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监护仪评分标准

合集下载

【心电监护仪使用技术评分标准】

【心电监护仪使用技术评分标准】

【心电监护仪使用技术评分标准】心电监护仪使用技术评分标准(20XX-1 修订)科室:姓名:考试日期:监考人:评分:项目操作要领扣分细则扣分操作前准备 16 分仪表端庄,着装整洁一处?符合要求扣 1 分核对医嘱、执?单 ?符合要求扣 2 分评估: 1.患者病情、意识状态,心前区皮肤情况 2.患者周围环境、光照情况及有无电磁波干扰,心电监护仪器的性能是否良好 3.解释操作目的,取得患者合作 1. 一处?符合要求扣 1 分 2. 未解释或未取得患者配合扣 3 分洗手,戴口罩一处?符合要求扣 1 分准备用物:心电监护仪、一次性粘贴电极、棉签、75%酒精、纱布,必要时备电源插板放置?合理或?项扣 1 分 1.携用物至床旁,核对床号、姓名。

一处?符合要求扣 1 分 2.向患者告知操作配合要点,协助患者取适一处?符合要求扣 1 分宜体位。

3.连接电源,打开主机电源开关。

检查监护未选择病人种类扣 5 分,其他仪是否正常。

选择病人种类(成人/儿童/ 一处?符合要求扣 1 分新生儿)4.连接心电监护:用棉签沾酒精清洁粘贴电极部位皮肤。

根据仪器类型,将电极片连 1. 操作不正规扣 5 分接至监测仪导联线上(另一种先粘贴电极 2. 安放电极错误扣 5 分片,再连接导联线),按照监护仪标识要求贴于患者胸部正确位置,避开伤口,必要时避开除颤部位(三导联放置位置:RA- 操作过程 70 分右锁?下靠近肩部;LA-左锁?下靠近肩部; LL-左下腹)。

5.连接无创血压:选择合适的部位,绑血压计袖带 1.血压计袖带过松或过紧扣 5 分 2.未选择合适部位扣 5 分6. SpO2 监测:操作?规范扣 5 分7. 监测波形及数值: 1.未正确选心电导联扣 2 分 2.未正确测量 BNP 扣 2 分 3.未设定测量间隔时间扣 2 分 4.未正确设置各项数据(P、 NBP)报警值扣 2 分(1)根据情况选择心电导联、调节振幅,保证监测波清晰、无干扰(2)按NBP测量键(3)设定NBP 测量间隔时间(4)根据监测数据或目标值设置报警上下限 8.各导线,放置整齐,帮助取舒适体位,病床单元告知患者注意事项,指导患 1.线路混乱扣 2 分 2.无观察扣 2 分者观察电极周围皮肤情况,记录开始时间无记录扣 2 分 9.停用心电监护仪时,向患者告知,取得合作无告知或未取得患者合作扣 2 分 10.关机、断开电源关机顺序错误扣 1 分 11.取下电极片、血压计袖带、SpO2 传感器等,清洁局部皮肤 1.未正确整?仪器扣 2 分 2.未清洁患者皮肤扣 2 分 12.告知患者注意事项,记录停止时间 1.未告知患者注意事项扣 2 分 2.未记录停止时间扣 2 分 13.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整?床单元一处?符合要求扣 2 分 14 按消毒技术规范要求分类整?使用后物品,洗手 1.未正确用物扣 1 分 2.未正确洗手扣 2 分健康宣教 12 分 1.诉患者不要自行移动或者摘除电极片,不可以调节任何按键 1告知避免在监护仪附近使用手机,以免干扰监测波形 2指导患者学会观察电极片周围皮肤情况,如有痒痛及时告诉医务人员 1. □1□2□3□4 2. □1□2□3□4 3. □1□2□3□4 时间 2 分操作时间10分钟超时1分钟扣2分总分 100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心电监护考核评分标准

