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前文化简表

合集下载

中国史前文化一览表

中国史前文化一览表

中国史前文化一览表中国历史上的文明源远流长,至今以来,已经发掘出了许多史前文化的遗存,其中的不少是具有较高价值的文化遗产。

因此,今天我们来梳理一下中国史前文化的一览表。

1. 龙山文化龙山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后期的文化,发源于今天的安徽省宣城市,其遗址被称为龙山遗址。

该文化的兴起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重要的农业村落文化之一。

龙山文化的主要特点是聚居村落、农耕经济与手工业并存、青铜制品制作等。

它是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里程碑,不仅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形成、天下大一统的实现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生产力和文化水平,因此成为了研究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窗口。

2. 杨家垴文化杨家垴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个文化,发源于今天的河南省,该文化被认为是中国史前文化中的一段辉煌的历史。

杨家垴文化的主要特征是精美的陶器、地下墓葬和青铜器等,这些都是当时人们优异的手工技艺的体现。

该文化的出现,反映出当时人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文明的阶段,同时也为未来的青铜器制造和青铜文化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3. 仰韶文化仰韶文化是中国史前文化中最著名的文化之一,发源于今天的河南省南阳市境内的仰韶遗址。

仰韶文化的主要特点是陶器制作技术的高度发展,能够制作出各种美丽的陶器,并且在考古人员的挖掘中,还发现了仰韶文化人民使用的骨制品和石器等。

仰韶文化的出现,反映了当时人民的领域生产力和文化水平的发展,在发掘出的遗址中,通过一些墓葬的发现,也揭示出了当时的祭祀文化和宗教信仰。

4. 长江文明长江文明是中国文化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发展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末期的古蜀文化、杨谷文化和三星堆文化。

长江文明的影响范围极广,包括了今天的江苏、上海、浙江、安徽、湖南、湖北、江西、重庆、四川等地区。

长江文明的特征之一是水利工程的发展,从而促使当时人们的农业生产得以发展,同时经济的繁荣也带动了当时的文化活动。

在长江文明领域内,人类更好地运用资源,推动了各种文化的交流和借鉴,这些活动都有益于文明的进步。

中国历史文明简要概括

中国历史文明简要概括

中国历史文明简要概括
中国历史文明源远流长,以下是对其的简要概括:
1. 远古时期:中国的远古时期可以追溯到约200 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

这一时期的人类主要以狩猎采集为生,并逐渐发展出简单的社会组织。

2. 古代文明:约公元前2000 年,中国出现了一些早期的文明,如夏、商、周等。

这些文明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3. 秦汉时期:秦汉时期(公元前221 年-公元220 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时期,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4. 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 年-589 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乱世,政治动荡,战争频繁,但在文化艺术方面却有很大的发展。

5. 隋唐时期:隋唐时期(公元589 年-907 年)是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对外交往频繁。

6. 宋元明清:宋元明清时期(公元960 年-1912 年)是中国历史上的封建社会晚期,这一时期的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经历了许多变化和挑战。

7. 现代史:1912 年辛亥革命后,中国结束了封建帝制,进入了现代史时期。

这一时期的中国经历了多次政治变革和社会动荡,同时也在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中国历史文明的特点包括悠久的历史、丰富多彩的文化、多元的民族融合、独特的政治制度和哲学思想等。

中国历史文明对世界文化和人类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古中国”历史的史前文化、邦国时代到王国时代的进化史!

“古中国”历史的史前文化、邦国时代到王国时代的进化史!

