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卫生部规定的免疫程序表
我国儿童基础免疫程序

我国儿童基础免疫程序计划内疫苗是国家规定纳入计划免疫,是从宝宝出生后必须进行接种的疫苗,属于免费疫苗。
除国家规定宝宝必须接种的疫苗外,其他需要接种的疫苗都属于推荐疫苗,也就是计在注射疫苗时应注意:要在孩子身体状况好的时候进行接种前要先测体温,若有发烧要推迟接种、未完全恢复健康前暂缓注射,但应在病好后及时补接种。
接种后,当天不要洗澡,也不能让孩子太疲劳。
属过敏体质者,应向医生反应极个别孩子可能会高烧,可请医生看看,给予对证治疗以下情况是不能在期间注射疫苗:如孩子正在发烧,患有急性传染病、哮喘、风疹、湿疹等疾病或有心脏病、肾炎及肝炎等疾病时,暂时不要打预防针。
孩子腹泻时不要吃小儿麻痹糖丸,等病好后两周才能补吃。
有“羊癫疯”病史及药物过敏史的儿童不要进行预防接种。
预防接种免疫程序一类疫苗程序1.乙肝疫苗接种3剂次,儿童出生时、1月龄、6月龄各接种1剂次,第1剂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接种。
2.卡介苗接种1剂次,儿童出生时接种。
3.脊灰疫苗接种4剂次,儿童2月龄、3月龄、4月龄和4周岁各接种1剂次。
4.百白破疫苗接种4剂次,儿童3月龄、4月龄、5月龄和18—24月龄各接种1剂次。
5.白破疫苗接种1剂次,儿童6周岁时接种。
6.麻腮风疫苗(麻风、麻腮、麻疹疫苗)8月龄接种1剂次麻风疫苗,麻风疫苗不足部分继续使用麻疹疫苗。
18-24月龄接种1剂次麻腮风疫苗,麻腮风疫苗不足部分使用麻腮疫苗替代,麻腮疫苗不足部分继续使用麻疹疫苗。
7.流脑疫苗接种4剂次,儿童6—18月龄接种2剂次A群流脑疫苗,3周岁、6周岁各接种1剂次A+C群流脑疫苗。
8.乙脑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接种2剂次,儿童8月龄和2周岁各接种1剂次。
乙脑灭活疫苗接种4剂次,儿童8月龄接种2剂次,2周岁和6周岁各接种1剂次。
9.甲肝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1剂次,儿童18月龄接种。
甲肝灭活疫苗接种2剂次,儿童18月龄和24—30月龄各接种1剂次。
二类疫苗1.A+C群流脑疫苗3周岁注射1针次,6、9周岁各加强一针。
国家免疫程序及说明(2016版)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16年版)2016年11月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表(2016年版)注:1.选择乙脑减毒活疫苗接种时,采用两剂次接种程序。
选择乙脑灭活疫苗接种时,采用四剂次接种程序;乙脑灭活疫苗第1、2剂间隔7~10天;2.选择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时,采用一剂次接种程序。
选择甲肝灭活疫苗接种时,采用两剂次接种程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说明(2016年版)一、一般原则(一)起始免疫年(月)龄:免疫程序表所列各疫苗剂次的接种时间,是指可以接种该剂次疫苗的最小接种年(月)龄。
(二)儿童年(月)龄达到相应疫苗的起始接种年(月)龄时,应尽早接种,建议在下述推荐的年龄之前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相应剂次的接种:1.乙肝疫苗第1剂:出生后24小时内完成。
2.卡介苗:<3月龄完成。
3.乙肝疫苗第3剂、脊灰疫苗第3剂、百白破疫苗第3剂、麻风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第1剂或乙脑灭活疫苗第2剂:<12月龄完成。
4.A群流脑多糖疫苗第2剂:<18月龄完成。
5.麻腮风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或甲肝灭活疫苗第1剂、百白破疫苗第4剂:<24月龄完成。
6.乙脑减毒活疫苗第2剂或乙脑灭活疫苗第3剂、甲肝灭活疫苗第2剂:<3周岁完成。
7.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第1剂:<4周岁完成。
8.脊灰疫苗第4剂:<5周岁完成。
9.白破疫苗、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第2剂、乙脑灭活疫苗第4剂:<7周岁完成。
如果儿童未按照上述推荐的年龄及时完成接种,应根据下述疫苗补种通用原则和每种疫苗的具体补种要求尽早进行补种。
