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课件(23张PPT)

多达百万。城市可以沿街开铺;出现了早市和夜市。 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草市;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市镇 也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贸易区。
商业贸易的繁荣
2.分组讨论宋代商业发展的表现。
第二组: 海外贸易: • (1)地位:宋朝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
3.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
(1)农业作物: • ①引入越南的优良品种占城稻。 • ②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 ③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
3.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
农业的发展
(2)经济作物:
• 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南宋后期,棉花种植 向北推进。
手工业的发展
课堂小结 东汉末年—东晋初年 唐代中叶—五代时期 北宋末年—南宋初期 农业发展
商业繁荣 手工业进步
初步开发 加速南方经济开发 南方经济渐超北方 南宋:经济重心南移成为定 局
国家经济,仰给东南
随堂测试
1.从五代起,南方的农业超过北方的原因是(A) A.南方战祸少,许多中原人流落到江南, 增加了那里的劳动力 B.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得到推广 C.南方重视兴修水利 D.麦田面积扩大
• 宋瓷在中国陶瓷工艺史上 ,以单色釉的高度发展著称,其色调 之优雅,无与伦比。
手工业的发展
1.分组讨论两宋时期手工业发展的表现。
(4)造船业: • ①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在当时世界
上居于领先地位。 • ②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 • ③南宋沿海地区制造的海船,不仅规模宏大,
设计了先进的指南针。
江南地区成为制瓷业重心;浙江哥窑烧制冰裂纹瓷;景德镇成为瓷都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共62张)

• 3.纸币的出现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1、发展概况:
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前代,南方的商业尤为发达。商业都市——开 封、杭州(后改名为临安)。
2、临安商业的繁荣:
远远超过北宋时的开封。早市、夜市“买卖昼夜不绝”。
3、繁荣的海外贸易:
概况:是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中国商船的足迹,近 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著名的商港:广州、泉州 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 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
南 宋 谚 语
苏 湖 熟 , 天 下 足 。
——
二、手工业的发展
二、手工业的兴盛
• 1.纺织业
• 2.制瓷业 • 3.造船业
(1)丝织业: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四川、江浙地区的 丝织生产发达。
“号为冠天下”的 蜀地丝织品
宋绿釉黑花瓶
钧窑瓷花盆
汝窑薰炉
定窑梅瓶
哥窑瓷盘
官窑瓷瓶
瓷 器
青影观音坐像
缠枝牡丹纹梅瓶
瓷 器
宋孩儿瓷枕 青白磁水注
宋代是中国的瓷器艺术臻
于成熟的时代。宋代是中国陶
瓷发展的辉煌时期,不管是在种
类、样式还是烧造工艺等方面, 均位于巅峰地位。
宋瓷在中国陶瓷工艺史上 ,
以单色釉的高度发展著称,其色 调之优雅,无与伦比。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一、农业的发展
1.由表格可以看出,北宋时期,人口分布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化 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南方人口超过北方。南方战乱少,北方人大量南迁。
2.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
1、两宋时期,南方战乱较少; 2.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生 产技术和劳动力,使南方农业发展速 度加快,逐渐超过北方。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授课课件】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二幕 逛临安,游夜市
宋人:看大街上多热闹啊!卖书的,卖画 的,卖纸的,商品琳琅满目,目不 暇接!
今人:真的好繁华!那晚上呢?
宋人:晚上店铺都照常开着呢,夜市那叫 一个热闹啊!
夜市
今人:原来人们的夜生活这么丰富啊。
学习任务三
蜀 锦 交 子
泉 州 市 舶 司
第三幕 取商经
今人:怎么发展海外贸易呢? 宋人:要先去四川进货,但那里蜀锦贵,要花好
北宋前期,_四__川___地区出现“__交__子__”,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
学习任务三
情景剧《跟着宋人学经商》 第一幕 吃早点
宋人:我们先去吃早点吧!
宋 代
今人:店铺这么早就开张啦?
早 市
宋人:当然,早市规模可大了!
