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空调新技术_1

制冷空调新技术_1
制冷空调新技术_1

制冷空调新技术

[论文关键词]制冷与空调新技术

[论文摘要]我国现代化过程中面临能

源短缺的问题。因此,目前国家倡导节能减排提倡使用清洁优质高效能源,大力推广节能环保新技术。对于制冷与空调行业,应注重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以及制冷空调技术与相关技术的融合与交叉,以适应二十一世纪的能源战略新需要。

一、天然制冷剂的研究

目前在天然制冷剂中以氨、丙烷与其他烃的混合物及CO2制冷技术,其中CO2制冷技术最有可能成为R22的长期替代物。由于CO2的高密度和低粘度,CO2的流动损失小,传热效果好。通过强化传热可以弥补它循环不高的缺点,增加回热器或者采用两级压缩即可达到与常规制冷剂相似的效率,而不设膨胀机,这也是各公司开发CO2小型制冷或者汽车空调的研究方向。

CO2制冷技术已经跨进实际应用的门槛。

日本几大公司开发的CO2热泵热水器已上市多年,年产已达十万台。日本冷冻空调协会标准JRA-4050-2004家电热泵热水机对这类产品的性能、安装等有严格的规定。实际上热水器稍加改装,即可变为有热回收的家用空调,所以将CO2用于家用空调也只有一步之遥。在汽车空调方面,可以说国际上各大汽车公司都进行了CO2汽车空调的研制,并能过专门协调机构联合攻关,国际汽车工程学会不断发布有关报告。欧盟正在讲座相关CO2汽车空调的标准,准备在2008-2010年将欧洲的汽车空调全部改为CO2系统。

二、热声制冷技术

热声制冷是21世纪以来发展的一种新的制冷技术,与传统的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相比,热声热机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无需使用污染环境的制冷剂,而是使用惰性气体或其混合物作为工质,因此不会导致使用的CFCS或HFCS臭氧层的破坏和温室效应而危害环境;其基本机构是非常简单和可靠,无需贵重材料,成本上具有很大的优势;它们无需振荡的活塞和油密封或润滑,无运动部

件的特点使得其寿命大大延长。热声制冷技术几乎克服了传统制冷系统的缺点,可成为下一代制冷新技术的发展方向。

所有的热声产品的工作原理都基于所谓的热声效应,热声效应机理可以简单的描述为在声波稠密时加入热量,在声波稀疏时排出热量,则声波得到加强;反之声波稠密时排出热量,在声波稀疏时吸入热量,则声波得到削弱。当然,实际的热声理论远比这复杂的多。

当然,热声制冷的设计水平及制造工艺也在不断的提高。目前,美国在热声领域内的投入最大,研究机构最多,取得了许多突破性的进展。如上世纪90年代早期,美国海军研究生院的Garrett教授开发的热声制冷机;2000年左右,开发了太阳能驱动的热声制冷机;还有在美国LOSAlamos国家实验室,SWIFT教授领导着世界著名的热声研究组,他们主要研发的热声驱动的脉管制冷;另外还有开式热声制冷和空调、高频微型热声机制冷以及还在研发中的种种技术。

三、太阳能空调

太阳对地球的年辐射总量为

×1018kW·h。如果%能够被利用,折合到每

人为×1018×%÷=30000kW·h/a。

太阳能制冷具有很好的季节匹配性,夏季,天气越热,空调的负荷越大,需要的制冷

量就越大,而此时太阳幅射最强,提供的热

能最多,太阳能空调提供的冷量也就最高。

冬季,太阳能辐射减弱,但所需的制热循环

水温度不高,在满足制冷工况的集热面积下,同样能满足制热负荷要求;这一特点使太阳

能制冷技术受到重视和发展。实现太阳能制冷有“光热冷”、“光电冷”、“光热电冷”等途径。

四、水源热泵空调系统

水源热泵是既可供热又可供冷的高效

建筑节能技术,水源中央空调系统是由末端

系统,水源中央空调主机系统和水源水系统

三部分组成。为用户供热时,水源中央空调

系统从水源中提取低品位热能,通过电能驱

动的水源中央空调主机“泵”送到高温热源,以满足用户供热需求。为用户供冷时,水源中央空调将用户室内的余热通过水源中

央空调主机转移到水源中,以满足用户制冷需求。

水源热泵根据对水源的利用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闭式系统和开式系统两种:闭

式系统需要构造地下埋管换热器或者地表

水埋管换热器,形成封闭的地源水循环系统,向地下土壤或者地表水散热或者取热。开式系统的特点是抽取地下水或者地表水,在板式换热器中与机组的循环工质进行热交换,实现散热或者取热后,再回灌到地下或者河流。

我国的水源热泵刚刚起步,发展前景看好。目前已经有数个示范工程。在华东地区,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熟悉水源热泵,并深感兴趣。主要是因为常规能源的节约和可再生能源的充分利用;另一方面是因为有较好的热泵科研与应用基础。

五、天然气吸收式制冷系统

天然气是一种清洁优质的燃料,且储量丰富,已逐渐成为继煤炭和石油之后的世界第三大常规能源。以天然气为能源的制冷空调技术上世纪中期在发达国家已经走向市

场,目前,大多数压缩式制冷空调系统都是

采用电力驱动的,而以天然气为能源的内燃

机或燃气轮机驱动的压缩式制冷空调系统

在制冷空调工业中的比重越来越大。该种系统不但具有节能、减少电力投资的优点,还

具有延长压缩机使用寿命,提高能源利用率

的优势。

吸收式制冷是一种以“热化学压缩机”为特点的制冷循环。燃气吸收式制冷系统一般为氨水系统,水溴化锂系统。其特点是系

统中无机械运动部件,无机械磨损,有利于

延长机组使用寿命、降低噪声污染。天然气较高的燃烧品质,有利于提高制冷循环势力

系数,减少能耗,减小冷热水机组的结构。通常,直燃式Li-Br双效吸收式制冷机组COP

值可分达到,而三效机组的COP值可达左右。制冷空调新技术

新能源汽车空调系统技术初探

新能源汽车空调系统技术初探摘要: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深入推进,不仅推动了空调系统技术发展步伐,并且使用效益更加显著。新能源汽车应用的空调系统主要包括余热利用空调与热泵式空调系统两种,无论是在压缩机类型上,还是在制冷制热系统形式上,以及蒸发器、冷凝器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但对空调系统安全性、可靠性等方面的追求都是不变的,以确保驾驶室舒适度与稳定性。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空调系统;热泵 新能源汽车项目起步晚,且发展处于摸索实践阶段,整车结构及系统仍有较大的完善空间。尤其是空调技术发展仍面临着电池造价高、设计工艺水平低、电池过热,以及内部零件碰撞等问题,尤其是在高速行驶中,以此对空调装置结构与系统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空调系统技术的发展势必会带动项目产业化发展,但目前首要的是攻克电池瓶颈,加大燃料电池,以及电动压缩机研发力度,利用新型环保制冷,能够进一步推动汽车工业改革。 1新能源车空调系统分析 1.1燃料电池余热利用空调系统 燃料电池发电装置能够将化学能有效转换为电能,借助燃料与氧化剂实现,转化效率高,其余转化为废热与温水、蒸汽。燃料电池属于动力源,利用能源效率比常规内燃机高,但燃料电池出现过热后,其性能、工作效率直接降低。对此,利用余热为车辆供暖,其经济性、能量利用率明显优化。综合考虑能源供应与性价比、生态环保等因素,

