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遗传学
普通遗传学知识点归纳

普通遗传学知识点归纳第一章1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最普遍和最基本的两个特征。
2遗传+变异+自然选择=物种3遗传+变异+人工选择=品种4拉马克“用进废退”+“获得性状遗传”(环境的改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原因)5达尔文自然选择+人工选择+(泛生学说:存在泛生粒形成生殖细胞,进入器官发生作用,表现遗传)6魏斯曼种质连续论:(环境影响体质,体质由种质产生,种质是世代连绵不绝的)第二章1细胞是生物体机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细胞膜使细胞成为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单位,借以调节和维持细胞内微小环境的相对稳定性。
3细胞骨架的主要功能是维持细胞的形态和运动,并使细胞器在细胞内保持在适当的位置。
4线粒体含有DNA,RNA和核糖体,具有独立合成蛋白质的能力。
5叶绿体含有DNA,RNA和核糖体等,能够合成蛋白质,并且能够分裂增殖,还可以发生白化突变。
6他们具半复制能力。
7尚未分裂的核中,通过碱性染料染色较深的纤细网状物质即为染色质。
8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一物质不同的形态表现,染色体是核中最重要而稳定的成分,具有特定的形态结构和一定的数目,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9每个染色体有一个着丝粒,和有其分成的长臂和短臂,着丝点处(主缢痕),断臂处(次缢痕)具组成核仁的特殊功能。
次缢痕具末端圆形或长形的突出体,即随体,与识别有关。
染色体包括V型,L型,棒状以及粒状染色体。
10对生物细胞核内全部的染色体的形态进行分析称为染色体组分析或核型分析。
11形态和结构基因相同的一对染色体称为同源染色体。
(形态和所含基因位点不同的同源染色体,性染色体)12形态结构不同的各队染色体之间,互成非同源染色体。
13维持生长的三个前提:1细胞体积的增加;2遗传物质的复制;3一种保证遗传物质从母细胞精确地传给子细胞的机制(细胞分裂)。
14G1:细胞体积的增长,为DNA合成做准备;S:DNA合成,染色体加倍;G2为细胞分裂做准备。
15中期是进行染色体鉴别与技术的最佳时期。
普通遗传学课件课件

2
遗传咨询帮助家庭了解和管理遗传病的
风险,并做出明智的生育决策。
3
遗传病的类型
了解遗传病的单基因遗传病、染色体异 常和复杂遗传病。
遗传研究的进展
我们正在努力寻找新的治疗方法和预防 策略来减轻遗传病给患者带来的负担。
遗传学在农业和畜牧业中的应用
1 农作物改良
通过选育和基因工程,我们可以改善农作物的产量、抗病性和耐逆性。
3 基础概念
遗传学研究从质粒、染色体到基因,理解这 些基本概念对于深入了解遗传学至关重要。
4 历史回顾
从孟德尔的豌豆实验到今天的分子遗传学, 遗传学的发展经历了令人惊叹的进步。
遗传变异和突变
遗传变异
探索遗传变异如何塑造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能力。
突变的类型
突变可以是点突变、染色体结构变异或基因组变异。
人口遗传学和演化遗传学
1
人口遗传结构
研究人类群体之间基因频率和遗传差异
人类演化
2
的分布。
通过研究人类基因组,我们可以揭示人
类的起源、迁徙和适应。
3
宗教和文化对遗传的影响
文化和宗教信仰可以塑造人类的遗传结 构,并影响基因的传播。
遗传多样性和生态遗传学
遗传多样性的重要性
遗传多样性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并提供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
突变的影响
突变可能对个体的表型、生理功能或疾病易感性产生重要影响。
染色体遗传和基因图谱
染色体结构
了解人类和其他生物的染色体数 量和结构。
基因图谱
基因图谱帮助我们确定基因之间 的相对位置和遗传距离。
连锁分析
通过连锁分析,我们可以确定基 因之间的连锁关系和基因座的顺 序。
(完整版)普通遗传学

