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理图设计规范(1)

合集下载

电路原理图设计规范

电路原理图设计规范

xxxx交通技术有限公司——原理图设计规范目录一、概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原理图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1、器件选型:..................................错误!未定义书签。

(1)、功能适合性:.........................错误!未定义书签。

(2)、开发延续性:.........................错误!未定义书签。

(3)、焊接可靠性:.........................错误!未定义书签。

(4)、布线方便性:.........................错误!未定义书签。

(5)、器件通用性:.........................错误!未定义书签。

(6)、采购便捷性:.........................错误!未定义书签。

(7)、性价比的考虑.........................错误!未定义书签。

2、原理图封装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1)、管脚指定:...........................错误!未定义书签。

(2)、管脚命名:...........................错误!未定义书签。

(3)、封装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4)、PCB封装:............................错误!未定义书签。

(5)、器件属性:...........................错误!未定义书签。

3、原理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原理图设计规范

原理图设计规范

原理图设计规范修订历史目录第1章硬件原理图设计规范··············································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目的············································································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基本原则······································································错误!未定义书签。

原理图设计规范V1.0

原理图设计规范V1.0

原理图设计规范文档修改情况版本状态修订内容实施日期编制审核1.0起草2011-4-151 概述本文档的目的在于说明当使用ORCAD完成原理图设计,使用Candence公司的Allegro完成PCB布线设计时,在使用ORCAD设计原理图时的流程和一些注意事项,为一个工作组的设计人员提供设计规范,方便设计人员之间进行交流和相互检查,便于Allegro的网表导入。

2 设计流程原理图的设计流程分为:器件选择,原理封装设计,原理图设计,原理图检查,PCB封装指定,输出网表,原理图整理,提交设计。

2.1 器件选择依据几个原则选定器件:功能适合原则:既保证冗余性,又不会造成大的浪费,例如电源芯片和FPGA芯片。

软件开发的方便性:对于同一功能的器件,应该考虑技术支持和驱动程序设计。

通用性原则:可替换种类越多越好,避免停产等。

布线的方便性:例如封装的选择决定着器件面积和管脚的间距。

生产的方便性:BGA封装的器件避免选择管脚的间距特别小的封装器件(例如S3C6410的BGA封装FBGA424,管脚间距为0.5mm),目前国内的生产工艺以及焊接水平与国外还有一定的差距。

目前国内的BGA 加工对于管脚间距为0.8mm的BGA封装器件的加工工艺已经很成熟。

可方便采购原则:向采购部门要求提供购货渠道,价格和订货周期。

接插件选择:尽量选择接口可靠和方便安装的接口。

2.2 原理封装设计封装设计时,最好把管脚归类放置,电源放在顶部,地放置在底部,输入放在左边,输出放置在右边。

管脚类型应该指定,对于双向脚最好指定为PASSIVE.设计原理封装的工程师应该设计相应的PCB封装。

原理封装应该保持器件尺寸的合理性,便于原理图设计。

对于低有效的管脚命名应该使用\ 例如 R\S\T\表现为RST1。

对于总线管脚,直接命名为 PCI_AD0,PCI_AD1,….对于重名管脚,加1,2,3,…;例如 VCC1,VCC2。

不使用隐藏管脚功能。

2.3 原理图设计2.3.1 原理图分页设计原则:在确定方案后,首先划分功能模块,相同模块尽量放置在同一页,页大小一般采用C型页面大小。

原理图规范

原理图规范

原理图规范原理图是电子设计中的重要部分,它是用来表示电路连接和元件布局的图形化工具。

准确、规范的原理图可以帮助设计者更好地理解电路结构和功能,促使设计者更高效、便捷地进行电路设计和电路分析。

为了保证原理图的准确性和规范性,设计者需要遵循一些原理图规范,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原理图规范:1. 原理图分块:原理图应该按照功能块来分块,每个块应该包含一个完整的电路功能,各个块之间应该用统一的信号线标识符来连接。

