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康雷达区间测速卡口方案

合集下载

区间测速技术方案

区间测速技术方案

一体机区间测速技术方案✓纯视频检测机动车✓自动号牌识别✓高清卡口功能,支持高清视频录像✓车辆测速及违章自动上传✓支持3G等无线方式工作目录一、系统概述 (4)二、方案叙述 (4)2。

1、设计目标 (4)2.2、设计原则 (5)三、方案设计 (6)四.主要功能模块 (8)4.1 车辆捕获 (8)4。

2通行速度测算 (8)4。

3 车牌识别 (9)4.4高清录像 (9)4.5 自动截取车牌 (10)4.6黑名单自动比对报警 (10)4。

7智能补光 (10)4.8前端卡点存储 (10)4.9自动校时 (10)4.10数据自动上传 (10)4。

11数据检索、流量统计 (10)4。

12本地存储,循环覆盖 (11)4。

13设施安全保障 (11)4.14 开放的系统集成接口 (11)五、系统特点 (11)5。

1、系统特点 (11)六、环境指标 (12)七、技术指标: (12)八、售后服务与技术支持 (13)一、系统概述随着我国私家车数量的激增和高速公路里程的不断增加,人们的出行变得越来越方便快捷。

随之而来如何保障高速公路的畅通和减少事故的发生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高速公路事故多发,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的。

超速行驶、违章变更车道所引发的事故占事故总数的七成左右。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小型载客汽车最高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120公里。

但在高速公路上,不少汽车的速度远高于最高限速。

一方面相关部门要加大宣传增强司机的安全行车意识;另一方面技术监管和处罚威慑也成为必不可少的手段。

因此如何准确、可靠的获取高速公路机动车的行驶速度成为相关部门关注的焦点。

区间测速系统是基于先进的纯视频车辆检测技术、车辆牌照自动识别技术、网络通讯技术,来实现的一种新型的超速违法取证系统。

区间测速系统通过记录车辆在不同地点的信息(车牌、时间等),并把该车辆在区间内行驶的平均速度和设定的限速值作比较,判定该车是否超速,区间车速=区间距离÷行驶时间。

高速公路高清卡口方案(300W雷达)

高速公路高清卡口方案(300W雷达)

高清卡口解决方案—300万雷达检测目录1.概述5..1.1.系统概述51.2.设计原则51.3.设计依据82.需求分析112.1.行业现状112.2.存在问题112.2.1.图片清晰度低112.2.2.应用技术水平低下112.2.3.系统功能扩展性差112.2.4.环境适应性差122.2.5.功能简单,缺乏深度应用122.3.发展趋势122.3.1.高清化122.3.2.集成化122.3.3.网络化122.3.4.智能化133.整体设计143.1.系统架构143.2.系统组成143.2.1.前端采集子系统143.2.2.网络传输子系统163.2.3.中心管理子系统174.详细设计184.1.系统原理184.1.1.雷达检测原理184.1.2.视频检测原理194.2.系统功能214.2.1.系统功能列表214.2.2.前端系统功能详解234.3.系统性能284.4.■■■■■■■■294.4.1.平台主要设备、模块294.4.2.中心平台架设环境设计324.4.3.系统总体框架354.4.4.控制管理功能364.4.5.配置管理功能424.4.6..资源信息获取功能465.特点优势475.1.摄像机高密度集成技术应用提升卡口前端系统稳定性475.2.车牌前端识别系统4.75.3.雷达检测模式保障系统工作稳定485.4.全过程数据安全加密处理485.5.多重冗余的数据安全保障技术485.6.智能分析应用与深度数据挖掘相结合提供更多有用证据495.7.摄像机内置车牌识别等智能算法495.8.低功耗,适合太阳能供电515.9.安装、维护简单,工作量小515.10.前端设备的智能化5.25.11.单车道独立运行能力525.12.对光照气候环境良好的适应性525.13.准确抓拍无牌或者号牌遮挡车辆535.14.车牌识别速度快5.35.15.车牌识别像素、角度容忍度高535.16.车牌识别准确率高5.35.17.双码流摄像机,同步支持抓拍和录像545.18.强光抑制功能545.19.模块化设计,稳定性和扩展性强555.20.设备运行状态自动监测555.21.采用工业级器件,超长寿命555.22.系统扩展性好555.23.解决方案灵活,最大程度满足客户需求566.平台功能清单567.主要设备介绍578.配置清单6..2.9.售后服务承诺639.1.售后服务机构和人员情况641.概述1.1. 系统概述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车辆的普及程度也越来越高,但同时治安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尤其是与车辆相关的刑事和治安案件。

区间测速方案..

