的运动功能可恢复正常,刷牙漏水、流口水及食滞症状消失。此方法有助于防治上唇方肌挛缩。 3.2训练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治疗面瘫的几个自我按摩方法

治疗面瘫的几个自我按摩方法: 1.准备取卧位者枕好;若坐位者头靠墙壁。患者思想集中排除杂念,按摩前先做热敷或浸湿毛巾热敷。 2.轮刮眼睑以两手食指及中指的罗纹面,分别从眼内眦向外均衡刮上下眼睑各50次,然后轻揉眼皮20~30转。 3.指擦鼻翼以两手食指罗纹面,分别从鼻根两侧向下擦至鼻翼两旁迎香穴50次,在该穴处轻按揉1~2分钟(迎香穴在鼻翼旁开0.5cm)。按压由轻渐重。 4.点捻四白穴该穴在眶下孔凹陷处,瞳孔直下。以食指捻四白穴,边捻边渐施压力,持续1~2分钟。 5.掌揉颊车、地仓穴以同侧手之大鱼际肌紧贴病侧颊车穴(咀嚼肌高点),边揉边移至地仓穴(口角旁开0.5cm),往返50次。 面瘫按摩方法: 1. 预备式坐位或仰卧位,一手心与另一手背相重叠。轻放在小腹上,双眼微闭,呼吸调匀,全身放松,静养1~2分钟。 2. 揉按四白穴(位于目直下1寸,眼眶下孔凹陷处)用双手食指指腹放在同侧四白穴上,适当用力揉按0.5~l分钟。 3. 揉按阳白穴(位于前额眉毛中点上1寸处)用双手食指指腹放在同侧阳白穴上,适当用力揉按0.5~l分钟。 4. 按揉太阳穴(位于眉梢与目外眦连线中点外开1寸凹陷处)用双手食指或中指分别按于同侧太阳穴上,适当用力按揉0.5~l分钟。 5. 揉按翳风穴(位于两耳垂后,乳突与下颌骨之间的凹陷处)用双手食指分别按于同侧翳风穴上,适当用力揉按0.5~l分钟。 6. 点揉牵正穴(位于两耳垂前方0.5~l寸处)用瘫肌侧的食指按在同侧的牵正穴上,适当用力点揉0.5~l分钟。

7.揉按颧髎穴(位于颧骨下缘凹陷处)用双手分别按在同侧颧髎穴上,适当用力揉按0.5~l分钟。 8. 掐揉人中穴(位于鼻柱下人中沟中点处)用一手的拇指指尖放在人中穴上,适当用力掐揉0.5~l分钟。 9. 按揉地仓穴(位于口角旁开0.4寸处)用双手食指指腹分别按在同侧地仓穴上,适当用力按揉0.5~l分钟。 10. 按揉风池穴(位于颈后枕骨下,两筋外侧凹陷处)用双手大拇指指端分别放在同侧风池穴上,其余四指分别附于头两侧,适当用力按揉0.5~1分钟。 11. 掐压合谷穴(位于虎口,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之间)用一手拇指按在另一手的合谷穴上,其余四指置于掌心,用拇指指端或指甲由轻渐重掐压0.5~l分钟。 12. 拿捏瘫肌用一手的拇指、食指、中指对合用力,拿捏面部瘫肌0.5~l分钟。 13. 按摩瘫肌用一手手掌紧贴瘫肌作环形按摩动作0.5~l分钟,以局部发热为佳。 面瘫病人可每日早晚各做1次按摩,同时用湿热毛巾敷患侧面部。另外,还应注意保持心情舒畅,在急性期尤其要注意休息,避免疲劳和寒冷刺激。

