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行(课堂PPT)
合集下载
二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6课《少年行》| 北京版()(共7张PPT)

少年行
少年行
❖ 一身能擘两雕弧, ❖ 虏骑千重只似无。 ❖ 偏坐金鞍调白羽, ❖ 纷纷射杀五单于。
少年行 注释
❖ 一个人就能拉开两 张雕弓,
❖ 敌骑千重全都不放 在眼中。
❖ 偏坐金鞍上从容调 好羽箭,
❖ 不停地射去敌酋无 法逃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文学赏析
❖ 写少年的勇武杀敌。诗人将主人公置于孤危险恶的 战争情势之中。“虏骑千重”指敌人大军压境,形 成包围之势;“众敌酋倾巢出动,来势汹汹,企图 以优势兵力取胜。而少年以“一身”对“千重”之 敌,竟能左右驰突于敌阵之中,如入无人之境,且 能擒贼先擒王,将凶蛮剽悍的敌酋“纷纷射杀”, 其过人的胆略和武艺已分明可见。这里把少年写成 孤胆英雄,意在突出他的勇冠三军、战功卓著。诗 的一、三两句,以特写镜头为少年英武矫健的身姿 写照:“擘两雕弧”言其多力善射,能左右开弓; “偏坐金鞍”言其鞍马功夫娴熟,能在疾驰的马背 上自如地变换各种姿势;“调白羽”则是善于在运 动中瞄准目标,箭无虚发。
文学赏析
❖ 二、四两句,从对方着笔来反衬少年的艺高胆大。 敌我双方的力量愈是悬殊,也就愈能表现主人公无 所畏惧的英雄气概,而这种气概,又正来自于其置 生死于度外的献身精神。这样,这首诗就和上一首 彼此呼应,并为下一首写功高不赏张本。诗中所出 现的雕弧、金鞍和白羽,均是以着色之笔略加点染, 本来是爱其人而及其物,这里的物又为人增色,人 与物原不妨是互相辉映、相得益彰的。盛唐诗人每 喜表现尚武精神,如李白自称“弯弓绿弦开,满月 不惮坚。闲骑骏马猎,一射两虎穿。”(《赠宣城 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杜甫自述“射飞曾纵鞚, 引臂落鹙鸧。”(《壮游》)王维则称赞他的一位 族弟说:“读书复骑射,带剑游淮阴……席帆聊问 罪,卉服尽成擒。”(《送从弟蕃游淮南》)等等。 这些都可看作是诗中理想形象的现实依据。
少年行
❖ 一身能擘两雕弧, ❖ 虏骑千重只似无。 ❖ 偏坐金鞍调白羽, ❖ 纷纷射杀五单于。
少年行 注释
❖ 一个人就能拉开两 张雕弓,
❖ 敌骑千重全都不放 在眼中。
❖ 偏坐金鞍上从容调 好羽箭,
❖ 不停地射去敌酋无 法逃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文学赏析
❖ 写少年的勇武杀敌。诗人将主人公置于孤危险恶的 战争情势之中。“虏骑千重”指敌人大军压境,形 成包围之势;“众敌酋倾巢出动,来势汹汹,企图 以优势兵力取胜。而少年以“一身”对“千重”之 敌,竟能左右驰突于敌阵之中,如入无人之境,且 能擒贼先擒王,将凶蛮剽悍的敌酋“纷纷射杀”, 其过人的胆略和武艺已分明可见。这里把少年写成 孤胆英雄,意在突出他的勇冠三军、战功卓著。诗 的一、三两句,以特写镜头为少年英武矫健的身姿 写照:“擘两雕弧”言其多力善射,能左右开弓; “偏坐金鞍”言其鞍马功夫娴熟,能在疾驰的马背 上自如地变换各种姿势;“调白羽”则是善于在运 动中瞄准目标,箭无虚发。
文学赏析
❖ 二、四两句,从对方着笔来反衬少年的艺高胆大。 敌我双方的力量愈是悬殊,也就愈能表现主人公无 所畏惧的英雄气概,而这种气概,又正来自于其置 生死于度外的献身精神。这样,这首诗就和上一首 彼此呼应,并为下一首写功高不赏张本。诗中所出 现的雕弧、金鞍和白羽,均是以着色之笔略加点染, 本来是爱其人而及其物,这里的物又为人增色,人 与物原不妨是互相辉映、相得益彰的。盛唐诗人每 喜表现尚武精神,如李白自称“弯弓绿弦开,满月 不惮坚。闲骑骏马猎,一射两虎穿。”(《赠宣城 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杜甫自述“射飞曾纵鞚, 引臂落鹙鸧。”(《壮游》)王维则称赞他的一位 族弟说:“读书复骑射,带剑游淮阴……席帆聊问 罪,卉服尽成擒。”(《送从弟蕃游淮南》)等等。 这些都可看作是诗中理想形象的现实依据。
诗歌精讲第二讲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课件21张PPT

诗歌精讲 第二讲 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课件(21张PPT )
盛唐诗人
诗歌精讲 第二讲 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课件(21张PPT )
诗歌精讲 第二讲 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课件(21张PPT )
玄宗开元(713-741) 、天宝 (742-755)年间 盛唐(诗之盛) 肃宗(756-761) 代宗大历(766)前
诗歌精讲 第二讲 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课件(21张PPT )
诗歌方面,有《王 右丞集》传世,其现 存的诗歌有四百多首, 擅长写山水田园诗。 和孟浩然一起被誉为 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 这类诗最能代表王维 的艺术风格。
王维:伏生受经图(日本大阪美术馆藏)
诗歌精讲 第二讲 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课件(21张PPT )
诗歌精讲 第二讲 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课件(21张PPT )