区间测速方案..

卡口区间测速系统设计方案设计方案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二00九年五月1 区间测速系统1.1概述传统超速抓拍系统采用的是单点测速方式,测量的是车辆的瞬时速度,争议较大、容易躲避。

区间测速是在高速公路某一区间(一般为20公里左右)的两端安装自动抓拍系统,记录车辆通过两端的时间,利用“速度=距离/时间”公式,计算出车辆在该区间内的平均车速。

为达到满意的效果,抓拍系统应具有很高的车辆捕获率和识别正确率。

区间测速让驾驶员难以回避,做为处罚超速违法行为的法律依据将更有说服力。

区间测速与单点测速相比有如下优势:1.监控范围大。

区间测速系统由于对监控路面进行长距离监控,对该区间内行驶的机动车进行全程监控,扩大了超速监控的范围,控制了区间内整体的行车速度。

2.测速精度高。

区间距离为两个监测断面之间的距离,通过激光测量标定,距离误差几乎为零;机动车行驶时间为经过两个监测断面的时间差,所有断面点设备时间同步,并采用GPS时钟校时,时间误差小。

3.“反监控”能力强、监控效果显著。

机动车驾驶员常利用电子狗等高科技设备提前发现电子警察并进行逃避;在单点测速或监控点周边地段刹车减速,经过监控点后继续超速行驶;这类具有反监控能力的违法超速车,在区间测速系统监控下将无所遁形。

4.说服力强,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

区间测速系统测速原理简单,精度高,监控范围为全区间,控制区间内的平均车速,更容易被驾驶人接受。

5.可拓展性更强。

根据应用的需要,区间测速系统可以扩展更多的应用功能,如:道路监控功能、治安(交通)卡口功能、交通流采集功能、非法占用路肩等违法取证功能(路肩加设备)、交通诱导功能(加诱导屏)等。

1.2 系统设计原则1.2.1标准化该系统严格按照公安部颁标准《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A/T 497-2004)规定的技术要求进行设计,同时,在采用高清摄像技术方面又进行了功能和性能上的扩展。

1.2.2可扩展性和兼容性由于用户以后的需求会不断发展,系统建设的数量将随之扩大,在设计上,即要在功能上推陈出新,又要兼容旧的系统,以保护用户的投资,因此我们采用模块化设计,模块间数据传输均采用标准的传输协议,任何一个模块的升级短期内都不会影响到其它模块的正常应用。

卡口测速管理系统方案

卡口测速管理系统方案

智能卡口雷达测速管理系统综合方案/ 视频触发/ 智能卡口管理/ 机动车号牌自动识别目录目录 (1)1.概述 (3)2.系统总体设计 (4)2.1系统建设背景 (4)2.2系统简介 (4)2.3设计依据标准 (5)2.4设计原则和目标 (5)3.方案设计 (7)3.1系统简介 (7)3.2系统结构 (11)3.2.1系统拓扑图 (11)3.2.2前端路口控制部分 (11)3.2.3网络传输部分 (12)3.2.4中心管理部分 (12)4.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 (14)4.1系统框架 (14)4.2系统功能 (18)4.2.1车辆捕获 (18)4.2.2超速违法取证 (19)4.2.3图像记录 (21)4.2.4车辆号牌识别 (22)4.2.5流量检测 (23)4.2.6夜间补光模块 (23)4.3中心管理单元 (24)4.4系统主要功能特点 (26)5.技术指标 (27)6.硬件配置 (28)6.1卡口监测系统主机 (28)6.2特写摄像机 (29)6.3特写摄像机镜头 (30)6.4补光灯 (30)6.5防护罩 (30)6.6全景摄像机(可选) (31)6.7全景摄像机镜头 (31)6.8雷达(可选) (32)6.9硬盘录像机(可选) (33)6.10设备机箱(可选) (34)6.11通讯设备(可选) (34)6.12数据库设备(可选) (35)6.13网络交换机(可选) (36)6.14磁盘阵列(可选) (37)6.15视频分配器 (37)7.设计规范 (38)7.1总则 (38)7.2系统构成 (38)7.3系统勘察 (39)7.4设备外观 (40)7.5架杆规格 (40)1.概述卡口自动监测系统作为现代交通违章自动监测的有效补充,在非现场执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各相关部门近几年的共同建设,自动监测系统在现代交通执法中得到了大量的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为了加快城市交通管理系统的信息化、智能化进程,在现有的城建规模上提高城市路网的通行能力,保证车辆的安全快速的行驶,提高管理交通系统的效率和执行力,卡口自动监测系统显得极为重要。