一、名词解释1.核型分析(组型分析):对生物细胞核内全部染色体的形态特征所进行的分析2.核小体: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3.前导链:与复制叉移动的方向一致,通过连续的5ˊ-3ˊ聚合合成的新的DNA链4.后随链:另一条链5'末端朝着复制叉,合成是不连续的,形成冈崎片段,此链称后随链5.“+”链:病毒原有的、起模版作用的RNA分子链6.“-”链:新复制的RNA分子7.简并:多种密码子编码一种氨基酸的现象8.质量性状:可遗传性状中,性状在后代的遗传变异中是非连续的,类别分明,便于分别,是由一对或少数几对基因所控制(表现不连续变异的性状)9.数量性状:可遗传性状中,由微效多基因控制,在后代遗传变异中,变异是连续性的,不能分离(表现连续变异的性状)10.表现型:生物所表现的性状11.上位作用:不同对基因间的抑制或遮盖作用12.上位基因:起抑制作用的基因13.下位基因:被抑制的基因14.显性上位:起上位作用的基因是显性时15.隐性上位:起上位作用的基因是隐性时16.节段异源多倍体:某异源多倍体的不同染色体组间有很高程度的同源关系17.倍半二倍体:四倍体的染色体组在细胞内是成倍的,异源二倍体染色体组在这个细胞内是一半,这种细胞所构成的异源多倍体18.溶原性细菌:含有温和噬菌体的细菌19.转化:某些细菌(或其他生物)通过其细胞膜摄取周围供体的DNA片段,并将此外源DNA片段通过重组整合到自己染色体组的过程20.接合:在原核生物中,接合是指遗传物质从供体(雄性)转移到受体(雌性)的过程21.F因子(性因子/致育因子):由DNA组成,可以看做是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由3个不同的区域组成22.Hfr菌株:含一个整合到自己染色体组内的F因子的菌株【Hfr:高频率重组】23.F′因子:携带有染色体的一些基因的F因子24.性导:接合时由F′因子所携带的外源DNA转移到细菌染色体的过程25.转导:以噬菌体(温和性)为媒介所进行的细菌遗传物质重组的过程26.细胞质遗传(母性遗传):由细胞质基因所决定的遗传现象和遗传规律27.母性影响:子代受到母本核基因型的影响而表现母本核基因型所决定的性状的现象28.回文序列:从两个方向阅读,序列相同的序列29.BAC:细菌人工染色体,是基于大肠杆菌的F因子构建的一种人工载体30.YAC:酵母人工染色体,结合着穿梭质粒的一些特点而构建的一类人工载体31.基因文库:是一组DNA和cDNA序列克隆得到的集合体32.cDNA:以mRNA为模板,经反转录酶的作用合成的DNA33.基因组学:以基因组为研究单位,研究基因组的结构功能和进化关系的一门科学34.后基因组学:它是利用结构基因组所提供的信息和产物,研究基因组功能表达的一门分支学科35.基因频率:某位点的某特定基因在其群体内占该位点基因总数的比率36.基因型频率:群体内某特定基因型占个体总数的比率37.遗传漂变:在一个小群体内由于抽样误差造成的群体基因频率的随机波动现象38.假(拟)显性现象:有时染色体片段缺失后,其非缺失同源染色体上的隐性等位基因不被掩盖而表现39.半不育现象:相互异位杂合体的一个典型的遗传效应二、填空1.染色体与染色质的关系:同一物质在细胞周期不同阶段的两种不同存在状态 2.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八聚体、连接丝、一分子的组蛋白H1 3.原核生物的染色体只有一个复制起点 4.DNA 的复制包括起始、延伸、终止三个步骤 5.DNA 复制发生在S 期 6. 遗传因子由约翰生提出的“基因”所取代7. 杂种杂合基因对数为n ,则:显性完全时F2表现型种类2n ,F1形成的不同配子种类2n ,F2基因型种类3n ,F2纯合基因型种类2n8. 许多基因影响同一个性状的表现为“多因一效”9. 一个基因影响许多性状的发育,称为“一因多效”10.三点测验是基因定位最常用的方法11.符合系数/并发系数C 经常变动于0~1。
普通遗传学 绪论

(3)基因作用的直接产物是蛋白质, )基因作用的直接产物是蛋白质, 它们或者是构成细胞或生物体的结构蛋 白,或者是催化细胞内某种生化反应过 程的酶。 程的酶。 (4)基因控制个体发育和性状表现是 ) 通过细胞内外的环境条件起作用的, 通过细胞内外的环境条件起作用的,因 为由基因决定的生化合成过程必须从周 围环境中获得原料。 围环境中获得原料。
1909年丹麦遗传学家 年丹麦遗传学家 W.L.Johannson提出用基因(gene) 提出用基因( 提出用基因 ) 一词代替遗传因子。 一词代替遗传因子。 1910年左右,美国遗传学家 年左右, 年左右 T.H.Morgan及其同事,提出了基因的 及其同事, 及其同事 连锁交换规律。 连锁交换规律。