面瘫患者自我康复训练的方法有哪些

面瘫患者自我康复训练的方法有哪些 文章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495361215.html, 面瘫患者自我康复训练的方法有哪些?对于面瘫患者来说,治疗面瘫的同时患者进行自我训练对对患者在康复上是有一定的帮助的。究竟,面瘫患者自我康复训练的方法有哪些呢这对患者来说是关键。对此,我们特别邀请专家为大家讲解面瘫患者自我康复训练的方法有哪些。 1、面瘫患者自我康复训练的方法-------抬眉训练 抬眉动作的完成主要依靠枕额肌额腹的运动。在失用型、轻、中度病变型面瘫中,枕额肌额腹的运动功能最容易恢复。可嘱患者上提健侧与患侧的眉目,有助于抬眉运动功能的恢复。 2、面瘫患者自我康复训练的方法-------闭眼训练 闭眼的功能主要依靠眼轮匝肌的运动收缩完成。训练闭眼时,嘱患者开始时轻轻地闭眼,两眼同时闭合10~20次,如不能完全闭合眼睑,露白时可用示指的指腹沿着眶下缘轻轻的按摩一下,然后再用力闭眼10次,有助于眼睑闭合功能的恢复。 3、面瘫患者自我康复训练的方法-------耸鼻训练 耸鼻运动主要靠提上唇肌及压鼻肌的运动收缩来完成。耸鼻训练可促进压鼻肌、提上唇肌的运动功能恢复。有少数患者不会耸鼻运动,在训练时应注意往鼻子方向用力。 4、面瘫患者自我康复训练的方法-------示齿训练 示齿动作主要靠颧大、小肌、提口角肌及笑肌的收缩来完成。而这四块肌肉的运动功能障碍是引起口角歪斜的主要原因。嘱患者口角向两侧同时运动,避免

只向一侧用力练成一种习惯性的口角偏斜运动。 5、面瘫患者自我康复训练的方法-------努嘴训练 努嘴主要靠口轮匝肌收缩来完成。进行努嘴训练时,用力收缩口唇并向前努嘴,努嘴时要用力。口轮匝肌恢复后,患者能够鼓腮,刷牙漏水或进食流口水的症状随之消失。训练努嘴时同时训练了提上唇肌、下唇方肌及颏肌的运动功能。 6、面瘫患者自我康复训练的方法-------鼓腮训练 鼓腮训练有助于口轮匝肌及颊肌运动功能的恢复。鼓腮漏气时,用手上下捏住患侧口轮匝肌进行鼓腮训练。患者能够进行鼓腮运动,说明口轮匝肌及颊肌的运动功能可恢复正常,刷牙漏水、流口水及食滞症状消失。此方法有助于防治上唇方肌挛缩。 以上就是面瘫患者自我康复训练的方法,希望患者要多多注意。如果不能有效的判断受累肌群时,可按上述程序进行运动功能训练,也能获得良好的康复效果。

治疗面瘫最好的办法

治疗面瘫最好的办法 【导读】: 压力过大是出现特发性面瘫的常见原因,所以,特发性面瘫的诊断预防建议大家在生活中学会缓解心理压力,面对来自工作、学习、社交、家庭生活等各方面的压力时,学会自我调节,保持愉悦的心情,日常饮食以清淡为主,荤素搭配,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尤其是应季的水果,比如苹果、葡萄、梨、茄子、青椒,以维持足够的维生素摄入,因为饮食对特发性面瘫的诊断预防也很重要。 治疗面瘫最好的办法 我已经四十多岁了,患上三神经痛是在五、六年前,那种滋味真是痛苦不堪。我六年前毫无原因右侧面部开始疼痛,每天疼起来像被电击一般过十几秒后可以慢慢缓解,到医院确诊是三叉神经痛后,我每天吃上3片卡马西平起初效果还行每天疼痛时间和次数都有所减少,但是过了一阵子就不太管用了,慢慢的疼痛开始加剧,每天右边的脸也不敢洗,饭也不敢吃。吃起饭来,头几口还行!多吃上几口那就疼的张

