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献阅读一
文献阅读

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粒内扩散模型是研究吸附动力学的经典模型,主要用于测定吸附过程中物质转移及物理化学反应的速率控制步骤。
其中,二级模型还可以进一步推出起始吸附速率、吸附半衰期和吸附活化能等结论。
一般,你列个表格,然后把得出的各个参数列出来。
比较符合的那个模型,你再把它的曲线图弄出来。
就行了。
不需要两个模型都列。
当然都列也是可以的。
如果不符合,那么,出来的模型未必就会是线性啊。
而粒内扩散模型的话,基本都是三段式的:第一阶段的线性吸附
与表层扩散有关,第二阶段为粒内扩散过程,第三阶段是吸附与脱附的平衡动态过程。
所谓三段,是指你把数据qt&t(0.5次方)作图,不要所有点都列进去(在excel处理),比如你先取三点,看看它出来的线是否R≈1;是的话,这几个点就是一个阶段。
不是的话再进行点的取舍,一般都是3-4个点为一个阶段。
然后依次类推,进行第二、三阶段的作图和R的求解。
最后,把三个阶段分别用直线连起来(自己画上去即可,直接用软件是没办法的)。
根据这个图(三段式),看看第一个阶段与第二阶段的拐点在哪里,由于表层效应,粒内扩散模型拟合图在短时间内会发生弯曲,从而导致第二个线性段明显地偏离原点(即C 值).C 值大则粒内扩散效应低。
这样,你就可以判断,主要的物质转移过程是什么了。
大概就是这样,这个还是有点难度的,需要自己不断地看文献,总结,对比。
我也只是悟了个皮毛。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经典阅读文献目录 (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经典阅读文献目录1、马克思、恩格斯恩合著:《共产党宣言》一、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合著:《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第一卷第一章[Ⅱ][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3、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4、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5、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节选)第十四章《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6、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节选)第一章《货币资本的循环》、第二章《生产资本的循环》、第三章《商品资本的循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7、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四),《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8、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9、恩格斯:《反杜林论》第一编《哲学》三、九、十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10、列宁:《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1、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2、毛泽东:《矛盾论》,《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3、毛泽东:《实践论》,《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4、邓小平:《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团结一致向前看》,《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5、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3年12月3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5年1月23日)。
