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泰长江大桥施工方案6
常泰大桥设计标准图纸

常泰大桥设计标准图纸常泰大桥设计标准图纸是指常泰大桥的建设过程中所使用的标准图纸。
该图纸主要包括桥梁的设计、结构图纸和材料规格等内容。
下面是一个常泰大桥设计标准图纸的示范:1. 桥梁设计图纸:(1) 总体布置图:包括桥梁的位置、桥梁总体布置和主要控制要点等。
(2) 子结构设计图:包括桥墩和桥台的设计布置图、基础平面图和剖面图等。
(3) 上部结构设计图:包括桥面梁的布置图、各个支座的位置和尺寸、桥面梁的截面图和连接细节等。
(4) 墩台梁连接设计图:包括桥墩和桥台与桥面梁的连接细节图和连接材料规格等。
(5) 支承设计图:包括桥梁支承的类型、位置和数量,具体包括橡胶支座、滑移支座等。
2. 结构图纸:(1) 施工总平面图:包括常泰大桥的结构总体布置、桥面梁的布置和桥墩、桥台的位置等。
(2) 桥面梁平面图:包括桥面梁的截面形状、宽度和长度等。
(3) 桥墩和桥台平面图:包括桥墩和桥台的结构形状、尺寸和位置等。
(4) 桥梁剖面图:包括桥面梁、桥墩和桥台的剖面形状、高度和长度等。
3. 材料规格:(1) 混凝土材料规格:包括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配筋规格、石子和砂浆等材料的规格等。
(2) 钢筋材料规格:包括钢筋的型号、直径和抗拉强度等规格要求。
(3) 支座材料规格:包括橡胶支座和滑移支座等支座材料的规格和性能要求。
(4) 其他材料规格:包括桥梁用的螺栓、焊材和防腐材料等其他材料的规格要求。
这些图纸和规格能够确保常泰大桥在建设过程中的结构安全,同时也方便施工人员按照标准进行施工,确保桥梁的质量。
同时,在常泰大桥的维护和修复过程中,这些标准图纸也能提供参考,确保维修工作的准确性。
常泰长江大桥桥跨布置方案研究

桥梁建设2021年第51卷第1期(总第269期)Bridge Construction, Vol. 51# No. 1 #2021 (Totally No. 269)1文章编号!003 —4722(2021)01 —0001 —07常泰长江大桥桥跨布置方案研究胡勇,赵维阳(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56)摘要:为确定常泰长江大桥合理的桥跨布置方案,对桥位处的河床演变进行分析与预测,综合考虑工程河段河道条件、航道条件及通航环境等因素,分析论证大桥的通航孔布置及墩位布设方案。
经分析论证,最终桥位跨长江主航道采用主跨1 176 m、边跨490 m的桥型方案;天星洲左汊及录安洲右汊采用主跨388 m、边跨168 m的桥型方案。
所采用的方案通航孔均基本覆盖了历年航道变化及通航水域范围,对12. 5m深水航道及专用航道布置,以及对船舶通航、相邻码头运行、岸坡及天星洲尾部低滩稳定的影响均相对较小;且失控船舶碰撞桥墩的概率较小,危险程度较低。
关键词:常泰长江大桥;桥位;建设条件;通航孔;墩位;桥跨布置中图分类号:U442. 54 文献标志码:AStudy of Span Arrangement Options for ChangtaiChangjiang River BridgeHU Yong , ZHAO Wei-yang(China Railway Major Bridge Reconnaissance H Design Institute C o. Ltd., Wuhan 430056, China)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and prediction of the riverbed evolution at different navigable span arrangement and pier distribution solutions were analyzed and verified forChangtai Changjiang River Bridge,taking into account the related factors,such as watercourse condition,navigation channel condition and the navigation environment.According