2. 元件符号:使用标准的元件符号,不同功能的元件应使用不同的符号,如电阻、电容、晶体管等。

符号应该具有清晰、简洁的特点,以方便设计者快速识别和理解。

3. 元件标记:每个元件应该有唯一的标记,用于在原理图中进行引用和连接,比如使用R1、C1等进行标记。

4. 信号线标识符:使用统一的信号线标识符来连接各个功能块,如电源Vcc、地GND等。

信号线应该具有清晰、直观的特点,以方便设计者快速识别和理解。

5. 信号方向:原理图上的信号线应该标明信号的传输方向,如从输入到输出。

这有助于设计者理解电路结构和信号流动路径。

6. 线条样式:采用不同的线条样式来表示信号类型,如连续线表示电源线,虚线表示控制信号线等。

这有助于设计者快速识别各个信号的类型和功能。

7. 数字标识:在原理图中使用数字标识各个功能块的序号,以方便设计者进行交叉引用和分析。

8. 交叉线处理:当原理图中出现交叉线时,应该采用不同的线条样式或符号来表示交叉线的连接关系。

9. 标题和注释:在原理图中添加标题和注释,用于解释电路的功能和特点,以供设计者了解和参考。

10. 印刷布局:原理图的排版应该合理,元件、标记、线条应该清晰可见,避免交叉和重叠。

同时,应该采用适当的字体大小和线条粗细,以方便设计者清晰地看到每个元素的细节。

总之,准确、规范的原理图是电子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帮助设计者更好地理解电路结构和功能,促使设计者更高效、便捷地进行电路设计和电路分析。

原理图设计规范

原理图设计规范

原理图设计原理图设计规范•-原理图架构•原理图总体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原理图名称、目录、总体框图、电源部分、时钟部分、模块部分、端口部分、结构框图;•原理图第一页为原理图名称(包含原理图名称、版本号、设计者、检视者、日期等);•原理图第二页为目录(包含原理图设计部分、页数);•原理图第三页为总体功能框图(包括主要器件名称、总线类型、端口类型);•原理图最后一页为结构框图(包含端口丝印、大概位置、端口器件编码);•原理图建议倒数第二页为结构件图(包含地孔、测试点、散热器、屏蔽罩、MARK点、ICT孔等)原理图设计规范•电源部分在设计时,首先要增加1页或者2页的电源树和上电时序图进行说明;•时钟部分在设计时,首先要增加1页或者2页的时钟设计框图,标注器件选型、时钟频率、使用对象等;•JTAG总线设计时,首先要增加1页或者2页对JTAG总线的链路进行画图说明,并标注器件、电平;•IIC总线设计时, 首先要增加1页或者2页对IIC总线的链路进行画图说明,并标注器件IIC地址;原理图设计规范•-原理图网络命名•原理图网络命名时,字母必须为大写字母,不可以使用字母“0”;可以使用下划线和左斜线“/”;禁止使用小写字母、短横线、*等;•电源网络命名建议:10V以上命名举例,12V、36V等,数字在字母V前;10V以下电源命名举例,V33或者3V3、V18或者1V8、V09或者0V9;模拟电源命名举例,V33_AVDD_FPGA或者3V3_AVDD_FPGA;可以增加后缀说明电源使用对象;•时钟网络命名规则:时钟网络命名以CLK开头,后接频率,可以增加使用对象说明,举例CLK_50M_CPU;•总线网络命名规则:总线类型开头,后接使用对象或者总线方向,举例:SGMII_CPU_PHY、JTAG_TDI_CPU、PCIE_CPU_FPGA、IIC_SCL_EEPROM等;原理图设计规范•使能网络命名中包含EN,中断网络命名包含INT;•低有效信号命名规则,以“/”开头,例如/RST_CPU、/INT_PHY、/SPI_CS等;•指示灯信号命名规则:以LED开头,增加功能说明,举例LED_CPU_RUN、LED_CPU_ALARM、LED_FPGA_DEBUG、LED_V33等;•差分信号命名规则,以P N表示差分信号的+ -信号,举例PCIE_CPU_FPGA_0_P、 PCIE_CPU_FPGA_0_N,经过电阻、电容前或者后的信号,建议增加R C说明,举例PCIE_CPU_FPGA_0_C_P、PCIE_CPU_FPGA_0_C_N 。

