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设计(7-9课)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设计(7-9课)

【导语】历史作为反映过去事实的⼯具,其本⾝必须具有⼀定的科学依据,从⽽为⼈类整个阶段的发展进程奠定基础。

以下是©⽆忧考⽹为⼤家整理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篇⼀】部编版⼋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设计:第7课《伟⼤的历史转折》 【课程标准内容】 了解中国共产党⼗⼀届三中全会 【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三单元“中国特⾊社会主义道路”的第⼀课时,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上承“⽂⾰”,下启改⾰开放的伟⼤实践和中国特⾊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

在内容上,本科包括两个⼦⽬——⼗⼀届三中全会和拨乱反正,主要围绕以下⼏个问题阐述:以“真题标准问题的讨论”介绍⼗⼀届三中全会的背景,重点讲述⼗⼀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内容和历史意义;⼗⼀届三中全会推动全⾯平反冤假错案和中共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教学⽬标】 1.知识与能⼒:了解⼗⼀届三中全会的背景,知道它的召开的时间和主要内容,理解其历史意义。

了解拨乱反正加强了民主与法制建设,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过程与⽅法:通过了解并对⽐“两个凡是”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认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与⼗⼀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内在联系;从对⼗⼀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内容和改⾰开放伟⼤成就的了解、分析,认识⼗⼀届三中全会是“伟⼤转折”的历史意义,由此学会在历史发展进程中认识历史⼈物、历史事件的地位和作⽤。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同中国共产党完全有能⼒领导中国⼈民取得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功;认识改⾰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认识“实践”与“真理”的关系。

【教学要点】 教学重点:⼗⼀届三中全会的内容 教学难点:⼗⼀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导⼊ 播放《祝酒歌》⽚段,展⽰这⾸歌的创作时间和部分歌词。

设问:这⾸歌曲创作于1977年,你知道歌词中的“⼗⽉”⾥发⽣了什么事情吗?⼈们对此持什么态度? 学⽣听歌,根据这⾸歌创作的时间和歌曲旋律、部分歌词, 思考并回答问题:歌词中“⼗⽉”⾥发⽣了什么事情?(1976年10⽉粉碎“四⼈帮”,“⽂⾰”结束) ⼈们对此持什么态度? (喜悦,激动,期待……) 总结、过渡:⼗年“⽂⾰”的动乱,积累下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粉碎“四⼈帮”后⼈们要求纠正“⽂⾰”的错误,拨乱反正,这正是《祝酒歌》的创作背景,它以活泼流畅的曲调,丰满⽣动的歌词,记录了⼀个民族的情感。

我国历史上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范文

我国历史上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范文

我国历史上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优秀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我国历史上的重大历史转折点;(2)掌握各个历史转折点的背景、过程及影响;(3)培养学生的史实分析和判断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研究历史转折点;(2)学会运用历史观点,分析历史事件的发展变化;(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我国历史转折时期的艰难历程;(2)激发学生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做出贡献的责任感;(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弘扬民族精神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我国历史上的重大历史转折点;(2)各个历史转折点的背景、过程及影响。

2. 教学难点:(1)历史转折点背后的历史规律;(2)如何评价历史转折点的作用和意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2)激发学生对我国历史转折点的兴趣,引导思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历史转折点的基本情况;(2)引导学生关注历史转折点的背景、过程及影响。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深入分析历史转折点的原因、过程和结果;(2)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辩证思维能力。

4. 教师讲解:(1)针对学生的讨论,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2)详细阐述历史转折点的背景、过程及影响;(3)引导学生认识到历史转折点的意义和价值。

5. 课堂小结:(1)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简要回顾;(2)强调历史转折点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四、作业布置2. 选择一个历史转折点,进行深入研究,下节课分享研究成果。

五、教学反思1. 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总结,分析教学效果;2.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转折点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历史转折点的背景、过程及影响。

2. 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八年级下册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大全

八年级下册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大全

八年级下册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大全第一章:遵义会议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遵义会议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2. 培养学生对党的历史转折点的认识,增强学生的党性修养。

3. 引导学生学习党的优良作风和革命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教学内容1. 遵义会议的背景:国民党五次“围剿”,红军长征初期面临的困境。

2. 遵义会议的过程:会议的组织、讨论和决定。

3. 遵义会议的意义: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遵义会议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2. 教学难点:遵义会议对党的历史发展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遵义会议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2.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遵义会议对党的历史转折点的认识。

五、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回顾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关注遵义会议的重要性。

2. 讲解:详细介绍遵义会议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3. 讨论:分组讨论遵义会议对党的历史发展的影响,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4. 总结:总结遵义会议的重要性,强调其对党的历史转折点的意义。

