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重大审计舞弊案例整理
内部审计问题事例

内部审计问题事例
以下是一些关于内部审计问题的典型事例:
1.安然事件:2001年,美国安然公司由于内部审计失职,导致公司财务造假,最终宣告破产。
该事件揭示了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对于公司财务信息真实性的重要性。
2.四川某上市公司保理业务内部控制缺陷:2017年,四川证监局在对某上市公司进行现场检查时发现,该公司的部分保理业务客户对应的基础业务和购销合同高度相似,不同保理客户的交易对手方高度相似,有关交易对手方资质与所开展的采购业务规模不匹配。
这些问题在上市公司对保理业务的合同评审、尽职调查及资金投放过程中未进行必要的查验和说明,在保理业务管理、保理资金投放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内部控制缺陷。
3.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质量存疑:一些主板上市公司在披露年度财务报表审计报告的同时,未按照“指引”要求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这种情况可能导致投资者和监管机构无法全面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和风险控制情况。
这些事例表明,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是确保企业财务信息真实、准确的重要保障。
同时,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也是企业稳健经营的基础。
因此,企业应该重视内部审计工作,加强内部控制管理,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学习审计12项经典案例和7项作弊案例

学习审计12项经典案例和7项作弊案例1. 安然事件2001年12月2日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和能源批发交易商、资产规模达498亿美元的美国安然公司EnronCorp突然向美国纽约破产法院申请破产保护该案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一宗破产案。
安然公司可谓声名显赫2000年总收入高达1008亿美元名列《财富》杂志“美国500强”第七位、“世界500强”第十六位连续4年获得《财富》杂志授予的“美国最具创新精神的公司”称号。
这样一个能源巨人竟然在一夜之间轰然倒塌在美国朝野引起极大震动其原因及影响更为令人深思。
如何造假的?安然采取的方式是:利用资本重组,形成庞大而复杂的企业组织,通过错综复杂的关联交易虚构利润,利用财务制度上的漏洞隐藏债务。
审计扮演了什么角色?明知安然公司存在财务作假的情况而没有予以披露;安达信承接的安然公司的业务存在利益冲突;安然公司财务主管人员与安达信存在利害关系;销毁文件,妨碍司法调查。
启示“安然公司的崩溃不只是一个公司垮台的问题,它是一个制度的瓦解。
而这一制度的失败不是因为疏忽大意或机能不健全,而是因为腐朽……资本主义依靠一套制度监督机制——其中很多是由政府提供的——防止内部人滥用职权,这包括现代会计制度、独立审计师、证券和金融市场制度以及禁止内部交易的规定……安然事件表明,这些制度已经腐朽了。
用于制止内部人滥用职权的检查和约束机制没有一项有效,而本应执行独立审计的会计师却做出了妥协让步。
”2. 世通事件世界通信公司是美国第二大长途电话公司,名列世界50大企业,拥有8.5万名员工,业务遍及65个国家和地区。
2002年4月,世通曝出特大财务丑闻,涉及金额达110亿美元。
7月,纽约地方法院宣布,美国第二大长途电话公司世界通信公司正式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以1070多亿美元的资产、410亿美元的债务创下了美国破产案的历史新纪录。
该事件造成2万名世通员工失业,并失去所有保险及养老金保障。
如何造假的?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公布的最终调查资料显示,在1999年到2001年的两年间,世通公司虚构的销售收入90多亿美元;通过滥用准备金科目,利用以前年度计提的各种准备金冲销成本,以夸大对外报告的利润,所涉及的金额达到16.35亿美元;又将38.52亿美元经营费用单列于资本支出中;加上其他一些类似手法,使得世通公司2000年的财务报表有了营收增加239亿美元的亮点。
审计案例20个

审计案例20个在企业风险管理体系中,审计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对企业的财务、业务运营、内部控制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审核和评估,发现风险隐患,为企业提供有效的建议。
