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油翁》《梵天寺木塔》阅读练习及答案
《卖油翁》《梵天寺木塔》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以下两篇短文,完成问题。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卖油翁》欧阳修)[乙]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
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
”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
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
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
人皆伏其精练。
(《梵天寺木塔》沈括)注释:(1)钱氏:指五代时吴越国君钱氏。
钱镠于公元895年建国,至其孙钱弘归降宋朝。
吴越国境包括今江苏、浙江、福建部分地区。
两浙:即两浙路,治所在今杭州,包括今上海、浙江全部及江苏东南部地区。
(2)据:统治,割据。
(3)级:层。
(4)患:嫌,担心。
(5)布:铺排。
(6)贻(yí):赠给。
(7)讫(qì):完毕。
(8)弥束:木板上下更加紧密约束。
弥:紧密。
(9)六幕:指上、下、左、右、前、后六个方位面。
(10)胠箧:打开的箱子。
胠箧,音qūqiè。
胠:从旁边打开,打开。
(11)履:走,踩踏。
(12)伏:通假字,通“服”,佩服。
8.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2分)(1)匠师如其言()(2)人皆伏其精练()(3)尝射于家圃()(4)惟手熟尔()9. 翻译下列句子(4分)(1)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
(2)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10. 甲文所说的道理,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
七年级语文下早读训练文言文阅读之(五)、(六)

3.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有个叫颜回的学生最喜欢学习,他不把怒气发到别人头上,不重复犯错误。
3.请写出与甲段文字相关的成语。你还知道与好学相关的成语吗?请 举一例。
刮目相看 悬梁刺股 凿壁偷光等等。
4.读了以上两段文字,你有何感想? 略
参考译文: 甲:
(起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担任要职,执掌权力,不能不学习。” 吕蒙说军中事多,没有时间学习。)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早读训练文言文阅读之五
学 练 案
(一)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 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 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 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 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赵襄王①学御于王子期,俄而与子期逐②,三易③马而三后。襄王 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 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④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速臣, 先则恐逮于臣。夫诱⑤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 调于马?此君之所以⑥后也。”
②门人益.亲:
更(更加)
③蚤.死: 通“早”
2.下面句中的加着重号的词语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C )
A.蒙辞以.军中多务 B.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C.弟子孰为.好学 D.今也则.亡
公亦以.此自矜(《卖油翁》)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河中石兽》)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陈太丘与友期行》)
乙: 颜回二十九岁的时候,头发已全白,早死。孔子哭得极度悲伤,说道“自
《卖油翁》阅读答案(通用16篇)

《卖油翁》阅读答案(通用16篇)《卖油翁》阅读答案(通用16篇)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我们都要用到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分析自己学习过程中的得与失。
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好阅读答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卖油翁》阅读答案(通用1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卖油翁》阅读答案篇1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1)下列加粗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陈康肃公善射多谋善断B.有卖油翁释担而立手不释卷C.惟手熟尔深思熟虑D.乃取一葫芦置于地置之不理(2)下列句子中加粗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公亦以此自矜以是人多以书假余B.睨之久而不去已而之细柳军C.而钱不湿何苦而不平D.以钱覆其口其业有不精(3)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面对卖油翁观射时不以为然的态度,康肃在质问时称呼、语气的变化,淋滴尽致地表现了他傲慢无礼、骄矜暴躁的个性。
B.酌油术表演后,卖油翁以一句“我亦无他”来教训康肃“你亦无他”,举重若轻,一个沉稳老练、从容自得的长者形象跃然纸上。
C.从康肃的“射箭”到卖油翁的“酌油”,从康肃“自矜”“忿然”到“笑”“遣”,行文跌宕有致,富有戏剧性。
D.故事虽短,但生动有趣,通过类比,深入浅出地阐明了做人要正确看待自己与他人的长处,善于向他人学习的道理。
(4)把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答案:(1)C;(2)D;(3)D;(4)卖油的老头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成,但只是微微点点头。
《卖油翁》阅读答案篇2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①。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新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新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疮.疤(chuāng) 书斋.(zhāi) 镶嵌.(qiàn) 肿胀.(zhàng)B.愧怍.(zuò) 门框.(kuāng) 惶.恐(huáng) 哀悼.(diào) C.憎.恶(zēng) 诘.问(jié) 取缔.(dì) 滞.笨(zhì)D.门槛.(kǎn) 晌.午(shǎng) 膝.盖(xī) 塌.败(tā)2、下列各项中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帐蓬热腾腾金风玉露赅人听闻B.乞丏光秃秃引人遐思截然不同C.凌乱白洋淀油然而生谆谆教诲D.仿膳熏衣草迫不及待兴高采烈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昨天,郊区支部党员寻访慰问了曾经参加过抗日战争的3位老战士,聆听了他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B.电影《摔跤吧,爸爸》在社会上引起不小的轰动,观看者趋之若鹜....,电影院竟出现一票难求的场面。
C.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
D.侯宝林是当之无愧....的相声界泰斗。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把天府芙蓉园建设成市级森林公园,是武侯区政府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工程。
B.紫坪铺水电站每年的发电量,除了供应给成都地区使用外,还向绵阳、德阳等地输送。
C.领川外国语学生自编自演的课本剧在发展个性、引导学生阅读名著,都有一定的作用。
D.武侯区簇桥簇马路街道希望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展法制教育,防止青少年不违法犯法。
5、下面各项中,修辞手法与选句一致的一项是( )A.夸张——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
B.反复——你再看看最后一本作文,你的字已经张扬到什么程度了,你的心已经浮躁到什么程度了。
C.排比——她笑,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笑;她假装生气,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生气。
13 卖油翁同步练习(含解析)

