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内支架管
输尿管支架管并发症PPT课件

5、支架皮壳形成 在支架置入的尿石症患者中,6周内拔除支架的皮壳发生率为9.2%,6-12周内拔除的皮壳发生
率为47.5%,12周后拔除的发生率高达76.3%。 输尿管腔内的部分通常比较清楚或者是最后形成皮壳的。这可能是由于输尿管蠕动的“清除”效
架可以克服上述金属和多聚物支架的缺点。最受关注的新型支架有更 加柔韧的和药物洗脱的金属支架,还有由天然降解材料制成的支架 (可以随着时间而溶解)。
(1)柔韧的金属支架 如何改善金属支架的舒适性是一个研究热点。更易弯曲的支架设计可
11.支架管断裂 支架管断裂分为自发性断裂和拔管过程中断裂,发生率分别为0%~1.9%
和0%~1.3%,第二代聚乙烯支架管容易发生断裂,目前广泛应用的第三代聚 氨酯支架管的断裂率已明显降低。断裂多发生在侧孔处,支架管残段可掉入膀 胱引起相应的刺激症状和血尿。材料、工艺、操作过程扭绞双J管、留置时间 、尿液腐蚀、输尿管组织免疫炎症反应、感染、管周结垢及患者的运动量被 认为是造成断裂的因素。ESWL不易致支架管断裂。断裂的支架管碎片可以在 膀胱镜、输尿管镜和经皮肾镜下取出。
10.支架管自身缠结 支架管自身缠结是非常罕见的并发症,仅有12例的文献报道。缠结的位置可出现在
肾盂段(10例)、输尿管内(1例)和膀胱段(1例)。支架管上移及过长是自身缠结的 重要因素。12例患者均是在拔管过程中遇到阻力后停止操作行影像学检查发现的,因此 在拔管过程中遇到阻力应立即停止操作,行影像学检查明确原因,严禁暴力操作对患者 造成损伤。处理方式如下:膀胱镜下缓慢牵拉拔管(6例)、膀胱镜下连续3天缓慢牵拉 拔管(1例)、导丝辅助松解缠结(1例)、输尿管镜辅助松解缠结(1例)、输尿管切开 取管(1例)和经皮肾镜取管(2例)。
输尿管支架置入术治疗输尿管恶性梗阻伴肾功能不全的应用价值

输尿管支架置入术治疗输尿管恶性梗阻伴肾功能不全的应用价值输尿管支架置入术是一种常见的介入性治疗方法,用于治疗输尿管梗阻和肾功能不全等疾病。
输尿管梗阻是指输尿管内发生的一种疾病,引起患者排尿困难,甚至肾功能不全。
输尿管支架可以在疾病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对患者的恢复和生存有着极大的价值。
输尿管支架置入术是一种微创手术,适用于输尿管恶性梗阻伴肾功能不全的病例。
输尿管支架是一种金属或塑料制成的管状装置,可以在输尿管内部支撑,保持输尿管通畅,使得尿液能够顺利排出。
通过输尿管支架置入术,可以解除输尿管梗阻,改善肾功能不全的症状,减少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提高生活质量。
对于输尿管梗阻伴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来说,输尿管支架置入术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输尿管支架可以快速缓解患者的症状,如背部疼痛、尿液潴留等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输尿管支架可以改善肾功能不全的症状,减少肾小球滤过率的损伤,降低肾脏的负担,减缓肾功能的进一步恶化。
输尿管支架能够促进患者尿液的排出,防止尿液潴留导致的感染和结石形成,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最重要的是,输尿管支架可以为患者争取治疗时间,为后续的肿瘤治疗创造条件,提高患者的治疗成功率和生存率。
在输尿管支架置入术治疗输尿管恶性梗阻伴肾功能不全的过程中,患者需要密切关注术后的护理和随访。
术后患者应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和举重,避免刺激性食物,戒烟戒酒等,以防止输尿管支架的移位或排出。
术后患者需要定期复查,观察输尿管支架的通畅情况和肾功能的改善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并发症。
通过术后的护理和随访,保证输尿管支架的长期有效性,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输尿管里放支架应注意什么

输尿管里放支架应注意什么输尿管插管术是一种医学治疗方法,通过在输尿管内放置支架来恢复输尿管通畅,治疗输尿管疾病。
在进行输尿管插管手术时,有几点需要注意:1. 术前准备:在进行插管手术前,患者需要做好相关检查和术前准备。
医生需要了解患者的病史、过敏史等情况,以避免术中发生不良反应。
患者还需要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等,以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
2. 无菌操作:插管手术需要在无菌操作室内进行,确保手术环境的洁净。
医生和护士需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严格遵守手术操作规范,如佩戴手套、口罩等。
