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考试内容总结
语言学概论(考试重点归纳)

语言学概论目录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 (3)第二章语言的物质载体——语音 (6)第三章语言的建筑材料——语汇 (10)第四章语言的结构规则——语法 (13)第五章语言的表达内容——语义 (19)第六章语言的运用特点——语用 (22)第七章语言的书写符号——文字 (25)第八章语言的发展和演变 (27)第九章语言的获得和学习 (30)第十章语言与文学写作 (32)第十一章语言与民族文化 (34)第十二章语言与科学技术 (36)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第一节认识人类的语言一、语言的性质和类型P491.只有人类才有语言P49(1)内容更多(2)用处更大:①交际功能②标志功能③记录功能④思维功能⑤认知功能(3)能够创造2.语言和民族、国家的关系P51(简答)“语言”最初是与“民族”直接相连的,至今也是最直观和最容易识别的民族标志,同时也是国家的标志,但是只有全面了解从古到今的“语言”、“民族”之间,“民族”和“国家”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才能对“语言、民族、国家”三者之间做出更加符合客观事实的结论。
3.语言的特点和类型P52(单选)(1)从历时的角度看:语言的谱系分,也叫“语言亲属关系分类。
根据各种语言在语音、语汇、语法等方面是否有共同的来源和相似性大小对语言进行分类,就是语言的谱系分类。
语言的谱系分类是个层级系统,从大到小:“语系、语族、语支、语言、方言、次方言。
”(2)从共时角度看:语言的形态分类也叫语言的结构类型分类。
二、语言的表现形式P541.语言和言语P54言语:说话的动作和说出来或写出来的成品。
语言:说话所使用的工具,是在背后支配着人们怎么说话和听话的规则。
言语属于个人现象语言属于社会现象,是全社会约定俗成的产物。
言语是语言的表现形式,语言是抽象的,言语是具象的。
(单选)2.本体和外围P55本体知识:语言系统内部的各要素;语音、词语、语法、语义、语用。
外围知识:语言与思维、语言与文化、语言与其它技能、语言运用等。
《语言学概论》复习知识点——汇总

《语言学概论》复习知识点——汇总一、语言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1.语言学的定义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2.语言的定义与特点3.语言学的研究对象:语言符号、语音、词汇、语法、语义、语用等二、语音学1.音素与音素的分类2.语音的基本概念:发音器官、发音过程、音素与音位等3.语音的分类与描述方式:音库、国际音标等4.语音变体:音位变体、变体规律等三、词汇学1.词的定义及词的层次结构:词汇、形态、语素等2.词的分类:实词与虚词、实词的分类等3.词的构成过程:派生、复合、转化等4.词义与词义关系:同义、反义、上下位、隐喻、类比等5.词的语法功能:词类、语法关系等四、语法学1.句子的定义与分类:从句、疑问句、陈述句等2.句法的基本概念:短语、成分、汉语的基本句型等3.句法关系与句法结构:并列、从属、修饰等4.句法规则与句法分析:形式语法、语义角度的句法分析等5.语法现象的分析与解释:形式语法与功能语法的对比、语法规则、语法的普遍性、语法的可及性等五、语义学1.语义的定义与特点2.词义的构成与分类:词汇意义、语法意义、逻辑意义、上下文意义等3.语义关系与语义角色:同义、反义、上下位、隐喻、类比、关联等4.语义现象的分析与解释:语义成分的划分与关系、语义的可及性、语义的派生与转化等六、语用学1.语用学的定义与研究领域2.语言交际与语言交际行为:意图、目的、合作原则等3.言外之意与言外之行:言外之意的表示方式、言外之行的示例等4.语用现象的分析与解释:语言行为、语用规则、语用的多样性等七、语言学研究方法与分支学科1.语言学研究的方法论:描述性研究、实证研究等2.语言学的分支学科:应用语言学、对比语言学、历史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等3.参考书目和领域动态:《现代语言学导论》、《实用语义学》、《语法学》等这些都是《语言学概论》中的重要知识点,希望以上内容对您的复习有所帮助。
语言学概论纲要复习重点汇总(详细)(精细排版)

语言学概论纲要复习重点汇总(详细)(精细排版)1.语文学阶段中国传统语文学包括文字(字形),音韵(字音),训诂(字义)三个方面的成就。
2.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形成标志着语言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3.普通语言学:关于语言一般规律的研究。
4.共时语言学:分别描写语言每个子系统在某一特定时期和不同子系统之间的关联。
5.历史语言学:研究语言每个子系统在不同时期所发生的变化及其变化中不同子系统之间的关联。
6.在各种信息传递形式中,身体姿势等非语言形式独立传递的信息有限,且大多数是辅助语言来传递信息,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再编码形式,旗语则是建立在语言或文字基础之上的再编码形式。
因此,语言是人类社会信息传递第一性的,最基本的手段。
