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最新22 悬浮生长的好氧生物处理工艺物理
污水处理主要工艺生物处理法

污水处理主要工艺生物处理法原理:微生物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功能,对污水中的污染物质进行分解和转化。
根据参与代谢的活动的微生物对溶解氧的需求不同,污水生物处理技术分为好氧生物处理。
厌氧生物处理和缺氧生物处理。
好氧生物处理是城镇污水处理采用的主要方法,高浓度的有机污水的处理常用到厌氧设备无处理法。
根据微生物生长方式的不同,生物处理法又分成悬浮生长法和附着生长法。
悬浮生长法的典型代表是活性污泥法,附着生长法的则是生物膜法。
2.2.1、活性污泥法原理:向废水中连续通人空气,经一定时间后因好氧活性微生物繁殖而形成的污泥状絮凝物,其上栖息着以菌胶团为主的微生物群,具有很强的吸附与氧化有机物的能力。
该法是在人工充氧条件下,对污水和各种微生物群体进行连续混合培养形成活性污泥,并利用活性污泥的生物凝聚、吸附和氧化作用,以分解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然后使污泥与水分离,大部分污泥再回流,多余部分则排出活性污泥系统。
作用:能从污水中去除溶解的和胶体的可生物降解有机物,以及能被活性污泥吸附的悬浮固体和一些其他的物质,无机盐类也能被部分去除。
优点:BOD5去除率高(90~95%),构造简单,管理方便。
缺点:占地面积大,投资高,产泥多且稳定性差,抗冲击能力较差,运行费用较高,活性污泥法会排放出大量剩余污泥,这些污泥中饱含着各种污染物,所以处理和处置这些污泥也是一大难题。
适用条件:适于出水要求高的大中型污水厂典型的活性污泥法是由曝气池、沉淀池、污泥回流系统和剩余污泥排除系统组成。
2.2.1.1、传统推流式(传统活性污泥法)原理:液流有回流的推流式。
初次沉淀后的废水与二沉池回流的活性污泥混合后进入曝气池,大约曝气6小时,进水与回流污泥通过扩散曝气或机械曝气作用进行混合。
流动过程中,有机物经过吸附、絮凝和氧化作用等作用被去除。
一般地,从曝气池流出的混合液在二沉池沉淀后,沉淀池内的活性污泥以进水量的25~50%返回曝气池(即污泥回流比为25~50%)优点:曝气时间比较长,BOD和悬浮物去除率都很高,达到90~95%左右。
悬浮生长生物处理工艺

第八章悬浮生长生物处理工艺在第七章我们已经详细的介绍和讨论了生用物发处理废水的理论。
如第七章所述,生物处理过程可分为有氧和无氧的悬浮生长、附着生长及其它多种派生组合形式。
本章的焦点是,通过对废水的BOD和硝化、脱氮、除磷的活性污泥处理来说明悬浮生长的处理工艺。
至于附着型会在第九章讨论,其它的在第十章将会有所涉猎。
本章内容主要有:(1)对活性污泥工艺处理对象的范围的大体描述;(2)对影响活性污泥工艺设计的参数的污水的主要性质介绍;(3)工艺分析和控制的基本原理;(4)BOD去除和废水硝化工艺;(5)废水脱氮工艺;(6)废水除磷工艺;(7)活性污泥工艺物理因素的选择和设计;(8)曝气污水塘;(9)生物膜处理法和(10)活性污泥建模方法的回顾。
稳定塘,即非曝气塘,不包括在本书内。
因为它们是用于小型农村社区,在提供足够的土地和排放要求可能不会像在城市地区严格。
若需要稳定塘设计的信息,请参阅Metealf&Eddy(1991),Reedetal.(1995年),与Crities和Tchobanoglous(1998年)。
8-1 活性污泥工艺简介为提供一个基础设计的过程,在本章后面的章节中将有必要描述:(1)活性污泥工艺的历史发展情况的简要总结;(2)对基本过程的描述;(3)活性污泥法演变的简要回顾;(4)对最近的工艺发展过程的概述。
历史回溯活性污泥法是目前使用于市政和工业废水的常规处理技术。
该技术方法可以追溯到19世纪80年代初,对调查曝气池中废水的有机物氧化的Angus Smith 博士的研究。
随后有部分研究学者对曝气对废水的作用进行了前期的研究工作,并在1910年Black和Phelps报告说,空气进入污水池后可大量减少水中污染物。
在劳伦斯实验站中,Clark和Gage于1912年和1913年间进行曝气废水实验,并得出生物体在部分充满屋顶石板的池子中种植,间距约25毫米时,将大大提高污水净化度的结论(Clark和Adams,1914)。
污水处理工程作业

一、名词解释污泥有机负荷、污泥膨胀、污泥龄、生物膜、MLVSS、有机容积负荷:剩余污泥量、污泥回流比r:MLSS:污泥有机负荷:SVI:θC K La:、MLVSS:曝气动力效率:固体通量:污泥上浮:活性污泥、菌胶团:污泥体积系数:污泥含水率:水力容积负荷(m3/m3.d):生化时间:污泥沉降比:污泥腐化:SV30:二、填空题1、取某活性污泥中曝气池内污水100ml放入100ml量筒中,静沉30min后,量筒中污泥体积为60ml;然后置于空重为20.3233g的古氏坩埚中过滤,在1050c温度下烘干冷却后称重为20.8233g,问该曝气池中的MLSS= ,SV%= ,SVI= 。
2、厌氧分解过程分为酸化阶段、、三个阶段,其中控制厌氧分解过程速度的是阶段。
3、含水率为99%的污泥,经浓缩后的含水率为90%,其浓缩后的污泥比原来的污泥体积减少了。
这说明污泥浓缩的作用是减小污泥的,但其污泥的不变。
4、写出下列污泥含水成分的主要去除方法:空隙水毛细水5、常规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的营养比要求一般为C:N:P= :: 。
6、土地处理系统的净化机理分为物理过滤、、、。
7、废水中的BOD=溶解性的BOD + 不溶解性的BOD,工程中一般采用沉淀、过滤等物理处理方法去除不溶解性的BOD,采用化学或处理方法去除溶解性的BOD ,为了提高废水中的溶解性BOD的量,常采用方法。
8、好氧生物处理系统的充氧设备有鼓风曝气与,设计时先计算出生化系统单位时间需要的氧量,然后按照该指标选择充氧机或转化成需要的空气量去确定风机的,按照曝气池有效水深与风管系统的损失确定风机的压力,最后根据此两参数选风机。
9、污水好氧生物处理系统要求pH控制在之间。
10、当某曝气池活性污泥的SVI>200时,说明。
11、当前广泛用于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空气扩散装置分为和。
12、典型SBR法一个运行周期工序为、、、、。
13.污泥中的水分大致分为、、、。
第二章 好氧生物处理(原理与工艺)

异氧微生物 第二章 好氧生物处理(原理与工艺)2. 1基本概念2. 1。
1好氧生物处理的基本生物过程 所谓“好氧”:是指这类生物必须在有分子态氧气(O 2)的存在下,才能进行正常的生理生化反应,主要包括大部分微生物、动物以及我们人类;所谓“厌氧”:是能在无分子态氧存在的条件下,能进行正常的生理生化反应的生物,如厌氧细菌、酵母菌等。
好氧生物处理过程的生化反应方程式:● 分解反应(又称氧化反应、异化代谢、分解代谢)(占1/3)CHONS + O 2 CO 2 + H 2O + NH 3 + SO 42- +⋯+能量 (有机物的组成元素)● 合成反应(也称合成代谢、同化作用)(占2/3) ● C 、H 、O 、N 、 + 能量 C 5H 7NO 2● 内源呼吸(也称细胞物质的自身氧化)(endogenous respiration )C 5H 7NO 2 + O 2 CO 2 + H 2O + NH 3 +⋯+能量在正常情况下,各类微生物细胞物质的成分是相对稳定的,一般可用下列实验式来表示: 细菌: C 5H 7NO 2; 真菌: C 16H 17NO 6; 藻类: C 5H 8NO 2;原生动物: C 7H 14NO 3 分解与合成的相互关系:1) 二者不可分,而是相互依赖的;a . 分解过程为合成提供能量和前物,而合成则给分解提供物质基础;b .分解过程是一个产能过程,合成过程则是一个耗能过程。
2)对有机物的去除,二者都有重要贡献;3)合成量的大小,对于后续污泥的处理有直接影响(污泥的处理费用一般占整个污水处理厂的40~50%)。
不同形式的有机物被生物降解的历程也不同: 一方面:● 结构简单、小分子、可溶性物质,直接进入细胞壁;● 结构复杂、大分子、胶体状或颗粒状的物质,则首先被微生物吸附,随后在胞外酶的作用下被水解液化成小分子有机物,再进入细胞内。
