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模式及代理模式
面向对象23种设计模式

面向对象23种设计模式面向对象23种设计模式在面向对象的编程中,设计模式是一种解决问题的通用方案。
设计模式可以帮助开发人员在开发过程中减少代码的冗余和复杂性,并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可重用性。
本文将介绍23种面向对象的设计模式。
1. 工厂方法模式工厂方法模式是一种创建型设计模式,它定义了一个用于创建对象的接口,但是让子类决定实例化哪个类。
在工厂方法模式中,客户端不需要知道具体的创建逻辑,只需要知道工厂类中定义的接口即可。
2. 抽象工厂模式抽象工厂模式是一种创建型设计模式,它提供了一个接口,用于创建相关或依赖对象的家族,而不需要指定它们的具体类。
在抽象工厂模式中,客户端不需要知道具体的创建逻辑,只需要知道工厂类中定义的接口即可。
3. 单例模式单例模式是一种创建型设计模式,它保证一个类只有一个实例,并提供一个访问该实例的全局点。
4. 原型模式原型模式是一种创建型设计模式,它允许复制或克隆一个现有的对象,而不必知道其具体实现。
5. 建造者模式建造者模式是一种创建型设计模式,它允许逐步创建复杂的对象,而不必知道其内部实现细节。
6. 适配器模式适配器模式是一种结构型设计模式,它将一个或多个不兼容的类或接口转换为客户端所需的接口。
7. 桥接模式桥接模式是一种结构型设计模式,它将抽象部分与其实现部分分离开来,以便独立地进行修改。
8. 组合模式组合模式是一种结构型设计模式,它将一组对象作为单个对象处理,以便客户端可以以相同的方式处理单个对象和组合对象。
9. 装饰器模式装饰器模式是一种结构型设计模式,它允许向现有对象添加额外的功能,同时不改变其现有的结构。
10. 外观模式外观模式是一种结构型设计模式,它为一组复杂的子系统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接口,以便于客户端使用。
11. 享元模式享元模式是一种结构型设计模式,它利用共享技术来最小化内存使用,以及提高应用程序的性能。
12. 代理模式代理模式是一种结构型设计模式,它提供了一个代理对象,使得客户端可以通过代理对象间接地访问实际对象。
23种设计模式记忆 口诀

23种设计模式记忆口诀1.单例模式:独一无二,最重要。
2.工厂模式:制造者,无需说。
3.抽象工厂:一族产品,同根源。
4.建造者模式:一步一步,建造家。
5.原型模式:克隆专家,快捷法。
6.适配器模式:转换者,聪明智。
7.桥接模式:结构优化,灵活性。
8.装饰模式:装饰者,美化家。
9.组合模式:树形结构,组合家。
10.外观模式:微缩封装,简洁家。
11.享元模式:享元工厂,节省家。
12.代理模式:替身幕后,保护家。
13.模板方法:算法继承,不变家。
14.策略模式:行为封装,灵活家。
15.命令模式:命令者,有权家。
16.职责链模式:可扩展,级别性。
17.状态模式:状态管理,干净家。
18.观察者模式:被观察,自主家。
19.中介者模式:中介者,沟通家。
20.迭代器模式:循环选择,简化家。
21.访问者模式:动态添加,扩展家。
22.备忘录模式:状态备份,还原家。
23.解释器模式:解释语言,特殊家。
以上23种设计模式,为了更好地记忆,我把它们组合成了一个口诀:最重要的单例模式,工厂与抽象同皇冠。
建造渐进如养家,克隆是原型美化家。
适配器桥接转化家,组合成树形结构家。
装饰装扮美化家,微缩封装外观家。
享元共用节省家,代理替身保护家。
策略模式灵活家,命令者有权家。
职责链扩展级别性,状态干净管理家。
被观察自主家,中介者沟通家。
循环迭代简化家,访问者动态扩展家。
备忘录变化还原家,解释语言特殊家。
这个口诀是通过把每个模式的主要特点和功能用简洁的语句表达出来,然后通过排列组合的方式形成的。
相信这个口诀会让你更容易地记忆这23种设计模式,并且可以在以后的工作中灵活地运用它们。
23种设计模式记忆口诀

23种设计模式记忆口诀设计模式是软件开发中常见的解决方案模板,它们能够解决许多常见的设计问题。
为了帮助记忆23种设计模式,可以使用下面这个口诀来记忆:Creational Patterns(创建型模式):1. Singleton(单例模式):一个类能产生一个实例,全局访问。