7.逻辑学关注思维的基本形式,心理学关注思维的心理过程,认知神经科学关注思维的生理机制。
认知神经语言学是语言学、认知心理学和神经心理学的结合。
一门跨学科的学科,专门研究语言、思维和大脑神经网络之间的关系。
9.当人出生后过了一定的期限,如果没有后天的正常的社会环境,其语言习得和心智发展失去了发展的潜力。
这个时期叫做临界期。
10.符号包括形式和意义。
11.语言系统分为音系和语法两个层面,在这两个层面上都有最小单位和小单位组成大单位的多级组织结构,这是语言系统最重要的特点,即语言系统的两层性。
12.组合关系:符号与符号组合,形成更高层次的结构。
高层结构中的每个符号称为结构的组成部分,结构中每个组成部分的关系称为组合关系。
13.聚合关系:如果一些语言符号或更大的单位在组合结构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并且替换后结构关系不会改变,那么这些符号在结构中就具有某种相同的作用,它们自然的聚集成群,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就叫做聚合关系。
14.音素:从音质角度划分的最小语音单位,以及根据语音的自然属性划分的最小语音单位。
15.音位:具体语言中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作用的最小语音单位,从语音的社会属性划分的最小语音单位。
语言学概论知识梳理(期末重点)

语言学概论知识梳理一、导言1、中国、印度、希腊-罗马在传统语文学的研究上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2、20世纪初,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存在于语言社团中每个人头脑中的共同的语言形式结构是语言学研究的真正对象。
3、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大体可以分为“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五个阶段。
三、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1、语言是符号系统。
2、符号是具体事物的标记或代号,是由一定的形式构成的表示一定意义的记号或标记,其作用是指称现实现象二、第一章语言的功能1、语言的功能:社会功能(信息传递、人际互动)、思维功能。
2、所谓“社会”,指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人类共同体。
3、语言社会功能中最基本的是信息传递功能。
这一功能体现在语言上就是内容的表达。
4、语言是人类社会信息传递第一性的、最基本的手段。
5、语言的社会功能的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建立或保持某种社会关联,这可以称为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
6、大脑的左半球管右半身的动作,还控制着语言功能以及相关的计数、分类、推理等功能,掌管抽象的、概括的思维。
7、大脑的右半球管左半身的动作,还在音乐等艺术感知、人的面貌识别、立体图形的识别、整体把握能力、内在想象力等方面起着主要作用,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直观思维。
8、儿童语言的学习与心智的发展是同步的,并且有所谓的“临界期”:人出生之后过了一定的期限,如果没有后天的正常的社会环境,其语言习得与心智发展的潜能就失去了。
9、聋哑人也是能思维的。
①和常人一样,生活在人类社会中,有健全的大脑和发音器官。
只是因听不见别人说话而学不会语言。
②聋哑人不能运用听觉符号传递信息表达思想,但可以通过别的感觉器官得到补偿(视觉符号,手语,动觉,触觉)。
10、思维能力的普遍性和思维方式的特殊性与语言的性质密切相关。
语言的普遍性质是语言的最根本的性质。
3、符号包括形式和意义两方面,二者不可分离,相结合才构成符号,没有无意义的符号形式。
语言学概论全部知识点

语言学概论全部知识点题型及分值:填空题(15)、单项选择题(20)、名词解释(20)、简答题(30)、论述题(15)---------------------------《语言学概论》复习要点:一语言学语言学的基本任务就是研究语言的规律,使人们懂得关于语言的理性知识。
中国的语文学---研究古代书面语文言文,成就体现为统称“小学”的文字、音韵、训诂。
印度的语文学---研究记载宗教典籍的梵文,在语音和语法上取得辉煌成就。
希腊罗马欧洲---古典拉丁文,语法、修辞和逻辑研究成就卓著。
中国、印度、希腊罗马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二语言与谱系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体系。
人类语言估计大约有5000到7000种。
联合国正式批准使用的工作语言:英语、法语、西班牙语、俄语、阿拉伯语和汉语六种。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
根据历史比较语言学的研究成果,一般认为世界上的语言按其亲属关系可以分为十几或二十几个语系,其中比较知名的有印欧语系、汉藏语系、乌拉尔语系、阿尔泰语系、闪含语系、高加索语系、达罗毗荼语系、南岛语系、南亚语系等十大语系。