研究结果表明氢是首选燃料。电解质种类多样,可分为熔融碳酸盐类,以及固体氧化物类等,其中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工作电流相对较大,能量效率高,且可在数秒时间内完成冷启动,排出近80℃的废热,多以吸收式制冷空调系统为主,热泵启动热源,以燃料电池冷却液为主。对此,吸收式热泵发动机输出功率消耗低,熔液泵需消耗部分电能。同时吸收式热泵,其总需求电能相比压缩式热泵高。为满足城市公交与大巴空调制冷需求,加强了对吸收式制冷系统的创新,制冷剂以乙二醇和水为主,吸收剂以溴化锂为主,吸收式制冷系统热动力驱动,主要通过热管理系统主管热器,与制冷系统发生器的热交换实现。主换热器上设置旁通支路,并连接变频水泵,当燃料电池热量过高,且由空调制冷需求时,热量能从旁通支路给予,确保燃料电池始终保持适宜温度工况。同时电池辅助器与吸收器等电池热管理系统器件的冷却系统相同,车外风冷式换热器与冷却系统相通。燃料电池供暖系统的工作过程如下,截止阀打开后,使电池发动机处于工作状态,控制电池散热器,通过中间换热器,实现冷却液从发动机出口处流至进口处,由换热器热能沿着供暖管路持续向车内提供热风。 1.2热泵式空调系统 热泵式压缩机是由独立式电机驱动,动力系统驱动电机,以及电动压缩机是由电池组供电,不会影响汽车运行安全性,同时也不会受到汽车运行的干扰。热泵式空调系统应用后,从车内顶部吸入新鲜空气,空气加热后,在挡风玻璃内完成除霜处理,并吹出热气,即在内部处理后由风道左右两侧吹出。不仅节省能耗,同时解决了车内湿度

暖通空调新技术大纲

河南工程学院 专科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暖通空调新技术 课程编码: 080367 适用专业: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学制:三年 所属系部:土木工程系 制订日期:二零零九年三月三十日

河南工程学院 专科《暖通空调新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中英文名称:暖通空调新技术 The New Technologies Of HVAC 课程编码:080367 课程性质:限选课 适用专业: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 学时数: 24 ;其中:讲课学时: 24 ;实验学时: 0 ;学分数: 2 ; 编写人:陈爱东;审定人:段焕林; 一、课程简介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学生了解本行业技术发展前沿的一门专业选修课,主要讲授暖通行业技术的最新发展情况,使学生了解置换通风、电锅炉、冰蓄冷、地源热泵技术、分户热计量、辐射采暖、CFD技术的应用、空调自控、节能及CO2热泵技术等暖通行业发展的新的研究课题及其应用现状,达到拓展学生知识面,开阔眼界、使学生树立对新事物不断探索的精神,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二)课程教学目的及要求 掌握置换通风的工作原理、系统的组成及与稀释性通风相比较的特点。掌握电锅炉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主要特点及性能优劣;了解电锅炉的现状和发展前景。掌握冰蓄冷系统工作原理、运行方式,了解冰蓄冷系统设计方法;低温空调系统组成和特点。掌握水源热泵工作原理、系统组成,了解其发展趋势及应用中存在问题;了解CFD技术的应用;了解CO2作为制冷剂的历史及其性质,CO2热泵系统的原理、优势、研究现状、发展前景;了解分户热计量现状、系统安装形式,了解热计量方式、热费的收取等。 (三)先修课程及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空调制冷技术》、《建筑给排水》、《空气调节》、《热源与供热工程》、《通风工程》 2、后续课程:《综合设计》、《毕业设计》 二、课程教学总体安排 (一)学时分配建议表

制冷空调新技术_1

制冷空调新技术 [论文关键词]制冷与空调新技术 [论文摘要]我国现代化过程中面临能 源短缺的问题。因此,目前国家倡导节能减排提倡使用清洁优质高效能源,大力推广节能环保新技术。对于制冷与空调行业,应注重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以及制冷空调技术与相关技术的融合与交叉,以适应二十一世纪的能源战略新需要。 一、天然制冷剂的研究 目前在天然制冷剂中以氨、丙烷与其他烃的混合物及CO2制冷技术,其中CO2制冷技术最有可能成为R22的长期替代物。由于CO2的高密度和低粘度,CO2的流动损失小,传热效果好。通过强化传热可以弥补它循环不高的缺点,增加回热器或者采用两级压缩即可达到与常规制冷剂相似的效率,而不设膨胀机,这也是各公司开发CO2小型制冷或者汽车空调的研究方向。 CO2制冷技术已经跨进实际应用的门槛。

日本几大公司开发的CO2热泵热水器已上市多年,年产已达十万台。日本冷冻空调协会标准JRA-4050-2004家电热泵热水机对这类产品的性能、安装等有严格的规定。实际上热水器稍加改装,即可变为有热回收的家用空调,所以将CO2用于家用空调也只有一步之遥。在汽车空调方面,可以说国际上各大汽车公司都进行了CO2汽车空调的研制,并能过专门协调机构联合攻关,国际汽车工程学会不断发布有关报告。欧盟正在讲座相关CO2汽车空调的标准,准备在2008-2010年将欧洲的汽车空调全部改为CO2系统。 二、热声制冷技术 热声制冷是21世纪以来发展的一种新的制冷技术,与传统的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相比,热声热机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无需使用污染环境的制冷剂,而是使用惰性气体或其混合物作为工质,因此不会导致使用的CFCS或HFCS臭氧层的破坏和温室效应而危害环境;其基本机构是非常简单和可靠,无需贵重材料,成本上具有很大的优势;它们无需振荡的活塞和油密封或润滑,无运动部