(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补种通用原则未按照推荐年龄完成国家免疫规划规定剂次接种的14岁以下的儿童,应尽早进行补种,在补种时掌握以下原则:1.对未曾接种某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儿童,根据儿童当时的年龄,按照该疫苗的免疫程序,以及下文对该种疫苗的具体补种原则中规定的疫苗种类、接种间隔和剂次进行补种。
2.未完成国家免疫规划规定剂次的儿童,只需补种未完成的剂次,无需重新开始全程接种。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年终稿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16年版)2016年11月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表(2016年版)2.选择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时,采用一剂次接种程序。
选择甲肝灭活疫苗接种时,采用两剂次接种程序。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说明(2016年版)一、一般原则(一)起始免疫年(月)龄:免疫程序表所列各疫苗剂次的接种时间,是指可以接种该剂次疫苗的最小接种年(月)龄。
(二)儿童年(月)龄达到相应疫苗的起始接种年(月)龄时,应尽早接种,建议在下述推荐的年龄之前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相应剂次的接种:1.乙肝疫苗第1剂:出生后24小时内完成。
2.卡介苗:<3月龄完成。
3.乙肝疫苗第3剂、脊灰疫苗第3剂、百白破疫苗第3剂、麻风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第1剂或乙脑灭活疫苗第2剂:<12月龄完成。
4.A群流脑多糖疫苗第2剂:<18月龄完成。
5.麻腮风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或甲肝灭活疫苗第1剂、百白破疫苗第4剂:<24月龄完成。
6.乙脑减毒活疫苗第2剂或乙脑灭活疫苗第3剂、甲肝灭活疫苗第2剂:<3周岁完成。
7.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第1剂:<4周岁完成。
8.脊灰疫苗第4剂:<5周岁完成。
9.白破疫苗、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第2剂、乙脑灭活疫苗第4剂:<7周岁完成。
如果儿童未按照上述推荐的年龄及时完成接种,应根据下述疫苗补种通用原则和每种疫苗的具体补种要求尽早进行补种。
(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补种通用原则未按照推荐年龄完成国家免疫规划规定剂次接种的14岁以下的儿童,应尽早进行补种,在补种时掌握以下原则:1.对未曾接种某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儿童,根据儿童当时的年龄,按照该疫苗的免疫程序,以及下文对该种疫苗的具体补种原则中规定的疫苗种类、接种间隔和剂次进行补种。
2.未完成国家免疫规划规定剂次的儿童,只需补种未完成的剂次,无需重新开始全程接种。
3.应优先保证儿童及时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全程接种,当遇到无法使用同一厂家疫苗完成全程接种情况时,可使用不同厂家的同品种疫苗完成后续接种(含补种)。
儿科常用数据

乳品内含有儿童所需适量钙,无需另外补钙表3-1 我国卫生部规定的儿童计划免疫程序体重:年龄接种疫苗<6个月出生时体重 + 月龄 * 0.7出生卡介苗乙肝疫苗 7-12个月 6 + 月龄 * 0.251个月乙肝疫苗 2-12岁年龄(岁) * 2 + 82个月脊髓灰质炎三价混合疫苗身高3个月脊髓灰质炎三价混合疫苗、百白破混合制剂出生 504个月脊髓灰质炎三价混合疫苗、百白破混合制剂 12个月 755个月百白破混合制剂 2-12岁年龄(岁) * 7 +756个月乙肝疫苗贫血8个月麻疹疫苗新生儿<145g/L 轻120 中90 重60 极重<60 1.5~2岁百白破混合制剂 1-4个月 Hb<90 轻90 中60 重30 极重<30 4岁脊髓灰质炎三价混合疫苗复种 4-6个月 Hb<100 MCV正常:80-946岁麻疹疫苗复种百白破混合制剂 6M-6Y<110 MCV<80小细胞性----缺Fe 6y-14y<120 MCV<94大细胞性----巨幼各年龄小儿呼吸、脉搏(次数/分)年龄呼吸脉搏呼吸:脉搏新生儿40~45 120~140 1:3<1岁30~40 110~130 1:3~1:41~3岁25~30 100~120 1:3~1:44~7岁20~25 80~100 1:48~14岁18~20 70~90 1:4各年龄小儿心界年龄左界右界<1岁左乳线外1~2cm 沿右胸骨旁线1~4岁左乳线外1cm 右胸骨旁线与右胸骨之间5~12岁左乳线上或乳线内0.5~1cm 接近右胸骨线12岁左乳线内0.5~1cm 右胸骨线小儿每日水的需要量年龄需水量(ml/kg)<1岁120~1601~3岁100~1404~9岁70~11010~14岁50~90。