下面介绍20个与审计相关的案例,以期对企业进行风险控制和管理有所帮助。
1.某电子公司的财务报表中存在许多疑点,审计发现公司会计核算不规范,财务数据存在虚报和错误,建议公司加强内部财务管理。
2.某酒店职员在财务操作和结算中存在多种违规行为,审计发现酒店财务管理不规范,建议加强内部控制严肃追究负责人责任。
3.某公司内部控制缺陷较多,审计组发现公司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认知不足,建议制定内部控制制度和规范。
4.某医院药品管理不规范,审计发现医院药品供应链存在漏洞,对药品购买、配送、入库等方面提出建议。
5.某物流公司资金管理不规范,存在内部人员挪用公司资金的情况,审计建议公司加强资金管理制度的落实。
6.某保险公司存在未及时报备社保等问题,审计建议公司落实好劳动保障方面的法律法规要求。
7.某制药公司存在大量违规操作,审计建议制定口径和标准规范工作流程,确保各项活动合规。
8.某学校财务管理不规范,存在票据迹象等问题,审计建议加强内部控制,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9.某银行存在客户资料管理问题,审计建议更加谨慎审查客户信息,防止恶意用户。
10.某能源公司存在重大环保问题,审计建议加强环保意识培养和环保制度落实,确保公司环保合规。
11.某水务公司存在多项不规范行为,审计建议规范工作流程,确保用水环节各项操作符合要求。
12.某地方政府的内部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审计建议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审计工作的整体规划。
13.某房产公司的房产管理存在问题,审计建议强化资产管理体系,预防资产流失。
14.某科技公司的研发管理存在不足,审计建议加强研发投入管理,推动高质量研发项目的开展。
15.某航空公司的安全维护存在问题,审计建议加强机场安全和维护力度,确保飞行安全。
16.某交通公司的运输管理存在问题,审计建议加强安全监管和票务管理,确保项目质量。
内地审计失败案例分析10例

[案例01] 银广夏审计失败案--案例主题:道德风险\专业判断\职业谨慎一、案情简介银广夏股份公司以“倒推”的方法,根据“成本”计算出“销售量”和“销售价格”,并据此安排每个月的进料和出货单以及每月、每季度财务数据,同时采取虚开增值税发票(实际交纳税金)、伪造销售合同、采购合同、银行票据、出口报关单手法:(1) 1999年虚增利润1.7亿元;(2)2000年虚增利润5.2 亿元。
其注册会计师没有发现并出具无保留意见,被移交司法机关侦察,2003年9月16日银川中级法院作出判决:以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罪分别判处注册会计师刘某某、徐某某有期徒刑2年6个月、2年3个月,并各处罚金3万元。
二、法院审理(一)公诉人起诉1.明知YGX及天津GX的财务报告可能虚假,却未实施有效询证、认证及核查程序;1)指派的审计人员在对天津GX进行审计时,严重违反审计规定,委托天津GX董博等人代替审计人员向银行、海关等单位进行询证,致使董博得以伪造询证结果;2)两位会计师在不辨真伪、不履行三级复核有关要求的情况下,仍先后为银广夏出具了1999年度、2000年度“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致使银广夏虚假审计报告向社会公众发布,造成投资者利益的重大损失。
2.具备了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的构成要件1)主体要件:中介机构人员2)主观要件:属于主观故意3)客体要件:中介管理制度4)客观要件: 提供虚假证明(二)会计师答辩1.起诉书认定的注册会计师明知财务报表“可能虚假”就存在主观推定;2.检察机关随意不能以“可能“为理由办案,否则严重当事人合法民权益;3 .现有审计技术手段难以发现公司系统化造假;4.会计师行为不具备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的主观故意要件1)没有明知行为2)没有串通舞弊3)没有证据证明“明知”(三)法院的判决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罪三、失败原因(一)审计理念与方法缺陷1.审计模式选择错误:帐目审计—制度审计—风险审计2.审计理念偏颇倾向1)偏袒熟人与客户的心理失去应有职业谨慎2)喜新厌旧的思维对高科技产品深信不疑3)权利崇拜的媚骨对政治高官的钦定盲从认可3.