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厂房改造案例
上海旧厂房更新案例:上生新所

• 餐饮类一般会占据主要比重。
结合园区定位、运营成本和客户需求, 部分园区没有设计或者预留较少商务配 套。
上海旧厂房更新案例:产品模式总结
商务办公
• 大多由3层以上的多层厂房或厂区办公楼改 造而成,以及独栋办公。
• 根据厂房结构及客户定位,内部可设计为 loft办公、平层办公、minioffice创意办公、 艺术工作室等多种形态搭配。
服装服饰、艺术品、家居用品、特色日用品, 装修精致,主题鲜明,中高档定位。
书店,体验馆,微型影院、剧场商,务影院剧场的
规模结合自身形态。
配套
健 身房、主题会 所、酒 吧。Leabharlann 嘚嘚嘚嘚嘚嘚
展览展示、产品发布、活动举办等商务服务功 能展厅、多功能厅等。
• 产业类园区的商业配套占比一般 <30%,甚至<10%。
细分
精致餐饮 创意零售 文化休闲 时尚娱乐
特征
大多为多层办公楼及独栋办公。可设计为loft办 公、平层办公、minioffice创意办公、艺术工作 室等多种形态。
咖啡馆、中西餐厅,精致、有小资情调。
占比
• 以商务办公为主导的产业类园区的办 公占比一般>50%,可达到70~80%。
• 以商业休闲为主导的商业类社区的办 公占比仅为20~30%。
商务配套
一般包含展览展示、产品发布、活动举办等商 务服务功能展厅、多功能厅等。
多功能厅
展览中心
上海旧厂房更新案例:上生新所
项目定位:以文化创意产业为核心,融合工作、
生活、娱乐及历史文化于一体的综合开放活力区。
项目区位:延安西路长宁与徐汇两区交界处,距
油气厂房建筑改造案例

油气厂房建筑改造案例话说有这么一个油气厂房,那可是有些年头了。
以前的它就像个灰头土脸的老大哥,虽然一直默默在工作,但问题可不少。
这个厂房原本的布局那叫一个乱。
设备摆放得七零八落的,就像小孩玩完玩具后没有收拾一样。
工人师傅们在里面穿梭,那是相当费劲,有时候为了从一个设备到另一个设备,得绕好几个弯,就像走迷宫似的。
而且,因为布局不合理,空间利用效率特别低,好多地方都浪费了。
再看看它的建筑结构,墙面和屋顶都有些破旧了。
墙皮脱落得就像长了一块块的斑秃,屋顶还时不时地漏雨,搞得下面的设备都得小心翼翼地用防水布盖着,就像给它们穿上了雨衣。
而且,这种破旧的结构在防火、防爆方面存在很大的隐患。
油气这东西可是相当危险的,一旦有点火星子,那后果不堪设想。
不过呢,后来有一群聪明的设计师和工程师接手了这个改造项目。
他们首先对布局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就像重新规划一个城市一样,把设备按照生产流程重新排列。
比如说,油气的提炼设备和储存设备之间,现在有了一条专门设计的通道,原料进去,成品出来,就像一条高效的生产线。
工人师傅们现在走在厂房里,那叫一个顺畅,从这边到那边,就像走在笔直的大道上。
而且,通过合理布局,厂房的空间好像一下子变大了很多,还能再增添一些新的设备来提高产能。
在建筑结构方面,那也是下了大功夫。
墙面被重新加固并且做了防火、防爆涂层,现在的墙面看起来就像穿上了一层坚固又帅气的铠甲。
屋顶也换成了新型的防火、防爆且防水的材料,再也不用担心漏雨的问题了。
而且,他们还在厂房里设置了很多防火、防爆的分隔区域。
这就好比给每个危险区域都划了个小院子,一旦有什么意外,也能把危险控制在一个小范围内,不至于整个厂房都受到牵连。
还有通风系统,以前的通风就像老人喘气,有气无力的。
现在可不一样了,新的通风系统就像一阵强风,能够快速地把油气挥发产生的气体排出去,让厂房里的空气一直保持清新,既保障了工人的健康,又降低了爆炸的风险。
照明系统也得到了升级。
工业遗产改造保护更新案例

工业遗产改造保护更新案例那我给你讲讲北京的798艺术区吧。
这798艺术区以前可是个工厂呢,正经的工业用地。
那时候厂房啊、大烟囱啊,到处都是工业的痕迹。
后来啊,一些有创意的人就瞅准了这个地方。
他们觉得那些旧厂房可不能就这么荒废着呀。
于是就开始动手改造。
保留了原来厂房那种高大宽敞的空间,还有那些带着工业风的大铁门、裸露的管道。
