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感染诊治专家共识解读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中国专家共识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中国专家共识一、本文概述1、简述多重耐药菌(MDR)的定义和背景多重耐药菌(MDR)是指对通常敏感的常用的3类或3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
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多重耐药菌感染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挑战。
MDR感染不仅增加了患者的治疗难度和医疗费用,还可能导致更高的病死率。
多重耐药菌的传播也对医院感染的防控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制定并执行针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有效预防与控制策略,对于保障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至关重要。
在此背景下,《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中国专家共识》旨在汇总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经验,为我国的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工作提供科学指导和实践建议。
2、多重耐药菌感染对全球和我国公共卫生的挑战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和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多重耐药菌(MDR)感染已成为全球范围内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MDR感染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疾病负担和死亡率,也对全球医疗体系构成了巨大的挑战。
在我国,由于人口基数大、医疗资源分布不均、抗菌药物使用不规范等多种因素,MDR感染形势尤为严峻。
MDR感染对全球公共卫生造成了严重冲击。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速,人口流动频繁,MDR感染极易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传播。
特别是在医疗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MDR感染更容易爆发流行,给当地医疗体系带来沉重负担。
MDR感染给我国公共卫生带来了巨大挑战。
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抗菌药物使用大国。
然而,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和滥用现象普遍存在,导致MDR感染率不断上升。
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基层医疗机构对MDR感染的防控能力相对较弱,一旦发生MDR感染爆发,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加强MDR感染防控工作,提高公众对MDR感染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规范抗菌药物使用,强化医疗机构感染防控措施,是当前我国乃至全球公共卫生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需要全球各国共同努力,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MDR感染这一全球公共卫生挑战。
感控-XDR共识

Patel SJ,et al. Am J Infect Control.2014 Apr 8.
XDR肠杆菌科细菌感染的临床特征
XDR肠杆菌科细菌感染
常见菌种 常见感染类型
临床特征
肺炎克雷伯菌最常见,其次为大肠埃希菌等 肺部感染、尿路感染、血流感染及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感染危险因素
病人原发病情危重、以往抗菌药的使用、入住ICU、实质脏器或血液 移植、外科手术及导管、引流管留置等。XDR肠杆菌科细菌可较长时 间寄殖于肠道(达数月),导致耐药菌在院内的传播,有部分携带菌 可造成临床感染
AmpC β-内酰胺酶、外排泵5、膜孔道蛋白突变3等耐药机制。
β-内酰胺酶 OXA类酶 金属酶
– – – – – – NDM IMP VIM NDM型碳青霉烯酶 KPC型碳青霉烯酶 GES型碳青霉烯酶
酶
膜
膜通透性降低 外排泵表达升高
Ambler A类酶
1.Peleg AY,et al. Clin Microbiol Rev,2008,21(3):538-82. 2.Zarrilli R,et al. Int J Antimicrob Agents,2013,41(1):11-9. 3.Clancy CJ, et al. Am J Transplant, 2013,13(10):2619-33. 4.Li B, et al. PLoS One, 2012,7(7):e42280. 5.Naparstek L, et al. J Hosp Infect, 2012,81(1):15-9. 6.Toth A, et al. Eur J Clin Microbiol Infect Dis, 2010,29(7):765-9.
XDR肠杆菌科细菌可较长时间寄殖于肠道(达数月),导致耐药菌在的传播,另有部分携带菌可造成临床感染。
广泛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抗菌药物治疗及医院感染控制:中国专家共识

广泛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的实验诊断、抗菌治疗及医院感染控制:中国专家共识细菌耐药性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之一。
广泛耐药(extensively drug resistant, XDR)是指除对1、2类抗菌药物敏感外,细菌对几乎所有类别抗菌药物不敏感的现象。
XDR常发生于革兰阴性杆菌(XDR革兰阴性菌以下简称为XDR-GNB),常见菌种有:肠杆菌科细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及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用于XDR细菌感染的有效治疗药物很少,且缺乏大系列的临床对照研究资料。
抗菌药物单药治疗(包括多黏菌素类及替加环素)的疗效往往并不满意,多需要联合用药。
由于XDR 细菌感染多发生于有严重基础疾病、免疫缺陷和/或长期反复使用广谱抗菌药物的患者,导致预后差,成为当前细菌感染领域极为棘手的问题。
本共识经国内有关感染病诊治的临床、微生物学及临床药理学专家们的多次深入讨论、修改而形成,期望有助于XDR 细菌感染的临床诊治。
需要注意的是,临床标本特别是痰标本中分离到XDR-GNB者,应首先区分其为感染抑或定植,本共识仅适用于 XDR-GNB 感染患者,定植者无使用抗菌药物指证。
1多重耐药(MDR)、XDR、全耐药(PDR)的定义2012年由欧洲与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4(CDC)共同发起,欧美多国专家参与制定了一个MDR、XDR及PDR定义的共识,目前国内外多参照此共识对不同程度细菌耐药进行定义。
耐药是指获得性耐药,不包括天然耐药(如铜绿假单胞菌及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头孢噻肟为天然耐药)。
MDR:对在抗菌谱范围内的3类或3类以上抗菌药物不敏感(包括耐药和中介)。
在推荐进行药敏测定的每类抗菌药物中,至少1个品种不敏感,即认为此类抗菌药物耐药。
XDR:除1〜2类抗菌药物(主要指多黏菌素类和替加环素)外,几乎对所有类别抗菌药物不敏感(抗菌药物类别耐药的确定同MDR)。
PDR:对目前临床应用的所有类别抗菌药物中的所有品种均不敏感。
2015年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中国专家共识

