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实务考试大纲整理

<社会工作实务>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437)

包括社会工作实务方法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两方面的知识。

第一部分:社会工作实务方法

要求考生了解社会工作实务的意义,了解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实务方法的涵义与适用范围,了解实务方法的各种工作模式与工作技巧,了解社会行政、社会政策的内容基本理论与方法。

第三编社会工作方法

第六章社会个案工作

1.什么是社会个案工作?

2.简述社会个案工作的发展历史。

3.论述危机介入模式的工作过程与技巧。

4.论述任务中心模式个案工作的过程与技巧。

5.试述叙事治疗方法的基本理念。

第一节社会个案工作的涵义与历史发展

4.个案管理???

(1)方法要素,是一种助人的方法;

(2)工作对象要素,个人和家庭;

(3)过程要素,是一个面对面的工作过程;

(4)科学和艺术要素,立足于对科学知识和技术的艺术化运用;

(5)双向性要素,调动资源为个人和家庭服务,以协助个人和家庭对其所处社会环境进行调适。

二、社会个案工作的涵义

1.个案工作的涵义与特点

人和家庭提供物质或情感方面的支持与服务,目的在于帮助个人和家庭减低压

力、解决问题,达到个人和社会的良好福利状态。在个案工作中,工作者在与案主彼此信任合作的和谐关系中,充分调动案主本身的潜能与积极性,共同探讨、研究案主的问题、家庭与社会环境,运用案主本身与外部资源,增进案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帮助案主成长的目的。(特点:性质、目的、手段和途径)

三、社会个案工作的发展历史

(一)19世纪到20世纪初——个案工作的起源

1.产业革命与贫民问题(1601《济贫法》)

2.宗教的源头(人道主义思想)

3.查默思的贡献

4.慈善组织会社

(二)20世纪初到20年代——个案工作的专业化与学科化

(三)20世纪30年代——从精神医学的洪流到功能派个案工作的发展(四)20世纪40年代以后——社会个案工作的多元化发展时期

(五)20世纪80年代以后——综融取向和后现代主义的个案工作视角

第二节社会个案工作的过程与基本技巧

一、社会个案工作的过程

(一)接案与建立专业关系

现有案主、潜在案主、现实性心理反(应是指案主求助时出现的一种情绪和态度反应,表现为对工作者的态度预期与现实差距之间的比较以与求助时忐忑的心情。)

主要工作:了解求助者的意愿并进行适当处理,促使求助者进入案主角色;澄清求助者期望;初步评估问题和需要;如有必要,转介其他机构以便求助者得到适当的服务。

(二)对案主的需要与问题进行评估

主要工作包括收集资料(案主、所处环境)和评估

(三)订立工作计划、介入干预和最后总结与检讨

(2)目标应与机构的功能一致

(3)目标应是案主和工作者共同协商的结果

(4)目标应由近与远,由易到难。

应该指出,个案工作的过程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每一步骤中都含着对案主和工作过程的不断评估与总结,工作者应该根据对案主的动态发现、案主的进步和社会资源的实际状况而不断调整工作和帮助的策略,以符合案主的最大利益。

二、社会个案工作的技巧

(一)技巧的定义

技巧是通过学习发展出来的,复杂而有组织的行为系统,它指向一个特殊的目标或以一个特殊的活动为中心。

(二)社会个案工作者所需要的技巧

1.沟通技巧

2.关系技巧

3.过程技巧

(1)接案和约定技巧

(2)评估技巧

(3)签订契约技巧

(4)介入技巧

(5)检讨与终结技巧

(三)增进社会工作技巧的方法

1.做工作全程记录

2.督导

3.顾问与咨询

第三节社会个案工作的理论模式与实务方法

(一)危机的涵义

1.危机是一种对平衡稳定状态的改变

2.危机可以是一种正常状态

3.危机是一个过程

4.危机是问题与希望并存

(二)危机与压力的异同

1.危机与压力的比较

2.危机与压力的关系

3.危机的征兆

(三)危机介入的技术

1.开始阶段

2.中间阶段

3.结束阶段

(四)与危机介入有关的理论与要注意的问题1.有关理论

人格理论

自我心理学

观察学习理论

2.介入时要注意的问题

二、任务中心模式与其实务方法

(一)发展历史

(二)问题解决的过程

五个阶段:

(1)问题探索

(2)协议

(3)工作者与案主共同制订出具体的目标(4)迈向目标,完成任务

(5)结束

(三)工作阶段中的步骤与方法

1.开始接触、探索和协议阶段

2.阐述目标与要完成的任务

3.结束阶段

(四)任务中心模式的优点

(1)任务的系统性

(2)对象的可以是个人、夫妇或家庭

(3)强调案主的优点与他们资源的重要性

(4)地位的对等性

(五)任务中心模式要求的能力

三、社会——心理模式

(一)社会——心理模式一种认识和理解问题的方法(二)心理防卫机制——人格结构——自我强度

1.心理防卫机制

2.人格结构(“三我”)

3.自我的强度

(三)“社会——心理”模式的框架

1.理论基础

2.针对问题

3.目标

4.案主角色

5.工作者角色

四、行为治疗模式

(一)四种学习形态

1.反应学习

2.操作学习

3.观察学习

4.认知学习

(二)行为主义个案工作的主要技巧与过程

1.技巧

(1)正强化

(2)负强化

(3)角色扮演

(4)榜样

2.过程与步骤

(1)建立关系

(2)评估问题

(3)行为正强化

(4)布置作业

(5)评估

(三)行为主义个案工作的框架

(1)理论基础:学习理论

(2)适应为题:恐惧、社交困难与问题行为

(3)目标:小且具体,可以测量以便进行评估

(4)案主角色:测量行为的基础、频率、强度、周期、环境,写日记记录行为。

(5)工作者角色:行为评估,支持案主。教育者

五、叙事治疗模式

(一)叙事治疗模式的理论假设

1.后现代主义思想

2.社会构建主义

认为信仰、价值观、制度、风俗等构成我们社会现实的事物,都是由一个文化中成员间的互动建构出来的。

(二)叙事治疗模式的特点

治疗过程就是工作者和案主一起辨识和编写另外的、对案主更有益的故事的过程,这一过程将人们从压抑的文化假设中解放出来,成为自己生活的主宰。

(三)叙事治疗的过程

(四)叙事治疗的技巧

1.问话

2.结构式问话

3.开启空间的问话

4.发展故事的问话

5.意义性问话

6.故事的建构

7.回响与强化

第四节社会个案工作在中国的实践

一、中国社会个案工作的经验积累

(一)理念

第一,个人与家庭工作介入的视角

第二,个人问题与环境关系的整体观和综合治理

(二)组织机构和工作者的身份

(三)方法

1.直接疏导法

2.运用网络和改变环境

3.行政——辅导方法

4.社会个案工作的领域与内容

二、社会个案工作的实践问题

第七章社会小组工作

1.试述社会小组工作的涵义。

2.试述小组工作的三个主要模式的主要内容。

3.试述卡兰德等人的小组工作的发展阶段模式。

4.为什幺对小组工作中的互动进行控制?怎样有效地进行控制?

5.简述小组工作的实践原则。

第一节小组工作的基本概念

一、小组工作的缘起与发展过程

(一)缘起

小组工作方法的产生与工业化过程中的社会问题紧紧相连

(二)小组工作的形成

(三)小组工作方法的发展

二、小组工作的定义

互动与方案活动达到个人的成长与社会目标的完成。

(二)以小组工作对人的发展下定义

社会小组工作是一种教育的过程,它通过有各种志愿结合的团体,在小组工作员的协助下,于闲暇时间内实施。

(三)以小组工作对人的治疗下定义

社会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的方法之一,它通过有目的的团体经验,协助个人增进其社会功能,以更有效地处理个人、团体或社区的问题。