1905年英国人 年英国人W.Bateson给遗传学正 年英国人 给遗传学正 式定名( 式定名(genetics)。 )。 1903年W.S.Sutton发现染色体行为与 1903年W.S.Sutton发现染色体行为与 遗传因子的行为一致, 遗传因子的行为一致,于是提出了染色 体是遗传因子的载体的观点。 体是遗传因子的载体的观点。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什么是遗传学
遗传学( 遗传学(genetics)是研究各种生物 ) 的遗传信息传递及遗传信息如何决定各 种生物性状发育的科学。 种生物性状发育的科学。它是生命科学 中最基本的、发展最迅速的、 中最基本的、发展最迅速的、并与其他 各分支学科都有密切联系的基础科学。 各分支学科都有密切联系的基础科学。
法国学者拉马克总结了古希腊哲学家的 法国学者拉马克总结了古希腊哲学家的 思想, 年发表的《 思想,在1809年发表的《动物的哲学》 年发表的 动物的哲学》 一书中提出了与林奈物种不变论相反的观 点,认为动物器官的进化与退化取决于用 与不用即用进废退理论( 与不用即用进废退理论(doctrine of use and disuse) )
普通遗传学知识点总结

普通遗传学知识点总结1.遗传物质:遗传物质是指携带生物遗传信息的分子,主要包括DNA (脱氧核糖核酸)和RNA(核糖核酸)。
DNA是一个双螺旋结构,由四种碱基(腺嘌呤、胸腺嘧啶、鸟嘌呤、胞嘧啶)组成。
RNA与DNA类似,但是它是单链结构,胸腺嘧啶被尿嘧啶取代。
2.遗传信息的传递:遗传信息在细胞分裂和有性生殖中传递。
在细胞分裂中,DNA复制产生两个完全相同的子代DNA分子。
在有性生殖中,个体从两个亲本继承一半的染色体,所含的遗传信息也是相对一半。
3.染色体与基因: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结构,携带了遗传物质。
在人类中,一对染色体含有相同的遗传信息,其中一条来自母亲,另一条来自父亲。
染色体上的基因是决定个体特征的遗传单位。
4.突变:突变是指遗传物质的序列发生改变。
突变可以是点突变(单个碱基的变化),也可以是染色体水平的结构变异。
突变是遗传变异的基础,是进化的驱动因素。
5.隐性与显性遗传:当个体拥有两个相同的等位基因时,该性状呈现隐性遗传;如果拥有两个不同的等位基因,该性状呈现显性遗传。
一个显性基因能够覆盖一个隐性基因的表达。
6.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孟德尔是遗传学的奠基人,他通过对豌豆的实验研究提出了遗传定律。
孟德尔的第一定律是说在纯合子(两个相同等位基因的个体)中,一个性状的表达会完全隐蔽掉另一个基因。
第二定律是说杂合子(两个不同等位基因的个体)的后代中,两个等位基因在一代中会以3:1的比例表现出来。
7.基因型与表现型:一个个体的基因型是指它所拥有的基因的组合,而表现型是指基因型在可观察性状上的表现。
8.遗传互作用:一个个体的性状不仅仅取决于它的基因型,还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遗传互作用是指基因型和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过程。
这种互作用可以影响表现型和遗传潜力。
9.基因组学:基因组学研究整个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包括基因组中的基因数量和位置,以及基因的功能和表达方式。
基因组学的发展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生物的演化和遗传机制。
普通遗传学第1章孟德尔定律课件

独立分配定律是遗传学中的另一个基本定律,由孟德尔发现。它是指在配子形成过程中,非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 独立分配定律,每个基因独立遗传给后代,不受其他基因的影响。这个定律适用于所有具有多个非等位基因的生 物,是遗传学的重要理论之一。
04 孟德尔定律的验证
测交实验
总结词
通过将F1与隐性纯合子进行交配,验证F1的遗传因子组成。
详细描述
分离定律是遗传学的基本定律之一,由孟德尔发现。它是指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 ,最终形成两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这个定律适用于所有具 有同源染色体的生物,是遗传学的基础。
独立分配定律
总结词
在配子形成过程中,非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独立分配定律,即每个基因独立遗传给后代,不受其他基因的影响。
药物研发