of the analysis and verification,the main navigational channel bridge of Changtai Changjiang RiverBridge is designed as a cable-stayed bridge with a main span of 1 176 m and two side spans of 490m,while the left branch(Tianxing Islet side)and right branch (Lu’an Islet side)are arch bridgeswith main spans of388 m and side spans of 168 m.The navigable spans in the final design are allcapable of crossing the regions exhibiting navigation channel change over years and the navigablewaters,aiming to reduce the influence of bridge on the distribution of 12. 5m-deep navigationchannel and special n avigation channel as well as the normal service of adjacent harbors,bankslopes and stability of lower shoal at the tail of Tianxing Islet to the minimum.In addition,theprobability of ship-bridge collision is low,thereby the potential risks are reduced.Key words:Changtai Changjiang River Bridge;bridge site;construction condition;navigable span;pier location;span arrangement1工程概况 廊规划(2014 —2020年)》《江苏省高速公路网规划常泰过江通道是《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2017 —2035年)》《江苏城镇体系规划(2015 —2030收稿日期:2020 —06 —08基金项目: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项目(2020 —重点一 10)Projec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 Railway Group Limited (2020-Key Project-10)作者筒介:胡勇,教授级高工,E-mail:huy@。
常泰过江通道主桥施工方案

常泰过江通道主桥施工方案引言常泰过江通道是一项重大的基础设施工程,主桥的施工是整个项目的核心部分。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常泰过江通道主桥的施工方案,包括主要施工工艺、进度计划、工程材料和安全措施等内容。
施工工艺桩基施工1.确定桩基施工区域,进行地质勘测,确定合适的桩基类型。
2.使用钻孔机进行钻孔,依据设计要求进行孔深和孔径的控制。
3.在钻孔完成后,进行清孔处理,确保桩基质量。
4.根据设计要求设置钢筋笼,并进行灌注混凝土。
主桥墩柱施工1.桥墩柱的施工分为模板安装、钢筋绑扎、混凝土灌注等步骤。
2.桥墩柱的模板安装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墩柱的几何尺寸和水平垂直度。
3.钢筋绑扎需要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并对绑扎质量进行检查。
4.进行混凝土灌注,确保灌注均匀,充实度满足要求。
主桥梁安装1.主桥梁的安装采用预制梁段的方式进行。
2.首先,将预制梁段运输至施工现场,进行组装和调整。
3.使用大型起重设备将预制梁段吊装到合适的位置,并进行定位和连接。