常用汽车空调制冷剂有哪些

常用汽车空调制冷剂有哪些? (1)氟里昂-12(代号:R12) R12为烷烃的卤代物,学名二氟二氯甲烷。它是我国中小型制冷装置中使用较为广泛的中压中温制冷剂。是一种无色、透明、没有气味,几乎无毒性、不燃烧、不爆炸,很安全的制冷剂。 R12的标准蒸发温度为-29.8℃,冷凝压力一般为0.78~0.98MPa,凝固温度为-155℃,单位容积标准制冷量约为288kcal/m3。R12只有在空气中容积浓度超过80%时才会使人窒息。但与明火接触或温度达400℃以上时,则分解出剧毒的光气。 R12能与任意比例的润滑油互溶且能溶解各种有机物,但其吸水性极弱。因此,在小型氟里昂制冷装置中不设分油器,而装设干燥器。同时规定R12中含水量不得大于0.0025%。R12对一般金属不腐蚀,但能腐蚀镁及含镁超过2%的铝镁合金。它对天然橡胶和塑料有膨润作用,系统中不能用一般天然橡胶作密封垫片,而应采用丁腈橡胶或氯乙醇等人造橡胶。R12的渗透性很强,甚至铸件的极细缝隙,螺纹接合处等都可能泄露,因此要求机器的密封性要良好。否则,会造成密封垫片的膨胀引起制冷剂的泄露。 由于R12在大气中分解后释放出的氯原子对臭氧层具有破坏作用,导致大气中臭氧浓度下降及形成臭氧空洞危害地球环境。根据蒙特利尔协议,发达国家1996年开始停止使用包括R12在内的CFC系列制冷剂,发展中国家在2000年基本停止使用CFC系列制冷剂,到2030年将全面停止使用HCFC系列制冷剂。因此,必须开发适合汽车空调系统的制冷剂R12的替代品。目前,有两种物质可作为R12的替代物应用于汽车空调。一是R134A(四氟乙烷),二是碳氢化合物。 (2)R134A(四氟乙烷) R-134A制冷剂,别名R134A、HFC134A、HFC-134A、由于R-134A属于HFC类物质(非ODS 物质Ozone-depleting Substances)——因此完全不破坏臭氧层,是当前世界绝大多数国家认可并推荐使用的环保制冷剂,也是目前主流的环保制冷剂,广泛用于新制冷空调设备上的初装和维修过程中的再添加,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中低温环保制冷剂。其主要特点是:不含氯原子;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物理性能与CFC12比较接近,所以制冷系统的改型比较容易;传热性能比CFC12好,制冷剂的用量可大大减少。HFC134A和CFC12有相近的蒸发压力并且ODP值为零,GWP值仅0.29,且无明显毒性(长期慢性毒性试验仍在进行中)。 由于R134A良好的综合性能,使其成为一种非常有效和安全的CFC-12的替代品。目前R134A 已商品化,广泛地应用于制冷空调中,尤其是成功地用于汽车空调。这是因为一是由于 R-134A特性使然,二是通过选择单一的冷媒,可以避免制冷剂经过胶皮软管时组成发生变化,目前全球生产的R-134a制冷剂中50%用于汽车空调,由于汽车空调的特殊工况,一般情况下每两年就要加注一次制冷剂。2006年中国新车消费R-134A约6550吨,维修用量约2950吨,合计9500吨,同比增长25%,约占R-134A消费总量的56%。由此可见中国汽车空调市场是巨大的,对制冷剂的需求也是巨大的。 根据欧盟已通过的含氟温室气体控制法规的要求,自2017年1月1日起,欧盟将禁止新生产的汽车空调使用GWP值大于150的制冷剂,由于现在使用的R-134A的GWP值为1300,故将被禁用;在2011年1月1日至2017年1月1日的6年间,在用汽车空调将按比例逐步淘汰GWP值大于150的制冷剂;自2017年1月1日起,将禁止所有汽车空调使用GWP值大于150的制冷剂。因而,汽车空调使用低GWP值的制冷剂成为趋势和必然。 (3)天然制冷剂

制冷空调节能新技术探讨

制冷空调节能新技术探讨 【摘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电器的已成为人们的生活必需品,冰箱、彩电、空调的使用逐渐普及。而这些电器当中我们看到由于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使得一些新技术在这些电器上应用日益广泛,就拿空调为例,从节能上考虑,空调变频技术的应用、太阳能技术及蓄能技术的出现,使得空调的更新速度也在加快,对这些新技术进行了研究探讨。 【关键词】 空调节能;新技术;变频 我们知道由于全球经济的发展造成自然资源和能源的日益减少,出现资源和能源供应紧张现象,象一些地方出现的水荒、电紧张等现象足以说明现地球的资源已非常宝贵,已经到了人们想方设法节约资源,维护生态平衡的时候了。空调作为一种日常必备的家用电器,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空调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节能降耗成为了其中的很重要的一项,空调变频技术和太阳能技术的应用,虽然使空调的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但是,我们还应该去对空调的节能技术进行可持续的研究。 一、变频技术的发展

随着空调技术的发展,变频技术在空调压缩机内的使用是重要的节能方法之一。传统空调主要是以停止压缩机工作来实现对室内温度的调节,这就需要额外的能量来支持压缩机由静止到转动所需要的动能,而且频繁开关压缩机会造成压缩机内部件的磨损。与传统空调进行比较,变频技术在压缩机内的使用使得压缩机的转速可以由变频器来进行调节,可以根据室内温度随时对制冷剂的流量进行调节,改变制冷剂或制热剂的供给。一般情况下,空调以较大的制冷或制热功率迅速对温度调节至设置的温度,然后对压缩机进行变频,调节至低能耗、低转速运行状态,保证室内温度在较小的范围内波动,这样使得室内的舒适度提高,也节省了频繁开关机耗费的能量,节能效果提高了百分之二十。变频技术主要在于其控制方面,主要的技术实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全数字直流变频该变频技术主要是把交流电首先转换为直流电,然后根据室内的温度进行变频调节,全数字直流变频主要采用脉冲幅度调制和脉冲宽度调制数字符合 变频的控制。 (二)超宽变频主要是利用微电脑控制技术,对环境温度快速的进行测量然后做出判断,实现恒定温度的维持,达到节能的效果。 (三)模糊控制技术该技术是在模糊控制技术的基础上,对室内人群活动的情况及室内温度的变化进行感知,以此作

几种新型制冷技术

浅谈几种新型制冷技术 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姓名:叶祥东 学号:10012322

