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交通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技术研究
常州高架道路工程施工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研究

CnNw e noea |o c ha eTc o—snPd t i h —i d 业s l— _ u g r
常州高架道路工程施工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研究
曹 华
( 海 城 建 ( 团 ) 司 , 海 20 6 ) 上 集 公 上 0 0 5
摘 要: 常州尚架道路工程施工环境复杂, 因此采用风险管理理论对工程 的全过程进行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 合 常州 高架 道路 工程 的 建设 , 从人 员伤 亡、 时间延 误 和投 资增 加 三种 类 型 的损 失 出发 , 析 常 州 高架桥 梁各 重 要 节点 施 工全 过程 中 分 可 能 出现 的风 险事 态 , 估其 发 生的概 率及 可 能造 成损 失 , 评 并根 据评 估 结果 给 出风 险对 策供 施 工参 建各 方使 用 , 降低 工程 风 险 , 以 提
葛 他 吊车使 用影 响周 边 l施安 全 设 施 工对 环境 的影 响 √
不良天气
影噼 递 洪水膳 蹴 撞击 蛔 措 临日 梅 懈
人员 时间 投资 伤亡 延误 增加
4 - 3风险损失估计 本研 究采 用基 于专 家 经验 的损 失评 估 方 法 ,专家经验是结构损伤评 估中使用最为广 泛 的方法之一 。 问专家对各种风险事态下 , 询 桥梁 损伤 的程度 , 专家根 据 自己的经验给 出损 失等 级 。 于调查得 到的专 家意见进 行统 计分析 , 对 最 终得 到损伤程度的评估等级 。研究 中采 用的损 失水平分级 及描述见表 4 : 表 4风 险事 态损失水平分级
如 F : 牦
1 . 1施工环境极其复 杂 , 市道路 、 、 与城 桥梁 常卅高架道路工程是常州市整个 陕 I 速系统 的一部分, 由长虹路、 龙江路和城北干道三段组 航道交接 面非常多。 成。 该工程的实施 , 大大改 善常州市南 北两翼 将 1 . 2全线桥梁形式众多 、施工方 法各异 , 有 的交通状况. 快速环线系统既对常州城市核心区 挂 篮施工斜拉桥 、 挂篮施工连 续梁桥 、 支架施 工 形成有效保护 , 能便捷 地与周 围放射状 快速 连续梁桥 、 又 吊装钢箱梁桥等 。
新疆公路交通气象灾害预报服务技术研究——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局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则场 地 面 温 度 、 测 场 百 Ⅱ 箱 气 温都 有 很 好 的 线 性 相 关 ; 用 观 测 场 地 面 温 度 来 预 测 或 计 算 公 路 路 面 相 关 温 观 十 使 2重 点 从 降 雪 、 雪 、 冰 、 雨 等 气 象 要 素 的时 间 、 问分 布 、 度 变 化 特 点 分 析 了对 行 车 安 全 存 在 的 潜 在 . 积 结 冻 空 强
交 件
害
生
与 高速 公 路 管 理 局 交 流
1分 别 选 定 北 疆 乌 鲁 木 齐 、 图 壁 , 疆 克 拉 玛 依 和 若 羌 为 . 呼 南
、
夏 季 观 测 对 比站 , 于 2 0 并 0 8年 1 2月 进 行 了 对 比观 测 。 对 比观 测 资 料 分 析 结 果 表 明 : 拟 公 路 路 面 温 度 与 — 模 代表 性和准确性更高 。
a 进 入 冬 季 和 高 温 酷 暑 , 进 人 了 提 高 安 全 意 识 这 个思 维 区 域 , , 就 £ 当天 天 气 是 否 能构 成 行 车 危 险 ,还 有 赖 于 司 机 驾 驶 方 面 的技 术
、
处 理 道 路 行 车 的方 法 和 不 同天 气 情 况下 多 年 的行 车经 验 。 此 因
向 度 , 分 出 了 安 全 隐患 、 面 结 冰等 个 例 天 气 的 主要 类 型 、 成 条 件 、 素 指 标 区 间 变 化 和 不 同路 段 在 大 的 . 强 路 形 要 背 景 下造 成 行 车 安 全 隐 患 的原 因 , 结 出 此 类 灾 害 天 气 的 指 标 区 间 , 用 到 气 象 指 数 的 制 定 之 中 , 理 地 反 总 应 合
2创 新 点 .