诗歌精讲 第二讲 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课件(21张PPT )
盛唐(诗之盛)
➢王 维: 701-761 孟浩然: 689-740
➢高 适: 702-765 岑 参: 715-770 王昌龄:698—757
➢李 白: 701-762 杜 甫: 712-770
诗歌精讲 第二讲 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课件(21张PPT )
苑咸称他为“当代诗匠,又精禅理。” 唐代宗说是“天下文宗。” 《旧唐书》称他“天宝中诗名冠代”。 苏轼称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 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后世诗论家称他“诗佛”。
诗歌精讲 第二讲 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课件(21张PPT )
诗歌精讲 第二讲 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课件(21张PPT )
• 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常有江南船,寄书家 中否?(《杂诗》其一)
诗歌精讲 第二讲 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课件(21张PPT )
盛唐诗人
诗歌精讲 第二讲 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课件(21张PPT )
诗歌精讲 第二讲 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课件(21张PPT )
玄宗开元(713-741) 、天宝 (742-755)年间 盛唐(诗之盛) 肃宗(756-761) 代宗大历(766)前
诗歌精讲 第二讲 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课件(21张PPT )
诗歌方面,有《王 右丞集》传世,其现 存的诗歌有四百多首, 擅长写山水田园诗。 和孟浩然一起被誉为 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 这类诗最能代表王维 的艺术风格。
王维:伏生受经图(日本大阪美术馆藏)
诗歌精讲 第二讲 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课件(21张PPT )
诗歌精讲 第二讲 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课件(21张PPT )
诗歌精讲 第二讲 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课件(21张PPT )
盛唐(诗之盛)
➢王 维: 701-761 孟浩然: 689-740
➢高 适: 702-765 岑 参: 715-770 王昌龄:698—757
➢李 白: 701-762 杜 甫: 712-770
诗歌精讲 第二讲 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课件(21张PPT )
苑咸称他为“当代诗匠,又精禅理。” 唐代宗说是“天下文宗。” 《旧唐书》称他“天宝中诗名冠代”。 苏轼称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 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后世诗论家称他“诗佛”。
诗歌精讲 第二讲 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课件(21张PPT )
诗歌精讲 第二讲 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课件(21张PPT )
• 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常有江南船,寄书家 中否?(《杂诗》其一)
诗歌精讲 第二讲 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课件(21张PPT )
小学语文五年级少年行课件

斜阳西下,城墙上传 来的画角声仿佛也在哀痛, 沈园的池塘楼台都已改变, 不再是原来的模样。那座 令人伤心的桥下,春水依 然碧绿,当年我曾在这里 见到她美丽的身影。
曾 是 惊 鸿 照 影 来。
五年级语文名师Leabharlann 程沈园(其一) 【宋】陆游
城 上 斜 阳 画 角 哀, 沈 园 非 复 旧 池 台。 伤 心 桥 下 春 波 绿, 曾 是 惊 鸿 照 影 来。
五年级语文名师课程
作业:
背诵《少年行(其一)》《沈园(其一)》。
小学名师课程
THANKS
五年级语文名师课程
少年行(其一) 【唐】王维 新 丰 美 酒 斗 十 千,
咸 阳 游 侠 多 少 年。
相 逢 意 气 为 君 饮,
系 马 高 楼 垂 柳 边。
新丰:在今陕西省西安市 东北,盛产美酒。 斗十千:指美酒名贵,价 值万钱。
咸阳:今陕西省咸阳市, 原本是秦国的都城,这里 代指唐朝都城长安。
五年级语文名师课程
沈园—南宋时一位沈姓 富商的私家花园。
陆游和唐婉婚后情投 意合,但因其母亲所迫而 分开。十年后,陆游独自 游沈园,却意外地遇见唐 婉。陆游触景伤情,在墙 上题下《钗头凤》词,唐 婉读后,感慨万千,一病 不起,郁郁而终!