在药物研发过程中,孟德尔定律有助 于理解药物的遗传基础,从而设计出 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在生物工程中的应用
基因工程
孟德尔定律是基因工程的基础,帮助 科学家理解基因的遗传和表达机制, 从而实现基因的定向改造和转移。
生物技术应用
在生物技术的许多领域,如生物制药、 生物燃料等,孟德尔定律都为技术的 研发和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孟德尔发现,在杂合子形成配子时, 非等位基因发生独立分配,后代可 以获得双亲的不同基因组合。
学术影响
孟德尔的遗传学理论为后来的遗传学 发展奠定了基础。
对农业、园艺、医学等领域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推动了这些领域的发展。
对进化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为 达尔文进化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02 孟德尔定律的起源
在大学学习植物学, 毕业后成为一名中学 教师。
学术贡献
提出遗传因子概念
普通遗传学课后习题答案

普通遗传学课后习题答案普通遗传学课后习题答案遗传学是生物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基因在遗传过程中的传递和表达。
通过遗传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的遗传规律,从而为生物学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在普通遗传学的学习过程中,习题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够帮助我们巩固所学的知识,并且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是一些普通遗传学课后习题的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1. 什么是基因?基因的结构是怎样的?基因是生物体内控制遗传性状的基本单位。
它是由DNA分子组成的,位于染色体上。
基因的结构包括启动子、编码区和终止子。
启动子是调控基因表达的序列,编码区是指编码蛋白质的序列,终止子是指终止转录的序列。
2. 什么是等位基因?等位基因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等位基因是指在同一个基因位点上存在的不同形式的基因。
它们可以决定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等位基因之间的关系可以是显性、隐性或部分显性。
显性等位基因在表型中表现出来,而隐性等位基因只有在纯合状态下才能表现出来。
3. 什么是基因型和表型?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基因型是指一个个体在某一基因位点上所携带的等位基因的组合。
表型是指基因型在外部环境作用下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
基因型决定了表型的潜在能力,而表型受到基因型和环境的共同影响。
4. 什么是显性和隐性?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显性是指在杂合基因型中,一个等位基因的表现能够掩盖另一个等位基因的表现。
隐性是指在杂合基因型中,一个等位基因的表现被另一个等位基因所掩盖。
显性和隐性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孟德尔的分离定律来解释,即在杂合基因型的后代中,显性等位基因和隐性等位基因会以1:1的比例分离。
5. 什么是基因频率?如何计算基因频率?基因频率是指一个种群中某一等位基因的相对频率。
基因频率可以通过计算该等位基因的个体数与总个体数的比例来得到。
例如,如果一个种群中有100个个体,其中有60个个体携带等位基因A,那么等位基因A的频率就是60/100=0.6。
普通遗传学(绪论)

第三节、 遗传学的应用
1.对生命本质的探索
生命现象的遗传统一性 生命科学在分子水平上的统一
2.生物进化理论的基础
遗传学研究生物在少数几个世代繁育过程中表现出
来的遗传、变异现象与规律
生物进化研究生物在长期历史过程中的遗传与变异 规律及发展方向
3、动植物研究的内容和任务
1. 2. 3.