三、小组工作的功能

(1)影响个人发生转变

(2)社会控制

(3)用集体的力量解决问题

(4)再社会化

四、小组类型

小组的六个基本特征

(1)小组存在于一个人以上

(2)成员之间有共同的目标和利益

(3)成员对小组持有认同感

(4)成员之间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

(5)小组中有自己的控制方式

(6)形成特定的小组文化和氛围

(一)以小组成员的关系来划分:初级小组与次级小组

初级小组,:成员可以用面对面的方式与任何一个人交流,成员之间有亲密的联系和相互影响,可以相互表示积极地或消极的感情。

次级小组:成员有共同的利益或兴趣,但相互的影响较小而且关系不很亲密。(二)以小组的组成来划分:组成小组与自然小组

组成小组:通过外部的影响或干预聚合起来的小组,有机构发起和主办人发起两种。(俱乐部、工作小队、志愿小组等)

自然小组:是以自然的方式而不是外部的推动力构成。(家庭、自由小组、友谊网络等)

(三)以小组的工作结构来划分:正式小组与非正式小组

正式小组:具有正式的小组结构、确定的目标和态度。

非正式小组:不缺有正式的结构。

(四)以成员的参与程度来划分:志愿小组与强制小组

志愿小组:因成员自身动机和主动性而形成

强制小组:不是因成员自身的动机和主动性而形成。

(五)以成员进出的自由程度来划分:封闭小组与开放小组

封闭小组:从小组的聚合开始到结束,成员自由进出的程度较低,小组较少变动。

开放小组:小组过程的任何时间成员都可以自由出入。

(六)以小组工作的目标来划分:朋辈小组、教育小组、服务或志愿小组、兴

趣小组、治疗小组、社会化小组、自由小组或互助小组。

第二节小组的理论与理论模式

(一)心理学理论

(二)学习理论

(1)传统条件反射理论

(2)强化条件反射理论

(3)社会学习理论

(三)系统理论

二、小组工作的三大模式

(一)社会目标模式

1.理论基础

社会目标模式的理论主要来源于系统论和社会学的观点,强调社会系统和群体间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个人问题的解决必须通过社会变迁的途径来实现。

2.模式特点

社会目标模式以关注社会整合和人参与社会的责任感为重点,通过人的能力和意识的提高去影响和改变社会。

(二)治疗模式

也称临床模式,小组是一种为治疗个人问题或矫正个人有问题的行为或态度的手段,治疗模式以行为修正理论和社会化理论为基础。

(三)互动模式

互动模式的理论基础是系统理论和场论,它关注子系统(小组成员)和整体系统的关系,而不是小组成员本身。

三、相关的小组工作模式

(一)过程模式

认为小组的发展有可以被清楚标明的阶段,强调时间、过程和发展阶段,以与小组成员与发展的关系。

(二)行为模式

以行为理论为基础,以对个人的治疗为工作的焦点,鼓励小组成员与小组中

的其他人员直接接触,工作员借助行为修正的技巧给予直接干预和指导。(三)任务中心模式

与治疗模式有相近之处,关注个人的问题,但同时更关注工作的目标,为实现工作的目标,在小组的不同阶段它会采用不同的治疗手段。

(四)小组中心模式

可以使小组成员在积极投入有共同利益与相互认同的小组经历中提高他们的社会角色责任,增进自我满足,从而促进社会功能。

第三节小组工作的发展阶段与过程

一、小组工作的发展阶段

2.阶段Ⅱ——权利和控制期

3.阶段Ⅲ——亲密期

4.阶段Ⅳ——分辨期

5.阶段Ⅴ——分离期

二、小组工作过程

1.沟通与互动

2.沟通方式

三、小组中的控制

(一)在小组中使用和发展小组规范

小组规范有两种:小组成员自己发展起来的规范;社会工作者发展起来的规范。(二)恰当地利用小组中的角色和地位

(三)提高小组凝聚力和小组目标

第四节小组工作的原则与技巧

⑴认可每个人的独特个性与行为的多样性

⑵认可小组是多种多样的与行动是多样化的

⑶真诚地接待每一个人

⑷建立有目的助人关系

⑸鼓励与促使小组成员之间实现有益的合作关系

⑹适当修正小组过程

⑺鼓励成员根据自身能力参与小组活动

⑻促使小组成员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

⑼鼓励小组成员通过冲突去体验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式⑽为小组成员提供各种新机会