快吃,回头还得去逛临安城。
学习任务三
临安城
学习任务一
【合作探究一】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
材料一:五代之后,北方历经靖康之难、宋金对峙、蒙古灭金…北方战乱不休。南宋时
期,南方基本保持政了治和因平安素定:的北环方境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
材料二:宋代时南北气温普遍变冷,南方相对适宜农作物生长。唐宋时期,北方湖泊减
C.江南地区成为当时的全国经济中心
D.苏湖地区成为当时重要粮仓。
【答案】D
【解析】苏湖地区成为当时丰饶的粮仓
2.《宋史》在那个记载着“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南方的人口朝过北方
B.政治中心转移到北方
C.南方是粮食主产区
D.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答案】D
纺织业
制瓷业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课件(共21张PPT)

公元12-13世纪东西方城市人口对比(人)
140万
2万
4万 伦敦 巴黎 10万
威尼斯
50万
124万
大马士革
东京 (开封) 临安
开说封一、说杭,州通市过当比时较的你大发都现市了什么?
1 .都市商贸
西市
东市
夜市 早市
说一说: 宋代都城 与唐代都 城有哪些 不同?
1. 打破“坊”“市”分区 ,商业活动不再受区域限制。
B)
苏州
“苏湖熟,天下足”
湖州
重要粮仓
——《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历史的B面
——从经济发展看不一样的宋朝
“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生活在中国的宋朝!”
——【英】史学家汤因比(1889-1975)
“我最向往的朝代是宋朝。”
——【中】余秋雨
一、农业的发展——表现
1.宋朝时, 水稻
作物首位。
产量跃居粮食
(①苏引湖入熟越,南天的下优足良)品种:_占__城__稻__。
汝窑 景德镇瓷
3 .造船业
①_广__州___、泉__州_____、明州的造船业,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 ②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船坞 ③海船不仅规模宏大,还配备了先进的_指__南__针___。
楼船战船(复原模型)
北宋水浮法指南针
水稻 棉花
?
陶瓷
丝织
二、商业贸易的繁荣——表现 1 .都市商贸
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 ——王应奎《柳南续笔》
蝴蝶山茶花
“号为冠天下”的蜀地丝织品
湘绣
南宋棉毯
2 .制瓷业
(1)宋代五大官窑
定窑孩儿枕
(2)江西景德镇发展成为瓷都 哥瓷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背记要点清单

南宋建立宋金和议
金灭北宋
金灭辽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背记要点
【知识整合】宋代经济的发展
1)时空定位
2)知识构建:宋代经济的发展
3)宋代经济发展的特点:
①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繁荣;
②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背记要点】
知识点一、农业
金建立
1127年1141年
1127年
1125年
1115年
知识点二.手工业
知识点三、商业
知识点四、经济重心南移
【历史解释】
宋朝海外贸易发达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宋朝海外贸易为何这样发达?
提示:
(1)表现:①商港闻名世界(广州、泉州)。
②海外贸易范围广(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③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2)原因:①宋朝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达为海外贸易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②宋朝造船
业和航海技术发达,为远洋航行提供了条件。
③宋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从而大大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
【史料实证】
【史料解读】从区域来看,宋代经济发展的集中区域主要在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西南的两广地区也得到了开发。
说明了我国南方经济超越北方经济,我国古代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家国情怀】
你认为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提示:①经济发展要有安定的社会环境。
②经济发展要重视人才交流。
③经济发展要重视引进先进科技。
④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合理利用资源。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知识点总结+练习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知识点总结+练习【初中历史】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知识点+练习一、农业的发展1.原因: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①南方战乱较少;②南迁的中原人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③南方自然条件优越;④统治者的措施;⑤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
2.区域拓展:自宋代开始,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向湘江以西拓展,同时,江西、福建和两广地区也得到很大开发。
3.表现:人口增加,垦田面积扩大,耕作技术提高,农业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1)水稻:①品种:由越南传入的占城稻,北宋时推广到东南地区。
南方农民还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产量。
②区域:由于朝廷的大力提倡,南方的水稻在北方也得到推广。