海康威视解决方案1

海康威视解决方案1

海康威视解决方案高清楚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杭州海康威视系统技术地址:杭州市马塍路36 号高清楚公路车辆智能检测记录系统1-述........................................................................................................................................................ .. (3)2 设计原那么与依据.....................................................................................................................................................42.1 设计原那么......................................................................................................................................................42.2 设计依据......................................................................................................................................................53 高清公路车辆智能监测(智能卡口)系统 (6)3.1 系统架构......................................................................................................................................................6卡口车辆记录子系统 (6)中心治理子系统 (7)网络通信子系统 (7)3.2 系统工作原理 (8)3.3 系统前端组成 (10)车辆检测部份 (10)车速测量部份 (10)图像搜集抓拍部份 (11)动力电源部份 (11)辅助光自动操纵部份 (12)主控运算机部份 (12)3.4 系统要紧功能 (12)3.5 系统要紧特点 (15)3.6 系统要紧设备技术参数 (19)3.7 系统技术指标 (22)3.8 高清公路车辆智能监测(卡口)系统配置清单 (23)第2 页 /共 24 页高清楚公路车辆智能检测记录系统一、概述最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进展,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加,交通违法行为致使的道路交通事故大幅增加,严峻危害着人民群众的人身和财产平安。

区间测速技术方案

区间测速技术方案

区间测速技术方案区间测速技术是一种利用设备对行驶车辆进行速度检测和监控的方法。

在现代交通管理中,区间测速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阐述区间测速技术的方案及其优点。

一、区间测速技术的原理区间测速技术利用视频监控设备、雷达测速设备以及车辆识别技术等多种设备对车辆的速度进行检测,可以准确地测量车辆的行驶速度。

区间测速技术的原理是将一段公路划分为多个区间,通过监控设备对车辆的速度进行检测,然后计算车辆在不同区间的平均速度,从而判断车辆是否超速。

二、区间测速技术的方案1.选择测速设备区间测速需要选用合适的测速设备来进行检测,主要包括雷达测速设备和激光测速设备两种。

雷达测速设备主要是利用物体反射回来的电磁波进行检测,适用于高速公路的测速;而激光测速设备则是利用激光束对车辆进行测速,适用于城市道路等低速公路。

2.选择监控设备区间测速需要选用合适的监控设备来进行监控,主要包括摄像头监控设备、车位感应技术等多种技术。

摄像头监控设备是最常见的区间测速技术之一,可以适用于不同的公路情况;而车位感应技术则是利用车辆驶过时产生的电磁波来检测车辆的数量和速度等信息,适用于城市道路等资源有限的公路。

3.软件系统区间测速技术需要开发相应的软件系统进行车辆识别、数据传输等工作。

这些软件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的测速设备和监控设备开发,包括测速算法、数据采集和传输等各种功能。

三、区间测速技术的优点1.准确性高区间测速技术具有高度准确性,可以测量车辆的平均速度,从而精确地判断车辆是否超速。

与传统单点测速方式相比,区间测速技术可以有效避免误判和漏判等问题。

2.效率高区间测速技术可以对多个车辆进行测速,精确计算车辆的速度,从而显著提高了测速效率。

同时,区间测速技术可以实时监测车辆的速度,对违章行为及时进行处理,有效提高了交通管理的效率。

3.安全性高区间测速技术可以在保证道路畅通的情况下,确保车辆行驶安全。

在交通管理中,区间测速技术可以为车辆驾驶员提供重要的安全保障,有效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海康雷达区间测速卡口方案