不嘴了,每天只能吃点稀饭,太痛苦了!乾正康治疗三叉神经痛是真的吗?看着我每天这个样子,儿子女儿也心疼的不得了,一个个眉头紧锁,到处打听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方法。 去过几家医院,也试过很多的方法但是效果都不太明显,后来儿子上网时在一个论坛上看到了【乾正康】,就给我买了两个疗程,他说网上卖的很火,患者评价也很高,让我试试看,没想到用完后,疼痛的次数明显减少,,洗脸时也没那么痛了,感觉效果真的很好,儿子又买了一个疗程,说是咨询了专家,专家嘱咐让巩固一下效果,用完这一个疗程,疼痛消失了,面部恢复了正常,看着儿女们一个个笑逐颜开的模样,我心里别提多高兴了,以后再也不用受疼痛的折磨了。 幸福很近,带着淡淡地色彩染满整片天空,幸福很远,带着洁白的云彩消失在整个世界里。面瘫一定要选对正规的产品治疗,这样质量才有保证,效果才会更好。 治疗面瘫最好的办法 健康小常识: 一、对于面瘫的治疗患者要注意多食新鲜蔬菜、粗粮如黄豆制品,南瓜,玉米,洋葱,瘦肉,山楂,海带,大枣,

中枢性面瘫VS周围性面瘫

面神经麻痹是临床常见病症,主要是人体第七对颅神经,即面神经受损害所致。 面神经由脑部的皮层中央前回发生,到达脑部中转站——面神经核,然后再穿过隧道样的面神经管,分布到面部。面神经核以上的纤维称为面神经中枢部分;面神经核以下的纤维为周围部分。面神经掌管着人体的面部表情肌肉,形象地反映着喜、怒、哀、乐等感情变化。所以,在面神经的通路上某一部位一旦受损害,即会发生面神经麻痹,出现口眼歪斜等临床症状。 面神经麻痹分中枢性和周围性两种,分别因面神经的中枢部分和周围部分受损害所引起。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常见发病诱因,与面部受风寒、病毒或细菌感染等密切相关。主要是面神经的周围部分发生炎症病变,表现病灶侧面神经损害的症状,一般不伴有肢体瘫痪。而中枢性面神经麻痹常由脑血管病引起,往往伴有偏瘫及其他症状,如腱反射异常、巴氏征阳性等。 由于颜面下半部的肌肉受对侧大脑皮层所支配,面上部肌肉受双侧皮质脑干束所支配,所以,中枢性面神经麻痹,主要表现面下部肌肉瘫痪的症状,即颊肌、口开大肌、口轮匝肌等麻痹。患者常于静止时该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示齿时口角歪向健侧。颜面上部肌肉由于未出现瘫痪,因此,病人闭眼、扬眉、皱眉均正常,额纹与对侧深度相等,眉尖高度与眼裂大小均与对侧无异。而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由于病侧全部颜面肌肉均瘫痪,也就是说,上下部面肌都发生瘫痪,所以,患者作一些表情运动时,表现与中枢性面神经麻痹不同,

例如患者闭眼时,由于眼轮匝肌麻痹,故眼睑不能充分闭合。闭眼时同时眼球上窜,在角膜下缘露出巩膜带,叫做Be11氏征。患者闭嘴时,颊肌极为松弛,故口角下垂。抬眉受限,额纹变浅或消失。眉毛较健侧低,眼裂变大,示齿或笑时,口角向健侧牵引,呈斜卵圆形。 中枢性面瘫的一般症状可由面神经核上行通路任何部位受损所引起,患最常见的受损处是内囊。可能的病因是:颈内动脉系统闭塞,尤以大脑中动脉主干及分支闭塞更为多见,也可因血管瘤或高血压性血管病变所致颅内出血以及颅内肿瘤所致。 中枢性面瘫,于颜面上部的肌肉并不出现瘫痪,因之闭眼、扬眉、皱眉均正常。面额纹与对侧深度相等,眉毛高度与睑裂大小均与对侧无异。中枢性面瘫时,面下部肌肉出现瘫痪,即颊肌、口开大肌、口轮匝肌等麻痹,故患者于静止位时该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示齿动作时口角歪向健侧。 中枢性面瘫时,颜面不对称并不明显,移行于面肌痉挛者极为罕见。中枢性面瘫往往伴有偏瘫之其他体征,如腱反射异常、Babinski氏征等。 中枢性面瘫的一般症状有时并没有周围性面瘫表现明显,也更易被忽视。 面瘫的防治知识介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内科徐沙贝 什么是面瘫? 面瘫,即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由于支配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的面神经受到损伤而引起面部肌肉运动障碍。中医称之为“口僻”或“口眼歪斜”。一般认为是经过面神经管的面神经部分发生急性非化脓性炎症所致。其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面神经水肿,髓鞘或轴突有不同程度的变性。 病因 目前其确切的病因尚不明了。 面瘫可能由于某种病毒(如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等)感染所引