浅谈几种新型制冷技术 引言: 20世纪初,人们谈论的话题只是能源,而21世纪初,人们谈论的话题则是能源危机。这说明在当今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能源已经成为支撑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核心问题。2010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超过32亿吨标准煤,能源消费总量已经占世界总量的20%,能源消费总量已经超过美国,但经济总量仅为美国的三分之一左右。其中,我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已经超过55%,天然气也已经超过16%是进口,昨日的煤炭大国在2010年也已经是变成了净进口国。近年来,由于传统的制冷空调设备对氟利昂类制冷剂的大量使用,以及对电能的大量消耗成为导致当前环境与能源问题的重要因素。随着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应用比例不断提高。因此,研制和发展对臭氧层无损耗、无温室效应而且可以利用低品位能源作为动力的节能环保型的制冷技术是制冷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太阳能制冷 1、背景: 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电力、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频频告急,据美国石油业协会估计,地球上尚未开采的原油储藏量已不足两万亿桶,可供人类开采时间不超过95年。在2050年到来之前,世界经济的发展将越来越多地依赖煤炭。其后在2250到2500年之间,煤炭也将消耗殆尽,矿物燃料供应枯竭。 同时化石燃料燃烧后造成的排放污染问题日益凸显,能源问题日益成为制约国际社会发展的瓶颈。太阳能既是一次能源,有是可再生能源,可免费使用,又无需运输,对环境也没有污染,具有无可避免的自然优势。同时,我国幅员辽阔,有着十分丰富的太阳能资源,有2/3以上的地区日照大于2000小时,太阳能资源的理论储量大每年7000亿吨标准煤[1]。 2、原理: 主要有吸收式、吸附式、冷管式、除湿式、喷射式和光伏等制冷类型[2-3] (1) 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用太阳能集热器收集太阳能来驱动吸收式制冷系统,利用储存液态冷剂的相变潜热来储存能量,利用其在低压低温下气化而制冷,目前为止示范应用最多的太阳能空调方式。多为溴化锂—水系统,也有的采用氨—水系统。 (2) 太阳能吸附式制冷:将收式制冷相结合的一种蒸发制冷,以太阳能为热源,采用的工质对通常为活性碳—甲醇、分子筛—水、硅胶—水及氯化钙一氨等,可利用太阳能集热器将吸附床加热后用于脱附制冷剂,通过加热脱附——冷凝——吸附——蒸发等几个环节实现制冷。 (3) 太阳能除湿空调系统:是一种开放循环的吸附式制冷系统。基本特征是干燥剂除湿和蒸发冷却,也是一种适合于利用太阳能的空调系统。 (4) 太阳能喷射式制冷:通过太阳能集热器加热使低沸点工质变为高压蒸汽,通过喷管时因流出速度高、压力低,在吸入室周围吸引蒸发器内生成的低压蒸汽进入混合室,同时制冷剂任蒸发器中汽化而达到制冷效果。 (5)太阳能冷管制冷:这是一种间歇式制冷,主要结构是由太阳能冷管、集热箱、制冷箱、蓄冷器和冷却水回路等组成,是一种特殊的吸附式制冷系统 (6)太阳能半导体制冷:该系统由太阳能光电转换器(太阳能电池)、数控匹配器、储能设备(蓄电池)和半导体制冷装置四部分组成。太阳能光电转换器输出直流电,一部分直接供给半导体制冷装置进行制冷运行,另一部分则进入储能设备储存,以供阴天或晚上使用,保证系统可以全天候正常运行。[2-3] 3、优点:

汽车空调制冷新技术

汽车空调制冷新技术

汽车空调制冷新技术 [摘要]随着汽车工业蒸蒸日上,现代轿车技术日新月异,汽车空调制冷新技术更是发展迅速。本文重点论述汽车空调制冷系统上的四种新技术。 [关键词]变排量压缩机无电离合器主副冷凝器电控节流管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上近几年全球气候日益变暖,人们对汽车的舒适性要求也越来越高。汽车空调制冷系统作为提供汽车舒适性的附件越来越被人们重视,空调技术在车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现代汽车空调制冷系统有三种型式:膨胀阀式制冷系统、节流管式制冷系统、EPR 阀式制冷系统(仅限于澳大利亚使用的凌志LS400 轿车)。三种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开启空调A/C 开关,空调压缩机工作后,使制冷剂在整个制冷系统内进行循环流动。在流动过程中,完成了“吸气压缩、冷凝放热、节流雾化、蒸发吸热”四个过程。空调制冷系统有五大核心机件: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干燥过滤器(或气液分离器)、膨胀阀(或节流管、EPR 阀)。现代轿车制冷系统“高新技术”的核心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空调压缩机由定排量压缩机,逐渐变为机械变排量压缩机,再发展为电控变排量压缩机;压缩机采用无电离合器技术;节流管逐渐代替膨胀阀,而电控节流管又逐渐代替普通机械节流管;冷凝器与干燥过滤器做成一体,而且可单独对干燥剂进行更换。 一、变排量压缩机技术 由变排量压缩机组成的变排量空调系统,能够在运行过程中根据转速、排气压力等信号的变化以及汽车运行状况和外界环境条件而自行调节排量, 达到节能、降噪和实现车厢环境最优化控制的目的, 并且变排量空调系统都设置了循环风门( 车内循环方式), 在空调不运行时也能够隔绝车外的空气,使车厢内的空气保持恒温状态。行驶中如果车外的污染超标, 循环风门还能起到抵挡混浊空气入侵的作用。新设计的风量分配方式以及新风门, 能根据乘员调定的温度自动地调节风量、气流分配方式, 还能根据车外日照强度自行调节空气循环的方向。所以,变排量压缩机应用越来越广泛,而且变排量空调压缩机可以装在恒温膨胀阀式空调系统上, 也可以装在节流管式空调系统上。空调的变排量压缩机分为机械式变排量压缩机和电控变排量压缩机。机械式变排量压缩机常用的有摇盘式变排量压缩机,主要由活塞组、变排量揺盘、大扭力皮带盘、多重保护开关、排量控制阀、高压释放阀等组成。“改变揺盘的倾角→改变活塞的有效行程→改变压缩机的排量”是变排量压缩机改变排量的实质。电控变排量压缩机是在机械变排量压缩机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压缩机,机械部分变化不大,关键在于对揺盘后方压力的控制上。 电控变排量压缩机是靠由ECU 控制的控制阀来改变揺盘的倾斜角。电控变排量压缩机没有设置电磁离合器,没有温控开关。空调启动后,压缩机一直不停地工作,看起来压缩机一直在工作,但受控制阀控制,压缩机不一定能产生吸力与压力,即不一定能实现制冷。