原理图设计规范

原理图设计规范

原理图设计规范用图形符号、文字符号、项目代号等表示电路各个电气元件之间的关系和工作原理的图称为电气原理图。

电气原理图目的是便于阅读和分析控制线路,应根据结构简单、层次分明清晰的原则。

它包括所有电器元件的导电部件和接线端子,但并不按照电器元件的实际布置位置来绘制,也不反映电器元件的实际大小。

1.电气原理图的绘制原则如下:1)原理图必须采用公司统一的原理图库2)原理图上的各种标注应清晰,不允许文字重叠。

3) 相同功能的电路,如无特殊要求应采用相同的电路和器件。

4)凡有模块电路、通用电路,能满足设计要求者,无特殊原因一律采用模块电路。

5)控制电路和外围电路应分开绘制。

控制电路是由各种逻辑电路,接口电路,驱动电路,继电器触点组成的,实现所要求的控制功能;外围电路包括信号、保护电路,执行部件、应用点划线围住,并加以必要的文字说明。

6)简图中元件符号的布置,只考虑便于看出他们所表示的元件功能关系,而不考虑实际位置。

在此布局中,将表示对象划分为若干功能组,按照因果关系从左到右或从上到下布置;每个功能组的元件应集中布置在一起,并尽可能按工作顺序排列。

7)图中自左而右或自上而下表示操作顺序,并尽可能减少线条和避免线条交叉。

8)如果信息流或能量流从右到左或从上到下,以及流向对看图都不明显时,应在连接线上画开口箭头。

开口箭头不应与其他符号相邻近。

9)在闭环电路中,前向通路上的信息流方向应该是从左到右或从上到下。

反馈通路的方向则相反。

10)图的输入输出信号最好画在图纸边框附近。

11)图中有直接电联系的交叉导线的连接点(即导线交叉处)要用黑圆点表示。

无直接电联系的交叉导线,交叉处不能画黑圆点。

12)电源必须标清负荷范围。

13)由多块PCB板组成的固定搭配产品各版的原理图应绘制在同一张原理图上,每块板需用点划线围框。

14)元器件编号时按标准顺序编号。

2.图线、字体及其他2.1 图线:粗实线、细实线、波浪线、双折线、虚线、细点划线、粗点划线、双点划线2.2 字体:仿宋_GB23122.3箭头和指引线开口箭头:用于电气能量、电气信号的传递方向(能量流、信息流流向)实心箭头:用于可变性、力或运动方向,以及指引线方向。

原理图设计规范

原理图设计规范

原理图设计规范原理图设计规范是指在进行原理图设计时,需要遵守的一系列规范和要求。

原理图是电子产品设计的基础,它直接影响着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

因此,设计师在进行原理图设计时需要遵守一定的规范,以确保设计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首先,原理图设计需要清晰明了。

设计师应该将电路图分成模块,每个模块内部应该简洁明了,不应该出现交叉线和过多的连接线。

同时,应该避免线路交叉过多的情况。

如果有必要,可以通过引线进行引出,以提高可读性。

其次,原理图设计需要符合电子设计的常规要求。

比如,每个电路模块应该有明确的供电引脚和地引脚,以确保正常工作。

电路模块之间的连接应该清晰,并标明连接的方式,如电源线、信号线或地线等。

另外,需要注意电路板布局的合理性和稳定性,避免产生干扰或者短路。

第三,原理图设计需要保持一致性。

设计师应该使用统一的符号和标记,以便于他人理解和修改。

在设计原理图时,应该遵循一套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如使用国际标准符号。

同时,应该标明每个元器件的型号、规格和参数,以便后续的选型和测试。

第四,原理图设计需要考虑到可靠性和稳定性。

设计师应该避免使用过长的连接线和过多的弯曲,以免造成信号衰减或者信号串扰。

另外,应该合理选择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元器件的数值和型号,以满足设计要求并提高工作效率。

最后,原理图设计需要考虑到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设计师应该留出足够的空间,以方便维修和修改。

在设计过程中,应该考虑到后续可能的扩展需求,为未来的升级和改进提供方便。

总之,原理图设计规范是保证电子产品设计质量的基础。

设计师应该严格按照规范进行设计,保证原理图的准确性、稳定性和可靠性,以提高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

