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排管工程施工工艺及验收规定

合集下载

电力电缆排管质量验收评定标准

电力电缆排管质量验收评定标准

力排管工程文件编号:第1 页共7 页标题:电力电缆排管施工及验收标准1、目的为保证电力电缆排管质量,促进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确保电力线路安全运行,制定本标准。

2、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我公司电力电缆排管建及改造工程的施工与验收。

3、标准性引用文件GB50202 《建筑地基根底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3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4 《混凝土构造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303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4、通用要求:4.1本标准将一条或一个标段的电力电缆排管工程定为一个单位工程;每个单位工程分为假设干个分部工程;每个分部工程分为假设干个分项工程;每个分项工程分为假设干一样单元工程;每个单元工程中有假设干检查〔检验〕工程。

电力排管施工工程类别划分表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单元工程〔单位〕电力排管米原材料及器材钢材、铁件KG电水泥、砂、石、砖批块沟体定位处根底施工工程基坑深度处现场浇注处材料处接地工程接地装置连接处接地装置敷设处接地电阻处排管敷设处排PVC 管排管连接处管回填土处安装钢管钢管敷设处钢管连接处回填土处排管安装PE 管电力排管工程电缆工作井工程PE 管钻孔PE 管的连接PE 管的拖管工作井圈梁工作井盖板工作井底板工作井砖砌工作井粉刷排管出口尺寸井内外表平坦度集水井处处处处处处处处处处处4.2检查〔验收〕工程分类原则:检查〔验收〕工程分为:关键工程、重要工程、一般工程。

4.2.1关键工程:系指影响工程性能、强度、安全性和牢靠性的且不易修复和处理的工程。

4.2.2重要工程:系指影响工程构造尺寸但可修补和返工处理的工程。

4.2.3一般工程:系指一般不影响施工安装和运行安全的工程。

4.3检查〔验收〕工程评定规定:施工质量评定标准是按单元工程、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制定,均分为优良、合格与不合格三个等级,具体规定如下:4.3.1单元工程:4.3.1.1优良级:●关键工程必需 100%的符合规定要求且小于规定误差允许范围的 80%定为优良级;●重要工程、一般工程必需100%地到达本规定要求;●全部检查工程中有80%及以上到达优良级规定。

电缆排管施工方案

电缆排管施工方案

电缆排管施工方案1. 施工概述本电缆排管施工方案旨在确保电缆的安全铺设和有效管理,以满足工程需求。

施工期间,将采取合适的工艺和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周边环境和设备的影响。

2. 施工前准备在正式开始施工前,需进行以下准备工作:2.1 确定电缆排管的沟槽位置和规格尺寸;2.2 清理施工区域,确保没有障碍物影响施工;2.3 针对施工环境进行安全评估,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2.4 购买并检查施工所需的设备、工具和材料。

3. 施工工艺3.1 现场标识在电缆排管沟槽旁设置标识牌,标明管道用途、电缆类型和敷设日期,以便管理维护人员快速判断和维修。

3.2 沟槽准备按照规定的沟槽位置和尺寸,使用挖掘机或其他工具开挖沟槽,并确保沟槽的底部平整,两侧垂直,并清理底部的杂物。

3.3 固定支架根据需要,安装电缆的支架和固定装置,确保电缆的稳固性,并根据电缆尺寸和数量合理布置支架的位置。

3.4 电缆敷设将电缆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敷设,并确保电缆的起点和终点位置准确。

在敷设过程中,注意保护电缆的绝缘层,避免划伤或压损。

3.5 排管封闭在电缆敷设完成后,使用适当的方法和材料对排管进行封闭,防止灰尘、水分和其他杂质进入排管。

3.6 测试验收完成电缆排管施工后,进行电缆的测试验收,包括绝缘电阻测试、电缆电压测试等,确保电缆的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4. 安全措施4.1 施工人员应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耳塞等,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4.2 施工区域应设立明显的警示标志,以提醒他人注意施工区域,并进行有效的防护措施,避免人员误入施工区域。

4.3 在施工期间,应严格遵守相关的施工操作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5. 资料整理和交接5.1 完成电缆排管施工后,及时整理并归档相关工程资料,包括施工记录、测试报告、设计图纸等。

5.2 对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隐患以及解决方案等进行总结,形成经验教训,并及时通报相关部门。

