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模常用零件名称及作用
注塑模零部件及作用

注塑模零部件及作用定位圈:使注塑机喷嘴与模具浇口套对中,决定模具在注塑机上安装位置的零件。
定模座板:使定模固定在注塑机的固定工作台面的板件。
浇口套:直接与注塑机喷嘴或者压注模加料腔接触,带有主流道通道的衬套零件。
定模板:使压力机、注射机等的合模机构中不做开闭运动的载模板,在注塑机中安装定模的模板。
型芯:成型塑件内表面的凸状零件。
动模板:使压力机、注射机等的合模机构中做开闭运动的载模板,该板随液压活塞或连杆机构的移动带动模具运动。
支承板:防止成型零件(凸模、凹模、镶件或型芯)和导向零件轴向移动并承受成型压力的板件。
垫块:调节模具闭合高度,形成推出机构所需的推出空间的块状零件。
动模座板:使动模固定在注塑机的移动工作台面上的板件。
推杆固定板:用以固定推出和复位零件的以及推板导套的板件。
推板:支承推出和复位零件,直接传递机床推出力的零件。
导套:与安装在另一半模上的导柱相配合,用以确定动、静模的相对位置,保证模具相对运动导向精度的圆套型零件。
导柱:与安装在另一半模上的导套相配合,用以确定动、静模的相对位置,保证模具相对运动导向精度的圆柱型零件。
推板导套:与推板导柱相配合,用于推出机构导向的圆柱形零件。
推板导柱:与推板导套相配合,用于推出机构中的圆柱形导向件。
复位杆:借助模具的闭合动作,使推出机构复位的杆件。
拉料杆:为了拉出浇注套内的浇注凝胶,在主流道正对面,设置头部带有凹槽或者其他形状的杆件。
推杆:用于推出塑件或者浇注系统凝料的杆件。
限位钉:起限位作用,模架中用于顶板限位(于B板反面或顶板正面),对推出机构起支撑和调整作用并防止其复位时受异物障碍的零件。
推管:推出机构之一。
推件板:推出机构之一。
斜导柱、侧抽芯滑块、楔紧块:斜导柱、侧抽芯滑块、楔紧块等组成斜导柱侧抽芯机构。
各零件的作用

1、复位杆的作用复位杆主要起到引导推杆板复位,在小型的模具中,复位杆套上弹簧,在推杆将产品推出后,弹簧将推杆板弹回复位;在大型模具中,由于弹簧的弹力无法将推杆版推回复位,这时要想将推杆复位,就要用到复位杆了。
这时将模具合起来,定模板就会推动复位杆将推杆板推回了,从而实现复位。
这样说应该懂了吧?2、单分型面注射模各部分的作用名称作用动模板可以做型腔;固定导柱;冷却水道;为复位杆导向;固定型芯;固定拉料杆定模板分流道;固定导套;充当型腔;做冷却水道;固定浇口套;连接定模座板;为复位杆后退提供一个支撑.冷却水道给产品冷却定型、尺寸稳定的的作用.定位圈用于模具和机床定位;防止浇口套轴向移动;让塑料模具与注塑机的定模固定板上孔相配合。
浇口套注塑机与模具连接的连接点;流体流入型腔的主流道; 还起连接分流道的作用。
型芯作注塑空心产品的空心部分填充物;与模具的间隙配合可以用来做排气系统。
导套模具两半合到一起时的导向定位作用,防止装坏。
导柱一、支撑作用,导柱安装在下模座上,对上模座有一定的支撑作用;其二、导向作用,导柱主要与安装在上模座的导套配合使用,使上模座在压力机的作用下沿导柱上下运动定模座板将定模固定在压铸机的定模模座上,并使得浇口套对准压铸机压室.对于通孔式套板的压铸模具,定模座板还要通过和定模套板连接来压紧镶块,以形成定模整体。
动模座板直接与压铸机的动模模座固定,使动模部分固定在压铸机上,并设置限位钉支撑板对于通孔式套板的压铸模具,支承板要通过和动模套板连接来压紧镶块,以形成动模整体。
在不通孔模架中不用支承板,此时支承板与套板合㈡为一,整体做出。
支承板上还要装配推杆和导柱,与动模套板和卸料板组成一体后形成动模,在金属液填充时支承板要承受压力。
支撑柱主要作用是增加模具在压射中动模抗压能力,以防止模具在压射中局部变形,胜之于模具型腔或模框出现开裂等情况出现。
推板和推杆固定板直接与压铸机的动模模座固定;装配并固定推杆及复位杆等零件,组成模架中的推出机构。
注射模结构及分类