3. 麻醉:插管手术时,不同的患者可能需要不同的麻醉方式,如全身麻醉、局部麻醉等。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4. 支架选择:插管手术用到的支架有多种不同类型可供选择,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输尿管病变位置选择适当的支架。
例如,有的患者可能需要弹簧状的支架,而有的患者可能需要螺旋状的支架。
5. 术中监测:在插管手术进行过程中,医生会通过X射线、超声等方式对插入位置进行实时监测,确保支架正确放置。
此外,还需要注意插管时的输尿管扩张和肾功能情况。
6. 术后护理:插管手术完成后,患者需要注意术后护理,以确保支架发挥最佳效果。
患者需要遵医嘱服用抗生素、止痛药等药物,同时要遵守医生的饮食和活动指导,避免剧烈运动和劳累。
7. 术后复查:手术后,患者需要定期复查,以评估治疗效果。
医生会对患者的尿常规、肾功能等进行检查,以监测患者的恢复情况。
总之,输尿管插管手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输尿管疾病的方法。
在进行插管手术时,医生需要注意患者的身体状况、无菌操作和麻醉方式选择等,以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成功。
术后患者还需要遵守医嘱,进行合理的术后护理和复查,以加快康复过程。
输尿管支架管置入术后注意事项,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聂文辉

输尿管支架管置入术后注意事项,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聂文辉发布时间:2023-06-06T12:17:54.61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23年6月6期作者:聂文辉[导读] 输尿管支架管被简称作双J管,已经成为泌尿外科手术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归被广泛用于临床。
它包含腔内碎石取石,开放手术后如输尿管切开取石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良性恶性梗阻导致肾积水,输尿管结石急性发作引发的顽固性肾绞痛,部分妊娠后的肾积水、妊娠后的肾绞痛以及输尿管损伤等等。
输尿管支架管的安排一般在30天左右,也有安置更长的时间。
留置输尿管支架管的主要目的就是保证尿路引流,通常解除梗阻,缓解腰背疼痛,减少感染,预防输尿管狭窄。
但是在留置输尿管支架管期间会有很多的不适,这些不适需要引起注意,今天我们就跟着文章了解一下输尿管支架管置入术后的那些不适情况以及相关注意事项吧!输尿管支架管被简称作双J管,已经成为泌尿外科手术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归被广泛用于临床。
它包含腔内碎石取石,开放手术后如输尿管切开取石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良性恶性梗阻导致肾积水,输尿管结石急性发作引发的顽固性肾绞痛,部分妊娠后的肾积水、妊娠后的肾绞痛以及输尿管损伤等等。
输尿管支架管的安排一般在30天左右,也有安置更长的时间。
留置输尿管支架管的主要目的就是保证尿路引流,通常解除梗阻,缓解腰背疼痛,减少感染,预防输尿管狭窄。
但是在留置输尿管支架管期间会有很多的不适,这些不适需要引起注意,今天我们就跟着文章了解一下输尿管支架管置入术后的那些不适情况以及相关注意事项吧!了解输尿管支架管的基本情况输尿管支架管是泌尿外科手术中常用的重要工具。
主要用于肾结石和输尿管结石手术,也用于输尿管成形以及修复手术,有时还被用于引流肾积水,尤其是感染肾积水,能够临时沟通肾脏膀胱,保障肾脏内的尿液顺利排入膀胱。
输尿管支架管通常能够放置一个月左右,但是不要超过三个月,某些特殊材质的输尿管支架管可以在体内放置六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
输尿管内支架管位置异常的分析和应对策略

输尿管内支架管位置异常的分析和应对策略目的探讨输尿管内支架管位置异常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3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输尿管镜术中放置支架管术后异位的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经X线腹部平片确诊并检查异位类型,总结该组患者发生异位的原因,分析其处理方法。
结果泌尿系外异位2例,在膀胱镜下重新逆行置管;上移异位6例,在输尿管镜取出支架管;下移异位22例,在膀胱镜下取出支架管。
结论留置支架管有利于防治输尿管镜术后并发症,掌握适应证、正确置管、选择合适的长度均可有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术后追踪观察,可减少异位的发生。
