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二黑结婚》是赵树理小说代表作,也是解放区文学的典范之作。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荷花淀》《小二黑结婚》《党费》群文阅读配套练习 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荷花淀》《小二黑结婚》《党费》群文阅读配套练习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第8课荷花淀小二黑结婚党费一、作家作品简介孙犁(1913-2002),原名,人。
现代作家。
“七七事变”前夕,曾在白洋淀当过小学教师。
他的许多短篇小说,深刻地反映了冀中儿女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精神风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中篇小说、,散文集,小说散文结集。
赵树理(1906—1970),原名,山西沁水县尉迟村人。
现代著名小说家、人民艺术家。
1925年夏考入山西省立长治第四师范,开始写新诗和小说。
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投身革命。
他的小说多反映农村社会的变迁和存在其间的矛盾斗争,开创的文学,成为新中国文学史上最重要、最有影响的文学流派之一。
他的作品有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长篇评书等。
王愿坚(1929-1991),中国电影、。
山东诸城市人。
1944年到抗日根据地参加革命工作,1945年参加八路军。
解放战争时,在华东野战军第三纵队的报社任编辑和记者。
1952年调到解放军文艺编辑部任编辑。
1956年至1966年,参加回忆录的编辑工作。
1978年任八一电影制片厂编剧、文学部主任。
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美术系主任。
中国电影家协会第四、五届理事;中国作协理事;解放军艺术学院艺术系(作家班)主任。
主要作品有、、、、、、等;1974年与陆柱国创作了电影文学剧本《闪闪的红星》。
二、写作背景《荷花淀》写于1945年春,当时抗日战争已经进入最后阶段。
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正在不断发展壮大,抗日根据地也在不断扩大。
在这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中,根据地的广大群众在党的领导和教育下,同仇敌忾,奋起抗敌,表现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为保卫祖国,维护民族的独立与尊严,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荷花淀》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冀中抗日根据地人民的斗争生活为题材,经过精心构思谱写出的一曲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赞歌。
赵树理

赵树理方向:在解放区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赵树理被解释为一种新型的 文学方向的代表,是能体现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所提 出的文艺路线的典范,由于赵树理的创作顺应了大众化的文艺方向,病 始终坚持为民服务的宗旨,因此,这种方向性的提倡对整个解放区文学 乃至五六十年代的文学都有重大影响。
3.成功地描写了各类不同思想性格的农民形象。(他一面热情讴歌了小二黑和小芹这 样的新型农民的典型代表,赞美他们的新思想、新品质,同时又着力刻画了象二诸葛、 三仙姑这样一些暂时还愚昧落后但已经开始走向转变的农民代表。)
赵树理小说的整体思想艺术特征:
1、塑造了一系列历史变革中的农民形象; 2、农民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评述体的叙事结构,
二诸葛的形象
1.思想落后,封建迷信。(不管干什么都要看一看阴阳八卦,黄道黑道) 2.胆小怕事,奴性心理。(让区长“恩典恩典“) 3.落后的封建家长观。(包办婚姻) 4.关爱儿子,善良质朴。(救难民的女儿,儿子被抓后吃不下饭)
三仙姑的形象
1.装神弄鬼,骗人财物,(米烂了,跳大神) 2.好逸恶劳,作风不正,(不符合她的年纪的打扮) 3.心理扭曲,自私冷漠,(嫉妒女儿,反对她的婚姻) 4.落后封建,(见到区长就哭天喊地)