海康雷达区间测速卡口方案

海康雷达区间测速卡口方案高清雷达测速卡口解决方案(IS-3013VR)目录第1 章概述 (1)1.1 应用背景 (1)1.2 设计原则 (1)1.3 设计依据 (4)第2 章系统总体设计 (7)2.1 设计思想 (7)2.1.1坚持两个原则 (7)2.1.2遵循三个模式 (7)2.1.3保持四个一致 (7)2.2 技术路线 (8)2.2.1卡口系统前端设备技术路线 (8)2.2.2卡口系统中心管理平台技术路线 (8) 2.3 系统结构 (9)2.4 系统组成 (10)2.5 功能描述 (11)2.5.1车辆捕获功能 (11)2.5.2车辆速度检测功能 (11)2.5.3车辆图像记录功能 (11)2.5.4超速抓拍功能 (12)2.5.5智能补光功能 (12)2.5.6车辆牌照自动识别功能 (13)2.5.7车身颜色识别功能 (14)2.5.8车型判别功能 (15)2.5.9车标识别功能 (15)2.5.10车辆子品牌识别功能 (15)2.5.11未系安全带检测功能 (15)2.5.12接打电话检测功能 (15)2.5.13人脸特征抠图 (15)2.5.14打开遮阳板检测 (16)2.5.15前端备份存储功能 (16)2.5.16数据断点续传功能 (16)2.5.17图像防篡改功能 (16)2.5.18网络远程维护功能 (16)2.5.19全景高清录像功能(选配) (16) 2.5.20平台功能 (17)2.6 系统性能指标 (17)第3 章前端子系统设计 (20)3.1 前端子系统组成 (20)3.1.1前端子系统组成 (20)3.1.2车辆测速单元 (21)3.1.3图像采集识别处理单元 (21)3.1.4前端数据处理及上传单元 (22) 3.1.5网络传输单元 (22)3.1.6视频监控单元(选配) (22)3.2 系统现场布局 (22)3.2.1现场布局俯视图 (23)3.2.2现场布局侧视图 (23)3.3 硬件设备配置原则 (23)3.4 前端系统主要设备选型 (24)3.4.1 300万卡口抓拍单元 (24)3.4.2雷达 (26)3.4.3补光灯 (27)3.4.4终端服务器 (28)第4 章网络传输子系统设计 (30)第5 章中心存储子系统设计 (31)5.1 存储方案 (31)5.1.1存储需求 (31)5.1.2存储技术对比 (31)5.1.3存储方案选择 (33)5.2 数据存储设计 (33)5.3 图片存储设计 (34)5.4 视频存储设计(选配) (34)第6 章中心管理平台子系统设计 (36)6.1 平台概述 (36)6.1.1平台整体架构 (36)6.1.2平台功能模块 (38)6.1.3平台业务支撑 (39)6.2 运行环境要求 (40)6.2.1硬件环境 (40)6.2.2软件环境 (41)6.2.3网络环境 (42)6.3 配置推荐原则 (42)6.4 平台功能设计 (51)6.4.1平台基础应用 (51)6.4.2平台增值应用 (72)6.4.3平台新技术应用 (90)第7 章系统特点 (99)7.1 一套卡口抓拍单元覆盖2/3个车道 (99)7.2 摄像机高密度集成技术应用提升卡口前端系统稳定性 (99) 7.3 车牌前端识别技术 (99)7.4 视频检测模式保障系统工作稳定性 (100)7.5 雷达测速模式保障速度的准确性 (100)7.6 系统运维成本低 (101)7.7 前端系统结构简单稳定 (101)第8 章系统拍摄效果 (102)8.1 300万雷达卡口抓拍效果 (102) 8.1.1白天抓拍效果 (102)8.1.2夜间抓拍效果 (104)。

区间测速解决方案

区间测速解决方案

区间测速解决方案引言在道路交通管理中,区间测速是一种常见的手段,用于控制车辆的速度,提高交通安全性。

本文档将介绍一种区间测速解决方案,包括其原理、实施步骤和效果评估等内容。

解决方案原理区间测速解决方案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两个位置之间已知的距离和车辆通过该距离所用的时间,计算出车辆的平均速度,从而确定是否违规超速。

下面是该方案的具体实施步骤。

实施步骤1.选定测速区间:首先需要确定一个合适的测速区间,通常是一段路段或者是两个位置之间的距离。

2.安装测速设备:在选定的测速区间内,安装合适的测速设备,常用的设备包括雷达测速仪和摄像头。

3.校准测速设备:在设备安装完毕后,需要对测速设备进行校准,确保其测得的速度准确可靠。

4.记录车辆通过时间:设备安装好并校准完成后,开始记录车辆通过测速区间的时间,通常会使用计时器或者其他计时装置。

5.计算车辆平均速度:根据车辆通过测速区间的时间和已知的距离,计算出车辆的平均速度。

常用的计算公式为:速度 = 距离 / 时间。

6.比较车辆速度与限速:将计算得到的车辆平均速度与道路限速进行比较,判断车辆是否超速。

效果评估区间测速解决方案的效果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1.准确性:测速设备的准确性是保证整个方案有效的关键因素。

可以通过与其他准确测速设备的对比和实际车速测量结果的比对来评估准确性。

2.稳定性:测速设备应当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以在复杂的道路环境和不同的天气条件下正常工作。

