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污腐败详细案列

合集下载

古今中外反腐败案例

古今中外反腐败案例

古今中外反腐败案例
古今中外都存在着许多反腐败案例。

以下是一些著名的案例:
1. 中国古代东汉末年,宦官专权,朝政腐败严重。

其中最著名的是王莽篡位及王莽王朝的腐败统治。

2. 中国明朝,郑贵妃案。

郑贵妃是明英宗宠爱的妃子,她和她的家族通过贪污受贿等手段大肆敛财,引起民怨。

3. 美国华尔街金融危机,2008年。

许多金融机构和银行,如雷曼兄弟、美林证券等,因为腐败的金融手段,导致全球金融系统瘫痪,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衰退。

4. 英国著名的腐败案例之一是1970年代的“政治斗争漫画案”。

政府为打压政治对手,在报纸上刊登了众多作为腐败证据的漫画,导致被告人的名誉受损。

5. 印度的洛坎普案。

这是印度历史上最大的腐败案之一,
涉及国内外200个账户,其中包括多名高级政府官员和商
界精英,涉案金额高达70亿美元。

这些案例只是众多反腐败案例中的一部分,反腐败是全球
共同面临的挑战,各个国家都在采取措施加强反腐败工作,以促进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贪污受贿案例剖析材料【四篇】

贪污受贿案例剖析材料【四篇】

贪污受贿案例剖析材料【四篇】案例一:王某贪污公款案王某是某县水利局的副局长,在担任该职务期间,利用职务之便,通过虚构工程、超标包装、索要回扣等手段贪污公款。

经查,王某贪污公款数额达到数百万元。

王某的贪污行为始于他负责的工程项目上。

他通过虚构项目的方式,伪造相关文件,将公款以工程进度款的形式挪用到自己和其他相关人员的银行账户。

此外,他还借口购买材料,将公款用于购买与工程无关的高档家居用品和奢侈品。

另外,王某还在工程承包商中征收回扣,以便给予自己和其他相关人员好处。

王某的贪污行为一度未被察觉,直到有人举报了他的违法行为。

经过调查取证,王某的贪污行为得以确认。

最终,王某因贪污公款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并被追缴其贪污所得。

案例二:李某受贿案李某是某市公安局的一名警察,在公务期间,他利用职务便利,并频繁接受私营企业老板张某的贿赂。

李某在张某的帮助下,通过徇私舞弊、对涉案企业进行保护等手段获得了大量的非法所得。

李某与张某之间的受贿行为主要为保持沟通和密切关系而进行。

张某为了能够得到李某的保护和庇护,经常送给李某贵重礼物,如名牌手表、高档烟酒等,并每年支付一定金额的“保护费”。

此外,李某还通过其职务之便,泄露警方内部信息给张某,使得张某能够及时知晓警方的行动,从而避免警方对其进行调查和打击。

经过侦查和收集证据,李某的受贿行为被揭露出来。

他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并追缴他所受的贿赂。

案例三:张某行贿案张某是某市某公司的老板,为了能够获得一份大型工程项目的合同,他采取了行贿的手段。

他通过给予该项目的招标评审委员会成员财物和好处,以换取他在项目中的竞争优势。

张某出资购买了一辆价值百万元的豪华轿车,并将其赠与该项目的招标评审委员会主任。

同时,他还通过第三方向其他相关评审委员送去一定金额的现金和礼品。

这些行贿行为使得张某在招标评审过程中竞争对手无法与他媲美,最终获得了大型工程项目的合同。

然而,这些行贿行为并未逃过相关部门的监测。

贪污罪案例

贪污罪案例

贪污罪案例近年来,我国的反腐败斗争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然而,在一些地方上,还是存在一些个别官员利用职权,进行贪污行为。