另一方面:有机物的化学结构不同,其降解过程也会不同:2. 1。
环境工程学蒋展鹏主编(第2版)期末复习资料精编版教学内容

名词解释1、水质指标:用水对象和废水排放所要求的各项水质指标的数量限制。
2、水质:水与其中所含的杂质共同表现出来的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的综合特性。
3、水污染:水体因接受过多的污染物而导致水体的物理特征、化学特征和生物特征发生不良变化,破坏了水中固有的生态系统,该状态称为水污染。
4、COD: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
5、BOD:水中有机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
6、水环境容量:一定水体在规定的环境目标下所能容纳污染物质的最大负荷量。
7、水体自净:进入水体的污染物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面的作用,使污染物的浓度逐渐降低,经过一段时间后,水体将恢复到受污染前的状态。
这一现象为“水体自净作用”。
8、混凝:包括凝聚和絮凝两个步骤。
胶体脱稳并聚集为微絮粒,再通过吸附、卷带和桥连而成为更大的絮体的过程。
9、气浮法:利用高度分散的微小气泡作为载体去粘附废水中的悬浮物,使其随气泡升到水面而去除。
10、离子交换法:不溶性离子化合物上的可交换离子与溶液中其他同性质离子的交换反应。
11、电渗析:在直流电场作用下,利用阴阳离子交换膜对溶液中阴阳离子的选择透过性,而使溶液中的溶质与水分离的一种物理化学过程。
12、反渗透:借助压力促使水分子反向渗透,以浓缩溶液或废水的方法。
13、高级氧化技术:依靠体系中生成的羟基自由基等物质来氧化降解水中污染物的技术。
14、吹脱原理:让废水与空气充分接触使水中溶解性气体和易挥发溶质通过气液界面,向空气中扩散的传质过程。
15、汽提原理:用热蒸汽与废水接触,使废水水温升至沸点,利用蒸馏作用时废水中的挥发性污染物挥发到大气中。
16、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一种间歇运行的活性污泥法,按照进水﹑反应﹑沉淀﹑出水﹑待机的顺序在同一设备中完成周期性操作。
17、混合液悬浮固体(MLSS)、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MLVSS)、污泥沉降比(SV)、污泥指数(SVI)、污泥龄(θc)。
悬浮及附着生物厌氧-好氧污水生化处理技术的运用分析

悬浮及附着生物厌氧-好氧污水生化处理技术的运用分析摘要:在油田生产开发的过程中,许多的油田由于已经进入含水期,产业量逐渐增加,导致油田开采的污水越来越多,必须要积极解决油田污水处理,确保油田的稳定发展。
本文通过运用悬浮及附着生物厌氧-好氧污水生化处理技术的具体应用情况进行全面的介绍,为行业的发展做出重要的参考。
关键词:悬浮及附着生物;厌氧-好氧污水生化处理技术;具体应用措施通常情况下,由于废水中的有机物质非常多,如果不能够及时有效的处理,很容易导致石油开采效益下降,通过运用厌氧-好氧污水生化处理技术,能够利用自然界中存在的微生物实现有机物的分解,向无机物转化,快速的消除污水中的有机制。
一、污水生化处理的主要原理在油田开采的过程中,由于很多的油气田正处于高含水期,污水的产出量更多,如何加强对油田污水达标处理已经严重影响了油田开采的整体水平。
通过运用厌氧-好氧生化处理技术能够采取活性污泥法以及生物膜法相结合的方式,对污水中大量的悬浮污泥以及固着生物进行快速处理,确保在好氧池和厌氧池中,增加对含有污水具有极强降解能力的优势菌。
有效保证了污水处理的整体效果,由于厌氧生物属于没有游离氧的状况下,厌氧微生物必须要对有机生物进行快速降解,使其成为一种无害化的处理方法。
在厌氧池中有机物在水解时经过水解酸化发酵,可以将难以降解的有机生物快速转化为容易降解的有机物,通过这样的方式也能够快速的将短链脂肪醇类,等低分子量有机物快速分解保证厌氧,其出水生物的可生化性大幅度提升,而好氧池能够在溶解氧的状况下对好氧微生物进行全面降解,形成无机物水以及二氧化碳,不会产生额外的有害物质,好氧生物处理技术属于无害化的处理,在实际处理的过程中,主要是将有机生物被微生物摄取,通过生物代谢活动进行分解,为微生物提供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同时也可以快速转化为原生质组分,在微生物自身快速繁殖的过程中,能够全面形成活性污泥以及生物膜,能够对污水进行全面处理,污水中的微生物呈现出悬浮生长以及固着生长两种方法,可以通俗的理解为活性污泥法以及生物膜法,其中活性物理法主要是利用微生物群体在好氧池内部呈现出的悬浮状态,快速的与污水进行接触,保证污水净化。
微生物悬浮生长水处理系统在工厂化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第46卷第6期渔业现代化Vol.46㊀No.62019年12月FISHERYMODERNIZATIONDec.2019DOI:10 3969/j issn 1007 ̄9580 2019 06 001收稿日期:2019 ̄08 ̄28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D0701700)ꎻ上海水产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能力提升项目(19DZ2284300)ꎻ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项目(DF)作者简介:刘文畅(1990 )ꎬ男ꎬ博士研究生ꎬ研究方向:工厂化水产养殖系统工程与污染调控ꎮE ̄mail:wcliu@shou.edu.cn通信作者:谭洪新(1968 )ꎬ教授ꎬ博士ꎬ博士生导师ꎮ研究方向:循环水养殖技术与系统工程ꎮE ̄mail:hxtan@shou.edu.cn微生物悬浮生长水处理系统在工厂化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刘文畅1ꎬ2ꎬ谭洪新1ꎬ2ꎬ3ꎬ罗国芝1ꎬ2ꎬ3ꎬ杜欣泽1(1上海海洋大学ꎬ上海水产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ꎬ上海201306ꎻ2上海海洋大学ꎬ农业农村部淡水水产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ꎬ上海201306ꎻ3上海海洋大学ꎬ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ꎬ上海201306)摘要:微生物悬浮生长是水产养殖重要的水处理方式之一ꎬ是指进行水处理的微生物悬浮式地生长在水体中ꎮ回顾了微生物悬浮生长水处理在工厂化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历程ꎬ总结其应用进展ꎮ通过文献分析ꎬ生物絮团原位养殖技术的养殖动物和水处理微生物生长在同一空间ꎬ是当前微生物悬浮生长被广泛应用的主要形式ꎬ具有调控水质和提供饵料等优点ꎬ但是仍有悬浮颗粒物质量浓度过高等缺点ꎻ为此ꎬ养殖动物和水处理微生物在空间上是分开的异位反应器被用于污染物的处理和循环水养殖系统(RAS)的核心水处理装置ꎮ研究认为ꎬ异位反应器用作RAS的核心水处理装置可以简化RAS的装备组成ꎬ资源化地处理多种污染物ꎬ下一步仍需不断优化其工艺ꎬ研究氮磷以外的物质在养殖用水长期重复使用过程中的积累和流动规律ꎮ关键词:微生物悬浮生长ꎻ水产养殖ꎻ水处理ꎻ生物絮团ꎻ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图分类号:X714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007 ̄9580(2019)06 ̄001 ̄07㊀㊀水产养殖总产量和集约化程度日益增加ꎬ中国养殖产量已占到世界养殖产量的60%以上[1]ꎮ室外池塘养殖等生产形成的污染物使得水体富营养化ꎬ直接外排周边水域ꎬ容易危害生态环境[2]ꎮ废水生物处理技术是水产养殖水污染治理的重要方法之一[3]ꎬ按照微生物的生长方式ꎬ可分为悬浮生长法和附着生长法ꎬ还可以分为好氧微生物悬浮生长(主要以活性污泥法为代表)和厌氧微生物悬浮生长水处理系统(常见的有厌氧消化法等)[4]ꎮ水产养殖中ꎬ由于需要维持动物生存所需较高的溶氧(DO)质量浓度ꎬ主要应用好氧微生物悬浮生长系统[4 ̄6]ꎮ微生物悬浮生长水处理系统是城市污水主要的处理方式ꎬ其水处理微生物量大㊁水处理效率高㊁生化反应类型多[4ꎬ7]ꎮ基于上述优点ꎬ微生物悬浮生长也是水产养殖重要的水处理方式之一ꎬ又因其可资源化地回收营养元素ꎬ被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水产养殖方式而被广泛地研究和应用[5 ̄6]ꎮ回顾了微生物悬浮生长水处理系统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历程ꎬ总结了当前的应用研究现状ꎬ旨在为工厂集约化水产养殖的水质调控和废水生物处理提供参考ꎮ1 微生物悬浮生长水处理系统的产生利用悬浮生长的微生物处理污水的相关早期研究可追溯至1882年ꎬ相关学者发现 沉积物 在采用鼓入空气的方法处理生活污水可以显著提高水处理效果[7]ꎮArdern等[8]报道ꎬ在间歇式污水处理系统的研究中不排放曝气阶段产生的 沉积物 ꎬ 沉积物 质量浓度将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而升高ꎬ同时含氮物质被完全氧化成硝酸盐氮(NO-3 ̄N)所需的时间将由最初的5周左右逐渐减少至24hꎬ并且将这些 沉积物 命名为 活性污泥 [7 ̄8]ꎮ这种被称为活性污泥的微生物絮凝体(絮团)ꎬ通过凝聚㊁吸附㊁氧化㊁分解等作用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ꎻ利用静置的方法使絮凝体沉淀ꎬ获得悬浮固体物(TSS)质量浓度较低的出水ꎬ通过曝气或者机械搅拌等方法使反应池的微生物处于悬渔业现代化2019年浮状态ꎬDO被控制为一定的水平ꎬ保证生化反应的正常进行ꎮ2㊀微生物悬浮生长水处理技术在工厂化水产养殖中的早期应用2.1㊀活性污泥池在早期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的应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ꎮ雷霁霖院士将其定义为采用现代工业技术和现代生物学技术相结合ꎬ在半自动或全自动的系统中高密度养殖优质鱼类ꎬ并对全过程实行半封闭或全封闭式管理的一种无污染㊁商业性和科学化的养鱼生产方式[9]ꎮ在这种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模式下ꎬ水环境调控是关键技术之一ꎮ20世纪60年代ꎬ活性污泥池已经被用作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RecirculatingAquacultureSystemꎬRAS)的核心水处理装置ꎮ1967年ꎬ在基于活性污泥水处理装置建成的封闭式RAS中ꎬ养殖池排出的废水部分地进入活性污泥硝化池ꎬ随后进入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ꎬ最后上清液重回养殖池[10]ꎮ基于活性污泥池的RAS以整套系统的水体计ꎬ欧洲鲶(Silurusglanis)等水产动物的放养密度可高于33kg/m3ꎬ十余年的实际运行结果表明ꎬ该RAS水体中的氨氮和亚硝酸盐氮(NO-2 ̄N)质量浓度可以被控制在安全范围内[11 ̄12]ꎮ2.2㊀循环水养殖中的活性污泥池随后被固定膜生物滤器替代微生物除了悬浮式地生长在水体中㊁形成絮团ꎬ还可以依附填料等物质固定生长而成为生物膜[4]ꎮ20世纪80㊁90年代ꎬ随着容易控制运行状态的滴滤式㊁生物转盘等固定膜生物滤器的开发和应用ꎬ活性污泥池在RAS中逐步被替代[10ꎬ13 ̄15]ꎮ20世纪90年代以后ꎬ活性污泥法鲜有单独用作工厂化水产养殖水处理的技术核心ꎬ而是与生物膜水处理及其变型技术组成新的工艺而被报道[16 ̄18]ꎮ固定膜生物滤器具有水处理流量较大㊁运行状况比较可控㊁适宜多组进行串联运行等优点[16]ꎬ但是面临着填料空隙易被堵塞[15ꎬ19]㊁自养硝化与异养反硝化处理通常存在较大冲突㊁需要一系列复杂的水处理装置等难题[16]ꎮ悬浮生长的微生物具有微生物量大㊁水处理效率高㊁自养硝化与异养反硝化冲突较小的优点ꎬ但是存在需要较高的管理技术来控制运行状况ꎬ需要额外设置沉淀池等缺点[16ꎬ20]ꎮ3㊀微生物悬浮生长在工厂化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3.1㊀典型RAS中的微生物悬浮生长反应器当前ꎬ典型的RAS主要使用固定膜生物过滤器作为核心的水处理单元[15]ꎬ仅有少数RAS采用厌氧的微生物悬浮生长反应器进行脱氮除磷或处理固体废弃物等[21 ̄22]ꎮ厌氧微生物悬浮生长系统主要应用于高有机污染或者有毒的工业废水和市政污水等[4ꎬ7]ꎮ工厂化水产养殖尾水的污染物浓度一般远低于上述废水ꎬ因此厌氧微生物悬浮生长系统仅仅作为污染物处理工艺的旁路应用工厂化水产养殖ꎮ采用厌氧序批式反应器消化处理RAS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ꎬ固体有机物含量减少41.61%ꎬ体积减小了90%以上[21]ꎮ向RAS的活性污泥池添加碳源ꎬ可以实现厌氧反硝化脱氮效果[22]ꎮ3.2㊀生物絮团原位养殖技术3.2.1㊀生物絮团原位养殖技术的产生微生物悬浮生长的活性污泥法在工厂化水产养殖的早期应用中ꎬ活性污泥池与养殖动物在空间上是分开的㊁异位的ꎮ但是ꎬ大量悬浮生长的水处理微生物与养殖动物处于同一水体的原位养殖系统同样存在ꎮ20世纪70年代ꎬ微生物悬浮生长的模式即已被尝试地应用于斑节对虾(Penaeusmonodon)㊁南美白对虾(Litopenaeusvannamei)等水产动物的养殖[6]ꎮ20世纪80年代ꎬ一种 微生物汤 养殖系统被视作原位养殖系统理论的雏形[6ꎬ23]ꎮ20世纪90年代ꎬ随着Avnimelech等[6ꎬ24]进一步研究和应用ꎬ逐步系统地形成了基于额外添加碳源㊁提高养殖系统碳氮比(C/N)的原位养殖理论ꎬ并且应用为生物絮团技术(BioflocTechnologyꎬBFT)ꎮBFT的生物絮体同活性污泥法的类似ꎬ是两种水处理技术的核心ꎮ生物絮体包含浮游生物㊁细菌㊁活的或者死的颗粒有机体等[5]ꎮ典型的絮体外部形状不规则ꎬ可渗透性强ꎬ孔隙率可以超过99%ꎬ比表面积大ꎬ粒径为几微米到1000微米不等[5 ̄6]ꎮ3.2.2㊀BFT原位养殖技术的作用和缺点BFT主要应用于滤食性水产动物的原位养2第6期刘文畅等:微生物悬浮生长水处理系统在工厂化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殖ꎬ主要养殖的滤食性水产动物有虾类[6ꎬ25 ̄26]㊁罗非鱼[6ꎬ27]㊁鳙(Aristichthysnobilis)[28]等ꎮ研究发现ꎬBFT同样可用于非滤食性鱼类的原位养殖ꎬ如斑点叉尾鮰(Ictaluruspunctatus)㊁革胡子鲶(Clariasgariepinus)等[29 ̄30]ꎮ自养硝化作用是活性污泥法和RAS常用生物滤器的主要功能之一[4ꎬ11ꎬ31]ꎮ相关研究普遍应用的BFT不同于上述自养型硝化系统ꎬ而是以异养型细菌为主ꎬ直接通过同化作用将污染物转化成微生物的生物量ꎬ从而达到控制养殖水体中有害物质质量浓度的目的ꎮ由于异养细菌的生长速度和微生物量的产率远高于自养硝化细菌ꎬ所以同化作用对氨氮的去除速率比硝化作用更高[5]ꎬ达到高效控制养殖系统水质㊁减少换水或者实现单个养殖周期零换水的目的ꎮ研究表明ꎬ在对虾终末密度为2.6kg/m3的BFT零换水原位养殖过程中ꎬ总氨氮质量浓度可以被控制为0.15~0.5mg/L[25]ꎮ在罗非鱼终末密度高达26.0kg/m3的BFT原位养殖系统的稳定期ꎬTAN和NO-2 ̄N分别可以被控制在4.7mg/L和1.5mg/L以下[27]ꎮ硝化现象在C/N提高后的BFT系统中仍然普遍发生[32 ̄33]ꎮ为此ꎬ可以通过不额外添加碳源获得自养硝化型BFT原位养殖系统ꎻ与异养型BFT系统相比ꎬ前者具有TSS质量浓度低㊁DO波动小㊁碱度下降快㊁NO-3 ̄N和磷酸盐(PO3-4 ̄P)质量浓度积累高等特点[26 ̄27]ꎮ但是ꎬ相关学者现阶段主要研究单个水产养殖周期内氮磷等污染物质的水质调控策略ꎬ而较少关注多个养殖周期以及其他矿物质㊁生物代谢物等ꎬ同样可能对养殖动物的生长㊁生理和食品安全等产生负面影响ꎮ水产动物摄食的饲料ꎬ约有75%的N和P没有被初次有效地利用ꎬ而是以粪便和代谢产物等形式排出体外ꎬ成为养殖环境中的污染物质[6]ꎮ但是ꎬ在BFT原位养殖系统中ꎬ细菌具有可观的生长速度和生物量产率ꎬ未被利用的N和P可以最终成为微生物的生物量ꎬ并且通过生物絮凝作用形成具有一定大小颗粒的㊁可被动物再次摄食的生物絮体ꎬ从而实现对饲料中营养物质的重复使用[6ꎬ32]ꎮ微生物中的益生菌可以与病原菌竞争生存空间和营养物质ꎬ从而抑制后者的生长和繁殖[34 ̄35]ꎮ研究表明ꎬ添加碳源和接种益生菌的BFT原位养殖系统可以促使某些益生菌(如Bacillussp.)