4.
生物体遗传结构分析(基因组结构等) 基因在世代间传递的方式与规律 遗传信息的实现所需的各种内外环境 条件(基因表达的规律) 遗传学的目的——应用
小结:遗传学发展里程碑
1. 1866年,孟德尔(G.Mendel)发现遗传因子,提出分 离定律和独立分配定律。 2. 1900年,孟德尔的理论再发现 3、1910年以后,摩尔根(Morgan)提出连锁遗传定律, 创立“基因理论” 4、1944年,Avery等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5、1953年,Watson和Crick阐明DNA分子双螺旋结构 6、1966 Nirenberg破译全部遗传密码 7、1973 Boyer,Cohen建立DNA重组技术 8、1981 Palmiter,Brinster获得转基因小鼠 9、1988 Mullis发明PCR技术 10、1989 Collis主持实施人类基因组计划 11、1997 克隆羊“多莉”在英国诞生。 12、2001.2.12 完成人类基因组图谱
基因工程主要在以下几方面应用: 传统杂交只能进行亲缘关系较近的交配,无法进行远缘 交配(即遗传物质交流),遗传物质交流开始是以基因组 为单位进行的,通过人工选择,可以获得具备目的性状生 物。这种方法工作量大,且容易改变原物种的其他优良性 状,基因工程就不同的,它不但可以进行种间、属间科间 遗传物质交流,还可以进行高等、低等,动物与植物间遗 传物质交流,同时可以定向而不改变原来的优良性状,所 以十分诱人!目前基因工程主要在以下几方面应用: a. 生物制药 b. 遗传病治疗 c. 农业新品种选育 d. 发酵工程 e. 治理环境污染(创新微生物类型) f. 其他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普通遗传学》课程试题【A】卷阅卷须知:阅卷用红色墨水笔书写,得分用阿拉伯数字写在每小题题号前,用正分表示,不得分则在题号前写0;大题得分登录在对应的分数框内;统一命题的课程应集体阅卷,流水作业;阅卷后要进行复核,发现漏评、漏记或总分统计错误应及时更正;对评定分数或统分记录进行修改时,修改人必须签名。
特别提醒:学生必须遵守课程考核纪律,违规者将受到严肃处理。
一、选择题(答案填在相应的题号下面;20题,2分/题,共40分)1 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交换和细胞学上观察到的交叉现象是:()A,同时发生的; B,先交换后交叉; C,先交叉后交换。
D,都不是2 狄·弗里斯(de Vris, H.)、柴马克(Tschermak, E.)和柯伦斯(Correns, C.)三人分别于年重新发现孟德尔(Mendel, G. L.)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标志着遗传学学科的建立。
()A,1866 B, 1900 C, 1903 D, 19093 花生种皮紫色(R)对红色(r)为显性,厚壳(T)对薄壳(t)为显性。
R–r和T–t是独立遗传的。
杂交组合ttRr× Ttrr的后代F1的基因型种类和比例为:()A, TtRr:Ttrr:ttRr:ttrr=1:1:1:1 B, TtRr:Ttrr:ttRr:ttrr=3:1:3:1C, TtRr:Ttrr:ttRr:ttrr=9:9:3:1 D, TtRr:Ttrr:ttRr:ttrr=3:1:3:14 假定某个二倍体物种含有4个复等位基因(如a1、a2、a3、a4),则某个个体不可能的基因型为:()A, a1a2B, a1a2a3a4C, a2a3D, a3a45 基因a、b、c、d位于果蝇的同一染色体上。
经过一系列杂交后得出如下交换值:ac 40%,ad25%,bd5%,bc10%, 则这四个基因的连锁遗传图(顺序)为():6 一般都认为烟草是两个野生种(2n = 24 = 12Ⅱ = 2x =SS)和(2n = 24 = 12Ⅱ= 2x = TT)合并起来的异源四倍体(2n = 48 = 24Ⅱ= SSTT)。