下面就来讲讲一起贪污罪案例。

某地政府工作人员张某,担任该地教育局副局长的职务,该教育局是该地的教育行政部门,负责该地的教育体制建设、教育经费管理以及学校管理等工作。

张某赋予了一定的职权,可以单独决策一部分的教育相关事务。

然而,张某却利用自己的职权,进行了一系列的贪污行为。

他将教育局的一部分经费,以各种理由私自占用,并据此诱发了额外的财物。

同时,他还借助自己的职务,利用关系为自己和亲友谋取利益,收受了大量的财物。

张某的贪污罪行最终被揭发出来。

在审判中,法院调查了相关证据,证明了他的贪污行为及数额。

最终,法院依法对其判处了有期徒刑,并处以相应的罚金。

这起贪污罪案例,从侧面反映了我国反腐败斗争仍然面临的严峻形势。

一些官员为了谋取不义之财,不惜利用自己的职权,肆意贪污。

他们以权谋私,严重损害了人民的利益,破坏了国家的正常管理秩序。

为了更好的打击腐败,我国加大了反腐力度,对腐败分子一经查实,必将进行严惩。

同时,加强相关部门的监管和制度建设,完善权力运行机制,提高透明度,降低贪污的机会及风险。

此外,还需要提高公民的法制意识,加强舆论监督,形成全社会对贪腐行为的共同压力。

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形成反腐败的合力,才能进一步净化政治生态,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贪污罪是十分严重的犯罪行为,不仅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且破坏了社会正常的运行秩序。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对此保持高度的警惕,发挥自己的监督职责,为打击腐败作出应有的贡献。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够为我国的反腐败事业产生更大的效益。

廉政 典型案例

廉政 典型案例

廉政典型案例廉政是指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遵守法律法规,廉洁奉公,勤政为民,防止腐败现象的产生和蔓延。

下面列举了十个典型的廉政案例:1. 黄光裕贪污案黄光裕是中国著名企业家,因涉嫌贪污、受贿等罪名被判刑。

这个案例暴露了高管腐败的问题,也警示了企业家要注重廉洁经营,不得触碰法律底线。

2. 陈水扁受贿案陈水扁是台湾前领导人,因涉嫌受贿、洗钱等罪名被判刑。

这个案例揭示了政治人物贪污腐败的危害,也凸显了司法独立的重要性。

3. 乌鲁木齐市公安局原局长王力军涉嫌受贿案王力军是中国乌鲁木齐市公安局原局长,因涉嫌受贿罪被判刑。

这个案例揭示了公安机关内部腐败问题,也表明了反腐败工作的重要性。

4. 郭美美涉赌案郭美美是中国社交网络红人,因涉嫌赌博被刑拘。

这个案例揭示了网络红人贪欲膨胀、追求虚荣的问题,也警示了年轻人要珍惜自己的名誉和社会形象。

5. 胡锦涛提出“八项规定”胡锦涛是中国前国家主席,提出了“八项规定”来整治党风廉政,严惩腐败现象。

这个案例表明了中国政府反腐败的决心和行动,也体现了廉政建设的重要性。

6. 马来西亚前总理纳吉布腐败案纳吉布是马来西亚前总理,因涉嫌贪污、洗钱等罪名被判刑。

这个案例揭示了马来西亚政界腐败问题,也凸显了国际反腐败合作的重要性。

7. 中国铁道部原部长刘志军受贿案刘志军是中国铁道部原部长,因涉嫌受贿罪被判刑。

这个案例暴露了中国铁道部贪污腐败的问题,也表明了反腐败的长期性和复杂性。

8. 印度政府推行“数字印度”计划印度政府推行“数字印度”计划,旨在提高政府部门的透明度和廉洁性,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