五年级语文名师课程
沈园(其一) 【宋】陆游
城 上 斜 阳 画 角 哀, 沈 园 非 复 旧 池 台。 伤 心 桥 下 春 波 绿, 曾 是 惊 鸿 照 影 来。
五年级语文名师课程
少年行(其一) 【唐】王维 新 丰 美 酒 斗 十 千,
咸 阳 游 侠 多 少 年。
相 逢 意 气 为 君 饮,
系 马 高 楼 垂 柳 边。
五年级语文名师课程
陆游,字务观,号 放翁,南宋文学家、史 学家、爱国诗人。陆游 的诗词文都有很高成就 ,其中饱含的爱国热情 对后世影响深远。
2024届中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古诗词赏析 教学PPT课件

2.咏物言志诗 咏物言志诗在内容上以某一物象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 往往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其精神品格;常 用比喻、象征、拟人等修辞方法。 (1)形式标志:以物象为题,或“咏”“题”“赠”“赞”后加相关物象。 (2)内容特点:托物言志,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或品质,或表达 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人、事的评价。 (3)结构章法:物——人——情。
10.白描 本是国画的一种技法,指纯用线条勾画,不加色彩渲染。后借用于文学 写作,指使用简练的笔墨,不加渲染烘托而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的一 种描写方法。如: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温庭筠《商山 早行》)第二联两句诗,就是六个名词,即六种景物的组合,没有任何 修饰语,集中地表现了早行的辛苦。在鸡鸣声起,残月未落之时,冒着 寒霜上路,可见早行辛苦。
8.借古讽今 这是咏史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借历史上的事件来讽喻当朝。如:折戟 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此诗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以两个美女象征 国家的命运,借古讽今,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
9.渲染 我国传统画技之一,后借用来指文艺创作中突出人物形象和环境所采用 的强调、反复等多方面着意铺叙的写作技法。如:爷娘闻女来,出郭相 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木兰诗》)这些诗句写花木兰替父从军凯旋后返回故居的情景,充 分渲染了花府一家老小迎接木兰还家的热闹气氛。
二、古代诗歌常用的艺术手法
1.直接抒情 即作者在文中把内心强烈的感情不加掩饰地直接叙述出来,让强烈的感 情直接倾泻而出。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 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全诗以慷慨悲凉的基调,通过登 幽州台直接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苦闷的情怀。
少年行(课堂PPT)

18
少 王年 维行
1
王维
• 字摩诘,盛唐时的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 家。
• 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 塞、山水诗、律诗还是绝句等都有流传人 口的佳篇。他的诗句被苏轼称为“味摩诘 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
• 王维的作品一般分为前后两期,以张九龄 罢相为界,其特色分别是前期境界开阔, 雄浑博大;后期清新淡雅,意境幽远。
10
赏析
• 这首诗写少年们怀着为国牺牲的豪情 壮志,从军出征渔阳。他们蔑视困难 ,蔑视艰苦,也蔑视死亡,最后一句 “纵死犹闻侠骨香”,生动的表现了 少年英雄们不惜为国捐躯、其精神永 垂不朽、其形象流芳百世的境界。充 满了豪侠气概和英雄主义精神。
11
少年行(其三)
• 一身能擘两雕弧, • 虏骑千重只似无。 • 偏坐金鞍调白羽, • 纷纷射杀五单于。
14
少年行(其四)
• 汉家君臣欢宴终, • 高议云台论战功。 • 天子临轩赐侯印, • 将军佩出明光宫。
15
赏析
• 诗中的他们就像汉家少年的成长 史,从一个意气风发满腔热血的少年 游侠,成长为抗击外族侵略的汉军战 士,该诗成功塑造了一个武艺超群、 刚猛顽强、勇于杀敌、战功显赫的少 年英雄的形象,他在战争中显露头角, 最后立下赫赫战功!功成名就,拜将 封侯!