2015年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中国专家共识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中国专家共识近一个世纪以来,抗菌药物在人类战胜各种感染性疾病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但日益突出的多重耐药菌问题已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了严峻挑战。
如何有效减缓多重耐药菌的产生,阻断多重耐药菌传播,已引起医学界、政府与社会的广泛关注。
为加强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医院内的产生和传播,保障患者的安全,由中国感染控制杂志组织,58位国内知名专家共同发起,邀请全国165位专家参与,历时10个月,召开了9场专题讨论会,在充分收集意见和讨论的基础上,最终形成了《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中国专家共识》。
共识荟萃了国内外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的最新进展,总结了我国大多数权威专家防控方面的宝贵经验,旨在规范和指导我国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防控,提高我国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水平。
1概述1.1定义及临床常见类型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ce bacteria,MDRO)指对通常敏感的常用的3类或3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多重耐药也包括泛耐药(extensivedrugresistance,XDR)和全耐药(pan-drugresistance,PDR)。
临床常见MDRO有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肠杆菌科细菌(如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等。
1.2流行病学不同监测网、地区、医院以及同一医院不同科室、不同时期MDRO的监测结果均可能存在差异。
CHINET三级甲等医院监测结果显示:MRSA 检出率在2008年之前持续上升,最高达73.6%,随后开始下降,2010年为51.7%,2013年为45.2%;耐万古霉素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2010年检出率分别为0.6%、3.6%,2013年分别为0.2%、3.0%;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2010年检出率分别为56.3%、43.6%,2013年分别为54.0%、31.8%;XDR铜绿假单胞菌(MDR-PA)和XDR鲍曼不动杆菌(MDR-AB)2010年检出率分别为1.7%、21.4%,2013年分别为2.0%、14.6%。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中国专家共识

近一个世纪以来,抗菌药物在人类战胜各种感染性疾病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但日益突出的多重耐药菌问题已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了严峻挑战。
如何有效减缓多重耐药菌的产生,阻断多重耐药菌传播,已引起医学界、政府与社会的广泛关注。
为加强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医院的产生和传播,保障患者的安全,由中国感染控制杂志组织, 58 位国知名专家共同发起,邀请全国 165 位专家参预,历时 10 个月,召开了 9 场专题讨论会,在充分采集意见和讨论的根抵上,最终形成为了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中国专家共识"。
共识荟萃了国外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的最新发展,总结了我国大多数权威专家防控方面的珍贵经历,旨在规和指导我国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防控,提高我国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水平。
1.1 定义及临床常见类型多重耐药菌(multi-drug resistance bacteria, MDRO)指对通常敏感的常用的 3 类或者 3 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多重耐药也包括泛耐药(e*tensive drugresistance,*DR)和全耐药(pan-drug resistance,PDR)。
临床常见 MDRO 有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酰胺酶〔ESBLs〕肠杆菌科细菌〔如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 MDR-PA〕、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等。
1.2 流行病学不同监测网、地区、医院以及同一医院不同科室、不同时期 MDRO 的监测结果均可能存在差异。
CHINET 三级甲等医院监测结果显示: MRSA 检出率在 2022 年之前持续上升,最高达 73.6%,随后开场下降,2022 年为 51.7%,2022 年为 45.2%;耐万古霉素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 2022 年检出率分别为 0.6%、3.6%,2022 年分别为 0.2%、3.0%;产 ESBLs 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 2022 年检出率分别为56.3%、43.6%,2022 年分别为 54.0%、31.8%;*DR 铜绿假单胞菌〔MDR-PA〕和*DR 鲍曼不动杆菌〔MDR-AB〕2022 年检出率分别为 1.7%、21.4%,2022 年分别为2.0%、14.6%。
2021版:临床重要耐药菌感染传播防控策略专家共识(全文)