⑾明智地运用制约

⑿有区别的运作工作方法

⒀对个人和小组的进步不断进行评估

⒁热诚、人道和严于律己

二、社会小组工作的技巧

(一)小组工作的一般性技巧

⑴建立关系的技巧

⑵观察的技巧

⑶组织和介入的技巧

⑷领导的技巧

⑸沟通的技巧

⑹参与小组活动的技巧

⑺运用社会资源的技巧

⑻评估小组过程的技巧

(二)有效促进沟通的技巧

⑴主义信息传递的外部环境

⑵注意语言的选择

⑶提供合作性的目标

⑷关注和调整小组中的互动模式

(三)组织会议的技巧与小组工作者的角色

1.组织会议的技巧

⑴形成良好的开始

⑵把握讨论的进程

⑶做好总结

⑷完善的结尾

2.小组工作者在小组会议中的角色

⑴示范者

⑵促进者

⑶调解人

⑷支持者

第八章社区工作

1.什么是社区工作?其目标是什么?

2.试述罗斯曼社区工作三模式的基本内容。

3.试述联合国倡导的社区发展的基本原则。

4.试述社区工作的介入方法、

5.试述社区工作的过程。

6.试分析我国社区工作的发展状况、成就与不足。

第一节社区工作的涵义与发展

一、社区工作的一般涵义

社区工作是以整个社会与社区中的居民为服务对象,提供助人的、利他的服务的一种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它与社会个案工作、社会小组工作并列为社会工作直接服务的三大基本方法。

二、社区工作的发展历程

(一)社区工作的起源与发展

1.美国社区工作的起源和发展

2.英国社区工作的起源和发展

(二)社区发展的起源与发展

三、社区工作的定义

(一)社区组织的定义

1.工作方法说

2.工作过程说

3.方法、过程结合说

(二)社区发展的定义

联合国:社区发展是一种过程,即由人民以自己的努力与政府当局配合,一致去改善社区的经济、社会、文化等环境。包括两个基本要素:一是由人民自己参加、自己创造,以努力改进其生活水准;二是由政府以技术协助或其他服务,

帮助其更有效地自觉、自发与自治。

(三)社区工作的定义

1.社区工作的涵义与特点

它以社区和社区居民为案主,通过发动和组织社区居民参与集体行动,确定社区的问题与需求,动员社区资源,争取外力协助,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或预防社会问题,调整或改善社会关系,减少社会冲突,培养自助、互助与自决的精神,加强社区的凝聚力,培养社区居民的民主参与意识和能力,发掘并培养社区的领导人才,以提高社区的福利水平,促进社区的进步。

四、社区工作的目标

社区工作的具体目标

可分为:(1)任务目标和过程目标(2)分配资源和发动居民

第二节社区工作的理论

一种是宏观层次的理论一种是微观层次理论,前者称之为基础理论,后者称之为实施理论

一、社区工作的基础理论

(一)社会分析和意识形态

社会分析帮助社区工作者从理论上认识社区与整个社会

不同的意识形态影响着个人和群体对社会问题的看法,也影响着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

(二)社会变迁理论

社会变迁是指社会结构、社会制度与人们的行为模式所发生的变化

(三)社会运动的理论

社会运动理论,主要以阐述社会运动的根源和发展的原因为主。基本上可划分为:着重个人或群体心理状态的社会心理角度与着重社会状况和条件的结构角度。

二、社区工作的实施理论

社区工作的实施理论包括工作模式、工作原则、介入手法、社区工作角色等内容。

(一)社区工作的模式

2.社区工作的主要模式

罗斯曼提出社区工作的三大模式:地区发展、社会计划、社会行动

1.地区发展模式

是在一个地域内鼓励居民通过自助与互助去解决社区内的问题。工作重点是提高居民的民主参与意识与挖掘、培养当地人才。通常用于那些比较简单的社区。

2.社区计划模式

是依靠专家的意见,通过有关专家的调研、论证、计划,然后落实、推行,却解决社区内的问题。特点:自上而下,居民被动,社会工作者承担组织实施者的角色。适用于处理复杂的社会问题。