面瘫最佳治疗时间

面瘫最佳治疗时间 面瘫疾病在生活中属于多发病,面瘫的发病人群也是很广泛的。很多人也容易患上轻度面瘫,但是人们往往会认为轻度面瘫没什么大的危害,因此会忽视它的治疗。其实,轻度面瘫的治疗是必须的,否则会扩大化的。 面瘫最佳治疗时间 真实案例: 大风天气易引发面瘫年轻患者居多近日来,大风降温雾霾天气频频出现,生病的患者急剧增加,其中30至35岁的年轻人占到了30%—40%,而且他们的病症表现都是头痛,疑似感冒,实为面瘫。今年刚过30岁的小郑,平时身体素质很好,但前几日大风天气,出去跑业务后,就感到头后颈部酸痛,他以为是患上了感冒,过两天就会好。哪知越来越严重,最后影响了正常工作,他才来院就诊。医生却告知:他患的不是什么感冒,而是受风引发的面瘫。由于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延长了治疗时间。【【乾正康】】治疗面瘫远离痛苦治疗面瘫,让患者远离面瘫困扰。采用新型优质高效皮肤渗透促进剂,具有载药量大、恒定释放治疗成份等特性,药物吸收快,效力持久;药物经深层磁化处理,其与

病变细胞的亲和性大增,强力渗透直达病灶迅速起效,组方含有营养神经的特别因子,能在短期内滋养、修复、再生面部神经。三个疗程彻底康复!冬季是面瘫的高发期,之所以年轻人频发面瘫,除了天气原因,与不规律生活,精神压力大也有较大关系。由于年轻人身体素质较好,一般面瘫不像老年人一样嘴歪眼斜,症状以头痛为主,会与初期感冒症状混淆,由此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而且如果治疗不及时还可能留下面瘫后遗症:面部痉挛,眼角、嘴角会不由自主地抽动等。因此,专家建议一旦出现不适症状,请及时治疗,不要因为工作而拖延。 面瘫最佳治疗时间 【小贴士】:1、面瘫病人勿用冷水洗脸,注意头面部保暖、应该注意功能性锻炼,如张大嘴、努嘴、示齿耸鼾、抬眉、双眼紧闭、鼓气,有主意面瘫预防。 2、夏季避免电扇、空调直吹身体,如果患者感到有点凉了就要调整风向或关掉电器,不可贪图凉爽。 3、面瘫病人应该多食:甜瓜、香蕉、桑棋、山楂、紫匣、海带、大枣、新鲜蔬菜、粗粮如豆类、黄豆制品、丝瓜、冬瓜、黄瓜、南瓜、玉米、洋葱、瘦肉、苦瓜。 4、患病期间应该进行适当的活动,同时保持情绪乐观、足够的睡眠时间、加强身体锻炼、常听轻快音乐。