项 F 中使 用 长 达 4 a 象 资 料 来分 析 公 路 沿线 影 响交 通 安 全 的 气 j 7气 : 时 间 、 问 分 布 特征 , 气 候 大 背 景 的 角度 给 出 了 冰雪 天 气 、 索 空 从 高
山区高速公路施工安全评价及预警研究

山区高速公路施工安全评价及预警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度探究山区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并构建一套科学严谨的安全评价与预警体系。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加快,山区高速公路建设因其地形复杂、地质条件多变、施工难度大而面临着严峻的安全挑战。
基于此背景,本研究首先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山区高速公路施工安全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总结提炼出影响施工安全的关键因素。
在实证研究部分,我们将对典型山区高速公路施工项目进行全面的安全风险分析,识别潜在的安全隐患,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构建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现代数据分析技术对其量化评估。
同时,结合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手段,设计与实现一套适应山区环境特点的施工安全预警模型,旨在实时监测施工状态,提前预测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总体而言,本文通过深入研究山区高速公路施工安全问题,力求为提高工程项目的施工安全管理水平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从而降低事故发生率,保障人员生命安全,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推进和社会经济效益的双重提升。
二、山区高速公路施工安全问题概述山区高速公路施工安全问题在公路建设中至关重要,由于山区地形复杂,施工过程中存在诸多安全隐患,这些问题不仅影响施工进程,还可能危及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山区地形主要由山地、丘陵、高原组成,地势崎岖,山石分布广泛,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山区还常出现土石体坠落、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这些都给高速公路的建设施工带来了极大的难度和安全隐患。
在山区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部分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对安全施工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安全意识,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忽视了安全操作规范和标准,增加了安全事故发生的风险。
一些山区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不到位,缺乏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对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不及时,导致安全事故频发。
山区高速公路施工环境复杂,对施工人员的职业技能要求较高。
部分施工人员的职业技能水平较低,缺乏必要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无法正确应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江苏省主要气象灾害特征及风险评估研究

江苏省主要气象灾害特征及风险评估研究江苏省主要气象灾害特征及风险评估研究一、引言气象灾害是指由自然气象因素引发的灾害,常常给人们生命财产带来严重的威胁。
江苏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地理环境复杂,气象条件多变,因此常常受到各种气象灾害的影响。
本文旨在研究江苏省主要气象灾害的特征,通过风险评估分析,为减轻灾害损失提供科学依据。
二、江苏省主要气象灾害特征1. 台风江苏省地处黄海和东海交汇处,台风频繁。
夏季至秋季是台风最活跃的时期。
过去几十年来,江苏省每年平均受到台风袭击的次数约为2-3次,给江苏省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2. 暴雨洪涝江苏省地势平坦,水网密布,暴雨引发的洪涝灾害较为常见。
降水集中、排水不畅导致的内涝灾害时有发生,由此造成的城市积水、农田浸泡等现象屡见不鲜。
