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8艺术区—旧厂房改造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工业遗址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北京798艺术区案例分析

工业遗址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北京798艺术区案例分析

四、结论
工业遗址保护与经济发展并不是矛盾的双方,而是可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通过科学规划、政策引导、市场运作、社区参与和经验借鉴等措施,可以推动工 业遗址的可持续发展,使之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和城市形象的展示窗口。 北京798艺术区的成功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借鉴。
4、社区参与
在工业遗址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社区的参与至关重要。应充分听取社 区居民的意见和建议,让他们成为工业遗址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参与者、受益者。
5、经验借鉴
可以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 适合自己的工业遗址保护与经济发展模式。例如,可以引入国际先进的工业遗址 保护理念和技术,提高我国工业遗址保护的水平。
1、科学规划
通过制定科学规划,确保工业遗址保护与城市发展相协调。在保护工业遗址 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
2、政策引导
政府应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工业遗址保护领域。同时,要 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工业遗址的保护和开发,形成多元化的保护格局。
3、市场运作
在工业遗址的保护和开发中,应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机 制,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效率的提升。同时,要鼓励企业、艺术家等社会力量 参与进来,共同推动工业遗址的可持续发展。
本次演示通过对北京798艺术区的发展进行全面研究和分析,总结了其发展 的优势、劣势及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希望能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和启示。
谢谢观看
3、798艺术区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798艺术区的成功转型,不仅保护了工业遗址,也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 展。艺术区内的画廊、设计工作室、咖啡馆等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吸引了大量 游客和投资。此外,798艺术区还成为了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了城市 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旧建筑改造经典案例

旧建筑改造经典案例

旧建筑改造经典案例旧建筑改造经典案例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旧建筑的改造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不仅能够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还能够有效地利用城市的土地资源。

下面我将介绍几个经典的旧建筑改造案例。

第一个案例是北京的798艺术区。

这个区域原本是中国北部最大的电子厂,由于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电子厂逐渐停产。

然而,该区域的建筑风格独特,建筑面积大,有很大的改造潜力。

经过政府的努力,798艺术区在2002年成功转型为一个以艺术和文化为主题的创意产业园区。

现在,这里聚集了大量的画廊、艺术工作室、设计公司等创意产业,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区之一。

第二个案例是巴黎的歌剧院改造项目。

巴黎的歌剧院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歌剧院之一,建于19世纪,是法国建筑的象征之一。

然而,由于年久失修,歌剧院的状况逐渐恶化。

为了保护这一国宝级建筑,巴黎市政府启动了一项大规模的改造项目。

经过几年时间的努力,歌剧院得到了修缮,并被重新开放。

改造后的歌剧院不仅保留了原有建筑的风格和魅力,还引入了现代的设施和技术,使其更适应现代艺术演出的需要。

第三个案例是纽约的肉类仓库改造项目。

该项目是将曾经废弃的肉类仓库改造成一个拥有住宅、商业和文化等多个功能的综合体。

改造后的建筑以其独特的工业风格和大胆的设计理念而受到瞩目。

通过保留原有的仓库结构和外观,再加上现代化的内部装饰和设施,使得这个项目成为纽约市的地标之一。

这些经典的旧建筑改造案例,不仅有助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也有利于促进城市发展。

改造后的建筑既保留了原有建筑的风格和特点,又与现代建筑相融合,使得城市更具有活力和魅力。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旧建筑得到改造和保护,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旧工业建筑的自我更新798工厂的改造

旧工业建筑的自我更新798工厂的改造

旧工业建筑的自我更新798工厂的改造一、概述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逐渐成为了城市规划的重要议题。

798工厂,作为中国近现代工业历史的见证者,其独特的建筑风貌与丰富的文化内涵使其在城市更新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文旨在探讨798工厂如何在保持其原始风貌的基础上,通过自我更新与改造,实现由废弃工业区向现代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华丽转身。

我们将深入分析798工厂改造过程中的设计理念、空间布局、功能定位等方面,以期为类似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启示。

798工厂的改造不仅是一次空间与功能的重塑,更是一次文化与艺术的再创造。

它成功地将工业文明与现代创意产业相结合,为城市带来了新的活力与魅力。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期望能够更深入地理解798工厂改造背后的价值与意义,同时也为未来的城市更新与文化传承提供借鉴与指导。

1. 介绍旧工业建筑的历史背景和社会价值旧工业建筑,尤其是那些承载着沉重历史痕迹的厂房和车间,不仅仅是砖石和钢铁的堆砌,更是时代的见证者,是工业文明发展历程中的活化石。

它们的历史背景深厚,社会价值独特,承载着无数劳动者的汗水与智慧,也记录了工业革命的波澜壮阔。

以798工厂为例,这座位于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的旧工业建筑群,始建于20世纪初,是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重要遗产。