经典美文欣赏10篇

经典美文欣赏10篇范文1:作为一名学生,我们需要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除了注重知识累积外,阅读高质量的经典美文更是提高自己的途径之一。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10篇经典美文,并分析要点。
第一篇是《论语》,它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经典文献之一,集中反映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及其实践一生的经验。
这篇文章的主要意义在于让我们了解中华文化的基础思想和人文精神,学习社会道德规范,掌握处事之道。
第二篇是《麦田里的守望者》,它是美国作家J·D·塞林格的代表作,反映人性的复杂性、对未来的焦虑与生命的苦闷。
这篇文章的主要意义在于让我们深刻思考年轻人的成长与情感,以及人性的多元性和不完美。
第三篇是《平凡的世界》,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作家路遥的代表作,反映了在中国农村大环境下一个青年的成长经历和追求,以及集体生活的情感与追求。
这篇文章的主要意义在于让我们了解不同地域的社会生活现状,掌握生活和社会的知识。
第四篇是《巨人的陨落》,它是英国作家H.G.威尔斯的小说代表作,以巨人的陨落为线索,反映了科学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探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问题。
这篇文章的主要意义在于让我们了解科学和技术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并理解人类文明的进程。
第五篇是《追风筝的人》,它是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小说代表作,反映了在阿富汗历史背景下人性、亲情、爱情和友情等问题。
这篇文章的主要意义在于让我们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类情感、文化差异和社会问题。
第六篇是《西游记》,它是明代吴承恩创作的一部神魔小说,反映了古代中国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这篇文章的主要意义在于让我们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化传统,认识中国的神话和传说。
第七篇是《安徒生童话》,它是丹麦诗人安徒生的代表作,反映了童年的快乐和孩子们面对的挑战。
这篇文章的主要意义在于让我们了解童年的成长与乐趣。
第八篇是《红楼梦》,它是中国文学的经典作品之一,以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爱情为主线,反映了封建中国社会的各种矛盾、不公与压抑。
财政理论史上的经典文献读书随笔

《财政理论史上的经典文献》读书随笔一、文献阅读部分在阅读《财政理论史上的经典文献》这部著作时,我深感其学术价值与实践指导意义。
书中汇集了不同时期、不同学派的财政理论,呈现了一部财政理论发展的生动历史。
通过阅读文献,我对财政理论的发展历程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我在阅读中聚焦于早期财政思想的萌芽阶段,从古代的典籍中,可以窥见货币、税收与国家财政的起源。
这些思想虽然朴素,但却是财政理论发展的基石。
随着社会的演变与经济的发展,财政学的概念与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和深化。
我重点阅读了关于古典财政理论的篇章,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古典学派对于税收原则、公共支出以及国家财政职能的探讨。
斯密、李嘉图等经济学家的思想对我影响深远。
他们的理论对于现代财政理论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又转向了对凯恩斯财政学说的研究,凯恩斯主义的出现,标志着财政学说的一个重大转折。