“古中国”历史的史前文化、邦国时代到王国时代的进化史!'古中国'是对中国的称谓,四大文明古国(古中国、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之一,即华夏文明,属大河文明。

中国自古作为文化古国五千年文明从未出现彻底的文化断层。

这是我们中华儿女的骄傲!深入骨子里的文明的传承!史前文化公元前6000年-公元前2800年1.大地湾文化(伏羲文化):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城东北45公里处的五营乡邵店村。

是中国黄河中游最早也是延续时间最长的旧石器文化和新石器时代文化,存在于约公元前6000年至公元前2800年。

文明迹象(雏形文字、彩陶、绘画、早期农业等)出现于公元前6000年左右。

经历了原始狩猎采集、发达狩猎采集大地湾遗址、大地湾一期原始农业和仰韶早晚期成熟的农业四个经济发展阶段。

主要成就时出现中国最早的旱作农作物标本、最早的彩陶、最早的雏形文字、最早的宫殿式建筑、最早的'混凝土'地面、最早的绘画、公元前3000年的大地湾四期、聚落面积分布巨大,密集分布区达50万平方米,巨型建筑物密集。

2.仰韶文化是黄河中下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1921年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被发现,所以被命名为仰韶文化。

持续时间为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属于晚期石器时代。

3.红山文化年代经碳14测定约为公元前4000~前2900年,主题文化出现在公元前3500年前。

陶器以压印和篦点的之字形纹和彩陶为特色,已出现结构进步的双火膛连室陶窑。

玉雕工艺水平较高,玉器有猪龙形缶、玉龟、玉鸟、兽形玉等。

发现相当多的冶铜用坩埚残片,说明青铜器和制铜业已经出现。

并发现玉龙。

中国古文献记载的黄帝图腾(熊、龙、龟、云、鸟等),均有红山文化玉器与之对应。

发现图腾性玉器反映了5500年前红山先祖的生产、生活、生育和生灵情况,而玉龙玉凤则是红山最尊崇的玉器。

红山文化的社会结构等级制度严格,出现阶级分化,贫富差距很大,私有制,甚至已经形成了原始的酋邦、陶文也进一步成熟。

TGBJ丶X103-2丨中国史前文化分布年表

TGBJ丶X103-2丨中国史前文化分布年表

城背溪 遗址
汤家岗 文化
马家浜 河 文化 姆



石 器 时 代
前4000年
前3500年
前3000年
前2500年
前2070年
夏 前1800年
前1600年

先 秦
前1400年 前1200年 前1046年
前800年

前600年
前400年
前256年
赵宝沟 文化 红 山 文 化
夏家店 文化
大 地 湾 文 化
马家窑 文化
齐家
辛 店 文 化
沙 井 文 化









二里头
龙山 文化岳 石 Fra bibliotek 化大溪文化
马家浜 河 文化 姆



崧泽 薛家岗 文化
文化
屈家岭文化


石家河文化


良渚文化
马桥文化
三 星 堆 文 化
湖熟文化
巴蜀
吴 越
制表:王仁沛
黄河上游
青海 甘肃
黄河中游 黄河下游
陕西
河南
江苏
山西
河北
山东
最后修订:2012年7月10日
长江上游
长江中游
太湖流域
四川
湖北 湖南 江西 江苏、上海
重庆
安徽
浙江
中国远古猿人
下川 文化
磁 山 文 化



老官台

文化
大 半坡
裴李岗 文化
北 辛
青莲岗 文化

地 湾 文 化

中国史前文化及重要遗址简介

中国史前文化及重要遗址简介

中国史前文化及重要遗址简介中国史前文化及重要遗址简介中国的史前文化和遗址,由于旧石器时代的发现较少,习惯上按南方和北方分成两个区域;而新石器时代的发现较多,特别集中在黄河、长江流域,所以地区划分较细。

1 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化石和文化北方地区东谷坨地点旧石器时代早期地点。

位于河北省阳原县东谷坨村许家坡。

据古地磁法断代,年代约为距今100万年,地质时代处于早更新世末或中更新世早期。

所出文化遗物有石制品1600余件,包括石核、石片和石器。

石器种类有刮削器、尖状器和砍斫器。

另外还有打击过的骨片。

该地点与其附近的小长梁地点被合称为“东谷坨—小长梁文化”。

小长梁地点旧石器时代早期地点。

位于河北省阳原县官亭北侧小长梁。

地质时代属于早更新世末或中更新世早期。

文化遗物中有石制品200余件,包括石核、石片和石器,石器种类常见刮削器、尖状器、石钻和砍斫器。

另外出有六件打击骨片。

蓝田人及其文化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

位于陕西省蓝田县。

“蓝田人”包括公王岭和陈家窝两个地点的人类化石,据古地磁断代,公王岭化石年代约为距今100万年至75万年,属中更新世早期,陈家窝化石年代约为距今65万年至50万年。