《小二黑结婚》的艺术特色
一、问题小说,揭露农村存在 的问题。 二、强烈的政治色彩,注意为政治和中心工作服务。 三、鲜明的反封建倾向,三仙姑和二诸葛的神婆行为深刻揭示了封建的迷信
思想,以及文中农民对于金旺兄弟的所作所为采取敢怒不敢言的态度也 反映 了农民思想的弊端 四、叙事,写人都用白描手法,以人物自己的语言和行动来表现性格。 五、语言的口语化,通俗易懂,平易朴实,生动风趣,在语言的使用上十分 注意地方 色彩 和乡土风味。
试析赵树理《小二黑结婚》研究状况

试析赵树理《小二黑结婚》研究状况摘要:赵树理创作的《小二黑结婚》一直是文学评论领域的热点。
作为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文摊”畅销书,它不仅对当时的社会文风,也对后来文学的创作有深刻的影响作用。
这些年来,很多作家都围绕着由它改编的戏剧展开研究,因此,数量相对较少的文本研究也就显得更为珍贵。
而这些对小说的研究作品大都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整理。
本文将把这些不同角度作为着眼点,并将这些学者的观点做一些简单的梳理分析。
试图从全方位的角度更深入地了解《小二黑结婚》,从而补充并完善自己的论文。
关键词:赵树理小二黑结婚综述语言特点叙事结构The analysis on the situation of the research about “Peasant takes a wife”Abstract: Shuli Zhao's “Peasant takes a wife”has been a hot spot in the field of literary criticism. As the best seller of the "Lunar New Year" in the 1940s, it not only has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literary style of the time, but also on the later literary creation. Over the years, many writers have studied the drama adapted from it, so the relatively small number of text studies are even more precious. And these research works on the novel mostly from different angles analysis and finishing. This article will focus on these different angles, and these scholars point of view to do some simple comb analysis. Trying to get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small two black marria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ll directions, so as to complement and improve their own papers.Keywords: Shuli Zhao “Peasant takes a wife” summary引语赵树理的代表作品《小二黑结婚》之所以被称为“解放区文学”的代表作品,它以崭新的思想成就和艺术风格,自立于中国现代文学之林,至今仍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称道。
课件4:第11课 《小二黑结婚》——小二黑结婚

作者没有定义她如何“老来俏”,而是在区上的交通员 传她的情况下,不紧不慢换上一身新衣,以至于区长认为她 是年轻的媳妇,周围人也议论纷纷,连她半辈子没红过的脸 也撑不住了。“恨不得一头碰死”。作者把人物放在情节的 发展的矛盾冲突中,通过自身的言行来展示其性格,很少有 静止的景物和心理描写。
2.试结合所选文本分析二诸葛、三仙姑同中有异的性 格。
课堂互动
(一)自主思悟 1.《小二黑结婚》是怎样在情节的发展中刻画三仙姑这 个人物形象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作者没有客观地评价她如何懒,而是在女儿被抓, 一夜未归,丈夫非常着急的情况下,照样起得很迟,甚至丈 夫于福“把饭菜做成了放在炉边等,直等到她梳妆罢了才开 饭”。
第四节介绍金旺兄弟投机取巧、横行霸道,同时再次引出好 看、惹人喜爱的小二黑。第五节“小二黑”中,正面介绍小 二黑的概况以及他与小芹的亲密关系。