2. Builder(建造者模式):分步骤创建复杂对象,易拓展。
3. Factory Method(工厂方法模式):子类决定实例化哪个对象。
4. Abstract Factory(抽象工厂模式):创建一组相关对象,不依赖具体类。
5. Prototype(原型模式):通过复制现有对象来创建新对象。
Structural Patterns(结构型模式):6. Adapter(适配器模式):将类的接口转换为客户端希望的接口。
7. Bridge(桥接模式):将抽象部分与实际部分分离。
将对象组合成树形结构来表示部分整体的层次结构。
9. Decorator(装饰器模式):动态地给对象添加功能。
10. Facade(外观模式):提供一个统一的接口,简化客户端使用。
11. Flyweight(享元模式):共享细粒度对象,减少内存使用。
12. Proxy(代理模式):控制对其他对象的访问。
Behavioral Patterns(行为型模式):13. Chain Of Responsibility(责任链模式):将请求的发送者和接收者解耦,多个对象都可能处理请求。
将请求封装成对象,可以用参数化方式处理。
15. Iterator(迭代器模式):提供一种遍历集合的统一接口。
16. Mediator(中介者模式):将多个对象之间的复杂关系解耦。
17. Memento(备忘录模式):将对象的状态保存起来,以后可以恢复。
18. Observer(观察者模式):当一个对象改变状态时,依赖它的对象都会收到通知。
19. State(状态模式):对象的行为随状态的改变而改变。
系统架构设计师23种设计模式记忆口诀

系统架构设计师23种设计模式记忆口诀设计模式分为三种类型:创建型设计模式(4种:工厂模式(工厂模式、抽象工厂模式)、单例模式、原型模式、建造者模式)主要用户创建对象;创建型:创建模式创对象。
工厂模式要抽象;单例只有一个类;拷贝原型创对象;建造复杂的对象。
解释:创建模式主要用于创建对象。
工厂模式根据业务需要分为简单工厂模式、工厂方法模式和抽象工厂模式;原型模式用于创建重复的对象,通过拷贝这些原型创建新的对象;建造者模式使用多个简单的对象一步一步构建成一个复杂的对象。
------------------------------------------------------------------------------- 结构型设计模式(8种:代理模式、外观模式、装饰器模式、享元模式、组合模式、适配器模式、桥接模式、过滤器)主要关注类和对象的组合;结构型:结构组合类对象。
代理外观装饰器;享元组合适配器;桥接不能过滤器。
代理对象访问者;外观一致的接口;装饰动态添职责;享元共享搞对象。
组合对象像棵树;适配接口能兼容;桥接抽象与实现;不同标准来过滤。
解释:结构型设计模式主要关注类和对象的组合。
主要有代理模式、外观模式、装饰器模式、享元模式、组合模式、适配器模式、桥接模式不能继承,过滤器模式。
代理模式为其他对象提供一种代理以控制对这个对象的访问;外观模式通过为多个复杂的子系统提供一个一致的接口,而使这些子系统更加容易被访问的模式,这是典型的”迪米特原则“;装饰器模式动态地给一个对象添加一些额外的职责;享元模式运用共享技术来有效地支持大量细粒度对象的复用;组合模式将对象组合成树形结构以表示"部分-整体"的层次结构;适配器模式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客户希望的另外一个接口,使得原本由于接口不兼容而不能一起工作的那些类可以一起工作;桥接模式将抽象部分与实现部分分离,使它们都可以独立的变化;过滤器模式允许开发人员使用不同的标准来过滤一组对象,通过逻辑运算以解耦的方式把它们连接起来行为型设计模式(11种:模板模式、策略模式、迭代器模式、中介模式、备忘录模式、解释器模式、观察者模式、访问者模式、状态模式、责任链模式、命令模式)主要关注对象间通信的问题。
php常用设计模式及应用场景

php常用设计模式及应用场景以下是常用的 PHP 设计模式及其应用场景:1. 单例模式(Singleton Pattern):在整个应用程序中,确保一个类只有一个实例化的对象。
适用于资源共享的场景,如数据库连接、日志记录器等。
2. 工厂模式(Factory Pattern):通过工厂类统一创建对象,而不需要直接调用类的构造函数。