小结
• 诗人用大笔写意的手法,为我们勾勒 了豪迈不羁、挥金如土、意气相投的 游侠“群像”。
• 王维笔下的少年游侠,具有相当浓厚 的浪漫气息和理想化色彩。但这种理 想化并不给人任何虚假之感,关键就 在于诗中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诗 人对这种生活的诗意感受。
9
少年行(其二)
• 出身仕汉羽林郎, • 初随骠骑战渔阳。 • 孰知不向边庭苦, • 纵死犹闻侠骨香。
少 王年 维行
1
王维
• 字摩诘,盛唐时的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 家。
• 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 塞、山水诗、律诗还是绝句等都有流传人 口的佳篇。他的诗句被苏轼称为“味摩诘 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
• 王维的作品一般分为前后两期,以张九龄 罢相为界,其特色分别是前期境界开阔, 雄浑博大;后期清新淡雅,意境幽远。
10
赏析
• 这首诗写少年们怀着为国牺牲的豪情 壮志,从军出征渔阳。他们蔑视困难 ,蔑视艰苦,也蔑视死亡,最后一句 “纵死犹闻侠骨香”,生动的表现了 少年英雄们不惜为国捐躯、其精神永 垂不朽、其形象流芳百世的境界。充 满了豪侠气概和英雄主义精神。
11
少年行(其三)
• 一身能擘两雕弧, • 虏骑千重只似无。 • 偏坐金鞍调白羽, • 纷纷射杀五单于。
14
少年行(其四)
• 汉家君臣欢宴终, • 高议云台论战功。 • 天子临轩赐侯印, • 将军佩出明光宫。
15
赏析
• 诗中的他们就像汉家少年的成长 史,从一个意气风发满腔热血的少年 游侠,成长为抗击外族侵略的汉军战 士,该诗成功塑造了一个武艺超群、 刚猛顽强、勇于杀敌、战功显赫的少 年英雄的形象,他在战争中显露头角, 最后立下赫赫战功!功成名就,拜将 封侯!
小结
• 诗人用大笔写意的手法,为我们勾勒 了豪迈不羁、挥金如土、意气相投的 游侠“群像”。
• 王维笔下的少年游侠,具有相当浓厚 的浪漫气息和理想化色彩。但这种理 想化并不给人任何虚假之感,关键就 在于诗中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诗 人对这种生活的诗意感受。
9
少年行(其二)
• 出身仕汉羽林郎, • 初随骠骑战渔阳。 • 孰知不向边庭苦, • 纵死犹闻侠骨香。
古诗文系列课件模板-少年行四首

古诗文系列:少年行四首
鉴赏:
抒情时,诗人抓住了对国土丧失的痛惜, 直述以国为家,先国后家的决心。这首诗 语言简炼、生动,节奏感强。
第四首诗看似与前三首无关,实际上, 这一首与前三首不可分的整体,这一首诗 是作者年老时饮酒回忆过往之作。第一句 先点明环境:这是一个下霜的清晨,月亮 已经过了小楼。这就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 氛。
古诗文系列:少年行四首
译文:
青午时在边城使性放狂, 骣骑着蕃地马箭射黄羊。 到如今年纪老没了筋力, 还靠着军营门来数雁行。 清河郡五城原是我的家, 博取功名全靠着好箭法。 秋原飞驰本来是等闲事, 宝雕弓独自向着寒空发。 弓箭沐浴着霞光,宝剑照耀着寒霜。 剑起案列的秋风,驰马飞出了咸阳。 国土一角仍沦陷,天子没有收河湟。
古诗文系列:少年行四首
鉴赏:
这首诗的后两句,作者用诗的语言表示自 己的决心,说只要国家的河追地区没有收 复,自己就不打算回头望一望故乡。这比 汉代霍去病“句奴未灭,何以为家”(见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的话更进了 一步。
这首诗先描写,后抒情,两者结合紧 密。诗人把雕弓、宝剑、夜光、秋风,走 马等形象集中起来,突出了诗人的自我形 象,描写之中充溢着诗人的报国热情。
古诗文系列:少年行四首
鉴赏:
这首诗的后两句描写了自己当年秋原骑马 飞驰、寒空射猎的边塞生活。“飞鞚秋原” 本来是很壮烈的,而诗人却说是“等闲” 事,这说明这种生活的频繁,又点出诗人 气概的豪迈。最后一句的“独”字与“试” 字恰当风趣地表现出诗人独立不群,气派 宏大。一个“声”字说明诗人放的是响箭, 又使这首小诗增添了音响色彩。