4.确保各个梁段之间的连接牢固可靠,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正。
桥面铺装1.桥面铺装采用沥青混凝土进行。
2.在铺装之前,需要对桥面进行清洁和处理,确保背面光滑、无污染。
3.铺装沥青混凝土前,进行充分的湿润和压实处理。
4.在铺装完成后,进行表面养护和抗滑处理。
进度计划根据已有的项目计划,常泰过江通道主桥的施工预计需要12个月的时间。
具体进度计划如下:1.第1个月:进行桩基施工,并完成一部分的墩柱施工。
2.第2-5个月:继续进行墩柱施工,逐渐完成所有墩柱的施工。
3.第6-8个月:开始主桥梁的安装工作,预计每个月安装3-4个梁段。
4.第9个月:主桥梁安装完成,并开始进行桥面铺装。
5.第10-11个月:完成桥面铺装和相关的养护工作。
6.第12个月:进行最后的验收和整体完工。
工程材料常泰过江通道主桥施工所需的工程材料主要包括钢筋、混凝土和沥青混凝土等。
1.钢筋: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Q235钢筋,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切割和焊接。
常泰长江大桥施工方案5

2.3.2、栈桥、码头、施工平台、钻孔平台施工栈桥宽8m,长约204m,采用钢管桩基础,利用DZ90振动锤配合履带吊沉设;纵向主梁采用321战备贝雷桁架,采用55t履带吊逐跨向前延伸的方法搭设施工。
码头与濒临深水区,与栈桥相连,用于砂、石料进场。
码头采用钢管桩基础,贝雷主梁,搭设方法同栈桥。
钻孔平台平面尺寸为80.44m×35.6m,采用钢管桩基础,并设置150t履带吊跑道,采用钢管桩基础,利用DZ90振动锤配合履带吊沉设;纵、横向主梁采用H型钢,以满足履带吊和钻机作业要求,采用人工配合履带吊安装。
施工平台设置在围堰四周,大堤侧宽度20m,其余三侧宽10m,南侧与栈桥衔接,以利于各种施工机械进出场。
施工平台采用钢管桩基础、型钢主梁,搭设方法同钻孔平台。
2.3.3、灌注桩施工钢护筒采用履带吊配“中250Ⅱ型”液压振动锤(最大激振力2500KN)沉设,沉设过程采用桁架式导向架定位,并配全站仪或经纬仪监测其垂直度。
灌注桩采用6台GYD300型钻机采用气举反循环方式钻进成孔,采用高性能PHP 泥浆护壁,在承台外侧设置2个3000m3的泥浆循环池,用于泥浆循环。
每台钻机配备1台ZX250型泥浆处理器、2台3PNL泥浆泵进行泥浆处理。
钢筋笼在现场分3 次连接,采用150t履带吊安装。
混凝土采用2台90m3/h拌和1台60m3/h楼拌和,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输至现场,汽车泵浇筑。
2.3.4、承台施工采用锁口钢管桩围堰,分三次进行水下混凝土封底,形成承台干施工条件。
承台混凝土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设置冷却水管,并进行温控。
承台采用大面钢模,采用型钢(或脚手钢管)支撑在围堰锁口钢管桩上。
2.3.5、塔座施工塔座采用大面钢模,设置对拉螺栓。
塔座混凝土按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施工,设置冷却水管,并进行温控。
2.3.6、塔柱、横梁施工塔柱与横梁异步施工,按照先塔柱后横梁的原则进行,即:先施工塔柱过下横梁,然后施工下横梁;再施工上塔柱至塔顶,最后施工上横梁。
常州吊装工程施工方案范本

本工程为常泰长江大桥主航道桥常州侧吊装工程,主要涉及钢梁吊装施工。
常泰长江大桥主航道桥为公铁两用斜拉桥,全长10.03公里,连接常州与泰州两市。
本工程需吊装的钢梁共有45节,每节长28米,重1500吨。
二、施工方案1. 施工组织(1)成立吊装施工领导小组,负责施工过程中的组织、协调和指挥。
(2)明确各岗位责任,确保施工安全、高效。
2. 施工准备(1)施工现场准备:清理施工区域,确保吊装设备进场、施工通道畅通。
(2)设备准备:检查吊装设备性能,确保吊装设备完好。
(3)人员准备: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掌握吊装操作规程。
3. 施工工艺(1)吊装方案:采用双机抬吊,每台吊车吊装两节钢梁。
(2)吊装顺序:从桥梁两端开始,依次向中间进行。