汉语是我国汉民族的共同语,属于汉藏语系。
印地语(Hindi language)是印度的两种官方语言之一,属印欧语系中印度伊朗语族印度语支,是由古梵语发展而来的一种现代印度-雅利安语言。
从2000年起,每年的2月21号,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世界母语日”。
三语言是符号系统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一种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
1、语言(Language)和言语(Speech)语言和言语的概念是由索绪尔提出的。
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开创了二十世纪现代语言学的新局面,使语言学成为一门现代意义上的真正的科学。
言语动作和言语作品,可统称为“言语”(SPEECH)说话时使用的符号工具,则才是“语言”(LANGUAGE)(1)“语言”和“言语”是从口头交际活动或者说从言语活动这样的社会现象中区分出的两个因素。
语言学概论考纲知识点

语言学概论考纲知识点一、语言学概论考纲知识点语言学概论这门课的考纲知识点可不少呢,咱们一个一个来看哈。
1. 语言的本质语言是什么呀?它可是人类特有的用来交际和思维的符号系统呢。
就像我们每天说话,那可都是在使用这个神奇的符号系统。
语言的社会性特别强,它不是某个人单独创造的,而是整个社会群体共同约定俗成的。
比如说,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方言,这就是不同社会群体在长期的交流中形成的特色语言形式。
语言的符号性也很有趣。
语音和语义就像是符号的两面,语音是形式,语义是内容。
就像“苹果”这个词,它的读音就是语音形式,而代表那种红红的、可以吃的水果就是它的语义内容。
2. 语言的结构语音。
语音有好多要素呢,像音高、音强、音长和音色。
音高就像我们唱歌时的高音和低音,不同的声调就是音高的变化。
音强呢,就是声音的强弱,比如大声说话和小声说话,音强就不一样。
音长是声音的长短,有些语言里音长还能区分意义呢。
音色就更好理解啦,不同的人声音不同,就是因为音色不一样。
词汇。
词汇是语言里词语的总汇。
有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
基本词汇就像“天”“地”“人”这些,是非常稳定、使用频率很高的词。
一般词汇就比较灵活,像一些新出现的网络流行语“锦鲤”之类的,就属于一般词汇。
而且词汇是有构词法的,比如复合构词,像“火车”,就是“火”和“车”两个语素组合成的新词。
语法。
语法是组词造句的规则。
有词法和句法。
词法就是关于词的构成、变化等规则。
句法就是句子的构造规则。
比如说,在汉语里,“我吃饭”这个句子,就是按照主谓宾的句法规则组成的。
3. 语言的发展语言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语音会发生演变,像古代汉语的一些读音和现在就很不一样。
词汇的发展变化就更明显啦,不断有新词产生,旧词消亡。
比如古代的“马车”,现在就很少用了,而像“手机”这样的新词是现代才有的。
语法也会发展变化,不过语法相对比较稳定。
但是也有一些变化,比如一些句式的使用频率会发生改变。
4. 语言的功能交际功能。
《语言学概论》知识点复习重点汇总

《语言学概论》知识点复习重点汇总【选择题】1、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和所表示的意义之间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语言符号的声音和意义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它们的关系是约定俗成的,是任意的。
2、复合构词:就是词根语素加上词根语素构成一个新词。
复合构词的分类:陈述式复合词、偏正式复合词、支配式复合词、并列式复合词、补充式复合词。
3、表音文字的字符,或者说字母,只跟语言单位的语音发生联系,情况比较简单,不论是音节文字还是辅音文字,还是音位文字,根据是与语言单位的语义还是语音相联系的标准来归类,都是表音文字。
4、语音对应关系:语音对应关系是指不同语言的同义或意义上有联系的一系列语言成分间有语音上的对应。
5、口语和书面语是语言的两种存在形式。
语言首先是以口语的形式存在,文字产生以后,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了书面语。
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
同时,书面语是经过加工、提炼和发展了的口语的书面形式,既不是口语绝对忠实的记录,也不是口语机械的复制品。
6、附加构词(派生词):就是词根语素加上词缀语素构成一个新词。
7、地域方言和亲属方言各自的含义:(1)地域方言的含义:同一种语言由于语音、语汇和语法等方面的差异而在不同的地区形成的地域分支或变体就叫“地域方言”。
(2)亲属方言的含义:同一种语言中分化出来的各个语言,叫做“亲属语言”。
8、歧义:歧义是指同一形式的语言符号序列可能表达不同意义的现象。
歧义以语言符号序列的同形为前提条件。
组合歧义的类型:语法结构歧义、语义结构歧义。
9、语言发展演变的原因:社会活动的需要是语言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社会的进步;社会的分化和统一;社会之间的接触。