第二章:抗日战争的胜利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抗日战争的胜利过程和原因。

2. 培养学生对抗日战争胜利意义的认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 引导学生学习抗日英雄的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教学内容1. 抗日战争的胜利过程:百团大战、地道战、抗日战争的转折点。

2.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国共合作、全民族抗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3. 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反抗外国侵略取得胜利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抗日战争的胜利过程和原因、胜利意义。

2. 教学难点:抗日战争胜利对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抗日战争的胜利过程和原因、胜利意义。

2. 事例分析法:分析抗日英雄的事迹,引导学生学习英雄精神。

我国历史上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范文

我国历史上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范文

我国历史上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优秀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我国历史上的重大历史转折点;(2)掌握各个历史转折点的原因、过程及影响;(3)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研究历史转折点;(2)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民族自豪感;(2)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3)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我国历史上的重大历史转折点概述1. 导入新课:回顾已学知识,引导学生思考我国历史上的重大历史转折点。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总结各个历史转折点,如春秋战国、秦朝统一、汉朝建立、三国两晋南北朝、唐朝盛世、宋朝兴起、元朝统一、明朝建立、清朝初期、辛亥革命等。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各个历史转折点的原因、过程及影响,分享学习心得。

4. 教师点评:总结学生讨论成果,强调历史转折点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春秋战国时期的转折1. 导入新课:回顾上一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春秋战国时期。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学习春秋战国时期的背景、重要事件、历史意义。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转折点,如齐桓公称霸、晋文公称霸、楚庄王问鼎中原等。

4. 教师点评:总结学生讨论成果,强调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转折意义。

第三课时:秦朝统一六国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思考秦朝统一六国的历史意义。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学习秦朝统一六国的背景、过程、影响。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秦朝统一六国的历史转折点,如商鞅变法、长平之战、秦灭六国等。

4. 教师点评:总结学生讨论成果,强调秦朝统一六国的历史转折意义。

第四课时:汉朝建立与大一统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了解汉朝建立与大一统的历史背景。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学习汉朝建立与大一统的过程、影响。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汉朝建立与大一统的历史转折点,如楚汉争霸、刘邦称帝、文景之治等。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教案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教案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教案第一章:导言1.1 课程背景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历史上的一些重大转折点,通过分析这些转折点产生的原因、过程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的发展脉络,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历史责任感。

1.2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理解历史性转折的概念及其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性。

2. 掌握本课程的学习方法和研究思路。

3. 分析中国历史上的一些重大转折点。

1.3 教学内容本章主要介绍历史性转折的概念,以及中国历史上的几个重大转折点,包括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秦朝的统一、唐朝的盛世与衰落、宋朝的科技与文化、明朝的海外贸易与闭关锁国等。

第二章: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2.1 课程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这一时期的思想繁荣和学术竞争为后来的统一帝国奠定了基础。

2.2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背景和历史特点。

2. 分析诸子百家的主要思想和影响。

3. 探讨百家争鸣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2.3 教学内容本章主要介绍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诸子百家的主要思想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包括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第三章:秦朝的统一3.1 课程背景秦朝的统一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国家的建立,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2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了解秦朝统一六国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2. 分析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及其影响。

3. 探讨秦朝统一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意义。

3.3 教学内容本章主要介绍秦朝的统一过程,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包括秦朝的法律、货币、度量衡等方面的统一措施。

第四章:唐朝的盛世与衰落4.1 课程背景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与衰落并存的时期,这一时期的转折点对于理解中国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4.2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了解唐朝的盛世和衰落过程。

【教学方案】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

【教学方案】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

【教学方案】伟大的历史转折精品教案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历史转折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帮助学生理解历史转折的概念和重要性。

教学内容:引入历史转折的定义和意义。

介绍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安排。

教学活动:1. 开场提问:什么是历史转折?你能想到哪些历史上的转折点?2. 教师讲解:历史转折的概念和重要性。

3. 学生分享:自己知道的历史转折点及其影响。

4. 引出本课程的主题和教学安排。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对历史转折概念的理解程度。

评估学生对课程目标的认知和兴趣。

第二章:伟大的历史转折案例一教学目标:1. 学生了解第一个历史转折点的背景和事件。

2. 学生理解第一个历史转折点的重要性和影响。

教学内容:介绍第一个历史转折点的背景和事件。

分析第一个历史转折点的重要性和影响。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第一个历史转折点的背景和事件。

2. 学生讨论:对第一个历史转折点的理解和看法。

3. 案例分析:第一个历史转折点对历史进程的影响。

4. 小组分享:各自对第一个历史转折点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对第一个历史转折点的了解程度。