2021版:临床重要耐药菌感染传播防控策略专家共识(全文)摘要:耐药菌的传播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目前耐药问题日益加剧,给医疗卫生造成极大负担。
加强耐药菌感染的预防、控制和诊疗能力建设是医疗机构防控耐药菌感染传播的重要内容。
本共识分析当前临床重要耐药菌的流行病学、耐药机制及实验室检测现状,并提出耐药菌感染传播防控的专家推荐意见,旨在提高防控意识,规范临床重要耐药菌感染传播防控策略,明确防控流程。
关键词:耐药菌多重耐药菌流行病学耐药机制感染防控耐药监测医院感染在过去的二十年,抗菌药物耐药病原菌已经成为全球重大公共卫生威胁。
根据《中国抗菌药物管理和细菌耐药现状报告(2019)》[1]公布的数据,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China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Surveillance System, CARSS)2018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PRSP)、耐万古霉素屎肠球菌(VREM)、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IPM-R-PA)、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IPM-R-AB)的分离率已达30.9%、1.8%、1.4%、10.1%、18.4%和52.6%。
各种病原菌可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且主要通过接触传播,医院内患者尤其是免疫缺陷患者往往是泛耐药菌的易感人群。
泛耐药菌感染者和定植者均是传染源,医务人员也可能因为泛耐药菌的定植而成为新的传染源,导致在一定范围内的暴发流行。
世界卫生组织(WHO)等国际组织已提出综合防控措施,包括病原菌监测、手卫生、接触预防、患者隔离、环境消毒等措施[2-4],但国内尚缺乏完善的、针对中国自身国情的临床重要耐药菌综合防控措施技术体系。
本共识组织相关专家撰写了临床重要耐药菌感染传播防控策略,涉及通用策略和个性化策略,供临床参考。
1 术语定义1.1 耐药(resistance)微生物对临床治疗(常规)使用的关键药物的敏感性减弱、丧失[5]。
广泛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的实验诊断、抗菌治疗及医院感染控制中国专家共识

广泛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的实验诊断、抗菌治疗及医院感染控制中国专家共识一、前言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革兰阴性菌感染已成为临床面临的严重挑战之一。
近年来,广泛耐药革兰阴性菌(Extensively DrugResistant GramNegative Bacteria,DRGNB)的出现和扩散,给临床治疗和感染控制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DRGNB感染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病死率,也加重了医疗资源的负担。
为了提高我国DRGNB感染的诊断、治疗和感染控制水平,我们组织专家制定了《广泛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的实验诊断、抗菌治疗及医院感染控制中国专家共识》。
本共识旨在提供一套系统、科学的DRGNB感染诊断、治疗和感染控制的指导原则,以指导临床医生和实验室技术人员规范开展DRGNB 感染的防控工作。
同时,本共识也希望能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对DRGNB 感染的重视,加强感染防控意识,提高诊疗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为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
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参考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和专家意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DRGNB感染的实验诊断、抗菌治疗及医院感染控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和梳理。
我们相信,本共识的发布将对我国DRGNB 感染的防控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为推动我国感染病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广泛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概述近年来,广泛耐药革兰阴性菌(Extensively DrugResistant GramNegative Bacteria,DRGNB)感染已成为全球面临的严重公共卫生挑战。
DRGNB是指对几乎所有常用抗菌药物均产生耐药性的革兰阴性菌,包括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等主要抗菌药物。
这类细菌的出现和传播,不仅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极大威胁,也对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了极大困难。
DRGNB感染常见于医院内感染,特别是在重症监护室、呼吸科、泌尿科等高风险科室。
感染部位多样,包括呼吸系统、泌尿系统、血液系统、手术切口等。
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感染诊治专家共识的梳理

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感染诊治专家共识的梳理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MDR-GNB)感染是当今临床医学领域面临的一大挑战。
MDR-GNB对抗生素产生了广泛耐药性,使得感染的治疗变得困难和复杂。
为此,许多感染专家共同努力,制定了治疗MDR-GNB感染的专家共识。
本文将对这些专家共识进行梳理,总结出诊治MDR-GNB感染的关键要点。
一、MDR-GNB感染的定义MDR-GNB是指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并表现出强度耐药的革兰阴性杆菌。
这类细菌常常引起严重的医院感染,如肺炎、腹腔感染、尿路感染等。
对于MDR-GNB感染的定义,专家共识认为需要考虑耐药菌株对哪些药物产生耐药,并结合临床表现,如病情加重或无法控制的感染。
二、MDR-GNB感染的治疗策略专家共识明确了MDR-GNB感染治疗的策略。
首先,对于患者的基本情况和感染部位进行评估,确定感染严重性和抗生素的选择。
其次,根据耐药菌株敏感性测试结果,选择靶向治疗的抗生素。
专家共识明确指出应避免无选择性的广谱抗生素的使用,以减少抗生素耐药性的发展。
三、MDR-GNB感染的预防和控制专家共识强调了MDR-GNB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首先,要加强手卫生和医院环境的清洁,减少传播途径。
其次,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和过度使用。
尤其对于高危患者,如重症监护患者和长期使用抗生素的患者,应加强感染控制措施,及早发现和处理感染。
四、MDR-GNB感染的未来发展专家共识认为,针对MDR-GNB感染应加强研究和创新,寻找新的治疗策略。
目前已经出现了一些新型抗生素,如多黏菌素B、卡泊西林等,对某些MDR-GNB菌株具有一定的敏感性。
此外,疫苗的研制和应用也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之一。
综上所述,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感染诊治专家共识为医生和临床工作者提供了治疗MDR-GNB感染的指导。
同时,预防和控制措施的建议也为减少MDR-GNB感染的发生提供了参考。
然而,由于MDR-GNB菌株的不断演变和抗药性的增强,我们仍需不断深入研究和探索,以推动MDR-GNB感染的有效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