成为养殖系统的优势种类之一ꎬ并且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如弧菌Vibriosp.)[35]ꎮ微生物絮凝体含有丰富的鲜活微生物和各种有益成分ꎬ如脂多糖㊁肽聚糖㊁葡聚糖和聚 ̄β ̄羟丁酸等ꎬ他们在养殖环境中的存在和被摄食可以刺激和提高养殖动物的非特异免疫能力[34 ̄36]ꎮBFT原位养殖系统由于大量的微生物与水产动物处于同一空间ꎬ因而至少存在以下缺点:1)BFT原位养殖水体中的活性颗粒物质量浓度较高ꎬ维持絮体的悬浮状态和高水平DO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5ꎬ37]ꎻ2)BFT过高的悬浮物质量浓度可能对养殖动物产生胁迫[5ꎬ37]ꎻ3)存活于生物絮体中的微生物量大㊁耗氧速率高ꎬ一旦遇到停电等突发事故ꎬ絮体会迅速沉淀并且使养殖水体中的DO降低到几乎为零的水平ꎬ增加了养殖过程的风险ꎻ4)维持养殖系统较高的C/Nꎬ需要消耗大量的有机碳源物质ꎻ5)大量碳源的添加会导致水质的剧烈波动ꎬ从而影响养殖动物的生长[26]ꎮ3.3㊀基于BFT的异位微生物悬浮生长反应器3.3.1㊀异位反应器的水处理作用由于BFT原位养殖系统具有上述缺点ꎬ相关学者基于BFT和活性污泥法的技术方法ꎬ设想或者采用大量微生物的生长与养殖动物处于不同空间的㊁异位式的微生物悬浮生长反应器进行水处理㊁回收营养物质㊁调控过多的生物絮体等[32ꎬ38]ꎮ基于BFT向微生物悬浮生长的异位反应器中添加碳源ꎬ在实现对主要含氮污染物处理效果的同时ꎬ可以通过异养同化作用获得较高的微生物产率[38]ꎮ此外ꎬ微生物悬浮生长的水处理系统具有自养硝化与异养反硝化处理冲突较小的优点[16]ꎮ在原位养殖系统中ꎬ由于养殖动物与主要的水处理微生物生活于同一区域ꎬ不能设置类似于活性污泥脱氮除磷所需的厌氧段或者缺氧段ꎮ相关研究在添加碳源的㊁无厌氧段的活性污泥系统中同样实现了同步脱氮除磷:异养反硝化细菌可以利用生物絮体氧传质产生的厌氧或缺氧微环境进行反硝化脱氮[39]ꎬ聚磷菌在好氧条件下可以将污水中的磷酸盐以聚磷的形式储存于体内[39]ꎻ好氧反硝化和相关功能微生物可能在好氧的原位3渔业现代化2019年养殖系统或者异位反应器中存在ꎬ如此实现同步硝化反硝化[20ꎬ39 ̄41]ꎮ基于上述水处理作用分析和应用研究ꎬ异位的微生物悬浮生长反应器已经被证实可以具备同化㊁同时硝化反硝化和除磷的水处理作用[20ꎬ40 ̄42]ꎮ在处理RAS尾水时ꎬ进水总氨氮(TANꎬ12mg/L)㊁NO-3 ̄N(174ʃ29mg/L)和PO3-4 ̄P(24.1ʃ1 7mg/L)可以分别被去除至(0.2ʃ0.2)mg/L㊁(118ʃ4)mg/L和(11.9ʃ0.7)mg/Lꎬ获得挥发性悬浮颗粒物(VolatileSuspendedSolidsꎬVSS)的产率为(0.32ʃ0.03)g(VSS)/g(C)[38]ꎮ在处理类似较低污染物浓度的实际RAS尾水时ꎬ进水TAN(2.13ʃ0.95mg/L)㊁NO-3 ̄N(23.38ʃ4.81mg/L)和PO3-4 ̄P(4.25ʃ1.48mg/L)可以分别被去除至(0.42ʃ0.08)mg/L㊁(10.59ʃ2 80)mg/L和(1.66ʃ0.05)mg/L[40]ꎮ水产养殖过程中的残饲㊁粪便和生物残体组成了主要的养殖固体颗粒物ꎮ在开放的养殖系统中(如池塘㊁水库等)ꎬ固体颗粒物主要成为沉积物ꎮ在闭合的工厂化养殖系统中ꎬ养殖固体颗粒物可以比较容易地通过微滤机等设备及时地收集ꎮ异位的微生物悬浮生长反应器可以将固体颗粒物中的营养物质ꎬ特别是氮元素ꎬ提升成为微生物的生物量和蛋白质ꎬ以期进一步资源化利用ꎮCrab等[43]采用转鼓式微滤机收集罗非鱼精养过程中的固体颗粒物ꎬ在反应器中提高C/N至10ꎬ曝气处理15dꎬ获得粗蛋白含量为28%~58%的生物絮体ꎮRAS的固体颗粒物ꎬ提高C/N至15以上ꎬ经过反应器处理ꎬ可以获得脂肪酸种类相对比较丰富的生物絮体[44]ꎮ3.3.2㊀异位反应器用作RAS的核心水处理装置将异位反应器与养殖区结合ꎬ构建成一种RASꎬ即可将养殖水体中的氮磷污染物质资源化地处理和控制在一定的浓度下ꎬ如此实现养殖用水的重复使用ꎮ因为异位反应器基于BFTꎬ所以这种循环水养殖系统亦被称为 BFT ̄RAS [32]ꎮ刘文畅等[20ꎬ45]将异位反应器用作唯一的水处理装置ꎬ构成了一种设备组成简单的RASꎬ并且开展了中试规模的应用研究ꎮ该种类型RAS的设备仅由养殖槽㊁循环泵和异位反应器等组成ꎬ无典型RAS中的硝化生物滤器㊁固液分离㊁脱氮除磷和泡沫分离等一系列水处理装置ꎬ相比而言ꎬ设备组成比较简单[15ꎬ20ꎬ32]ꎮ相关研究表明ꎬ异位反应器可获得较长的稳定运行状态和良好的水处理效果ꎬ具有用作RAS核心水处理装置的可行性ꎬ可以获得对TAN㊁NO-2 ̄N㊁NO-3 ̄N和固体颗粒物等多种污染物的同步处理效果[20ꎬ46]ꎮ调控异位反应器的C/Nꎬ可以获得相应脱氮效果高低的水处理效果ꎬC/N比较高时还可以获得除磷效果[42ꎬ46 ̄47]ꎮ该种RAS可以在养殖区维持较低浓度的悬浮颗粒物质ꎬ通过硝化作用去除TAN和NO-2 ̄Nꎬ并且消耗碱度ꎻ在异位的反应器中维持较高浓度的悬浮颗粒物质ꎬ添加碳源进行脱氮除磷ꎬ产生碱度以节约RAS养殖生产的碱度调控成本[42ꎬ47]ꎮ如此ꎬRAS可以使养殖用水被长期重复使用ꎬ但是对运行过程中氮磷以外物质的积累和流动规律仍有待进一步研究ꎮ3.3.3㊀异位反应器剩余微生物絮体的资源化利用微生物悬浮生长系统往往会产生较多的微生物絮体ꎬ其营养组成虽然随着运行工况和物质投入的不同而差异较大ꎬ但是因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而被相关学者关注[30ꎬ43]ꎮ干燥的生物絮体用作饲料原料ꎬ向颗粒饲料中添加0%㊁4%㊁8%㊁12%的干燥絮体投喂斑节对虾ꎬ结果4%的添加量能够显著地提高对虾的消化能力和生长性能[48]ꎮCrab等[43]运用异位反应器处理罗非鱼养殖污染物获得的新鲜生物絮体ꎬ随后被成功地投喂了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rosenbergii)仔虾ꎮ罗国芝等[44]运用异位反应器处理高体革鯻(Scortumbarcoo)RAS的固体颗粒物ꎬ获得的生物絮体可用于卤虫(Artemiasp.)