心电监护考核评分标准

心电监护考核评分标准心电监护考核是评估监护人员在心电监护工作中的技能和知识水平的重要环节。

评分标准的制定可以为考核提供明确的指导和标准,并能够确保考核结果的客观公正。

以下是一份心电监护考核评分标准的示例,共700字。

一、实际操作技能(300分)1. 心电图测量(100分)a. 心电图测量正确率(50分):对于14个导联的测量,正确贴电极位置和稳定连接得5分,正确设置增益和滤波器得5分,正确调节电压和速度得5分,正确记录胸导联心电图得5分。

b. 心电图质量评估(50分):对于心电图的信号质量评估,正确识别和标注干扰或噪音得20分,正确评估心电图信号幅度和时间基准得20分,正确评估是否存在伪差得10分。

2. 心律监测(100分)a. 心率测量准确性(50分):对于心电图的心率计算,正确计算心率得20分,正确分析异常心率得15分,正确识别和记录心律失常得15分。

b. 心律失常知识(50分):对于常见的心律失常的识别和分类,正确识别和记录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得20分,正确记录及时记录和报告心律失常得15分,正确区分稳定和不稳定心律失常得15分。

3. 窦性心律评估(100分)a. 窦性心律的判断(50分):对于窦性心律和窦性心动过缓的正确判断和记录,得25分,对于窦性心动过速和窦性心律不齐的正确判断和记录,得25分。

b. 窦性心律失常知识(50分):对于窦性停搏、窦房传导阻滞和窦性心律过缓的识别和记录,得20分,对于窦房传导过速和窦性心律不齐的识别和记录,得20分,正确识别和评估窦性节律的改变得10分。

二、专业知识与沟通能力(200分)1. 心电图学知识(100分):对于心电图的基本原理、测量方法和常见的测量误差的了解和掌握,得40分,熟悉心电图导联的布局和识别,得30分,了解心电图的常见异常和常见心律失常,得30分。

2. 沟通能力(100分):对于患者与家属的沟通和交流,正确使用专业术语和技术解释心电图结果,得50分,理解患者的需求和感受,得30分,与其他医疗团队成员进行有效的合作和协调,得20分。

心电监护仪操作评分标准.

心电监护仪操作评分标准.

心电监护仪的使用考核评分标准考号分数项目内容分值评分要求扣分评估和观察要点20分1、核对医嘱:查看病历、核对医嘱、了解患者诊断、目前病情、用药情况。

2、评估患者(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诊断及治疗情况,应用心电监护仪的原因,适应症,心功能检查情况。

(2)观察局部情况:肢体活动及上臂皮肤情况,指甲情况,心前区皮肤情况,有无黏贴电极的禁忌。

(3)心理状况:语言沟通能力和情绪状态,有无焦虑、恐惧等情绪,对心电监护有无顾虑和特殊心理需求等。

(4)对心电监护的认识和理解,有无配合监护方面的知识。

(5)观察并记录心率和心律变化。

观察心电图波形变化,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3、用物评估:评估监测仪完好,用物齐全。

4、环境评估与准备:评估患者周围环境、光照情况及有无电磁波干扰。

5、操作者自身评估233323211一项未评估扣0.5分,扣完为止一项未评估扣除0.5分,扣完为止未观察肢体活动及上臂皮肤情况、指甲情况、心前区皮肤情况,各扣1分一项未评估各扣1分,扣完为止未评估者扣2分,评估不全扣1分可上好监护后观察,未体现扣3分未评估光照及电磁波干扰情况,扣1分准备10分准备:(1)操作者准备:着装整洁,洗手。

掌握心电监护的基本知识,熟悉心电监护仪的使用方法;(2)患者准备:理解心电监护的目的与要求,心情平稳(3)用物准备:心电监护仪、一次性电极、75%乙醇纱布(过敏者用生理盐水)、持物钳(4)环境准备:清洁、安静3322着装不整洁,未洗手,扣1分;未掌握心电监护的基本知识及心电监护仪的使用方法扣2分可与患者评估同时进行,未体现扣3分未评估监护仪性能、导联线连接情况,扣1分;用物不全,缺一项扣0.5分操作实施要点60分1、用物及监护仪带至床旁,核对,对清醒患者,告知监测目的及意义,取得患者合作。