5.3 将资料和相关方案交接给工程管理人员,并进行必要的培训,确保对施工成果的有效维护和管理。

10kv及以下电缆管沟施工标准及验收规范

10kv及以下电缆管沟施工标准及验收规范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10kv及以下电缆管沟施工标准及验收规范篇一:电缆敷设国家标准gb50217电缆敷设国家标准gb50217-94(5电缆敷设)gb50217-94(5电缆敷设)5电缆敷设5.1一般规定5.1.1电缆的路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避免电缆遭受机械性外力、过热、腐蚀等危害。

(2)满足安全要求条件下使电缆较短。

(3)便于敷设、维护。

(4)避开将要挖掘施工的地方。

(5)充油电缆线路通过起伏地形时,使供油装置较合理配置。

5.1.2电缆在任何敷设方式及其全部路径条件的上下左右改变部位,都应满足电缆允许弯曲半径要求。

电缆的允许弯曲半径,应符合电缆绝缘及其构造特性要求。

对自容式铅包充油电缆,允许弯曲半径可按电缆外径的20倍计。

5.1.3电缆群敷设在同一通道中位于同侧的多层支架上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按电压等级由高至低的电力电缆、强电至弱电的控制和信号电缆、通讯电缆的顺序排列。

当水平通道中含有35kV以上高压电缆,或为满足引入柜盘的电缆符合允许弯曲半径要求时,宜按“由下而上”的顺序排列。

在同一工程中或电缆通道延伸于不同工程的情况,均应按相同的上下排列顺序原则来配置。

(2)支架层数受通道空间限制时,35kV及以下的相邻电压级电力电缆,可排列于同一层支架,1kV及以下电力电缆也可与强电控制和信号电缆配置在同一层支架上。

(3)同一重要回路的工作与备用电缆需实行耐火分隔时,宜适当配置在不同层次的支架上。

5.1.4同一层支架上电缆排列配置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1)控制和信号电缆可紧靠或多层迭置。

(2)除交流系统用单芯电力电缆的同一回路可采取品字形(三叶形)配置外,对重要的同一回路多根电力电缆,不宜迭置。

(3)除交流系统用单芯电缆情况外,电力电缆相互间宜有35mm空隙。

5.1.5交流系统用单芯电力电缆的相序配置及其相间距离,应同时满足电缆金属护层的正常感应电压不超过允许值,并使按持续工作电流选择电缆截面尽可能较小的原则来确定。

电缆工程施工验收标准最新

电缆工程施工验收标准最新

电缆工程施工验收标准最新一、前言电缆工程施工验收标准是指对电缆工程施工过程中各项工作的质量进行检查和确认,以保证电缆工程施工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保障电缆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

电缆工程施工验收标准是电缆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电缆工程施工质量、保障工程安全和可靠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二、电缆工程施工验收范围1. 电缆工程施工验收范围包括电缆线路、电缆敷设、电缆接头、电缆终端等各个环节的工程验收。

2. 电缆线路工程验收内容包括线路走向和布置、线路材料、线路基础、塔杆或管道等设施、线路的电气性能等。

3. 电缆敷设工程验收内容包括敷设工艺、敷设环境、敷设质量等。

4. 电缆接头和终端工程验收内容包括接头和终端制作工艺、接头和终端设施、接头和终端的电气性能等。

三、电缆工程施工验收标准1. 线路走向和布置线路走向和布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各线路及设施的位置应符合布置图纸的要求,并满足线路的安全、可靠和美观要求。

2. 线路材料线路材料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要求,应有生产厂家出具的合格证明,并经过检查合格。

线路材料应满足耐热、防腐、绝缘、导电等性能要求。

3. 线路基础线路基础应符合设计要求,应坚固稳定,符合地质条件和环境要求。

基础混凝土应达到设备的要求,应无裂缝,坍塌现象。

4. 线路设施塔杆或管道等线路设施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应安装牢固,无倾斜、损坏等情况。

5. 电缆敷设工艺电缆敷设应按照设计要求和技术规范进行,应保持电缆外皮完好无损,无扭曲、折弯、压伤等现象。

电缆敷设过程中应注意环境条件,确保电缆的安全敷设。

6. 电缆敷设环境电缆敷设环境应符合相关规范和要求,应无腐蚀性、有害性介质,无严重机械损伤等情况,确保电缆的安全、可靠运行。

7. 敷设质量电缆敷设质量应符合要求,线路应敷设整齐、美观,各种接头应正确接入,应无断头、虚接、漏接等现象。

8. 接头和终端制作工艺接头和终端制作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标准,应使用合格的材料和工具,应按照工艺规范进行,保证接头和终端的可靠性。