的营养强化ꎮ生物絮体在用作颗粒饲料原料的过程中ꎬ干燥需要消耗大量的宝贵能源ꎬ为此亦可将新鲜絮体直接投喂养殖动物[43]ꎮ直接投喂新鲜絮体仅能被养殖动物滤食ꎬ所以瓦格宁根大学设计了一种冰块絮体颗粒饲料:絮体收集后ꎬ放入一排塑料孔板中ꎬ每个孔板1g絮体ꎬ然后置于冰箱制粒成型ꎬ随后它能够被罗非鱼摄食[49]ꎮLiu等[40]采用2%的琼脂溶液ꎬ在最高温度不超过40ħ的工艺条件下ꎬ设计制作了一种类似果冻的胶状絮体颗粒饲料ꎬ并且成功地投喂给罗非鱼ꎬ通过表观消化率的实验证明其可被较好地消化利用氮元素ꎮ4第6期刘文畅等:微生物悬浮生长水处理系统在工厂化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4 结语与展望微生物悬浮生长水处理系统在工厂化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ꎬ早期活性污泥法的应用形式已被固定膜水处理装置逐步替代ꎬ当前在RAS中主要与固定膜水处理技术组成新的水处理工艺或者用作RAS尾水处理的旁路ꎮ但是ꎬ微生物悬浮生长的BFT正在被广泛应用ꎬ并且发挥着多种积极作用ꎮ为了解决BFT原位水产养殖系统的缺点ꎬ微生物悬浮生长的异位反应器被应用于资源化处理养殖污水和固体颗粒物质ꎮ此外ꎬ基于异位反应器构建了水处理设备简单的RASꎬ并且成功地开展了中试规模的应用研究ꎮ异位反应器用作RAS的核心水处理装置ꎬ可以同时处理多种污染物ꎬ资源化的利用剩余生物絮体ꎬ简化RAS的装备组成ꎮ基于异位反应器的RASꎬ符合水产养殖降低成本㊁节约自然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ꎬ可能是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ꎮ但是ꎬ作为一种新发展的养殖系统及模式ꎬ下一步仍需不断地优化其工艺ꎮ此外ꎬ目前研究的热点和展示的优良效果主要集中在氮磷等污染物质的处理和调控ꎬ仍需研究氮磷以外的物质在养殖用水长期重复使用过程中的积累和流动规律ꎬ以期深刻挖掘探索微生物悬浮生长水处理系统在工厂集约化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前景ꎮѲ参考文献[1]FAO(FoodandAgricultureOrganization).TheStateofWorldFisheriesandAquaculture[M].Rome(Italia):FAOꎬ2016.http://www.fao.org/fishery/publications/sofia/en. [2]CAOLꎬWANGWꎬYANGYꎬetal.EnvironmentalimpactofaquacultureandcountermeasurestoaquaculturepollutioninChina[J].EnvironmentalScienceandPollutionResearch ̄Internationalꎬ2007ꎬ14(7):452 ̄462.[3]章星异ꎬ朱环ꎬ李怀正ꎬ等.水产养殖水生物处理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J].水处理技术ꎬ2010ꎬ36(1):25 ̄29. [4](美)GRADYCPLJꎬDAIGGERGTꎬLIMHC著.废水生物处理[M].2版.张锡辉ꎬ刘勇弟ꎬ译.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ꎬ2002:225 ̄313.[5]HARGREAVESJA.Photosyntheticsuspended ̄growthsystemsinaquaculture[J].AquaculturalEngineeringꎬ2006ꎬ34(3):344 ̄363.[6]AVNIMELECHY.BioflocTechnology ̄APracticalGuideBook[M].2ndedition.Louisiana(USA):TheWordAquacultureSocietyꎬBatonRougeꎬ2012.[7]杨庆ꎬ彭永臻.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原理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ꎬ2010:4 ̄8.[8]ARDERNEꎬLOCKETTWT.Experimentsontheoxidationofsewagewithouttheaidoffilters[J].JournaloftheSocietyofChemicalIndustryꎬ1914ꎬ33(10):523 ̄539.[9]雷霁霖.我国海水工厂化养鱼概述[J].现代渔业信息ꎬ1998ꎬ13(7):4 ̄11.[10]朱永良.工业化养鱼的水净化技术及设备(上)[J].渔业机械仪器ꎬ1987ꎬ15(2):7 ̄9.[11]蔡熙元.用活性污泥水养鱼[J].渔业机械仪器ꎬ1980ꎬ8(4):54 ̄55.[12]MESKECꎬ王堉(译).在具有水质处理和活性污泥的循环系统中养鱼[J].淡水渔业ꎬ1977ꎬ7(11):34 ̄37.[13]MILLERGEꎬLIBEYGS.Evaluationofatricklingbiofilterinarecirculatingaquaculturesystemcontainingchannelcatfish[J].AquaculturalEngineeringꎬ1984ꎬ3(1):39 ̄57.[14]朱永良.工业化养鱼的水净化技术及设备(下)[J].渔业机械仪器ꎬ1987ꎬ15(3):36 ̄38.[15]罗国芝ꎬ曹宝鑫ꎬ陈晓庆ꎬ等.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几种常用的固定膜式生物过滤器[J].渔业现代化ꎬ2018ꎬ45(1):5 ̄11. [16]KNSCHER.Aneffectivebiofiltertypeforeelcultureinrecirculatingsystems[J].AquaculturalEngineeringꎬ1994ꎬ13(1):71 ̄82.[17]朱建龙ꎬ张涛ꎬ蒋路平ꎬ等.生物膜 活性污泥工艺对甲鱼养殖废水的处理效果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ꎬ2017ꎬ39(9):948 ̄951.[18]管崇武ꎬ刘晃ꎬ宋红桥ꎬ等.循环水养殖系统中膜法SBR水处理工艺运行模式的研究[J].渔业现代化ꎬ2005ꎬ32(4):22 ̄24.[19]PALLERMHꎬLEWISWM.Reciprocatingbiofilterforwaterreuseinaquaculture[J].AquaculturalEngineeringꎬ1982ꎬ1(2):139 ̄151.[20]刘文畅ꎬ罗国芝ꎬ谭洪新ꎬ等.生物絮凝反应器对中试循环水养殖系统中污水的处理效果[J].农业工程学报ꎬ2016ꎬ32(8):184 ̄191.[21]李平ꎬ杜军ꎬ谭洪新ꎬ等.厌氧序批式反应器(ASBR)处理循环水养殖系统固体有机物的研究[J].水处理技术ꎬ2011ꎬ37(8):86 ̄90.[22]黄秀玉ꎬ荣浩翔ꎬ高月淑ꎬ等.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反硝化技术研究进展[J].水处理技术ꎬ2019ꎬ45(2):7 ̄12.[23]HEPHERB.Aquacultureintensificationunderlandandwaterlimitations[J].GeoJournalꎬ1985ꎬ10(3):253 ̄259. [24]AVNIMELECHY.Carbon/nitrogenratioasacontrolelementinaquaculturesystems[J].Aquacultureꎬ1999ꎬ176(3/4):227 ̄235.[25]XUWJꎬMORRISTCꎬSAMOCHATM.EffectsofC/NratioonbioflocdevelopmentꎬwaterqualityꎬandperformanceofLitopenaeusvannameijuvenilesinabiofloc ̄basedꎬhigh ̄densityꎬzero ̄exchangeꎬoutdoortanksystem[J].Aquacultureꎬ2016ꎬ453:5渔业现代化2019年169 ̄175.[26]RAYAJꎬLOTZJM.Comparingachemoautotrophic ̄basedbioflocsystemandthreeheterotrophic ̄basedsystemsreceivingdifferentcarbohydratesources[J].AquaculturalEngineeringꎬ2014ꎬ63:54 ̄61.