注射模结构及分类一注射模具的结构组成注射模具的结构由塑件的复杂程度及注射机的结构形式等因素决定,其基本结构由动模和定模两部分组成。
其中定模部分安装在注射机的固定模板上,动模部分安装在注射机的移动模板上。
在注射成型过程中,动模部分随注射机上的合模系统运动,同时动模部分与定模部分由导柱导向而闭合构成浇注系统和型腔,塑料熔体从注射机喷嘴经浇注系统进入型腔,冷却后开模时,动模部分和定模部分分离,取出塑件。
根据模具各部分所起的作用,注射模具为成型零部件、结构零部件、浇注系统、温度调节系统、排气系统组成,如图4-1所示。
1.成型零部件是指组成型腔的零件。
如:凸模(型芯)、凹模以及嵌件和镶块等。
凸模(型芯)形成塑件的内表面形状,凹模(型腔)形成塑件的外表面形状。
合模后凸模和凹模便构成了模具的型腔。
如图4-1所示的模具中,型腔是由动模板1、定模板2、凸模7等组成的。
2.结构零部件指模架、机构等。
模架如:上、下模座,支承零部件等;机构,如:合模导向机构,推出机构,侧抽芯机构等。
支承零部件是用来防止成型零部件及各部分机构在成型压力作用下发生变形超差现象的零部件称支承零部件。
模具支承零件主要有:支承块(垫块)、支承板(动模垫板)、支撑块、支撑板、支撑柱(动模支柱)等。
合模导向机构是保证动模和定模在合模时准确对合。
常用的有:导柱导向机构和锥面导向机构。
推出机构是指分型后将塑件从模具中推出的装置。
常见有:推杆推出、推管推出、推板推出、凹模推出、顺序推出等机构。
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是当塑件侧壁有凹凸形状,开模前先把成型凹凸形状的模块或型芯从塑件上脱开或抽出的装置。
3. 浇注系统熔融塑料从注射机喷嘴进入模具型腔所流经的通道称为浇注系统,浇注系统由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及冷料穴等四部分组成。
4. 温度调节系统为了满足注射工艺对模具的温度要求,必须对模具的温度进行控制,所以模具常常设有冷却或加热的温度调节系统。
冷却系统一般是在模具上开设冷却水道(图4-1中3),而加热系统是在模具内部或四周安装加热元件。
注射模具基本结构及分类

1. 注射模的结构组成 2. 注射模的分类
注射模的结构组成
• 注射模均由定模和动模两大部分组成,根据模 具中各零件所起的作用,又可细分为以下基本 组成部分:
1. 成型零部件 2. 浇注系统 3. 导向与定位机构 4. 脱模机构 5. 侧向分型抽芯机构 6. 温度调节系统 7. 排气系统
弹簧式双分型面注射模
工作原理:
弹簧式双分型面注射模是利用弹簧机构控制双 分型面注射模分型面的打开顺序。
弹簧式机构结构简单,适用性强,机构装在模 具之内,结构紧凑。
三、带活动镶件的注射模
1-定模板 2-导柱 3活动镶件 4-型芯 5动模板 6-动模垫板 7-垫板 8-弹簧 9-推 杆 10-推杆固定板 11-推板 12-动模座板
开模后,塑件紧包在凸模11 上,塑件留在了 定模一侧,当动模左移一定距离,拉板8 通过定 距螺钉6 带动推件板7 将塑件从凸模中脱出。
七、热流道注射模
1-动模座板 2-垫块 3-推板 4-推杆固定 板 5-推杆 6-动模座 板 7-导套 8-动模板 9-型芯 10-导柱 11定模板 12-凹模 13垫块 14-喷嘴 15-热 流道板 16-加热器 孔 17-定模座板 18绝热层 19-浇口套 20-定位圈 21-一级
开模时,A-A面先分开,同时,螺纹型芯1在 随着注射机开合模丝杆8的后退中自动旋转,此时, 螺纹塑件由于定模板7的止转作用并不移动,仍留 在型腔内。当A-A面分开一段距离,即螺纹型芯1 在塑件内还有最后一牙时,定距螺钉4拉动动模板 5,使模具沿B-B打开,此时,塑件随型芯一道离 开定模型腔,然后从B-B分型面两侧的空间取出。
(5)侧向分型抽芯机构:带有侧凹或侧孔的制品, 在被脱出模具之前,必须先进行侧向分型将型芯 侧向抽出。侧向抽芯机构包括斜导柱、滑块、楔 紧块、滑块定位装、侧型芯和抽芯液压缸等。
注射模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作用是什么?