关于制冷空调节能技术的思考

关于制冷空调节能技术的思考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能源紧缺现状的进一步加剧,我们必须加大技术研发来实现制冷空调节能技术的不断进步。作者在此先简述我国制冷空调行业的发展现状,继而对制冷空调节能技术的主要几种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希望能够促进我国制冷空调节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减少能耗的同时,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 标签:制冷空调;发展现状;节能技术 前言 随着空调制冷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积累了大量技术和经验的同时,空调制冷节能技术也在不断的进步,特别是在当前能源日益紧缺的环境下,我国空调制造企业正面临着发展的分叉口,如果不能充分发展制冷空调节能技术,那么空调制造企业必然要面对发展的严冬。作为一种高能耗设备,制冷空调如果能够充分应用节能技术,那么不仅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还能够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因此,发展制冷空调节能技术迫在眉睫。 1 制冷空调行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在制冷空调行业起步较晚,但是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虽然还存在一些不完善的方面,但是总体来说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发达国家先进的制冷空调相比较,我国的制冷空调在节能技术方面存在很大不足,大多是采用的国外先进技术,并没有自己的研发成果。瑕不掩瑜,我国的制冷企业已经充分注意到制冷空调节能技术的重要性,特别是近年来大力推动了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工作,目前已经具备了一定程度的研发能力,与西方发达国家在制冷空调节能技术之间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 2 制冷空调技能技术 制冷空调节能技术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实现合理用能,并且降低电力高峰期的符合,现阶段主要的制冷空调节能技术主要有七种,分别是:蓄冷技术、燃气技术、太阳能技术、热电冷联产技术、热泵技术、热声制冷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 2.1 蓄冷技术 现阶段空调用电量已经占据了人们生活总耗电量中的70%左右,并且由于电力紧张以及能源紧缺现状的不断加剧,促进了制冷空调新技术的研发。蓄冷技术是在这种条件下被研发出来的,该技术就是使空调在非高峰期用电来保持最佳节能状态,此时空调系统的冷负荷由所需的潜热的形式释放冷量来满足,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空调系统冷负荷使用融冰释放的冷量来满足,蓄冷设备也就是储存冰的容器,这样的空调不仅可以提高本身的经济效率,还能够增强系统稳定性。按

制冷空调科技成果简介

一、电冰箱用线性压缩机 1、项目概述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冰箱使用和生产国,我国冰箱年产量高达六、七千万台,占全球三分之一以上,且在以每年10%~15%的速度增长,目前我国电冰箱保有量已达2亿台。在我国城乡居民的家庭用电量中,40%左右为电冰箱用电,其耗电量约占我国全社会用电量的5%以上,相应于消耗了2.3个三峡工程发电。而其中压缩机占电冰箱耗电的绝大部分。目前国内外冰箱压缩机大多是采用旋转电机驱动的往复式活塞压缩机,这种传统的往复式活塞压缩机由于本身结构限制,性能系数COP进一步的提升空间已极小。因此,研究和开发新型高效压缩机,才能从根本上降低电冰箱能耗。 线性压缩机作为公认的冰箱用下一代新型压缩机,冰箱工况下的制冷效率比传统活塞压缩机高10%以上,可以有效地降低电冰箱的能耗,还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无油或少润滑油、变容量特性优异等优点,其发展潜力巨大。但目前线性压缩机的核心技术掌握在少数几家国外公司手中,并被严密封锁,在我国此类产品尚属空白。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在低温系统线性压缩机航天技术和 国家863计划课题冰箱线性压缩机实验室样机基础上,目前已完成产品样机和控制系统开发工作,正在进行产业化推进工作。(1)在压缩机产品样机研制方面,已完成制冷量为220W产品样机多轮技术攻关,产品样机制冷效率比传统压缩机提高11%,制冷实验见图1;(2)在控制系统方面,已突破无位移传感器活塞行程控制技术,开发出线性压缩机控制系统(图2);(3)在产业化方面,已完成小批量生产工艺关键技术攻关;(4)已获得发明专利6项,申请发明专利5项。 图1 制冷实验图2压缩机控制器

空调制冷技术结课论文

2013级暖通空调结课论文 暖通空调技术的发展 与建筑节能 学生姓名:李刚 学号:201305104101 指导教师:李琼 所在学院:建筑工程 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呼和浩特市某办公建筑节能设计 摘要 随着现代人们的生活理念和方式的多样化细节化,对于建筑物内的环境要求也日益增加,舒适和高品质的居住环境成为人们追求的趋势,伴随着建筑能耗的总量呈逐年上升趋势,而暖通空调系统在建筑能耗中占有重要比重。本文通过分析暖通空调系统能耗的构成及主要特点,针对当前在节能方面面临的问题,对暖通空调控制系统设计进行了探讨,并提出解决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暖通空调,环保节能,解决方案 HVAC development and building energy saving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modern concept of people's lives and the diversification of means of details, to the environment within a building requirements are also increasing, comfortable and high quality living environment become the trend, with the total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is rising year by year, and HVAC system in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occupies the important proportion,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HVAC system energy consumption composition and main characteristics, in view of the current in the energy saving problems, HVAC control system design is discussed, and puts forward the ways and methods. Keywords: HVAC,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nergy saving, Solution 1 引言