作为曾经的电子工业基地,它见证了中国从工业初创到蓬勃发展的历程。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产业结构的调整,798工厂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工业功能,面临着被废弃或拆除的命运。

正是这些看似过时、即将被淘汰的旧工业建筑,蕴含着不可估量的社会价值。

它们不仅是工业历史的见证,更是城市文化记忆的重要载体。

这些建筑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创意潜力和社区参与意义,使得它们成为城市更新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资源。

对旧工业建筑进行自我更新和改造,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和保护,更是对文化多样性的传承和发展。

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这些旧工业建筑可以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城市文化的新地标,吸引更多的文化创意产业入驻,推动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

北京工业遗产改造案例

北京工业遗产改造案例

北京工业遗产改造案例
北京的工业遗产改造案例包括首钢园和798艺术区等。

首钢园是上个世纪末中国最大的钢铁厂,自2017年开始进行改造。

首钢大搬迁是北京接轨国际、转向绿色发展,逐步将经济功能移出首都的重要一步。

其改造利用了城市织补理念,将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与文化复兴、产业复兴、生态复兴、活力复兴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京西地区。

此外,798原厂区的转型升级是由于北京市工业发展的衰落和文化创意产业被确立为未来重点支柱产业的机遇促发的。

这些改造案例不仅提升了工业遗产的历史文化价值,也为北京的城市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旧改造案例

三旧改造案例

三旧改造案例在城市更新改造中,三旧改造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三旧,即老旧厂房、老旧小区、老旧商业综合体,是城市中存在的老旧建筑和设施。

这些老旧建筑和设施存在着安全隐患、环境污染等问题,影响着城市的形象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因此,对三旧的改造成为了城市更新的重要任务之一。

下面我们来看几个三旧改造的案例。

首先是老旧厂房的改造。

在城市更新中,很多老旧厂房被改造成了文化创意产业园、艺术区、办公楼等。

例如,北京798艺术区就是由原来的电子厂改造而来,现在成为了一个集艺术、设计、时尚、餐饮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吸引了许多国内外的艺术家和文化创意企业。

这样的改造不仅保留了原有的建筑风貌,还为城市增添了文化氛围,促进了城市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其次是老旧小区的改造。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很多老旧小区存在着老旧设施、环境脏乱差、居民生活不便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一些城市进行了老旧小区的改造工作。

比如,上海的“田园城市”改造工程,通过对老旧小区进行翻新、改造,提升了小区的居住环境,增加了绿化、休闲设施,改善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这样的改造不仅改善了城市的居住环境,还提升了城市的整体形象。

最后是老旧商业综合体的改造。

随着商业模式的不断更新,很多老旧商业综合体面临着业态老化、设施陈旧等问题。

为了适应新的商业需求,一些城市对老旧商业综合体进行了改造。

比如,深圳的华润万象城,原来是一个老旧的工业厂房,经过改造成为了一个集购物、餐饮、娱乐、文化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商业综合体,成为了当地的网红打卡地。

这样的改造不仅提升了商业综合体的功能和形象,还带动了周边商业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经济的繁荣。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到,三旧改造对于城市更新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改造老旧厂房、老旧小区、老旧商业综合体,不仅可以提升城市的形象,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还可以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各地应该加大对三旧改造的力度,不断探索创新,为城市更新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工业遗产园区沉浸式体验案例

工业遗产园区沉浸式体验案例

工业遗产园区沉浸式体验案例要说工业遗产园区的沉浸式体验,那北京的798艺术区可太有代表性啦!一、园区背景798原本是老工厂嘛,那些大厂房、大烟囱,到处都透着一股子工业时代的硬朗劲儿。

后来啊,艺术家们就像发现了宝藏一样,纷纷入驻。

二、沉浸式体验之旅开始1. 视觉盛宴一走进798,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些保留完好的工业建筑外观。

红砖墙上爬满了岁月的痕迹,就像一位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在讲述过去的故事。

厂房的大铁门,锈迹斑斑,可就是这种锈迹,让人感觉特别酷。

然后就是各种艺术展览。

从超现代的抽象画到奇奇怪怪的雕塑作品。

比如说有一次我看到一个巨大的金属雕塑,像是一个变形的机器人,又像是从未来穿越回来的外星生物。

它就那么突兀地立在一个老厂房改造的展厅中间,周围的旧墙壁和这个超现代的雕塑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就好像是两个不同时空在这个地方交汇了。