10、语素的各种类型归类:“成语语素”和“不成语语素”、“自由语素”和“不自由语素”、“定位语素”和“不定位语素”、“实义语素”和“虚义语素”。
11、非基本语汇包括:新造词、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
12、划分词类的标准:形态标准、意义标准、分布标准。
语言学概论自学考试 知识点总结 详细版

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第一节认识人类的语言1.人类的语言跟动物的“语言”相比较,有哪些显著特点?P50(1)“内容更多”。
人在各种场合都可以说话;人也可以用各种方式说话;人还可以说各种各样的话。
(2)“用处更大”。
交际功能;标志功能;记录功能;思维功能;认知功能。
(3)“能够创造”。
人类的语言有极强的生成能力和极高的运转效率;其他动物无论自身多么完善,都无法做到这一步。
人类与其他动物区别最重要的标志就是人类具有语言能力,只有人类才有语言。
2.为什么不能以“相互能听懂”为标准来区别方言和语言?P51-52【简】单以“相互能够听懂”为标准来确定方言和语言不但会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而且很可能会在政治上引起严重后果。
如果单凭这一条标准来衡量,则英国人、美国人、澳大利亚人,加拿大人等,说话相互能听懂,因此他们所说的话就都应视为英语的“方言“才对,然而这样处理,他们在民族感情上是不能接受的。
另外,北欧的瑞典,挪威,丹麦三个主权国家的语言差别很小,相互都能听懂,如果按“相互能听懂”来处理,这三个国家使用的就是同一种语言,至少是同一种语言的各个方言,但这三个国家又是不同的民族,应当承认他们使用的是不同的语言。
因此,不能以“相互能够听懂“为标准来区别方言和语言。
3.简述“语言的谱系分类”和“语言的形态分类”P53【名/简】不同的语言在语音、语汇、语法等方面有所不同,根据这些特点可以将语言分为“语言的谱系分类”和“语言的形态分类”。
1)从语言“历时”演变角度来划分不同的语言,就可以建立“语言的谱系分类”,也叫“语言的亲属关系分类”。
根据各种语言在语音、语汇、语法等方面是否有共同的来源和相似性的大小对语言进行的分类,就是语言的谱系分类。
2)从语言“共时”状态角度来划分不同的语言,就可以建立“语言的形态分类”,也叫做“语言的结构类型分类”。
4.语言的谱系分类是个层级系统,从大到小分别是:P53语系——语族——(语支)——语言——方言——次方言(土语)5.“语言”和“言语”P54 【名/简】“语言”—说话使用的工具(比如英语、汉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学概论考试内容一、填空题1.导言●中国、印度和希腊-罗马在传统语文学的研究上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中国传统的语文学主要是抓住汉字,分析它的形体,探求它的古代读音和意义,形成了统称“小学”的文字、音韵、训诂之学。
●l9世纪,语言的历史研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语言自身独自具有的发展规律被越来越多地认识到,形成了历史比较语言学,这标志着语言学不再是其他学科的附庸,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0世纪初,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F.de Saussure)的《普通语言学教程》明确了语言学研究对象,极大地促进了语言研究的深入和发展,为形成系统的现代语言学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
语言学从此成为一门现代科学。
●语言研究可以分别描写语言的语音、语法、语汇每个子系统在某一个特定时期的状态和不同子系统之间的关联,这是共时语言学的研究角度;也可以研究语言每个子系统在不同时期所发生的变化及其变化中不同子系统之间的关联,这是历史语言学的研究角度。
●语言研究可以具体地研究某一个语言,探求其语音、语法、语汇的结构及发展规律;也可以通过多语言的比较探求所有人类语言的语音、语法、语汇在共时结构上的共性,探求所有人类语言在历史发展中的共同规律。
前者所形成的学科叫做具体语言学,后者叫做普通语言学。
●如果借用信息论的术语,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即“编码 -- 发送 -- 传递 -- 接收 -- 解码”。
2.语言的功能●语言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如果从宽泛的意义上讲,大致都可归入语言的社会功能和思维功能两个方面。
●语言的社会功能中最基本的是信息传递功能。
●语言是人类社会信息传递第一性的、最基本的手段。
●语言的社会功能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建立或保持某种社会关联,这可称为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
●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大脑的左半球控制语言活动。