蓝田人的文化遗物有石核、石片和石器。

石器主要包括砍砸器、刮削器、大尖状器和石球。

其中大尖状器又称三棱大尖状器,最具代表性。

公王岭化石层中的几处灰烬说明当时古人类可能掌握了用火技术。

伴出的动物化石包括中更新世早期到晚更新世的动物。

匼〔ke柯〕河文化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

位于山西省芮城县匼河村一带。

其地质时代属中更新世早期。

匼河文化的遗物包括石核、石片和石器。

石器有砍斫器、刮削器、三棱大尖状器、小尖状器和石球。

烧骨是匼河人用火的证明。

伴出的动物化石多为中更新世的典型种属,象、鹿、水牛、披毛犀的共存说明匼河人的生活环境为温带气候。

北京人及其文化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

“北京人”又称“北京中国猿人”、“北京中国人”或“北京直立人”。

发现于北京市周口店龙骨山的洞穴堆积中。

中国史前文化的时间区间和主要特征

中国史前文化的时间区间和主要特征

中国史前文化的时间区间和主要特征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而在中国的历史中,史前时期的文明发展更是不容忽视。

古代中国文明的发展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其中史前时期涵盖了从人类的起源到公元前21世纪的一个广泛时间跨度。

在这个时间的长河中,中国史前文化也经历了多次变革和进化,逐步形成了独特的特征和风格。

史前时期分为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是最古老的时期,从距今大约200万年前的早更新世开始,直到公元前1.2万年左右的结束。

在旧石器时代,人类还处于原始社会状态,生活方式主要是以狩猎采集为主。

而中国史前文化的早期,主要出现在新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是从公元前8000年到公元前21世纪。

这个时期开始出现了农业文明,人类逐渐从狩猎采集的状态发展成为了以农业为基础的聚居社会。

同时,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开始使用石器进行生产和生活。

这个时期是中国史前文明的黄金时代,先民们发展了独特的文化和技术。

这一时期遗留下来的最重要的证据是良渚文化和仰韶文化。

良渚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

这个文化主要的发现地点是在中国东南部浙江省的良渚遗址,由此得名。

良渚文化在文化和社会发展上有很多显著的特征。

例如,良渚文化在建设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发现有很多大型建筑、排水、道路、堤坝、水闸、池塘和灌溉系统等,这些都是早期城市的标志之一。

此外,良渚文化还在文化和艺术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其中,玉制品就是良渚文化的派对特色之一。

另外,在良渚文化遗址上还发现了很多青铜器、陶器、器皿和口弦等遗物,这表明了良渚文化也是非常有文化底蕴的。

仰韶文化是中国史前文明中的另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文化。

仰韶文化主要的发现地点是在河南省南阳市的仰韶遗址。

该文化时间跨度非常大,从公元前5000年一直延续到公元前3000年。

在仰韶文化时期,人类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例如开始使用陶器和相关的手工艺品,发明和运用了农业工具等。

同时,在文化和建筑方面,仰韶文化也取得了很多的成就。

中国文化史(历史概念)