3.社会行动模式

社区工作者动员、组织社区居民,采取集体行动,以从下而下施压的形式,求得公正解决问题。

(二)社区工作的原则

社区工作的原则,是指社区工作者在推行工作时,所需遵守的规则或价值观。联合国社区工作的十项原则:

⑴依照社区居民的根本愿望与需要来拟定初始的工作计划;

⑵建立多目标的计划与各方面的配合行动,以求全面和均衡的社区发展工作的进行

⑶推行社区发展初期,社区居民自信心的加强与自动自发精神的培养,与物质建设同样重要

⑷社区各种计划的拟定、执行,均应由社区居民共同参加

⑸注重地方领导人才的运用和训练

⑹发动并组织各种妇女与青年参加各种社区发展工作

⑺对社区所提出的自助计划,政府应当给与重点或全面的积极协助

⑻全国性社区发展计划的建立,应有完整的政策和完善的行政组织,并同时注重中作者挑选、培训,地方和国家资源的利用,与研究、实验、考核等工作⑼社区发展计划中,应充分利用地方性、全国性与国际性的民间组织

⑽对地方性与全国性的社区发展计划,应该与密切配合,协调发展。

(三)社区工作的介入手法

⑴从社区问题入手,介入社区

⑵从服务提供入手介入社区

⑶从社区教育入手介入社区

⑷从互助合作入手介入社区

⑸从社会行动入手介入社区

⑹从联合各社会团体入手介入社区

⑺从策划和倡导入手介入社区

⑻从社区调查入手介入社区

⑼从社区突发事件入手介入社区

⑽从社区宣传入手介入社区

⑾从各式各样的社区也发展计划入手介入社区。(四)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⑴促进能力的角色

⑵协调团体的角色

⑶社会设计的参与角色

⑷提倡人的角色

⑸辅导行动的角色

第三节社区工作的过程与技巧

一、社区工作的过程

(一)建立关系

(二)收集资料

(三)制订计划(整体规划、具体规划)(四)社区行动

⑴会议

⑵教育与宣传

⑶人事

⑷财务

⑸协调

⑹成效评估

二、社区工作的基本技巧

(一)分析技巧

包括:

(1)了解社区结构、过程、资源、问题、需要

(2)分析社会政策与社会问题

(3)社区观察

(4)街头访问

(5)家庭访问

(6)文献分析

(7)访问社区领袖

(8)社区调查

(二)关系建立与维系技巧

包括:

(1)与群众初步接触的技巧

(2)街头谈话、家访、电话访谈

(3)社区关系联络,建立形象

(4)处理与政府部门、社会团体、政治团体的关系

(三)动员与组织技巧

包括:

(1)动员群众

(2)发掘和培训社区领袖

(3)居民组织的建立于运作。支持会议、组织行政事务

(4)社会行动,包括记者招待会、群众大会、游说、请愿、谈判。(四)活动程序设计技巧

包括:

(1)策划活动、制定目标、宣传策略

(2)调动资源、评估指标

(五)行政管理技巧

包括:

(1)文件资料处理

(2)财务处理

(3)计划、评估

第四节中国的社区工作

(一)社区服务的内容

1.救助福利性服务

2.社区事务性服务

3.市场化的营利性服务

(二)社区服务的功能

第一.满足了居民的基本生活需要

第二,创造了一些就业机会

第三,支持了国有企业的市场化改革

第四,培育了人们的社区理念

(三)社区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

1.社区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社区服务的性质定位

第二,社区服务的队伍建设问题

第三,社区服务的行政化问题

2.社区服务工作的发展

⑴进一步明确社区服务的性质并进行分类

⑵发展公共服务

⑶发展社区志愿服务

⑷社区福利服务的职业化

二、社区发展与社区建设

(一)农村社区发展

(二)社区建设

第九章社会行政

1.什么是社会行政?试述宏观社会行政与微观社会行政的内容。

2.试述社会行政的功能。

3.社会行政作为一种管理活动包括哪些主要环节(内容)?