标签:输尿管镜;支架管;异位;处理随着微创泌尿外科的发展,输尿管内支架管内引流已经成为上尿路引力最常见的引流方式。
支架管的应用有利于解除患者的上尿路梗阻,保护患者的肾功能,降低术后感染和切口漏尿,且患者可术后早期下床活动,能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恢复[1]。
但输尿管内支架管放置后也会存在一些并发症,其中支架管异位就是其中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
为有效降低输尿管内支架管位置异常的发生率,对笔者所在医院2003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输尿管镜术中放置支架管术后异位的30例患者的异位原因、类型及处理方法进行介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该组患者30例,均为笔者所在医院输尿管镜术中放置支架管术后异位的患者,均经X线腹部平片确诊(KUB)、B超、静脉尿路造影(IVU)、CT确诊,其中男12例,女18例,左侧置管15例,右侧13例,双侧2例,年龄23~82岁,平均38.5岁。
其中泌尿系外异位2例,上移异位6例,下移异位22例;内窥镜置管9例,其中输尿管镜置管7例,膀胱镜置管2例;手术置管21例,其中输尿管手术12例,肾手术9例。
该组患者术前经进行尿常规检查,尿常规异常者行中段尿培养及抗生素治疗,必要时行逆行造影确定结石位置及大小。
1.2支架管的选择选择国产PVC的支架管,根据KUB平片上第2腰椎至耻骨联合上2 cm的距离或输尿管长度=0.125×身高+0.5 cm或来选择长度合适的支架管[2],口径通常选用5F。
输尿管内支架管

输尿管内支架管一定义又称双J管、双猪尾管,因两端卷曲,每端形似猪尾而得名,由于其支架和内引流作用,能解除输尿管炎症、水肿造成的暂时性梗阻,防止术后伤口漏尿和输尿管狭窄。
同时,集合系统不与外界直接相通,可避免肾造瘘所引起的出血、感染;因无外引流管的限制和不适感,患者可早期下床活动,有利术后康复。
二目的保护与恢复肾功能,防止肾盂积水;起内支撑和内引流的双重作用,使输尿管通畅性得到可靠保证。
三输尿管内支架管的特点输尿管内支架管的材料为硅胶,型号从小到大为F5-F8;柔软弯曲度好,具有弹性;全长有许多侧孔,内径大,管壁薄,引流量大。
管子的上部和下部分别盘曲在肾盂内和膀胱内,有自身的固定作用,不易上下移动,易于放置和取出。
四适应症1、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肾积水、肾移植、肾及输尿管良性肿瘤等上下尿路手术;2、复杂性肾结石和较大肾结石的体外震波碎石治疗前放置双J管;3、输尿管狭窄、巨输尿管症等治疗过程或术后。
4、任何原因引起的输尿管梗阻,均可放置输尿管内支架管作为支架引流,如医源性输尿管损伤、妊娠引起急性输尿管梗阻、晚期肿瘤压迫输尿管引起的梗阻等。
五权责1本制度由泌尿外科负责。
1.1政策的制定。
1.2政策的更新。
1.3确保说做写一致。
六参考文献 References《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2014版)》七医师资质1、中级及中级职称以上医师;2、急症状态或特殊情况下,初级职称医师可在科主任或专科医师授权下行膀胱镜输尿管支架管置入术。
八管理及护理措施(一)预防尿液反流由于双J管有双向引流作用,膀胱尿液可反流至肾盂。
尿流方向取决于肾盂、膀胱间的压力。
正常肾盂压力7-11mmhg,膀胱压力小于7mmhg。
在排尿状态下,由于逼尿肌收缩,膀胱内压力增高,膀胱内尿液除大部分通过尿道排出体外,另有少量尿液通过双J管反流至肾盂,可能出现置管腰部胀痛。
当膀胱过度充盈,体位改变或同时存在诱发腹压升高的疾患,如便秘咳嗽,膀胱压力超过肾盂压力时,尿液反流将不可避免的发生,影响肾功能和伤口愈合。
输尿管支架管(D-J管)留置临床路径(2016年版)

输尿管支架管(D-J管)留置临床路径(2016年版)一、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泌尿系结石、梗阻或其他疾病继发输尿管狭窄梗阻者。
需行输尿管镜D-J管留置术解除梗阻或一期留置D-J 管以备择期输尿管软镜碎石者。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泌尿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
2.泌尿系B超或CT。
(三)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泌尿系结石、梗阻或其他疾病继发输尿管狭窄梗阻者。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或已在门诊完成各项术前检查,无手术禁忌,经手术医生评估适合经行且经患者同意的病例,可进入路径。
(四)标准住院日。
为≤2天。
(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电解质、肝功能测定、肾功能测定、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4)X线胸片、心电图。