[27]LIUWꎬLUOGꎬCHENWꎬetal.Effectofnocarbohydrateadditiononwaterqualityꎬgrowthperformanceandmicrobialcommunityinwater‐reusingbioflocsystemsfortilapiaproductionunderhigh‐densitycultivation[J].AquacultureResearchꎬ2018ꎬ49(7):2446 ̄2454.[28]李朝兵ꎬ王广军ꎬ余德光ꎬ等.生物絮团对鳙生长㊁肌肉氨基酸成分及营养评价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ꎬ2012ꎬ40(11):254 ̄257.[29]ABUBAKARNSꎬMOHDNASIRNꎬLANANANFꎬetal.OptimizationofC/NratiosfornutrientremovalinaquaculturesystemculturingAfricancatfishꎬ(Clariasgariepinus)utilizingBioflocsTechnology[J].InternationalBiodeterioration&Biodegradationꎬ2015ꎬ102:100 ̄106.[30]刘文畅.酿酒废水添加㊁SRT和HRT对生物絮凝反应器处理RAS养殖污染物的影响[D].上海:上海海洋大学ꎬ2015. [31]李秋芬ꎬ傅雪军ꎬ张艳ꎬ等.循环水养殖系统生物滤池细菌群落的PCR ̄DGGE分析[J].水产学报ꎬ2011ꎬ35(4):579 ̄586. [32]AZIMMEꎬLITTLEDC.Thebiofloctechnology(BFT)inindoortanks:WaterqualityꎬbiofloccompositionꎬandgrowthandwelfareofNiletilapia(Oreochromisniloticus)[J].Aquacultureꎬ2008ꎬ283(1/4):29 ̄35.[33]LIUWCꎬLUOGZꎬLILꎬetal.Nitrogendynamicsandbiofloccompositionusingbiofloctechnologytotreataquaculturesolidwastemixedwithdistilleryspentwash[J].NorthAmericanJournalofAquacultureꎬ2017ꎬ79(1):27 ̄35.[34]DEFOIRDTTꎬBOONNꎬSORGELOOSPꎬetal.Alternativestoantibioticstocontrolbacterialinfections:luminescentvibriosisinaquacultureasanexample[J].TrendsinBiotechnologyꎬ2007ꎬ25(10):472 ̄479.[35]ZHAOPꎬHUANGJꎬWANGXHꎬetal.Theapplicationofbioflocstechnologyinhigh ̄intensiveꎬzeroexchangefarmingsystemsofMarsupenaeusjaponicus[J].Aquacultureꎬ2012ꎬ354 ̄355:97 ̄106.[36]KIMMSꎬMINEꎬKIMJHꎬetal.GrowthperformanceandimmunologicalandantioxidantstatusofChineseshrimpꎬFennerpenaeuschinensisrearedinbio ̄flocculturesystemusingprobiotics[J].Fish&ShellfishImmunologyꎬ2015ꎬ47(1):141 ̄146.[37]GAONACAPꎬDAPAZSERRAFꎬFURTADOPSꎬetal.EffectofdifferenttotalsuspendedsolidsconcentrationsonthegrowthperformanceofLitopenaeusvannameiinaBFTsystem[J].AquaculturalEngineeringꎬ2016ꎬ72 ̄73:65 ̄69.[38]SCHNEIDEROꎬSERETIVꎬEDINGEHꎬetal.Heterotrophicbacterialproductiononsolidfishwaste:TANandnitrateasnitrogensourceunderpracticalRASconditions[J].BioresourceTechnologyꎬ2007ꎬ98(10):1924 ̄1930.[39]王冬波ꎬ李小明ꎬ曾光明ꎬ等.内循环SBR反应器无厌氧段实现同步脱氮除磷[J].环境科学ꎬ2007ꎬ28(3):534 ̄539. [40]LIUWꎬLUOGꎬTANHꎬetal.Effectsofsludgeretentiontimeonwaterqualityandbioflocsyieldꎬnutritionalcompositionꎬapparentdigestibilitycoefficientstreatingrecirculatingaquaculturesystemeffluentinsequencingbatchreactor[J].AquaculturalEngineeringꎬ2016ꎬ72 ̄73:58 ̄64.[41]黄志涛ꎬ江玉立ꎬ宋协法.好氧反硝化技术处理水产养殖废水研究进展[J].渔业现代化ꎬ2018ꎬ45(5):7 ̄13. [42]陈伟ꎬ谭洪新ꎬ罗国芝ꎬ等.碳氮比对生物絮凝反应器处理水质效果的影响[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ꎬ2018ꎬ27(6):106 ̄114.[43]CRABRꎬCHIELENSBꎬWILLEMꎬetal.TheeffectofdifferentcarbonsourcesonthenutritionalvalueofbioflocsꎬafeedforMacrobrachiumrosenbergiipostlarvae[J].AquacultureResearchꎬ2010ꎬ41(4):559 ̄567.[44]罗国芝ꎬ姚妙兰ꎬ鲁璐ꎬ等.利用循环水养殖固体废弃物进行卤虫幼体营养强化的效果研究[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ꎬ2015ꎬ24(3):350 ̄356.[45]谭洪新ꎬ罗国芝ꎬ刘文畅ꎬ等.一种基于生物絮凝反应器的浅水跑道式养殖系统及其方法:中国ꎬZL2015101373494[P].2015 ̄07 ̄01.[46]刘文畅ꎬ谭洪新ꎬ罗国芝ꎬ等.碳源添加方式对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微生物悬浮生长反应器水处理的影响[J].水产学报ꎬ2019ꎬ43(8):1798 ̄1807.[47]LIUWꎬTANHꎬCHENWꎬetal.Pilotstudyonwaterqualityregulationinarecirculatingaquaculturesystemwithsuspendedgrowthbioreactors[J].Aquacultureꎬ2019ꎬ504:396 ̄403. [48]ANANDPSSꎬKOHLIMPSꎬKUMARSꎬetal.EffectofdietarysupplementationofbioflocongrowthperformanceanddigestiveenzymeactivitiesinPenaeusmonodon[J].Aquacultureꎬ2014ꎬ418 ̄419:108 ̄115.