某烟草单体(2n–1 = 47)与杂交的F1群体内,一些植株有36个染色体,另一些植株有35个染色体。
细胞学的检查表明,35个染色体的F1植株在减数分裂时联会成11个二价体和13个单价体,试问:该单体所缺的那个染色体属于:()A,S染色体组; B,T染色体组; C. S染色体组和T染色体组都行7 生物在繁殖过程中,上下代之间传递的是:()。
A,不同频率的基因 B. 不同频率的基因型;C. 具体的性状;D. 各种表现型8 染色体数目少的生物自交纯合的进度染色体数目多的生物。
()A ,大于B ,小于C ,等于D ,无法确定9 易位杂合体自交后代中易位杂合体的比例为。
()A 25%B 50%C 75%D 100%10 在欧洲人群中,卷发是由罕见的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决定的,一卷发女人嫁给一正常头发的男子。
他们的小孩为卷发的概率为()。
A, 1/4 B,1/2 C,1/8 D,100%11 加性方差指的是:()A,个体间加性效应差异导致的群体变异方差;B,个体间显性效应差异导致的群体变异方差;C,上位性效应差异导致的群体变异方差。
D,由基因间(等位基因与非等位基因间)累加效应所导致的个体间遗传效应差异;12 马铃薯的2n = 48,是个四倍体。
曾经获得马铃薯的单倍体,经细胞学的检查,该单倍体在减数分裂时形成12个二价体。
据此,你对马铃薯染色体组的组合成分是怎样认识的?()A 同源多倍体;B 异源多倍体;C 二倍体;D 同源异源多倍体。
13 三体会形成n和n+1两种类型的配子。
在A/a基因离着丝点较近情况下,其复式AAa 产生的n+1类型配子中A和a比例为:A AA:Aa=1:1;B AA:Aa:A:a=1:2:2:1;C AA:Aa=1:2;D AA:Aa:aa=6:8:1;14 以F因子为媒介进行遗传物质转移的细菌遗传方式为:()A 转化;B 接合;C 性导;D 转导15 供体菌株为Hfr arg- leu+ aziS strS,受体菌株F- arg+ leu- aziR strR。
为了检出和收集重组体F- arg+leu+azi R str R,应用下列哪一种培养基可以完成这一任务?()A 基本培养基加链霉素;B 基本培养基加叠氮化钠和亮氨酸;C 基本培养基加叠氮化钠;D 基本培养基加链霉素和叠氮化钠16 一个物种或属内具有那些变异类型,就能预见到近缘的其他物种或属也同样存在相似的变异类型。
这种现象称为突变的()A 重演性;B 可逆性;C 平行性;D 多方向性17 现有一个不育材料,找不到它的恢复系,一般的杂交后代都是不育的。
但是,有的不育株也能产生极少量的花粉,自交得到少数后代,呈3:1不育株与可育株分离。
将F1不育株与可育亲本回交,后代呈1:1不育株与可育株的分离。
则该不育系为:()F1A 单基因控制的显性核不育;B 单基因控制的隐性核不育;C 细胞质雄性不育; D质-核互作雄性不育18 二倍体的甘蓝和白菜种间杂交,染色体加倍最后就形成了异源四倍体新物种甘蓝型油菜。
该种方式在物种形成过程中属于:()A 分化式; B继承式; C渐变式;D 爆发式19 在杂种优势的遗传假说中,认为杂种优势来源于等位基因的异质结合的假说是:()A 显性互补假说; B显性连锁互补假说; C超显性假说;D质核互补控制假说20 设玉米籽粒有色是独立遗传的三显性基因互作的结果,基因型为A_C_R_的籽粒有色,其余基因型的籽粒均无色。
某有色籽粒植株与以下三个纯合品系分别杂交,获得下列结果: (1) 与aaccRR品系杂交,获得50%有色籽粒; (2) 与aaCCrr品系杂交,获得25%有色籽粒; (3) 与AAccrr品系杂交,获得50%有色籽粒。
试推导这有色籽粒亲本的基因型。
()A A aCCRr;B A ACcRr;C A aCcRr;D A aCcRR二、判断题(在正确的题号下打“”√,错误的题号下打“×”;共20题,1分/题,共20分)1.遗传的实质是后代能够按照亲代经过同样的途径和方式,把从外界环境吸取的物质经过转化建造成与其亲代相类似的复本自交繁殖的过程。
()2.无融合生殖中通过孤雄生殖形成的胚,其染色体数均是x。