这些原本在工厂里普普通通的东西,现在摇身一变,成了超酷的艺术元素。
艺术家们把一间间厂房改造成了画廊、工作室、创意小店啥的。
你走在里面,一边能看到墙上挂着各种风格独特的画作,可能是抽象得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也可能是写实得像照片一样的;另一边呢,又能看到那些用废旧机器零件做成的雕塑,特别有创意。
而且那些工作室里,经常能看到艺术家们在那捣鼓自己的新作品,感觉充满了无限的活力。
还有上海的1933老场坊,这也是个超棒的工业遗产改造案例。
这地方原来是个宰牲场,听起来有点血腥哈。
但它的建筑结构那可是相当独特。
改造的时候呢,就把这种独特性保留了下来。
那些错综复杂的廊道、像迷宫一样的布局,现在成了吸引游客的亮点。
现在1933老场坊里有很多时尚的活动。
有时候会举办时装秀,模特们穿着时尚的衣服在那些带着历史感的建筑里走台步,古老和现代就这么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了。
还有一些创意餐厅也开在里面,你坐在那吃饭,周围是老建筑的砖石,感觉特别有氛围。
再说说德国的鲁尔区,这可是工业遗产改造的一个大工程。
鲁尔区以前是德国的重工业基地,到处都是煤矿啊、钢铁厂啊。
后来随着工业转型,这些工厂很多都面临关闭。
但是德国人可没有就这么把它们抛弃。
他们把一些大的钢铁厂改造成了大型的文化公园。
比如说把原来的炼钢高炉保留下来,在旁边建了一些现代的建筑,像博物馆、剧院之类的。
你能想象吗?在巨大的钢铁架构旁边,人们在现代化的剧院里看演出,这种对比太震撼了。
而且公园里还有很多关于工业历史的展览,让人们能了解这个地方曾经辉煌的工业历史。
这些工业遗产改造保护更新的案例都告诉我们,那些老的工业建筑和设施,只要我们动点脑筋,就能让它们焕发出新的生机,变成充满魅力的地方。
河南旧厂房改造成功案例

河南旧厂房改造成功案例
改造前;
场地中原有的三组建筑物,分别为东南侧三间平顶砖混库房,西侧两排坡屋顶砖混合结构废弃建筑以及天桥底部两层的宿舍楼,大观建筑在改造设计中,既要使得独立分散并且保存状态各不相同的三组建筑物有序的共存,又能因地制宜的设计出不同的客房风格,展示不同的非遗文化。
原始旧厂区的历史悠久,百余年来多次修建,改造剩余了大量旧砖瓦堆砌在厂区角落,此次建筑改造很幸运的将其发现,并运用于设计之中。
在场地中植入一个钢结构加玻璃采光顶的公共空间,将原始的三组建筑串联起来形成三个内庭院,同时玻璃采光顶的运用又保证了客房的自然采光,三个室内庭院在功能上互相区分,构成了酒店的三种公共空间,接待空间、交流空间、交通空间。
酒店共17间客房,6种户型,每种户型中对于非遗文化的展示和要求各不相同,但都要改造出舒适的居住环境。
旧厂房改造案例

旧厂房改造成各类产业园案例1、福田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园该园由深圳市福中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投资,到福田区政府指导和大力扶持的专业园区。
在2009年第十一届深圳(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由福田区政府授牌并正式开园,目前已有60余家企业入驻。
位于福田区梅林,占地面积2.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7.66万平方米,由一栋新建的科技主楼、两栋升级改造的科技2#、3#楼和一栋商务公寓组成。
是福田区响应深圳创建首个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落实《深圳互联网产业振兴发展规划》的重要举措。
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府优惠措施以及扶持政策,将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加广泛的空间以及优越的环境。