凯恩斯及其追随者强调政府在经济中的积极作用,尤其是在宏观经济调控方面。
这种学说在当时有效地应对了经济危机,为现代财政政策提供了理论基础。
在阅读过程中,我还关注了一些新兴的理论与学派。
这些新兴的理论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财政学的内涵与外延,例如供给学派的财政政策、公共选择理论等。
这些理论在现代社会具有极大的影响力,为政府决策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我在阅读过程中也关注了财政学的历史背景与社会环境,财政学的形成与发展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息息相关。
在阅读经典文献时,我深感不同时期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环境对财政学的影响,这也是理解财政理论变迁的重要角度。
通过阅读这部著作,我对财政理论的认知更加深刻和全面。
《财政理论史上的经典文献》为我提供了一个了解财政理论发展历程的宝贵机会。
这部著作不仅让我了解了不同时期、不同学派的财政理论,更让我认识到财政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的重要性及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阅读这部著作也为我日后的学术研究和实际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参考。
1. 古典财政理论文献阅读古典财政理论是财政学的基础,涵盖了古代至近代的财政思想与实践。
人力资源管理文献

人力资源管理文献引言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企业必不可少的管理领域之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越来越被重视。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经典文献,通过阅读这些文献,可以帮助读者深入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和实践。
文献一:《人力资源管理导论》•作者:李普斯基•出版时间:2014年这是一本系统介绍人力资源管理的导论性著作。
作者通过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历史演变、重要概念和关键要素进行阐述,帮助读者建立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认识。
此外,本书还涵盖了人力资源策略、招聘与选拔、培训与发展、绩效管理、薪酬管理等重要主题,可作为人力资源管理入门书籍。
文献二:《人力资源管理实务》•作者:史密斯•出版时间:2012年这本书主要着重介绍了实践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技巧和方法。
作者通过具体案例和实际操作步骤,帮助读者了解如何有效地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本书内容包括招聘与选拔、培训与发展、绩效管理、员工满意度调查等实用主题,适合正在从事或计划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专业人士阅读。
文献三:《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角色》•作者:彼得•巴利克•出版时间:2016年这本书着重探讨了人力资源管理在组织战略中的角色和作用。
作者通过详细阐述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实践,以及案例研究,强调了人力资源管理在塑造和支持组织战略方面的重要性。
本书内容包括人力资源策略制定、人才管理、组织文化塑造、员工关系管理等关键主题,对于希望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意义的读者非常有价值。
结论以上介绍的三本经典文献涵盖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理论、实践技巧以及战略角色。