()3.在性状表现中,显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是不受其它因素影响的。
()4.不完全显性和共显性都是同一概念,它们的F2代都出现1:2:1的分离比例。
( )5.两个连锁遗传的基因,如果两者在染色体上的距离近说明这两个基因的连锁强度大,若距离远,则连锁强度小。
()6.基因型为+c/sh+的个体在减数分裂中有6%的性母细胞在sh与c之间形成了一个交叉,那么所产生的重组型配子++和sh c将各占3%。
()7.在色盲遗传中,如果一对夫妇表现都正常,则这对夫妇所生的子女表现也全部正常。
( )8.当两对连锁基因的交换值大于零而小于50%时,则表明它们是完全连锁。
()9.自交是近亲繁殖最极端的一种方式,自交是有害的,会出现衰退,尤其是异花授粉植物,表现更为严重,所以在遗传研究和育种工作中都不采用自交。
()10.复等位基因是指位于同一基因位点上的各个等位基因,它们既可以在同一生物类型的不同个体中同时存在,也可以在同一个体内同时存在。
()11.显性突变是指由隐性基因变为显性基因的突变。
()12.染色体的臂间倒位杂合体,会使细胞分裂后期Ⅰ形成染色体桥,因此可用染色体桥的出现进行臂间倒位的细胞学鉴定。
()13.异源多倍体是指染色体组来自同一物种,由二倍体的染色体直接加倍而来的。
()14.一切生物的单倍体细胞都含有正常体细胞的半数染色体,所以单倍体就是一倍体。
()15.当F+与F-细菌接合时,F因子从一个细菌转移到中一细菌中,因此使得受体转化为雌性细胞,供体转化为雄性细胞。
()16.从病毒到人类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17.细胞核的遗传物质是DNA,而细胞质的遗传物质是蛋白质。
()18.胞质遗传和核遗传均由遗传物质控制,因而遗传动态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
( )19.根据哈德-魏伯格定律,在一个完全随机交配的群体内,如果没有其他因素的干扰,则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常保持一定,各代不变。
()20.显性假说认为杂种优势来源于双亲基因型的异质结合所引起的基因间的互作小于纯合的作用。
()三、简答题(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1,什么是“芽变”?其在遗传育种研究中有啥作用?。
(5分)2,假定你证明对过去一个从未描述过的细菌种有遗传重组,如使ab+菌株与a+b菌株混合培养,形成a+b+的重组类型。
试说明通过哪些方式可以确定该种重组是转化、转导还是结合的结果。
(5分)3,无籽西瓜是几倍体?为什么无籽?是否绝对无籽?(5分)4,已经人的红绿色盲是一种由隐性基因(c)作用的伴性遗传疾病。
在某一特定人群中抽样调查4万个人,调查结果为其中色盲病患者有202人,试估算该群体内c基因的基因频率。
(5分)五、计算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1、在番茄中,基因O(oblate = flattened fruit),p(peach = hairyfruit)和S,用对这三个(compound inflorescence)是在第二染色体上。
对这三个基因是杂合的F1基因是纯合的隐性个体进行测交,得到下列结果:(1)这三个基因在第二染色体上的顺序如何?(2)两个纯合亲本的基因型是什么?(3)这些基因间的图距是多少?(4)并发系数是多少?2 一对正常双亲有四个儿子,其中2人为血友病患者。
以后,这对夫妇离了婚并各自与一表型正常的人结婚。
女方再婚后生6个孩子,4个女儿表型正常,两个儿子中有一人患血友病。
父方二婚后生了8个孩子,4男4女都正常。
问:(1)血友病是由显性基因还是隐性基因决定?(2)血友病的遗传类型是性连锁,还是常染色体基因的遗传?(3)这对双亲的基因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