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游太平公主山庄》翻译赏析

合集下载

关于韩愈最著名的诗

关于韩愈最著名的诗

关于韩愈最著名的诗1.《春远》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

日长雄鸟雀,春远独柴荆。

【赏析】前两句形容花色红,柳絮素。

后两句谓日色渐长.春色淡远,唯听鸟雀调嗽,无人来往,独有柴门而已。

2.《晚春》谁收春色将归去,慢绿妖红半不存。

榆荚只能随柳絮,等闲撩乱走空园。

【译文】是谁将要把这春景收回去,红红绿绿的花草已是半开放半凋谢了。

一阵风过,树梢的榆荚只能随着那柳絮在空中到处飘荡游走。

3.《梨花下赠刘师命》洛阳城外清明节,百花寥落梨花发。

今日相逢瘴海头,共惊烂漫开正月。

【译文】当年在洛阳城外的清明时节,百花已经凋落,梨花才迟迟开放。

今日我们在充满瘴毒之气的南海边相逢。

共同惊叹那梨花在正月就盛开了。

4.《贞女峡》江盘峡束春湍豪,风雷战斗鱼龙逃。

悬流轰轰射水府,一泻百里翻云涛。

漂船摆石万瓦裂,咫尺性命轻鸿毛。

【译文】江水盘旋曲折,仿佛被高高的山峡所束缚,春天的急流汹涌而过,气势豪壮,只见那江水翻腾,声震峡谷,有如风雷相搏,鱼龙见状也会惊恐而逃。

江水从高处奔流而下,发出轰轰的巨响,一路奔腾着直射向水中龙宫深处,江水浩荡,一泻百里,翻滚着如云般巨大的浪涛。

急流能将水上漂游的船吞没,也能冲走巨石,哗啦啦巨响就像是万瓦一同崩裂,乘船人的性命生死就在咫尺之间,简直轻如鸿毛。

5.《游太平公主山庄》公主当年欲占春,故将台榭押城闉。

欲知前面花多少,直到南山不属人。

【译文】太平公主当年想占尽春色,把自己山庄的亭台楼阁筑得高过城闉。

要想知道山庄前面的花木还有多少,一直延伸到终南山也不属于他人。

6.《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莫道官忙身老大,即无年少逐春心。

凭君先到江头看,柳色如今深未深。

【译文】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酥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

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春末。

不要说官事冗杂,年纪老大,就失去了少年时追赶春天的心情。

古诗词中描写南山的诗句

古诗词中描写南山的诗句

古诗词中描写南山的诗句(50条)诗词是古代文人智慧和才华的结晶,诗词中描写的往往是思乡愁绪﹑爱国情怀;诗中讲述的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故事,是我国祖先的历史见证,让后人得以鉴古知今。

透过阅读古诗词,青少年可增添对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和意志的初步概念和理解,逐渐加深对祖国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

下面是古诗词中50条描写南山的诗句,供大家欣赏阅读。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送尔长江万里心,他年来访南山老。