13 卖油翁(测试时间:20分钟)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公亦以此自矜.(jīn)睨.之久而不去(ní)B.释担.而立(dān)尝射于家圃.(pǔ)C.见其发矢十中.八九(zhōnɡ)但微颔.之(hàn)D.康肃忿.然曰(fèn)以我酌.油知之(zhuó)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无误的一项是()A.陈康肃公善射..(擅长射箭)徐.以杓酌油沥之(姓徐的人)B.有卖油翁释担..而立(放下担子)以.我酌油知之(用)C.尔安敢轻吾射..(自夸)...(轻视我的弓箭)公亦以此自矜D.康肃笑而遣之..曰(气愤的样子)..(让他走)康肃忿然3.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①陈康肃公善射.②吾射.不亦精乎B.①公亦以.此自矜②以.我酌油知之C.①尔.安敢轻吾射②无他,但手熟尔.D.①释担而.立②而.钱不湿4.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陈康肃公/善射B.有卖油翁/释担而立C.尔/安敢轻吾射D.乃取/一葫芦置于地5.课文强调陈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十中八九,其目的是( )A.为后文写陈尧咨埋下伏笔。
B.为后文写陈尧咨笑而遣之埋下伏笔。
C.为后文写陈尧咨愤然责问作铺垫。
D.与卖油翁不在意的态度形成对比,引出二人对话。
6.下列对课文《卖油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课文开头,先以“陈康肃公”表明陈尧咨已去世,并简明扼要地介绍了陈尧咨的出众才能和狂傲个性。
B.课文中人物矛盾冲突的主要责任在于卖油翁:正是他“睨之”“但微颔之”的表现,使自信却暴躁的陈尧咨愤愤不平,激发了矛盾。
C.从康肃公的“射箭”到卖油翁的“酌油”,从康肃公“自矜”“忿然”到“笑”“遣”,行文跌宕起伏,极具戏剧性。
D.课文通过卖油翁用酌油技艺让陈尧咨心服口服的故事,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二、阅读题(2023河南开封三十三中期中)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2023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题(加答案)

2023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题(加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派遣(qiǎn) 拈轻怕重(niān) 佩服家谕户晓B.鄙薄(bó) 以身殉职(xùn) 教训见异思迁C.狭隘(ài) 满腔热忱(chéng) 极端漠不关心D.纯粹(cuì) 麻木不仁(rén) 殖民精亦求精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气慨里程碑宽宏大量锋芒毕露B.萧瑟笑吟吟物竟天择随机应变C.坍塌城隍庙唯唯连声人情练达D.次第秫秸秆引经据典洗耳躬听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如果支付宝的“圈子”里藏污纳垢....,就可能吸引不法分子将病毒植入其中,对用户权益构成伤害。
B.照片中她身穿深色西服套装,或是正襟危坐....,或是嘟嘴卖萌,优雅俊美。
C.电影《大鱼海棠》的预告片中“守望重生”“义无反顾”“爱苦别离”三个章节对抑.扬顿挫...的故事情节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刻画。
D.他聪慧好学,多才多艺,阳光帅气,在我们年级鹤立鸡群....,是校草的热门人选。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诫子书》这篇课文的学习,使我明白了很多道理。
B.自从兴化创建文明城市以来,兴化警方开展了整治非机动车违法行为的专项行动。
C.随着我校“大课间活动”的开展,同学们的身体素质有了明显改善。
D.这篇报道列举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
5、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花白的毛,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
B.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C.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D.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
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6、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 )①但是这些优秀并非万能,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卖油翁》对比阅读(带答案)

《卖油翁》对比阅读【练习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乙)钱思公①虽生长富贵,而少所嗜好。
在西洛②时尝语僚属③,言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④,卧则读小说⑤,上厕则阅小辞⑥,盖未尝顷刻释卷也。
谢希深⑦亦言:宋公垂⑧同在史院,每走厕必挟书以往,讽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亦笃学如此。
余因谓希深曰:“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
”盖惟此尤可以属思⑨尔。
(《欧阳文忠公文集》)(注释):①〔钱思公〕即钱惟演,吴越王钱俶的儿子。
②〔西洛〕西京洛阳。
③〔僚属〕官府的佐助官。
欧阳修、谢绛等都曾是钱惟演的僚属。
④〔经史〕经书和史书。
⑤〔小说〕杂记类书籍。
⑥〔小辞〕指短小的诗词。
⑦〔谢希深〕即谢绛,欧阳修的朋友。
⑧〔宋公垂〕即宋绶(shòu),家富藏书,以读书敏慧强记著名。
⑨〔属思〕构思。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徐以杓.酌油沥之杓:同“勺” B.而少.所嗜好少:很少C.尝语.僚属语:告诉 D.但微颔.之颔.:下巴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尔.安敢轻吾射B.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C.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每走厕必挟书以.往D.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自.钱孔入,而钱不湿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无他,但手熟尔。
(2)讽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亦笃学如此。
4.对甲文内容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文章借事说理。
既揭示了熟能生巧的道理,又告诉我们即使有本领也不能自傲。
《卖油翁》阅读理解附答案