如果说前面部分主要是介绍背景引出人物,那么从第六 节开始,小二黑和小芹的自由恋爱关系就开始遇到了种种障 碍,他们与落后势力、村中恶势力的冲突也由此展开。首 先,他们的关系遭到了父亲二诸葛的反对,因为:“第一小 二黑是金命,小芹是火命,恐怕火克金;第二小芹生在十 月,是个犯月;第三是三仙姑的声名不好。”二诸葛为二黑 娶了一个八九岁的姑娘当童养媳。
接着,垂涎于小芹的金旺兄弟在碰壁之后,“每日怀恨,总 想设法报一报仇”,终于抓住一次小二黑发疟子的机会, “开了两个斗争会”,分别斗争二黑和小芹。“幸而村长脑 筋清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斗争完后,小二黑和小芹 的恋爱关系公开化了,就让小芹的母亲三仙姑着了急,原因 是“小二黑这个孩子,在三仙姑看来好像鲜果,可惜多一个 小芹,就没有自己的份儿”,“以后想跟小二黑说句笑话都 不能了,那是多么可惜的事”,因此托东家求西家的给小芹 找了个婆家。小芹和二黑两个来到一个大窑里商量对付三仙 姑的法子,结果给贼心不改的金旺逮着了机会,以捉奸为借 口,把二黑和小芹捆住,送到区武委会要按军法处置。
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 第8课 小二黑结婚(节选)课件

③ 人物语言富有个性化。 如二诸葛开口“罗睺星照运”,闭口“命相不对”,说岁数先讲属相等,这些话本身就 带有“职业特点”。同在区长面前,二诸葛说“请区长恩典恩典”,三仙姑则说“区长老爷, 你可要给我做主”,不同的语言表现出人物不同的身份和性格特点。
④ 自私冷漠,心理扭曲。和二诸葛担心儿子不同,女儿被兴旺兄弟陷害,她不着急, 还冷言冷语表示对女儿的不满,这是一种自私冷漠的扭曲心理。
⑤ 知错能改,悔过自新。经过区长的批评教育和围观群众的揶揄,她最后退回了退职 军官的彩礼,让女儿与小二黑结婚。随后她悔过自新,“把自己的打扮从顶到底换了一遍, 弄得像个当长辈人的样子,把三十年来装神弄鬼的那张香案也悄悄拆去”。
赵树理深感农村迫害婚姻自由问题的严重,于是决定用通俗小说形式来加强婚恋自由意识 的宣传。他以岳冬至案件为原型,添加了“二诸葛”“三仙姑”这两个带有喜剧色彩的人物 ,将原型故事改写为在民主政权支持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结局。
资料链接
《小二黑结婚》(节选)前情 小说第一节主要介绍刘家峧的两个落后典型——二诸葛和三仙姑。第二节讲述了三仙姑年 轻时的风流韵事,突出她的好逸恶劳和作风轻浮,引出小芹。第三节讲述了小芹的故事,表 明她是一个老实本分、讨人喜欢的姑娘,并通过她严厉喝斥金旺的流氓行为,引出金旺兄弟 。第四节介绍了金旺兄弟横行霸道。第五节正面介绍小二黑的概况以及他与小芹的亲密关系 。从第六至八节,写小二黑和小芹的自由恋爱关系遇到了种种障碍:金旺兄弟在碰壁之后, 每日怀恨”,抓住机会“开了两个斗争会”,分别斗争小二黑和小芹;斗争会过后,小二黑 和小芹的恋爱关系公开化,三仙姑着了急,托东家求西家给小芹找了个婆家。小芹和小二黑 来到一个大窑里商量对付三仙姑的法子,金旺以捉奸为借口,把小二黑和小芹捆住,送到区 上要按军法处理。
高中语文必修 《小二黑结婚(节选)》(同步教学课件)

三仙姑见二诸葛老婆已经不顾了命,自己先胆怯了几分 不敢恋战,少闹了一会儿挣脱出来就走了。(第4段)
三仙姑去寻二诸葛,一来为的是逞逞闹气的本领,二来 为的是遮遮外人的耳目,其实让小芹吃一吃亏她很高兴,所 以跟二诸葛老婆闹了一阵之后,回去就睡了。(第7段)
于福问她道:“不去打听打听小芹?”她说:“打听她作 甚啦? 她的本领多大啦?”(第7段)
2006年3月,《大众收藏报》举办收藏品拍卖。在征集的拍品中,发现 了一张山西省左权县政府刑庭于民国32年(1943年)6月5日签发的刑事判决 书。经鉴定,这张泛黄的纸片,竟是著名作家赵树理创作的小说《小二黑结 婚》中的小二黑原型岳冬至的真实案例判决书。
:指经
A 姓 #An
工 An2Fra bibliotek北未…
在横岭村,有两位抗日斗争积极分子,一位是19岁的民兵队长岳冬至, 一位是17岁的妇女主任智英贤。像那个时代的很多人一样,岳冬至和智英贤 ,在十二三岁时就被父母订了亲。岳冬至的未婚妻是他爹给订的一个童养媳 ,智英贤则以200块大洋被许给了河北武安县一个四五十岁的富商。
她好像很得意,嗓子拉得长长地说:“闺女大了咱管不了,就去请区 长替咱管教管教!”她吃完了饭,换上新衣服、新手帕、绣花鞋、镶边裤, 又擦了一次粉,加了几件首饰,然后叫于福给她备上驴,她骑上,于福给 她赶上。(第8段)
区长见是个擦着粉的老太婆,才知道是认错人了 。 . . . 区 长 说 : “ 你 自己看看你打扮得像个人不像?”(第9段)
...说有个打官司的老太婆,四十五了,擦着粉,穿着花鞋。邻近的 女人们都跑来看,挤了半院(第10段)
好逸恶劳,爱慕虚荣,爱出风头,作风不正
到了区上...她趴下就磕头,连声叫道:“区长老爷,你可要 给我做主!”