制冷空调节能技术的应用分析及发展方向 赵春晨

制冷空调节能技术的应用分析及发展方向赵春晨 发表时间:2019-06-21T11:53:50.330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03期作者:赵春晨 [导读] 对节能技术的发展方向以及应用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天津市第一商业学校 300180 【摘要】近些年,随着科学技术水平不断地发展,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于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现如今“节能减排”已经成了国家人民最关注的问题,而这也是我国广大科学研究人员研究的重点之一,同时也是各个行业未来发展的目标。本文就针对空调的需求量急剧上升,甚至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从现阶段制冷空调的现状出发,对节能技术的发展方向以及应用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关键词】制冷;空调调节技术;节能技术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非常大的提高,国家经济也实现了跳跃式的发展,但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不断加剧,导致我国夏季气温逐渐呈升高趋势,自然而然地就使得制冷空调市场的需求量剧增,从而出现供不应求现象。而旧式的制冷空调存在着诸多的技术问题,容易造成大气污染,加快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造成恶性循环。所以,国家要加快冷空调的质检,从而在技术上实现冷空调的更新换代。那么,怎样在提升制冷空调技术的同时兼顾全球的环境质量问题,是现阶段空调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目前我国制冷空调节能技术发展现状 随着社会的不断的进步,节能减排成为我国重点关注解决的问题,在我国的制冷空调方面,空调制冷节能技术是各大空调制造商关注的问题,同时也是各大高校研究的重点,虽然我国在该领域技术的发展相较于其他西方国家,只有几十年的时问,但是随着近些年国家在经济领域和科技领域的不断重视,我国国内企业已经慢慢从为国外高新技术制冷企业“打工”的阶段,到现在的逐步形成自己的知识产权的阶段,新技术的应用和新产品的开发速度明显加快。伴随企业对此技术的不断关注,国家针对此项技术改革也在不断推进中,推进技术的更高层次发展。 二、目前应用制冷空调节能技术的情况 现阶段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在购买制冷空调时,不仅仅考虑空调制冷的能力,还会考虑到切实的制冷空调节能性能。面对近几年对制冷空调需求的不断提升,要想实现空调制冷技术的升级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燃气制冷技术的应用 燃气制冷技术具有污染较小、能源利用率高的优点,能于电网的负荷,是目前比较好的制冷空调节能技术,较高的够减轻对能源利用率使得对于能源的消耗减少,对于能源的节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二)蒸发冷却式空调的应用 蒸发冷却式的空调制冷原理是制冷系统冷凝器,通过运用水蒸发吸热的工作原理,把高温高压制冷剂气体中的热量排出,实现冷凝温度与压力的降低,达到降低能耗的目的。蒸发冷却式空调是通过蒸发冷却式冷泵机组作为空调的核心技术。它的制冷过程是:冷却水通过水泵输送到换热排管当中,在这个过程中均匀地喷洒至换热管的表层,从而在换热管的表层形成水膜,并在风机风力的作用下吸收热量蒸发从而形成水蒸气,最终达到降温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把所蒸发的水滴落至集水盆中,进行循环利用。蒸发冷却空调利用节能技术可以使冷却水温保持在32℃,制冷剂冷凝的温度保持在35℃,和其他的制冷空调相比较具有明显的优势,并且还能运用节能技术节省耗能。 (三)热泵技术的应用 热泵技术在我国应用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水源热泵技术,另一种是土壤源热泵技术。热泵节能技术具有很好的可靠性、污染比较的小、节能的时候比较高效等优点,在我国额空调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四)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的应用 温湿度独立控制就是向室内送入干燥空气来控制湿度,采用另外独立的系统排除显热来控制温度,从而全面调节室内热湿环境。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余热消除末端装置以干工况运行,冷凝水及湿表面不会在室内存在。传统空调系统在夏季,由于除湿的需要,风机盘管与新风机组中的表冷器、凝水盘甚至送风管道,基本都是潮湿的,这些表面就成为病菌等繁殖的最好场所。 溶液除湿空调系统就可以很好地去除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比如VOC、细菌以及灰尘等。有关材料证明,一些疾病与空调系统的微生物污染有直接关系。溶液除湿空调系统利用溶液直接处理空气,在室内风机盘管中没有冷凝水,从而避免了传统空调系统中风机盘管的凝水盘滋生细菌的问题。另外,常用的除湿盐溶液,如氯化铿、澳化铿、氯化钙等均具有杀灭细菌微生物等作用。 (五)磁悬浮压缩机的应用 磁悬浮压缩机是一种两级压缩机的离心式压缩机。在各种制冷压缩机中,离心式压缩机通常具有最理想的效率。新型的磁悬浮压缩机还结合了数字变频控制技术,使压缩机的制冷量最低可以达到20%的负荷。磁悬浮式压缩机相比传统压缩机实现了中央空调单机组多压缩机的冗余机制,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同时磁悬浮压缩机具有超强的自适应逻辑控制能力,能按照负荷的变化情况自动调节制冷量,即使制冷量非常低,也不会因负荷过小导致其自动关机,实现了机组的高效率工作,符合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此外,由于不采用润滑系统,既节能减排,又降低了机组运行费用,实现了社会低碳发展。 三、制冷空调节能技术发展方向 节能是现在的空调生产和研发商的共识,目前己经有许多的制冷空调的节能技术应用于空调制造的行业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人工智能的发展应用 随着近些年科技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已经成为科技发展的重要课题,这也就说明,人工智能不仅可以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还可以提升企业的经济收益。在这一情况下,企业越来越注重对人工智能的应用,在制冷空调的制造过程中把人工智能技术融入其中,可以及