适用于需要根据不同参数创建不同对象的场景。
3. 抽象工厂模式(Abstract Factory Pattern):提供一个接口来创建一系列相关或相互依赖的对象,而不需要指定具体创建哪个类。
适用于需要创建一系列相互依赖的对象的场景。
4. 建造者模式(Builder Pattern):将一个复杂对象的构造与其表示分离,使得同样的构造过程可以创建不同的表示。
适用于需要构建复杂对象,并且对构建的过程有一定的灵活性时。
5. 原型模式(Prototype Pattern):通过复制现有对象来创建新对象,而不是通过调用构造函数。
适用于创建成本较大的对象,或者需要大量相同对象,并且对象间相互独立时。
6. 适配器模式(Adapter Pattern):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另一个接口,以满足客户端的需求。
适用于需要将不兼容的接口进行适配的场景。
7. 桥接模式(Bridge Pattern):将抽象部分与实现部分分离,使得它们可以独立地变化。
适用于实现和抽象有多个维度变化的场景。
8. 组合模式(Composite Pattern):将对象组合成树形结构以表示“部分-整体”的层次结构,使得客户端可以统一地处理单个对象和组合对象。
适用于需要表示对象的“部分-整体”层次关系,并且希望客户端可以一致地处理单个对象和组合对象。
9. 装饰器模式(Decorator Pattern):动态地给一个对象添加一些额外的功能,而不需要修改其源代码。
适用于需要动态地给对象添加一些额外行为,或者不希望直接修改源代码的情况。
C#23种设计模式汇总

C#23种设计模式汇总创建型模式在⼯⼚⽅法模式中,⼯⼚⽅法⽤来创建客户所需要的产品,同时还向客户隐藏了哪种具体产品类将被实例化这⼀细节。
⼯⼚⽅法模式的核⼼是⼀个抽象⼯⼚类,各种具体⼯⼚类通过抽象⼯⼚类将⼯⼚⽅法继承下来。
如此使得客户可以只关⼼抽象产品和抽象⼯⼚,完全不⽤理会返回的是哪⼀种具体产品,也不⽤关系它是如何被具体⼯⼚创建的。
抽象⼯⼚模式的主要优点是隔离了具体类的⽣成,使得客户不需要知道什么被创建了。
犹豫这种隔离,更换⼀个具体⼯⼚就变得相对容易。
所有的具体⼯⼚都实现了抽象⼯⼚中定义的那些公共接⼝,因此只需改变具体⼯⼚的实例,就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改变这个软件的系统的⾏为。
另外,应⽤抽象⼯⼚模式符合GRASP纯虚构的模式,可以实现⾼内聚低耦合的设计⽬的,因此抽象⼯⼚模式得到了⼴泛应⽤。
建造者模式将⼀个复杂对象的⽣成责任作了很好的分配。
它把构造过程放在指挥者的⽅法中,把装配过程放到具体建造者类中。
建造者模式的产品之间都有共通点,但有时候,产品之间的差异性很⼤,这就需要借助⼯⼚⽅法模式或抽象⼯⼚模式。
另外,如果产品的内部变化复杂,Builder的每⼀个⼦类都需要对应到不同的产品去做构建的动作、⽅法,这就需要定义很多个具体建造类来实现这种变化。
Singleton单例模式为⼀个⾯向对象的应⽤程序提供了对象唯⼀的访问点,不管它实现何种功能,此种模式都为设计及开发团队提供了共享的概念。
然⽽,Singleton对象类派⽣⼦类就有很⼤的困难,只有在⽗类没有被实例化时才可以实现。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对象不可以做成Singleton,⽐如.net的数据库链接对象(Connection),整个应⽤程序同享⼀个Connection对象会出现连接池溢出错误。
另外,.net提供了⾃动废物回收的技术,因此,如果实例化的对象长时间不被利⽤,系统会认为它是废物,⾃动消灭它并回收它的资源,下次利⽤时⼜会重新实例化,这种情况下应注意其状态的丢失。
面向对象设计的23个设计模式详解

面向对象设计的23个设计模式详解面向对象设计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软件开发的思想,其核心在于将数据和操作封装在一起形成对象,并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交互和组合,从而实现复杂的功能。
在这一过程中,设计模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本文将对23种常见的设计模式进行详解。