在新的历史时期表现出巨大的软硬件优势。
位于上梅林的多丽科技楼为福田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园首期用房。
该楼由福中达公司投资1.1亿元兴建和经营,于2009年8月落成,总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楼高12层,配有近万平方米的地下停车场。
科技楼按现代化标准设计和施工,配备先进的光纤通信网络,设施完备、环境优雅。
2#、3#科技楼建筑面积共2.7万平方米,原是旧工业厂房,2009年福中达公司出资900余万元进行了升级改造,并接入了光纤通讯网络,办公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
公司将逐步对其实施“腾笼换鸟”,淘汰原有低技术含量的老企业,吸纳新型互联网和电子商务企业入驻。
该项目租金每平方米约55元,政府给入驻企业补贴一半租金以吸引企业入驻,培育市场2、F518创意产业园位于宝安区西乡街道劳动社区的宝源路和兴业路之间,一个大型建筑项目矗立在人们眼前,从宝源路看过去裸露的灰色槽钢,粗糙的红色砖墙,完全体现一种粗犷的后现代艺术风格。
2006年,F518创意产业园成为宝安首个利用旧工业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园区,也是第一个纳入宝安区“十一五”规划的文产企业。
F518时尚创意园是在宝安区以产业结构调整,提升经济质量背景下所诞生的,它把旧厂房功能成功置换,改造成为文化特色街区。
该园区于2007年6月开始改造建设,同年12月7日落成并开始招商,2008年5月,成为第四届文博会分会场。
东北旧工业建筑改造为酒店的案例

东北旧工业建筑改造为酒店的案例摘要:一、引言二、东北旧工业建筑的背景及特点三、旧工业建筑改造为酒店的意义四、成功案例分析1.案例一:长春市某旧工厂改造为酒店2.案例二:沈阳市某旧厂房改造为酒店3.案例三:哈尔滨市某旧仓库改造为酒店五、改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挑战六、对我国旧建筑改造的启示七、总结正文: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许多城市开始面临旧建筑如何合理利用的问题。
特别是东北地区,拥有丰富的旧工业建筑资源,如何将这些旧建筑焕发新生,成为当下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围绕东北旧工业建筑改造为酒店的案例进行分析,探讨其背后的意义及启示。
二、东北旧工业建筑的背景及特点东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曾经拥有众多的工厂、厂房和仓库等旧工业建筑。
这些建筑见证了我国工业发展的历程,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这些旧工业建筑通常具有以下特点:1.建筑风格独特,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2.结构坚固,适用于改造;3.占地面积较大,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
三、旧工业建筑改造为酒店的意义将旧工业建筑改造为酒店,不仅能够实现建筑的再利用,提高土地使用效率,还能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同时,这种改造方式有助于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提升城市形象。
此外,旧工业建筑改造酒店还能为游客提供独特的住宿体验,丰富旅游产品。
四、成功案例分析以下是三个东北旧工业建筑成功改造为酒店的案例:1.案例一:长春市某旧工厂改造为酒店该酒店将原工厂的厂房和办公楼进行改造,保留了原有的工业风格,同时融入现代设计元素。