评估学生对第一个历史转折点重要性的认识。

第三章:伟大的历史转折案例二教学目标:1. 学生了解第二个历史转折点的背景和事件。

2. 学生理解第二个历史转折点的重要性和影响。

教学内容:介绍第二个历史转折点的背景和事件。

分析第二个历史转折点的重要性和影响。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第二个历史转折点的背景和事件。

2. 学生讨论:对第二个历史转折点的理解和看法。

3. 案例分析:第二个历史转折点对历史进程的影响。

4. 小组分享:各自对第二个历史转折点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对第二个历史转折点的了解程度。

评估学生对第二个历史转折点重要性的认识。

第四章:伟大的历史转折案例三教学目标:1. 学生了解第三个历史转折点的背景和事件。

2. 学生理解第三个历史转折点的重要性和影响。

教学内容:介绍第三个历史转折点的背景和事件。

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

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

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中国历史上的一些重要转折点,如秦统一六国、汉朝的建立、唐朝的盛世等。

(2)认识历史转折的含义及其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通过分析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历史转折的原因和影响。

(2)运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的历史事件为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历史转折的过程。

(3)运用比较法,让学生了解不同历史转折的异同,提高他们的历史认识。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尊重和热爱,增强他们的历史使命感。

(2)引导学生认识到历史转折对国家民族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3)通过历史的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民族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中国历史上的一些重要转折点及其原因和影响。

(2)历史转折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2. 教学难点:(1)历史转折的发生原因及其与历史发展的内在联系。

(2)如何理解历史转折中的偶然性与必然性。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收集与历史转折相关的历史事件和案例。

(2)整理历史转折的相关资料,制作教学课件。

2. 学生准备:(1)预习相关的历史知识点。

(2)准备笔记本,记录学习过程中的疑问和思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目标。

(2)提问:同学们认为历史上哪些事件可以称为“历史转折”?为什么?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历史转折的定义和特点。

(2)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分析历史转折的原因和影响。

3. 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与历史转折相关的历史事件和案例。

(2)学生分小组讨论,分析案例中历史转折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4. 小组交流:(1)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学习心得。

(2)教师点评小组报告,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5. 总结提升:(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历史转折的重要性。

【教学方案】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

【教学方案】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

【教学方案】伟大的历史转折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历史上的一些重要转折点,认识到历史的发展是由许多重大事件所构成的。

2. 通过分析历史转折的原因和影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尊重和热爱,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封建社会的特点和它的衰落原因。

2. 教学内容:a. 封建社会的特点:土地私有制,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科举制度等。

b. 封建社会的衰落:生产力的发展,土地兼并,农民起义等。

3. 教学活动:a. 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的历史资料,了解封建社会的特点和衰落原因。

b.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封建社会的理解和看法。

第二章:辛亥革命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

2. 教学内容:a. 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清朝的衰落,民族危机的加深。

b. 辛亥革命的过程:武昌起义,各省响应,中华民国的成立。

c. 辛亥革命的影响: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建立了民主共和国。

3. 教学活动:a. 引导学生阅读辛亥革命的相关资料,了解其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

b. 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他们对辛亥革命的理解和看法。

第三章:新文化运动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影响和意义。

2. 教学内容:a.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民主、科学、民生、国家的复兴。

b.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思想解放,民众觉醒,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c. 新文化运动的意义的: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思想基础。

3. 教学活动:a. 引导学生阅读新文化运动的相关资料,了解其主要内容、影响和意义。

b.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新文化运动的理六、教学活动1. 分析新文化运动的背景,理解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2. 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分别扮演新文化运动中的重要人物,如陈独秀、鲁迅等,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深入理解新文化运动的主要观点和主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席是伟大的革命领袖,这点我们不能否认,他确实为中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并不是他所说的、所做的都是正确的,比如说“文化大革命”,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危害,那我们还要继续进行下去吗?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变化,我们会遇见很多的新问题,我们不可能总是用旧的方法去解决新的问题,所以,对于“两个凡是”的方针,我们是应该予以反对的。

其实质就是“左”倾错误的继续。

3.教师总结:针对“两个凡是”的方针,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目的就是要反对“两个凡是”的方针。

4.图片展示:
5.教师过渡: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播放纪录片《伟大转折》的片断。

2.教师简要介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基本情况。

3.引导学生思考:请从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三个方面找出会议的主要内容。

提示:(1)思想路线: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政治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3)组织路线: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

4.教师展示图片并做总结:
从核心内容来说:
从会议前后的转变来说:
5.引导学生思考: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何意义?
提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