(5)泌尿系B超和/或CT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的检查项目心脏超声、肺功能、MRU等。
(六)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泌尿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
1.符合手术适应症。
2.能够耐受手术。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或氟喹诺酮类。
(八)手术日。
为入院≤2天。
1.麻醉方式: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决定,局麻或者全麻。
2.手术方式:输尿管镜D-J留置术。
3.术中用药:麻醉用药、抗菌药物等。
(九)术后恢复。
≤2天。
1.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可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卧位腹部平片。
2.术后用药:(1)术后抗菌药物用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执行。
(2)解痉止痛药物。
(十)出院标准。
1.一般情况良好。
2.卧位腹部平片提示:D-J管位置符合输尿管走行。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留置输尿管支架管的注意事项

留置输尿管支架管的注意事项输尿管支架管是一种医疗器械,用于治疗输尿管狭窄、结石等疾病,可以保持输尿管通畅,减轻疼痛和炎症。
留置输尿管支架管是将输尿管支架管放置在体内,通过管子两端的扣环固定在体内,以达到治疗目的。
然而,留置输尿管支架管需要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一些事项,以避免不必要的疼痛和并发症。
1. 睡姿患者在留置输尿管支架管期间,睡姿的选择非常重要。
建议患者在睡觉时选择平躺或侧卧,避免仰卧或俯卧,以免压迫输尿管支架管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同时,要注意睡姿的稳定性,避免翻身或突然移动,以免拉扯输尿管支架管。
2. 饮食患者在留置输尿管支架管期间,应避免食用过于辛辣、刺激性的食物,避免影响身体的正常代谢和排泄。
同时,应多饮水,以便将体内的毒素和废物排出体外,防止输尿管支架管堵塞。
3. 运动患者在留置输尿管支架管期间,应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以免拉扯输尿管支架管,造成疼痛和并发症。
轻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瑜伽等有益于身体健康,但要避免过度运动。
4. 排便患者在留置输尿管支架管期间,应注意排便的方式和频率。
建议患者选择蹲位排便,避免坐便或站立排便,以免压迫输尿管支架管。
同时,应保持排便的规律和频率,避免便秘或腹泻,以免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5. 清洁患者在留置输尿管支架管期间,应定期清洁输尿管支架管和周围皮肤,避免感染和疼痛。
清洁时要注意卫生,使用温水和肥皂进行清洁,避免使用刺激性的化学药品。
6. 定期复查患者在留置输尿管支架管期间,应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以确保输尿管支架管的正常功能和位置。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治疗,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并发症。
总之,留置输尿管支架管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但需要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一些事项,以避免不必要的疼痛和并发症。
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加强自我管理,保持身体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输尿管内支架管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输尿管内支架管
一定义
又称双J管、双猪尾管,因两端卷曲,每端形似猪尾而得名,由于其支架和内引流作用,能解除输尿管炎症、水肿造成的暂时性梗阻,防止术后伤口漏尿和输尿管狭窄。
同时,集合系统不与外界直接相通,可避免肾造瘘所引起的出血、感染;因无外引流管的限制和不适感,患者可早期下床活动,有利术后康复。
二目的
保护与恢复肾功能,防止肾盂积水;起内支撑和内引流的双重作用,使输尿管通畅性得到可靠保证。
三输尿管内支架管的特点