这个案例表明了政府利用科技手段来推动廉政建设的积极探索。

9. 菲律宾前总统阿罗约反腐败行动菲律宾前总统阿罗约推行了一系列反腐败行动,包括建立反腐败委员会、加强公民监督等措施。

这个案例展示了菲律宾政府打击腐败的决心和行动力。

10. 澳大利亚政府通过“国际反腐败行动计划”澳大利亚政府通过“国际反腐败行动计划”,加强了与其他国家的反腐败合作,共同打击跨国腐败行为。

公司基层典型腐败案例

公司基层典型腐败案例

公司基层典型腐败案例
基层腐败是指在企业或组织的基层单位中发生的腐败行为。

下面列举了10个典型的基层腐败案例。

1. 贪污行为:某公司的基层员工利用职务之便,将公司资金挪用于个人使用,或者以虚假报销等方式骗取公司款项。

2. 职务买卖:在某公司的基层单位中,存在将职务买卖给他人的情况,通过行贿或其他非法手段获取升职机会,而非通过能力和业绩来获得晋升。

3. 资源侵占:某公司的基层单位领导滥用职权,将公司的资源、设备或资金占为己有,私自转移或出售,以谋取个人利益。

4. 不公正竞争:某公司的基层单位中,存在以非法手段获取竞争优势的行为,如贿赂客户、窃取竞争对手商业机密等。

5. 腐化选举:在某公司的基层单位中,存在领导干部利用权力干预选举,操控选举结果,使得不符合条件的人获得职位。

6. 虚报业绩:某公司的基层单位员工为了获取奖金或晋升机会,故意夸大业绩,虚报销售额或利润,误导公司决策。

7. 违规收受礼品:某公司的基层员工利用职务之便,接受供应商或客户的贿赂,收受礼品或现金回扣,以换取利益。

8. 人事腐败:某公司的基层单位领导滥用职权,将亲朋好友或者关系户安排到重要职位,而非按照能力和资历选拔人才。

9. 工程质量问题:某公司的基层单位在工程建设中存在质量问题,例如使用劣质材料、违规施工,为了节省成本而牺牲质量。

10. 违反职业道德:某公司的基层员工在工作中存在违背职业道德的行为,如泄露客户隐私、借机索取财物等。

以上是10个典型的基层腐败案例,这些行为严重损害了企业的利益,破坏了组织的正常运行,需要加强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的制度和机制来预防和打击腐败行为。

贪污案例警示

贪污案例警示

贪污案例警示
案例:某地政府官员的贪污案
某地政府官员张某,担任某地的建设局局长期间,利用职务之便,多次接受企业老板的贿赂,以便获得在市区修建高档住宅的批准。

张某将大量贿款转入自己的私人账户,最终被反腐败机关发现并审判。

该案件的判决结果表明,张某贪污数额巨大,被判处有期徒刑20年,且追缴了其违法所得,作为国家财产进行处理。

该案件的教训是,任何行为都应该以公共利益为首要目标,遵守法律法规,严格执行职责。

如果违反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一定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和惩罚,同时也会失去公众的信任和尊重。

在工作中,应该保持廉洁奉公的态度,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能力,做一名遵纪守法、公正廉洁的公职人员。

该案件对于其他领域也有启示,比如企业管理、教育等,都需要遵循诚信守法、规范经营的原则,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下面这个案例是关于中央党校原副校长薄熙来的贪污案例。

薄熙来是中国政治家,曾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等
职务,也曾担任中央党校副校长。