注射模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作用是什么?注射模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作用是什么?注射模机构类型很多,但无论何种结构的模具,其主要有以下几种零件构成:一.成形零件成形凌建安包括定模型腔、动模型腔和型芯等零件。
在注塑时,这类零件直接接触塑料,以成形制品,其精度要求较高,是注射模的核心零件。
1.定模型腔定模型腔又称凹模,主要成形塑件的外部形状。
2.动模型腔动模型腔又称凸模,主要成形塑件的内部形状。
3.型芯型芯一般固定在动模上,主要成形型孔及特殊形状的凹、凸;类塑件。
二.浇注系统零件浇注系统零件主要包括定位圈、浇口套等零件。
主要作用是将注射机料桶内的熔融塑料填充到模具型腔内,并起传递注射压力作用。
1.浇口套浇口套为组成塑料注入模具时需通过的主要通道零件,一般嵌镶在定模上。
2.定位圈是模具安装在注射定模板上时,决定注射机喷嘴口与浇口套相互位置的定位装置。
三.脱模系统零件注射模的脱模机构,是由推出塑件所需的全部结构零件组成,如顶杆、顶杆垫板、顶杆固定板等零件。
这类零件,使用时应便于脱出塑件,不允许有任何使塑件变形、破裂和刮伤等现象。
其机构要求灵活、可靠,并要更换、维修方便。
1.顶杆顶杆是为了从模具型腔内把塑件顶出来的杆件。
2.顶杆固定板顶杆固定板起固定顶杆、顶管机复位杆等零件作用。
3.顶杆垫板顶杆垫板用以压住顶杆、顶管及复位杆零件,同时也是组成模具的顶出塑件系统,承受注射机顶出杆的作用力的零件。
4.复位杆复位杆又称反顶杆,顶出塑件动作完成后,是使推料系统退回到原位位置的杆件。
5.限位钉对推出机构支撑和调整作用,并防止推板复位时,推板与动模座之间有异物,而影响推板回不到最低位置,使塑件难以卸下。
四.冷却及加热机构冷却及加热机构主要包括冷水嘴、水管通道、加热板等。
主要是为了调节模具的温度,以保证塑件的质量。
五.结构零件模具的结构零件,主要固定成形零件,使其组成一体的零件。
主要包括定模固定板、动模固定板、垫板及定模套、动模套等。
塑料注射(注塑)模具结构图解

PRODUCT
成品
EJ.PIN SKD61
顶针
热处理HRC52~55
RETURN PIN
SUJ2
回位销
热处理HRC48~52表面研磨
LEADER BUSHING SUJ2
导套
热处理HRC48~52表面研磨
LOCATING BLOCK(MALE) SKD61
定位块下
热处理HRC52
ANGULAR EJ.PIN SKD61/S136
塑料注射模具零件常用材料表
注 散热不易区域可以使用铍铜
若客户有特别要求以客户要求为准
ANGULAR CAMS
拔块
SKD61 热处理
RETAINER BLOCK
DF2
压板
热处理
LEADER PIN SUJ2
导柱
热处理表面研磨
WEAR BLOCK PDS-3 表面氮化; SK3熱處理HRC45~48
耐磨块 青铜+石墨(全硬模) ;
斜顶
热处理
表面氮化
青铜
热处理
表面氮化
热处理
表面氮化
热处理
GUIDE BLOCK
引导块 斜顶座ANGULAR EJ.PIN BLOCK 耐磨块WEAR BLOCK
SUPPORT BLOCK S55C
模脚 方铁
S55C
下固定板
BUTTOM CLAMPING F塊DAC 表面氮化
整体式大滑P塊20(718H), NAK80 滑块座PDS-3 表面氮化 滑块入子NAK80,S136(透明产品);
P20,--咬花(不透明) FDAC,H13,(VIKING大陆没有)--易断(不透明)
CORE INSERT
注射模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注射模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成型零件指直接与塑料接触或部分接触,并决定塑件形状、尺寸、表面质量的零件,它们是模具的核心零件。
包括型腔、型芯、螺纹型芯、螺纹型环、镶件等。
如图3-1所示的动模板1、定模板2、型芯7。
(2)浇注系统浇注系统是熔融塑料从注塑机喷嘴进入模具型腔所流经的通道,它由主流道、分流道、浇日和冷料穴组成。
(3)导向机构导向机构分为定模微信公众号:hcsteel与动模之间的导向机构和推出机构的导向机构两类。
前者是保证动模和定模在合模时准确对合,以保证塑件形状和尺寸的精确度,如图3-1中的导柱8、导套9;后者是保证推出过程中推出板顺畅而设置的,如图3-1中的推板导柱16、推板导套17。
(4)推出机构又称脱模机构,常见的有推杆推出机构、推板推出机构和推管推出机构等。
图3-1中的推板13、推杆固定板14、拉料杆15、推杆18和复位杆19组成推杆推出机构。
(5)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当塑件侧向有凹凸形状的孔或凸台时,就需要有侧向型芯来成型。
在开模推出塑件前,必须先将侧向型芯从塑件上脱出,塑件才能顺利脱模。
使侧向型芯移动的机构称为侧向抽芯机构。
(6)加热和冷却系统为满足注射工艺对模具的温度要求,必须对模具温度进行控制,所以模具常常设有冷却系统或在模具内部或四周安装加热元件。
冷却系统一般在模具上开设冷却水道,如图3-1所示的冷却水道3。
(7)排气系统在注射成型过程中,为将型腔内的空气排出,常常需要开设排气系统,通常是在分型面上开设若干条沟槽,或利用模具的推杆或型芯与模板之间的配合间隙进行排气。
小型塑件的排气量不大,可直接利用分型面排气,而不必另设排气槽。
(8)其他零部件用来固定、支承成型零部件或起定位和限位作用的零部件等。
注塑机原理及主要零件的作用

