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理图设计规范.
原理图设计规范

原理图设计规范修订历史目录第1章硬件原理图设计规范··············································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目的············································································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基本原则······································································错误!未定义书签。
原理图规范要求与封装设计技巧

基本原则和要求
原理图设计应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和要求,如正确使用电气符号、标注清晰、布局合理、连线规范等。
常见的错误和不规范行为
在原理图设计中常见的错误和不规范行为包括不正确使用符号、连线错误、 标注混乱、布局不合理等。
如何制定符合规范的原理图
制定符合规范的原理图需要遵循一系列步骤,包括规范选择、符号库使用、 布局规划、连线指导等。
原理图中常用的符号及其意义
原理图中常用的符号有电源、电容、电阻、晶体管等,每个符号代表不同的 电子元件及其功能。
原理图中常用的线条类型及其作用
原理图中常用的线条类型有连线、虚线、箭头线等,用于连接元件、表示连通性和信号流向。
原理图中常用的标注方式及其规范
在原理图中,常用的标注方式有引脚号、元件型号、电流/电压标记等,用于帮助理解和标识电路。
如何进行封装设计
封装设计是指将原理图的元件封装成实际的器件外形和引脚布局,以便于 PCB布局和制造。
封装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封装设计的目的是确保元件与PCB的可靠连接、降低故障率、提高性能和可 维护性,以及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
常用的封装类型及其特点
常用的封装类型有DIP、SMD、BGA等,每种封装类型有不同的特点,如尺 寸、功率、焊接难度等。
3D仿真和验证的意义及其基本 原理
3D仿真和验证可以提前评估封装的可行性、优化设计、减少实验验证的时间 和成本。
常用的3D仿真和验证工具
常用的3D仿真和验证工具有SolidWorks、ANSYS、COMSOL等,可进行封 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热分析、应力分布等模拟。
如何进行封装的准确度和精度测试
封装的准确度和精度测试是通过实验和测量来验证封装的外形、引脚位置、尺寸等是否符合规格要求。
原理图规范

原理图规范原理图是电子设计中的重要部分,它是用来表示电路连接和元件布局的图形化工具。
准确、规范的原理图可以帮助设计者更好地理解电路结构和功能,促使设计者更高效、便捷地进行电路设计和电路分析。
为了保证原理图的准确性和规范性,设计者需要遵循一些原理图规范,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原理图规范:1. 原理图分块:原理图应该按照功能块来分块,每个块应该包含一个完整的电路功能,各个块之间应该用统一的信号线标识符来连接。
2. 元件符号:使用标准的元件符号,不同功能的元件应使用不同的符号,如电阻、电容、晶体管等。
符号应该具有清晰、简洁的特点,以方便设计者快速识别和理解。
3. 元件标记:每个元件应该有唯一的标记,用于在原理图中进行引用和连接,比如使用R1、C1等进行标记。
4. 信号线标识符:使用统一的信号线标识符来连接各个功能块,如电源Vcc、地GND等。
信号线应该具有清晰、直观的特点,以方便设计者快速识别和理解。
5. 信号方向:原理图上的信号线应该标明信号的传输方向,如从输入到输出。
这有助于设计者理解电路结构和信号流动路径。
6. 线条样式:采用不同的线条样式来表示信号类型,如连续线表示电源线,虚线表示控制信号线等。