少年行四首 唐代·令狐楚
课件模板
古诗文系列:少年行四首
作者简介:
诗歌分类鉴赏ppt课件

《陇西行》 作者: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韵译】: 唐军将士誓死横扫匈奴奋不顾身; 五千身穿锦袍的精 兵战死在胡尘。 真可怜呵那无定河边成堆的白骨, 还是少妇们梦 中相依相伴的恋人。
【评析】: 《陇西行》共四首,这是第二首。首二句写将士 忠勇,丧亡甚众;末二句写牺牲 者是春闺少妇日夜盼望归来团聚 的情人。全诗反映了唐代长期征战带给人民的痛苦和灾难,表达了 非战情绪。三、四两句,以“无定河边骨”与“春闺梦里人”比照, 虚实相对,宛若电影中的蒙太奇,用意工妙。诗情凄楚,吟来潸然 泪下。
一、边塞征战诗(边塞诗)
• 以描写边塞风光,反映边疆将士生活为基本內容。 代表诗人有:王昌龄、高适、岑参等。
《从军行》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 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表现对统治者用人不当的不满。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表现守边将士誓死卫国的决心,表现了强烈的 爱国主义精神。 《凉州词》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 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表现守边将士思念家乡之情。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5年重庆卷) 从军行七首 ( 其二 )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1) “琵琶起舞换新声”与“边愁”是否矛盾 ? 为什么 ? (2) “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 ? 这样的 写法有什么好处 ?
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5分)(2006天津卷) 凉州词(其一)张籍
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韵译】: 新酿成的葡萄美酒,盛满夜光杯; 正想开怀畅饮,马 上琵琶声频催。 即使醉倒沙场,请诸君不要见笑; 自古男儿出征, 有几人活着归回?
古诗少年行ppt课件

诗文大意: 一身能擘பைடு நூலகம்雕弧
•一个人能同时拉开两张刻着花纹的木弓
虏骑千重只似无
•外族入侵的骑兵一层层地围过来,他却 只当没有这回事一样。
偏坐金鞍调白羽 •(少年)侧身骑马调整羽箭的方向 纷纷射杀五单于 羽箭纷纷,射死许多敌军的将领
少年行 唐王维
一身/能擘/两雕弧, 虏骑/千重/只似无。 偏坐/金鞍/调白羽, 纷纷/射杀/五单于。
少年行 唐王维
一身能擘两雕弧, 虏骑千重只似无。 偏坐金鞍调白羽, 纷纷射杀五单于。
诗人简介
李贺(790~816),唐代诗人。字长 吉,福昌(今河南宜阳)人。李贺是唐 朝宗室后裔,但家族已经没落。他童年 时就能写诗。他十几岁时已经很出名了。 他出去游玩的时候,总有一个小奴骑驴 相随,背着一个破锦囊。李贺想到了好 的诗句,就写下来投入囊中,回家后写 成诗篇。他一生体弱多病,27岁就英年 早逝了。
这两首诗都写了马,看看它 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 相同点: • (1)两首诗都借写马来抒发感情。 • (2)两首诗都抒发了建功立业的豪情。 • 不同点: • (1)第一首诗对马进行描写,而第二首
诗描写边疆景色。 • (2)第一首诗表达的感情中包含了对别
人的鼓励,而第二首诗没有。
作业布置
• 1.背诵、默写诗歌。 • 2.搜集有关马的诗歌作品。
自读古诗想一想这是怎样的少年?