通过阅读这些文献,可以帮助读者全面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方面面,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无论是初学者还是专业人士,都可以从这些文献中获得宝贵的启示和经验。
经典名著推荐阅读书目

【导语】背⼀篇离骚,丘壑苍茫。
诵⼀本诗经,唇齿留⾹。
读⼀本杂志,周游世界。
看⼀本历史,穿越古今。
书籍丰富了我们的阅历,让我们不再贫乏。
书籍净化了我们的烦恼,让我们不再⽆聊。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教育频道!【篇⼀】经典名著推荐阅读书⽬ ⼈物传记: 1、《格雷厄姆:华尔街教⽗回忆录》(本杰明·格雷厄姆) 2、《巴菲特传:⼀个美国资本家的成长》(罗杰·洛温斯坦) 3、《滚雪球:巴菲特和他的财富⼈⽣》(艾丽斯·施罗德) 4、《股票作⼿回忆录》(杰西·利弗莫尔) 5、《在股市⼤崩溃前抛出的⼈:巴鲁克⾃传》(伯纳德·巴鲁克) 6、《查理·芒格传》(珍妮特·洛尔) 7、《⼼若菩提》(曹德旺) 8、《本杰明·富兰克林⾃传》(本杰明·富兰克林) 9、《⼀个聪明的投资者》(乔·卡伦) ⼼理学: 1、《道德情操论》(亚当·斯密) 2、《影响⼒》(罗伯特·西奥迪尼) 3、《⾃私的基因》(理查德·道⾦斯) 4、《思考:快与慢》(丹尼尔·卡尼曼) 5、《乌合之众:⼤众⼼理研究》(古斯塔夫·勒庞) 6、《性⼼理学》(哈夫洛克•蔼理⼠) 社会学: 1、《基因传》(悉达多·穆克吉) 2、《枪炮、病菌与钢铁:⼈类社会的命运》(贾雷德·戴蒙德) 3、《⼈⼝原理》(托马斯·马尔萨斯) 4、《实⽤主义》(威廉·詹姆斯) 5、《亨利·亚当斯的教育》(亨利·亚当斯) 6、《常识》(托马斯·潘恩) 7、《联邦党⼈⽂集》(亚历⼭⼤·汉密尔顿) 8、《只有偏执狂才能⽣存》(安迪格鲁夫) 9、《论美国的民主》(夏尔·阿列克西·德·托克维尔) 10、《深奥的简洁:从混沌、复杂到地球⽣命的起源》(约翰·葛瑞本) 11、《崩溃:社会如何选择成败兴亡》(贾雷德·戴蒙德) 12、《第三种⿊猩猩》(贾雷德·戴蒙德) 13、《穷理查智慧书》(本杰明·富兰克林)【篇⼆】经典名著推荐阅读书⽬ 历史: 1、《中国史纲》(张荫麟、吕思勉、蒋廷黻) 2、《鸦⽚战争》(蓝诗玲) 3、《第⼆次世界⼤战回忆录》(温斯顿·丘吉尔) 4、《耶路撒冷三千年》(西蒙·蒙蒂菲奥⾥) 5、《战争史》(约翰·基根) 6、《世界简史》(赫伯特·乔治·威尔斯) 科学: 1、《时间简史》(史蒂芬·霍⾦) 2、《果壳中的宇宙》(史蒂芬·霍⾦) 3、《⼤设计》(史蒂芬·霍⾦) 4、《梦的解析》(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学: 1、《⽡尔登湖》(亨利·戴维·梭罗) 2、《追风筝的⼈》(卡勒德·胡塞尼) 3、《⽼⼈与海》(厄尼斯特·海明威) 4、《⼩王⼦》(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 5、《了不起的盖茨⽐》(弗朗西斯·司各特·菲兹杰拉德) 6、《⼈间词话》(王国维) 7、《基督⼭伯爵》(⼤仲马) 8、《福尔摩斯探案全集》(亚瑟·柯南·道尔爵⼠) 9、《⽉亮和六便⼠》(威廉·萨默赛特·⽑姆) 10、《⼗⼀种孤独》(理查德·耶茨) 11、《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罗伯特·M·波西格)【篇三】经典名著推荐阅读书⽬ 哲学宗教 《周易》殷商佚名——中华⽂化之本源 《道德经》春秋⽼⼦——道学之精髓,哲学之先本 《论语》春秋孔⼦——儒家⽂化之起源 《墨⼦》战国墨⼦——古代劳动者的哲学“圣经” 《孟⼦》战国孟⼦——剖析“仁爱”精髓的亚圣之作 《庄⼦》战国庄⼦——彰显道家浪漫主义思想的巨著 《荀⼦》战国荀⼦——以儒家为本,兼采百家之长 《韩⾮⼦》战国韩⾮——先秦法家学说集⼤成之作 《吕⽒春秋》战国吕不韦——兼容并蓄的杂家经典 《淮南⼦》西汉刘安——以道学为基,兼合百家之长 《论衡》东汉王充——中国历不朽的⽆神论著作 《抱朴⼦》东晋葛洪——构建道教神仙理论体系的巨著 《传习录》明王阳明——宋明⼼学集⼤成之作 《明夷待访录》明末清初黄宗羲——呼唤民主政体的思想启蒙专著 《⽇知录》明末清初顾炎武——中国近代思想启蒙的基⽯【篇四】经典名著推荐阅读书⽬ 历史地理 《左传》春秋左丘明——中国史学叙事传统的奠基之作 《国语》战国佚名——中国现存最早的国别体专著 《史记》西汉司马迁——中国历第⼀部纪传体通史 《汉书》东汉班固——中国历第⼀部纪传体断代史 《三国志》西晋陈寿——三国并叙的断代史专著 《华阳国志》东晋常璩——中国现存最早的地⽅志专著 《后汉书》南朝范晔西晋司马彪——专注于东汉史的纪传体著作 《洛阳伽蓝记》北朝杨炫之——中国历⼀部记述城市寺院的专著 