[49]MAGONDUEW.Aerobicꎬanaerobicandanoxicbioflocsfromtilapia:proximatecompositionꎬnutritionalpropertiesandattractivenessasfishfeed[D].Wageningen:WageningenUniversityꎬ2012.67第6期刘文畅等:微生物悬浮生长水处理系统在工厂化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Progressofresearchonapplicationofmicroorganismsuspendedgrowthwater ̄treatmentsysteminindustrialaquacultureLIUWenchang1ꎬ2ꎬTANHongxin1ꎬ2ꎬ3ꎬLUOGuozhi1ꎬ2ꎬ3ꎬDUXinze1(1ShanghaiAquacultureEngineeringTechnologyResearchCenterꎬShanghaiOceanUniversityꎬShanghai201306ꎬChinaꎻ2KeyLaboratoryofFreshwaterAquacultureGermplasmResourcesꎬMinistryofAgricultureandRuralAffairsꎬShanghaiOceanUniversityꎬShanghai201306ꎬChinaꎻ3NationalDemonstrationCenterforExperimentalFisheriesScienceEducationꎬShanghaiOceanUniversityꎬShanghai201306ꎬChina)Abstract:Asoneoftheimportantwater ̄treatmentmethodsinaquacultureꎬmicroorganismsuspendedgrowthmeansthatmicroorganismsforwatertreatmentgrowinthewaterinasuspendedway.Thispaperreviewstheapplicationprocessofmicroorganismsuspendedgrowthwater ̄treatmentsysteminindustrialaquacultureꎬandsummarizestheprogressofitsapplication.Accordingtotheanalysisofliteraturesꎬanimalsculturedwithbioflocin ̄situaquaculturetechnologyandmicroorganismssubjecttowatertreatmentgrowinthesamespaceꎬwhichisawidelyusedformofmicroorganismsuspendedgrowthatpresentandhastheadvantagesofregulatingwaterqualityandprovidingbaitꎬbutitalsohasthedisadvantagesofhighconcentrationofsuspendedsolids.Thusꎬtheex ̄situreactorwithwhichtheanimalsculturedareseparatedfromthemicroorganismssubjecttowatertreatmentinspaceisusedfortreatmentofpollutantsandasakeywater ̄treatmentdeviceofrecirculatingaquaculturesystem(RAS).Theresearchshowsthatusingtheex ̄situreactorasthekeywater ̄treatmentdeviceofRAScansimplifytheequipmentcompositionandtreatvariouspollutantsasresources.Itisstillnecessarytooptimizetotheprocesscontinuouslyandstudytheaccumulationandflowofsubstancesotherthannitrogenandphosphorusduringthelong ̄termreuseofaquaculturewater.Keywords:microorganismsuspendedgrowthꎻaquacultureꎻwatertreatmentꎻbiofloctechnologyꎻrecirculatingaquaculturesystem。
农村污水处理工艺

农村污水处理工艺引言概述:农村污水处理工艺是解决农村地区污水排放问题的重要措施,它可以有效地净化污水,保护农田和水源的环境安全。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介绍农村污水处理工艺的相关内容。
一、物理处理工艺1.1 沉淀池:通过重力作用,将污水中的悬浮物沉淀到底部,净化水质。
1.2 过滤器:利用过滤材料,如砂石、活性炭等,去除污水中的颗粒物和有机物。
1.3 管道系统:合理布置管道,将污水引导到处理设备,方便后续处理工艺的进行。
二、生物处理工艺2.1 厌氧消化池: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为沼气和稳定的有机肥料。
2.2 活性池:利用好氧微生物,降解有机物质,净化水质。
2.3 曝气池:通过曝气装置向水体中注入氧气,提供好氧环境,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加速有机物的降解。
三、化学处理工艺3.1 水解酸化池:在酸性条件下,利用酸化菌将有机物分解为有机酸。
3.2 沉淀池:利用化学药剂,如聚合氯化铝等,将污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沉淀下来。
3.3 中和池:通过添加碱性物质,如石灰,调节污水的酸碱度,中和污水中的酸性物质。
四、人工湿地处理工艺4.1 人工湿地:利用湿地植物和微生物的共同作用,吸附和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和营养物质。
4.2 水生植物:选择适宜的水生植物,如芦苇、菖蒲等,利用其根系和叶片的吸附作用,净化水质。
4.3 水流控制系统:合理设计水流的流速和流向,保证污水在湿地中的停留时间,增强处理效果。
五、高级处理工艺5.1 膜分离技术:利用微孔膜或超滤膜等,将污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和微生物截留下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5.2 活性炭吸附:通过活性炭吸附剂,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5.3 紫外线消毒:利用紫外线照射,破坏污水中的细菌和病毒的遗传物质,达到杀菌消毒的效果。
综上所述,农村污水处理工艺包括物理处理、生物处理、化学处理、人工湿地处理和高级处理等多种技术手段。
通过合理的工艺组合和运行管理,可以有效地净化农村污水,保护环境,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概念
F/M值:
在温度适宜、DO充足、且不存在抑制物质的条件下,活 性污泥微生物的增殖速率主要取决于微生物与有机基质的相 对数量,即有机基质(Food)与微生物(Microorganism)的比值, 即F/M值。
F/M值是影响有机物去除速率、氧利用速率的重要因素。
实际上,F/M值就是以BOD5表示的进水污泥负荷,即:
剩余污泥: 1)去除有机物的途径之一;
2)维持系统的稳定运行
供氧系统:为微生物提供溶解氧
生活污水或城市废水的处理流程
高碑店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流程图
活性污泥系统
高碑店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流程与平面布置 初沉池
二沉池
曝气池
初沉池
曝气池 二沉池
二期
正在运行的曝气池
曝气池中的曝气头的布置
活性污泥系统有效运行的基本条件是: 废水中含有足够的可溶性易降解有机物; 混合液含有足够的溶解氧; 活性污泥在池内呈悬浮状态; 活性污泥连续回流,剩余污泥及时排放, 维持曝气池内稳定的活性污泥浓度;
a、b经验值的获得:
(3)通过小试获得:
x aQS r bVX v 可 改 写 为 :
x a QS r b
VX v
VX v