空调制冷技术研究状况和发展趋势 彭增建

空调制冷技术研究状况和发展趋势彭增建 发表时间:2016-11-17T16:33:36.167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12期作者:彭增建 [导读] 摘要:现代空调制冷技术经过百年的发展,已经覆盖到人类生产生活的各方面。由于环保的形势要求,研发高效的设备和系统是空调和制冷技术未来的核心发展方向。 身份证号码:37048119840330**** 摘要:现代空调制冷技术经过百年的发展,已经覆盖到人类生产生活的各方面。由于环保的形势要求,研发高效的设备和系统是空调和制冷技术未来的核心发展方向。未来空调制冷技术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新型制冷剂的研究开发,二是新型节能环保设备的研发,三是新型空调与制冷系统的开发与设计。本文对目前行业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空调制冷;技术;研究状况;发展趋势 一、国内制冷技术的研究状况 同国内家电企业发展路线相似的是我国的空调制冷行业仍然走的是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并进行效仿的发展路程,这虽然使我国空调企业的发展规模有所扩大并有所发展,但毫无疑问的是它的发展仍处在“拿来主义”、“照猫画虎”的圈子里。目前,由于从国外引进的技术不是现今使用的先进的技术,相反而是一些国外已经摒弃的、过时的技术,从而造成目前国内的许多空调产品仍然陷在劳动密集型的模式中,在综合实力上也无法与国外的产品相媲美,而是处于国际分工的低端。由此可见,同国外先进的空调制冷技术以及产品相比,我国的就显得有些低劣了。 虽然同国外相比,我国的空调制冷技术起步晚,发展的有些缓慢,事实上,近些年来,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一直在进行着,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如:有关热声制冷技术的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所取得的成就是成为目前国家有关这方面研究第一个获得自然科学资金资助的单位,并作为国内热声制冷研究中心而被人所熟知。除此之外,天津大学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的资助下进行CO2跨临界循环的研究。由此可见,我国在空调制冷技术方面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程需要走,但是相关人士需要知道的是目前,我国面临的主要问题已不是如何发展空调制冷技术,而是如何实现其产业化的问题。 制冷剂作为空调制冷技术的核心研究对象,其研究、发展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国内的空调制冷技术的发展。目前,我国将制冷剂的发展历程主要分为从自然物质到人工合成的物质、再回归到自然物质两个阶段。早期属于天然物质的制冷剂(乙醚、氨、CO2)等虽然在自然界中容易获得和制取,但是由于受到科技水平、经济条件等的限制致使制冷设备庞大、效率较低等因素逐渐被氟利昂制冷剂所代替,它的主要特点就是热力性能较好,这就是所谓的制冷剂发展的第一阶段,但是由于氟利昂这种人工合成物质对臭氧层造成了极大地破坏,这种问题无论是对人的身体健康和环境均是不利的,由此可见,氟利昂制冷剂被其他制冷剂所代替已是不可改变的事实。自此,国内外纷纷研究代替氟利昂的制冷剂,经过长期的研究总结,目前,在众多的天然制冷剂中氨、丙烷与其他烃的混合物及CO2制冷技术以其自身的优势最有可能成为代替氟利昂制冷剂的自然物质。 二、空气源热泵技术的具体应用发展 1、冰蓄冷技术 在现代城市中,空调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其在人们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范围正在逐步扩大。然而,在空调技术被推广的同时,空调自身产生的能源消耗也受到了人们的重视。科学统计显示:我国企业和居民消耗在空调系统上的电能已经超过了60%。在电能资源紧张的现状下,降低空调自身的能耗,是摆在人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经过不懈努力,专家研制成功了冰蓄冷技术,有效降低了空调能耗。采用这种技术制成的新型空调,可以利用非峰值的电能,来保持制冷物质的最佳能量节约状态,并维持系统的运行良好。将空调自身运转所需要的潜在能量和显在能量全部释放出来,提供给空调系统以便实现正常工作,也就是通过融冰冷量的放出,来使空调内部的冷负荷达到既定要求。这时,蓄冷装置就成为了储存冰块的容器。这种冰蓄冷技术的空调,可以实现填谷移峰的功能,它提高了装置运行的稳定程度,提升了经济效益,并有效削减了空调的能量损耗。 2、太阳能制冷技术 太阳能是一种清洁的新型资源,它没有限量,并且可以再生。太阳能自身的巨大潜在能量和长期效果,受到了专家的重视,近年来,有关太阳能利用领域的技术研究也取得了很大进展。利用太阳能来制造制冷的空调设备,是目前制冷节能技术的重点所在,这种空调的利用前景十分广阔。太阳能空调在节能方面的优势也很明显,科学统计显示:全球居民使用空调所消耗的能源,占到了全部居民消耗电能的一大半。如果引进太阳能制冷技术,那么居民使用空调所消耗的电能将会大大降低。同时,太阳能资源还是一种环境友好的资源,利用CFC压缩制冷设备,会破坏大气层中的臭氧,因此,这种工质已经不再使用。许多专家都致力于研究CFC的替代技术。通常情况下,太阳能空调使用非氟氯氰作为制冷物质,它对于臭氧的破坏性和温室效应都为零,因此能够达到保护环境的要求,并可以减少石油化工燃料在燃烧时产生的污染性物质。另外,太阳能空调自身的供热量和冷量在四季中匹配程度都很高,也就是说,太阳的辐射能量越多,空气的温度就会越高,用户需要的供冷量就会越多。利用这样的原理,我们可以将这样的太阳能空调体系设计成多种能源来源的类型,利用工厂排放的工业废气、工业余热以 及天然气等各种能源,建造质量优良的制冷空调。 目前较常见的太阳能制冷空调技术包括吸收式的太阳能制冷装置,这种空调系统利用变换的溶液浓度来取得冷能源,即在特定的压力下,制冷物质就会吸收热量而蒸发,这时再利用吸收物质来吸收蒸发出来的蒸汽。这样的制冷装置原理,利用发生装置和吸收装置代替了压缩装置,可以利用的能源包括热水、太阳能、蒸汽和燃气等各种形式。目前,这种空调装置系统的应用范围在日益扩大,它将常规的吸收式氨水空调或者溴化铎空调和太阳能系统有机结合,从而发挥出提供热量和制冷的作用。另一种比较常见的太阳能空调系统类型为喷射式,这种系统中的制冷物质在换热装置中,能够吸收太阳能并实现压力增大、气压转变等,生成饱和状态的蒸汽,进入喷射装置并通过喷嘴来快速喷出,在喷射装置附近形成真空隔层。同时,喷射装置再次吸进压力较低的蒸汽,通过喷嘴产生的气体混合物逐渐进入冷凝装置中,实现凝固和热量放出,而放出的冷凝液体经过阀门流进蒸发装置中,在吸收热量之后发生汽化,完成整个的制冷过程循环;另一部分冷凝液体经过循环泵装置提升压力,然后流进换热装置中再次发生吸收热量和汽化。 太阳能光电式制冷空调,也是新技术发展的成果之一。光电式制冷空调利用了太阳能发电功能,通过光电的转换,来使太阳能转换为

汽车空调制冷剂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汽车空调制冷剂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王银巧 务东阳 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河南省郑州市450016 摘要:汽车空调系统是影响汽车安全性和舒适性的主要设备之一,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由汽车空调系统中的制冷剂带来的环保问题逐渐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这个问题也成为左右汽车行业发展的关键要素。本文通过对各种制冷剂进行技术分析,指出了汽车空调制冷剂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环境保护汽车空调制冷剂发展趋势 The actuality applications and development tendency in the futher of automobile air conditioning refrigerant Abstract: Automobil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is one of the main equipment for safety and comfort,When bring convenience to people, 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brought about by the refrigerant in automotiv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s gradually become the focus of world attention, this problem has also become the key factor on affe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industry .In this paper,refrigerant of automobile air conditioning are analyzed and put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automobile air conditioning 。 key words :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 automobile air conditioning refrigerant development trend 汽车空调制冷系统中循环流动的工作介质叫制冷剂(又称为制冷工质),在受到制冷压缩机压缩功的作用下,它在系统的各个部件间循环流动,从而进行能量的转换和传递,实现制冷机向高温热源放热和从低温热源吸热的功能,达到制冷目的。 1 制冷剂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汽车空调系统使用的制冷剂主要是采用卤代烃制冷剂,其中不含氢原子的称为氯氟烃(CFC),含氢原子的称为氢氯氟烃(HCFC),不含氯原子的称为氢氟烃(HFC)。空调制冷剂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破坏大气臭氧层,二是形成使全球气候变暖的温室效应。 在卤代烃中,随着氯原子数的增加,其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就愈严重,因此,CFC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最严重,HCFC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程度相对较小,HFC不破坏臭氧层。制冷剂对臭氧层的破坏程度用破坏臭氧层潜值(Ozone deple-tion potential,简称ODP)表示。 制冷剂的排放会产生全球气候变暖的温室效应,其影响程度用全球变暖潜值(Global warming potential,简称GWP)表示。 2 制冷剂CFC-12的淘汰和替代 汽车空调常用制冷剂参数 名称 大气寿命(年) ODP GWP CFC12(R12) 102 0.82 8500 HFC134a(R134a) 14.6 0 1300 作者简介 王银巧,女,工学硕士,主管工程师,从事汽车空调系统设计工作,zznissanwyq@https://www.360docs.net/doc/4a2526514.html, 务东阳,男,工学学士,工程师,从事汽车电器系统设计工作,wudy@https://www.360docs.net/doc/4a2526514.html,