2、检查监测仪控制件是否在正常位置。

3、连接监护仪电源,打开主机开关。

4、心电监测(1)暴露胸部,正确定位,清洁皮肤,以75%乙醇纱布擦净,以减少皮肤的阻力。

心电监护仪评分标准

心电监护仪评分标准

心电监护仪评分标准
引言
本文档旨在为使用心电监护仪的医疗专业人员提供一份评分标准,以便准确评估患者的心电图结果。

评分标准是根据临床经验和医学指南编制的,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标准化。

测量方法
在评估心电图结果之前,请确保以下几点:
1. 心电监护仪的质量:确保心电监护仪设备正常工作,信号清晰稳定。

2. 测量环境:尽量减少干扰,并确保患者适当放置和准确连接到心电监护仪。

3. 心电图信号:仔细观察心电图结果,包括心率、R波的振幅和间距等。

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如下所示:
结论
通过使用以上评分标准,医学专业人员可以更好地评估心电图结果,从而提高对患者心脏状况的准确性判断。

同时,使用标准化的评分标准还可以增加不同医疗人员之间的一致性,减少主观因素对评估结果的影响。

> 注意:本文档仅为参考,评分标准的具体应用仍需根据临床实践和专业判断进行调整。

心电监护仪操作评分标准

心电监护仪操作评分标准

项目
主要标准
分值
扣分标准
扣分
1.心肺复苏
2
一项不符一2
2.心律紊乱高危患者
2
一项不符一2
3.危重症心电监护
2
一项不符一2
适应症
4.某些诊断、治疗操作
2
一项不符一2
用物准备
心电监护仪及模块、导联线、电极片、合适的袖带、氧饱和度传 感器、生理盐水棉球
12
少一项一2
1向病人解释以取得合作,安置舒适体位
3
一项不符一3
2.连接心电监护仪电源,打开主机开关
3
一项不符一3
3.心电监测
①.暴露胸部,选定粘帖电极片的皮肤,并用生理盐水棉球擦拭
3
一处不符一1
②.正确粘帖电极片,连接心电导联线
3
一处不符一1
③.选择(P、QRS T波显示清晰)导联
3
显示不清一3
④.正确调整波形
3
一项不符一3
⑤.正确调整波速
3
一项不符一3

5
一处不符一2
8.调至主屏监测异常心电图
3
一项不符一3
操作要求
9.根据评委要求排除故障或设置参数
5
一项不符一5
1.安放监护电极时,必须留岀一定Βιβλιοθήκη 范围,以便除颤时放置电极 片3
一项不符一3
2.对频繁测量血压的病人应定时松解袖带,以免影响肢体的血液
循环
3
一项不符一3
3.血氧探头放置位置应与测血压手臂分开
3
一项不符一3
注意事项
4.袖带应缠绕在肘关节上2~3cm处,松紧度以容纳1指为宜,袖
3
一项不符一3

心电监护操作评分标准

心电监护操作评分标准

心电监护操作评分标准心电监护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重要监护手段,它能够对患者的心电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心电异常,为医护人员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在进行心电监护操作时,需要严格按照一定的评分标准进行,以确保监护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下面将介绍心电监护操作的评分标准,希望能够对广大医护人员有所帮助。

1. 电极的安装。

在进行心电监护操作时,首先需要正确安装电极,保证其与患者的皮肤紧密接触,以获得清晰的心电图信号。

评分标准如下:电极的位置是否正确,10分。

电极与皮肤的接触是否良好,10分。

电极的固定是否牢固,10分。

2. 心电图的记录。

在电极安装完成后,需要进行心电图的记录,评分标准如下:心电图的记录是否清晰,20分。

心电图的记录时间是否准确,10分。

心电图记录的完整性,20分。

3. 心电监护仪的设置。

心电监护仪的设置对监护结果具有重要影响,评分标准如下:心电监护仪的参数设置是否准确,20分。

心电监护仪的报警设置是否合理,10分。

心电监护仪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10分。

4. 心电监护操作的规范性。

在进行心电监护操作时,需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评分标准如下:操作流程是否规范,20分。