输尿管内支架管的材料为硅胶,型号从小到大为F5-F8;柔软弯曲度好,具有弹性;全长有许多侧孔,内径大,管壁薄,引流量大。
管子的上部和下部分别盘曲在肾盂内和膀胱内,有自身的固定作用,不易上下移动,易于放置和取出。
四适应症
1、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肾积水、肾移植、肾及输尿管良性肿瘤等上下尿路手术;
2、复杂性肾结石和较大肾结石的体外震波碎石治疗前放置双J管;
3、输尿管狭窄、巨输尿管症等治疗过程或术后。
4、任何原因引起的输尿管梗阻,均可放置输尿管内支架管作为支架引流,如医源性输尿管损伤、妊娠引起急性输尿管梗阻、晚期肿瘤压迫输尿管引起的梗阻等。
五权责
1本制度由泌尿外科负责。
政策的制定。
政策的更新。
确保说做写一致。
六参考文献 References
《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2014版)》
七医师资质
1、中级及中级职称以上医师;
2、急症状态或特殊情况下,初级职称医师可在科主任或专科医师授权下行膀胱镜输尿管支架管置入术。
八管理及护理措施
(一)预防尿液反流
由于双J管有双向引流作用,膀胱尿液可反流至肾盂。
尿流方向取决于肾盂、膀胱间的压力。
正常肾盂压力7-11mmhg,膀胱压力小于7mmhg。
在排尿状态下,由于逼尿肌收缩,
膀胱内压力增高,膀胱内尿液除大部分通过尿道排出体外,另有少量尿液通过双J管反流至肾盂,可能出现置管腰部胀痛。
当膀胱过度充盈,体位改变或同时存在诱发腹压升高的疾患,如便秘咳嗽,膀胱压力超过肾盂压力时,尿液反流将不可避免的发生,影响肾功能和伤口愈合。
护理措施
1、取头高脚低位,保持膀胱低于肾盂。
2、留置双J管期间,应避免剧烈活动,尤其是大幅度、猛弯腰动作,以免移位和损伤尿路黏膜。
3、留置尿管者,持续开放引流;拔除尿管后,不要憋尿,一有尿意即刻排尿或定期排尿,避免尿潴留,减少膀胱尿液反流的机会。
知道病人取立位姿势,避免加压排尿。
4、避免腹压增高,多吃蔬菜,水果以保持大便通畅。
(二)预防尿路感染
输尿管内支架管使膀胱输尿管内尿液反流发生率显着增高,容易导致肾脏的逆行感染,所以,需要以下措施预防其发生。
护理措施
1、保持尿管的通畅,避免膀胱潴留尿液,否则尿液沿输尿管内支架管反流回肾盂,诱发上尿路感染,且不利于输尿管吻合口的愈合。
2、病人翻身时,防止尿管扭曲,下床活动时,尿袋应置于膀胱平面以下,
3、每日饮水应在2000ml以上,促进排尿,达到内冲洗的目的。
4、保持会阴部清洁,需要长期留置输尿管内支架管者,每2-3个月更换输尿管内支架管。
九并发症及处理
1、明显肉眼血尿
置入输尿管内支架管后因刺激输尿管及膀胱粘膜充血、水肿,导致肉眼血尿,轻度肉眼血尿,病人在多饮水后可消失,但突然出现鲜红血尿且逐渐加重时,应立即检查及就诊,明确有无输尿管内支架管移位、滑脱和术后出血等。
2、尿路刺激征
主要与输尿管内支架管刺激膀胱三角区有关,少数情况下为异物排斥反应所致。
对于轻度尿道刺激症状,嘱病人不要紧张,可通过自行调整体位来缓解症状,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2000ml以上,达到“内冲洗”的目的,每天清洗会阴,保持会阴清洁干燥。
但是如果病人同时伴有高热,血、尿常规检查无异常,抗生素治疗无效,应考虑异物排斥反应,考虑在不影响疗效的情况下及早拔管。
3、输尿管内支架管移位、滑脱
输尿管内支架管移位、滑脱是临床应用输尿管内支架管比较严重的并发症,要加强对病人的卫生宣教,术后尽量不做剧烈的四肢及腰部伸展动作,不做突然的下蹲动作及重体力劳动,以防输尿管内支架管向上移动或向下滑脱,一旦出现,立即到专科处理,拔出输尿管内支架管或者重置。
4、输尿管内支架管内外尿盐沉积、结石形成
输尿管内支架管长期留置或较易形成结石患者输尿管内支架管可能形成尿盐沉积或小结石形成,将会导致去除内支架管困难,必要时可先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后拔除输尿管内支架管,必要时麻醉下输尿管镜碎石后拔除输尿管内支架管。
5、漏尿
输尿管内支架管移位或脱出尿道口或男性尿道括约肌外后,可能导致漏尿、尿失禁等情况,需拔出或者重置输尿管内支架管。
十注意事项及健康教育
1、植入输尿管内支架管前向患者及患者家属说明留置输尿管内支架管的目的、方法及必要性,介绍输尿管内支架管的安全性及优点,强调术中配合要点及术后注意事项,消除其恐惧心理,争取其良好配合。
2、告诉患者置管初期可能出现血尿、下腹不适、尿频、尿痛等反应,原因是由于异物刺激,输尿管黏膜充血、水肿及溃疡引起,约1周后会有所缓解,如后期仍有尿路刺激症状或血尿,腰痛等症状,应及时作尿液化验检查,减少运动量。
3、嘱病人尽量不做或四肢及腰部伸展动作、不做突然下蹲的动作,避免重体力劳动。
教育小儿不要打闹及剧烈跑动,防止输尿管内支架管滑脱或移位。
4、多饮水、勤排尿,勿使膀胱过度充盈而引起尿液反流。
5、指导病人对尿色尿量变化的观察。
6、结石术后病人嘱其多饮水,稀释尿液。
保持大便通畅。
不酗酒不喝浓茶。
7、按时拔管:输尿管内支架管放置时间一般为2-4周,特殊情况病人可适当延长或缩短时间,最好不超过12周。
8、按时复诊,发现异常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