酒店内设有餐厅、咖啡厅、会议室、客房等设施,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商务人士。
2.案例二:沈阳市某旧厂房改造为酒店该酒店将原厂房的空间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打造了一个宽敞明亮的大堂和各类独具特色的客房。
同时,酒店还保留了部分原有设备,营造出独特的工业氛围。
3.案例三:哈尔滨市某旧仓库改造为酒店该酒店在改造过程中,巧妙地将仓库的红砖墙、钢梁等元素与现代设计相结合。
国外旧改成功案例分析

1.1967年美国旧金山吉拉德里广场
位置:美国加州旧金山渔人码头
特色:全美第一座工厂改造的露天购物中心
1864年,这里叫做毛线磨坊(Woolen Mill);1893年,意大利移民吉拉德里以细火慢熬生产的意大利巧克力,推出后大受欢迎,便买下这栋大楼作为工厂;1964年,已经废弃的巧克力厂、毛纺厂等旧建筑被改建为商店及餐饮设施,成为全美第一座工厂转型的露天购物中心,并改名为“吉拉德里广场”。
2.日本仓敷阿依比广场
项目:将一栋19世纪的纺织厂厂房改建成观光旅馆,通过巧妙的保留红砖外墙的观光及街区原貌,是现代人依然能体验旧时的风光,这个改造获得日本建筑界的最高奖——建筑师学会奖。
特色:保留红砖外墙的观光及街区原貌,观光旅馆
仓敷常春藤广场由明治时期建成的仓敷纺织厂改建而成,红砖上攀爬着绿意盎然的常春藤,极富特色。
其多功能厅“Floral court”的装饰和墙面皆花意盎然,由建于大正初期(19世纪初)的工厂讲堂改造而成。
宽广的酒店庭院内,建筑与空间洋溢着明治、大正时期的浪漫氛围,新与旧完美融合,并设有休憩广场、文化设施、手工坊,是追求文化内涵与舒适体验的各年龄层宾客的绝佳选择。
位于荷兰阿姆斯特丹北部的一个旧厂房,建筑面积为250㎡,由CUBE Architecten设计。
方创作、工作、会谈、放松或接受访问。
旧厂房改造文旅项目案例

旧厂房改造文旅项目案例一、北京798艺术区。
要说旧厂房改造文旅项目的成功范例,北京798艺术区那可太有名啦!以前这就是一堆老旧的工厂厂房,到处是冰冷的机器和斑驳的墙壁。
不过呢,有一些独具慧眼的艺术家和创意人士发现了这里的潜力。
他们看到那些宽敞高大的空间,觉得这简直就是天然的艺术展示场所啊。
于是,一家家画廊、艺术工作室就像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现在走进798,就像是走进了一个艺术的大迷宫。
你能看到各种风格的绘画,从抽象到写实,应有尽有。
还有那些造型奇特的雕塑,有些摆在户外,和周围的旧厂房建筑相互映衬,特别有感觉。
而且这里还经常举办一些超酷的艺术活动,像艺术节、艺术展之类的。
不管是时尚的年轻人,还是对艺术感兴趣的大叔大妈,都喜欢来这儿溜达溜达,感受一下艺术的氛围。
在这里,你可能会看到一个穿着奇装异服的艺术家在某个角落创作,或者碰到一群学生在讨论墙上的画作。
二、上海M50创意园。
上海的M50创意园也是旧厂房改造的一颗璀璨明珠。
它以前是个纺织厂,那时候厂房里都是纺织机的轰鸣声。
后来经过改造,这个老厂房摇身一变,成了文艺青年的聚集地。
这里的厂房建筑保留了很多老上海工业的痕迹,比如那些带着岁月痕迹的红砖墙,还有高高的烟囱。
在M50里,有很多创意小店。
你可以走进一家手工皮具店,看师傅精心制作各种皮具,从钱包到皮带,每一个都像是艺术品。
还有一些小众的独立设计师服装店,里面的衣服款式独特,在外面的商场可看不到呢。
另外,这里也有不少摄影工作室。
那些老厂房的光影效果特别适合拍照,不少摄影师就把工作室设在这儿,既能工作又能享受这个独特的环境。
而且,园区里经常会有一些文化讲座、创意市集之类的活动。
在创意市集上,你能淘到各种各样有趣的小玩意儿,像是手工制作的首饰、充满创意的明信片等等。
三、成都东郊记忆。
成都的东郊记忆也很有特色。
这个地方原来是国营红光电子管厂,那可是承载了很多老成都人的回忆呢。
改造后的东郊记忆,就像是一个穿越时空的地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旧厂房改造著名案例
一、西方发达国家老厂房改造著名案例