高中语文选教版 课件)13.《小二黑结婚》

首 页 预习导引 核心归பைடு நூலகம் 佳作赏析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4.辨用法 顺水推舟 因势利导 见风使舵 ①他若留我,乐得顺水推舟。 ②所以开明的行政者对于民意是因势利导的,民意得到畅达,社 会也就健全地发展了起来。 ③成熟不是察言观色、八面玲珑,不是见风使舵、老奸巨猾。成 熟是面对诬陷不会丧失信心,面对恭维也不会飘然自傲。成熟是面 对无理取闹也能从容、沉着,面对突发事件也能镇静、稳重。 提示三者都有“根据形势的变化而有所作为”的意思。但是“顺 水推舟”比喻顺应趋势办事,可以是褒义词,也可以是贬义词;“因势 利导”指顺着事情的发展趋势加以引导;而“见风使舵”比喻为人处 世圆滑,善于随机应变,多用于贬义。
首 页 预习导引 核心归纳 佳作赏析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结构图解 审美鉴赏
三仙姑虽然也是“神仙”,但显然和二诸葛不同。二诸葛迷信落后 但并不奸诈,虽然在处理父子关系上,方法生硬霸道,但出发点是好 的,对自己的孩子是出于真正的关心爱护。三仙姑则不然,她装神 弄鬼的目的是打情骂俏,骗人财物。在未选入的“神仙的忌讳”和 “三仙姑的来历”两节里,作者就通过特定的情节,无情地揭穿了她弄 虚作假的内心秘密,暴露了她肮脏的灵魂。作品通过三仙姑和众多 人物之间微妙的关系,颇为细致地反映了她阴险刻毒、欺软怕硬的 无耻特征。作者着重描写三仙姑的穿戴,是有其艺术深意的,即要 通过外形的极度渲染,来凸显她比较腐朽的灵魂。三仙姑的命运, 自然有使人同情之处,但在艺术表现上,作品的着力点显然在于批 判,而且讽刺的力度比对二诸葛来得强烈。作品出现了一个三仙姑, 人人都厌恶生活中的“三仙姑”,她的名字成了现实生活中作风不正 派的女人的代名词,一个人物形象能够产生这样的社会效果,正是 它艺术上高度成功的标志。
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小说欣赏》课件:第七单元 第13课 《小二黑结婚》——小二黑结婚

打量(liɑnɡ) 量 量具(liánɡ)
量变(liànɡ)
面色如土( sè ) 色
掉色(shǎi )
2.辨形组词
跺 跺脚 垛 草垛
脾 脾气 睥 睥睨
峧 刘家峧 皎 皎洁 狡 狡猾
3.成语积累
识记
(1)顺水推舟:顺着水流的方向推船,比喻顺应趋势办事。 (2)装神弄鬼:装扮成鬼神(骗人),比喻故弄玄虚。 (3)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 明白。 (错点提醒:“名”也可以写作“明”) (4)遮人耳目:玩弄手法,掩盖真相。
二 写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背景
节选前的主要情节 第一节介绍主要人物。引出了本文两个落后典型二诸葛和三仙 过“不宜栽种”和“米烂了”两个故事,初步点明他们的愚昧落后 节“三仙姑的来历”,突出她好逸恶劳和作风的轻浮浪荡,由此引 第三节“小芹”,讲述了小芹的故事,并通过她严厉呵斥金旺流氓 故事,一是引出金旺兄弟,二是为以后的故事高潮的到来做铺垫。 介绍了金旺兄弟投机取巧、横行霸道,同时再次引出好看、惹人喜 二黑。第五节“小二黑”中,正面介绍小二黑的概况以及他与小芹 关系。
——
(2)赵树理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以农民的语言、农民的思想,写农
的作家。
——
(3)赵树理是一个平平常常的对于群众非常“安分”的自己人。他和
关系仅仅就是这样一个自家人。
——高
(4)赵树理的观察力、感受力、理解力强,对生活的理解、独立思考
——邵
(5)赵树理的创作是人民大众的艺术,很好的艺术。
——陈
(6)赵树理应是我们的先生,我们的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样板。——
第七单元 情系乡土——