一、创建型模式1.简单工厂模式简单工厂模式属于创建型模式,其目的是提供一个工厂类,使得创建对象的过程更加简单。
在这种模式中,使用者只需要提供所需对象的参数,而无需关心对象的具体实现细节。
简单工厂模式适合于对象创建过程较为简单的情况。
2.工厂方法模式工厂方法模式是简单工厂模式的进一步扩展,其核心在于将工厂类进行接口抽象化,使得不同的工厂类可以创建不同的对象实例。
工厂方法模式适合于对象创建过程较为复杂的情况。
它可以为工厂类添加新的产品类型,而不会影响原有的代码。
3.抽象工厂模式抽象工厂模式是工厂方法模式的进一步扩展,其目的是提供一个可以创建一系列相关或者独立的对象的接口。
在抽象工厂模式中,使用者只需要关心所需对象组合的类型,而无需关注对象的具体实现过程。
4.建造者模式建造者模式也是一种创建型模式,其目的在于将复杂对象分解为多个简单的部分,并将其组装起来形成复杂对象实例。
在建造者模式中,使用者只需要关注所需对象以及它们的组合方式,而无需关心对象的具体实现过程。
5.原型模式原型模式是一种基于克隆的创建型模式,其核心在于通过复制现有的对象实例来创建新的对象。
在原型模式中,对象实例的创建过程与对象所包含的状态密切相关。
原型模式适合于创建复杂对象实例,且这些对象实例之间是相对独立的情况。
二、结构型模式6.适配器模式适配器模式是一种结构型模式,其目的在于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为另一个类所能使用的接口。
在适配器模式中,使用者可以通过不同的适配器实现对象之间的互相调用。
7.桥接模式桥接模式是一种结构型模式,其目的在于将抽象部分与实现部分相互分离,从而使得两者可以独立变化。
23种设计模式

23种设计模式(Design Patterns)设计模式(Design pattern)是一套被反复使用、多数人知晓的、经过分类编目的、代码设计经验的总结。
使用设计模式是为了可重用代码、让代码更容易被他人理解、保证代码可靠性。
项目中合理的运用设计模式可以完美的解决很多问题,每种模式在现在中都有相应的原理来与之对应,每一个模式描述了一个在我们周围不断重复发生的问题,以及该问题的核心解决方案,这也是它能被广泛应用的原因。
一、总体来说设计模式分为三大类:创建型模式,共五种:工厂方法模式、抽象工厂模式、单例模式、建造者模式、原型模式。
结构型模式,共七种:适配器模式、装饰器模式、代理模式、外观模式、桥接模式、组合模式、享元模式。
行为型模式,共十一种:策略模式、模板方法模式、观察者模式、迭代子模式、责任链模式、命令模式、备忘录模式、状态模式、访问者模式、中介者模式、解释器模式。
还用两类模式:并发型模式和线程池模式。
二、设计模式六大原则:总原则:开闭原则开闭原则就是说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
在程序需要进行拓展的时候,不能去修改原有的代码,而是要扩展原有代码,实现一个热插拔的效果。
所以一句话概括就是:为了使程序的扩展性好,易于维护和升级。
想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我们需要使用接口和抽象类等。
1、单一职责原则不要存在多于一个导致类变更的原因,也就是说每个类应该实现单一的职责,如若不然,就应该把类拆分。
2、里氏替换原则(Liskov Substitution Principle)里氏代换原则(Liskov Substitution Principle LSP)是面向对象设计的基本原则之一。
里氏代换原则中说,任何基类可以出现的地方,子类一定可以出现。
LSP是继承复用的基石,只有当衍生类可以替换掉基类,软件单位的功能不受到影响时,基类才能真正被复用,而衍生类也能够在基类的基础上增加新的行为。
里氏代换原则是对“开-闭”原则的补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实验内容及要求
实验内容(一):
使用组合设计模式设计一个杀毒软件(AntyVirus)的框架,该软件既可以对某个文件夹(Folder)杀毒,也可以对某个指定的文件(File)进行杀毒,文件种类包括文本文件(TextFile),图片文件(ImageFile),视频文件(VideoFile)。
绘制类图并编程实现。