(3)吊装过程:1)吊车就位:吊车在指定位置就位,调整吊车臂长,确保吊装高度满足要求。
2)绑扎钢梁:在钢梁两端分别绑扎钢丝绳,确保钢梁稳定。
3)吊装:吊车缓慢起吊,将钢梁吊至预定位置。
4)落梁:吊车缓慢下降,将钢梁落至桥面上。
5)调整:调整钢梁位置,确保钢梁准确就位。
4. 施工安全措施(1)吊装前,对吊装设备、吊具、钢丝绳等进行检查,确保安全可靠。
(2)吊装过程中,加强现场安全巡查,及时发现并排除安全隐患。
(3)吊装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等防护用品。
(4)吊装过程中,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吊装区域。
5. 施工进度安排(1)前期准备:5天。
(2)吊装施工:30天。
(3)验收及总结:5天。
三、质量保证措施1.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进行施工。
2. 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确保施工质量。
3. 施工完成后,组织验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四、环境保护措施1. 施工过程中,做好噪音、粉尘、废水等污染物的处理。
2. 施工结束后,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恢复原状。
五、文明施工措施1. 施工现场保持整洁,设置警示标志。
2. 施工人员文明施工,遵守施工现场管理规定。
3. 加强施工现场卫生管理,确保施工环境整洁。
常泰长江大桥5号墩沉井取土下沉施工技术研究

常泰长江大桥5号墩沉井取土下沉施工技术研究
管政霖;郭万中;刘修成
【期刊名称】《施工技术(中英文)》
【年(卷),期】2024(53)8
【摘要】常泰长江大桥主桥为双层钢桁梁斜拉桥。
5号墩采用圆端形截面台阶型沉井,沉井下沉过程中需穿越粉质黏土与粉砂互层。
沉井着床前,对河床进行预开挖,去除表层硬塑粉质黏土,随后采用台阶渐进式工艺取土下沉:首先在内圈井孔取土,消除十字节点及内隔墙支撑,再进行外圈取土,进一步削弱沉井端部支撑,内外圈交替取土形成台阶型泥面,保持沉井下沉姿态稳定。
研发智能化气举取土设备,基于智能辅助决策算法,施工指令智能化下发,取土设备自动化运行,实现井孔范围高效取土;辅以高压旋喷、气水复合射流等破土手段,主动消除特殊地层下隔墙、井壁等盲区支撑;通过下沉反演分析,推算下沉系数与下沉速率关系,控制沉井平稳下沉至设计标高。
【总页数】7页(P66-71)
【作者】管政霖;郭万中;刘修成
【作者单位】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长大桥梁建设施工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交通运输行业交通基础设置智能制造技术研发中心;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45
【相关文献】
1.常泰长江大桥主墩钢沉井封底建设者为施工装上"千里眼"
2.不分散混凝土在常泰长江大桥6号墩钢沉井井壁水下浇筑中的研究和应用
3.常泰长江大桥6号墩沉井下沉施工关键技术
4.常泰长江大桥5号墩沉井基础下沉取土装备研究与应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常泰长江大桥铁路节段梁拼装工艺与线形控制

常泰长江大桥铁路节段梁拼装工艺与线形控制摘要:论文以常泰长江大桥工程为背景,简要叙述了铁路节段梁的拼装工艺,具体阐述了铁路节段梁精准定位方法和保证线形精度的控制措施,得出了有效结论。
该工程可以为类似预制节段梁拼装提供经验和借鉴。
关键词:铁路节段梁;拼装工艺;精准定位;控制措施1 引言箱梁预制节段拼装施工技术、体内预应力技术和先进架桥设备技术的完善和标准化,使我国箱梁预制节段拼装施工技术得到快速发展。
箱梁预制节段拼装法是将整孔梁分成便于长途运输的小节段,再将预制好的节段运至架梁现场,由专用节段拼装架桥机逐段拼装成孔,并逐孔施工直到结束。