他在担任重庆市委书记期间,推行
了“打黑除恶”等举措,但同时也被指控在相关工程项目上受贿、滥
用职权等行为。

2012年,薄熙来因涉嫌与妻子谋杀英国商人、受贿等罪名被调查。

在审判中,薄熙来被判有罪,并被判处无期徒刑。

此案被认为是中国政
治圈内最为轰动的贪污案例之一。

这个案例提醒我们,贪污不仅违反了国家法律,也损害了人民群众的
利益和权益。

任何一个担任公职的人,都应该保持廉洁、正直的品德,为人民服务,而不是利用职权谋取个人利益。

贪污的代价是沉重的,
会被历史和人民所谴责。

反腐倡廉警示教育案例分享汇编

反腐倡廉警示教育案例分享汇编

反腐倡廉警示教育案例分享汇编案例一:高官贪污案摘要该案件涉及一位高级政府官员,被指控在担任特定职位期间滥用职权和贪污。

该案被广泛报道,并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

背景这位官员负责管理一个重要的政府部门,并拥有很大的权力。

他利用这些权力为自己谋取私利,通过收受贿赂获取不当利益。

他在政府内部建立了一个贪污网络,并与其他高级官员勾结。

经过该案件最初由一位勇敢的举报人揭发,举报人提供了详细的证据支持他的指控。

调查人员随后展开了深入的调查,并逐步揭示了该官员的贪污行为。

最终,该官员被逮捕并接受了法律的制裁。

教训与启示这起案件向公众展示了高官贪污的危害性和严重性。

它提醒我们,无论职位多么高大上,贪污都是不能容忍的。

政府部门应加强监督,建立健全的反腐倡廉机制,确保公正和透明的行政运作。

案例二:企业内部贪污摘要该案件涉及一家知名企业的高管和员工,在企业内部进行贪污和腐败活动。

这起案件震惊了商界,并引起了广泛的反响。

背景在这家企业内部,一些高级管理人员与员工勾结,利用职权为自己谋取不当利益。

他们从合同及采购方面进行舞弊,并收受供应商的贿赂。

经过一位内部举报人揭示了这些贪污行为,并提供了相应的证据。

举报人的举报引发了公司内部的调查,随后转交给执法机构。

经过调查,所有参与贪污活动的人员都被辞退,并面临着法律的追究。

教训与启示这起案件提醒我们,企业内部贪污活动对公司形象和声誉造成巨大的损害。

企业应该建立良好的内部监控和举报机制,鼓励员工揭露不法行为。

同时,各级管理人员应以身作则,树立廉洁从业的榜样。

经济腐败案例:滥用职权或贪污受贿导致国家、集体财产重大损失的犯罪案

经济腐败案例:滥用职权或贪污受贿导致国家、集体财产重大损失的犯罪案

经济腐败案例:滥用职权或贪污受贿导致国家、集体财产重大损失的犯罪案案例名称:山东菏泽电视台经济腐败案事件发生时间:2008年至2010年事件背景:山东菏泽电视台是山东省辖下的一家地方电视台,负责该地区的新闻报道和宣传工作。

然而,在2008年至2010年期间,该电视台存在着一系列严重的经济腐败问题。

这些腐败问题涉及到滥用职权、贪污受贿等行为,导致了国家和集体财产的重大损失。

以下将详细描述该案件的事件过程。

事件经过:1. 2008年,电视台总经理张某滥用职权,任命贺某为电视台采购部主管。

贺某利用职务之便,与多个供应商勾结,通过虚假采购合同等方式套取电视台巨额款项。

2. 2009年,张某和贺某合谋,通过工程承包的形式进行贪污。

他们与某建筑公司签订高额工程合同,该公司在完成工程后,以高额回扣的方式向张某和贺某行贿。

3. 2010年,电视台主持人王某被指控与某广告公司合谋,违法接受广告费用。

王某利用其影响力,将电视台广告资源私自转包给某广告公司并收取私人回扣。

4. 2010年,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和收集证据,公安机关对上述涉案人员进行逮捕。

张某、贺某、王某等人被控制在审查起诉阶段。

案件的影响:该案件不仅给山东菏泽电视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严重影响了该地区的媒体形象。

广大观众对媒体失去了信任,社会对电视台的批评和质疑声一时间不绝于耳。

此外,该案件的曝光也引发了公众对反腐败工作的关注,加强了舆论对腐败问题的谴责。

律师的点评:该案件涉及到了电视台高层管理人员滥用职权、贪污受贿等多种犯罪行为,对国家和集体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