中国文化史(历史概念)
小纂秦汉时期也为中国奠定了疆域和思想的基础。秦始皇焚书坑儒,在政治上统一了中国之后,又统一度量 衡。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之后,儒家思想成为中国的正统思想。儒家思想 能够经两千年而延续中国正统思想的地位,原因在于其经过以董仲舒为代表的汉儒的补充与改造,已经综合先秦 时期各种思想于一体,并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而以探讨先秦儒家思想为目的的经学也在在汉朝成形,成为传统中 国学术的重心。
春秋战国时代的思想开放运动其规模之大历史之长也为仅见。人文思想在此时期也成为中国哲学的支柱。诸 子百家在这个历史阶段各自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与处世思想,其中,为孔子、孟子、荀子所主张崇尚伦理道德的 儒家、为老子、庄子、列子所主张崇尚自然无为的道家、为墨子所主张的墨家、为商鞅、韩非所主张的法家并为 后世中国最重要的思想。
谢谢观看
距今5000年到10000年的文化,近代以来考古发现的金陵北阴阳营文化、高邮龙虬文化、嘉兴马家浜文化、 余姚河姆渡文化、含山凌家滩文化、潜山薛家岗文化、天门石家河文化、巫山大溪文化等,分布于长江上中下游。 三星堆遗址发现的古蜀文明,达到了非常高的程度。
中国文化在古代创造出了灿烂的文明,并且不断延绵传承创新至今。近代以后的西洋文化自明代时传入中国, 在清末和民国初年对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中形成于西方的近代科学技术推动了中国文化的进步,而形成于 西方的民主政治观念和马列主义思想等文化也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总而要之,或谓自太古至秦、汉,为中 国人创造文化及继续发达之时期;自明清以来,则为中国文化中衰之时期。在中国大陆,随着改革开放以后市场 经济的逐渐兴起,复兴中华传统文化与政治民主化成为一个社会趋势 。
夏商西周
大禹雕塑夏商周三代文化最大的特色即为宗法制度。宗法制度萌芽于夏朝,宗法制度完备确立在西周,其是 在晚商的长子继承制的法则上加以严格规范与执行。标志为嫡长子继承制、土地分封制与严格的宗庙祭祀制度。 在宗法制度下,“礼仪”对每个士族成员有极大的强制性和约束力,实际上宗法制度已经成为一种未成文的习惯 法。在宗统范围内宗庙里祭祀辈分之亲疏,即规定了地位的高下。宗庙里的谱牒,即是政治上的名分。在宗法体 制下,“国”与“天下”是以“家”做原型扩大的,“家”的精神乃成为各级政治秩序的基型。宗法制度在西周 末期已开始瓦解,但宗法制度的影响却长期笼罩着中华社会。西周的宗法封建制度留给春秋战国时期士人天下只 有一个共主的观念,这种思想也为秦汉帝国的建立与统一奠定基础。宗法制度的影响不仅是政治层面的影响,也 不限于统治阶级,它在后世成为平民社会宗族概念的基础而普遍传承。

中国历史纪年表

中国历史纪年表
夏家店上层文化為中国重要文化遗址之一。该文化遗址因在内蒙古赤峰市夏家店发现,依照考古惯例,以发现处所為名。另外,此于1960年发现的遗跡,之所以命名為「上层文化」,乃是為了同样在夏家店垂直出现﹔年代稍早的夏家店上层文化相区隔。
夏家店下层文化為西元前8世纪-西元前3世纪之青铜文化,分布地点為内蒙古辽河一带。在特徵上,夏家店下层文化的陶器技巧已经明显纯熟,随葬戈、矛、短剑、鏃、饰牌青铜器常常于幕葬品中发现,因此视為青铜时代的晚期。
帝喾,姬姓,名俊,号高辛氏,黄帝长子玄嚣之孙,颛顼是其伯父。
帝喾十五而佐颛顼,封于有辛(今河南商丘),实住帝丘(今濮阳),三十得颛顼帝位,都于亳(今河南偃师县西南),在位七十年,享寿百岁。葬于濮阳顿丘城南台阴野之秋山。许多古文献认为帝俊就是帝喾。《山海经·大荒南经》记载帝俊有中容、晏龙、黑齿、季厘等子族,“生十日”,“生月十有二”。
黄帝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根据记载,号轩辕氏、有熊氏,姬姓,一说姓公孙,姬姓部落首领,传说中上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的第一个。
《史记·五帝本记》记载:“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黄帝居于轩辕之丘”。中国古都学会认为轩辕之丘在今日河南省郑州市轩辕丘,古为有熊国都城,其父少典为有熊国国君。黄帝出生于中国西北黄土高原的沮源关降龙峡,农历二月初二(参见二月二)。在传说中黄帝的母亲是黄土高原上的一名少女,一天傍晚(也有说是夜晚)突然看见北极光,然后就怀孕、生下了黄帝。
中国历史纪年表
史纪时代
(王朝国号帝王庙号)
年代
年号
附注
旧石器时代
170万年前—1万年前
约170万年前元谋人生活在云南元谋一带。
约80万年前蓝田人生活在陕西蓝田一带。
约50万年前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國史前文化简表
考古學時