在西方发达国家,老厂房改造的理论和实践已经比较成熟,成功的案例也很多。
下面从众多成功案例中,选出三个比较著名的案例作简要介绍。
1、美国纽约SOHO
SOHO位于美国纽约市曼哈顿岛的西南端,是一个占地不足0.17平方英里,居民人口不到7000人的小社区,却是闻名于世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地,也被视为创意产业的策源地,已经成为世界上通用的当代艺术代名词。
SOHO原是工业区,区内有50多座独具风格的铸铁工业厂房建筑。
二战之后制造业不再是纽约经济的支柱产业,工厂开始搬出SOHO厂区,SOHO内的许多厂房成为空置房。
20世纪60年代,随着大批艺术家的入驻,稍作改造的SOHO逐渐成为艺术家聚集的场所。
1973年,SOHO被列为保护区,这是美国也是世界上首次将工厂仓库区列为历史文化遗产得到法律保护。
政府在新城市规划中明确了SOHO以艺术品经营为主,辅以餐饮、旅游、时装的时尚化历史文化景区,建筑的再利用,还吸引了许多著名品牌的时装、家具、床上用具、摆设等的时尚商铺,政府从房地产和其他运营税收的增长上得到了巨额的财富。
2、法国巴黎奥赛艺术博物馆
奥赛艺术博物馆坐落在塞纳河的左岸,是当今巴黎三大艺术宝库之一,现有艺术收藏4000多件(其中有凡高、高甘、安格尔、德拉科卢瓦、莫奈等的作品),包括绘画、雕塑以及家具陈设等,展出面积超过4.5万平方米。
奥赛艺术博物馆原是一座火车站,因跟不上时代的进步,不能发挥应有的功能,形同废置,曾被列为拆除建筑。
1982年法国政府决定把它
改造为一座艺术博物馆,1986年12月奥赛艺术博物馆落成开幕。
奥赛艺术博物馆的室内设计由意大利设计师米诺·奥兰蒂完成,在大厅的两侧大量创造了“房中房”,形成高低错落的夹壁平台以展出雕塑品,使人联想到塞纳河的驳岸码头。
保持旧建筑要素的完整是设计成功的重要原因。
3、日本名古屋丰田产业技术纪念馆
丰田产业技术纪念馆位于日本名古屋市西区,是日本著名的产业纪念馆,也是日本有名的收费旅游景点,日均接待参观人数超过5000人。
丰田产业技术纪念馆占地41597平方米,建筑面积26846平方米,展览面积14133平方米,馆内陈列的主要是丰田集团的发展历史、产品、发明、设计等。
丰田产业技术纪念馆是于1994年由原丰田纺纱织布株式会社厂房改造而来,使丰田集团的发祥地建筑物作为珍贵的产业遗产得以有效利用。
二、上海老厂房改造典型案例
目前上海老厂房改造成的创意产业集聚区约有50个,下面挑选其中比较典型的5个作简要介绍。
1、八号桥
八号桥位于建国中路8~10号。
项目改造始于2004年3月,是上海老厂房改造较早的项目之一,由时尚生活中心进行改造,为上海首批创意产业集聚区,也是目前类似项目的典型。
项目总占地面积近万平方米,建筑面积逾20000平方米,其前身是上海汽车制动器厂约15000平方米的老厂房。
项目特点:(1)位于市中心核心地段;(2)历史与时尚共存,保留工业元素,如厚重砖墙、管道、斑驳的地面等,同时使用了大量的玻璃门窗,外墙青砖等时尚元素;(3)设计留有众多“租户共享空
间”,如商务中心、员工餐厅、休闲后街、阳光屋顶、小花园等;(4)实现全信息化覆盖,无线上网,满足创意需求。
该项目吸引了众多创意类、艺术类及时尚类的企业入驻,包括海内外知名建筑设计、服装设计、影视制作、画廊、广告、公关、媒体、顶级餐饮等公司,如设计金茂大厦的S.O.M、设计新上海国际大厦的B+H、英国著名设计师事务所ALSOP、法国F-emotion公关公司等。
目前,入驻率保持在90%以上。
2、红坊
红坊位于淮海西路570-588号,改建于上钢十厂原轧钢厂厂房,该项目总占地约有50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40000平方米。
项目由上海红坊企业管理发展有限公司开发建设,具有浓郁的文化艺术气息,为上海的新文化地标之一,包括商务办公、大型展示、画廊、休闲餐饮、手工作坊等多种功能。