——李白《金陵歌送别范宣》▶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

——孟郊《游终南山》▶南山三十里,不见逾一旬。

——贾岛《望山》▶君是南山遗爱守,我为剑外思归客。

——苏轼《满江红·寄鄂州朱使君寿昌》▶南山茶事动,灶起岩根傍。

水煮石发气,薪然杉脂香。

——皮日休《茶中杂咏·茶灶》▶景未移,行数千,寿如南山不忘愆。

——曹操《陌上桑》▶如月之恒,如日之升。

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

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

——《诗经》▶秩秩斯干,幽幽南山。

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诗经》▶南山宾客东山妓,此会人间曾有无。

——白居易《夜宴醉后留献裴侍中》▶望见南山阳,白露霭悠悠。

——王维《自大散以往深林密竹磴道盘曲四五十里至黄牛岭见黄花川》▶重九谓胥会,独醉南山秋。

——方回《喜宾旸归》▶把菊见南山,吟诗忆渊明。

——苏泂《和陶九日闲居》▶独有南山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裾。

——卢照邻《长安古意》▶南山行尽到西湖,却上扁舟赴玉壶。

——杨万里《玉壶饯客独赵逵明末至,云迓族长於龙山且谈·南山行尽到西湖》▶北山南畔南山北,独受西湖万顷风。

——杨万里《题北山教场亭子》▶楼中占尽南山了,更占西湖与北山。

——杨万里《题南屏山兴教寺清旷楼,赠择讷律师》▶高林滴露夏夜清,南山子规啼一声。

——韦应物《子规啼》▶朝来白露如细雨,南山不见千寻刹。

——苏轼《九日黄楼作》▶知君断肠共君语,君指南山松柏树。

——白居易《井底引银瓶·止淫奔也》▶君莫爱南山松树枝,竹色四时也不移。

《游太平公主山庄》诗词原文及赏析

《游太平公主山庄》诗词原文及赏析

《游太平公主山庄》诗词原文及赏析《游太平公主山庄》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韩愈。

其古诗全文如下:公主当年欲占春,故将台榭压城闉。

欲知前面花多少,直到南山不属人。

前言这首诗写作上一个特点是善用微词,似直而曲,有案无断,耐人寻味,艺术上别有一番功夫。

鉴赏第一句写公主“当年”事。

诗人游其故地而追怀其故事,是很自然的。

此句“欲占春”三字警辟含深意。

当年人间不平事多如牛毛,有钱有势者可以霸占田地、房屋,甚至百姓妻女,然而谁也不能霸占春天。

“欲占春”自然不可思议,然而作者这样写却活生生地刻画出公主骄横贪婪、欲壑难填的本性。

为了占尽春光,她于是大建别墅山庄,其豪华气派,竟使城阙为之色减。

第二句一个“压”字将山庄“台榭”的规模惊人、公主之势的炙手可热极意烘托。

“故”字则表明其为所欲为。

足见作者下字准确,推敲得当。

山庄别墅,是权贵游乐之所,多植花木。

因之,第三句即以问花作转折。

诗人不问山庄规模,而问“花多少”,从修辞角度看,可取得委婉之功效;而且问得自然,因为从诗题看,诗人既是在“游”山庄,他面对的正是山花烂漫的春天;同时“花”与首句“春”字略相映带。

此句承上启下,又转而引出末句新意。

一路看花花不尽,前面还有无数花:“直到南山不属人。

”“南山”即终南山,在京兆万年县南五十里,而乐游原在县南八里,于此可见公主山庄之广袤。

偌大地方“不属人”,透出首句“占”意。

“直到”云云,它表面是惊叹夸耀,无所臧否,骨子里却深寓褒贬。

“不属人”与“占”字同样寓有贬意,谴意。

然而最妙的潜台词还不在这里。

别忘了所有的一切均属“当年”事。

山庄犹在,“前面”就是,但它属于谁,诗人没有说,不过早不属于公主了。

过去“不属人”,此时却对人开放了。

山庄尚不能为公主独占,春天当然不可能为之独占,终究是“年年检点人间事,惟有春风不世情”。

这事实就是对“欲占春”者的极大嘲讽。

但诗写到“不属人”即止,让感慨见于言外,使读者至今可以想见诗人当年面对山花时富有深意的笑影。

唐代文学中的公主园林别墅-文档资料

唐代文学中的公主园林别墅-文档资料

唐代文学中的公主园林别墅在中华文明史上,唐朝以它的高度繁荣强盛,成为后人心中永远的追忆与骄傲。

伴随着社会经济繁荣而来的是各种文学艺术的辉煌,园林的发展也在此时进入了它的盛年期。

唐代园林以其宏伟之气势,构思之巧妙以及艳丽的华彩,体现着唐代特有的气象,而公主园林当是其中的典范。

在众多的公主林亭里,最吸引唐代文人的莫过于太平公主山庄,也是在他们的诗文里,公主山庄气势之恢弘壮伟,景色之富丽繁华得以一览无遗。

沈俭期在《奉和春初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中这样写道:“买地铺金曾作埒,寻河取石旧支机。