考古學文化距今年代典型遺址所在地
舊石器時代早期
西侯度文化
元謀人文化
藍田人文化
北京人文化
巫山人文化
匼河文化
湯山人文化
金牛山人文化
觀音洞文化
和縣人文化
大窰文化
繁昌人字洞文化
建始人文化
郧县人文化
庙后山人文化
长阳人文化
银山人文化
灵峰洞文化
泥河湾文化
180萬年
170或60-50萬年
115-75萬年
70-23萬年
(早更新世200萬年)
(中更新世早期80万年)
(中更新世40万年左右)
(中更新世20万年)
(中更新世20万年)
(中更新世20万年)
(中更新世50万年)
200万年
180—200万年
约100万年
40—50万年
19.5万年
20万—16万年
20万年
200万年
山西芮城西侯度
雲南元謀上那蚌村
陝西藍田公王嶺
北京房山周口店
四川巫山大廟
山西芮城匼河
江蘇南京江寧湯山
遼寧營口金牛山
貴州黔西觀音洞
安徽和縣龍潭洞
內蒙古呼和浩特大窰
安徽繁昌县城西南
湖北恩施建始县高坪镇麻札坪村
湖北十堰郧县青曲镇弥陀寺村
辽宁本溪汤河
湖北长阳县下钟家湾村
安徽巢湖南银屏镇岱山村银山
福建三明万寿岩灵峰洞
河北阳原县
舊石器時代中期
大荔人文化
丁村人文化
許家窰人文化
馬壩人文化
鸽子洞文化
(晚更新世早期20万年)
(晚更新世早期7-10万年)
10萬年
(晚更新世早期13万年)
10万年
陝西大荔甜水溝
山西襄汾丁村
山西陽高許家窰
廣東曲江馬壩獅子山
辽宁喀喇沁左翼水泉瓦房村鸽子洞
舊石器時代晚期
水洞溝文化
薩拉烏蘇文化
峙峪文化
下川文化
哈爾濱人文化
小南海文化
山頂洞文化
富林文化
左鎮人文化
長濱文化
雞公山文化
貓貓洞文化
柳江人文化
船帆洞文化
(晚更新世2万-4万年)
5.0-3.7萬年河套人
3.0-2.8萬年
2.3-1.6萬年
2.3萬年
2.2-1.0萬年
1.9萬年
(晚更新世2万)
3.0-2.0萬年
1.5萬年
2.0-1.0萬年
1.5 萬年
(晚更新世7-3万年)
3-2万年
寧夏靈武水洞溝
內蒙古烏審旗大溝灣村
山西朔縣峙峪村
山西沁水下川
黑龍江哈爾濱市閻家崗
河南安陽小南海
北京房山周口店
四川漢源富林鎮
台灣台南左鎮菜寮溪
台灣台東八仙洞
湖北江陵郢北雞公
貴州興義貓貓山
廣西柳江通天岩
福建三明岩前村
中石器時代
靈井文化
沙苑文化
白蓮洞文化
1.0萬年以上
1.0萬年以上
1.0萬年以上(3万--7500年)
河南許昌靈井
陝西大荔沙苑
廣西柳州白蓮洞
新石器時代早期
仙人洞文化
南庄頭文化
彭頭山文化
城背溪文化
后李文化
磁山文化
裴李崗文化
北辛文化
白家村(大地灣
文化)
李家村文化
興隆洼文化
趙寶溝文化
新樂文化
上宅文化
上山文化
南庄头文化
贾湖文化
甑皮岩文化
高庙文化
罗家角文化
涂家台文化
約1.0萬年
約1.0萬年
約9000年
約7000年
約8500--7500年
10000-7500年
8000-7400年
7300-6100年
7800-7200年
8000-4800年
約7200年
8000-7500年
7200-6800年
7300-6800年
7400-6300年
11400—8400年
10500—9700年
9000—7700年
9000—7500年
7800—6000年
約7000年
7000年