可以通过长时间运行和不同环境下的测试来评估稳定性。

3.可靠性:测速设备应当具有高度可靠性,能够正常工作并提供准确的测速结果。

可以通过多次测速实验和故障率统计来评估可靠性。

4.可操作性:方案的可操作性是指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是否便捷、简单。

可以通过用户体验调查和操作指南的编写来评估可操作性。

结论区间测速解决方案是一种有效的控制车辆速度的手段,可以提高道路交通的安全性。

该方案通过测量车辆通过已知距离所用的时间,计算出车辆的平均速度,并与道路限速进行比较,从而确定是否超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清雷达测速卡口解决方案
(IS-3013VR)
目录
第1 章概述 (1)
1.1 应用背景 (1)
1.2 设计原则 (1)
1.3 设计依据 (4)
第2 章系统总体设计 (7)
2.1 设计思想 (7)
2.1.1坚持两个原则 (7)
2.1.2遵循三个模式 (7)
2.1.3保持四个一致 (7)
2.2 技术路线 (8)
2.2.1卡口系统前端设备技术路线 (8)
2.2.2卡口系统中心管理平台技术路线 (8)
2.3 系统结构 (9)
2.4 系统组成 (10)
2.5 功能描述 (11)
2.5.1车辆捕获功能 (11)
2.5.2车辆速度检测功能 (11)
2.5.3车辆图像记录功能 (11)
2.5.4超速抓拍功能 (12)
2.5.5智能补光功能 (12)
2.5.6车辆牌照自动识别功能 (13)
2.5.7车身颜色识别功能 (14)
2.5.8车型判别功能 (15)
2.5.9车标识别功能 (15)
2.5.10车辆子品牌识别功能 (15)
2.5.11未系安全带检测功能 (15)
2.5.12接打电话检测功能 (15)
2.5.13人脸特征抠图 (15)
2.5.14打开遮阳板检测 (16)
2.5.15前端备份存储功能 (16)
2.5.16数据断点续传功能 (16)
2.5.17图像防篡改功能 (16)
2.5.18网络远程维护功能 (16)
2.5.19全景高清录像功能(选配) (16)
2.5.20平台功能 (17)
2.6 系统性能指标 (17)
第3 章前端子系统设计 (20)
3.1 前端子系统组成 (20)
3.1.1前端子系统组成 (20)
3.1.2车辆测速单元 (21)
3.1.3图像采集识别处理单元 (21)
3.1.4前端数据处理及上传单元 (22)
3.1.5网络传输单元 (22)
3.1.6视频监控单元(选配) (22)
3.2 系统现场布局 (22)
3.2.1现场布局俯视图 (23)
3.2.2现场布局侧视图 (23)
3.3 硬件设备配置原则 (23)
3.4 前端系统主要设备选型 (24)
3.4.1 300万卡口抓拍单元 (24)
3.4.2雷达 (26)
3.4.3补光灯 (27)
3.4.4终端服务器 (28)
第4 章网络传输子系统设计 (30)
第5 章中心存储子系统设计 (31)
5.1 存储方案 (31)
5.1.1存储需求 (31)
5.1.2存储技术对比 (31)
5.1.3存储方案选择 (33)
5.2 数据存储设计 (33)
5.3 图片存储设计 (34)
5.4 视频存储设计(选配) (34)
第6 章中心管理平台子系统设计 (36)
6.1 平台概述 (36)
6.1.1平台整体架构 (36)
6.1.2平台功能模块 (38)
6.1.3平台业务支撑 (39)
6.2 运行环境要求 (40)
6.2.1硬件环境 (40)
6.2.2软件环境 (41)
6.2.3网络环境 (42)
6.3 配置推荐原则 (42)
6.4 平台功能设计 (51)
6.4.1平台基础应用 (51)
6.4.2平台增值应用 (72)
6.4.3平台新技术应用 (90)
第7 章系统特点 (99)
7.1 一套卡口抓拍单元覆盖2/3个车道 (99)
7.2 摄像机高密度集成技术应用提升卡口前端系统稳定性 (99)
7.3 车牌前端识别技术 (99)
7.4 视频检测模式保障系统工作稳定性 (100)
7.5 雷达测速模式保障速度的准确性 (100)
7.6 系统运维成本低 (101)
7.7 前端系统结构简单稳定 (101)
第8 章系统拍摄效果 (102)
8.1 300万雷达卡口抓拍效果 (102)
8.1.1白天抓拍效果 (102)
8.1.2夜间抓拍效果 (1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