③结果: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2)经济作物:①茶树: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
②南宋后期,棉花种植区已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二、手工业的兴盛1.纺织业:(1)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生产发达。
(2)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海南岛,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棉纺织品种类较多。
2.制瓷业:河北定窑、河南汝窑、浙江哥窑等地的瓷器,给人别致的美感。
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的中心。
3.造船业: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有很高的水平,在当时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
南宋制造的海船,配备了指南针。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1.商业(1)城市:黄河、长江及运河沿岸兴起了很多商业城市,最大的城市是开封和杭州,人口多达百万,出现了早市和夜市。
(2)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叫作草市;城乡之间的市镇也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贸易区。
(3)纸币: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
2.外贸(1)港口: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宋代经济的发展-PPT

三、商业贸易旳繁华
• 1.城市贸易繁华 • 2.海外贸易繁华 • 3.纸币旳出现
三、商业贸易旳繁华
《货郎图》(局部)
三.商业贸易旳繁华
1.出现了大城市
城市旳商贸活动也辐 射到乡镇,形成了新旳商 业区,叫做草市;在城市 与乡村之间旳市镇也发展 成为主要旳商业贸易区。 当初市场上各类商品琳琅 满目,客商往来不绝,呈 现出一派繁忙景象。
岛和非洲东海岸。那时阿拉伯等十几种国家旳商人经常来华从事贸 易。当初政府管理海外贸易旳机构是( A ) • A.市舶司 B.中书省 C.节度使 D.通判
课后习题
• 7.(2023•湖南湘西)北宋时期,四川地域出现 了世界上最早旳纸币( C )
• A.银票 B.法币 C.交子 D.会子
• 8.(2023•湖南郴州)有学者指出,经济重心旳 南移是我国历史发展旳一种重大事件,也是经济 地理格局中旳一次巨大变迁。我国古代经济重心 南移完毕于( C )
是怎扬场样发展起来旳?经济重心为何会出 《耕
现南移?这种南移从什么时候开始,又 到什么时候收完获毕?这都是我插们秧这一节课 要学习旳内容。
获 图》
学习目的
1.掌握五代、辽、宋时期农业、手工业、 商业发展旳详细情况; 2.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旳情况; 3.掌握我国古代经济重心旳南移最终完毕。
一、农业旳发展
课堂小结
类别 农业 原因
情况
手工 纺织业
业
制瓷业
商业
造船业
商业城市
对外贸易
货币
发展成就
1.北方战乱而南方相对安定。2. 政府注重、扶持。 3.北民南迁,带去了先进旳生产技术和劳动力。 4.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①水稻跃居粮食产量首位。②棉花种植扩展到长江流域。 ③茶树栽培有了很大发展。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人教五四学制部编版中国历史第二册教案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人教五四学制部编版中国历史第二册教案一、学习目标1.知道宋代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2.了解宋代城市和市场的繁荣状况;3.理解宋代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和农业技术的革新。
二、学习重点1.经济形态的变化;2.农业生产力的提高;3.城市和市场的繁荣。
三、学习内容宋代(960年-1279年)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后期,也是中国经济高度繁荣、技术水平高度提高的一个时期。
宋代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经济形态的变化宋代初期,由于前期战争频繁,大量人口死亡,土地荒芜。
为了恢复经济,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例如加强中央和地方政府对经济的管理,缩小私人土地占有面积,优化生产组织方式等。
这些措施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宋代后期,经济主要以手工、农业、商业为主。
其中农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商业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手工是一种新型工业生产方式,使得工业生产大大提高了效率。
2. 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宋代农业生产力得到了快速提高。
宋代实行了许多农业改革,比如减轻农民赋税的负担,推行佃租制,实施水利工程建设等。
这些改革使得宋代农业生产大幅度提高,增加了农业收益。
此外,宋代还大力发展农业技术,比如推广田间栽种的杂粮作物,提高园艺地区的水稻产量等。
这些改进使得农民更加高效地利用土地,提高了农业产量,并且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条件。
3. 城市和市场的繁荣宋代是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一个重要时期,城市和市场的发展得到了迅速的推动。
宋代时期的城市主要发展在钱塘江下游和京杭大运河两侧。
在这些城市中,商业繁荣,市场昌盛。
市场的繁荣增加了商品的交换机会。
人们可以更加自由地买卖商品和服务。
四、学习方式本课程的学习方式包括课堂教学和自学。
在课堂上,老师会给出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想象宋代的城市和市场是如何运行的。
在自学时,学生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更进一步地了解宋代经济的发展。
五、学习评价通过该课程,学生可以了解宋代经济的发展,如何在不同阶段内实现经济增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自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经济的