云间树色千花满,竹里泉声百道飞。

”韩愈的《游太平公主山庄》更是以回忆的方式写出太平公主园林的盛况:“公主当年欲占春,故将台榭压城?。

欲知前面花多少,直到南山不属人。

”其总体特色沈俭期在《太平公主山池赋》中有着极为详尽的描绘:“其为状也,攒怪石而岑查;其为异也,含清气而萧瑟”,它的东面“乍若风飘雨洒兮移营岛,又似波沈浪息兮见蓬莱”,西面“高阁翔云,丹岩吐绿。

”长宁公主的流杯池、东庄,也是当时诗人竞相吟咏的对象。

上官昭容的《游长宁公主流杯池》,将其中的花草林木、怪石山泉、亭台楼阁进行了细致铺绘。

《太平御览》这样描述道:“盛加雕饰。

朱楼绮阁,一时胜绝。

又有山池别馆,山谷蔚蔽,势若自然。

中宗及韦庶人数游于此第,留连弥日,赋诗饮宴。

”而安乐公主,仅《全唐诗》中就有36首诗描写她的宅院。

唐人笔记中说她“夺百姓庄园,造定昆池四十九里,直抵南山,拟昆明池。

累石为山,以像华岳,引水为涧,以像天津。

飞阁步檐,斜桥磴道,衣以锦绣,画以丹青,饰以金银,莹以珠玉。

又为九曲流杯池,作石莲花台,泉于台中涌出。

穷天下之壮丽。

”除这几位公主外,诗中还提到义阳公主山池(《和韦承庆过义阳公主山池》五首,杜审言)、永穆公主亭子(《晦日诏宴永穆公主亭子得流字》,张说)、蔡国公主楼(《九日题蔡国公主楼》,刘长卿)、唐昌公主院(《唐昌公主院看花》,司空曙)、梁国公主池亭(《故梁国公主池亭》,王建)、昭华公主池馆(《题昭华公主废池馆》,薛逢)等。

名胜古迹的诗句(5篇)

名胜古迹的诗句(5篇)

名胜古迹的诗句(5篇)名胜古迹的诗句(5篇)名胜古迹的诗句范文第1篇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孟浩然的这首《与诸子登岘首》诗,就是一首典型的怀古诗。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这就是历史。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我们后来人登临,面对江山留下的胜迹,心中都会有感慨的,写成诗,这便就是怀古诗了。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这是孟浩然见到晋代羊祜碑时吊古伤今的感叹。

从晋到诗人所生活的唐代已有四百多年了,物是人非,羊祜已去,然而其碑却依旧矗立于岘首山上,此情此景能不勾起人们对历史的感悟? 孟浩然的这首怀古诗,语言通俗易懂,感情发于肺腑,平淡中有至味。

清代诗论家沈德潜评道:“从静悟中得之,故语淡而味终不薄。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去,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是崔颢名诗――《黄鹤楼》。

诗从神话起笔,仙人跨鹤而去,仙去楼空,如今只剩下千载不变的白云悠悠了。

此诗一气呵成,横跨千古。

沈德潜说:“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去,遂擅千古之奇。

”诗在艺术上出神入化,被人们誉为黄鹤楼千古绝唱。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避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这是李白《登金陵凤凰台》的怀古诗。

第一至四句是说人生易老山水长存。

从前吴国的繁华宫廷都已荒芜,东晋的一代风流人物也早已进入了坟墓。

诗的第五六句“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同样也被人们誉为千古名句,饶有韵味。

尾二句吊古伤今,意寓言外。

李白这首诗似有崔诗的影子,但自成风格,与崔诗可谓珠联璧合,同垂千古。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沾襟。

这是杜甫《蜀相诗》。

“诸葛亮的老臣之心怀着华夏河山,苍生水火。

古诗词中描写当年的诗句

古诗词中描写当年的诗句

古诗词中描写当年的诗句(35条)诗词是古代文人智慧和才华的结晶,诗词中描写的往往是思乡愁绪﹑爱国情怀;诗中讲述的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故事,是我国祖先的历史见证,让后人得以鉴古知今。

透过阅读古诗词,青少年可增添对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和意志的初步概念和理解,逐渐加深对祖国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