还有那些涂鸦墙,五颜六色的。

有些涂鸦特别有创意,像是把电影里的科幻场景搬到了墙上,人物的眼睛好像会跟着你走似的。

走在涂鸦墙之间,就感觉自己像是走进了一个露天的艺术画廊。

2. 听觉的奇妙之旅在798的某些角落,会有街头艺人在表演。

有拉小提琴的,那悠扬的琴声在老厂房之间回荡,就像是给这个工业遗产园区配上了一首优雅的背景音乐。

还有一次听到一个哥们儿在敲非洲鼓,那节奏明快的鼓点,让整个园区都充满了活力。

而且啊,一些艺术工作室里也会传出各种声音。

比如有个陶艺工作室,能听到陶泥在转盘上旋转时发出的“嗡嗡”声,还有工匠用工具修整陶坯的轻微刮擦声,就像在听一场泥土的交响曲。

3. 触觉与互动体验在一些手工制作工坊里,那可太好玩儿了。

有做皮具的,你可以亲手摸一摸那些柔软又坚韧的皮革,感受它们的质感。

然后在师傅的指导下,自己动手缝一个小钱包或者钥匙链。

当你用针穿过皮革的时候,那种感觉特别实在,就好像把自己的创意和对这个园区的喜爱都缝进了这个小物件里。

还有个活字印刷体验区呢。

你可以用手拿起那些小小的铅字,感受它们沉甸甸的重量,然后排版、刷墨、印在纸上。

文化创意产业旧城改造部分案例

文化创意产业旧城改造部分案例
华侨城创意园的改造不仅带动了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还为城市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 重要的平台和载体。
华侨城创意园的成功经验为国内其他城市的旧城改造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和参考。
06
结论
文化创意产业旧城改造的启示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促进城市更新与发展
在旧城改造中,应注重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将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相结合,打造具 有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区。
带动周边区域发展
M50创意园的成功改造不仅提升了自身的影响力, 还带动了周边区域的发展,促进了城市更新和产 业升级。
启示与借鉴
M50创意园的成功经验为国内其他城市的文化创 意产业发展提供了启示与借鉴,推动了国内旧城 改造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04
案例三:广州红砖厂创意园
红砖厂创意园的历史背景
红砖厂创意园位于广州市天河 区,前身是广州罐头厂,建于 1956年。
文化创意产业旧城改造部 分案例
• 引言 • 案例一:北京798艺术区 • 案例二:上海M50创意园 • 案例三:广州红砖厂创意园 • 案例四:深圳华侨城创意园 • 结论
01
引言
文化创意产业旧城改造的意义
促进城市更新与可持续发展
通过旧城改造,将废弃或低效利用的建筑和区域转变为文化创意产业 园区,有助于提升城市形象,促进城市更新和可持续发展。
北京798艺术区已经成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艺术区之 一,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和文化机构。这里不仅 有大量的艺术工作室、画廊、设计工作室,还有各种文化 活动和节日庆典。
798艺术区的成功改造不仅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还为城市的文化产业发展和旧城改造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 经验。它证明了文化创意产业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并为城市的文化品牌建设做出了贡献。

全国厂房改造商业成功案例

全国厂房改造商业成功案例

全国厂房改造商业成功案例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厂房改造成为了城市更新的重要一环。

不仅可以改善城市的环境,还可以为商业发展提供新的机遇。

以下是全国厂房改造商业成功案例:
1. 北京798艺术区
北京798艺术区是国内著名的艺术区之一,其前身是原国营798电子厂,经过改造后成为了一个融合了艺术、设计、文化、时尚和商业的综合体。