江西萬年仙人洞
河北徐水南庄頭
湖南澧縣彭頭山
湖北枝城城背溪
山東淄博后李官庄
河北武安磁山
河南新鄭裴李崗
山東滕州北辛
陝西臨潼白家村
(甘肅秦安大地灣)
陝西西鄉李家村
內蒙古敖漢旗興隆洼
內蒙古敖漢旗趙寶溝
遼寧潘陽新樂
北京平谷上宅
浙江浦江县黄宅镇上山
河北徐水县南庄头村
河南漯河舞阳县北舞渡镇
广西桂林市独山
湖南洪江安江镇岔头乡岩里村
浙江桐乡石门镇
湖南益阳南县南洲镇大郎城村
新石器時代中期
河姆渡文化
馬家濱文化
崧澤文化
北陰陽營文化
大溪文化
仰韶文化
大汶口文化
小珠山文化
紅山文化
新開流文化
大坌坑文化
汤家岗文化
三星村文化
营盘山文化
半坡文化
庙底沟一期
7000-5400年
7000-6000年
6000-5200年
6000-5000年
6400-5500年
7000-5000年
6300-4400年
6500-4500年
6000-5500年
6000年
約6400年
7000—6000年
6500—5500年
6000—5500年
6800—5300年
6000—5300年
浙江餘姚河姆渡
浙江嘉興馬家濱
上海青浦崧澤
江蘇南京北陰陽營
四川巫山大溪
河南三门峡渑池仰韶村
山東泰安大汶口
遼寧長海小珠山
內蒙古赤峰紅山
黑龍江密山新開流
台灣台北八里大坌坑
湖南常德安乡县安全乡
江苏金坛市西岗三星村陝
四川阿坝州茂县凤仪镇
西西安半坡村
河南三门峡陕县硖石乡庙沟村庙底沟
新石器時代屈家嶺文化
薛家崗文化
良渚文化
石家河文化
石峽文化
山背文化
白羊村文化
5500-4500年
5500-5000年
5200-4200年
約4400年
5000-4000年
約4800年
約4200年
湖北京山屈家嶺
安徽潛山薛家崗
浙江餘杭良渚鎮
湖北天門石家河
廣東曲江石峽
江西修水山背
雲南賓川白羊村
晚期
卡若文化
曲貢文化
山東龍山文化
河南龍山文化
陶寺文化
客省庄文化
馬家窰文化
齊家文化
富河文化
昙石山文化
圓山文化
鳳鼻頭文化
卑南文化
凌家滩文化
湖熟文化
老虎山文化
宝墩文化
二里头文化
夏家店文化
岳石文化
庙底沟二期
5300-4000年
4000-3500年
4400-4000年
4800-4000年
4500-3900年
4800-4000年
5200-4000年
約4000年
約5200年
5000-3500年
4400-3000年
4500-3500年
3000-2000年
5600—5300年
5000—4000年
4800—4300年
4500年
4000—3600年
4000—3500年
3950—3500年
5300—4600年
西藏昌都卡若
西藏拉薩曲貢村
山東章丘龍山鎮
河南陝縣廟底溝
山西襄汾陶寺
陝西長安客省庄
甘肅臨洮馬家窰
甘肅廣河齊家坪
內蒙古巴林左旗富河溝門
福建閩侯縣昙石山
台灣台北圓山
台灣高雄鳳鼻頭
台灣台東卑南
安徽含山铜闸镇
南京江宁区湖熟
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凉城县
四川成都新津宝墩村
河南偃师二里头村
内蒙古赤峰市
山东平度市东岳石村
河南三门峡陕县硖石乡庙沟村庙底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