下面是古诗词中35条描写当年的诗句,供大家欣赏阅读。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

——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曾胜赏,生香熏袖,活火分茶。

——李清照《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许浑《咸阳城东楼》▶拥髻凄凉论旧事,曾随织女度银梭。

当年今夕奈愁何。

——朱敦儒《浣溪沙·晚菊花前敛翠蛾》▶箫歌,问当年赤壁乐如何,比西湖画舫争些个?——薛昂夫《双调·殿前欢·春据危阑》▶清明节,雨晴天,得意正当年。

——薛昭蕴《喜迁莺·清明节》▶当年五月访庐山,山翠浮声寝食间。

——苏辙《书庐山刘顗宫苑屋壁三绝·当年五月访庐山》▶西湖处士当年句,借问沙鸥若个边。

——赵蕃《送人赴阙》▶桃夭李艳清明近,惆怅当年意尽违。

——罗邺《东归》▶当年才气鹦鹉洲,抚掌笑杀黄鹤楼。

——刘因《送徐生还鄂》▶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林翰《诫子弟》▶古桂吹香秋月明,当年曾听读书声。

——吴锡畴《棣华堂先大父国录叔大父安抚教授之地堂前古》▶当年只自守空帷,梦里关山觉别离。

——王涯《秋思赠远二首》▶忽惊佳节临端午,还记当年客禁城。

——孔武仲《铜陵县端午日寄兄弟二首·寄经父》▶当年重意气,先占斗鸡场。

——张仲素《春游曲三首》▶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袁枚《马嵬》▶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想当年小小,问何处卿卿?——张可久《一枝花·湖上晚归》▶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韩愈的代表作10首

韩愈的代表作10首

韩愈的代表作10首(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体裁作文、作文素材、作文指导、好词好句、读后感、观后感、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elementary school essays, middle school essays, high school essays, genre essays, essay materials, essay guidance, good words and sentences, reading feedback, observation feedback,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韩愈的代表作10首《答张十一功曹》唐·韩愈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

公主当年欲占春,故将台榭押城闉。

公主当年欲占春,故将台榭押城闉。

公主当年欲占春,故将台榭押城闉。

出自唐代韩愈的《游太平公主山庄》
公主当年欲占春,故将台榭押城闉。

欲知前面花多少,直到南山不属人。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太平公主当年想占尽春色,把自己山庄的亭台楼阁筑得高过城闉。

要想知道山庄前面的花木还有多少,一直延伸到终南山也不属于他人。

注释
太平公主:武则天之女。

占春:占尽人间春光美色。

台榭(xiè):亭台楼阁。

城闉(yīn):城门外层的曲城。

南山:指终南山。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唐宪宗元和八年(公元813年)春,韩愈三为博士时。

作者所游太平公主山庄的故址,他通过写太平公主大肆修建亭台楼阁,以此来讥讽她的奢华和贪欲,便作下该首诗。

赏析
第一句“公主当年欲占春”是写“公主当年”的事。

这是指公主凭借其权势,围地为庄,要想独自占有长安近郊的山色春光的事情。

公主早已不在,人去事非,这当然是诗人游其故地而追怀过去的事情,所以诗人用了“当年”,诗一开头就点出此事已经过去,言外之意对现在仍有现实意义,即借古讽今之意。

“公主”是指太平公主,武则天的女儿,否则,既使有这个野心想“欲占春”也没有这个胆,也只有武则天的女儿才会有如此野心和斗胆,太平公主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封建统治阶级中最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韩愈《游太平公主山庄》翻译赏析
本文是关于韩愈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游太平公主山庄唐代:韩愈
公主当年欲占春,故将台榭(xiè)押城闉(yīn)。

太平公主当年想占尽春色,把自己山庄的亭台楼阁筑得高过城闉。

占春:占尽人间春光美色。

台榭:亭台楼阁。

城闉:城门外层的曲城。

欲知前面花多少,直到南山不属人。

要想知道山庄前面的花木还有多少,一直延伸到终南山也不属于他人。

南山:指终南山。

第一句“公主当年欲占春”是写“公主当年”的事。

这是指公主凭借其权势,围地为庄,要想独自占有长安近郊的山色春光的事情。

公主早已不在,人去事非,这当然是诗人游其故地而追怀过去的事情,所以诗人用了“当年”,诗一开头就点出此事已经过去,言外之意对现在仍有现实意义,即借古讽今之意。

“公主”是指太平公主,武则天的女儿,否则,既使有这个野心想“欲占春”也没有这个胆,也只有武则天的女儿才会有如此野心和斗胆,太平公主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封建统治阶级中最具野心勃勃的女性。