《⽔经注》北朝郦道元——集六朝地志之⼤成 《史通》唐刘知⼏——中国现存最早的史学理论专著 《⼤唐西域记》唐⽞奘、辩机——中世纪中南亚地区zui权威的史地⽂献 《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中国历第⼀部编年体通史 《徐霞客游记》明徐弘祖——中国最早的⽇记体游记专著 《海国图志》清魏源——中国近代第⼀部系统的世界地理著作【篇五】经典名著推荐阅读书⽬ 诗词散⽂ 《诗经》春秋佚名——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尚书》春秋战国佚名——中国现存最早的散⽂总集 《楚辞》西汉刘向——中国第⼀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陶渊明集》东晋陶渊明——开⽥园风先河的诗⽂合集 《⽂⼼雕龙》南朝刘勰——中国古代最系统的⽂学理论专著 《⽂选》南朝萧统——中国现存最早的诗⽂选集 《李太⽩集》唐李⽩——将浪漫主义推向极致的诗歌集 《杜⼯部集》唐杜甫——中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的zui⾼峰 《昌黎先⽣集》唐韩愈——“⽂起⼋代之衰”的典范之作 《河东先⽣集》唐柳宗元——寄意⼭⽔的古代散⽂经典 《欧阳⽂忠公集》北宋欧阳修——北宋⽂坛的奠基之作 《乐府诗集》北宋郭茂倩——中国现存最早、最完备的乐府诗总集 《乐章集》北宋柳永——雅俗并收,尽显才情风流 《苏轼集》北宋苏轼——豪放派诗词的巅峰之作 《漱⽟词》南宋李清照——清丽婉约、辞情相称的词中上品 《稼轩长短句》南宋⾟弃疾——豪迈不失细腻,词收两宋之冠 《古⽂观⽌》清吴楚材——中国古⽂选本之最 《纳兰词》清纳兰性德——哀感顽艳,颇有南唐后主遗风 《朝花⼣拾》现代鲁迅——从往事中“抄”来的记忆 《背影》现代朱⾃清——天地间第⼀等⾄情⽂学【篇六】经典名著推荐阅读书⽬ ⼩说戏剧 《⼭海经》先秦佚名——中国古代神话⼩说的本源 《搜神记》东晋⼲宝——中国笔记体志怪⼩说之⿐祖 《世说新语》南朝刘义庆——南北朝“志⼈⼩说”代表作 《虬髯客传》唐末五代杜光庭——开创古典武侠⼩说之先河 《太平⼴记》北宋李昉等——中国现存卷帙最长的古典⼩说集 《窦娥冤》元关汉卿——中国古代悲剧的代表作 《西厢记》元王实甫——中国古典戏剧的现实主义杰作 《墙头马上》元⽩朴——中国古代经典爱情喜剧 《汉宫秋》元马致远——*历史的现实主义悲剧杰作 《唐才⼦传》元⾟⽂房——唐五代诗⼈评传汇集 《三国演义》元末明初罗贯中——中国章回体历史⼩说的开⼭之作 《⽔浒传》元末明初施耐庵——中国古代英雄传奇⼩说之典范 《西游记》明吴承恩——⾊彩纷呈的浪漫主义神话 《牡丹亭》明汤显祖——中国戏曲的浪漫主义杰作 《封神演义》明陈仲琳——幻想奇特的神魔⼩说 “三⾔”明冯梦龙——中国⽩话短篇⼩说的杰出代表 “⼆拍”明凌濛初——中国⾸部⽂⼈独⽴创作的短篇⼩说集 《长⽣殿》清洪升——震惊清初剧坛的传奇巨作 《聊斋志异》清蒲松龄——刺贪刺虐⼊⽊三分 《桃花扇》清孔尚任——中国⾸部反映南明消亡的历史剧 《儒林外史》清吴敬梓——中国古代讽刺⼩说中的圣品 《红楼梦》清曹雪芹——中国古典⼩说的巅峰巨著 《海上花列传》清韩邦庆——中国⽂学第⼀部⽅⾔⼩说 《⽼残游记》清刘鹗——清末谴责⼩说的杰出代表 《呐喊》现代鲁迅——中国现代⽩话⽂⼩说的起点。
经典原著与学科前沿文献阅读

经典原著与学科前沿文献阅读经典原著与学科前沿文献阅读一、引言经典原著与学科前沿文献是我们在学术研究和知识学习中经常接触到的两种文献类型。
它们分别代表了传统与现代、经典与前沿的知识体系,对于我们的学术成长和思维拓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维度来探讨经典原著与学科前沿文献阅读的重要性和方法。
二、深度:经典原著阅读的重要性与方法1. 经典原著的定义与特点经典原著是指在某一学科领域具有重要地位的经典著作,它们具有不朽的学术价值和深远的影响力。
马克思的《资本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居里夫人的《放射性研究》等都是被公认的经典原著。
这些著作包含了丰富的学术思想和理论,对于我们深入理解学科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2. 经典原著阅读的重要性经典原著是学术研究的基础和源泉,通过阅读经典原著,我们可以了解学科的发展历程、理论体系和学术观点,从而扩大我们的学术视野,提高学术素养和理论水平。
3. 经典原著的阅读方法(1)系统性阅读:系统地阅读一部经典原著,理清其主要内容和思想脉络,了解其核心观点和论证逻辑。