少年行 唐王维
一身/能擘/两雕弧,力大无比,技高绝伦 虏骑/千重/只似无。武艺高强 偏坐/金鞍/调白羽,雄姿英发,沉着冷静 纷纷/射杀/五单于。英勇杀敌
我看到了(
)的少年。
作者从“技”、“胆”、“姿”、 “绩”这几方面,向我们介绍了一 位力大无比.能骑善射,英勇杀敌 的少年英雄。
•一个人能同时拉开两张刻着花纹的木弓
虏骑千重只似无
•外族入侵的骑兵一层层地围过来,他却 只当没有这回事一样。
偏坐金鞍调白羽 •(少年)侧身骑马调整羽箭的方向 纷纷射杀五单于 羽箭纷纷,射死许多敌军的将领
少年行 唐王维
一身/能擘/两雕弧, 虏骑/千重/只似无。 偏坐/金鞍/调白羽, 纷纷/射杀/五单于。
少年行 唐王维
一身能擘两雕弧, 虏骑千重只似无。 偏坐金鞍调白羽, 纷纷射杀五单于。
诗人简介
李贺(790~816),唐代诗人。字长 吉,福昌(今河南宜阳)人。李贺是唐 朝宗室后裔,但家族已经没落。他童年 时就能写诗。他十几岁时已经很出名了。 他出去游玩的时候,总有一个小奴骑驴 相随,背着一个破锦囊。李贺想到了好 的诗句,就写下来投入囊中,回家后写 成诗篇。他一生体弱多病,27岁就英年 早逝了。
这两首诗都写了马,看看它 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 相同点: • (1)两首诗都借写马来抒发感情。 • (2)两首诗都抒发了建功立业的豪情。 • 不同点: • (1)第一首诗对马进行描写,而第二首
诗描写边疆景色。 • (2)第一首诗表达的感情中包含了对别
人的鼓励,而第二首诗没有。
作业布置
• 1.背诵、默写诗歌。 • 2.搜集有关马的诗歌作品。
自读古诗想一想这是怎样的少年?
少年行 唐王维
一身/能擘/两雕弧,力大无比,技高绝伦 虏骑/千重/只似无。武艺高强 偏坐/金鞍/调白羽,雄姿英发,沉着冷静 纷纷/射杀/五单于。英勇杀敌
我看到了(
)的少年。
作者从“技”、“胆”、“姿”、 “绩”这几方面,向我们介绍了一 位力大无比.能骑善射,英勇杀敌 的少年英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0
赏析
• 这首诗写少年们怀着为国牺牲的豪情 壮志,从军出征渔阳。他们蔑视困难 ,蔑视艰苦,也蔑视死亡,最后一句 “纵死犹闻侠骨香”,生动的表现了 少年英雄们不惜为国捐躯、其精神永 垂不朽、其形象流芳百世的境界。充 满了豪侠气概和英雄主义精神。
.
11
少年行(其三)
• 一身能擘两雕弧, • 虏骑千重只似无。 • 偏坐金鞍调白羽, • 纷纷射杀五单于。
.
18
.
14
少年行(其四)
• 汉家君臣欢宴终, • 高议云台论战功。 • 天子临轩赐侯印, • 将军佩出明光宫。
.
15
赏析
• 诗中的他们就像汉家少年的成长 史,从一个意气风发满腔热血的少年 游侠,成长为抗击外族侵略的汉军战 士,该诗成功塑造了一个武艺超群、 刚猛顽强、勇于杀敌、战功显赫的少 年英雄的形象,他在战争中显露头角, 最后立下赫赫战功!功成名就,拜将 封侯!
.
12
赏析
• 首句“一身能擘两雕弧”,状其射技超群。 诗人摄取了少年的一个造型:英雄力大无 比,技高绝伦,可左右开弓,两手同时掰 开两张硬弓。如此技能自然令人刮目相看。
• 次句“虏骑千重只似无”,状其临阵胆气。 “虏骑千重”,少年英雄豪气冲天,闯将 过去,如入无人之境。这两句内容上互为 因果,一个气贯斗牛、武艺高强的少年形 象跃然纸上。
.
3
少年行(其一)
新丰美酒斗十千, 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 系马高楼垂柳边。
.
4
在本诗中,为显示出少年游侠的精神风 貌,诗人精心选择了怎样的一个典型场景?