审计程序不当简化1)期末审计未能实施存货盘点程序;2)外销收入的政府佐证—退税凭证3) 外销收入的现金来源---境外收入4)审计疑点的后续审计—海关报关单5)分析性测试程序不当–计划阶段与报告阶段6)没有利用专家工作—高科技产能(二)客观审计障碍(1)现代化舞弊对独立审计提出挑战;(2)与国外客户交易给函证带来困难;(3)向海关等政府部门函证尚有法律障碍;(4)高科技产品带有诱惑欺骗性;(5)执业环境与社会诚信---尤其是政府诚信缺失(6)有现金流量配合有一定蒙蔽性.四、借鉴启示1.技术创新:审计理念与方法–-观念重于方法2.组织创新:事务所模式选择—制度重于技术3.监管创新: 政府行为的理性4.协会定位: 权益维护与诉求5.合并教训:责任配置与防范[案例02]麦科特审计失败案---案例主题:政府认定与审计确认之责任一、案情介绍某公司在1996年—1999年上市重组期间:(一)虚增资产9074万1. 签订虚假融资租赁合同;2.提高进口设备报关价格9000多万;3.制作虚假进口设备发票;4. 海关出证明提前解除设备监管.(二)虚构利润9320万1.虚开进出口发票,虚增利润2.伪造承包合同,增加中方利润3.签订虚假合同,虚构销售收入4.改变来料加工企业为进料加工(三)虚构股东1. 倒签时间虚构股权转让,将3家股东变为5家2. 将虚构利润9000多万转为实收资本达到上市规模2000年7月21日交易所上市,11月证监会立案调查,01年5月17日移交公安部,某省公安厅01年7月15日立案侦察。
舞弊案例

舞弊案例篇一:舞弊审计案例第五章舞弊审计经典案例第一节国内舞弊审计经典案例案例一:银广厦舞弊案例一、案例介绍:背景资料:银广厦的前身为1992年成立的广厦(银川)磁技术有限公司。
1994年1月28日,?广厦(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宣告成立。
同年6月17日,?银广厦A?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
公司经营范围:高新技术产品的开发、生产、销售;天然物产的开发、加工、销售;动植物的养殖、种植、加工、销售;食品、日用化工产品、酒的开发、生产、销售;房地产的开发、餐饮、客房服务、经济信息以及咨询服务。
银广厦事件是由杂志一纸捅破天窗的。
杂志2001年8月号发表封面文章,揭露深圳股票交易所上市公司银广厦,1999年度、2000年度的业绩,绝大部分来自造假。
经中国证监会查证,银广厦(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伪造销售合同、伪造出口报关单、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伪造免税文件和伪造金融票据等手段,虚构主营业务收入,虚构巨额利润,从1998~2000年虚构利润分别为1176万元、17782万元和56704万元,共计76262万元。
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担任银广厦公司1999年和2000年度会计报表审计业务,为其出具了严重失实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由于上述问题严重损害了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和证券市场公开、公平、公正原则,财政部对该案所涉及的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依法进行处罚;吊销签字注册会计师的注册会计师资格;吊销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资格,并会同证监会吊销其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许可证,同时将追究中天会计师事务所负责人的责任。
银广厦的造假流程银广厦财务报告陷阱设臵过程可以用?赤裸裸?三个字形容。
在被指控造假的1999年和2000年两年,先任天津广厦(天津广厦旗下的二氧化碳萃取业务提供了两年间银广厦几乎全部的报表利润)财务总监升任董事长的董博自称银广厦董事、财务总监、总会计师兼董事局秘书丁功民指示操作了财务造假。
而身为银广厦董事局副主席兼总裁的李有强承认董博所言属实,天津广厦的账都是假的。
国内经典审计案例

国内经典审计案例
1. 华能贿赂案:华能集团前任总经理李蔚涉嫌贿赂银行干部以及其他财务问题,最终在审计部门的调查下被查出并起诉。
2. 万科内幕交易案:万科集团两名高管涉嫌内幕交易,被证监会调查并处以罚款,其中一名高管还被监禁。
3. 金融衍生品风险案:某银行利用金融衍生品的套利操作,导致客户损失近50亿元,最终银行被罚款和撤销相关业务。
4. 国有大型企业财务违规案:某国有大型企业被发现财务违规,涉及虚增业绩、虚列资产等问题,最终被罚款并处以其他行政处罚。
5.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多家上市公司被发现财务造假,涉及虚增业绩、虚列资产、虚报收入等问题,最终被证监会处以罚款和注销股票。
近三年审计违法案例