3. 干旱江苏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雨量相对充沛,但有时也会出现严重干旱。
主要集中在冬、春季节,造成农田灾害、水资源短缺等问题。
4. 大风江苏省东北部曾有“三角防护带”的风场特征,其风速较强。
大风常常引发破坏性灾害,如倒杆、倒树、受损建筑等。
5. 雾霾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江苏省面临的大气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
特别是冬季,火电、钢铁和化工等行业高排放导致雾霾天气频繁发生,对人体健康和交通出行产生负面影响。
三、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在面对各类气象灾害时,科学评估其风险非常重要。
本研究采用灾害风险的主要评估方法,包括灾害频率和灾害强度两个参数。
1. 灾害频率灾害频率是指灾害事件在一定时间内发生的次数。
通过统计江苏省历年来受灾的年数、台风登陆次数等数据,可以初步了解灾害在时间上的分布特征。
然后结合近年来江苏省的经济发展、人口迁徙等因素,分析灾害的趋势性变化。
2. 灾害强度灾害强度是指灾害事件带来的影响程度,主要包括经济损失、人员伤亡等指标。
通过统计江苏省历年来的灾害损失数据,可以对灾害的破坏性进行定量评估。
然后结合江苏省的基础设施建设、灾害防治措施等因素,分析灾害的脆弱性和承受力。
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分析

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分析作者:石谦张鹏阮丽君来源:《科海故事博览·上旬刊》2019年第02期摘要为了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类型的气象灾害,首先应该根据气象灾害的不同类型来进行风险评估,进而科学且有针对性地制定出一系列应对策略,以此来有效地规避各种气象灾害所带来的危险,保证人们的生命以及财产的安全,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
基于此,本文着重围绕着气象灾害风险评估这一问题以及相关的几个内容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气象灾害风险评估自然环境科学策略通常意義上,我们国家的气象灾害具有种类多样、特征明显的特点,其中,气象灾害的发生强度不仅十分巨大,同时,发生的次数较多、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严重,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品质和心理安全。
因此,必须及时地针对我国气象灾害的类型来对其风险加以评估,由此来促进气象问题所引发的自然灾害可以减少人们的损失。
比如:雷雨天气、干旱、冰雹、暴雪等气象灾害都是我们国家现阶段发生次数较多的灾害类型,对相应地区的人民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基于此,要针对具体的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并科学地制定应对方案,有效地促进气象灾害所带来的危害可以持续减少。
一、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中的因素(一)导致气象灾害发生的风险因素介绍一般来说,在我国发生的气象灾害之中,导致气象灾害发生的缝隙因素通常是指,容易直接导致灾害问题出现的一系列气象事件。
对导致气象灾害发生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行介绍,能够使人们了解到发生气象灾害的各种原因,比如:发生的时间、发生的地点等等,从而能够为减少因为气象灾害所引发的风险性提供一些帮助。
可见,通过对这些风险因素加以介绍,有利于相关的风险预估部门对气象灾害的风险预估工作进行充分的准备,从而有效地提升预估结果的准确性。
(二)导致气象灾害发生的环境因素分析气象灾害问题的发生大多数都要环境因素具有密切的关联,因此,为了有效地提升气象灾害风险的预估精准度,则应该对导致气象灾害发生的环境因素进行分析,从而有效地促进风险评估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有效进行。
自然灾害风险公路防治工程实施技术指南

【自然灾害风险公路防治工程实施技术指南】自然灾害一直是我们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特别是在建设公路和基础设施过程中,自然灾害对公路交通安全和建设稳定性都构成了严重威胁。
对于自然灾害风险公路防治工程的实施技术指南,我们需要深入了解相关的防治措施和技术方法,以确保公路建设的安全和稳定性。
1. 自然灾害风险的评估与监测自然灾害风险的评估是公路防治工程的第一步。
在评估过程中,需要考虑地质、气象、水文等多方面因素,确定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类型和频率,以及对公路建设造成的影响。