发展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情况。
如两宋时期,政府在外贸港口设
立的市舶司、交子在四川地区的出现等。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思考和总结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提高学生理解分析
问题的能力。
两宋时期,我国商业居于当时世界上的繁荣之列。
北宋出
现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宋朝是当时世界上重要的海上贸易国
家。
以此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比较北宋都城东京和唐都长安在城市
布局和商业活动上的不同特点,得出宋代都城商业繁荣程度超过前代的
结论,培养学生运用对比方法观察历史事物的能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南方商业的繁荣
教学难点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具】《耕获图》、《宋代海船》、《清明上河图》、交子会子等相关多媒体、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二、导入新课
利用《北宋形势图》,对这一时期总的形势有一个认识,让学生明确从本课开始,中国古代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其特点是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和经济重心的南移。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二、导入新课
利用《北宋形势图》,对这一时期总的形势有—个认识,让学生明确从本课开始,中国古代历史进入了—个新的时期,其特点是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和经济重心的南移。
三、讲授新课
(一)农业的发展
1 .自东汉后期开始,江南社会经济逐步得到发展。
自宋代开始,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向湘江以西的西南方向拓展。
2.两宋时期,水稻在南方种植面积迅速增长;从越南引人优良品种占
城稻;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的首位;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3.宋代经济作物,在南方有很大的发展:茶树普遍种植;北宋至南宋初,植棉地区尚限于广东和福建;到南宋后期,棉花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
带。
教师指导读书分析、归纳出南方农业发展的四大表现:农业技术提
高、耕地面积扩大、农作物新品种引进、种植区域扩大和经济作物大量栽培。
(二)手工业的兴盛
1. 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
2.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
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
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瓷窑有:定窑、汝窑、钧窑、哥窑、官窑。
3.宋朝,我国是世界上造船水平最先进的国家。
广州、泉州、明州造
船业发达。
在讲述农业、手工业发展时,教师可充分利用挂图、多媒体课件等手段,以增加教学的直观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1宋代兴起了很多商业城市,最大的是开封和杭州;城市中有热闹的
早市和夜市;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一-草市。
2.海外贸易的兴盛:①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②泉州、广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③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曰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岸。
④朝廷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
贸易。
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
指导学生在P45《宋代海外贸易图》上找到著名的对外贸易港口。
3.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纸
币的产生,为商业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为与铜钱并
行的货币。
在讲述南方商业的繁荣时,应讲清两方面的问题:首先是宋代南方商
业发展的条件。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这一时期南方农业、手工业发展
的情况和前面课本中有关宋代民族关系的相关内容全面思考这一问题。
其次是南方商业繁荣的具体表现,可先引导学生回忆唐朝商业活动的情况,然后让学生阅读教材中的有关叙述,提问:“宋代商业的繁荣与唐代相比表现在哪些方面?”“纸币的出现说明了什么?”等,学生回答后,教师加以归纳总结。
教学中应强调,这一时期中国在商业活动中处于世界领
先地位,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4.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最后完成。
那时中央
的财政收人,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教师概述从夏商到两宋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
到南宋时期我国
南方经济发展超过北方并一直持续到今天。
而今,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
不平衡的矛盾更突出,国家制定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方针。
随着我国经
济的快速增长,东西部的差距会逐渐缩小。
四、诛室小结
对教材中涉及的知识,教师可引导学生列表加以归纳总结,帮助学生掌握。
【课后作业】
完成对应课时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