近三年审计违法案例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公司的规模和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同时,为了保证市场的规范和公平,审计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公司都能够通过审计,有些公司利用漏洞或者不道德的手段避免了审计,以追求短期利益。
下面就是近三年中中国一些典型的审计违法案例。
1.天津市蓝皮书投资有限公司这家公司曾因为保证金违规一事被天津市区法院判处三年有期徒刑,罚款50万元。
根据调查,该公司收取了投资人的保证金,但无有效证据证明该公司对保证金进行过专门储存。
同时,该公司还从未完成任何一个项目,并且未能按照承诺返还投资人的保证金。
2.北京盛达国际信托有限责任公司这家公司因审计违法被行政处罚,罚款30万元。
该公司存在巨额贷款、信托资金运用不当等问题,同时业务实际控制人流动性也存在严重的问题。
3.江苏中科德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这家公司因为未经批准的证券投资而被行政处罚,罚款为5万元。
该公司违反了证券投资的相关规定,未经相关部门批准即进行证券投资,导致该公司所持证券价格大幅下跌,从而导致了巨大的亏损。
4.深圳市光启华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这家公司因未公示基金募集情况而被行政处罚,罚款20万元。
该公司未公示基金募集情况,存在严重违规行为,违反了基金会计核算要求。
5.上海思凯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这家公司因未经批准的增资扩股而被行政处罚,罚款30万元。
该公司未经相关部门批准就增加了注册资本和扩展股东,存在严重的违规行为。
从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出,审计违法行为具有十分严重的后果。
无论是公司还是个人,都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规和规定,切勿对审计进行任何违法行为。
只有规范市场秩序,才能让中国经济保持良性的发展。
《审计舞弊案例》

编辑课件
9
财务舞弊手段
•“预付账款”实现资金循环
万福生科没有采取“应收账款”这一老套路来对应虚增的收入和利润, 而巧妙地选择“预付账款”来走账。上市前的2011年半年报显示预付账款只 有2 000多万元;上市后该科目余额迅速上升,2011年末就达到1.2亿元, 到监管部门2012年8月进场检查时,万福生科的预付账款已经高达2亿多 元。经查,2011年底,万福生科的预付账款实际数仅为1 200万元,远远 低于披露的1.2亿。事实上,万福生科以采购的名义,将公司自有资金作 为预付款支付给农户和粮食经纪人。这些预付款只有少数用在真实发生 的交易,多数资金汇入了由万福生科自己控制的银行账户,随后将其账 户内的采购预付款作为销售回款以现金支取方式转入公司账户中,实现 了资金的“体外循环”。经过数轮循环,万福生科的营业收入便可快速放大 。
公司员工
中国的资本 市场
造假案将严重影响投 资者的信心,以及同行 公司的上市。
编辑课件
12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原因剖析
•未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以评估风险
风险导向审计中,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是必要程序。万福生科 所处的稻米加工行业其实在2009年就已经发生变化,全国稻米加工企业 由于原料供应危机导致大面积停产,但是在招股书中,万福生科对此风 险只字未提,打着本地原料供应充分的幌子粉磨登场创业板,并隐瞒小 报2012午上半年的停产,对此,中磊事务所没有充分关注此格局的重大 变化,识破其原材料供应谎言,以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一:万福生科欺诈上市案件
背景:
2013年万福生科欺诈上市成为创业板欺诈上市第一案
万福生科前身系2003年5月成立的湖南省桃源县湘鲁万福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时注册资本300万元,分别由龚永福和杨荣华以实物资产各出资150万元,其经营范围变更为:收购、仓储、销售粮食;加工、销售大米、饲料;淀粉、淀粉糖、糖果、饼干、豆奶粉;生产销售稻壳活性炭、油脂。
2009年,湘鲁万福以2009年9月30日为基准日,采用整体变更方式设立万福生科(湖南)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0.00万元,股份总数5000万股。