国家免疫规划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

– (3)接种剂量:
• IPV:0.5ml。
• OPV:糖丸剂型每次1粒;液体剂型每次2滴,约0.1ml。
脊髓灰质炎(脊灰)减毒活疫苗(脊灰减毒活疫苗, OPV)、脊灰灭活疫苗(IPV)2
• 2.其他事项
– (1)2016年5月1日之前使用三价OPV(tOPV),2016年5月 1日开始使用二价OPV(bOPV),该日期之后,不得使用 tOPV。 – (2)以下人群建议按照说明书全程使用IPV:原发性免疫缺 陷、胸腺疾病、有症状的HIV感染或CD4 T细胞计数低、正在 接受化疗的恶性肿瘤、近期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正在使用 具有免疫抑制或免疫调节作用的药物(例如大剂量全身皮质 类固醇激素、烷化剂、抗代谢药物、TNF-α抑制剂、IL-1阻滞 剂或其他免疫细胞靶向单克隆抗体治疗)、目前或近期曾接 受免疫细胞靶向放射治疗。 – (3)如果儿童已按疫苗说明书接种过IPV或含脊灰疫苗成分 的联合疫苗,可视为完成相应剂次的脊灰疫苗接种。
注:1.选择乙脑减毒活疫苗接种时,采用两剂次接种程序。选择乙脑灭活疫苗接种时,采用四剂次接种程 序;乙脑灭活疫苗第1、2剂间隔7~10天; 2.选择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时,采用一剂次接种程序。选择甲肝灭活疫苗接种时,采用两剂次接种程 序。
制定免疫程序的依据
• 免疫程序
– 指对某特定人群(如儿童)预防针对传染病需要接种 疫苗的种类、次序、剂量、部位及有关要求所作的具 体规定。
百白破疫苗
白破疫苗 麻风疫苗 麻腮风疫苗 乙脑减毒活疫苗 或乙脑灭活疫苗1 A群流脑多糖疫苗 甲肝减毒活疫苗 或甲肝灭活疫苗2
DTaP
DT MR MMR JE-L JE-I MPSV-A HepA-L HepA-I
1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2020年版)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2020年版)目录第一部分一般原则 (2)一、接种年龄 (2)二、接种部位 (3)三、同时接种原则 (3)四、补种通用原则 (3)五、流行季节疫苗接种 (4)第二部分每种疫苗的使用说明 (5)第三部分常见特殊健康状态儿童接种 (14)一、早产儿与低出生体重儿 (14)二、过敏 (14)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母亲所生儿童 (15)四、免疫功能异常 (16)五、其他特殊健康状况 (16)附表HIV感染母亲所生儿童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建议 (17)第一部分一般原则一、接种年龄(一)起始接种年龄:免疫程序表所列各疫苗剂次的接种时间,是指可以接种该剂次疫苗的最小年龄。
(二)儿童年龄达到相应疫苗的起始接种年龄时,应尽早接种,建议在下述推荐的年龄之前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相应剂次的接种:1.乙肝疫苗第1剂:出生后24小时内完成。
2.卡介苗:<3月龄完成。
3.乙肝疫苗第3剂、脊灰疫苗第3剂、百白破疫苗第3剂、麻腮风疫苗第1剂、乙脑减毒活疫苗第1剂或乙脑灭活疫苗第2剂:<12月龄完成。
4.A群流脑多糖疫苗第2剂:<18月龄完成。
5.麻腮风疫苗第2剂、甲肝减毒活疫苗或甲肝灭活疫苗第1剂、百白破疫苗第4剂:<24月龄完成。
6.乙脑减毒活疫苗第2剂或乙脑灭活疫苗第3剂、甲肝灭活疫苗第2剂:<3周岁完成。
7.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第1剂:<4周岁完成。
8.脊灰疫苗第4剂:<5周岁完成。
9.白破疫苗、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第2剂、乙脑灭活疫苗第4剂:<7周岁完成。
如果儿童未按照上述推荐的年龄及时完成接种,应根据补种通用原则和每种疫苗的具体补种要求尽早进行补种。
二、接种部位疫苗接种途径通常为口服、肌肉注射、皮下注射和皮内注射,具体见第二部分“每种疫苗的使用说明”。
注射部位通常为上臂外侧三角肌处和大腿前外侧中部。
当多种疫苗同时注射接种时,可在左右上臂、左右大腿分别接种。
三、同时接种原则(一)不同疫苗同时接种:两种及以上注射类疫苗应在不同部位接种。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一类疫苗免疫程序表