电缆线路的施工及验收规范

电缆线路的施工及验收规范

电缆线路的施工及验收规范电缆线路作为电力输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和验收过程对电网的运行和电力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电缆线路的施工及验收规范进行详细介绍。

一、施工规范1.1 施工前准备在进行电缆线路的施工前,应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1.掌握有关工程设计资料,对工程进行认真的检查、审查和评估;2.对施工现场进行勘测和测量,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图;3.落实施工的人员、机具、材料和发电设备等资源,并对其进行清点和验收;4.制定现场安全生产和隐患排查计划;5.安排现场施工管理人员,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有序和卫生。

1.2 施工质量在进行电缆线路的施工过程中,应保证施工质量,包括:1.严格按照工程设计方案和施工图进行施工;2.采用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的材料和设备;3.确保电缆的准确安装和连接,并对连接点进行压力测试;4.严格遵守施工程序,保证施工的连续性和完整性;5.施工过程中确保现场卫生清洁,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1.3 施工安全在电缆线路的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安全规范,包括:1.在施工前进行现场安全检查,消除隐患和污染;2.对现场进行管控,确保现场施工安全;3.充分利用安全防护设施,保证施工人员及设施安全;4.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复检工作,保证其安全意识。

二、验收规范2.1 验收前准备在进行电缆线路的验收前,应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1.对电缆线路进行清洁和检查,排除故障和隐患;2.对设备、仪器进行校验和验证,确保其准确度和可靠性;3.验收人员应经过培训和考试,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4.检查验收工作的记录和报告,确保其完整性和可靠性。

2.2 验收项目在进行电缆线路的验收过程中,应检查以下项目:1.检查电缆的尺寸、截面、护套和绝缘,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2.测量电线的电阻、电容、介质损耗和局部放电等指标,进行相应的评价和测试;3.检查电缆的连接方式和连接点的接触压力,对其进行必要的压力测试;4.检查电缆线路的接地装置和电气绝缘装置,对其进行相应的评价和测试;5.对线路的外观和环境进行检查,排除任何物理和环境障碍。

电力排管施工验收标准

电力排管施工验收标准

电力排管施工验收标准电力施工中排管是重要组成部分,常见的电力排管验收标准主要由以下:(一)排管路径走向和通道断面,应与规划设计一致。

(二) 排管与其它管线、构筑物基础等最小允许间距应满足有关规程的要求。

严禁将电缆平行敷设于地下管道的正上方或正下方。

(三) 35~220kV排管和 18 孔及以上的6~20 kV管方式应采取(钢筋)混凝土全包封防护。

(四) 用于敷设单芯电缆的管材应选用非铁磁性材料。

(五)排管管材的内径不宜小于电缆外径或多根电缆包络外径的1.5 倍,且不宜小于150mm;内部应光滑无毛刺,管口应无毛刺和尖锐棱角,管材动摩擦系数应符合GB50217 规定。

(六)排管要求管孔无杂物,双向疏通检查无明显拖拉障碍。

(七)排管在10%以上的斜坡中,应在标高较高一端的工作井内设置防止电缆因热伸缩而滑落的构件。

(八)排管管路顶部土壤覆盖厚度不宜小于 0.5m。

(九)排管管路应置于经整平夯实土层且有足以保持连续平直的垫块上;纵向排水坡度不宜小于 0.2%。

(十)排管管路纵向连接处的弯曲度,应符合牵引电缆时不致损伤的要求。

(十一)排管管孔端口应采取防止损伤电缆的处理措施。

(十二)排管在选择路径时,应尽可能取直线,在转弯和折角处,应增设工作井。

在直线部分,两工作井之间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排管连接处应设立管枕。

(十三)排管管道径向段应无明显沉降、开裂等迹象。

(十四)排管内所有管孔(含已敷设电缆)和电缆通道与变、配电站(室)连接处均应采用阻水法兰等措施进行防水封堵。

(十五)排管上方沿线土层内应铺设带有电力标识警示带,宽度不小于排管,地面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

(十六) 排管端头宜设工作井,无法设置时,应在埋管端头地面上方设置标识。

(十七)工作井应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不应低于50 年;防水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十八)工作井应无倾斜、变形及塌陷现象。