第13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二黑结婚》是赵树理小说代表作,也是解放区文学的典范之作。
赵树理(1906一1970),原名赵树礼,山西沁水人。
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中篇小说《李有才板话》,长篇小说《李家庄的变迁》、《三里湾》等。
《小二黑结婚》作于1943年春,是赵树理的成名之作,也是体现他的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形成主题的创作思想的代表作品。
他被称为“地摊文学家”。
小说塑造了三组各具特色的人物。
A.新型农民的典型:小二黑和小芹。
他们是解放区新+代农民的典型由他们’敢于斗争,主要表现掌握自己的命运’譬坚决反对封建包办婚姻,大胆地自由恋爱当二诸葛为儿子收留了一个八。
九岁的女孩传童养媳时,小二黑含糊地说;“您愿意养,你就养若,反正我不要”。
当三仙姑要将小芹嫁给—个旧军官做续续时,小芹坚决反对,并明确表示说:“我不管,谁收了人家的东西,谁跟人去”。
两人并在斗争中,自由恋爱结婚。
反对封建迷信。
小二黑原先也跟他爹二诸葛学些算卦之类的事,后来在事实面前逐渐清醒,开始厌恶。
反对父亲的迷信行为。
小芹也对她母亲的弄神行为不予理睬。
反对恶势力。
当恶势力金旺、兴旺利用被窃取的职权设下圈套。
斗争小二黑和小芹时,他们毫不示弱,敢于面对面地以理抗争。
并在党和民主政府的支持下,克服了自身的旧思想和旧道德,树立了新的思想道德,新的思想愿望,最后取得了斗争的胜利。
B.落后农民的典型;二诸葛、三仙姑。
他们由于深受封建思想的毒害,既不明白自己受苦的根源,又无力改变自己的生活地位,便养成了落后、守旧、自私、迷信的性格。
二诸葛迷信思想报重。
“抬脚动手都要论一论阴阳八卦,看一看黄道黑道”。
包办儿子的婚姻,给小二黑找了个七、八岁的童养媳。
在恶势力的面前不分是非,软弱屈从,只会哀求“恩典恩典”。
三仙姑好吃懒做,用迷信唬弄人,装神弄鬼骗取钱财。
包办婚姻,给小芹找了旧军官;心理“变态”,讲究不合时宜的穿戴打扮,对小二黑和小芹表现出一种极不正常的心理和感情。
两个落后农民,他们的思想都与新的时代格格不久但他们毕竟是受封建毒害的善良农民,他们的思想也是可以改造的。
在作品的结尾,三仙姑改变了打扮,二诸葛也撤去了香案。
C.封建恶势力的代表:金旺、兴旺。
金旺兄弟利用农村新政权的稚嫩和农民的保守思想摄取了基层政权的职位,为非作歹兴风作浪,调戏小芹,非法斗争和捆绑小二黑和小芹,把持乡村政权。
但他们最终还逃不出人民政权的惩罚。
思想意义:小二黑和小芹的胜利说明人民政权是人民实现自主婚姻的最可靠的保证。
同时它也揭示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小二黑和小芹的斗争,已经不只是他们个人的事情,他们斗争是解放区人民反霸除暴的民主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全社会建立新的婚姻观念,消除封建迷信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
同时,作品也表达了作者的一个隐忧,那就是,基层政权有可能会被封建恶势力所把持。
金旺和兴旺这两个形象说明:农村的基础政权中只有真正掌握在人民手中,才能造福于人民。
但作品也同样表现了作者的某些农民意识,诸如对于三仙姑形象的丑化,特别是对她的穿着的嘲讽性描写,都显示了作者对女性的贬抑态度。
这部小说在民族化群众化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作者学习了中国传统的说唱艺术和古典小说的长处。
这主要表现在:(1)在结构上,采用单线发展的手法。
情节连贯,故事性煮划构严谨,首尾照应。
作者按照民间习俗,老百姓爱听故事晌习惯,善于把矛盾斗争,一环扣一环地集中起来,发展下去。
小说开头写二诸葛和三仙姑两个神仙,接着写小芹,再引出金旺兄弟,后写小芹的恋爱对象小二黑,然后矛盾爆发,出现了第六节(“斗争会”),第七节“三仙姑许亲”。