• 诗人选择了高楼纵饮这一典型 场景。游侠重意气,重然诺,而这 种性格又总是和“使酒”密不可分, 所谓“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把饮酒的场景写活,少年游侠的形 象也就跃然纸上了。. Nhomakorabea13
赏析
• 第三句“偏坐金鞍调白羽”,摹其战 斗风姿。诗人以“金鞍”为映衬,镜 头对准“偏坐”这一姿势,又以“调 白羽”(箭在弦上)这一特写镜头, 突出了诗中主人公的雄姿英发。
• 最后一句“纷纷射杀五单于”,绘其
赫赫战果。借五单于纷纷被射下马鞍
的画面,再现少年英雄所向无敌,杀
得匈奴溃不成军的辉煌战绩。
.
8
小结
• 诗人用大笔写意的手法,为我们勾勒 了豪迈不羁、挥金如土、意气相投的 游侠“群像”。
• 王维笔下的少年游侠,具有相当浓厚 的浪漫气息和理想化色彩。但这种理 想化并不给人任何虚假之感,关键就 在于诗中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诗 人对这种生活的诗意感受。
.
9
少年行(其二)
• 出身仕汉羽林郎, • 初随骠骑战渔阳。 • 孰知不向边庭苦, • 纵死犹闻侠骨香。
雄浑博大;后期清新淡雅,意境幽远。
.
2
作品评述
• 《少年行》是王维的七绝组诗,共 四首。分咏长安少年游侠高楼纵饮 的豪情,报国从军的壮怀,勇猛杀 敌的气概和拜将封侯的荣耀。从不 同的角度表现了他们的昂扬意气、 勇敢精神、爱国之情和建功立业的 雄心。各首均可独立,合起来又是 一个整体,好象人物故事衔接的四 扇画屏。
少 王年 维行
.
1
王维
• 字摩诘,盛唐时的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 家。
• 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 塞、山水诗、律诗还是绝句等都有流传人 口的佳篇。他的诗句被苏轼称为“味摩诘 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
• 王维的作品一般分为前后两期,以张九龄
罢相为界,其特色分别是前期境界开阔,
• 第一句把酒写得很足,第二句写游侠,从容 承接,轻轻一点,突出了少年游侠的豪纵不羁的 性格,挥金如土的气概。能用这样昂贵的名酒招 待刚刚结识的朋友,可见这些游侠讲义气、轻钱 财,生活中豪爽洒脱。
.
6
只有新丰美酒才配得上咸阳游侠,所以才有了 “相逢意气为君饮”品味文本,回答:“意气”包 含了那些内容?
•“意气”恰恰点出了豪侠少 年的共同点:洒脱不羁的气 质、仗义疏财的侠义性格、 使酒任性的作风……
.
7
已点明“为君饮”,落句似必写宴饮场面。但诗人却 以“系马高楼垂柳边”收尾,这是什么手法?达到 了怎样的艺术效果?
• 侧面虚写的手法。
• 这一句是由马、高楼、垂柳三种意象组成的一幅画 面。马是侠客不可分的伴侣,写马,正所以衬托侠 少的英武豪迈。高楼则正是在繁华街市上那所备有 新丰美酒的华美酒楼了。由“高楼”二字可以想见 游侠少年在酒楼上觥筹交错的热烈场面。高楼旁的 垂柳,则与之相映成趣。它点缀了酒楼风光,使之 在华美、热闹中显出雅致、飘逸,不流于市井的鄙 俗。而这一切,又都是为了创造一种富于浪漫气息 的生活情调,为突出游侠的精神风貌服务。
.
5
诗先前两句分写“新丰美酒”与“咸阳游侠”。二者
本不一定相关,这里用对举方式来写显示了作者怎 样的用心?
• 京华地区,著称于世的人物虽多,却只有少年 游侠堪称人中之杰,新丰美酒堪称酒中之冠。而 这二者,又象“快马须健儿,健儿须快马”那样, 存在着密不可分、相得益彰的关系。新丰美酒, 似乎天生就为少年游侠增色而设;少年游侠,没 有新丰美酒也显不出他们的豪纵风流。
.
16
总结
• 《少年行》组诗是对杀敌报国的少年 英雄的赞美。四诗从不同的角度表现 了少年英雄的昂扬意气、勇敢精神、 爱国之情、建功立业的雄心,以及最 终功成名就的荣耀。
• “诗言志”,一定程度上说这也是诗 人自己向往建功立业的英雄主义理想 的表述。
.
17
作业
• 背诵全诗 • 完成阅读思考P10 1、P14 1、P1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