利用现代监测技术,及时掌握自然灾害的动态信息,为后续的防治工程实施提供数据支持。
2. 抗灾安全设计与结构加固在公路建设中,抗灾安全设计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对于高风险地区的公路,需要在设计阶段就考虑自然灾害可能带来的影响,采取相应的结构加固和防护措施。
在地质灾害多发区域,可以采用加固桥梁、边坡支护等技术手段,提高公路的抗灾能力和安全性。
3. 灾后应急和修复措施除了预防措施之外,对于自然灾害造成的损毁,及时的应急和修复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自然灾害发生后,需要迅速展开灾情评估和紧急修复工作,恢复公路的通行能力,减少灾害带来的影响。
对于长期防治工程的实施,也需要及时修复受损的防治设施,保障公路的长期稳定性。
4. 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为了规范自然灾害风险公路防治工程的实施,有关部门需要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
这些标准应包括自然灾害评估、抗灾安全设计、灾后应急和修复等方面的要求,从法律和技术层面为公路防治工程的实施提供指导和支持。
总结回顾自然灾害风险公路防治工程实施技术指南,涉及面广,内容深入,是确保公路建设安全和稳定的重要保障。
通过对自然灾害风险的评估、抗灾安全设计、灾后应急和修复等方面的科学实施,可以有效降低自然灾害对公路建设和运营带来的影响。
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的完善也是促进公路防治工程实施的关键。
在未来的公路建设中,我们需要更加重视自然灾害的防治工作,不断完善技术指南,提高公路抗灾能力,为安全通行和社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高速公路工程风险评估报告

高速公路工程风险评估报告目录第一章前言 (2)第二章风险评估概述 (2)1、评估目的 (2)2、评估原则 (2)3.评估内容 (2)4.评估依据 (3)第三章工程情况特点 (3)一、工程概况 (3)二、主要技术标准 (4)三、主要工程项目及数量......................................................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沿线地形,地质,地震,气候,水文等自然地理特征及其与公路建设的关系..........................................................................................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风险源辨识分析 (4)一、风险源划分依据及类别 (4)二、风险辨识结果 (4)第五章风险源评估 (5)一、施工现场风险和隐患辨识 (5)二、主要危险、危害辨识与分析 (5)第六章总体风险评估指标 (7)第七章安全管理建议 (9)第八章结论分析 (10)1. 科学性分析 (10)2. 可行性分析 (10)3. 合理性分析 (10)4. 存在的问题 (11)第九章结束语 (11)第一章前言浩瀚高速公路是京津冀协调发展重大交通项目、雄安新区南部与天津市之间的重要高速通道,也是天津市东西交通主干线和省际出口通道,在国家和区域路网中具备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章风险评估概述1、评估目的本次风险评估的目的是在对《浩瀚高速公路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项目建设资料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现场实际施工情况,结合同类高速公路建设施工过程中发生的相关安全事故特点,通过对施工过程、工作环境、人员活动、临时构筑物、投入机械设备等进行风险识别与分析,以明确各类危险源的种类及危害程度,进而从安全技术和组织管理等方面提出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提高工程项目施工期间的本质安全度,实现安全生产。
2、评估原则本次风险评估以《浩瀚高速公路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为基础,以国家现行的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为依据,结合现场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内容及工序、人员机械设备投入情况,用科学的评估方法和规范的评估程序,遵循相关要求,坚持政策性、科学性、公正性、针对性等原则,以严肃的科学态度开展我标段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工作。
高速公路运输管理中的风险评估与应急救援研究