x/VXv( /d)
1
b
a
+
+
+
+
+
QSr/VXv(kgBOD/kgVSS.d)
有机物降解与需氧:
氧在微生物代谢过程中的用途:
(1)氧化分解有机物;
(2)氧化分解自身的细胞物质。
A.细菌: 是活性污泥净化功能最活跃的成分
主要菌种有:动胶杆菌属、假单胞菌属、微球菌属、黄杆菌 属、芽胞杆菌属、产碱杆菌属、无色杆菌属等
特征: 1)绝大多数是好氧和兼性异养型的原核细菌; 2)在好氧条件下,具有很强的分解有机物的功能; 3)具有很高的增殖速率,其世代时间仅为2030分钟; 4)动胶杆菌具有将大量细菌结成为“菌胶团”的功能。
O2 a'Q Sr b'V X v
式中:O2——曝气池中混合液的需氧量,kgO2/d; a’——代谢每kgBOD所需的氧量, kgO2/kgBOD.d; b’——每kgVSS每天进行自身氧化所需的氧量, kgO2/kgVSS.d 。
有机物降解与需氧:
上式可改写为:
O2 V Xv
功能:能更准确地评价污泥的凝聚性能和沉降性能, 其值过低,说明泥粒小,密实,无机成分多; 其值过高,说明其沉降性能不好,将要或已经发生膨胀;
正常范围: 50150 ml/g(处理城市污水时)
三、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工艺参数
1、曝气池的有机容积负荷:
1)进水COD(BOD5)容积负荷:
Lv CO D
Q Ci V
(kgCOD m3 d )
LvBOD5 Q Bi V
(kgBOD5 m3 d )
2)COD( BOD5 )去除容积负荷:
LvCOD
Q (Ci
Ce ) V
(kgCOD m3 d )
Lv BO D5
Q (Bi
Be ) V
(kgBOD5 m3 d )
4)推流式活性污泥法: 一段线段; 完全混合式活性污泥法: 一个点
活性污泥的增殖曲线
适应期 对数增殖
减速增殖
内源呼吸
微 生 物 量
时间
有机物降解与微生物增殖:
活性污泥微生物增殖是微生物增殖和自身氧化(内源呼吸)两项作用 的综合结果,所以,微生物的净增殖速率为:
dx dx dx dt n dt s dt e
式中: dx ——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净增值速率(kgVSS/d);
dt n
dx a ds
dt s
dt u
——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合成速率(kgVSS/d);
其中:a ——降解1kgBOD所产生的VSS,即产率系数(kgVSS/kgBOD.d);
第三章 废水好氧生物处理工艺(1) ——活性污泥法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原理 活性污泥法的运行方式 活性污泥法的反应动力学 曝气的原理、方法与设备 活性污泥法的工艺设计 活性污泥法的运行管理
第一节、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原理
一、活性污泥法的工艺流程
空气
进水中不含有对微生物有毒有害的物质
二、活性污泥的性质及性能指标
1、物理性质: ——“菌胶团”——“生物絮凝体”
颜色:褐色、(土)黄色、铁红色 气味:泥土味(城市污水) 比重:略大于1 (1.0021.006) 粒径:0.020.2 mm 比表面积:20100cm2/ml
0min
15min
30min
SV = 40%
4、活性污泥的性能指标:
(4)污泥体积指数(SVI) (Sludge Volume Index) 定义:曝气池出口处混合液经30分钟静沉后,1g干污泥所形 成的污泥体积,( ml/g)
SVI SV (ml / l) MLSS (g / l)
SVI SV (%) 10 (ml / l) MLSS (g / l)
Q (Bi
Be ) MLSS V
kgCOD kgMLSS d
kgBOD5 kgMLSS d kgBOD5 kgMLVSS d
kgCO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kgMLSS d kgBOD5 kgMLSS d
三、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工艺参数
3、曝气池的水力停留时间(HRT、Hydraulic Retention Time)
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增殖是活性污泥在曝 气池内发生反应、有机物被降解的必然结 果,而微生物增殖的结果则是活性污泥的 增殖。
活性污泥的增殖曲线
活性污泥的增殖曲线
对数增殖期 减速增殖期 适应期
微 生 物 量
内源呼吸期 微生物增殖曲线(M)
氧利用速率曲线
BOD变化曲线(F)
时间
注意:1)间歇静态培养;2)底物是一次投加
HRT V Q (h)
4、曝气池的污泥停留时间(SRT,Sludge Retention Time、c)
SRT V X
VX
VX
x Qw X r (Q Qw ) X e Qw X r
(d)
(X
r
)max
10 6 SVI
(mg/l)
四、活性污泥的增殖规律及应用
废水
初次 沉淀池
曝气池
二次 沉淀池
出水
回流污泥
剩余活性污泥
活性污泥系统的主要组成
曝气池:反应的主体,有机物被降解,微生物得以增殖;
二沉池:1)泥水分离,保证出水水质;
2)浓缩污泥,保证污泥回流,维持曝气池内的污泥浓度。
回流系统:1)维持曝气池内的污泥浓度;
2)回流比的改变,可调整曝气池的运行工况。
二、活性污泥的性质及性能指标
2、生化性能:
活性污泥的含水率: 99.299.8%
其中固体物质的组成:
1)活细胞(Ma): 2)微生物内源代谢的残留物(Me): 3)吸附的原废水中难于生物降解的有机物(Mi): 4)无机物质(Mii):
有机物 75~85%
二、活性污泥的性质及性能指标
3、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
B、原生动物----在活性污泥中大约为103个/ml
钟虫 小口钟虫 肾形虫
草履虫 盖纤虫 变形虫
0.1mm
C、后生动物
线虫
轮虫
原(后)生动物作为“指示性生物”
数 量
4、活性污泥的性能指标:
(1)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 (Mixed Liquor Suspended Solids)
MLSS = Ma + Me + Mi + Mii 单位: mg/L 或 g/m3
4、活性污泥的性能指标:
(3)污泥沉降比(SV) (Sludge Volume)
定义:将曝气池中的混合液在量筒中静置30分钟,其沉淀污 泥与原混合液的体积比,一般以%表示;
功能:能相对地反映污泥数量以及污泥的凝聚、沉降性能, 可用以控制排泥量和及时发现早期的污泥膨胀;
正常范围: 2030%
SV的测定
2、 曝气池的有机污泥负荷:
1)进水COD(BOD5)污泥负荷:
LsCOD Q Ci MLSS V
LsBOD5 Q Bi MLSS V
LsBOD5 Q Bi MLVSS V
2)COD(BOD5)去除污泥负荷:
LsCOD
Q (Ci
Ce ) MLSS
V
LsBOD5
a、b经验值的获得:
(1) 对于生活污水或相近的工业废水: a = 0.5~0.65,b = 0.05~0.1;
(2) 对于工业废水,则:
工业废水
a
合成纤维废水
0.38
含酚废水
0.55
制浆与造纸废水
0.76
制药废水
0.77
酿造废水
0.93
亚硫酸浆粕废水
0.55
b 0.10 0.13 0.016
0.13
F M LsBOD5 Q Bi V X v (kgBOD5 kgVSS d)
活性污泥的增殖曲线的分区
可将增殖曲线分为四个时期: 1)适应期 2)对数增殖期 3)减速增殖期 4)内源呼吸期
适应期
1)定义:微生物对于新的环境条件、污水中不同种类的 有机物污染物等的短暂的适应过程;
2)活性污泥微生物的变化: 数量基本没有变化; 菌体体积增大; 酶系统相应调整; 新的变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