而第八节“拿双”是矛盾的顶点,最后几节,由区政府出面支持新人物,惩罚坏人,教育帮助落后。
分章分节的形式,集中地叙述人物和事件,既构成了相对独立的小故事,又不破坏故事的完整性和连贯性。
结局,对前面的人物有所交待,又首尾呼应,造成结构的严密。
特别是大结局的“大团圆”符合中国民间的喜剧欣赏习惯。
戏剧性强,情节出现多次逆转。
在人物塑造上,以人物自身的行动和语言来显示性格;在情节开展中,运用白描手法和细节描写来刻划人物。
(2)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展现人物的心理。
“不宜栽种”“恩典恩典”——二诸葛的迷信、迂腐。
“米烂了”“看看仙姑”——泼、赖。
三仙姑去区里见区长的言、行、打扮这—细节。
在语言运用方面这部小说真正做到了大众化(群众化、口语化)不但在人物对话上,而且在—般叙述的描写上,都是口语化的。
(3)人物的类型化。
将主要人物分成三类,分别灌注了三种具有抽象理论特性的观念。
(4)山西的地方特色。
语言的山西风味——对于三仙姑“下了霜的驴粪蛋”的比喻;给人物起诨号的手法。
具有浓重的淳朴的地方风味,又幽默有趣。
总之,《小二黑结婚》以崭新的思想内容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族化,大众化的形式。
获得了群众的赞赏。
三仙姑《小二黑结婚》里的三仙姑,30年代嫁给于福时,刚刚15岁,是前后庄第一个俊俏的媳妇。
但是在落后愚昧的迷信思想影响下,渐渐成了一个装神弄鬼、争艳卖俏的女人。
她“虽然已四十五岁,却偏爱当个老来俏,小鞋上仍要绣花,裤褪上仍要镶边”,每天都要涂脂抹粉,乔装打扮一番。
作者活画出了一个病态心理和被扭曲了性格的女性形象,揭露了封建买卖婚姻带来的恶果。
三仙姑本是一个好逸恶劳、作风不正的妇女,不仅忌妒女儿小芹的幸福婚姻,而且还贪财出卖女儿。
赵树理通过这两个人物形象的塑造,深刻地揭示了农村小生产者精神的落后、陈腐,说明实行民主改革、移风易俗确实是势在必行。
《小二黑结婚》艺术特色分析内容摘要: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是赵树理的成名作,这篇小说有着鲜明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1.故事性强,小说采用“故事套故事”的手法吸引读者,故事有始有终,情节贯穿自然;2.通过富有特征性的动作、语言刻画人物,塑造出了鲜明、生动、真实,而又容易被读者所接受的艺术形象;3.通过不同类型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深化作品的主题,拓宽了爱情小说的社会意义;4.语言通俗化,主要表现在语言的形象化和口语化两个方面。
小说发表后流传广泛,影响深远。
关键词:赵树理;《小二黑结婚》;艺术特色。
赵树理是一位蜚声文坛的“农民作家”,他创作了大量以农民生活为题材的小说。
这些作品无论情节结构、叙述表达,还是人物形象、语言对话,都富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为广大老百姓,特别是农民所喜闻乐见。
其作品独特的民族风格和艺术魅力,使他在国内外都赢得了很高的声誉。
1943年5月,赵树理创作了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这是赵树理的成名之作。
这篇小说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中的一个真实事件,结合当时农村斗争的需要加工提炼而成的。
小说发表后,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文学作品的魅力往往源于其鲜明的艺术特色,《小二黑结婚》的成功同样也是如此。
在这里,我就主要谈一谈自己对这篇小说艺术特色的理解。
我认为,小说《小二黑结婚》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故事性强,情节连贯完整赵树理曾经说过:“群众爱听故事,咱就增强故事性;爱听连贯的,咱就不要因为讲求剪裁而常把故事割断了。