中药治疗面瘫

中药治疗面瘫 中药内服治疗: 药物组成:牵正汤加味。白芍20 g,白芷15 g,白附子6 g,僵蚕15 g,蝉蜕15 g,炒地龙15 g,全蝎10 g,防风10 g,仙灵脾15 g,皂角12 g,川芎10 g,钩藤20 g,黄芪30 g,葛根20 g,红花10 g,蜈蚣(另包)2条。 用法:上药除蜈蚣外,水煎3次兑匀分服,每日1剂。蜈蚣放瓦上焙焦,研为细末,分3次用药汤冲服。 中药外敷治疗: 马钱子粉贴敷法。马钱子粉10 g,用适量白酒调成稠糊状,放入密闭容器中备用。风湿膏剪成约1 cm×1 cm大小方块,将适量马钱子粉糊置于膏药中央,贴于阳白、太阳、颊车、牵正、下关、地仓等穴,每次3~5个穴位,稍加按压。每日按摩穴位3次,每次5分钟,以促进药物吸收。一般贴药后患者即感面部有牵扯感,感觉越强烈,治疗效果越好。7天一疗程。 面瘫俗称口眼歪斜、卒口僻。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风口 候记载:“风邪入于足阳明手太阳之经,遇寒则筋急引颊,故使口僻。”本病多由正气不足,络脉空虚,卫外不固,风邪乘虚而入中经络,气血痹阻,面部足阳明失于濡养,以致肌肉纵缓不收所致。现代医学认为,风寒导致面神经血管痉挛、缺血、水肿,使面神经受压,神经营养缺乏,以致引起神经变性而致病。 僵蚕、全蝎、白附子可祛风、活络、通经脉;配以丹参、葛根、红花可活血、化瘀、追风;佐以仙灵脾、皂角、蜈蚣有兴奋神经的作用。用防风、白芷、白附子、钩藤可祛风散寒,增加组织代谢,减轻炎症和水肿,促进血液循环畅通;用白芍、川芎养血活血祛风;黄芪益气扶正祛风。 诸药相合,使邪去正复,风寒得除,经络得养,血脉流畅,面瘫乃愈。用马钱子粉外敷穴位可使药物直接经皮吸收,恢复面部瘫痪肌肉。使用白酒调敷,不仅中和马钱子之寒性,且能促进局部毛细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循环,利于药物吸收。故内服、外敷二法同用,可使经络疏通,气血调和,提高治疗效果。

中枢性周围性面瘫

由一侧皮质延髓束损害引起的中枢性面瘫,主要表现为下半部面肌瘫痪,即只有鼻唇沟变浅和口角变低,露齿、鼓颊和吹哨时出现肌肉瘫痪,而皱额及闭眼仍属正常,或可较对侧稍无力。由皮质延髓束损害所致的中枢性面瘫,只有在随意运动时出现肌肉瘫痪,而情感运动(如哭或笑)时的不随意收缩仍存在。当锥体外系的基底节、丘脑或丘脑下部损害时,则引起情感性面瘫,表现在笑或哭等情感运动时有面肌麻痹,而随意运动时面肌仍能收缩。 周围性面瘫,随意运动及情感运动均发生肌肉瘫痪。意识不清和不合作的病人,可观察面部的表情动作或给予压眶等疼痛刺激,使其面肌收缩,比较两侧是否对称,借以决定是否有面瘫。在两眼闭合的昏迷病人,用手指扳开其睑,然后突然放松,此时两眼立即闭拢。如有面瘫,则该侧上睑掉下较慢且闭合不完全。若扳开上睑遇有阻力,则提示病人尚非昏迷。 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的区别有什么呢?周围性面瘫是指面神经运动纤维发生病变所引起的面瘫。病变位于面神经核以下的部位,如桥脑下部、面神经管、中耳或腮腺等。其病变侧全部表情肌瘫痪。表现为眼睑不能闭合、不能皱眉、鼓腮漏气等,可有听觉改变、舌前2/3味觉减退以及唾液分泌障碍等特点,其中最常见者为面神经炎(即贝尔麻痹)。 中枢性面瘫是指病损位于面神经核以上至大脑皮层中枢之间,即当一侧皮质脑干束受损时引起的面瘫。由于面神经上部的细胞接受两侧皮质脑干束的纤维,其轴突组成面神经运动纤维,支配同侧眼裂以上的表情肌,而面神经核下部的细胞只接受对侧皮质脑干束的纤维,其轴突组成面神经的运动纤维,支配同侧眼裂以下的表情肌,因此中枢性面瘫时表现为病变对侧眼裂以下的颜面表情肌瘫痪,常伴有与面瘫同侧的肢体瘫痪,无味觉和唾液分泌障碍等临床特点。周围性与中枢性面瘫的鉴别,瘫痪明显者一目了然,极轻者鉴别困难。可以依靠以下几方面进行鉴别:一靠表情运动,周围性者瘫痪更加明显。 根据上述有关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的介绍,只要根据症状仔细的鉴别,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的区别不难。 --------------- 引起中枢性面瘫的常见病因:面神经核上行通路任何部位受损都可以引起中枢性面瘫,最常见的受损处是内囊。可能的病因是:颈内动脉系统闭塞,尤以大脑中动脉主干及分支闭塞更为多见,也可因血管瘤或高血压性血管病变所致颅内出血以及颅内肿瘤所致。如:脑出血、脑梗塞、外伤等。 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的病变部位 A、中枢性(即核上性)面 神经麻痹,病变部位在面神经运动核上,如大脑脚、内囊、基底节、大脑皮层下及大脑皮层等处的病变,如肿瘤,脑血管栓塞或出血外伤,多发性硬化,脑脓肿,脑炎,脑动脉瘤,脊髓灰质炎。 B、周围性(包括核性与核下性)面神经麻痹 ①颅内疾患,自桥脑下部的面神经运动核内耳道间的各种病变,均可导致此段面神经受损,如桥小脑角肿瘤(含听神经膜瘤)、胆脂瘤、颅底脑膜炎、脑干脑炎、颅底骨抵或出血。 ②颞骨内疾病,颞骨内病变引起的面神经麻痹最多见,常见的有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结核性中耳炎,手术外伤,颞骨骨折,耳带状疱疹,以及中耳癌肿,颈静脉球瘤,面神经肿瘤,