常泰长江大桥泰兴侧公铁合建段下层铁路由9孔49.2m简支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组成,采用预制节段拼装,现浇湿接缝后张拉的的施工方法成孔。
设计文件提出预制梁段整孔组拼过程中,梁段纵向中线位置偏差不超过5mm,跨中梁段高程不超过5mm,相邻梁段中心线偏差不超过3mm等相关指标。
因此,常泰长江大桥铁路节段梁具有施工控制精度要求高、难度大等特点,给施工中线形控制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2 工程概况常泰长江大桥路线起自泰兴市六圩港大道,跨长江主航道,经录安洲,跨长江夹江,止于常州市新北区港区大道,路线全长 10.03km,公铁合建段长5299.2m。
项目采用“高速公路+城际铁路+普通公路”方式过江,其中桥梁上层为高速公路,下层为城际铁路和一级公路,这种三位一体的过江形式在国内尚属首次。
铁路49.2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釆用直腹板单箱单室箱型。
单跨箱梁分为11个节段,其节段组合形式为:3.1m+4.1m*9+3.1m,节段之间现浇60cm长湿接缝连接,节段最大重量146t,整跨箱梁总重约为1500t。
箱梁顶宽12. 2m,底宽6. 2m, 腹板厚分为0. 5m〜0. 9m截面形式。
每跨设预应力32束,采用24束15-φs15.2和8束17-φs15.2钢绞线,预应力一次张拉完成。
3 铁路节段梁拼装工艺3.1节段梁吊挂节段箱梁在预制厂预制后经水运至码头,经提梁门吊吊装至运梁车上,陆运至安装跨,通过跨下喂梁的方式由架桥机完成梁段吊挂。
长江大桥主桥施工方案

长江大桥主桥施工方案1. 引言长江大桥作为我国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对于加强沿江地区的交通联系、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长江大桥主桥的施工方案进行详细探讨。
2. 工程背景长江大桥主桥位于长江上游,是连接两岸的重要通道。
由于长江河道狭窄,水流湍急,施工难度较大。
因此,在确定施工方案前,需要充分考虑工程背景和条件。
3. 桥梁类型选择基于长江河道的特点,我们选择了一座双塔斜拉索吊索桥作为主桥的设计方案。
这种桥型能够满足长江大桥的通航需求,且结构稳定性较强。
4. 施工工艺主桥的施工工艺主要包括三个阶段:桩基施工、主塔施工和桥梁梁段施工。
桩基施工阶段:首先进行桩基的洗凿,消除沉积物和泥沙,以保证承载力和桩基稳定性。
接着进行钻孔和灌注桩,确保桩基的牢固性。
主塔施工阶段:采用预制构件的方式进行主塔的搭建。
首先,将塔柱、塔身和塔顶的预制构件通过吊装等方式进行组装。
然后,进行主塔的施工和混凝土的浇筑,确保主塔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桥梁梁段施工阶段:通过悬挂浮式起重机等设备进行梁段的吊装和安装。
首先,将悬挂浮式起重机悬挂在主塔上方,然后将梁段从一侧用起重机吊装到指定位置。
最后,通过螺栓连接和预应力张拉等方式,确保梁段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5. 施工安全在长江大桥主桥的施工过程中,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为确保施工安全,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严格遵守施工标准和规范,确保施工符合相关法规和要求。
- 设立安全防护设施,如搭建防护网和围栏,设置警示标识等,以确保工人和施工设备的安全。
-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对工人进行专业培训,确保施工人员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
- 定期进行施工检查和安全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
6. 环境保护在长江大桥主桥的施工过程中,我们也非常重视环境保护。
为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控制施工噪音和震动,减少对周围居民的干扰。