这有助于设计者快速识别各个信号的类型和功能。
7. 数字标识:在原理图中使用数字标识各个功能块的序号,以方便设计者进行交叉引用和分析。
8. 交叉线处理:当原理图中出现交叉线时,应该采用不同的线条样式或符号来表示交叉线的连接关系。
9. 标题和注释:在原理图中添加标题和注释,用于解释电路的功能和特点,以供设计者了解和参考。
10. 印刷布局:原理图的排版应该合理,元件、标记、线条应该清晰可见,避免交叉和重叠。
同时,应该采用适当的字体大小和线条粗细,以方便设计者清晰地看到每个元素的细节。
总之,准确、规范的原理图是电子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帮助设计者更好地理解电路结构和功能,促使设计者更高效、便捷地进行电路设计和电路分析。
原理图设计规范

原理图设计原理图设计规范•-原理图架构•原理图总体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原理图名称、目录、总体框图、电源部分、时钟部分、模块部分、端口部分、结构框图;•原理图第一页为原理图名称(包含原理图名称、版本号、设计者、检视者、日期等);•原理图第二页为目录(包含原理图设计部分、页数);•原理图第三页为总体功能框图(包括主要器件名称、总线类型、端口类型);•原理图最后一页为结构框图(包含端口丝印、大概位置、端口器件编码);•原理图建议倒数第二页为结构件图(包含地孔、测试点、散热器、屏蔽罩、MARK点、ICT孔等)原理图设计规范•电源部分在设计时,首先要增加1页或者2页的电源树和上电时序图进行说明;•时钟部分在设计时,首先要增加1页或者2页的时钟设计框图,标注器件选型、时钟频率、使用对象等;•JTAG总线设计时,首先要增加1页或者2页对JTAG总线的链路进行画图说明,并标注器件、电平;•IIC总线设计时, 首先要增加1页或者2页对IIC总线的链路进行画图说明,并标注器件IIC地址;原理图设计规范•-原理图网络命名•原理图网络命名时,字母必须为大写字母,不可以使用字母“0”;可以使用下划线和左斜线“/”;禁止使用小写字母、短横线、*等;•电源网络命名建议:10V以上命名举例,12V、36V等,数字在字母V前;10V以下电源命名举例,V33或者3V3、V18或者1V8、V09或者0V9;模拟电源命名举例,V33_AVDD_FPGA或者3V3_AVDD_FPGA;可以增加后缀说明电源使用对象;•时钟网络命名规则:时钟网络命名以CLK开头,后接频率,可以增加使用对象说明,举例CLK_50M_CPU;•总线网络命名规则:总线类型开头,后接使用对象或者总线方向,举例:SGMII_CPU_PHY、JTAG_TDI_CPU、PCIE_CPU_FPGA、IIC_SCL_EEPROM等;原理图设计规范•使能网络命名中包含EN,中断网络命名包含INT;•低有效信号命名规则,以“/”开头,例如/RST_CPU、/INT_PHY、/SPI_CS等;•指示灯信号命名规则:以LED开头,增加功能说明,举例LED_CPU_RUN、LED_CPU_ALARM、LED_FPGA_DEBUG、LED_V33等;•差分信号命名规则,以P N表示差分信号的+ -信号,举例PCIE_CPU_FPGA_0_P、 PCIE_CPU_FPGA_0_N,经过电阻、电容前或者后的信号,建议增加R C说明,举例PCIE_CPU_FPGA_0_C_P、PCIE_CPU_FPGA_0_C_N 。
原理图设计规范

原理图设计通用规范理念: 设计好一份规范的原理图对设计好PCB/跟机/做客户资料具有指导性意义,是做好一款产品的基础。
一、标准图框图幅根据实际需要,我公司常用图幅为A2、A3、A4,并有标准格式的图框。
其中每一图幅可根据方向分为Landscape(纵向)及Portrait(横向)。
在选用图纸时,应能准确清晰的表达区域电路的完整功能。
二、电路布局原理图的作用是表示电路连接关系,因此需要注意电路结构的易读性。
一般可将电路按照功能划分成几个部分,并按照信号流程将各部分合理布局。
连线时,需注意避免线条的不必要交叉,以免难于辨识。