面瘫健康教育

面瘫健康教育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面瘫(周围性面神经炎)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康复科 面瘫又叫面神经炎,是一种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引起面瘫原因主要包括病毒、细菌、感染、外伤、肿瘤、神经病变等。临床上最多见的面神经炎主要就是病毒感染所导致的,一般在季节变换、冷热骤变的时候容易发病。从中医角度说,面瘫多由人体正气不足,经脉空虚,风邪乘虚入侵面部经络,出现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经脉失养而导致。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中青年居多,儿童和老人也都会得病。 【病因】 引起面瘫原因主要包括病毒、细菌、感染、外伤、肿瘤、神经病变等。临床上最多见的面神经炎主要就是病毒感染所导致的,一般在季节变换、冷热骤变的时候容易发病。从中医角度说,面瘫多由人体正气不足,经脉空虚,风邪乘虚入侵面部经络,出现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经脉失养而导致。 【临床表现】 1.主要症状为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眼睑闭合不全、额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露齿时口角向健侧偏歪。 2.病侧不能作皱额、蹙眉、闭目、鼓气和噘嘴等动作。 3.鼓腮和吹口哨时,因患侧口唇不能闭合而漏气。 4.进食时,食物残渣常滞留于病侧的齿颊间隙内,并常有口水自该侧淌下。 5.由于泪点随下睑内翻,使泪液不能按正常引流而外溢。 【住院健康指导】 1、心理指导 (1) 关心患者,使其正确对待疾病,坚强面对人生。 (2) 经常探视,创造温馨氛围,时刻鼓励患者表达对面部形象改变的自身感受和对疾病预后担心的真实想法,告知本病多数预后良好,使其放下心理包袱。消除恐惧、害羞心理,积极配合治疗。保持心情愉快、乐观向上,情绪稳定,避免精神紧张。 2、饮食指导 (1) 在饮食上注意既可增强体质,又可增强抗病能力。饮食清淡但营养丰富,忌吃生冷硬及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主食尽量以半流食或软食为主。有味觉障碍的患者应注意食物的冷热度,以防烫伤口腔黏膜。患者应将食物放在健侧舌后方,细嚼慢咽,少食多餐。 (2) 膳食调理补充钙及维生素B族元素,对面神经疾病都有帮助。如排骨、深绿色蔬菜、蛋黄、海带、芝麻、奶制品等都富含钙质。香菜、番茄、冬瓜、黄瓜、苹果、菠萝、梨、西瓜、葡萄等都富含维生素B族元素。还可以多食优质蛋白食物及富含硫氨酸,赖氨酸,葡萄酸,牛磺酸的食物(比如鱼类和鸡、鸭肉,兔肉,鸽肉等)。