实验内容(二):
应用软件所提供的桌面快捷方式是快速启动应用程序的代理,桌面快捷方式一般使用一张小图片(Picture)来表示,通过调用快捷方式的run方法将调用应用软件(Application)的run方法。
使用代理模式模拟该过程,绘制类图并编程实现。
四、实验记录(按教师需求写出相应的实验步骤、流程图、程序代码、运行结
果及分析等项目)
抽象文件
publicabstractclass AbstractFile {
protected String fileName;
publicabstractvoid addFile(AbstractFile file);
publicabstractvoid removeFile(AbstractFile file);
publicabstractvoid killVirus();
publicvoid setFileName(String fileName){
this.fileName=fileName;
}
}
具体文件
publicclass File extends AbstractFile {
publicvoid killVirus() {
System.out.println("对"+this.fileName+"进行扫描");
}
}
具体文件夹
publicclass Folder extends AbstractFile {
List<AbstractFile>filelist=new ArrayList<AbstractFile>();
publicvoid addFile(AbstractFile file) {
filelist.add(file);
}
publicvoid removeFile(AbstractFile file) {
filelist.remove(file);
}
publicvoid killVirus() {
System.out.println("对文件夹"+this.fileName+"进行扫描");
for(AbstractFile file:filelist){
file.killVirus();
}
}
}
client类
publicclass Client {
publicstaticvoid main(String[] args) {
AbstractFile text=new TextFile();
AbstractFile image=new ImageFile();
AbstractFile video=new VideoFile();
AbstractFile folder1=new Folder();
AbstractFile folder2=new Folder();
text.setFileName("text");
image.setFileName("image");
video.setFileName("video");
folder1.setFileName("folder1");
folder2.setFileName("folder2");
folder1.addFile(image);
folder1.addFile(text);
folder2.addFile(video);
folder2.addFile(folder1);
folder2.killVirus();
}
}
publicclass Application implements Subject {
publicvoid run() {
System.out.println("Application is openning");
}
}
publicclass PictureProxy implements Subject {
Application application=new Application();
publicvoid run() {
System.out.println("PictureProxy is called");
application.run();
}
}
publicclass Client {
publicstaticvoid main(String[] args) {
Subject subject=new PictureProxy();
subject.ru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