(2)比较研究:将不同经典原著进行比较研究,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差异,深化对学科知识的理解。
(3)思辨性阅读:在阅读经典原著的过程中,要提出自己的问题和思考,思辨其中的学术问题和知识挑战。
三、广度:学科前沿文献阅读的重要性与方法1. 学科前沿文献的定义与特点学科前沿文献是指在某一学科领域具有先进性和引领性的文献,它们代表了学科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最前沿的学术观点。
《自然》、《科学》等国际学术期刊上的文章往往代表了学科的最新研究动态和前沿论文。
2. 学科前沿文献阅读的重要性学科前沿文献是跟进学科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学科前沿文献,我们可以及时了解最新的研究动态和学术观点,跟上学科的发展步伐,拓展研究思路和提升创新能力。
3. 学科前沿文献阅读方法(1)筛选导读:在海量的学科前沿文献中进行筛选,选择与自己研究领域相关和具有重要学术意义的文献进行导读。
经典文献阅读心得体会2000字5篇

经典文献阅读心得体会2000字5篇书读得多而不加思考,你就会觉得你知道的很多。
可是,当你读书而思考得很多的时候,你就会清楚地看到你知道的还很少。
书籍具有不朽的能力。
它是人类活动的最长久的果实。
下面是小编带来的有关经典文献阅读心得,希望大家喜欢。
#经典文献阅读心得1#读文献的实质:teachyourself,也即是自学。
但是中文“自学”字面意义上没有反映出阅读中的一些关系。
teachyourself,谁teach?第一反应当然是自己教自己。
我看更准确地说应该是,作者教你。
这怎么是可能的呢?作者不在你身边,你只是和他的文字打交道,“他”如何教你呢?根据个人的阅读经验来看,阅读的过程似乎是两个人之间的对话,作者和自己的互动的问答过程。
在这里,我更愿意承认在阅读的时候我们的个人人格实际上“分裂”为了两个人,一个代表作者,一个代表自己。
当“自己”不懂的时候,通过文字去努力理解作者意图的时候,实际上就是自己努力变成“作者”的过程,试图从作者的角度去思考,去回答“自己”的问题。
这样,阅读就是“自己”努力地去“移情”成为作者从而教会自己的过程。
因此,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始终要有一个“作者的意识”,始终要考虑和琢磨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而不要那么些,他当时的意图是什么?他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应该是通往作者心理的不二法门。
“数学书有两种,一种是看了一页就不想看下去的,一种是看了一行就不想看下去的”,杨振宁曾这样讲过。
这大概也是不少学科文献阅读的感受。
事实上,万事开头难。
我个人的阅读经验经常是这样的:第一次努力读下来,可能只懂了全文的1%,读第二次大概懂了5%,可是第三次我大概就懂了30%。
也就是说理解的程度是随次数增加而指数增长的。
所以说如果一篇文献你没有读过3次,你是没有资格说难的。
许多人常常只读了第一遍以后就觉得难读不下去放弃了。
我相信他如果再读上两次,他可能就不这么认为了。
“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会很美好,但绝大多数人都死在明天晚上,却见不到后天的太阳,所以我们干什么都要坚持!”马云的说法和这里“文献至少读三次”有异曲同工之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典文献阅读一Bioactive pectic polysaccharides该文献来自全称为ADV ANCES IN POLYMER SCIENCE的期刊,属化学行业高分子学科一级杂志。
文献主要对果胶的结构及生物学活性进行综述。
果胶是自然界中存在的结构最为复杂的多糖物质,存在于所有的高等植物和少数水生海藻中。
果胶主要分布于高等植物的初级细胞壁和胞间层中,在双子叶植物中果胶占初级细胞壁干重的35%。
果胶在不同的植物组织中有不同的分布方式。
以人参根为例,在外皮层,果胶分布于所有的薄壁细胞壁中,在韧皮部中,果胶分布于薄壁细胞壁及组成树脂道的上皮细胞壁中。