具体要求如下:1. 各功能块布局要合理, 整份原理图需布局均衡. 避免有些地方很挤,而有些地方又很松, PCB 设计同等道理.2. 尽量将各功能部分模块化(如功放,RADIO, E.VOL, SUB-WOOFER 等),以便于同类机型资源共享, 各功能模块界线需清晰.3. 接插口(如电源/喇叭插座, AUX IN, RCA OUTPUT, KB/CD SERVO 接口等)尽量分布在图纸的四周围, 示意出实际接口外形及每一接脚的功能.4. 可调元件(如电位器), 切换开关等对应的功能需标识清楚.5. 滤波器件(如高/低频滤波电容,电感)需置于作用部位的就近处.6. 重要的控制或信号线需标明流向及用文字标明功能.7. CPU 为整机的控制中心, 接口线最多. 故CPU周边需留多一些空间进行布线及相关标注,而不致于显得过分拥挤.8. CPU 的设置管脚(如AREA1/AREA2, CLOCK1/CLOCK2等)需于旁边做一表格进行对应设置的说明.9. 重要器件(如接插座,IC, TUNER 等)外框用粗体线(统一 0.5mm).10. 元件标号照公司要求按功能块进行标识.11. 元件参数/数值务求准确标识. 特别留意功率电阻一定需标明功率值, 高耐压的滤波电容需标明耐压值.12. 每张原理图都需有公司的标准图框,并标明对应图纸的功能,文件名,制图人名/审核人名, 日期, 版本号.13. 计初始阶段工程师完成原理图设计并自我审查合格后, 需提交给项目主管进行再审核, 直到合格后才能开始进行PCB 设计.三、元件标注1.元件标注最基本信息,即显示在图上的信息应该包括元器件位号和元器件值。
原理图设计规范

原理图设计规范用图形符号、文字符号、项目代号等表示电路各个电气元件之间的关系和工作原理的图称为电气原理图。
电气原理图目的是便于阅读和分析控制线路,应根据结构简单、层次分明清晰的原则。
它包括所有电器元件的导电部件和接线端子,但并不按照电器元件的实际布置位置来绘制,也不反映电器元件的实际大小。
1.电气原理图的绘制原则如下:1)原理图必须采用公司统一的原理图库2)原理图上的各种标注应清晰,不允许文字重叠。
3) 相同功能的电路,如无特殊要求应采用相同的电路和器件。
4)凡有模块电路、通用电路,能满足设计要求者,无特殊原因一律采用模块电路。
5)控制电路和外围电路应分开绘制。
控制电路是由各种逻辑电路,接口电路,驱动电路,继电器触点组成的,实现所要求的控制功能;外围电路包括信号、保护电路,执行部件、应用点划线围住,并加以必要的文字说明。
6)简图中元件符号的布置,只考虑便于看出他们所表示的元件功能关系,而不考虑实际位置。
在此布局中,将表示对象划分为若干功能组,按照因果关系从左到右或从上到下布置;每个功能组的元件应集中布置在一起,并尽可能按工作顺序排列。
7)图中自左而右或自上而下表示操作顺序,并尽可能减少线条和避免线条交叉。
8)如果信息流或能量流从右到左或从上到下,以及流向对看图都不明显时,应在连接线上画开口箭头。
开口箭头不应与其他符号相邻近。
9)在闭环电路中,前向通路上的信息流方向应该是从左到右或从上到下。
反馈通路的方向则相反。
10)图的输入输出信号最好画在图纸边框附近。
11)图中有直接电联系的交叉导线的连接点(即导线交叉处)要用黑圆点表示。
无直接电联系的交叉导线,交叉处不能画黑圆点。
12)电源必须标清负荷范围。
13)由多块PCB板组成的固定搭配产品各版的原理图应绘制在同一张原理图上,每块板需用点划线围框。
14)元器件编号时按标准顺序编号。
2.图线、字体及其他2.1 图线:粗实线、细实线、波浪线、双折线、虚线、细点划线、粗点划线、双点划线2.2 字体:仿宋_GB23122.3箭头和指引线开口箭头:用于电气能量、电气信号的传递方向(能量流、信息流流向)实心箭头:用于可变性、力或运动方向,以及指引线方向。
原理图设计规范

原理图设计规范原理图设计规范是指在进行原理图设计时,需要遵守的一系列规范和要求。
原理图是电子产品设计的基础,它直接影响着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
因此,设计师在进行原理图设计时需要遵守一定的规范,以确保设计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首先,原理图设计需要清晰明了。
设计师应该将电路图分成模块,每个模块内部应该简洁明了,不应该出现交叉线和过多的连接线。
同时,应该避免线路交叉过多的情况。
如果有必要,可以通过引线进行引出,以提高可读性。