操作过程中是否存在失误,10分。

操作是否符合相关规定,10分。

5. 操作者的技术水平。

操作者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心电监护操作的质量,评分标准如下:操作者的专业知识是否扎实,20分。

操作者的操作技能是否熟练,20分。

通过以上评分标准的合理设置,可以对心电监护操作进行全面而细致的评估,从而提高监护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希望广大医护人员能够严格按照评分标准进行心电监护操作,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心电监护仪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心电监护仪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心电监护仪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序号: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
(一)目的:监测患者心率、心律、血压、机体组织缺氧状况。

(二)心电监测操作方法
(三)注意事项:1、根据患者病情,协助患者取平卧位或者半卧位。

2、密切观察心电图波形,及时处理干扰和电极脱落。

3、每日定时回顾患者24h心电监测情况,必要时记录。

4、正确设定报警界限,不能关闭报警声音。

5、定时观察患者黏贴电极片处的皮肤,定时更换电极片和电极片的位置。

6、对躁动者,应当固定好电极和导线,避免电极脱位以及导线打折缠绕。

7、停机时,先向患者说明,取得合作后关机,断开电源。

(四)备注:整个操作过程≤12min。

超过时间,停止操作。

计时从评估患者开始。

考评者:
年月日。

心电监护仪的使用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心电监护仪的使用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4
3
2
1
2
4.选择P、QRS、T波显示清晰的导联常用II导联心电图
2
1
0பைடு நூலகம்
2
5.正确调整心电图波形
2
1
0
2
6.正确调整波速,心电监护波形走速为25mm/s
2
1
0
呼吸监测2分
2
正确选择波速:由心电图的电极感知胸廓的阻抗变化,显示呼吸的波形和数据,呼吸监护波形走速为mm/s
2
1
0
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6分
3
1.选择检测部位:选择指趾甲条件好的手指或脚趾
心电监护仪的使用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心电监护仪的使用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评价内容
配分
考核点
备注
全部符合
大多符合
半数符合
很少符合
评估20分
环境评估6分
2
1.安静、宽敞、明亮,室温适宜
2
1
0
2
2.有屏风或床帘遮挡,能保护患者隐私
2
1
0
2
3.电源插座完好,周围无电磁波干扰
2
1
0
自身评估3分
1
1.穿好工作服、戴帽、挂表
2
1
0
2
2.局部情况:患者胸前区电极片粘贴处皮肤有无伤口、破损或感染;指趾甲有无灰指趾甲或涂指甲油
2
1
0
2
3.心理状况:患者对心电监护的认知状况
2
1
0
实施50分
上机前准备9分
2
1.核对医嘱
2
1
0
3
2.推治疗车至病房,核对床号、姓名;关门窗,屏风或床帘遮挡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
心电监护仪使用技术评分标准
附1:心电监护仪报警参数设置 1、 目的:提醒医护人员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发现及处理突发危及生命的事件 2、 报警范围设置原则: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科学设置报警范围并及时调整,不可 教条,满足病情观察及治疗的需求。

3、 监护状态下,与医疗相结合,个性化设置允许的最低安全范围。

一般情况下 心率、血压的报警值设定如下: (1)心率:在病人实际心率基础上土
5-20次/分
(2)血压:收缩压为报警参数,在病人实际收缩压基础上土 10-20mmhg 舒张压为报警参数时 ,在病人实际舒张压基础上土 10-20mmhg
(3) 呼吸:一般10-30次/分,当R > 30次/分,上限酌情土 5-10次/分。

(4) 血氧饱与度:对于低氧血症的病人,以实际血氧饱与度下降5%为报警下限,但最低不可低于85%。

5、对于危重病人或一些特殊病人,需与经治医生共同协商报警值设置范围。

6、做好患者的沟通工作,解释必要性,禁止自行调节,消除恐惧心理。

7、严禁关闭监护仪报警。

附2:心电监护仪出现故障的应急预案
1、心电监护仪突然断电应急预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