2011年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许可,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1.7亿股,每股面值为人民币1元,并于2011年9月27日在创业板上市,股票简称“万福生科”。
万福生科是湖南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农业科技公司,却于2011年9月在深交所创业板成功上市。
一年之后,2012年9月19日起万福生科停牌证监会介入调查,同年11月万福生科公开致歉,承认公司财务存在欺诈行为。
但是,2012年7月中旬的时候,该公司董事长龚永福还信誓旦旦表态:公司业绩真实,不存在欺诈行为。
2013年3月,万福生科发布检查公告,公告显示在2008年到2011年3年间累计虚增了7.4亿元收入,使得公司净利润虚增1.6亿元。
舞弊原因:
1、为IPO而舞弊;
2、IPO中介机构为上市创造机会。
在公司上市的过程中,需要各种相关中介机构的评估、证明。
万福生科造假案中,审计单位、保荐机构等相关中介组织,没有履行鉴证监督的职责,相反利用职责之便为万福生科的上市提供便利。
中介机构的独立性往往在经济利益面前缺失,为公司上市提供机会。
附件二:“琼民源”事件详情
背景:
琼民源,全称为海南民源现代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1988年7月海南民源现代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在海口注册成立。
1994年,“琼民源”公司便开始走下坡路,经营业绩不挂,其股票无人问津。
1995年,公布的年报中,琼民源每股收益不足0.001元,年报公布日(1996年4月30日)其股价仅为3.65元。
1996年,上市4年多的琼民源受到市场追捧,股价在短短几个月内大涨16倍,成为中国股市中的一匹大黑马。
暴涨背后,是公司业绩的大幅增长,96年净利润增长1290.68倍。
1997年1月22日和2月1日,经过一番精心包装之后,琼民源在《证券时报》上刊登的年度报告和补充公告称,1996年该公司实现利润5.7亿余元,本年度资本公积金增加6.57亿元。
年报赫然显示:每股收益0.867元,净利润比去年同比增长1290.68倍,分配方案为每10股转送9.8万股。
年报一公布,“琼民源”股价便赫然飙升至26.18元。
1997年3月,琼民源公司全部董事在讨论琼民源利润分配的股东大会上集体辞职,导致琼民源无人申请复牌。
为此国务院证券委会同审计署,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组成联合调查组,对琼民源公布的1996年公司业绩进行了调查。
调查结果
琼民源1996年年度报告和补充公告所称1996年“实现利润5.7亿余元”,“资本公积增加6.57亿元”的内容严重失实,虚构利润5.4亿元,虚增资本公积6.57亿元。
其中5.4亿元虚构利润是琼民源在未取得土地使用权的情况下,通过与关联公司及他人签订的未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的合作建房、权益转让等无效合同编造的;而6.57亿元资本公积是琼民源在未取得土地使用权,未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立项和确认的情况下,对四个投资项目的资产评估而编造的。
琼民源的上述行为,严重违反《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禁止证券欺诈行为暂行办法》以及国家土地管理制度和会计制度,欺骗股东和社会公众,其行为误导了广大投资者,严重损害琼民源股东和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已涉嫌构成向股东和社会公众提供虚假财务报告的犯罪行为。
该公司提供虚假财务报告的主要责任人已涉嫌犯罪,1997年7月公安机关已将犯罪嫌疑人依法拘留,己移交检察机关处理。
为琼民源出具1996年年度财务审计报告和资产评估报告的两家会计师事务所,因其所出具的文件含有虚假、严重误导性内容,亦构成虚假陈述行为。
调查组同时发现琼民源的控股股东民源海南公司与深圳有色金属财务公司联手,于琼民源公布1996年中期报告
“利好消息”之前,大量买进琼民源股票,1997年3月前大量抛出,获取暴利。
这两家公司的行为严重违反了有关金融、证券法规,构成了操纵市场行为。
处理结果
1、将制造虚假财务数据的有关材料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刑事责任并建议
其所在公司依照法定程序撤销其各项职务;对琼民源公司及有关董事处以警告。
琼民源原任董事长马玉和因犯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公司聘用会计班文昭也以同等罪名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二年。
2、建议由琼民源的控股股东民源海南公司的上管部门组成清理整顿小组,负责处理琼民