空调制冷技术发展分析

空调制冷技术发展分析 发表时间:2019-08-27T11:13:58.50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作者:高捷 [导读] 摘要:伴随着科技的进步,节能、环保、健康、智能控制已经成为空调发展的大趋势。 河南省郑州市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黄金叶生产制造中心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伴随着科技的进步,节能、环保、健康、智能控制已经成为空调发展的大趋势。为了保障制冷设备正常运行,并达到所要求的指标,需要把控制温度、压力、流量、湿度等许多热工参数的一些控制电器和调节元件、各种仪表、传感器及附属设备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控制系统,这个系统就是制冷与空调自动控制系统。 关键词:空调制冷技术;发展分析 1 空调制冷技术的应用发展 1.1 冰蓄冷技术应用及发展 现代化空调设备已成为人们生活、生产离不开的一项必备工具,其走进千家万户、各行各业成为一项生活必需品,同时其能耗显著问题也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空调系统用电量已上升至建筑总消耗电能量的百分之六十以上,由此可见,在电力紧张、能源紧缺的今天,空调行业受到了耗能量庞大的显著影响,为有效降低空调制冷系统能耗,冰蓄冷技术应运而生并成为专家们主力研究的技术领域,采用冰蓄冷技术研发的空调系统主体利用电能非峰值保持制冷剂始终处于最佳化节能状态稳定运行,并将空调系统服务运行所需的潜热与显热形式全部或部分释放冷量用来满足空调系统运行冷负荷,即采用融冰冷量释放达到空调系统运行冷负荷的需求标准,蓄冷设备则成为储存冰的相应容器。该冰蓄冷空调制冷技术可有效发挥填谷移峰作用,并全面提升空调系统运行服务稳定性,创设了显著经济效益,令系统能耗得到了有效控制。 1.2 城市制冷供热中空气源热泵技术应用 空气源热泵构建于循环逆卡若原理之上,是一种制热环保、节能的有效技术方式,应用该技术构建的空调制冷系统可利用自然能,诸如蓄热空气有效获得低温热源,通过系统的集热高效整合后形成高温热源,进而实现供应热水或供暖取暖目标,基于该技术构建的整体系统具有较高的集热效率。应用空气源热泵技术的范畴广泛,其产品适用服务温度范围在零下十度至零上四十度之间,同时不受到环境气候的限制,可实现全天候四季皆可的服务使用,即使是雨天、阴天、下雪等恶劣气候条件或寒冷的冬季傍晚也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均能够正常应用。同时该技术系统具有较高热效率,其产品全年平均热效率均超过百分之三百,且其热泵产品不会排放任何种类燃烧污染物,系统中采用的制冷剂可有目的选择环保型R417A种类,进而不会对大气臭氧层造成任何污染,是一种具有优质环保性能的空调制冷技术,较适用于北方冬冷夏热气候的城市制冷与供暖事业,会产生较好的使用效果并创设丰富经济效益。 1.3 太阳能空调制冷技术发展应用 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一种清洁型可再生能源,其蕴含的庞大能量及长效特征令其备受科学家关注并在深入研究中实现了迅猛发展。利用太阳能进程中制冷太阳能空调系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与良好的发展趋势,是当前研究制冷技术的亮点与热点。太阳能空调制冷技术具备显著的节能优势,据相关数据统计,世界各国消耗于民用空调系统中的电能总量占到民用耗电总量的一半以上,倘若采用太阳能则会令该类显著空调系统能耗大大降低。同时太阳能还具有环保特性,倘若采用CFC工质压缩制冷机则会对自然界大气臭氧层产生强力破坏作用,因此该类工质已被暂停使用。目前世界各国均在致力于研究替代CFC类工质的相关技术。一般情况下,太阳能空调制冷技术采用制冷剂物质为非氟氯氰,其包含的温室效应与破坏臭氧层系数均为零,因此充分满足现行环保要求,并可有效降低石化能源燃烧发电产生的不良环境污染。再者太阳能空调制冷技术还有一类显著优势为供给热量与冷量需求在数量与季节中处于高度匹配性,即辐射太阳能越强,大气的温度便会越高,因此需求的冷量便会越大。利用该性能我们可将太阳能空调制冷系统设计为多能源类型,科学利用废气、余热及天然气等他类能源构建优质空调制冷系统。 当前较为常用的制冷太阳能空调技术有吸收式制冷太阳能空调,该制冷系统主体利用变化的溶液浓度获取冷量,也就是说在一定压力下制冷剂发生吸热蒸发,同时再利用吸收剂进行蒸汽吸收。该原理相当于利用发生器与吸收器替代压缩机,可利用的热能包括太阳能、热水、低压蒸汽以及燃气等丰富形式。当前该空调制冷系统实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其采用常规吸收式氨水或溴化铎空调机有机结合于太阳能热水体系进而发挥冬季供热、夏季制冷功能。还有一类常用的太阳能空调为喷射式系统,该系统中制冷剂位于换热器实现太阳能吸收并发生增压、气化变化,生成饱和蒸汽,令其进入至喷射器通过喷嘴实现高速的膨胀、喷出,并于喷嘴周围形成真空。同时喷射器再次吸入蒸发器内低压蒸汽,通过喷射器产出的混合气体则逐步进入冷凝器中实现凝结与放热,而后一部分冷凝液经过节流阀流入蒸发器在吸收了部分热量后便产生汽化,完成的该部分工质便是制冷循环过程。另一部分冷凝液则会经过循环泵完成升压后流入换热器并再次履行新一轮吸热汽化的过程。太阳能光电式空调制冷系统也是其应用发展模式之一,实际上该类制冷系统是应用太阳能进行发电的过程,通过光伏转换设备令太阳能合理转化为部分电能,通过工频或高频后令压缩制冷器实现驱动,通常来讲该技术构建的制冷系统完全与压缩制冷系统相同。金属氰化物制冷空调系统主体应用不同温度下金属氢化物吸氢及放氢过程中放热吸热原理实现制冷工作,即使在低温环境下也可正常运行。金属氢化物一旦降低了成本其放氢与吸氢寿命及性能将会有所提升,由此可见该太阳能空调制冷技术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并逐步成为国内外行业专家开发研究的热点项目之一。 2 空调制冷技术发展前景趋势 由总体层面来讲,环保、节能、智能化与健康化是空调制冷系统技术未来的科学发展趋势,行业近期主要针对其显著热点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包括直流变频、自动清洁、静音、节能、彩板、加湿、新冷媒、网络远程控制及铝替铜技术。同时较多国家逐步开始了严格控制家电产品能耗指标的研究,我国对于制冷空调节能控制技术也施以充分重视,目前,我国制冷空调在高效换热器、压缩机等层面占据着世界领先地位,例如PAM高效节能技术已领先应用于海尔空调中。再者相关环保技术也逐步实现了广泛应用,人们越发重视空气环境对健康生活的影响,因此空调系统便顺理成章的担负起了健康营造舒适环境的重任。当前健康的空调技术包括发生负离子、离子集尘、健康除湿、保湿双向换新风、多元光触媒、三重防御、立体环绕自然风、静音及抗菌技术等。 结语 总之,环保、节能、高效、健康是空调制冷技术研究发展的终极目标,我们只有本着以人为本、立足长远的原则科学研究节能环保型空调智能技术,探寻新型环保能源、总结空调制冷领域取得的成绩、经验,用于指导后续的科学研究发展,才能真正以低成本获取高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