这些不法行为严重破坏了电视台的职责和信誉,损害了公众的权益。

相关人员应依法受到严厉的惩罚。

此案也凸显了监督机制的不完善,应进一步加强对媒体机构的监督和管理,以防止类似腐败事件的再次发生。

总结:山东菏泽电视台经济腐败案是一个典型的滥用职权、贪污受贿案例。

该案件不仅导致国家和集体财产的重大损失,也损害了媒体的公信力和社会舆论的声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原市委书记陈良宇一审被判18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委员、上海市委原书记陈良宇11日下午被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以受贿罪、滥用职权罪两项罪名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8年,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30万元。

舆论认为,陈良宇被依法惩处,体现了中共中央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决惩治腐败的坚强决心和鲜明态度,不论什么人、不论其职务多高,只要触犯了党纪国法,决不姑息手软,彰显了中共清除侵蚀党的肌体蛀虫的决心和能力。

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认定陈良宇的犯罪事实为:1988年至2006年,陈良宇利用担任上海市黄浦区区长,上海市副市长、市长,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书记的职务便利,为上海新黄浦(15.24,0.03,0.20%)(集团)公司、上海申花足球俱乐部等单位在拆迁补偿、获得财政补贴款、解决楼盘闲置问题等方面谋取利益,索取或收受有关单位和个人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239万余元。

案发后,陈良宇动员其亲属退缴全部赃款。

2002年,陈良宇在担任上海市代理市长、市长期间,违反有关程序规定,擅自决定上海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总公司持有的上海路桥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限期转让给福禧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导致该股权价值未按规定进行评估而被低价转让,给国家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2亿余元。

2002年至2003年,陈良宇在担任上海市市长、中共上海市委书记期间,明知其弟陈良军不具备土地开发的资质和条件,为徇私情同意有关部门违规为陈良军征用土地,导致537亩土地被征用,其中183亩系由耕地转为建设用地。

陈良军最终违规获得354亩土地使用权,给国家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441万余元。

后陈良军将其获得的土地使用权变相倒卖,非法获利1.18亿元。

2004年,陈良宇在担任中共上海市委书记期间,违反规定,帮助某公司从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融资,致使10亿元社会保险基金被违规动用而置于巨大的风险之中。

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认为,陈良宇犯受贿罪,数额特别巨大;犯滥用职权罪,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情节特别严重。

鉴于其对于所犯受贿罪有悔罪表现,能够退缴全部赃款,可对其酌情从轻处罚,遂依法作出上述判决。

另悉,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于3月25日公开开庭审理了此案。

自2006年7月5日开始,中共中央纪委会同有关部门,对反映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违规运营社保基金问题进行调查。

在调查中发现,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的陈良宇涉嫌严重违纪。

2006年8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作出了对陈良宇有关问题进行初核的决定。

中央纪委随即组织力量进行了初核。

2006年9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了中央纪委《关于陈良宇同志有关问题初核情况的报告》,决定免去陈良宇上海市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停止其担任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委员职务,由中央纪委对陈良宇涉嫌严重违纪问题立案检查。

2007年7月24日,上海市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三十七次会议,依照选举法的有关规定,决定罢免陈良宇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职务。

此前,上海市黄浦区第三届人大常委会已依法罢免陈良宇上海市第十二届人大代表职务。

在随后举行的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上,陈良宇的全国人大代表资格被依法终止。

2007年7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了中央纪委《关于陈良宇严重违纪问题的审查报告》,根据章程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有关规定,决定给予陈良宇开除党籍处分,待召开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时予以追认;根据公务员法的有关规定,决定给予陈良宇开除公职处分;对陈良宇涉嫌犯罪问题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2007年10月9日至12日举行的中共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陈良宇问题的审查报告》,确认中央政治局此前作出的给予陈良宇开除党籍的处分。