”①《小二黑结婚》无疑是作者这句话的有力例证。
小说描写的是解放区农村男女青年同旧的封建势力和落后习惯作斗争,争取婚姻自主的故事。
小说共分12节,一环扣一环,十分紧凑、完整。
小说一开头就采用了我国古代传统评书和话本“故事套故事”的手法,讲述了二诸葛“不宜栽种”和三仙姑“米烂了”的两个小故事,不仅生动地向读者介绍了这两位“神仙”的性格特征,而且为整个故事的发展和矛盾冲突的展开,准备好“楔子”。
这一节的末尾说:“有些好开玩笑的人,见了三仙姑就故意问别人‘米烂了没有?’”读者就自然地要想知道三仙姑究竟是什么人,于是在第二节中,就交代三仙姑的来历。
这样处理,自然而不牵强。
之后,又从三仙姑的来历中引出女主人公小芹,从小芹引出金旺弟兄这两个恶坏分子。
金旺想占小芹的便宜,就势必要把小芹的恋爱对象——小二黑视为眼中钉。
因此,叙述小二黑这个男主人公的来历,就十分必要。
作者把小二黑放在这里叙述,是故事发展的需要。
从以上几节中我们可以看到,小说中的各种人物都是从故事发展中自然而然地引出来的,“不到火候不开锅”,不到时候不上场,这也算是赵树理作品的一大特色。
《斗争会》一节是小二黑和小芹同金旺弟兄进行斗争的第一个回合。
斗争继续深入,故事也就要继续发展。
三仙姑许亲又给小芹增加了一道障碍。
小芹求助于小二黑,于是酿成了“拿双”。
《拿双》这一节是矛盾斗争的进一步激化。
但是接下来并没有马上写金旺弟兄把小二黑和小芹捆送到区里后的情况,而是写了一节《二诸葛的神课》。
这不仅是为了进一步刻画二诸葛这个人物,也是为了使故事有所衔接,更加连贯。
当然作者在这里也有用保留故事中的关节来吸引读者的意思,说书的作者和艺人就是常常用说到紧要关头停下来的办法来吸引听众的。
以下三节《恩典恩典》、《看看仙姑》、《怎么到底》,则是小说的继续发展和结局,小二黑和小芹取得了胜利,金旺弟兄受到惩办,二诸葛和三仙姑在批评教育下也发生了转变。
作家在这里不仅讲了故事,而且赋予故事以很高的思想意义。
小说的最后一小段是小二黑和小芹“夫妻俩在自己卧房里有时候免不了说玩话:小二黑好学三仙姑下神时候唱‘前世姻缘由天定’,小芹好学二诸葛说‘区长恩典,命相不对’。
淘气的孩子们去听窗,学会了这两句话,就给两位神仙加了新外号:三仙姑叫‘前世姻缘’,二诸葛叫‘命相不对’。
”这样结尾,不仅和开头相呼应,使整个故事浑然一体,而且妙趣横生、余味无穷。
综观全文,小说中的人物、事件以及环境都交代得清清楚楚,故事有始有终,情节贯穿自然,上下文衔接如行云流水一样顺畅,并且故事首尾呼应,以大团圆作结,皆大欢喜而又合乎逻辑,充分体现了赵树理“写小说如讲故事”的创作特色。
二、通过富有特征性的动作、语言刻画人物我们切不要以为赵树理只会讲故事,或者误认为他是为讲故事而讲故事。
其实,他讲故事是为刻画人物服务的。
他不是孤立地、静止地去描写人物,而是把人物放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中,放在矛盾斗争的一定地位上,通过人物自己的行动和语言来显示他们的性格,表现他们的思想和情绪。
在赵树理的作品中,对人物很少作长篇大论的议论,也没有冗长的心理描写,他总是采用白描的手法,用极简洁的语言,写出人物在做什么,怎么做。
因而,“他写农民就像农民,动作是农民的动作,语言是农民的语言。
一切都是自然的,简单明了的,没有一点矫揉造作,装腔作势的地方。
而且只消几个动作,几句语言,就将农民的真实的情绪和面貌勾画出来了。
”②所以我们在《小二黑结婚》中可以看到,作者常常通过人物自己的行动和语言来刻画人物形象。
小说第三节《小芹》中有这样一段:“金旺来了,嘻皮笑脸向小芹说:‘这会可算是个空子吧?’小芹板起脸来说:‘金旺哥!咱们以后说话要规矩些!你也是娶媳妇大汉了!’金旺撇撇嘴说:‘咦!装什么假正经?小二黑一来管保你就软了!有便宜大家讨开点,没事;要正经除非自己锅底没有黑!’说着就拉小芹的胳膊悄悄说:‘不用装模作样了!’不料小芹大声喊道:‘金旺!’金旺赶紧放手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