接 种 对 象
月(年)龄
接种
剂次
接 种 部 位
接种途径
接种剂量/剂次
备 注
乙肝疫苗
0、1、6月龄
3
上臂三角肌
肌内注射
酵母苗5μg/0.5ml,CHO苗10μg/1ml、20μg/1ml
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1剂次,第1、2剂次间隔≥28天
卡介苗
出生时
1
上臂三角肌中部略下处
皮内注射
0.1ml
脊灰疫苗
麻腮风疫苗
(麻腮疫苗、
麻疹疫苗)
18-24月龄
1
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
皮下注射
0.5ml
乙脑减毒活疫苗
8月龄,2周岁
2
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
皮下注射
0.5ml
A群流脑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
皮下注射
30μg/0.5ml
第1、2剂次间隔3个月
A+C流脑疫苗
3周岁,6周岁
2
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
皮下注射
100μg/0.5ml
2剂次间隔≥3年;第1剂次与A群流脑疫苗第2剂次间隔≥12个月
甲肝减毒活疫苗
18月龄
1
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
皮下注射
1ml
2、3、4月龄,4周岁
4
口服
1粒
第1、2剂次,第2、3剂次间隔均≥28天
百白破疫苗
3、4、5月龄,
4
上臂外侧三角肌
肌内注射
0.5ml
第1、2剂次,第2、3剂次间隔均≥28天
18-24月龄
白破疫苗
6周岁
1
上臂三角肌
肌内注射
0.5ml
麻风疫苗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及说明-2016版

补种原则
2.未完成国家免疫规划规定剂次的儿童, 只需补种未完成的剂次,无需重新开始全 程接种 3.应优先保证儿童及时完成国家免疫规划 疫苗的全程接种,当遇到无法使用同一厂 家疫苗完成全程接种情况时,可使用不同 厂家的同品种疫苗完成后续接种(含补 种)。疫苗使用说明书中有特别说明的情 况除外。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建议
1.HIV感染母亲所生儿童在出生后暂缓接 种卡介苗,当确认儿童未感染HIV后再予以 补种;当确认儿童HIV感染,不予接种卡介 苗。 2.HIV感染母亲所生儿童如经医疗机构诊 断出现艾滋病相关症状或免疫抑制症状, 不予接种含麻疹成分疫苗;如无艾滋病相 关症状,可接种含麻疹成分疫苗。
建议
(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补种通 用原则
未按照推荐年龄完成国家免疫规划规定剂 次接种的14岁以下的儿童,应尽早进行补 种,在补种时掌握以下原则: 1.对未曾接种某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儿 童,根据儿童当时的年龄,按照该疫苗的 免疫程序,以及该疫苗的具体补种原则中 规定的疫苗种类、接种间隔和剂次进行补 种。
2.其他事项
(1)在医院分娩的新生儿由出生的医疗机构接 种第1剂乙肝疫苗,由辖区预防接种单位完成后 续剂次接种。未在医疗机构出生儿童由辖区预防 接种单位全程接种乙肝疫苗。 (2)HBsAg阳性或不详母亲所生新生儿应在出 生后24小时内尽早接种第1剂乙肝疫苗;HBsAg 阳性或不详母亲所生早产儿、低体重儿也应在出 生后24小时内尽早接种第1剂乙肝疫苗,但在该 早产儿或低体重儿满1月龄后,再按0、1、6月程 序完成3剂次乙肝疫苗免疫。
(五)流行季节疫苗接种建议
国家免疫规划使用的疫苗都可以按照免疫 程序和预防接种方案的要求,全年(包括 流行季节)开展常规接种,或根据需要开 展补充免疫和应急接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我国卫生部规定的免疫程序表
导语:月龄疫苗出生卡介苗 2个月三价口服小儿麻痹疫苗糖丸 3个月三价口服小儿麻痹疫苗糖丸、百白破混合剂4个月三价口眼小儿麻痹疫苗
月龄疫苗
出生卡介苗
2个月三价口服小儿麻痹疫苗糖丸
3个月三价口服小儿麻痹疫苗糖丸、百白破混合剂
4个月三价口眼小儿麻痹疫苗糖丸、百白破混合剂
5个月百白破混合剂
8个月麻疹疫苗
1岁半-2岁百白破混合剂
4岁三价口服小儿麻痹疫苗搪丸
7岁卡介苗*麻疹活疫苗、吸附白破二联类毒素
12岁卡介苗*(农村)
(注)复种卡介苗前要先做结核菌素试验,阴性者方可复种
免疫程序还规定,城市和冷链装备地区、四苗覆盖要在12月龄内完成。
非冷链地区或边远地区应在13个月内完成,四苗可同时接种,在流行性乙脑、流脑流行地区,还要加种这二种预防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