王昭耀:我的教训验证了“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王昭耀,安徽省委原副书记,1月12日被山东省济南市中级法院以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一审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法院经审理查明:1991年至2005年春节,王昭耀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有关个人和单位谋取利益,先后294次非法收受44人或单位的贿赂共计人民币704万余元,另外,对649万余元财产不能说明合法来源。

以下是根据王昭耀在庭审时所作的陈述整理成文。

面对神圣的国徽,我深知自己罪行严重、性质恶劣、影响极大,我的所作所为玷污了的党的形象,降低了党的威望,挫伤了党群、干群关系。

由于我忘记了人民公仆的神圣职责,辜负了党和人民的殷切重托,走上了违法犯罪道路,被组织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并将受到国法的严惩,我觉得这完全是罪有应得。

我出生在山东省梁山县小路口镇后门王村,是家中老大,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

当年为供养我上学,父母卖掉了家里的三间房,父亲一人闯了关东,母亲在家既要种地,又要照顾三个孩子。

记得有一次,村食堂发了一个窝头,母亲舍不得吃,留着给从县城放学回家的我吃,自己则吃树皮和草根(说到这里,王昭耀声音哽咽,流下了眼泪——笔者注)。

现在,我父母都是80多岁的人了,仍住在两间破烂不堪的房子里。

对老家来说,我没做过什么贡献,妹妹是农民,她的两个孩子在外地打工;弟弟年过半百,至今还在一家企业干临时工。

我是大学毕业后被组织分配到安徽工作的。

在安徽,我是一个外乡人,又没有什么背景,不到40岁就被提拔为县委书记(1984年1月任宿县县委书记),是当时全省县委书记中唯一的省委委员;任地委书记时(1987年5月任宿县地委书记),是全省最年轻的地委书记。

48岁那年我当上了副省长,后又被提升为省委副书记、省政协副主席等职。

我深深懂得,这些都是党组织的精心培养和教育的结果。

我多年从事党务工作,曾经分管过纪检、政法工作,对党纪国法不是一窍不通。

我也曾扪心自问:金钱对一个人来说,生不能带来,死不能带去,我要那么多钱干什么?真是小农思想作怪,侥幸心理占据了头脑。

我的教训验证了那句古语“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回忆这些年来,面对灯红酒绿的花花世界,觉得自己风里来、雨里去,一天忙到晚,也够辛苦的,看到老板们一个个大把大把地捞钱,潇潇洒洒生活,想来想去,觉得自己吃亏了,产生了“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念头。

当年在地委工作时曾经作出的承诺慢慢开始动摇,从接受一瓶高级酒、一条高档香烟、一件名牌衣服,到1992年春节接受张某送来的1万元现金,一开始还是在推来推去中不自然地收下。

觉得拒绝了人家,面子上过意不去,但似乎又觉得利用职权收受金钱不应该,思想上的斗争非常激烈,可是在下不为例的借口中产生了侥幸心理。

思想上的防线一旦决口,就会一泻千里,防不胜防。

从起初的收受几千元到后来几十万元,我都来者不拒,且收得心安理得,逐渐变得麻木不仁,结果在违法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不能自拔。

收了礼后,我便插手干部使用和人事安排工作,通过各种手段提拔亲信知己。

人事安排,对当时的我来说,其实就是一句话的事,举手之劳,打个电话或者开会时给有关人员打个招呼就完事了。

人一旦政治上失节,后果就会一发不可收拾。

就在王怀忠等人案发后,会议传达、媒体介绍了案情,特别是看了有关录像,我被吓出了一身冷汗,想到自己以往的所作所为,感到十分后怕,主要是担心东窗事发。

在这种情况下,我惶惶不可终日,赶紧和家属绞尽脑汁清理了一下近年来收受的礼金,在心里列出了一个“清单”,并四处转移,对认为是不够可靠的人送来的礼金进行退还。

晚上回到家中,每当有人登门拜访,我就匆匆上楼,装作不在家,以为客人送来的金钱、礼品,反正不是自己亲自收下的,家属收礼,与己无关。

现在回过头来看当初的想法是多么幼稚可笑,真是自欺欺人。

我现在常常这样想,为什么过去收入低、生活苦,一日三餐粗茶淡饭,而心里却感到很踏实;现在吃不愁、穿不愁,可以说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物质生活十分丰富,可还是觉得心里空落落的。