井壁立面应平整光滑,无突出铁钉、蜂窝等现象。

工作井井底平整干净,无杂物。

电缆排管施工方案DOC

电缆排管施工方案DOC

电缆排管施工方案一、前言电缆排管施工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对于保障电缆的敷设质量和施工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全面介绍电缆排管施工的方案和注意事项,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二、施工前准备1. 设计方案确认在开始施工前,需确认电缆排管的设计方案是否符合要求,包括排管的走向、角度、材质等。

与设计方案对比,确保施工的准确性。

2. 施工区域清理在施工区域内清理杂物、确保平整干净,以便电缆排管的敷设和施工人员的操作。

三、施工步骤1. 定位标志根据设计方案,使用标志物标记电缆排管的路径和位置,确保施工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2. 排管敷设根据定位标志,开始进行电缆排管的敷设,需注意电缆的弯折半径、安全距离等要求,确保电缆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 排管固定在敷设完成后,必须对电缆排管进行固定,使用专用夹具或固定器固定在墙壁或支架上,以免因外力拉扯而受损。

4. 接线连接完成排管的敷设和固定后,进行电缆的接线连接,确保接线正确、牢固可靠,减少接触不良和短路等问题。

四、施工注意事项1. 安全第一在施工过程中,务必注意安全事项,包括佩戴安全帽、手套、防护眼镜等个人防护用具,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2. 质量控制在施工过程中,注意质量控制,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更改或使用次品材料。

3. 施工环境施工过程中应保持施工环境整洁,不得私自乱扔建筑垃圾,确保施工区域的干净和整洁。

五、施工验收在施工完成后,需进行施工验收,确保电缆排管的敷设符合设计要求,质量稳定可靠,不存在问题后方可交付使用。

六、结语本文从电缆排管施工方案、施工步骤、注意事项和质量验收等方面对电缆排管施工进行了全面详细的介绍,希望能对电缆排管施工人员提供一定的实用参考。

愿电缆排管施工顺利进行,工程顺利完成。

以上是电缆排管施工方案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GB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由能源部和建设部共同制订。

该规范的目的是确保电缆线路的施工质量和安全运行。

本规范适用于500kV及以下电力电缆、控制电缆线路安装工程的施工及验收,但对于矿山、船舶、冶金、化工等有特殊要求的电缆线路的安装工程,应符合专业规程的有关规定。

在施工前,电缆线路的安装应按照已批准的设计进行。

同时,电缆及其附件的运输、保管也应符合本规范的要求。

当产品有特殊要求时,还应符合产品的要求。

电缆及其附件在安装前的保管期限应为一年及以下,若需长期保管,则应符合设备保管的专门规定。

总之,本规范的实施将有助于促进电缆线路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保障电缆线路的安全运行。

四、防火材料如防火涂料、包带、堵料等,应根据其性能和保管要求进行储存和保管。

五、电缆桥架应分类储存,以避免因受力而变形。

在储存期间,电缆盘及其包装应保持完好,标志应清晰,封端应密封。

一旦发现缺陷,应及时处理。

充油电缆应经常检查油压,并记录,油压不得降至最低值。

当油压降至零或出现真空时,应及时处理。

第三章电缆管的加工与敷设电缆管不应有穿孔、裂缝和明显的凹凸不平,内壁应光滑;金属电缆管不应有严重锈蚀。

硬质塑料管不应用于温度过高或过低的场所。

在易受机械损伤的地方和在受力较大处直埋时,应采用足够强度的管材。

电缆管的加工应符合以下要求:一、管口应无毛刺和尖锐棱角,宜做成喇叭形。

二、电缆管在弯制后,不应有裂缝和明显的凹瘪现象,其弯扁程度不应大于管子外径的10%;电缆管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所穿入电缆的最小允许弯曲半径。

三、金属电缆管应在外表涂上防腐漆或涂沥青,镀锌管锌层剥落处也应涂以防腐漆。

电缆管的内径与电缆外径之比不得小于1.1;混凝土管、陶土管、石棉水泥管除应满足上述要求外,其内径尚不宜小于100mm。

每根电缆管的弯头不应超过3个,直角弯不应超过2个。

电缆管明敷时应符合以下要求:一、电缆管应安装牢固;电缆管支持点间的距离,当设计无规定时,不应超过3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缆排管工程施工工艺及验收规定
————————————————————————————————作者:————————————————————————————————日期:
电缆排管工程施工工艺及验收规定
一、排管敷设的要求
1. 电缆排管所需孔数,除按电网规划确定敷设电缆根数外,还需有适当备用孔供更新电缆用,但排管的最大规模不宜超过21孔。