注塑机的工作原理、技术参数及主要零件的作用第一节注塑机概述注塑成型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塑料先在加热机筒中均匀塑化,而后由螺杆或柱塞推挤到闭合模具的模腔中成型的一种方法。
注塑成型是在注塑机上进行的,是成型塑料制品的一种重要方法,几乎所有的热塑性塑料及多种热固性塑料都可用此方法成型。
(一)注塑成型的特点注塑成型能一次加工出外形复杂,尺寸精确或带有金属嵌件,成型孔长的塑料制品。
成型周期短。
制品表面粗糙度低,后加工量少。
生产效率高,易于实现自动化。
对各种塑料的加工适应性强,能生产加填料改性的某些塑料制品。
(二)注塑成型过程注塑成型过程是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塑料在加热机筒中经过加热,剪切,压缩,混合及输送作用,使之均匀塑化(温度,组分均匀的熔融状态),塑化好的熔融物料在喷嘴的阻挡作用下,积聚在机筒的前端,然后借助螺杆或柱塞施加的推力,经喷嘴与模具的浇注系统进入闭合好的低温模腔中,充满模腔的熔体在受压作用下,经冷却固化成型,开启模具取出制品,——即完成了一个成型周期,以后是不断重复上述周期的生产过程,现以螺杆式注塑机为例予以说明:1,闭模和锁紧注塑机的成型周期一般从模具闭合时开始算起。
闭模动作由注塑机合模机构来完成,合模机构推动动模板及模具的动模部分首先以低压快速进行闭合(缩短成型周期),快闭合时,合模机构的动力系统自动切换成低压(试模压力)慢速,保护模具不受损坏,在确认模内无异物或嵌件无松动时,再切换成高压低速将模具锁紧,保证注塑,保压时模具紧密闭合。
2,注射座前移和注射模具锁紧后,注射座前移,喷嘴与模具主浇道口紧密贴合继而注射油缸起高压,将机筒前端的熔体以高压高速注入模具的型腔中,并将模具型腔中的气体从模具的分型面排除出去,此时螺杆头部作用于熔体上的压力称为注射压力。
3,保压当熔体充满模具型腔后,为防止熔体反流和因低温模具的冷却作用,使模具型腔内的熔体产生体积收缩,保证制品的致密性,尺寸精度和力学,机械性能,螺杆还需对模具型腔内的熔体保持一定的压力进行补缩,直到浇口处的熔体冻结为止,此时,螺杆作用于熔体上的压力称为保压压力,在保压时,螺杆因补充模内熔体而有少量的前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射模常用零件名称及作用
注射模常用零件包括:
1. 注射针头:用于穿刺皮肤和注射药液。
2. 注射筒:容纳药液的圆柱形管状零件。
3. 活塞:用于推动药液进入注射针和注射筒。
4. 帽针:用于保护注射针头的零件。
5. 小蓝帽:用于保护注射筒顶部的零件。
6. 密封圈:位于注射筒和活塞之间,防止药液泄漏。
7. 手柄:用于握住注射模进行操作。
8. 注射器底座:注射模的支撑零件,保持其稳定。
9. 注射针底座:固定注射针的零件。
这些零件的作用是协同完成注射过程。
注射针头负责穿刺皮肤和注射药液,注射筒和活塞则用于容纳和推动药液,密封圈防止药液泄漏。
帽针和小蓝帽用于保护注射针头和注射筒顶部的清洁。
手柄和注射器底座用于操作和稳定注射模。
注射针底座则用于固定注射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