这恐怕还是思想认识问题,还是自己意志薄弱、精神空虚的原因。

我在安徽工作了37年,走遍了淮河两岸的山山水水、沟沟坎坎,田间地头都曾留下了我的身影……我的奋斗和拼搏,党和人民给了我很高的荣誉和地位,而我却一意孤行,辜负了当地百姓的重托,辜负了父母的养育之恩。

时间不会倒流,我要彻底悔罪,并愿配合有关部门,现身说法警示党员干部,做从宽处理的典型。

河南艾滋重灾区原县委书记杨松泉贪污调查8月4日,河南上蔡县原县委书记杨松泉在担任了5年的“一把手”后被警方批捕,和他一起涉案的还有原卫生局长翟留国和原建设局长邱水。

某种意义上,上蔡集中体现了一个典型支出型财政的危险性。

艾滋病带给上蔡县巨大贫困的另一面,是每年经由这个贫困县城的巨大资金流。

2005年,该县地方财政收入8369万元,甚至不到两年来全县所获各方援助经费的三分之一。

杨松泉是生存在这个落差里的地方官。

尽管在最后他被指控的贪污金额中并没有直接出自于这笔艾滋病防治救助资金,但他从这笔钱带给上蔡县的基建工程、药品招标和众多项目中获了利。

2000年“防艾”开始成为上蔡的头等大事,对于这时刚刚上任的杨而言,它远不止是字面上的内容。

县医院的控制权杨松泉2000年在河南省上蔡县刚一上任,他政策的要点几乎就尽人皆知。

他迅速更换了卫生系统的主干人马,找机会争取到了上蔡县最大的公立医院人民医院的领导权――用自己的人取代了前任叫雷建华的应聘院长。

知情人说,2000年上蔡县文楼村曝光艾滋病疫情后,上级财政拨款1000万元给县人民医院新建住院楼。

同年11月,病房楼工程通过招投标,确定河南省第五建筑公司为该工程施工单位,当时的合同价不含安装材料费为853万元。

由于上级拨款后资金仍存在缺口,时任院长的雷建华牵头向职工集资200万元。

一年后,住院楼主体工程完成,杨松泉想要用亲戚介入工程装修,他很快找到了取得控制权的机会。

知情人说,同样因为艾滋疫情爆发后地方防疫格局的变化,县人民医院投资几百万元建的下属红十字医院想独立出去,由私人承包,雷建华坚决不同意,并动用行政权力封了医院。

红十字医院院长找到了杨松泉,请求帮忙解决,杨松泉很快就以“处置失当”为由免去了雷建华的职务。

这场较量的结果是,河南省第五建筑公司被迫退出。

根据医院2004年一份内部通报,病房大楼总投入共计2400万元,为初期预算的三倍,来自县检察院的一份报告称,该院对其中所报的1900万余元造价进行司法鉴定,实际仅为1482万元。

“这还只是场表面的争夺。

”知情人称,上蔡县“防艾”医疗机构分三级,自下而上分别为村卫生所、乡卫生院、县中医院防艾门诊和县人民医院内二科。

卫生系统防艾的具体执行,首先要通过县人民医院为最重要的一级。

除了在住院楼工程中获益丰厚,更重要的是,控制了县医院,杨松泉就得到了整个系统的控制权。

雷建华被免职后,上蔡县人民医院院长一职闲置了8个月,直到住院楼工程基本完工,由杨松泉一手提拔的时任卫生局局长翟留国接任院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