排管顶部土壤覆盖深度不宜小于0.5m,且与电缆、管道(沟)及其他构筑物的交叉距离应满足有关规程的要求。

2.选择排管路径时,尽可能取直线,在转弯和折角处,应加工井。

在直线部分,两工井之间距离以120~140m为宜,排管在工井处的管口应封堵。

3. 排管地基应坚实、平整,不得有沉陷。

不符合要求时,应对地基进行处理并夯实,以免地基下沉损坏电缆。

排管应有0.3%的坡度,使积水流向工井。

4. 工井的尺寸应考虑电缆的弯曲半径和满足接头安装的需要,工井的高度应使工作人员能站立操作,且不小于1.9m,工井底应有积水坑,向集水坑泄水坡度不应小于0.3%。

5. 工井内电缆支架应有良好的接地,托架应作防腐处理。

工井内应预埋构件,便于在敷设电缆使用牵引机械时固定滑轮。

6. 排管建成后及敷设电缆前,应用试验棒疏通检查排管内壁有无尖刺或其他障碍物,防止敷设时损伤电缆。

7. 排管应使用对电缆金属护套无腐蚀作用的材料制成,如水泥管或玻璃钢管。

管的内径不宜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且不小于150mm。

管子内部必须光滑,管子连接时,管孔应对准,接缝应严密,不得有地下水和泥浆渗入。

8. 工井内的两侧除需预埋供安装用立柱支架等铁件外,在顶板和底板以及与排管接口部位,还需预埋供吊装电缆用的吊环以及供电缆敷设施工所需的拉环。

安装在工井内的金属构件皆应用镀锌扁钢与接地装臵连接。

每座工井应设接地装臵,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欧姆。

在10%以上的斜坡排管中,应在标高较高一端的工井内设臵防止电缆因热伸缩而滑落的构件。

二、直埋电缆排管工程相关工序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一)直埋电缆排管模板安装工程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1 检查数量
(1)主控项目
a) 先进行全面检查和实测,再抽查有代表性的部位3处-5
处及以上(每处长5m-10m)。

(2)一般项目
a) 抽查5处-10处,每一检验项目的测点不得少于10处(不足10处的作全数检测)。

2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见表一
表一直埋电缆排管模板安装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二直)电埋排缆模管拆除工程质量标准和板验检方法1 查数量:全检检数查。

2质量准和标检验法:见方二。

表二模拆板工除质程标准和检验方法量
(三钢筋)工加工程量标准和质验检方法
1检查量数:
(1)主控项目:
a)筋原材钢:按进料的场批和次品的抽产检样验方确案定。

b)钢加筋工:按每工班同一类作钢型、筋同一工设备加抽查不少应于3件。

(2)一般项目
a)筋表面钢量质进:时和使场前用应全数检查。

b)他一般其项目:按工每作同一类班型钢、筋一加工设同抽备抽查不少应于3件。

2 量质准和检标验方法见表三。

表三直电埋排缆钢管加工质量标准和检验筋方法
(四)电缆排管钢筋安装工程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1 检查数量
(1)主控项目先进行全面检查和实测,再抽查有代表性的部位3处-5处及以上(每处长5m-10m)。

(2)一般项目抽查5处-10处,每一检验项目的测点不得少于10处(不足10处的作全数检测)。

2 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见表四
表四直埋电缆排管钢筋安装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五)直埋电缆排管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
1 适用范围:适用于施工企业现场型混凝土搅拌站,对采购社会
商品混凝土应按国家预拌混凝土的有关规定执行。

2 检查数量
(1)主控项目
a) 水泥: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不超过200t为一批,散装不超过500t为一批,每批抽样至少1次。

b) 外加剂: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2)一般项目
a) 掺合料、粗细骨料: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b)拌制用水:同一水源检查不应少于1次。