同时,在实际设计中,设计师也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以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原理图设计规范1

原理图设计规范1

原理图设计规范一、标准图框图幅页面和字体:推荐采用A4或A3页面,如果空间不够,先考虑分页,然后才考虑使用A2页面,并有标准格式的图框,如下图。

其中每一图幅可根据方向分为Landscape(纵向)及Portrait(横向)。

在选用图纸时,每页图纸的命名应能准确清晰的该页图纸电路的完整功能。

整个设计图纸中,首页应为整机的系统应用框图及原理图的目录,第二页为版本历史,在图纸上注明,每个版本的修改记录,第三页为产品功率消耗,其后才开始为原理图,功能相近或关联的图纸最好放置在一起。

二、电路布局原理图的作用是表示电路连接关系,因此需要注意电路结构的易读性。

一般可将电路按照功能划分成几个部分,并按照信号流程将各部分合理布局,一页放置不下,可以分成几页,不同页之间的网络连接页与页之间的网络必须采用页间连接符进行连接,并表明其信号流向,不可以只放置网络标号,网络标号及页间连接符名称应能够标示清楚该电路网络的功能含义(举例:比如DDR接口的地址线A11,可以采用DDR_A11或DDRA11),而不能随便采用几个无任何含义字符来表示(如A、ABC等)连线时,需注意避免线条的不必要交叉,以免难于辨识整份原理图需布局均衡. 避免有些地方很挤,而有些地方又很松。

接插件(如电源/喇叭插座, AUX IN, RCA OUTPUT, KB/CD SERVO 接口等)尽量分布在图纸的四周, 示意出实际接口外形及每一接脚的功能.分立元件放置,尽量按需要靠近的管脚进行放置,如果因原理图空间原因,无法靠近,需加文字说明。

大电流,高电压,高速,敏感元件都应该加文字说明,并说明线宽要求,间隔要求等相关要求。

电源和地符号,不推荐用纯符号性质的电源/地符号,推荐采用可以明确看出网络属性的电源和地符号。

如下图:电源符号采用如下的标示方法:地采用如下的标示方法:三、元件标注1.元件标注最基本信息,即显示在图上的信息应该包括元器件位号和元器件值。

其中元器件位号一般根据元器件种类以不同的英文字符表示,一般以英文首位字母表示:电阻R电容 C电感L变压器T二极管 D三极管Q集成电路U接插件J按键K晶振YMOS M其他X根据实现功能不同,在字母前加一位固定字母,根据公司现有的产品分为如下几种:1、POWER (电源)P2、TUNER(TUNER 及相关电路)T3、VIDEO(视频及相关电路)V4、AUDIO((音频及相关电路) A5、MEMORY(包括内存及FLASH,EEPROM)M6. PCMCIA/PCI/Smartcard C7、System(主CPU及相关电路)S8、LNB L9, 其他(接口和小模块)N 如在电源部分的一个电阻,表示为PRXXX电源部分的一个电容,表示为PCXXX而元器件值应该包含元件值和必要的额定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理图设计规范目录目录-------------------------------------------------------------------------------------------------------------2第1章硬件原理图设计规范--------------------------------------------------------------------------------------31.1目的-----------------------------------------------------------------------------------------------------------31.2基本原则-----------------------------------------------------------------------------------------------------31.2.1原理图设计前的方案确定和基本原则-------------------------------------------------------31.2.2确定核心CPU-------------------------------------------------------------------------------------31.2.3参考成功案例--------------------------------------------------------------------------------------31.2.4对外围器件选型-----------------------------------------------------------------------------------41.2.5设计外围电路--------------------------------------------------------------------------------------41.3版面设计-----------------------------------------------------------------------------------------------------51.3.1图幅--------------------------------------------------------------------------------------------------51.4元件符号及参数设置标准-------------------------------------------------------------------------------61.4.1常用元件位号命名规则--------------------------------------------------------------------------61.5元件符号-----------------------------------------------------------------------------------------------------61.5.1电阻参数描述--------------------------------------------------------------------------------------61.5.2电容参数描述--------------------------------------------------------------------------------------81.5.3电感、磁珠参数描述-----------------------------------------------------------------------------91.5.4二极管---------------------------------------------------------------------------------------------101.5.5三极管及场效应管------------------------------------------------------------------------------101.5.6其它器件------------------------------------------------------------------------------------------101.6元件选择---------------------------------------------------------------------------------------------------101.6.1元件库选取---------------------------------------------------------------------------------------101.6.2元件放置要点------------------------------------------------------------------------------------121.7多张原理图------------------------------------------------------------------------------------------------131.8版面布局---------------------------------------------------------------------------------------------------131.8.1网络标号命名------------------------------------------------------------------------------------161.8.2总线式原理图画法------------------------------------------------------------------------------171.8.3CPU画法标准------------------------------------------------------------------------------------171.8.4其他------------------------------------------------------------------------------------------------181.9注意---------------------------------------------------------------------------------------------------------191.10复杂电路设计技巧-------------------------------------------------------------------------------------201.11原理图检查-----------------------------------------------------------------------------------------------211、原理检查:-------------------------------------------------------------------------------------------212、BOM检查:-----------------------------------------------------------------------------------------211.12原理图评审:---------------------------------------------------------------------------------------------21第1章硬件原理图设计规范1.1目的原理图设计是产品设计的理论基础,设计一份规范的原理图对设计PCB、跟机、做客户资料具有指导性意义,是做好一款产品的基础。