其次,原理图设计需要符合电子设计的常规要求。
比如,每个电路模块应该有明确的供电引脚和地引脚,以确保正常工作。
电路模块之间的连接应该清晰,并标明连接的方式,如电源线、信号线或地线等。
另外,需要注意电路板布局的合理性和稳定性,避免产生干扰或者短路。
第三,原理图设计需要保持一致性。
设计师应该使用统一的符号和标记,以便于他人理解和修改。
在设计原理图时,应该遵循一套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如使用国际标准符号。
同时,应该标明每个元器件的型号、规格和参数,以便后续的选型和测试。
第四,原理图设计需要考虑到可靠性和稳定性。
设计师应该避免使用过长的连接线和过多的弯曲,以免造成信号衰减或者信号串扰。
另外,应该合理选择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元器件的数值和型号,以满足设计要求并提高工作效率。
最后,原理图设计需要考虑到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设计师应该留出足够的空间,以方便维修和修改。
在设计过程中,应该考虑到后续可能的扩展需求,为未来的升级和改进提供方便。
总之,原理图设计规范是保证电子产品设计质量的基础。
设计师应该严格按照规范进行设计,保证原理图的准确性、稳定性和可靠性,以提高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
同时,在实际设计中,设计师也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以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原理图设计规范

原理图设计规范原理图设计基本要求日期修订版本修改描述作者目录一、图纸规则 (4)二、文件命名及作图规范: (4)1.文件命名方法,其格式如下:项目名_版本 (4)三、器件位号及序号规范: (8)1.电容的表示方法: (9)2.电阻的表示方法: (9)3.电感的表示方法 (10)5.变压器表示方法 (10)6. 连接器的规格描述 (10)7. 跳线的规格描述 (10)8.发光二极管的表示方法 (11)9.二极管的表示方法 (11)10.三极管的表示方法 (11)11.场效应管的规格描述 (11)12.普通IC类的表示方法 (11)13.光藕规格描述 (12)14.开关器件的表示方法 (12)15.继电器的表示方法 (12)16.晶振及钟振的表示方法 (12)17.保险丝的表示方法 (12)18.防雷器件及其他保护器件表示方法 (12)19. TVS管的规格描述 (13)20.滤波器规格描述 (13)21.光组件规格描述 (13)22.螺丝(SCREW)孔规格描述 (13)23. PCB印制天线(Antenna)的规格描述 (13)24.光学定位点 (13)25.可选器件描述的表示方法 (13)四、电路参数标注规范: (14)五、布局规则及标识 (14)六、线的规则 (19)七、网络标号 (20)八、地及电源网络定义规则: (21)一、 图纸规则1.图纸使用英制单位,使用默认纸张(A,B,C,D,E),禁止使用自定义纸张;2.原理图格点的风格采用dots,器件格点风格采用lines;格点的大小采用默认设置1:3.SCH中所用标示及注明,全部使用英文。
4.对于复杂电路,要求将原理图幅面划分区域,定义各模块中的子模块,并表注各子模块的功能;二、 文件命名及作图规范:1.文件命名方法,其格式如下:项目名_版本1.1项目名称为该型号的名称,如:GRUFNV5B.7U731.2版本号:V0.11.3分页名称以Pxx_XXXX…P: Page的第一个英文字母,表示页码;xx:表示第几页,从第1页到第9页的范围内,用01到09表示,第10页以上(包括第10页),用数字表示,如11;XXXX:页面的英文名称,第一页到第三页的名称固定,分别为:Cover Page、Block Diagram、Machine Diagram;1.4原理图和第一页到第三页必须按照1.5~1.7中插图的格式进行制作,相关模板可从以下地址下载:PLM\系统\文档管理\文档库-工作区\文档库\layout相关文件夹\原理图作图模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迈腾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硬件原理图设计规范