3.语言是符号系统●符号包含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形式是人们的感官可以感知的。
依据所作用的感官的不同,符号可以分为视觉符号、听觉符号和触觉符号。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线条性,是20世纪初瑞士的语言学家德·索绪尔作为语言符号的基本性质提出的。
语言符号的这两个性质和语言符号的系统性密切相关。
●语言分层装置是靠语言单位的组合和替换来维系其运转的。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系统中的两种根本关系。
不但语言符号(词、语素)处在这两种关系之中,而且构造符号的音位和意义也都处在这两种关系之中。
4.语音和音系●语音与自然界的其它声音有相同的一面,即从自然属性看都是因物体的振动而产生;语音还有其不同于自然界其他声音的一面,是它具有社会属性。
●从自然属性出发,针对所有人类语言的语音进行研究,属于语音学的研究;从社会属性出发,针对语音在某一个具体语言系统中所起的作用进行研究,属于音系学。
●国际音标是国际语音协会于1888年制定并开始使用的。
国际音标的制定原则是音素和标写符号一一对应,不会出现混淆或两可的现象。
●声音的四要素指的是音高、音强、音长、音质这四个要素。
●人类的发音器官分三大部分:动力器官(肺),发音体(声带),共鸣腔(口腔、鼻腔、咽腔)。
●人的发音器官中,声带、软腭、舌根、舌面、舌冠、唇是能够主动地、彼此独立地运动的,叫做主动发音器官;而上齿下齿、齿龈、硬腭是不能主动活动的,叫做被动发音器官。
●唇形的圆展、舌位的高低、前后,这三个因素的结合决定着每个元音的音质。
●以音素为材料,从音质的角度来分析概括所得到的音位叫做音质音位。
音质以外,音高、音强、音长也能区别语言单位的语音形式,从而起区别意义的作用,它们分别构成调位、重位、时位,区别于由音素构成的音质音位,它们叫做非音质音位。
●常见的语流音变有同化、异化、弱化、脱落四种。
●“面包”一词在发音时,前一个音节末尾的音素[n]受着后一音节开头音素[p]的影响常常变读为[m],这属于同化的作用。
●“勤恳”一词在发音时,前一个音节末尾的音素[n]受着后一音节开头音素[kh]的影响常常变读为[ŋ],这属于同化的作用。
●“棉袍”一词在发音时,前一个音节末尾的音素[n]受着后一音节开头音素[p h]的影响常常变读为[m],这属于同化的作用。
●“think”一词读作[θiŋk],其中字母“n”读为[ŋ],它所表现的语流音变现象是同化。
●汉语普通话中两个上声音节相连时,前一个上声变读为阳平,如“领导”,它所表现的语流音变现象是异化。
●“门面”一词在发音时,前一个音节末尾的音素[n]受着后一音节开头音素[m]的影响常常变读为[m],这属于同化的作用。
●“豆腐”一词在发音时,后一个音节的元音音素[u]实际上常常不发音,这属于语流音变之中的脱落。
●“天边”一词在发音时,前一个音节末尾的音素[n]受着后一音节开头音素[p]的影响常常变读为[m],这属于同化的作用。
5.语法●语法单位有大有小,最大的语法单位是句子,比句子小的语法单位,依次是词组、词、语素。
●语法单位有大有小,最大的语法单位是句子,最小的语法单位是语素。
●语法研究通常以词为界分为两部分,词以上的规则叫做句法,词以下的规则叫做词法。
●句子按表达的语气可以分为陈述、祈使、疑问、感叹等不同的类型。
●语法的组合规则包括语素组合成词的规则和词组合成词组或句子的规则,前者叫构词法,它和词的变化规则合在一起叫做词法,后者叫做句法。
●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用,我们可以把词根语素和派生词缀(词缀语素)叫做构词语素,把屈折词缀(词尾语素)叫做变词语素。
●汉语的一个特点是:语素绝大部分都是词根语素,词缀语素不多,没有词尾语素。
●词类是按照词在结构中所能起的作用,即词的句法功能分出的类。
●语法范畴是通过词形变化形式所表达的语法意义的类,它体现的是一种聚合关系。
●根据语法结构特点,可以把世界上的语言分成孤立语、黏着语、屈折语、复综语四种类型。
6.语义和语用●词汇是一种语言中所有的词和固定用语的总汇。
●词的有历史可查的最初的意义叫做本义。
离开上下文,一般人首先想到的一个词的意义叫做中心意义。
●词语的搭配,一方面要受到语法规则的支配,另一方面也要受到语义条件的限制。
●言语行为可以分为三个环节,分别是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
7.文字和书面语●语言的产生使得人类完全脱离了动物界,从此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这是人类发展过程中一件了不起的大事。
文字的发明克服了语言传达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使一发即逝的语言可以“传于异地,留于异时”。
●在人类文化的演进过程中,语言的出现是第一个里程碑,它使得人类脱颖于动物。
文字是第二个里程碑,它使人类由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或者说从史前时期进入有史时期。
●世界上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献的自源文字有四种:中东两河流域的苏美尔古文字、埃及地区的埃及古文字、中国中原地区的甲骨文和美洲的玛雅文字。