如今,这里已经成为了各类文化活动、时装秀、展览等的重要场所,也是艺术品购买、创意设计和时尚消费的热门地点。

2. 上海创意园区
上海创意园区位于上海市黄浦区南京东路,其前身是曾经的上海老厂房。

创意园内融合了文化、创意、设计、艺术和商业等元素,吸引了各类创意企业和商业机构入驻,打造了一个有活力、有创意的园区氛围。

3. 广州红砖厂艺术区
广州红砖厂艺术区位于广州市越秀区,是广州城市更新的重点项目之一。

这里曾经是广州市内最大的面粉厂,经过改造后成为了一个汇聚了文化、艺术、设计和商业元素的特色园区。

红砖厂艺术区内的各类文创产品、创意设计和艺术品都备受游客和市民的喜爱,成为了广州市一个重要的文化、艺术和商业中心。

厂房改造已经成为了城市更新和商业发展的重要一环,这些成功案例为其他城市和企业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OHO——源于美国纽约苏荷
LOFT 在《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 中的解释为:“房屋中的上部空 间或工、商业建筑内无隔断的较 大空间”。
矛盾性与复杂性
加强老工业基地的保护力度? 重视艺术家的生存空间?
如何对待艺术区? 城市新旧建筑如何融合? 如何对待现有老工业遗产?
来访者调查
来访者的月均收入4050.34元,属于我国中等和中高等收入的 范围内, ,大大超过来北京旅游的国内旅游者的平均水平。
时代的诉说……
798艺术区
——旧厂房改造案例分析
成长……
在北京的东北角,有一个以上个世纪50年代建成的工厂命名的艺术区,这就是798艺 术区。 2001年的秋天,一个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轻轻地推开吱呀的大门,他成为第一 个利用其现有空间的艺术家。由于原有厂房的建筑特点,其高大的空间、自然的采光、 原始的情趣,非常适合于艺术创作、加工,当然,更重要的是,当时的租金仅仅是一 天几毛钱。一个人留在了这里,开始建造自己的艺术工作室。 2003年春天,“再造798”、“蓝天不设防”、“中德当代艺术展”,798完成了公众 视野内的首秀。秀没有造成全民艺术的效果,但是进入了人大代表的眼球,那一年, 有人呼吁,798别拆。 2006年冬天,几个艺术家在这里上演了血腥的一幕,都是80后的小年轻,却硬是和钩 子过不去,那时候,有点癫狂。 现今798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媒体和大众的广泛关注,并已成为了北京都市文化的新地 标。
设计理念。
包豪斯特点:注重满足实用要求;发挥新材料和 新结构的技术性能和美学性能;造型简洁,构图 灵活多样。
高大的厂房极具时代特征
一本中国工业建筑的历 史教科书。它不仅具有包豪 斯现代主义的建筑印记,而且 还具有中国工业化建设的印 记,更具有文化革命的印记 (墙上始终保留着文化革命时 期的标准口号和绘画) 。
环境差、卫生差。有17.2%的客人提到环境 差和卫生差。如道路很乱、脏、差,环境需要改 善,绿化不好没有垃圾箱,需要修路,环境缺少 艺术氛围,缺水,卫生条件太差等等。 旧厂房改造的建筑本身就给人一种破旧的感 觉,我们要好好利用这一特点,将其转化为优势, 并以此来吸引来访者。
谢谢!
地理位置
此区域西起酒仙桥路,东 至京包铁路、北起酒仙桥 北路,南至将台路,面积 60多万平方米。
图底分析
SOHO式艺术聚落 和 LOFT生活方式
城市近代旧工业厂房建筑既具有建筑主体结构坚固、空间高大灵活、建筑体量大、 拆除或新建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大的特点,又具有实用的设计理念和工业美学价值特 点,因而它的转变和重生对城市也将有着重要的影响。
斑驳的红砖瓦墙,错落有致的工业厂房,纵横交错的管道,墙壁还保留着各个时 代的标语。马路上穿着制服的工人与打扮时尚前卫的参观者相映成趣,历史与现实、
工业与艺术在这里完美的契合在了一起,这里就是北京798艺术区。
问题与反思
可进入性差,没有明显的标记物。由 于798是一个规模较大的厂房区,来访者往 往抱怨没有足够的标志物和指示标志,而 且不允许出租车进入,交通也不方便。 即使是少有的几个指示牌也没有旧厂 房改造的风格,与设计主题脱节。
“画布”构思——远去的工厂
破旧彰显个性
在“798”我们可以看到各个艺术家对空旷的厂
房,裸露着的蒸汽管道、通风管道,斑驳的外墙面的各 种空间改造。新与旧、光明与静谧,都在不停的穿插
交融;旧的空间被穿越,新空间正在被重新界定。
பைடு நூலகம்
“画布”构思——远去的工厂
无心抑或有心? 交织的是空间还是时 间?
厂房之所以赢得艺术和文化创意产业的青睐, 是因为工业建筑有别于日常生活空间的建筑和景 观,因而可容纳各种非日常的活动,为艺术家的个 性设计和创造提供非同寻常的体验;旧建筑是有 历史和故事的,通过物质的元素,给空间带来一种 非物质的氛围,并弥漫四周,创造出一种独特的场 所感。这是新的建筑设计所不能带来的。 ——俞孔坚
来访者调查
来访者大多是受过良好文化教育的人,其文化水平高于社会平均值。 说明文化水平较高的人士更喜欢旧厂房改建后的建筑。
来访者调查
来访者以年轻人为主, 平均年龄不到30岁(29.5岁). 说明旧厂房改建比较吸引年轻人。
798与包豪斯
由原民主德国援建的,1954 年秋开始动工,1957 年10 月建成。 当年邀请了50 多位德国专家进行建筑设计,采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工艺和包豪斯
“画布”构思——远去的工厂
工厂的一角?
自发形成、自然生长
798会永远存在,尽管草地里废弃的机床、生锈的铁门随处可见,斑驳的电线杆 和如麻的电线诉说着工业时代的传说,还有两个巨型的锅炉仍在“怒吼”着坚持在 自己的“岗位”。但是这一切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艺术,这个日渐庞大的艺术工 厂取代了过去798的辉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