本文件属迈腾电子(深圳)有限公司之管制文件,除非得到书面授权,任何
人不得随意复制或发行。
撰写:
审核:
核准:
文件编号:
版别: A/0
总页数: 10页
生效日期: 2012-07-31
编制单位:研发部
文件修订履历表
文件名称:
硬件原理图设计规范
编号:
编制单位: 研发部
项 次
修订 日期
原 版 本
新 版 本
生效 日期
修 订 页
总 页 数
修订内容
撰写人
FM017/REV:0 保存期:三年
目录
1.0 目的 (2)
2.0 范围 (2)
3.0 参考文件 (2)
4.0 定义 (2)
5.0 职责 (2)
6.0 程序与设计要求 (2)
6.1 任务受理及制定设计计划 (2)
6.2 常用元器件命名规则 (3)
6.3原理图目录命名及要求 (4)
6.4 元器件属性及摆放 (5)
6.5 电阻电容值标示规则 (10)
6.6 生成网表 (11)
硬件原理图设计规范
1.0 目的
1.1 本规范规定了我司原理图设计的流程和设计原则,主要目的是为原理图设计者提供必须
遵循的规则和约定。
1.2 提高原理图的质量和效率,提高原理图的可生产性、可维护性。
1.3 加强多人协作的可行性,及后期修改维护。
2.0 范围
适用于我司原理图设计工作
3.0 参考文件
无
4.0 定义
无
5.0 职责
5.1 研发
5.1.1研发设计人员负责新产品设计的技术指导和管理,审核各项资料及文件,并负责确
定该产品是否符合有关指定要求。
5.1.2研发设计人员负责新产品有关设计,制定有关设计中所涉及的资料及文件(如图纸及
规格等) ,并参与测试及审阅该产品是否符合有关指定要求。
5.1.3 研发设计人员对环保产品的设计时,必须选择符合ROHS环保要求、符合安规要求
及WEEE产品回收要求的零部件。
6.0 程序与设计要求
6.1 任务受理及制定设计计划
6.1.1 仔细审读原理图,理解电路的工作条件。
如模拟电路的工作频率,数字电路的工作速
度等与布线要求相关的要素。
理解电路的基本功能、在系统中的作用等相关问题。
6.1.2 在与原理图设计者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确认板上的关键网络,如电源、时钟、高速总
线等,了解其布线要求。
理解板上的高速器件及其布线要求。
6.1.3 根据《硬件原理图设计规范》的要求,对原理图进行规范性审查。
6.1.4 对于原理图中不符合硬件原理图设计规范的地方,要明确指出,并积极协助原理图设
计者进行修改。
6.1.5 在与原理图设计者交流的基础上制定出单板的PCB设计计划,计划要包含设计过程中
原理图输入、布局完成、布线完成、信号完整性分析、光绘完成等关键检查点的时间要求。
设计计划应由PCB设计者和原理图设计者双方认可。
6.1.6 必要时,设计计划应征得上级主管的批准。
6.2 常用元器件命名规则
名称符号参数实例
电阻R 位号、取值、精度、封装R1 4.7R 5% 0402
排阻RN 位号、取值、精度、封装RN1 4.7R 5% 8P4R_R
电容 C 位号、取值、精度、封装C1 4.7uF Y5V 0603
排容CN 位号、取值、精度、封装CN1 4.7uF Y5V 8P4R_C
磁珠FB 位号、取值、频率、封装FB1 100ohm/100MHz 0603
电感L 位号、取值、封装L1 220UH L_DIP_1608
二极管 D 位号、取值、封装D1 1N4007 DO-41
三极管Q 位号、取值、封装Q1 MMBT3904 SOT-23
MOS管Q 位号、取值、封装Q1 APM7313SKR SOIC-8
晶振X/Y 位号、取值、封装X1/Y1 25.000MHz CRYSTAL_DIP
钟振OSC 位号、取值、封装OSC1 125.000MHz OSC_5X7
IC U 位号、取值、封装U1 ACT24C08BN SOIC-8 网口变压器FT 位号、取值、封装FT1 H4001SG SSOP40
RJ45 RJ 位号、取值、封装RJ1 RJ45_1X1 RJ45_1X1 插针、电源
J 位号、取值、封装J1 插针1X4 J1X4_2.54mm 座、排线接