- 严禁污水直排,合理处理施工废水,并采取防止污水外泄的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验确定泥浆配比。 ②、钻孔桩成孔结束进行下列质量监测,以检测成孔工艺,内容包
括:a 、孔径检查;b、孔深检查;c、桩孔倾斜率检查;d、孔底沉淀 土厚度检查;e、清孔后泥浆指标检查。
(3)、成桩工艺试验 ①、水下淡水C30掺和料混凝土的研制 通过级配试验确定水下淡水C30掺和料混凝土配比,电通量(28 天)测试值小于2500,氯离水渗透系数(90天)小于3.5E-12m2/s。 ②、钻孔桩成孔、清孔、下钢筋笼、二次清孔、灌混凝土等施工工 艺研究与试验。 (4)、进度要求 ①、钻孔灌注桩桩身混凝土养护28天后方可进行第一次桩基静载荷 试验,试验完成后3天提供试验桩中间报告; ②、后注浆完成达20天进行第二次桩基静载荷试验。试验完成后3 天提供试桩中间报告; ③、试桩完成后14天提供试桩最终报告。 6.2.2、钻孔准备 (1)、试桩位置 南塔试桩位置拟定在桥轴线上,靠大堤侧,距承台边25.5m处。 (2)、试验桩测量放样 本工程的测量放样工作主要对1根试桩进行定位。根据设计院提供 导线控制网为依据,在导线点复核无误的情况下,采用Leica TC-2003 全站仪利用极坐标法逐个放出该桩的桩位,并且用坐标法复核其位置的
6.1.2.3、平台结构 (1)、钻孔平台结构 基础采用φ80×1cm钢管桩基础,一般桩底标高为-12.6m,履带吊
走道平台下桩底标高为-15.6m。 盖梁采用2[40b,与桩顶盖板焊接固定。 主梁采用HK500×300H型钢,履带吊走道下设置双拼主梁,中心距
离为80cm;其余位置均设置单根主梁,主梁与盖梁焊接固定。 履带吊走道下横梁,拟采用HK450×300H型钢,布置间距1.5m,长
刀撑。 ④、码头具体结构见图6.1-2。
图6.1-2 施工码头结构示意图 (2)、码头施工 钢管桩采用55t履带吊配合DZ90型振动锤锤击施沉。钢管桩下沉到位 后,割除变形桩头,焊接封头盖板和劲板,安装2[36b盖梁,吊装贝雷 纵梁,并依次安装贝雷梁顶的横梁、分配梁及1cm面板等。 上部结构采用55t履带吊配合安装。 6.1.2、钻孔平台、工作平台施工 本方案拟在承台基础施工范围内搭设钻孔平台,并在钻孔平台四周 及围堰外侧搭设环形工作平台,靠岸侧平台宽20m,其余宽10m,下游侧 平台与栈桥联通。在钻孔平台和工作平台上均设置150t履带吊行走道。 为方便施工,加快工程进度,减少转运工作量等,在作业平台上布设钢 筋、模板等的临时堆放与制作场地等,另外还设置施工人员现场办公与 生活设施。钻孔平台和施工作业平台布置见图6.1-1、6.1-2。 6.1.2.1、设计条件
②、通过本次试验对大直径钻孔灌注桩的泥浆配制;水下混凝土级 配;成孔、成桩(清孔、下钢筋笼、二次清孔、灌混凝土)等施工工艺 进行专题研究及科学试验与检测分析。为确定合适的施工机具设备,确
定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等提供重要的参数。 (2)、成孔工艺试验 ①、护壁泥浆的研制 根据本桥钻孔桩的直径、长度、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通过级配
度为1.2m,钻孔桩位两侧的横梁兼作钻机枕梁,通长布置。 履带吊走道处设纵向分配梁,间距30cm;走道面板采用1cm钢板。 (2)、工作平台结构 基础采用φ80×1cm钢管桩基础,10m宽的平台处横向桩距为5.6m、
3.0m;20m宽的平台处横向桩距为5.6m、6m、7m,纵向排距一般为 7.2m。一般桩底标高为-12.6m,履带吊走道下桩底标高为-15.6m。
响很大,边塔基础不仅要承受上部结构传下来的垂直荷载,而且还要承 受制动力、船撞力等多种水平荷载及弯矩。因此进行桩基工艺与承载力 试验可以为桩基的设计与施工提供重要指标与合理参数,并将直接关系 到桥梁结构的安全和工程造价。根据设计要求:南塔采用1根φ200cm的 钻孔灌注桩进行试桩,试桩位置在南塔承台边缘顺桥向前后30m范围、 横桥向左右20m范围内。
南塔试桩工程桩基一览表
名称
南塔 试桩
桩型 (mm)
Ф2000
数量 (根)
位置桩号
桩尖标高 (m)
参考钻孔
单桩极限承 载力[P] (KN)