砂、石含水率:每工作班检查1次。

3 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见表五。

表五直埋电缆排管混凝土原料及配合比设计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六)直埋电缆排管混凝土施工质量标准与检验方法
1 检查数量
(1)主控项目混凝土取样与试件留臵应符合下列规定:
a) 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1次;
b) 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1次;
c) 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 m3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 m3取样不得少于1次;
d) 每次取样应至少留臵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臵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e) 抗渗混凝土:同一工程、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应少于1次,留臵组数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f) 原材料称量:每工作台班检查不应少于1次。

g) 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应全数检查。

(2)一般项目全数检查
2 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见表六。

表六直埋电缆排管混凝土施工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七)电缆排管混凝土结构外观及尺寸偏差质量标准与检验方法
1 检查数量
(1)主控项目
先进行全面检查和实测,再抽查有代表性的部位3处-5处及以上(每处长5m-10m)。

(2)一般项目
抽查5处-10处,每一检验项目的测点不得少于10处(不足10处的作全数检测)。

2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见表七。

表七直埋电缆排管混凝土结构外观及尺寸偏差质量标准和检验
三、电缆排管和工井的验收电缆排管是一种使用比较广泛的土建
设施,对排管和与之相配套的工井,应检查验收以下内容。

(一)管道和工井的验收
1.排管孔径和孔数
电缆排管的孔径和孔数应符合设计要求。

2. 衬管材质的验收
排管用的衬管应具有下列性能:物理和化学性能稳定,有一定机械强度,对电缆外护层无腐蚀,内壁光滑无毛刺,遇电弧不延燃。

3. 工井接地的验收
工井内的金属支架和预埋铁件要可靠接地,接地方式要与设计相符,且接地电阻满足设计要求。

4. 工井尺寸的验收
工井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查其是否有集水坑,是否满足电缆敷设时弯曲半径的要求,工井内应无杂物、无积水。

5. 工井间距的验收
由于电缆工井是引入电缆,放臵牵引、输送设备和安装电缆接头的场所,根据高压和中压电缆的允许牵引力和侧压力,考虑到敷设电缆和检修电缆制作接头的需要,两座电缆工井之间的间距一般不宜大于150m。

(二)土建验收
典型的电缆排管结构包括基础、衬管和外包钢筋混凝土。

1. 基础
排管基础通常为道渣垫层和素混凝土基础两层。

(1)道渣垫层。

道渣垫层采用粒径为30~80mm的碎石或卵石,铺设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垫层要夯实,其宽度要求比素混凝土基础宽一些。

(2)素混凝土基础。

在道渣垫层上铺素混凝土基础,厚度满足设计要求。

素混凝土基础应浇捣密实,及时排除基坑积水。

对一般排管的素混凝土基础,原则上应一次浇完。

如需分段浇捣,应采取预留接头钢筋、毛面、刷浆等措施。

浇注完成后要做好养护。

2.排管
排管施工,原则上应先建工井,再建排管,并从一座工井向另一座工井顺序铺设管材。

排管间距要保持一致,应用特制的“U”形定
位垫块将排管固定。

垫块不得放在管子接头处,上下左右要错开,安装要符合设计要求。

排管的平面位臵应尽可能保持平直。

每节排管转角要满足产品
使用说明书的要求,但相邻排管只能向一个方向转弯,不允许有“S”形的转弯。

3. 外包钢筋混凝土
排管四周按设计图要求,以钢筋增强,外包混凝土。

应使用小型手提式振荡器将混凝土浇捣密实。

外包混凝土分段施工时,应留下阶梯形施工缝,每一施工段的长度应不少于50m。

4. 排管与工井的连接
在工井墙壁预留与排管断面相吻合的方孔,在方孔的上下口预留与排管相同规格的钢筋作为插铁。

排管接入工井预留孔处,将排管上、下钢筋与工井预留插铁绑扎。

在浇捣排管外包混凝土之前,应将工井留孔的混凝土接触面凿毛(糙),并用水泥浆冲洗。

在排管与工井接口处应设臵变形缝。

5. 排管疏通检查
为了确保敷设时电缆护套不被损伤,在排管建好后,应对各孔管道进行疏通检查。

管道内不得有因漏浆形成的水泥结块及其他残留物,衬管接头处应光滑,不得有尖突。

疏通检查方式是应用疏通器来回牵拉,应双向畅通。

疏通器的管径和长度应符合表GYDL00206002-2的要求。

在疏通检查中,如发现排管内有可能损伤电缆护套的异物,必须清除。

清除方法可用钢丝刷、铁链和疏通器来回牵拉,必要时用管道内窥镜探测检查。

只有当管道内异物排除,整条管道双向畅通后,才能敷设电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