4.试分析我国社会行政体制的特点。

第一节社会行政的涵义与功能

一、社会行政的涵义

(一)什么是社会行政

1.社会行政的涵义与功能

实施社会政策,以向有需要者提供社会服务的活动。社会行政的核心内涵是执行、实施社会政策。

(二)社会行政与社会管理、公共行政的区别

第一,就范围而言,社会管理是针对整个社会的,公共行政则涉与社会的公共领域,社会行政涉与的是所遇到的社会问题的一部分,它属于社会工作领域。第二,就直接目标取向而言,社会管理追求整个社会的协调运行,公共行政关心的是全体公民的公共福利,社会行政关心的主要是社会弱势群体的合法利益。

第三,就执行者而言,从事社会管理的是对整个社会运行负有责任的部门,公共行政的承担者是与公共福利有关的政府有关部门,社会行政责任的承担者是社会福利行政机关与社会福利机构。

二、社会行政的层次

(一)社会政策的层次

宏观社会政策、微观社会政策

(二)宏观社会行政与微观社会行政

三、社会行政的地位与功能

(一)社会行政的地位

1.社会政策的意义

社会政策是国家或机构为解决社会问题,增进成员福利,实现社会进步所采取的基本原则或方针。其所解决的是有关社会公平、社会进步的基本问题。2.社会行政的地位

社会政策的重要意义决定着社会行政的地位,没有社会行政过程,任何社会政策只能是一纸空文。社会行政的地位还在于他在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体系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间接的社会工作方法)

(二)社会行政的功能

1.社会行政的涵义与功能

2.合理运用资源,促进有效服务

3.总结社会政策的执行经验,提出修改建议

第二节社会行政的内容

2.社会行政的内容

(一)社会服务计划的内容

环境因素的评估,具体服务提供过程进行计划,编制预算

(二)社会服务计划的过程模式

社会服务的计划就是对将要实施的社会服务的方式和途径的选择。

二、社会服务的组织

(一)组织的涵义

(二)社会服务组织的结构

(三)组织成员的招聘与录用

(四)督导与激励

(一)督导

(二)激励

(五)服务系统中的协调与控制

(一)协调

(二)控制

控制是保持机构运行有序化的手段,包括两个方面:机构工作进程的控制和机构中冲突的控制

五、评估与报告

3.社会服务评估

社会服务机构评估是对整个机构的运行与所提供的服务的评价,是将现状或结果同计划相比较,从而判定机构功能状况的活动。

(二)评估的类型与方法

方案评估、投入评估、过程评估、结果评估、效率评估

第三节中国的社会行政

一、中国社会行政的发展历史

(一)中国古代的社会政策与社会行政

(二)20世纪上半期我国的社会行政

二、20世纪中期以来中国的社会行政体制

(一)中国社会行政机构的体系

(二)中国推行社会政策的方法与特点

三、改革以来中国的社会行政

(一)体制改革对社会行政体系的影响

(二)社会行政体系的创新

五、社会政策

1.社会政策的含义与类型

2.社会政策的基本理论

3.社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4.我国的主要社会政策

第二部分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要求考生了解社会调查研究的科学过程,了解具体的调查设计与实施方法,了解资料分析的方法与撰写调查报告的要求。

一、社会调查研究的主要过程与内容

1.调查研究的主要阶段

2.研究的单位与研究内容

二、测量

1.测量的水平

2.概念的操作化

3.信度与效度

三、抽样

1.概率抽样

2.非概率抽样

四、定量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2.实验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