在木质部中,果胶主要分布于薄壁细胞中,在次级细胞壁中只有未酯化的HG能检测到。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果胶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发生、细胞粘附、细胞延伸、细胞壁孔径大小和结合离子能力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同时,果胶可以影响植物生长因子,酶类的产生。
另有证据表明,果胶参与了花粉管的生长、种子脱水、叶的脱落以及果实的成熟等重要的生理过程。
日常生活中,果胶也被广泛应用。
在食品和化妆品中,果胶通常被用于增稠剂以及稳定剂。
一般认为果胶对于人类的健康有着很多积极的影响,例如:降低胆固醇和血糖的浓度,降低癌症发生的几率,提高人体免疫力。
果胶也被开发利用制造一些特殊的产品,例如:可食用和降解的胶片,胶带纸的替代品,泡沫和可塑剂,医疗器械表面的覆盖剂,生物医学植入材料以及用于药品的运输。
果胶复杂的结构特征提供了多种不同的结构表位,为其广泛应用提供了平台一、果胶类型多糖的化学结构果胶类多糖,通常可以被分为中性级分和酸性级分,但是确切的结构特征会因果胶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1.阿拉伯糖在植物中发现的阿拉伯糖一般以L-阿拉伯糖存在,根据来源不同有可能线型,也有可能有分支。
在果胶复杂的结构中阿拉伯糖通常与半乳糖相连接,在提取过程中可以被酶解或烯酸水解。
另外也有研究表明,在金丝小枣中提取的较纯的α-2,5链接的阿拉伯呋喃聚糖、银以柴胡中提取的α-3,5-阿拉伯呋喃糖-α-1,4-葡聚糖在补体系统中具有明显效果。
2阿拉伯半乳聚糖Ⅰ型和Ⅱ型(AGⅠ和AGⅡ)阿拉伯半乳聚糖经常被报道在各种生物系统中均有活性。
阿拉伯半乳聚糖常被分为三个组份:阿拉伯-4-半乳聚糖(Ⅰ),阿拉伯-3,6-半乳聚糖(Ⅱ)和多糖中带有阿拉伯半乳聚糖侧链的(Ⅲ)。
在细胞壁中,AGⅠ常以这种结构单元存在,即β-1,4连接的半乳聚糖作为主链,在半乳糖的C3位上连有阿拉伯聚糖侧链。
AGⅠ主要被发现存在于RG-Ⅰ结构域中。
AGⅡ的核心结构是:3,6连接的半乳聚糖作为主链,在支链上有大量的1,3,6位链接的半乳糖。
AGⅡ也常被发现存在于RG-Ⅰ结构域中。
通常可以很容易的区分这两种阿拉伯半乳聚糖:只有AGⅡ遇到一种叫做Yariv的试剂会产生红色的沉淀,因此可以将二者加以区分。
3果胶酸果胶酸常被用来描述富含半乳糖醛酸的多糖,但现在普遍认为果胶是含有复杂结构域的多糖,它通常存在于植物细胞以及初生细胞壁中,许多报道中指出果胶中结构错综复杂,下面主要详细描述RG-Ⅰ和RG-Ⅱ。
RG-Ⅰ的核心结构是:α-1,4-链接的D-半乳糖醛酸与α-1,2-链接的L-鼠李糖交错链接为主链,鼠李糖C4位连有阿拉伯糖或半乳糖侧链,或者AGⅠ结构。
RG-Ⅱ,有一个被称为同聚半乳糖醛酸的主连,有9-10个D半乳糖醛酸构成的单元,其主要的特征结构部分是含有一些稀有的糖链,如:2-O-甲基-岩藻糖、2-O-甲基木糖、芹菜糖、KDO和DHA。
二、从不同植物中分离出的果胶的生物活性许多中草药中都含有果胶类多糖,如伞形科银柴胡、含羞草科植物、番杏科假繁缕、茄科枸杞、豆科甘草、唇形科鼠尾草、玄参科肉苁蓉、车前草等等。
小花老鼠筋,多生长在海边,可以从中提取到中性多糖和酸性多糖,其中中性多糖主要有三个组份构成:β-1,4-连接的半乳糖、β-1,4-连接的3-O-甲基半乳糖以及α-1,5-连接的阿拉伯糖,三者以3:4:1的比例存在。
酸性多糖通过凝胶过滤可以得到6种更有活性的级分,当中分子量最大的级分(约1500KD),其半乳糖醛酸的聚合度最低而3-O-甲基半乳糖的量最多,同时这种级分的活性最高。
可以推测:这种不寻常多糖中3-O-甲基半乳糖含量很高,并且具有较大的分子量是导致这种级分生物活性最高的原因。
早在1982年就有人研究发现东当归根的水提多糖具有促进免疫的活性。
将多糖用果胶酶和果胶酯酶进行降解后可以分离出一种具有分支的网状结构,在中性多糖链上富含RG核心结构,以鼠李糖的C4位为直接的连接点。
这种分支网状的果胶结构比普通的果胶结构有更强的补体活性,而寡聚的半乳糖醛酸有很微弱的或者是负面的活性。
这些事实表明补体活性的强度主要归结于这种果胶的网状构型。
可Kiyohara et al.详细研究了这种结构与其活性之间的关系。
他们研究发现,利用内切α-D-1,4-聚半乳糖醛酸酶将一种叫做AR-2Ⅱa的多糖降解后生成一种叫PG-1a的网状结构域,是一种具有中性糖侧链和寡聚半乳糖醛酸的聚鼠李半乳糖醛酸。
这种具有抗性的产物,E-PG-1a用外切-α-L-阿拉伯呋喃糖苷酶和外切-β-D-半乳糖苷酶酶解后会产生与网状结构自身一样的补体活性。
这种核心结构包含长的或短的半乳聚糖链,长链由1,6-链接和1,3,6链接的单元构成而短链只有最基本的1,6连接的单元构成。