高速公路运输管理中的风险评估与应急救援研究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高速公路在交通运输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高速公路运输不仅涉及到大量的车辆和乘客,还存在着各种风险,如交通事故、道路损坏、天气突变等。
因此,对高速公路运输管理中的风险进行评估并制定应急救援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高速公路运输管理中的风险评估是保障道路安全的关键一环。
通过对高速公路运输风险进行评估,可以及时了解交通事故的潜在危险,有针对性地提高交通管理的效能。
评估不仅需要关注交通流量和车辆密度,还需要重点考虑路况、车辆状况以及行车速度等因素。
利用大数据技术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可以帮助管理部门制定合理的限速措施、车辆限行政策等,从而降低交通风险。
其次,针对不同风险场景,高速公路应急救援措施的研究也非常重要。
对于交通事故而言,及时的应急救援能够减少伤亡人数和财产损失。
因此,在高速公路管理中,需要建立完善的应急救援体系,包括灾害监测与预警、事故处理的流程和协调机制、救援设备的配置等。
此外,还需加强对司机和乘客的安全教育,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减少恐慌和误操作引发的二次事故。
除了交通事故风险,高速公路管理部门还需关注道路损坏和天气突变等因素。
道路损坏可能导致交通阻塞和事故发生,因此,对高速公路路况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显得尤为重要。
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无人机巡检、红外线识别等,可以快速准确地发现道路损坏的位置和程度,以便快速采取修复措施。
同时,天气突变也是高速公路管理中常见的风险之一。
研究气象数据、建立科学的气象预警系统,能够提前预知恶劣天气的到来,从而采取相应的交通管制措施,保障道路畅通与安全。
在风险评估与应急救援研究的基础上,高速公路管理部门还应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同合作。
在交通事故发生时,警察、医疗、救援等多个部门的协调配合至关重要。
建立起联合应急指挥中心,对全流程的救援工作进行统一指挥与协调,可以大大提高事故处理效率,减少人员伤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速公路交通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技术研究
【项目编号】GYHY201406029
【研究周期】2014年01月—2016年12月
【国拨经费】260万元
【项目负责人】潘进军
【项目骨干成员】柳艳香、田华、吴昊、李迅、王琳、汤筠筠、焦圣明、李蔼恂、戴至修、杨静、宋建洋、廖文洲、钱伟、甘璐、陈文兵、朱承瑛、闵晶晶、丰德恩、王宏斌
【项目承担单位】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项目协作单位】1、北京市气象服务中心;2、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4、江苏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主要研究成果】
项目以高速公路为主要对象,研究雨、雪、冰冻、大雾、大风等交通气象灾害风险指标体系,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研发了一套全国公路交通气象风险评估模型,并分别根据华东、华北、东北公路交通特征建立了区域公路交通气象风险评估模型,两级模型技术框架统一、指标体系独立,互为补充。
以国家级公路交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数据库为基础,模型完成了全国(区域)公路交通全年各类气象灾害气候分布特征分析,同时将气象要素量值预报转化为气象条件影响预警,为交通部门的防灾减灾、安全运行管理工作提供多层次的技术支撑。
(1)高速公路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天气现象、地质和地理状况等自然条件,和路网密度、公路负荷及地方经济水平等社会要素共同影响灾害风险和受灾程度,以上高速公路致灾相关影响因子被划归为致灾因子的危险性、高速公路交通的脆弱性和暴露性、公路周边环境的敏感性以及当地的防灾减灾能力等五项准则层,组织各区域多领域专家打分,由此将驳杂抽象的主观行业经验梳理成清晰明确的客观物理关系,首次从国家级交通灾害管理层面上完成针对高速公路上包括降雨、低能见度、冰冻雨雪、大风等气象灾害的综合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各地区有差异性的交通特色数据优势,从区域实际情况出发,提高指标精度、丰富指标内容,并补充了地区风险隐患点的时空分布数据,是风险评估模型本地化样例的基础。
(2)公路交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数据库