“欲占”则更是精妙绝伦、警辟含深奇崛之语,钱可以占,地可以占,甚至人也可以占,可春天却
不能占。

春光能占的话,就是痴人说梦话了。

这里本来是指太平公主大兴土木。

建山庄别墅。

可诗人不正面说建别墅山庄,却偏说“欲占春”,写得何等意味深长,连春天春光都可以占,反过来说还有什么不能占,“欲占春”三个字一出,太平公主,何止一个太平公主人,简直就是整个统治阶级的骄横贪婪的嘴脸,欲壑难填的本性就被揭露得血淋淋,真是“欲占春”三字见血,酣畅痛快。

第二句“故将台榭压城闉”仍然是写“当年”事,仍然是诗人游览故地发生的故事。

在绵延数十里的长安城附近山庄别墅中,建的亭台楼阁要比帝都长安的城墙还要高,其野心是很大的。

这样大兴土木,这样奢侈,这样野心,这样贪婪,这样放肆,诗人只用了两个字“压”和“故”,“压”是超过。

不言而喻是用公主建的“台榭”超过帝都长安城。

言外之意,不仅是亭台楼阁规模大得惊人,而且也指出太平公主势力之大乃炙手可热。

一个“压”字写出多少要说而说不尽的含义,只在一字中,尽显诗人功底之风流。

“故”是有意,当然是要建造的亭台楼阁在长安豪华无双了,言外之意,是公主为所欲为、不可一世至极。

第三四句“欲知前面花多少,直到南山不属人”继续描写庄园别墅规模之大,绵延数十里,直到终南山,山庄之广袤一眼望不到边,无涯无际,林木繁茂,绿海茫茫。

前句不疑故问,后句以“不属人”给以回答。

诗人刚刚把他的心扉向读者打开一条缝隙,透露出一点点内心深处的想法:当年人间多有不平事,有钱有势者什么都可霸占——人家的田地、人家的妻女,甚而连春天也想霸占,却又立即由遐
想回到了现实:现在是诗人“游”山庄,山庄自然少不了花草树木,又正值山花烂漫的春天,诗人就脱口而出:“欲知前面花多少,直到南山不属人”前句故设疑问,并不正面回答,转而融情人景,给读者留下充分的想象余地,后句写出了“直到南山不属人”,偌大的林海,广袤无际。

景色是翠绿动人的,但感情却是沉重的。

眼前的广袤山庄,正好象征着太平公主生前煊赫的声势。

“势入浮云亦是崩”,倒台之迅速与太平公主当时不可一世的声势,恰恰形成极富于讽刺性的鲜明对照。

诗人将无比丰富的历史内容熔铸在这简短的“欲知前面花多少,直到南山不属人”十四个字里。

这两句与前两句似断而实连,诗意从山庄犹在,就在“前面”,但这偌大山庄不知道属于谁。

诗人没有说,也没有必要说,太平公主早已不复存在,过去“不属人”,现在事过境迁,当然山庄不能为公主独占,公主又何能“欲占春”。

诗人用第三句的“花”字与第一句“春”字巧妙的连承,使诗翻出了新意:太平公主的形象在后人的心目中再次复现:一个野心勃勃、骄横贪婪、欲壑难填的有史以来又一女性。

后两句表面看来似乎是对诗人所游的山庄之大的惊叹夸耀,骨子里却是深寓贬意、谴意。

从游山庄到现在,从诗人自己写到游“山庄”之花木丛林,实际上却有形愈松而意愈紧的效果,在轻浅疏淡的笔墨中显示出了厚重的力量,欲不讽刺而不能,不谴责而不能的境界。

全诗写景叙事抒怀,笔力骞举而又亦庄亦谐,余味无穷。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