设计极限承 载力估算值
(KN)
1 南塔附近 -101.0 ZK494
46636
23318
①、通过本次试验提出桩侧的分层极限摩阻力和桩端极限承载力, 验证地质报告提出的相关数据。为验证、指导大直径钻孔灌注桩的设计 提供重要参数。
准确性。 (3)、施工平台 ①、平台结构 φ2.0米的试桩位于滩地上,采用GYD-300型全液压动力头回旋钻机
成孔。该钻机主机自重40吨左右,其液压提升系统具备140吨的提升能 力,钻具重量为80吨,因此,钻孔平台按照120吨以上的承载能力进行 设计,取160吨。鉴于该平台的荷载较大,平台基础拟采用钢管桩基 础。单桩采用Ф800×10mm的钢管桩,桩长为19m,通过计算:入土深度 必须大于16.0米。每两根钢管桩桩顶采用双拼I45b型钢作盖梁,盖梁上 安装两组贝雷桁架形成施工平台。每组贝雷桁架由四排贝雷采用特制框 架(宽1.04米)横联形成,长度为5节,即15米。平台顶设置2组2I45b 型钢作为钻机底盘的支承梁,该梁顶面到地面高度约为5.4米。平台结 构见图6.2-1。
定位导向;
4 起重设备 150T履带吊车一台、55T履带吊车一台;
5
钻机荷载
施工平台考虑6台钻机同时作业,钻机隔孔布置,一台钻机重量40t,考虑 冲击系数1.3;
6 平台均载 按20KN/m2考虑;
6.1.2.2、验算工况 钻孔平台设计中按以下几种工况条件进行验算: (1)、单桩承载力验算; (2)、工作平台稳定性验算; (3)、工作平台上有导向架施打护筒时结构稳定性验算; (4)、单根钢管桩稳定性验算; (5)、平台上1台150T履带吊车作业时,作业区平台稳定性验算。
盖梁采用2[40b,与桩顶盖板焊接固定。 主梁采用HK500×300H型钢,履带吊走道下设置双拼主梁,中心距
离为80cmΒιβλιοθήκη 其余位置均设置单根主梁,主梁与盖梁焊接固定。 上横梁采用I22b型钢,间距1.5m。 纵向分配梁采用I14,履带吊走道处间距30cm,其他位置间距
50cm。 面板采用1cm钢板。 6.1.2.4、平台施工 平台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同栈桥。 6.2、试桩施工 6.2.1、概况 (1)、试桩目的 本工程地处长江下游,施工受潮位、潮流、大风等水文、气象的影
表6.1-1 平台设计与施工技术参数表
序号 分项参数 1 设计高水位
取值 +5.92m
2
钢管桩
顶标高+5.4m,长度为21m、18m两种,重量分别为4.1t、3.5t,采用3台D90形振动锤施沉。
钢护筒顶标高+4.5m,护筒总长18.2m,重量约22.2t;整体一次施沉,采
3
钢护筒 用1台“中250Ⅱ型”液压振动锤施沉,最大激振力2500KN,轨道式导向架
6.1.1.2、码头施工 砂石料主要采用水运进场,考虑在江边搭设码头,用于布设砂石转
运装车的集料漏斗。经综合考虑利用栈桥作为运输道路,因此,栈桥延 伸至江边深水区与码头相接,码头平台尺寸为18×10m。
(1)、码头设计 ①、设计条件 设计高水位取+5.92m,设计低水位为-0.11m,码头平台设计高程取 +6.9m,地面高程为-1.3~+1.5m。 施工临时堆载3kN/m2。 活载:汽-15级。 ②、码头结构 基础采用φ80cm钢管桩,排距为9m,每排基础采用3φ80cm(间距为 4.8m),桩间设置[14b平联与剪刀撑。考虑防冲刷需要,钢管桩入土深 度约为14.4m,桩底标高控制在-15.7m。钢管顶部设1cm封头盖板,焊接 连接,并设劲板加强。 盖梁采用2[36,单根长10.2m,与钢管顶盖板焊接固定。 纵向主梁采用321战备贝雷,在盖梁顶对应钢管中心位置设置3路贝 雷,每路贝雷桁架由2排贝雷采用45框架联结。纵梁与盖梁采 用“п”形卡箍焊接固定。 横梁采用I25,单根长10.2m,@1.5m,横梁与贝雷采用骑马螺栓固 定。 纵向分配梁采用2[14,间距30cm布置,与纵梁间断焊接固定。 桥面采用1cm钢板满铺,钢板顶面焊接φ8mm防滑钢筋。栏杆采用 φ4.8cm钢管,高1.2m。 ③、防撞桩设置 平台前5m处设置4根防撞钢管桩,桩顶设置系缆设置,兼作靠船桩使 用,桩内灌采用黄砂填芯。防撞桩采用φ80cm钢管桩,桩长23.6m,入 土深度14.4m,桩底标高控制在-16.7m,间距4 m,桩间设[14b平联与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