按指标体系框架将搜集的历史数据整理入库;其中,各类高影响天气的危险性下属指标包括特定气象要素的强度、出现频率及持续时间,环境敏感性下属指标包括道路坡度、坡向、土壤岩性、河网分布、植被覆盖率、海拔高度等,公路交通的暴露性下属指标包括人口密度、车流量、路网密度、车辆保有量密度、高速公路里程密度等,承载体的脆弱性下属指标包括高速公路历史阻断和灾情信息等,防灾减灾能力则按人均/地均GDP、地方财政预算等估算。
该数据库的建立获得了交通部、公安部、中国气象局等多家部委的支持,为公路交通气象决策服务产品的服务效果提供了坚实保障。
(3)高速公路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模型
模型开发灵活运用了多种灾害风险评估方法,将灰色关联度与熵权法等客观方法引入危险性指标度权重计算,以专家打分权重整合各项准则层指标,计算风险值与地理信息叠合,结合灾损情况将气象要素强度与灾害风险等级相对应。
高影响天气危险性对于高速公路的气象灾害有驱动意义,以气候数据导入风险评估模型获得高速公路各类气象灾害的气候分布特征,与要素气候分布特征总体一致,按指标体系内涵能进一步评估气象要素对高速公路的气候影响;以预报数据导入风险评估模型获得高速公路各类气象灾害预警,从气象对高速公路交通影响角度挖掘气象预报的内涵,提升交通气象决策服务效果。
(4)全国高速公路交通气象风险分布
基于高速公路交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分别获得全国主要公路全年发生降雨、低能见度、冰冻雨雪和大风等气象灾害的风险空间分布特征(参见图1),其中,我国主要公路路网选取了所有国家高速和部分国道/路段,中东部地区以国家高速为主,西部省份加入国道。
(5)全国高速公路交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系统
针对高速公路交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的业务需求,采用C/S和B/S相结合的体系架构设计全国(及区域)高速公路交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系统,将气象实况监测告警、灾害风险预警分析、数据支持与综合显示等功能并入服务产品交互制作系统,重点针对影响高速公路交通运行的低能见度、冰冻雨雪、大风、强降水四类主要恶劣气象灾害,为道路养护、交通运营管理以及公众出行提供准确实时的交通气象风险预警信息。
利用本地文件系统组织和管理四种高影响天气的暴露度、防灾减灾能力、敏感性和承载风险信息;对接CIMSS服务器和MICAPS服务器将既有气象资料并入系统;综合利用泰森多边形、缓冲区分析、叠置分析等多种方法,实现道路的反演;对数据进行聚类分析,根据灾害风险标准进行分类;综合利用透视和色彩学原理,使最终产品既符合地图出版的要求,又能够讲究美观性。
2016年1-6月,模型结果与气象预报和公路阻断数据对照分析,通过个例验证完成模型调试;2016年6月,高速公路交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系统建成并试运行,系统可实现全国高速公路气象灾害风险分析预警、产品订正、图形加工、产品分发等功能;2016年7-10月,进行雨、大雾、大风模块的调试和系统参数的调整;2016年11月,完成冰冻雨雪模块的调整。
预警图形产品一日制作两次(08/20时);降雨预警时效为未来3天,逐6小时成图;冰冻雨雪预警时效为未来10天,逐10日成图;低能见度预警时效为未来1天,逐日成图;大风预警时效为未来3天,逐日成图。
2016年1月起,全国高速公路气象灾害预警产品多次在全国早间气象会商、交通气象国省两级联合研判中亮相,应用于G20峰会等重大活动和节假日气象服务保障、台风“尼伯特”等重大公路气象预警服务中,获得一致好评。
自2016年汛期起,华东区域气象灾害预警产品陆续向江苏省气象服务中心、江苏省高速公路联网营运管理中心推广,预警效果良好;华北区域气象灾害预警产品为北京市交通委运输协调、北京城市管理委员会环卫处冬季的扫雪铲冰、北京路政局道路养护、北京市排水集团城区内涝防御提供决策支撑。
此外,基于东北区域风险评估模型获得的辽宁省高速公路气象灾害风险分布也为当地道路运营单位的道路交通管理决策提供了有益保障。
在成果应用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比如:(1)受限于当前观测数据条件,西部地区气象预报能力和公路阻断记录样本均尚不足以开展模型的有效调试,对部分西部地区气象灾害预警效果不明显;(2)作为部际应急联动的终端服务产品,预警的指导性需要通过部门间长期合作才能落实,预警的效果还需要长期跟进才能得到体现。
图1 全年全国主要公路交通气象灾害风险空间分布特征
以气象要素预报数据驱动高速公路交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可获得全国主要公路交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如图2,2016年8月1-3日,模型生成的降雨和大风预警图捕捉了台风“妮妲”过境对公路的影响;2016年11月3-5日,低能见度预警图指示了华北雾霾对公路交通的影响;2016年11月20-24日,冰冻
雨雪预警图评估了该轮寒潮对我国大部地区公路交通的影响。
图2 全国主要公路交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