项目特点:(1)项目南邻淮海西路、徐家汇商业中心,西靠虹桥CBD商务区和新华路历史风貌保护区,距轻轨3号线虹桥路站步行不到5分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2)项目建有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及2600平方米大型展示厅,文化交流活动频繁,文化艺术气息浓厚;(3)工业筋骨与现代建筑融合,传承了老建筑与生俱来的历史肌理,同时在细节处理上彰显时尚,和谐自然;(4)硬件设施先进,供暖系统和保温系统使用法国节能新型材料,中央空调设施、中央监控、红外线报警系统、消防系统、法国新型节能技术的供暖系统等4A写字楼的标准;(5)拥有宽阔的中央绿地,是都市中少见的资源。
入驻该项目的多为传媒、建筑规划设计、广告和艺术经纪类企业,包括财富500强企业纽威尔集团和伊莱克斯生活馆等。
目前入驻率达到90%以上。
3、19叁Ⅲ老场坊
该项目位于上海市虹口区沙泾路10号、29号,原为1933年建造
的“远东第一”宰牲场(四类保护建筑),建筑面积约 31700平方米。
整个建筑高低错落,加工车间采用“无梁楼盖”,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技术。
改造后的19叁Ⅲ老场坊集时尚发布、创意办公、休闲体验、娱乐总汇、配套餐饮为一体,打造全新的上海最前卫、最具冲动力量的大本营。
项目特点:(1)建筑特色明显,廊道盘旋,设计精密宛如迷宫,却又次序分明;(2)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的联动,设置多个休闲平台;(3)拥有1500平方米的展示舞台,独特而又时尚。
2006年,上海锦江国际集团以日租金1元/平方米的价格,将该项目转租给上海创意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并签订15年的租赁合同。
经过整修后,上海创意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将该项目以日租金3元/平方米价格转租给上海众桁投资运营公司。
目前,入驻率达到约65%,已有意工场、法拉利会所、上汽会所、苏浙汇餐厅等入驻。
其展示舞台已举办过法拉利之夜、芝华士酒会等活动。
4、同乐坊
同乐坊地处静安区,是由西康路、余姚路、海防路合围而成的三角岛,由上海同乐坊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开发建设。
项目占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形成了以酒吧、咖啡馆、俱乐部等为主体的年轻时尚场所。
项目特点:(1)使用内部广场集聚人流与人气;(2)保留了历史元素,如钢结构厂房、波浪式屋顶等;(3)使用创意宣传,运用连载小说与广告结合,达到信息传播与营销之目的;(4)重视商家特色,如“模特酒吧”,白天是世界最大模特公司ELITE的训练地,夜间有时装T台秀;在特色餐厅,可将看中的餐具、椅子买回家;“芷江梦工场”内,楼下是戏剧人俞洛生、荣蓉办的小剧场,楼上是他们与戏迷围坐品茗处。
酒吧、餐饮等较具特色,引入了刘嘉玲的muse酒吧、林栋甫的老灶店、宝马会所等;创意类零售商业人气较差,目前已着手进行招商调
整。
办公并非项目重点,比重不大(约20%),内部几乎保持工厂破旧原貌,入驻率约在60%。
5、金沙谷
金沙谷原为上海离合器总厂厂址,位于真北组团商贸群与长风生态商务区核心区域,紧靠中环线真北段、金沙江路。
项目建筑面积约23000平方米,共有13幢单体建筑,楼层均为1~3层,由新黄浦置业及上海弘基企业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开发。
项目特点:(1)依托区域内众多专业卖场的产业集聚优势,吸引装潢、设计、贸易类公司;(2)建筑产品稀缺,多为独栋办公楼;综合厂房空间大,层高较高,可设计为LOFT上下两层空间;(3)部分采用全装修,方便小型公司入驻。
目前园区已全部交房,入驻率达到90%以上,主要企业有和黄物流、中纺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