原理图设计基本要求:规范、清晰、准确、易读。

制定此《规范》的目的和出发点是为了培养硬件开发人员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增强硬件开发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工作效率和开发成功率,保证产品质量。

1.2基本原则1.2.1原理图设计前的方案确定和基本原则1、符合产品执行的标准与法规:包括国标、行规、企业标准、与客户合同、技术协议等。

2、详细的理解设计需求,从需求中整理出电路功能模块和性能指标要求。

一般包括:精度、功能、功率、成本、强度、机构等。

3、产品稳定性和可靠性设计原则:稳定/可靠性设计的内容包括,降额设计、气候条件、安规、EMC、防腐设计、热设计、工艺设计等。

A、采用简单、成熟、可靠的模块化的方案、硬件电路、及软件进行设计。

B、元器件和部件选择有质量的品牌产品。

1.2.2确定核心CPU根据功能和性能需求制定总体设计方案,对CPU进行选型,CPU选型有以下几点要求:●性价比高;●容易开发:体现在硬件调试工具种类多,参考设计多,软件资源丰富,成功案例多;●可扩展性好。

1.2.3参考成功案例针对已经选定的CPU芯片,选择一个与我们需求比较接近的成功参考设计,一般CPU 生产商或他们的合作方都会对每款CPU芯片做若干开发板进行验证,厂家公开给用户的参考设计图虽说不是产品级的东西,也应该是经过严格验证的,否则也会影响到他们的芯片推广应用,纵然参考他们设计的外围电路有可推敲的地方,CPU本身的管脚连接使用方法也绝对是值得我们信赖的,当然如果万一出现多个参考设计某些管脚连接方式不同,可以细读CPU芯片手册和勘误表,或者找厂商确认。

另外在设计之前,最好我们能外借或者购买一块选定的参考板进行软件验证,如果没问题那么硬件参考设计也是可以信赖的,但要注意一点,现在很多CPU都有若干种启动模式,我们要选一种最适合的启动模式,或者做成兼容设计。

1.2.4对外围器件选型根据需求对外设功能模块进行元器件选型,元器件选型应该遵守以下原则:●普遍性原则:所选的元器件要被广泛使用验证过的尽量少使用冷偏芯片,减少风险;●高性价比原则:在功能、性能、使用率都相近的情况下,尽量选择价格比较好的元器件,减少成本;●采购方便原则:尽量选择容易买到,供货周期短的元器件;●持续发展原则:尽量选择在可预见的时间内不会停产的元器件;●可替代原则:尽量选择pin to pin兼容种类比较多的元器件;●向上兼容原则:尽量选择以前老产品用过的元器件;●资源节约原则:尽量用上元器件的全部功能和管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