8.语言演变与语言分化●渐变性和不平衡性是语言演变的两大特点。
●社会方言、地域方言、亲属语言是同一语言因社会分化状况不同而造成的语言分化程度不同的三种形式。
●世界上的语言可以确定的有十余个语系:印欧语系、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岛语系、南亚语系、达罗吡荼语系、乌拉尔语系、高加索语系、阿非罗-亚细亚语系、尼日尔-科尔多凡语系、尼罗-撒哈拉语系、科伊桑语系。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境内各民族语言分属于汉藏、阿尔泰、南岛、南亚和印欧五个语系。
9.语言的借用●双语现象或多语现象的出现是语言替换过程中重要的、富有特征性的现象,是两种或几种语言统一为一种语言的必经的过渡阶段。
●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的共同语是在某一个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
究竟哪种方言成为基础方言,这并不决定于人们的主观愿望,而决定于客观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条件。
二、选择题1.导言●l9世纪( C )的形成,标志着语言学不再是其他学科的附庸,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A.传统语言学B.结构主义语言学C.历史比较语言学D.理论语言学●普通语言学指的是( D )。
A.语言学研究中的初级阶段B.语言学研究的低级对象C.对某一种语言进行普通性研究的学问D.对人类语言基本规律进行一般性研究的科学2.语言的功能●关于“语言”的定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B.语言就是人们说出来的话C.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是有声的口头语言 D.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语言具有民族性”这句话的意思是( C )。
A.语言没有阶级性B.不同民族的语言各有自己的不同特点C.语言只为某一个民族服务D.不同民族的人对同一个词语的理解各不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语言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B.语言属于上层建筑。
C.语言属于经济基础。
D.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B )。
A.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没有共同语言,所以语言是有阶级性的。
B.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与其它社会现象有不同的特点。
C.在现代社会,语言的作用已经越来越显得弱了。
D.没有语言,不会影响人类的思维行为。
●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 C )A.文字B.语音C.语言D.手势.表情等非语言手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再编码形式。
B.抽象思维要以语言为形式依托。
C.不同语言结构的差异体现出思维方式的不同。
D.书刊上的话不具有人际互动功能。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指的是( B )A.一切思维必须由语言完成B.主要指抽象思维和其他思维高级阶段离不开语言C.主要指感性思维和发散思维离不开语言D.先有语言后有思维●人大脑的右半球掌管( B )A.语言活动 B.直观动作的思维活动 C.抽象思维 D.判断和推理●患“失语症”是因为( B )A.大脑左.右半球的单侧化功能发生了改变B.大脑左半球的某个部位受到了损伤C.大脑的语言获得机制出现了遗传性障碍D.在语言临界期以前没有接触语言环境●关于语言能力,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D )A.语言能力指语言表达能力B.语言能力指利用语言进行思考的能力C.语言能力指不同年龄段获得语言的能力D.语言能力指人类的大脑为人类提供了掌握语言的先天基础●不同的语言的词在音义结合上的差异主要体现了词汇的(B)。
A.阶级性B.民族性C.模糊性D.多义性3.语言是符号系统●关于语言与言语的关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用文字记录下来的就是语言,用声音说出来的就是言语B.语言具有内在的一致的规律,而言语则不同,很难找到一致的规律C.语言是言语活动中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共同使用的部分,是均质的D.言语具有个人特点,因此不同于社会约定俗成的“语言”●语言是( C )。
A.说话B.个人说的行为和结果C.从言语中概括出来的为社会所公认的词语和规则的总和D.写成的作品或发表的言论●下列关于“语言”和“言语”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