源的日常工作,并依法召开琼民源临时股东大会,选举新的董事会。
在新的董事会对已公布的虚假财务报告进行更正并重新披露后,依照有关规定向深交所申请复牌。
3、建议有关上管部门撤销直接为琼民源进行审计的海南中华会计师事务所,吊销其主要负责人的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书。
对中华会计师事务所处以警告,暂停其从事证券业务资格6个月,对该事务所在琼民源财务审计报告上签字的注册会计师,暂停其从事证券业务资格3年。
对海南大正会计师事务所罚款30万元,暂停其从事证券相关资产评估业务的资格6个月,对负有直接责任的注册会计师,暂停其从事证券业务资格3年。
4、对民源海南公司和深圳有色金属财务公司分别处以警告。
没收非法所得6651万元和6630万元,并各罚款200万元。
建议有关部门对深圳有色金属财务公司的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
附件三:“银广厦”事件详情
银广夏公司全称为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现证券简称为ST广夏(000557)。
1994年6月上市的银广夏公司,曾因其骄人的业绩和诱人的前景而被称为“中国第一蓝筹股”。
2001年8月,《财经》杂志发表“银广夏陷阱”一文,银广夏虚构财务报表事件被曝光。
根据银广夏1999年年报,银广夏的每股盈利当年达到前所未有的0.51元;其股价则先知先觉,从1999年12月30日的13.97元启动,一路狂升,至2000年4月19日涨至35.83元。
次日实施了优厚的分红方案10转赠10后,即进入填权行情,于2000年12月29日完全填权并创下37.99元新高,折合为除权前的价格75.98元,较一年前启动时的价位上涨440%,较之于1999年“5·19行情”发动前,则上涨了8倍多;2000年全年涨幅高居深沪两市第二;2000年年报披露的业绩再创“奇迹”,在股本扩大一倍基础上,每股收益攀升至0.827元。
“奇迹”并未到此为止。
2001年3月1日,银广夏发布公告,称与德国诚信公司签订连续三年总金额为60亿元的萃取产品订货总协议。
仅仅依此合同推算,2001年银广夏每股收益就将达到2至3元。
在更早些时候,银广夏董事局主席张吉生预测,未来三年内每年业绩连续翻番“不成问题”。
公司自1998年至2001年期间累计虚增利润77 156.70万元,其中:1998年虚增1776.10万元,由于主要控股子公司天津广夏1998年及之前年度的财务资料丢失,利润真实性无法确定;1999年虚增17 781.86万元,实际亏损5 003.20万元;2000年虚增56 704.74万元,实际亏损14 940.10万元;2001年1-6月虚增894万元,实际亏损2 557.10万元。
从原料购进到生产、销售、出口等环节,公司伪造了全部单据,包括销售合同和发票、银行票据、海关出口报关单和所得税免税文件。
2001年9月后,因涉及“银广夏”利润造假案,深圳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实际上已经解体。
处理结果
依照现行的《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公司向股东和社会公众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财务会计报告,造成股东或他人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或致使股票被取消上市资格或交易被迫停牌的,应予以立案追究。
2003年9月16日,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中级人民法院对银广夏刑事案做出一审判决,原天津广夏董事长兼财务总监董博因提供虚假财会报告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0万元。
同时,法院以提供虚假财会报告罪分别判处原银川广夏董事局副主席兼总裁李有强、原银川广夏董事兼财务总监兼总会计师丁功名、原天津广夏副董事长兼总经理阎金岱有期徒刑二年零六个月,并处罚金3万元至8万元;以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罪分别判处被告人深圳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刘加荣、徐林文有期徒刑二年零六个月、二年零三个月,并各处罚金3万元。
财政部吊销签字注册会计师刘加荣、徐林文的注册会计师资格;吊销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资格,并会同证监会吊销其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许可证。
附件四:“爱建窝”事件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