口类
模块连接接
P/CON 位号、取值、封装
口、Mini
PCI、SFP类
电池座BAT 位号、取值、封装
开关按钮SW 位号、取值、封装
LED、发关二
LED/D 位号、取值、封装
极管
保险丝 F 位号、取值、封装
天线、天线
ANT 位号、取值、封装
接口
测试点TP 位号、取值、封装TP1 testpoint TP_30mark
其它根据元件类型或接近类型命名,或新增。
6.3原理图目录命名及要求
6.3.1 在新建一个原理图对象时,其名称要求为:产品名称+版本号+日期。
6.3.2 每一页的命名,个位页码数,前面要加一个0.要求为:页码+空格+本页所对应的物理
电气类型。
如:PAGE02 POWER---即表示第二页,里面为电源部分电路。
6.3.3 原理图一般要求按下面方式排序:
首先第一页要求为产品的各芯片连接关系框架图;
其次为电源部分电路;
再次为复位(串口、其它逻辑等)部分电路;
接着为MAC 芯片部分电路; 接着为PHY 芯片部分电路;
接着页要求为连接器接口部分电路; 接着页要求为灯板接口部分电路; 依次往下排,遇特殊可适当调整。
6.3.4 原理图每页中的右下角放置如下图所示信息:
6.4 元器件属性及摆放 6.4.1 元器件属性显示
6.4.1.1 Footprint 是元件最基本的属性,在原理图中必须显示出来,并且用绿色颜色、
粗体、八号字体标识。
以便修改和审核。
具体如图实例所示:
R2
330R
R0402D1
LED_G
D0603
2
1
+3_3V
6.4.1.1 Value值是元件的一个基本属性,在原理图中同样必须显示出来,并且用默认
颜色、常规、小六号字体标识。
以便修改和审核。
具体如图实例所示:
6.4.2 元器件属性的摆放。
6.4.2.1 电阻、电容、电感、磁珠和二极管等元器件的摆放要求。
当元器件竖向放置时,
要求位号、元件值、封装等放在元器件本体的右边,从上到下依次放置,如图1。
图1
6.4.2.2 当横向放置时,电阻要求位号放在元器件左边Pin脚上方,元件值在右边pin脚
上方,封装放在本体下方(如红色框内所示);其他元器件要求位号放在元器件左边Pin脚上方,元件值在右边pin脚上方,封装放在右边pin脚下方,如图2。
图2
6.4.2.3 特殊位置的摆放。
在元件密集的时候,没有足够的地方摆放,可以按照下面的
范例,以靠近元器件,便于识别的原则摆放。
6.4.2.4 如果器件空贴,需在元器件的规格或者值前面标注DNI。
例如: C215 DNI-1nF,
R406 DNI-4.7K ……
6.4.2.5地、电源网络标示
6.4.2.5.1 统一板上地GND 和机壳地PGND 网络标识。
分别如下:
6.4.2.5.2 电源网络统一标识为一个小圆圈,下面一条连接线,网络标示为一个“+”
号后面紧跟电源大小值。
具体如下图:
+5V
+3.3V+2.5V+1.2V
纵向
+5V
+3.3V+2.5V+1.2V
横向
6.5 电阻电容值标示规则
6.5.1 电阻:电阻取值包括值、精度。
如:1K 5%,1K 1%.一般情况下,我们将5%精度的电
阻精度不显示出来,即在未标示精度情况下,默认为5%精度。
其次,电阻值按以下几种方式标示:
a.以欧姆为单位的值标示为值后面加一个“R”。
如2.2R、220R;
b.以千欧姆为单位的值标示为值后面加一个“K”。
如4.7K、100K;
c.以兆欧姆为单位的值标示为值后面加一个“M”。
如1M、1.5M。
6.5.2 电容:电容取值包括值、精度、电压。
如:0.1uF X7R 50V。
一般情况下,我们将Y5V
精度不显示出来,即在未标示精度情况下,默认为Y5V精度。
其次,电容值按以下几种方式标示:
a.以皮法为单位的值标示为值后面加一个“pF”。
如100pF、33pF;
b.以纳法为单位的值标示为值后面加一个“nF”。
如1nF、10nF;
c.以微法为单位的值标示为值后面加一个“uF”。
如1uF、100uF。
6.6 生成网表
原理图制作完后,要生成一个网络表文件,这个文件中包含有元件位号、元件取值、元件封装和每个元件的网络关系数据信息。
我们要求,在使用ORCAD工具绘制的原理图,生成网表方式按如下图所示方式生成网络表文件。
7.0附录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