《卖油翁》阅读理解附答案《卖油翁》阅读理解附答案阅读理解。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欧阳修《卖油翁》)1、解释下列句子的加粗词。
①尝射于家圃()②无他,但手熟尔()2、下列各句翻译正确的.两项是()()A、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卖油翁)看见他射出了十支箭中的八九支。
B、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你也懂得射箭吗?我射箭的本领难道尚不算出色吗?C、尔安敢轻吾射!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D、徐以杓酌油沥之。
用勺子舀油倒入葫芦。
3、本文所说的道理,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4、“有卖油翁释担而立”“释”意为_________________,“释”的这个意义还保留在一些成语中,如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个含“释”的这个意义的成语)5、对陈康肃“十中八九”的高超射技,卖油翁“但微颔之”,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看到卖油翁“但微颔之”,康肃感到“忿然”,可见康肃具有_______________的心理。
6、本文给你怎样的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1) 曾经(2) 罢了2、B C3、熟能生巧4、放下爱不释手等5、他觉得没有什么了不起,只不过是手熟而已(意思对即可)狂妄、自负或骄傲自大6、即使有什么长处,也没有骄傲自满的必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以下两篇短文,完成问题。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卖油翁》欧阳修) [乙]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
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
”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
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
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
人皆伏其精练。
(《梵天寺木塔》沈括)
注释:(1)钱氏:指五代时吴越国君钱氏。
钱镠于公元895年建国,至其孙钱弘归降宋朝。
吴越国境包括今江苏、浙江、福建部分地区。
两浙:即两浙路,治所在今杭州,包括今上海、浙江全部及江苏东南部地区。
(2)据:统治,割据。
(3)级:层。
(4)患:嫌,担心。
(5)布:铺排。
(6)贻(yí):赠给。
(7)讫(qì):完毕。
(8)弥束:木板上下更加紧密约束。
弥:紧密。
(9)六幕:指上、下、左、右、前、后六个方位
面。
(10)胠箧:打开的箱子。
胠箧,音qūqiè。
胠:从旁边打开,打开。
(11)履:走,踩踏。
(12)伏:通假字,通“服”,佩服。
8.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2分)
(1)匠师如其言()
(2)人皆伏其精练()
(3)尝射于家圃()
(4)惟手熟尔()
9. 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
(2)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10. 甲文所说的道理,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
(1分)
11.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释”意为____________,“释”的这个意义还保留在一些成语中,如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个含“释”这个意义的成语)(2分)
12.《卖油翁》与《梵天寺木塔》刻画人物的方法有什么共同之处?(2分)
答案:
8. (1)遵照,按照(2)都(3)曾经(4)同“耳”,相当于“罢了”。
9.(1)(卖油翁)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再用铜钱盖在葫芦的口上。
(2)只要逐层铺好木板,用钉子钉牢,就不会晃动了。
10. 熟能生巧。
11. 放下;爱不释手,手不释卷等。
12. 两篇文章都通过人物语言、神态来正面刻画人物形象,都运用了对比手法来反衬人物形象。
《梵天寺木塔》参考译文
钱氏统治两浙时,在杭州梵天寺修建一座木塔,才建了两三层,钱帅登上木塔,嫌塔晃动,工匠师傅说:“还没有铺好瓦片,上面轻,所以像这样。
”于是就用瓦片铺盖塔上,但是木塔还像当初一样晃动。
实在没有办法,工匠师傅就暗中
派他的妻子去见喻皓的妻子,赠送给她金钗,向喻皓请教木塔晃动的原因。
喻皓笑着说:“这很简单,只要逐层铺好木板,并用钉子钉牢,就不动了。
”工匠师傅遵照他的话去做,塔于是就稳定了。
原来是因为钉牢了木板,上下更加紧密相束,上、下、左、右、前、后六面互相连接,像只打开的箱子,人踩在那楼板上,上下及四周板壁互相支撑,(塔)自然不会晃动。
人们都佩服喻皓的技艺精熟。
13.从侧面衬托阿长对我的关爱。
因为后文写道“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后来竟然买到作者渴望已久的这套书。
这同叔祖和其他人的漠不关心形成鲜明对比。
14.因为她发现作者非常喜爱这套书,而作者又是她最疼爱、最关心的孩子。
反映了她的善良、乐于助人、关爱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