民间治疗面瘫偏方

民间治疗面瘫偏方 专家表示:面瘫疾病虽然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但是治疗面瘫的方法也很多,像民间总是会流传一些治疗各种疾病的偏方,而这些偏方对于治疗一些疾病也达到了一定的效果,所以科学也不能否定这些偏方,因此乡下对这些偏方还是有一定的信赖的,就像民间流传鳝鱼血能治疗面瘫一样,那么对于民间治疗面瘫的偏方是什么还有哪些呢?下面我们 就来全面的认识一下这些偏方。1。鳝鱼血,把鳝鱼 放水里养4至5h后,用镊子将鳝鱼颈部钳住,剪断尾巴, 取其滴出的黏稠血30滴,加入麝香0。15g调匀涂患侧,每隔30分涂—层,至口眼恢复正常即洗去。初发病人可不用 麝香也有效;时间比较长者必需配合麝香以增强药效,要不然效果不明显。2。蔓荆子6g,黄耆6g,炙甘草9g。上 药共捣烂如泥,敷患侧。3。鹅不食草10份,冰片1份。鹅不食草干品研末过筛,加冰片(另研细)调均匀。用药粉适 量的,包于纱布内,塞患侧鼻里。12至24h去掉。左右交 替塞,直至病愈。4。巴豆酒,巴豆3—5粒,巴豆研细,放铝壶或玻璃瓶中,加入75%乙醇(酒精)或好烧酒500ml,炖热外用。外熏面瘫之手掌心劳宫穴,每次1-2小时,重者可治疗4小时,每日一次,五次为一疗程。5。白及外敷,自制白及膏(白及30g,大皂角10g,甘草6g,共研细

末,用醋250ml置火上煎去1/4,将药面放入醋内,微火煎成黏膏为度,取出摊布上,外敷患处,每3日换药一次)外用。在敷药期间不可用冷水浸洗,但在换药时,应用温水洗揉面部,洗净后,再敷药。6。牙皂揉擦,将牙皂15克捣碎,放入食醋100毫升内浸8小时后即可应用。用时取棉球蘸药液涂擦健侧口角的后方部位(即地仓穴与牵正穴之间)。每次用药液边涂边揉擦约10~15分钟。每日可揉擦数次。7。小红参,女金芦,泽兰各150克,白酒2500毫升。先浸泡半日后使用。每次20-40毫升,日服1次。本方祛风除湿,补血活血,主治颜面神经麻痹。8。大豆200克,独活50克,白附子10克,米酒1000毫升。先将大豆炒熟,与后两味共捣碎,加入酒内煎数沸,去渣备用。每日早晚饮酒个1次,每次10毫升。本方祛风通络,适用于面神经瘫痪。9。白附子12克,僵参9克,全蝎6克,生地,赤勺各15克,川芎9克,当归15克,桂枝50克,丝瓜络9克,鸡血藤30克。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本方祛风活血,适用于口眼歪斜,半面麻痹。10。当归,川芎各10克,蜈蚣3条,蝉蜕,干草各6克,地龙10条(焙干),乌附片13克(先煎半小时),防风,钩藤,僵参各13克。水煎服,日1剂,分早晚服。11。鲜生姜1块,将生姜剖开,取剖面反复向左向右交替涂搽患侧上下齿龈(指口角,歪向侧的对侧)直到齿龈部有灼热感或发热感时为止,每天23次,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