将PG-1a中的半乳糖醛酸多糖级分降解后会显著的降低其对补体系统的作用,而长链或短链的半乳聚糖链相对于E-PG-1a而言会表现出50%~20%的活性。
另外还有研究注意到从其他相同植物的根部提取出的果胶类多糖表现出抗肿瘤活性。
结构研究表明这种多糖在聚鼠李半乳糖醛酸糖醛酸链上带有分支,以鼠李糖的C4位链接,还包含有高度分支的3,5阿拉伯聚糖和1,4连接的半乳聚糖,证明是一种AG-Ⅰ结构。
它同时还包含有1,3、1,6和1,3,6连接的半乳糖单元。
比较有趣的是,那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多糖并不会对补体系统产生显著地影响,这表明1,4连接的半乳糖中性多糖链是产生抗肿瘤活性的重要原因。
在早期,日本人对草本药物中果胶的研究表明,东当归多糖中含有RG-Ⅱ结构,但是与这种结构有关的生物活性并没有进一步透彻的研究。
苍术根状茎中提取的三种多糖呈现出免疫调节活性,是在日本的传统汉方药物中发现的,这种免疫调节活性表现在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细胞因子。
其中一种多糖的结构特征是含有AGⅡ结构,除去末端的阿拉伯糖单元后再用内切β-D-1,6半乳糖苷酶处理,它的活性就会大大降低。
结构分析表明出去的侧链主要是由1-8个β-D-1,6半乳糖构成的寡聚糖链。
水解β-D-1,3半乳聚糖主链也会显著地降低其活性,这表明连接在主链上的一些侧链也是产生活性的主要原因。
这种多糖的基本结构是β-D-1,3半乳聚糖为主链连有β-D-1,6半乳糖侧链,这些糖链又再次被阿拉伯呋喃糖残基修饰(通常为末端基团)。
另外两种果胶类多糖(ALR-a和ALR-b)也对肠道免疫系统有调节活性。
将果胶用内切-α-D-1,4聚半乳糖苷酶酶解后,利用凝胶柱层析可得到三种级分。
分子量最大的ALR-b主要由毛发结构区、RG-Ⅰ和低分子量的寡聚半乳糖醛酸组成,这些级分都没有表现出任何的调节肠道免疫系统的活性。
然而处于中间分子量的级分PG-2具有强烈的活性,化学分析表明,它包含有几种通常在RG-Ⅱ中被发现的糖,但在链接方式上有所不同,而且缺少某些通常在RG-Ⅱ中被发现的糖。
ALR-a酶解后用凝胶柱层析和离子交换层析进行分离可以得到一种叫ALR-a-Bb的级分,ALR-a-Bb 通过淋巴结细胞表现出较强的免疫调节活性。
三、结构与活性的关系通过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大多数的多糖都包含有RG-Ⅰ结构主链,这些多糖中的绝大多数都具有AGⅡ侧链,当中有一少部分多糖含有AGⅠ侧链。
一些例子已经提纯出AGⅡ级分和RG-Ⅱ级分。
这些多糖的基本结构在上述“果胶类型多糖的化学结构”已经有所描述,但是由于并非所有的果胶类多糖都具有生物活性,可以明显看出在不同的测试系统中,某种确定的特殊结构是其产生生物学活性所必需的条件。
如上所述,银柴胡已经被研究的很仔细,并发现其具有抗癌活性、影响补体系统的活性以及通过增强对Fc巨噬细胞受体的调节来促进机体免疫清除作用。
当中活性最强的部分是Bupleuran 2Ⅱc,它具有很强的抑制小鼠脾细胞有丝分裂的作用以及抑制小肠淋巴结细胞体外培养的有丝分裂的作用。
对其进行精细的结构研究表明这个分枝状结构具有活性部分,在这个寡糖分子结构中β-D-4-O-甲基-葡萄糖醛酸-或β-D-葡萄糖醛酸-1,6-β-D-半乳糖-β-D-1,6-β-D-半乳糖是糖残基识别Bcell的配基的主要结构单元。
这在其他的多糖中还没被发现,但是该研究组的其他成员在被传统应用于抗癌的植物中提取的多糖中发现相似的寡糖结构。
尽管这种分枝状结构在对补体系统产生作用中是最重要的结构,同聚半乳糖醛酸但是已有研究表明在母体结构中存在同聚半乳糖醛酸结构域也具有调节作用,他们能够降低分枝状结构对补体系统的调节活性。
这已经在东当归、甘草、车前草以及各种多糖的研究中发现。
阿拉伯糖结构单元也可能在补体系统中起到调节作用。
在果胶中普遍存在的RG-Ⅱ结构已被证明在免疫生物活性检测中能产生各种影响,但是只有极少数这种多糖的结构正在被研究,大多数的多糖只能证实RG-Ⅱ结构中存在一些罕见的单糖,其中研究最彻底的是从人参叶中分离出的多糖。
至于人参中活性结构的特征与其他植物的RG-Ⅱ中活性结构特征有什么不同还不清楚。
上述一些具有生物学活性的多糖都被证实具有某些特定的结构。
具有抗氧化活性的菟丝子被证实原因是在RG-Ⅰ结构中存在连有半乳糖醛酸的葡聚糖单元,该结构单元具有抗氧化的功效。
经过去数十年的科学研究可以明显看出果胶类物质在健康保健中的重要作用,对一些果胶类物质来说部分结构已经被研究清楚了,但当中个别与活性相关的结构还要更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